茶道結課考核報告_第1頁
茶道結課考核報告_第2頁
茶道結課考核報告_第3頁
茶道結課考核報告_第4頁
茶道結課考核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茶道結課考核報告一、茶文化傳播茶入日本........?........................?......................................................................?...................1TOC\o"1-5"\h\z\o"CurrentDocument"1、茶葉清香天賜之物,品茶論道始于中華 1\o"CurrentDocument"2、中國茶傳入日本 1\o"CurrentDocument"3、 中國茶道對日本茶道影響 1\o"CurrentDocument"二、 日本茶道重要人物 2\o"CurrentDocument"茶道之開山者--村田珠光(1423-1502) 2\o"CurrentDocument"茶道之先導者--武野紹鷗(1502-1555) 2\o"CurrentDocument"茶道之集大成者--高僧千利休(1521?1591) 2\o"CurrentDocument"古田織部(1544-1615) 2小堀遠州(1579-1647) 3千宗旦(1578-1658) 3\o"CurrentDocument"三、 我觀日本茶道一茶與禪 3四、參考文獻 4一、茶文化傳播 茶入日本1、茶葉清香天賜之物,品茶論道始于中華中日文化交流源遠流長,作為中華文化圈影響下的日本,深受中國先進文化的影響,在文化的各個方面都可以看到中華文化的痕跡。中國文化傳入日本,日本加以吸收,并結合本國特殊情況進行改造,使之更加符合日本的需要。并且這種本土化了的中國文化入鄉(xiāng)隨俗,就像英國英語在一些國家發(fā)展成美式英語,加拿大英語,澳洲英語一樣,中國的茶文化在日本發(fā)展為茶道,對日本的國民性格,精神文化等產(chǎn)生巨大的影響。2、 中國茶傳入日本中國茶葉傳入日本是在秦代,由方士徐福攜童男童女各5000人前往日本時帶入。中國茶的飲用及種植傳至揚子江下游,即在六朝的宋、齊王朝時代,有所謂樓五王向此江南朝廷奉表獻貢之事。樓使節(jié)曾否飲茶、有無將茶帶回日本,無從查考。唐代開始,中國的飲茶習俗就傳入日本,遣唐使中的日本高僧最澄和尚,將中國的茶樹帶回日本,并開始在近畿的坂本一帶開始種植,這就是日本栽培茶樹的開始,①到了鐮倉時代,神僧榮西在中國學到了茶的加工方法,還將優(yōu)質(zhì)茶種帶回日本傳播,他于公元1211年寫成了日本第一部飲茶專著《吃茶養(yǎng)生記》。此后,茶文化在日本繼續(xù)發(fā)展。飲茶文化走的是自上而下的道路,就如同明治年間的資本主義改革。茶在剛剛傳到日本的時候完全屬于奢侈品,只有皇族,貴族和少數(shù)高級僧侶才可以享受,茶道被當做一種高雅的先進文化而局限在皇室周圍,內(nèi)容和形式都極力模仿大唐。在室町政權逐漸衰落的日本中世紀,在瀕臨解體的戰(zhàn)國時代(即16世紀),日本飲茶文化急速的普及到民間,在日本國有的文化土壤里歇息生養(yǎng)了一段時間之后,接受禪宗思想的刺激和引導以嶄新的姿態(tài)崛起自鐮倉時代開始,在思想上受到《吃茶養(yǎng)生記》的影響②,將茶尊奉為靈丹妙藥的情況越來越普遍。而茶葉種植的高速發(fā)展也為茶走入平民家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這段時間,飲茶活動以寺院為中心開始逐漸普及到民間。3、 中國茶道對日本茶道影響日本茶道是在與日常生活隔絕的特殊場所,特定的時間內(nèi)舉行的藝術儀式。是一種通過品茶藝術來接待賓客、交誼、懇親的特殊禮節(jié)。千玄室宗家有言:通過喝茶這一平常的行為來向他界超脫的特有文化形式。茶道是以茶和飲茶為契機,匯總了日本的宗教、藝術、道德、哲學、修身、社交等所有文化的總合體。是一生的修習之道。中國茶文化以儒家思想為核心,融儒、道、佛為一體,三者之間是互相補充的多、相互抵觸的少,從而中國的茶文化內(nèi)容非常豐富,日本茶道則主要反映中國禪宗思想,④同時也融進了日本國民的精神和思想意識。中國人“以茶利禮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這四條都是通過飲茶貫徹儒家的禮、義、仁、德等道德觀念以及中庸和諧的精神。幾百年來這些一直成為日本茶人們的行動指南。茶道四規(guī)一一“和、敬、清、寂”為日本茶道的基本精神,要求人們通過茶室中的飲茶進行自我思想反省,彼此思想溝通,于清寂之中去掉自己內(nèi)心的塵垢和彼此的芥蒂,以達到和敬的目的。和、敬是處理人際關系的準則,通過飲茶做到和睦相處、互相,以調(diào)節(jié)人際關系;清、寂是指環(huán)境氣氛,要以幽雅清靜的環(huán)境和古樸的陳設,造成一種空靈靜寂的意境,給人以熏陶。日本茶道的“和、敬、清、寂”:“和”,即溫和之心,也就是“和”的精神,在茶道之中則指主人與客人之間和客人與客人之間的和睦;“敬”則指互相有禮有節(jié)、尊敬謙恭真誠地交往;“清”即清潔、整齊,構成茶道精神的這一要素,可說是日本人心靈的獨特貢獻。二、日本茶道重要人物1.茶道之開山者--村田珠光(1423-1502)“四疊半草庵”;制定了第一部品茶法;“茶禪一味”;“佛法存于茶湯”;提出“佗茶”、“靜寂”、“閑寂”的含義;使品茶從游藝變成了茶道。2?茶道之先導者--武野紹鷗(1502-1555)茶中有禪,茶禪一體;將和歌引入茶道;3?茶道之集大成者■-高僧千利休(1521?1591)千利休對茶道進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和完善:—小草庵茶室、矚口、簡化裝飾;―點茶技法的提煉;加入日本民俗生活(三炭三露);—茶道具的創(chuàng)造、發(fā)明;—濃茶的“傳飲法”;—進一步融入禪的簡素清寂的精神,四規(guī)七則,草庵茶道全面形成。4.古田織部(1544-1615)武士,被成為“破格”的茶人。5.小堀遠州(1579-1647)“綺麗寂茶”(綺麗SABI)。杰出的造園家一一“借景式庭園”,京都南禪寺金地院庭園、桂離宮和大德寺孤蓬庵庭園等。6?千宗旦(1578-1658)繼承祖業(yè),成為一位杰出茶人。更加強調(diào)祖父千利休茶道中素淡的一面,人稱“乞食宗旦”。終生不仕,專心茶道。三、我觀日本茶道一茶與禪久松真一說:“茶道的第一目的為修煉身心,其修煉身心是茶道文化形成的胎盤。無相的了悟為一種現(xiàn)象顯示出來的才是茶道文化。茶道文化真是一種內(nèi)容豐富的文化形式,自己開始研究茶道以后感到驚訝的是,其文化形式有著強烈的獨特性,即它是一種由無相的了悟,無相的自己表現(xiàn)出來的形式。未滲透著無相自己的茶道是不存在的,反過來說,茶道中必須滲透著無相的自己。即茶道文化是無相的自己的外在表現(xiàn)。茶道又是一種根源性文化,它修煉人的身心,創(chuàng)造無相的人、了悟的人,即創(chuàng)造文化的創(chuàng)造者。所以說,茶道是創(chuàng)造文化創(chuàng)造者的文化。這些創(chuàng)造者創(chuàng)造的文化反過來又創(chuàng)造文化創(chuàng)造者。茶道是這樣一種修煉人的天地,是這樣的一個文化創(chuàng)造的領域。在此意義上來說,茶道是無相自己的形成及無相自己表現(xiàn)的場所?!辈柚^道,禪謂境。以茶味參禪,以禪心品茶。在日本,最純正的茶道被稱之為“草庵茶”。草庵茶的茶道是對高貴、財富、權利的徹底批判,以及對低賤、貧窮的新的價值發(fā)現(xiàn)與價值創(chuàng)造。學術界對日本茶道精神的解釋主要使用三個概念:(一)和敬清寂;(二)一期一會;(三)獨坐觀念。這些概念與禪的思想是相聯(lián)系的。“獨坐觀念”一語也出自井伊弼的《茶湯一會集》。面對茶壺一只,獨坐茶室,回味此日茶事,靜思此時此日再不會重演,此刻茶人的心里不禁泛起一陣茫然之情,又用起一股充實感。茶人此時的心境可稱為“主體的無”。由此可見,茶道是一場靜心清魂的佛事。茶人不愧為在家的僧人,茶室可比作寺院的佛堂。所以,日本茶道思想是茶與禪的融會貫通。茶中有禪理,禪理又在品茶中深刻體會到。在學習茶道課之前,我愛茶,喜聞茶香,每啜飲一口,清新淡雅,回味無窮。在學習茶道課之后,我敬佛,我心向佛。我佛之心禪意,導引我從善如流,去惡行。修生養(yǎng)性,茶是伴侶,佛是導引。但是,我對于日本茶道中的繁文縟節(jié)卻真心不敢恭維。在我看來,過于講究細節(jié),一定不是茶道的本意,清茶對于生活的改善、品位的提高、健康的益處、精神的陶冶,才是茶廣受歡迎的原因。好似一個人,通佛門,懂禪意,卻無佛心,學術再高,也不能算是佛門弟子,有悟性,有慧根,還要有普度眾生的善心。酒肉穿腸過,佛主心頭座的活佛濟公,就沒有那么多的形式主義。有時候人們追求的不過是閑暇時候一杯沁人心脾的茶。倘若這時告訴他,喝茶前杯子要怎么擺、喝完茶用紙拭口幾次、需要跪拜茶室中多少道具……這時就算你還想喝茶也沒有那份力氣了。佛曰:吃飯時吃飯,睡覺時睡覺,不必百般需索。那么,我喝眼前的水,品手邊的茶。還等什么呢?多少杯空,幾許茶涼。注釋:<1〉引自《中國茶文化在日本》,作者布日潮諷(日),刊于《文史知識)(京)1期年11月35頁一45頁。<2〉引自(日本茶道源流:南方錄講義》作者林瑞營,臺北陸羽茶藝公司,2003年10月版。<3〉引自《徒然草,長生》,作者吉田兼好(日).錄于《四季的情趣》,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