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當事人陳述-課件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cd9ac3a1fcf7188c1fc633405d4cc58/5cd9ac3a1fcf7188c1fc633405d4cc581.gif)
![第五章當事人陳述-課件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cd9ac3a1fcf7188c1fc633405d4cc58/5cd9ac3a1fcf7188c1fc633405d4cc582.gif)
![第五章當事人陳述-課件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cd9ac3a1fcf7188c1fc633405d4cc58/5cd9ac3a1fcf7188c1fc633405d4cc583.gif)
![第五章當事人陳述-課件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cd9ac3a1fcf7188c1fc633405d4cc58/5cd9ac3a1fcf7188c1fc633405d4cc584.gif)
![第五章當事人陳述-課件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cd9ac3a1fcf7188c1fc633405d4cc58/5cd9ac3a1fcf7188c1fc633405d4cc58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五章當事人陳述第一節(jié)當事人陳述概述1ppt課件一、當事人陳述的概念和特點(一)概念當事人陳述是訴訟當事人就案件事實向人民法院所作的陳述。在廣義上,當事人陳述還包括當事人關于訴訟請求的陳述,關于與案件有關的其他事實的陳述,關于案件性質和法律問題的陳述。2ppt課件理解該概念注意的問題(1)證據(jù)學上講的當事人陳述主要是狹義上的,當事人就訴訟請求的陳述——,體現(xiàn)處分原則;就證據(jù)問題的陳述體現(xiàn)當事人質證的權利。(2)當事人陳述必須是向法院所作的陳述,當事人在法庭外所作的陳述一般不能作為當事人陳述予以對待,不能產(chǎn)生當事人陳述的效力;(3)當事人陳述的形式包括口頭形式和書面形式,并以口頭形式為主。(4)可否由人代為陳述的問題,區(qū)別不同的情況。3ppt課件(二)當事人陳述的特點(1)當事人最了解案件事實,因而當事人可能具有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2)當事人一般與案件的處理結果有利害關系,當事人陳述具有較大的主觀性和傾向性;(3)當事人陳述的復雜性,體現(xiàn)在當事人陳述的不同內容和不同功能上;(4)當事人陳述的調查方法,在大陸法系和英美法系略有不同。前者采用獨立的調查方法;而后者則采用和調查證人一樣的調查方法。4ppt課件二、關于當事人陳述可否作為證據(jù)的爭論(一)當事人陳述不能作為證據(jù)(西方的傳統(tǒng)理論)1.當事人與案件有直接利害關系,由于他們的訴訟地位,他們對案件事實的陳述缺乏可靠性,并不能直接作為證據(jù),而應視為證明的對象;2.要求當事人陳述與自己不利的案件事實,未免強人所難;3.沒有人能為自己的案件作證。5ppt課件(二)當事人陳述可以作為證據(jù)當事人所處的地位決定了他們陳述所反映的案件事實,最為直接、具體、全面和系統(tǒng),有利于審判人員借以查明案件的事實真相。1.當事人是發(fā)生爭執(zhí)的實體法律關系的主體,對于它的產(chǎn)生、發(fā)展和演變及發(fā)生爭議都更加了解,陳述較之其他訴訟參與者不僅全面,也更深刻;2.當事人涉訟后一般都希望案件得到公正解決,因而一般能夠作到實事求是的陳述。我國現(xiàn)行立法和前蘇聯(lián)一樣都采取了這種做法。6ppt課件在這里必須注意當事人和證人不同,當事人不負有必須陳述的義務。民事訴訟法第75條第2款規(guī)定:當事人拒絕陳述的,不影響人民法院根據(jù)證據(jù)認定案件事實。當然,西方大陸法系國家和地區(qū)賦予當事人的說明義務。7ppt課件(三)依據(jù)當事人陳述的內容不同而定。有些內容可以作為證據(jù)有些不能作為證據(jù)。英美法系19世紀以后的一貫做法,大陸法系在20世紀30年代,德國1933年民事訴訟法以后,就采取了類似的方法。8ppt課件三、當事人陳述的功能(一)當事人陳述功能的歷史變遷1.前資本主義時代法定證據(jù)主義,糾問制當事人作為訴訟的客體和被詢問的對象,當事人不具有確定審判的范圍、對象的功能,完全是一個證據(jù)方法。9ppt課件2.自由資本主義時期。不承認當事人陳述的證據(jù)功能(1)自由資本主義時期比較重視物證、書證等的功能;(2)當事人參與訴訟的目的不僅是實現(xiàn)自己的利益,而且約束裁判者的審理。裁判者不能主動地詢問當事人,更不能強制當事人為陳述。(3)自由心證的要求是裁判者必須以證據(jù)支持自己的確信,如果僅有當事人陳述,而沒有其他的證據(jù),裁判者的確信難以被認可。3.新時期當事人陳述功能的分化一方面承認當事人在訴訟請求的確定和案件事實審理范圍確定方面的決定權,同時也賦予裁判者主動地發(fā)現(xiàn)案件事實的責任和義務。10ppt課件(二)當事人陳述的內容(廣義的當事人陳述)1.當事人提出的訴訟請求或者對他方當事人提出的訴訟請求的承認。提出訴訟請求啟動訴。(訴的相關問題)承認對方當事人的訴訟請求導致訴訟程序終結。2.當事人提出的法律方面的理由以及反駁對方的法律理由。確定訴訟標的,從而確定審理的基本方向。(訴訟標的的不同理論)3.當事人就證據(jù)的證據(jù)能力和證明力的辯駁質證權的內容。11ppt課件4.當事人就案件事實所作的陳述。在采辯論主義的案件中具有指引審理的方向,確定審判的內容。(1)負舉證責任的當事人就主要案件事實的陳述;(2)不負擔舉證責任的當事人對他方主張事實的態(tài)度;(3)必須注意不負擔舉證責任的當事人在現(xiàn)代民事訴訟中的所負擔的說明義務。在采職權探知主義的案件中,當事人陳述不具有確定審判范圍的功能,但也可以大體為審判機關指明案件事實審理的方向。12ppt課件在此注意的另一問題是,當事人陳述在現(xiàn)代民事訴訟中的新機能——作為證據(jù)使用。作為證據(jù)形式的當事人陳述稱為當事人詢問。當事人詢問是以詢問當事人本人作為重要的證據(jù)方法,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的條件和程序詢問當事人,并透過當事人陳述的主要事實以外的事實為主要依據(jù)而裁判案件的制度。作為確定證明對象和證明方向的當事人陳述稱為當事人聽??;是指法官為明了案情,就有關事實上及法律上的事項對當事人進行發(fā)問,使當事人就案件的主要事實作陳述,并以之限定案件審理方向的制度;13ppt課件5.當事人聽取和當事人詢問區(qū)別(1)針對的內容不同當事人聽取主要針對的是案件的事實關系,用于整理爭點和闡明事實主張;而當事人詢問可以針對事實問題也可以針對證據(jù)問題。(2)當事人聽取雖然可以由法院發(fā)揮闡明權,但主要是當事人主動地向法院作陳述。即使是在發(fā)揮闡明權的情況下,法院也不能代替當事人陳述;而對當事人詢問一般應經(jīng)過當事人的申請或者法院依職權進行;(3)發(fā)揮功能的主要階段不同當事人聽取主要發(fā)生在爭點整理階段;而當事人詢問主要發(fā)生在法庭審理的法庭調查階段。14ppt課件(4)可否由代理人代為之不同。當事人聽取涉及證明對象的確定,所以對某些事實的主張為承認如果導致該當事人實體權利受到影響,則必須是經(jīng)過當事人特別授權的律師,方可為之,一般的訴訟代理人沒有這樣的權利。而對于當事人詢問主要是作為查明案件事實的方法,不能由訴訟代理人代為。(5)對當事人的訴訟行為能力的要求不同。當事人聽取中,當事人必須具有訴訟行為能力,而在當事人詢問中當事人則可以不是具有訴訟行為能力人。15ppt課件四、當事人陳述的功能與訴訟模式1.當事人陳述在不同的訴訟模式中體現(xiàn)了不同的發(fā)展脈絡。大陸法系國家和地區(qū)體現(xiàn)了明顯的階段性,特別是法定證據(jù)時代對當事人陳述的重視,其后自有資本主義時代;而英美法系國家和地區(qū)排除當事人作證于19世紀以前一直是普通法上的重要的證據(jù)規(guī)則。然而在19世紀以后司法的實踐發(fā)現(xiàn),許多案件缺乏證人,也缺乏其他的證據(jù)方法,排除當事人作為證據(jù)的基本結果是剝奪了當事人獲得司法救濟的機會,而且當事人本人而不是律師、法官更加接近糾紛所發(fā)生的事實真相。19世紀以后一直重視“從某種意義上說是當事人的陳述而不是其他證據(jù),使法官或事實審理者在當事人雙方的緊張對立中把握了事實真相,使司法正義成為現(xiàn)實?!保ū褰郑?6ppt課件2.當事人陳述進入訴訟的條件在不同訴訟模式中不同在英美法系國家和地區(qū),詢問當事人并沒有明顯的限制條件,只要一方當事人提出申請,當事人詢問即可發(fā)生;而在大陸法系國家和地區(qū),裁判者對當事人陳述之使用非常謹慎,德國法律也規(guī)定只有依靠通常的證據(jù)方法,不能獲得對案件事實的心證時,才能對當事人詢問。日本民事訴訟法第360條規(guī)定:法院僅在基于證據(jù)調查不能獲得心證時始可依申請或者依職權訊問當事人。17ppt課件德國民事訴訟法第445條:一方當事人,對于應該由他證明的事項,不能通過其他的證據(jù)方法得到完全的證明,或者未提出其他證據(jù)方法時,可以申請就應證明的事實訊問對方當事人;第448條:如果言詞辯論的結果和已經(jīng)進行的調查證據(jù)結果,對于應證事實的真實與否不能提供足夠的心證時,法院也可以在當事人一方未提出申請時,不問舉證責任的歸屬,而命令就該事實訊問當事人一方或者雙方。2012年民事訴訟法第75條第1款規(guī)定:人民法院對當事人的陳述,應當結合本案的其他證據(jù),審查確定能否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根據(jù)。18ppt課件2015年司法解釋對詢問當事人的程序做了一定的規(guī)定:人民法院認為有必要的,可以要求當事人本人到庭,就案件有關事實接受詢問。在詢問當事人之前,可以要求其簽署保證書。保證書應當載明據(jù)實陳述、如有虛假陳述愿意接受處罰等內容。當事人應當在保證書上簽名或者捺印。負有舉證證明責任的當事人拒絕到庭、拒絕接受詢問或者拒絕簽署保證書,待證事實又欠缺其他證據(jù)證明的,人民法院對其主張的事實不予認定。2015年司法解釋第110條(1)在有必要的情況下;(2)要求當事人簽署保證書;(3)拒絕到庭或拒絕接受詢問的處理。19ppt課件3.詢問的方法因不同的訴訟模式而有不同英美法系國家和地區(qū)對當事人的詢問采用交叉詢問的方法,詢問當事人也是當事人的訴訟代理人的職責范疇;而在大陸法系國家和地區(qū)對當事人的詢問由法院依職權進行,詢問當事人不是代理人的責任。德國在訊問當事人時可以要求當事人宣誓。第452條當事人一方未宣誓時所作的證言,不能使法院就應證事實的真實與否得到心證時,法院可以命令當事人就其證言宣誓。在訊問雙方當事人時,就同一事實,可以只命當事人一方宣誓。20ppt課件4.詢問當事人時當事人的訴訟地位不同英美法系國家和地區(qū),接受詢問的當事人和證人的訴訟地位相同,詢問方法和詢問證人一樣,而且當事人也必須和證人一樣進行宣誓。而在大陸法系國家和地區(qū),接受詢問的當事人仍不失其當事人的地位。21ppt課件5.發(fā)揮證據(jù)方法的功能因不同的訴訟模式而有不同。英美法系國家采陪審制,當事人陳述中所透漏出來的案件信息可以直接作為裁判的基礎,并且陪審團不需要說明理由;而大陸法系國家和地區(qū)對于詢問當事人時所獲得的案件信息能否直接作為裁判的理由則成疑問。裁判者只能利用當事人陳述中的信息,祛除證據(jù)判斷中的矛盾,并使原來的證據(jù)獲得合理的解釋,最后依據(jù)原來的證據(jù)進行裁判。22ppt課件6.當事人拒絕陳述時的處理不同。英美法系可以根據(jù)當事人拒絕陳述的行為作出對該當事人不利的裁判;而大陸法系國家和地區(qū)對之則缺乏具體的應對方法,僅是考慮當事人拒絕陳述的理由的,依自由心證,判斷當事人主張的事實是否得到證明。德國法第446條:對方當事人拒絕對他進行訊問,或者對法院的要求不作表示,法院應考慮全部案情,特別考慮拒絕的理由,依自由心證,判斷當事人所主張的事實可否視為已得到證明。第453條:當事人拒絕陳述或拒絕宣誓時,準用第446條的規(guī)定。23ppt課件六、大陸法系國家當事人詢問的具體程序1.條件依據(jù)其他證據(jù)不能辨明當事人主張的事實之真?zhèn)?,或者法院不能對之形成心證;2.啟動當事人在認為自己的證據(jù)方法不充足的情況下可以申請訊問對方當事人;在言詞辯論終結、法庭調查完畢,不能形成案件事實之心證時法院可以主動訊問一方或者雙方當事人;24ppt課件3.法院決定訊問當事人時必須作出裁定,并送達當事人。在訊問裁定作出后,如果當事人又有了其他的證據(jù)方法,或者法院可以就案件事實形成心證,可以中止裁定;4.可以命當事人宣誓;5.當事人不到場,或者到場不宣誓或者拒絕陳述時的處理,均由法院考量案件情況,特別是拒絕的理由,依自由心證對系爭案件事實進行判斷。25ppt課件七、對當事人陳述的調查其一,必須結合其他證據(jù)確定當事人陳述能否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jù)。民事訴訟法第75條:人民法院對當事人的陳述,應當結合本案的其他證據(jù),審查確定能否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jù);當事人拒絕陳述的,不影響人民法院根據(jù)證據(jù)認定事實;其二,法院可以依據(jù)職權詢問當事人,必要的情況下可以要求當事人本人到庭。2015年解釋第110條:人民法院認為有必要的,可以要求當事人本人到庭,就案件有關事實接受詢問。在詢問當事人之前可以要求其簽署保證書。負有舉證證明責任的當事人拒絕到庭、拒絕接受詢問或者拒絕簽署保證書,待證事實又欠缺其他證據(jù)證明的,人民法院對其主張的事實不予認定。26ppt課件第二節(jié)訴訟自認一、訴訟自認概述(一)訴訟自認的概念民事訴訟中的訴訟自認是指不負證明責任的一方當事人在訴訟過程中對對方主張的于己不利的事實而向法院所作的承認其存在的陳述。(二)訴訟自認的條件1.訴訟自認只能適用于辯論主義的案件中,采職權探知主義的案件不適用自認制度?!蹲C據(jù)規(guī)定》第8條第1款最后一句話提出涉及身份關系的案件除外,即不能產(chǎn)生免除當事人舉證的效果。一方當事人在法庭審理中,或者在起訴狀、答辯狀、代理詞等書面材料中,對于己不利的事實明確表示承認的,另一方當事人無需舉證證明。27ppt課件對于涉及身份關系、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等應當由人民法院依職權調查的事實,不適用前款自認的規(guī)定。2015年司法解釋第92條2.訴訟自認只能是對要件事實或者主要事實的承認,對間接事實、輔助事實的承認均不發(fā)生自認的效力;3.訴訟自認只能是不負擔舉證責任的一方當事人所作的承認。負擔舉證責任的一方當事人僅僅存在對案件事實的主張問題;28ppt課件4.訴訟自認必須基于當事人自愿,脅迫或者欺詐之下的訴訟自認可以作為撤消的重要事由。訴訟自認可以通過多種明示的方式實現(xiàn)。2015年司法解釋一方當事人在法庭審理中,或者在起訴狀、答辯狀、代理詞等書面材料中,對于己不利的事實明確表示承認的,另一方當事人無需舉證證明。第92條(1)5.訴訟自認是當事人在訴訟過程中向法院審判人員所作的承認。訴訟外自認不發(fā)生自認的效力,訴訟外自認必須經(jīng)過自認當事人在法庭上的追認才能轉化為訴訟自認并發(fā)生訴訟自認的效力。注意的問題是:無民事訴訟行為能力的人能否作為自認的主體。實踐中發(fā)生的案例29ppt課件案例原告訴稱被告王偉年13歲,經(jīng)常到原告家玩耍,一天趁原告家人不備,將原告裝有3000元人民幣的煙盒拿走,要求被告監(jiān)護人賠償人民幣3000元。訴訟中被告辯稱,雖然經(jīng)常到原告家玩耍,但沒有拿原告裝錢的煙盒。法院經(jīng)審理查明,原、被告系鄰居,平時相處很好,被告經(jīng)常到原告家玩耍,原告對待被告象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原告曾將3000元人民幣裝入一個煙盒中,準備為孩子辦理城鎮(zhèn)戶口。后來發(fā)現(xiàn)錢不見了。事情發(fā)生后,原、被告曾經(jīng)到鄉(xiāng)鎮(zhèn)法律服務所要求調解,被告父母均否認孩子拿了錢,調解無效,原告到法院起訴。30ppt課件審理中原告提供了下列證據(jù):(1)調解時法律事務所向被告王偉取證,王偉承認拿了錢,并有錄音為證;(2)證人張某、陳某證實,訴訟前王偉向他們說過拿錢的事實;(3)王偉承認看見過煙盒中裝的錢,并能夠描述錢在煙盒中的放法。法院最后判決,被告雖是無民事訴訟行為能力人,但能夠正確的表達意思,判決被告的監(jiān)護人賠償人民幣3000元。(即是說主要依據(jù)被告王偉的承認作出的判決)31ppt課件判決存在的問題1.無民事訴訟行為能力的人必須由其法定訴訟代理人代為訴訟,不能自己親自實施訴訟行為,不能對事實進行主張,也不能對事實進行承認。2.本案中對王偉的調查,可以作為一種證據(jù)方法予以判斷。因為當事人詢問中,對當事人的訴訟行為能力并無要求;3.本案中存在的另一問題則是當事人排列的錯誤.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和其監(jiān)護人為共同被告。2015年司法解釋第67條32ppt課件(三)訴訟自認與權利自認1.權利自認包括認諾與舍棄。認諾是訴訟中的被告對原告所提出的訴訟請求的全部或一部分明確表示承認,并使訴訟程序終結或者裁判范圍縮小的訴訟行為。舍棄是指訴訟中原告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的全部或者一部明確表示放棄,以使訴訟程序終結或者裁判范圍縮小的訴訟行為。權利自認是指訴訟中原告放棄自己的全部或者部分訴訟請求,或者被告承認對方的全部或者部分訴訟請求,從而使訴訟程序終結或者裁判范圍縮小的行為。33ppt課件2.與自認的相同法理:均是當事人行使處分權的行為;均不能損害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均適用于一般的私權案件中;均要求出于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均需向法院作出。對于涉及身份關系、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等應當由人民法院依職權調查的事實,不適用前款自認的規(guī)定。2015年司法解釋第92條(2)34ppt課件3.權利自認與訴訟自認的區(qū)別(1)針對的對象不同;訴訟自認針對的是主要事實,而權利自認針對的是訴訟請求(2)效力不同;訴訟自認免除一方當事人的舉證責任,權利自認導致自認一方當事人的敗訴。(3)對代理人的限制不同。權利自認一般不能由訴訟代理人代為之,可以為權利自認的代理人必須是經(jīng)過當事人特別授權的訴訟代理人;訴訟自認如果不涉及對當事人訴訟利益的放棄或對對方當事人訴訟請求的承認,可由一般委托訴訟代理人為之。35ppt課件(4)可否撤消不同。權利自認一經(jīng)作出即不能撤回;而自認經(jīng)過對方當事人的同意可以撤回。(5)作出主體不同。訴訟自認既可以原告也可以是被告,訴訟自認一般是主張者的對方當事人;而認諾只能是訴訟中的被告作出,舍棄只能由訴訟中的原告作出。36ppt課件(四)自認的性質1.英美法系國家和地區(qū)關于訴訟外自認的爭論為何不討論訴訟自認?;诔绦蛘斠约白晕邑撠熇碚摚还芑诤畏N情況只要作出訴訟自認即認為產(chǎn)生效力,無需討論其性質。(1)訴訟外自認是傳聞證據(jù)排除規(guī)則的一種例外認為這種訴訟外自認可以作為證據(jù)在訴訟中使用。理由在于此種例外合于一般傳聞例外的條件,且有較大的可信性;(2)認為是一種情況證據(jù)當事人的訴訟外自認,經(jīng)提供以為不利于彼之證據(jù)時,無論自認系出于語言或動作,均可視之為行為而具有情況證據(jù)(circumstantialevidence)的性質。并可以作為對當事人現(xiàn)在的不一致的陳述進行質疑。37ppt課件(3)將訴訟外自認分為陳述的自認和行為的自認陳述的自認可以作為傳聞證據(jù)排除規(guī)則的例外,而行為的自認可以作為情況證據(jù)。38ppt課件2.大陸法系國家和地區(qū)關于訴訟自認性質的爭論(1)效果意思說認為訴訟自認作為一種訴訟行為,只要當事人作出了承認對方主張的事實的意思表示就成立,而無需考慮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該觀點更加關注當事人在事實上的處分權?!蹲C據(jù)規(guī)定》對訴訟自認采這樣的觀點。第8條規(guī)定:當事人有充分的證據(jù)證明其承認行為是在受脅迫或者重大誤解的情況下作出,且與事實不符的不能免除對方當事人的舉證責任。39ppt課件(2)觀念通知說。認為訴訟自認系當事人依其經(jīng)驗,表示他造主張之事實,確系真實無偽而承認之。通知說更加關注訴訟自認與案件真實狀況的一致,認為訴訟自認的事實必須是真實的,否則不能產(chǎn)生訴訟自認的后果。有學者認為觀念通知說更能體現(xiàn)社會民事訴訟觀,體現(xiàn)對當事人自由的約束,更有利于實現(xiàn)發(fā)現(xiàn)真實的目標。2015年司法解釋采后一種觀點自認的事實與查明的事實不符的,人民法院不予確認。2015年司法解釋第92條(3)40ppt課件(五)訴訟自認的法理基礎1.體現(xiàn)辯論主義的要求,當事人通過訴訟自認的訴訟行為影響裁判的最終形成;2.通過承認訴訟自認對法院的拘束力,防止法官恣意擅斷和對當事人的突襲性裁判;3.通過承認訴訟自認對當事人的拘束力體現(xiàn)民事訴訟的誠實信用原則和程序安定性的要求;真實義務、禁反言。作繭自縛的效力4.承認自認有利于實現(xiàn)訴訟效率和訴訟經(jīng)濟的價值目標。將司法資源運用于當事人真正爭議的案件事實中?!斑\用自認法則時,法官應注意當事人的主張,是否屬于誠信善意的爭執(zhí),當事人的舉證應限于真正有所爭執(zhí)的范圍。如善于運用自認法則,便可以節(jié)省時間,達到訴訟經(jīng)濟,實現(xiàn)社會公正的目的?!保ㄈ~自強)(1)縮小審理的對象;(2)加快審理的進程。盡快地明確爭點,縮短訴訟周期。41ppt課件(六)訴訟自認與自白自白是指犯罪嫌疑人或者刑事被告人就控訴機關指控的犯罪事實所作的承認的表示。其與自認的區(qū)別:(1)內容不同。自認涉及他方當事人主張的于己不利的事實;而自白是被告人就犯罪指控承認有罪;(2)規(guī)定形式不同。民事訴訟法規(guī)定的自認僅僅是正式自認,對于訴訟外自認法律并未規(guī)定。而自白則包括審判中的自白和審判外之自白;(3)效力不同。正式自認有限制證明對象以及排除爭點的效力,而自白在符合法律規(guī)定的嚴格條件時,可為證據(jù),但其證明力仍需由裁判者審理判斷,并需要有其他證據(jù)補強;(4)緘默的效果不同。民事訴訟中當事人的緘默可以視為自認,而刑事被告的緘默不能視同自白;42ppt課件(5)主體不同。訴訟自認可以由任何當事人作出,特定情況下訴訟代理人也可以成為自認的主體,但自白只能由被告作出,辯護人不能代為自白;(6)自白必須具備補強證據(jù)的要件,而訴訟自認則沒有這方面的限制。43ppt課件二、訴訟自認的分類(一)根據(jù)當事人的自認是否附加限制為標準可以分為完全自認和附加限制的自認。1.當事人對于對方當事人主張的不利于己的事實全部承認的,稱為完全的自認。2.當事人作出自認的同時,附加有限制條件的,稱為附加限制的自認。分為兩種情況(1)自認時附加獨立的攻擊與防御方法。例如承認借款的全部事實,但又主張已經(jīng)履行了清償義務。能夠產(chǎn)生自認的效果;肯定性抗辯44ppt課件(2)當事人一方對他方所主張的事實,承認其中的一部分,而爭執(zhí)其他部分。例如原告主張被告借其10000元,被告承認借了5000元。僅產(chǎn)生部分自認的效力。即在沒有本證的情況下,法院也應認定5000元的借款存在。如果本證證明超過5000元時則該承認將不具備任何效力。實踐中必須注意的一個問題:當事人先承認后又否認的情況,此時,自認一方隨后作出的否認表示,一般不能產(chǎn)生自認撤消的后果。當事人附加限制自認時所附加的條件,前后不同,應以對自認者最不利的承認作為認定的依據(jù)。45ppt課件(二)根據(jù)當事人是否作出明確的意思表示為標準,明示的自認和默示自認明示的自認是指一方當事人對另一方所主張的事實,以口頭或書面的形式明確表示承認的意思表示;默示的自認,又稱準自認或擬制自認,是指在訴訟過程中當事人一方對另一方所主張的事實不明確地表示,而法律規(guī)定應視為自認的情況?!蹲C據(jù)規(guī)定》第8條第2款:“對一方當事人陳述的事實,另一方當事人既未表示承認也未否認,經(jīng)審判人員充分說明并詢問后,其仍不明確表示肯定或否定的,視為對該項事實的承認?!?6ppt課件明示自認和默示自認,在中國民事訴訟中并無區(qū)別,其法律效果相同,默示自認在經(jīng)過審判人員的說明后,當事人仍沒有意思表示的,視為自認已經(jīng)發(fā)生。在大陸法系國家和地區(qū),默示自認一般可以在法庭辯論終結前,通過對主張事實的爭執(zhí)而推翻擬制的自認,默示自認方的這一權利甚至可以延續(xù)至第二審程序的進行中。即是說只要在前期的訴訟中沒有引用對方主張的事實,此后即可以反駁、否認。消極性。47ppt課件關于不知之陳述的定性(1)不承認此為自認日本民事訴訟法第159條第2項規(guī)定:對于對方當事人所主張的事實,作出不知陳述的,則推定為爭執(zhí)了該事實。日本通說與立法一致,也認為不知陳述實際上是否認的意思表示,但又提出在將不知陳述認定為否認導致不合理的情況下,排除其爭執(zhí)的效果,即可以由條件的承認是為自認。48ppt課件(2)承認當事人的不知陳述在一定情況下可以推定為自認。分為兩種:A.對推定為自認的當事人不知陳述規(guī)定嚴格的條件,只有符合該條件的不知陳述,才能推定為自認。德國民事訴訟法第138條第4項規(guī)定:不知之陳述僅得就非當事人本人之行為與非本人認識范圍內之對象為之。B.法律不規(guī)定限制條件,是否推定為自認交裁判者自主判斷。臺灣地區(qū)民事訴訟法第280條第2項:當事人對于他造主張之事實,為不知或不記憶之陳述者,應否視同自認,由法院酌情形斷定之。49ppt課件當然對于法院如何斷定,斷定的標準如何客觀化,理論上認為應當參照德國法的規(guī)定理解。即規(guī)定嚴格條件,在當事人對一方主張的案件事實不可能超出其知識或經(jīng)驗范圍的情況下,當事人仍為不知陳述,推定自認。王甲乙:“凡事實于情理上不能責當事人知悉或記憶者,皆不得因其為不知或不記憶之陳述而視同自認。反之凡某事實與情理上當事人應能知悉或記憶而為不知或不記憶之陳述者,則應視同自認?!蔽覈鴮嵺`中的做法應做肯定表示理解。50ppt課件(三)根據(jù)自認作出的主體分為當事人本人自認和訴訟代理人自認1.法定訴訟代理人的自認視同當事人本人的自認2.委托訴訟代理人《證據(jù)規(guī)定》第8條第3項規(guī)定:當事人委托代理人參加訴訟的,代理人的承認視為當事人的承認,但未經(jīng)特別授權的代理人對事實的承認直接導致承認對方當事人訴訟請求的除外。一般情況下可以,但如果自認導致對實體權利的處分,必須經(jīng)過當事人的特別授權。51ppt課件3.當事人本人或者法定訴訟代理人與委托訴訟代理人同時到庭參加訴訟的情況下,如何理解當事人本人與訴訟代理人之間的關系。(1)對于訴訟代理人的承認,當事人本人或者其法定訴訟代理人可以當場作出撤消的意思表示,并使承認不發(fā)生自認的效力;(2)對于訴訟代理人超越代理權限的承認,如果當事人或者其法定訴訟代理人當場不作否認表示的,視為當事人的自認。4.兩個訴訟代理人的自認的內容和范圍不一樣是如何處理單獨代理原則,任何一個代理人的自認都能發(fā)生自認的法律效力,對于先后所為的自認應當以對當事人最不利的自認作為最后的處理依據(jù)。52ppt課件三、訴訟自認的效力(一)訴訟自認的效力首先明確自認的效力僅介紹訴訟上自認的效力,但訴訟外自認并非全無效力。訴訟外自認不能獨立地在訴訟中發(fā)揮作用,但可以作為證據(jù)對訴訟外自認的事實進行證明,此時起證明作用的并非自認,而是固定訴訟外自認的證據(jù)形式,如書證、視聽資料等。“訴訟外之自認,僅為證據(jù)之一種,并無訴訟上自認之效力。該項自認,縱使與他造所主張之事實相符,僅可為法院依自由心證認定事實上資料,亦即其證據(jù)力如何,應由法院判斷之。他造得援用此項自認為證據(jù),并非因有此項自認而毋庸舉證?!崩顚W燈53ppt課件1.免除負舉證責任的當事人對該項事實提供證據(jù)的責任?!蹲C據(jù)規(guī)定》第8條第1款規(guī)定:訴訟過程中一方當事人對另一方當事人陳述的案件事實明確表示承認的,另一方無需舉證。德國民事訴訟法第288條:當事人一方所主張的事實是,在訴訟進行中經(jīng)對方當事人于言詞辯論中自認,或者在受命法官或受托法官前自認而作成記錄時,無需再要證據(jù)。2.對作出訴訟自認的一方當事人的效力。訴訟自認一經(jīng)作出,作出訴訟自認的一方受該自認的約束,該當事人不能再提出相反的事實陳述,也不能提出反證以推翻對方主張的事實。學者稱訴訟自認的這一效力為訴訟自認的絕對效力。54ppt課件3.訴訟自認對法院的效力訴訟自認對法院的拘束力表現(xiàn)為法院不得再對該項事實進行審查,而應當直接認定。即使法院認為該項訴訟自認與實際的情況不符,也不能作出相反的認定。在訴訟自認的性質上基本上采的是“效果意思說”,而不是“觀念通知說”。訴訟自認不僅對一審法院有拘束力,而且對二審法院和再審法院都有拘束力。當事人提出的與訴訟自認相矛盾的證據(jù)法院也毋庸審查。但是訴訟自認與事實矛盾且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第三人合法權益的情況下,不生訴訟自認的效力。55ppt課件(二)自認效力的限制1.訴訟自認在人事訴訟中不適用《證據(jù)規(guī)定》第8條第1款。對人事訴訟的理解:和一般的人事關系糾紛,如家事糾紛。倫理性、公益性、恢復性以及對弱者的保護2.訴訟自認不適用于法院依職權調查的事項56ppt課件3.訴訟自認對共同訴訟人的效力問題(1)必要共同訴訟中的一人或者部分所為的自認不僅不能對其他共同訴訟人自認的效力,對其自己也不能產(chǎn)生自認的效力。原因:其一,必要共同訴訟人內部關系處理上有一個原則,有利的及于全體,不利的不及于全體,并不生效力;其二,必要共同訴訟中必須作出合一的、而且不能相互矛盾的判決。(2)部分共同訴訟人自認,而其他共同訴訟人知道后未作否認表示的,如何處理?大陸法系的其他國家和地區(qū):一般不承認此時為共同訴訟人的一致自認。在我國的司法實踐中,該種情況一般會作為一致自認處理。(3)部分共同訴訟人的承認雖不能產(chǎn)生自認的效力,但可能影響法院的自由心證。57ppt課件自認如果虛假,是否發(fā)生效力?4(1)一種承認此時自認的效力;私法自治,當事人自我負責(2)如果自認與眾所周知的事實沖突,則不能承認自認的效力。認為違反司法的權威。第一種觀點,自認的法律基礎之效果意思說。我們國家2015年司法解釋的新態(tài)度。58ppt課件(三)訴訟自認的撤消訴訟自認的撤消是指自認作出后,訴訟自認當事人或其他人員依據(jù)法律規(guī)定的條件撤回原來的自認表示,并使訴訟自認不發(fā)生法律效力的行為。一般不允許(1)經(jīng)對方當事人同意。雙方有一致的意思表示,訴訟自認當事人的對方愿意放棄自認利益。《證據(jù)規(guī)定》第8條第4款承認了該情況下的訴訟自認的撤消。其實現(xiàn)必須滿足兩個條件:一是在法庭辯論終結前;一是必須經(jīng)過對方當事人同意。59ppt課件(2)當事人能夠證明其訴訟自認是受欺詐、脅迫或者因重大誤解而作出且與案件事實情況不符的,可以撤消?!蹲C據(jù)規(guī)定》對此也予承認。條件:一是有證據(jù)證據(jù)自認的意思表示不真實;一是有充分證據(jù)證明自認與事實不符。該種撤消是否受時間限制。應根據(jù)民事訴訟法的基本精神予以理解,從鼓勵誠實信用的實施訴訟行為,制裁惡意訴訟行為之角度,應當肯定無時間限制。(3)根據(jù)民事訴訟法的基本原理,也應承認的撤消。委托代理人代為自認,但當事人當場提出撤消的,可以撤消。在國外其他的自認撤消。默示自認的撤消,它不需要自認當事人作出撤消的意思表示,只要受自認不利的一方當事人在法庭辯論終結前或者在二審程序中,對默示自認的事實作出爭執(zhí)或者否認的陳述,就可以使默示自認不再發(fā)生效力。60ppt課件第三節(jié)其他幾個問題一、當事人的完整陳述義務當事人完整陳述的義務是指當事人對案件事實的陳述,必須達到在其陳述的事實全部成立的情況下其提出的訴訟請求或者反駁能夠成立。如果原告沒有履行完全陳述的義務,則原告的訴被認為欠缺正當性;如果被告沒有履行完全陳述義務,則認為被告的防御缺乏顯著性。61ppt課件(一)大陸法系當事人完整陳述義務的主要內容1.法院對原告的訴的正當性審查完畢之前,無需對被告的防御的顯著性存在與否進行審查,法院僅僅依靠原告的陳述進行審查,不作證據(jù)調查。例如原告一方面在陳述中提出要求被告履行合同送貨,另一方面又在自己的陳述中表示,該合同已經(jīng)為雙方當事人有效撤消。如果訴缺乏正當性則法院應裁定駁回訴。當然法院可以對沒有履行完整陳述義務的原告以適當?shù)闹甘?,特別是在當事人本人訴訟中。2.如果原告的訴正當,則審查被告的防御是否顯著。如果被告陳述的事實全部成立,原告的訴必須被駁回,則被告的防御是顯著的。但被告未履行完全陳述的義務,并無實際的消極訴訟后果。62ppt課件3.當事人陳述的事實沒有共通性。即是說被告陳述的對原告有利的,而原告未陳述的事實,不能自動地轉化為原告自己的陳述,并治療其訴的正當性之欠缺。例如原告要求被告履行合同,但自己陳述中包含了合同已撤消的陳述,如果被告在陳述中提出被撤消的合同又為雙方當事人所確認,這在大陸法系國家和地區(qū)不能自動地轉化為原告的陳述,并使原告的訴具有正當性。堯厄尼希:如果原告想消除正當性的欠缺,不允許他對有利于自己的被告的陳述爭辯,而是至少輔助性的學舌被告的這一陳述。63ppt課件(二)普通法系國家當事人的完整陳述的義務(legalsufficiency/factualsufficiency)“一位訴訟當事人被特別要求就構成訴訟的每個原因的事實提出一個簡明的陳述,并避免不必要的重復?!睘閷崿F(xiàn)完整陳述的義務訴辯人被要求只闡明基本事實,而無需陳述證據(jù)事實和法律結論,如果缺乏對基本事實的陳述,法院將裁定當事人的訴辯是不充分的,訴訟的結果就是根據(jù)對方當事人的異議,駁回訴?,F(xiàn)在關于完整陳述的義務向兩個方向發(fā)展:(1)對于證據(jù)事實、法律結論與基本事實之間的界限作相對化處理,并只在訴辯不明確、不確定時,異議才被認可。64ppt課件(2)法官有要求訴辯人消除不確定和含糊的意思的能力。聯(lián)邦民事訴訟規(guī)則第12條F項。法院可以隨時依其裁量權命令刪除在訴答書狀中的無效抗辯或重復的、或不重要的或不確切的或惡語中傷的事項。特點更多地關注原告的訴的完整性,而不是被告的防御的顯著性。原告的訴缺乏充分性條件的情況下,對方當事人可以于提出答辯文書之前申請更明確的陳述,并應具體指明起訴狀的瑕疵、被告想知道的細節(jié)。原告應于申請被法院準許后的10內或者法院指定的其他期限內補充。被告也可以直接申請法院基于訴答文書作出即席判決(summaryjudgment)65ppt課件二、真實陳述的義務1.概念當事人不得故意作不真實的陳述,或者對對方當事人所作的真實陳述作無端的爭執(zhí)。德國民事訴訟法第138條第1款規(guī)定:當事人應當就事實狀況作完全且真實的陳述。大陸法系對真實義務的理解主要體現(xiàn)在禁止當事人在不知時,或者超出自己行為或者認識范圍時提出事實主張或事實反駁。與前面對于不知陳述的對待方法一致。對違反真實義務的制裁法律沒有進一步明確規(guī)定,學者認為判定是否違反了真實義務必須等到案件事實已經(jīng)查明以后,才能確定真實義務是否被違反,此時主要的已不是對違反義務的一方的制裁了,而應當是該當事人的敗訴。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提出,真實義務在制裁方面是不充分的,作為評價規(guī)范而言,可以說真實義務是沒有效果或者說效果是很弱的。66ppt課件2.普通法系國家和地區(qū)的當事人真實義務(1)簽名要求(signaturerequirement)美國聯(lián)邦民事訴訟規(guī)則第11條要求律師或者當事人必須確信訴訟或者答辯是有理由的。針對的對象是律師與本人訴訟中的當事人,要求其簽名證明已經(jīng)檢查了這些文件,對事實和法律進行合理的調查后,已經(jīng)斷定盡其所知所獲信息及確信而言,訴辯文書及申請具有充分的理由;已經(jīng)善意行事并無任何不當動機。67ppt課件1993年以后律師和當事人也可以在文書之外提交一個獨立的文件,聲明事實主張的真實性,以代替在文書上簽名。制裁。實踐中的制裁主要是訴訟費用和律師費用制裁,目的是補償受害人,制裁對象是實施了非真實行為的特定的個人。如果被制裁者是律師,律師事務所應承擔連帶責任。1993年以后制裁也發(fā)生了一定的變化:68ppt課件第一,為防止大量的制裁申請出現(xiàn),規(guī)定了安全港條款。申請人將制裁申請直接送對方,后者有21天的安全港期間,在該期間內,他可以選擇撤回或者修改原來的文書,也可以對之進行否認。21天的安全港期間屆滿,當事人仍不修改的才提交法院。當然法院也可以主動進行制裁,但應首先向律師或當事人發(fā)出說明理由的命令,該命令允許被質疑的人作出回答以及采取措施消除問題。第二,制裁的目的是防止不良行為,而不是給予對方當事人以補償;第三,法院享有自由裁量權,可以寬恕某些無關緊要的違反義務的行為。第四,不僅針對特定的律師,律師事務所也應承擔連帶責任。69ppt課件(2)宣誓證實當事人通過宣誓說明自己主張或者陳述的事實是真實的。當事人宣誓制度有一定的歷史變化,1848年出現(xiàn),1949年以后,當事人有訴辯文書宣誓證實的選擇權,但一旦一方作了選擇,雙方當事人均需要對此后所有的訴辯文書進行選擇。目前有三種模式:其一,廢除了宣誓證實制度。聯(lián)邦和采聯(lián)邦民事訴訟規(guī)則的所有州;其二,強制一體適用;其三,保留當事人的選擇權內容:當事人必須宣誓證明他擁有的相關被主張事實的信息是由其本人人親自獲得的,或者證明他具有與事實相關的信息,并且基于該根據(jù)而相信該事實真實。70ppt課件三、及時陳述的義務和具體陳述的義務(一)具體陳述的義務當事人陳述不能以大概為己足,而必須盡可能具體?!耙环矫婢唧w化陳述可使法院盡早且容易確定爭點之所在,并據(jù)此決定證據(jù)調查之方向,進行有意義而非天馬行空或無益之證據(jù)程序,以減少法院勞力、時間、費用之浪費,更可避免重復傳喚證人,使其免于受重復詢問之勞頓,另一方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電子書閱讀器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至2031年中國獨立收線機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年機車空調電源整機測試儀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室內型溫度傳感器/變送器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至2031年中國剛性防水干混砂漿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年沖浪板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上嘴過濾瓶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高光水性高耐磨上光油項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 2025至2030年金屬瓷牙項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 2025至2030年耐磨高錳鋼軋臼壁項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 《汽車發(fā)電機》課件
- 青少年網(wǎng)絡安全教育課件
- 中藥熱奄包在消化系統(tǒng)疾病中的應用探討
- 春節(jié)的起源歷史-古代歷法與新歲之首的關聯(lián)活動方案
- 耳鼻喉培訓學習課件
- 中醫(yī)護理中藥封包課件
- 《項脊軒志》公開課課件【一等獎】
- 《制作饅頭》課件
- 美發(fā)學徒助理職業(yè)規(guī)劃書
- 中建抗浮錨桿專項施工方案范例
- 高一化學第二學期教學進度計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