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課明朝的對外關系導學案_第1頁
第15課明朝的對外關系導學案_第2頁
第15課明朝的對外關系導學案_第3頁
第15課明朝的對外關系導學案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5課明朝的對外關系導學案班級_______姓名________【學習目標】一、教學目標:1.掌握鄭和下西洋的目的、時間、經(jīng)過、意義,鄭和下西洋的條件。2.掌握戚繼光抗倭的背景、功績和取勝的原因。3.了解鄭和下西洋的盛況,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知道如何評價戚繼光,培養(yǎng)愛國主義情懷。二、本課重點:鄭和下西洋的原因、過程和歷史意義;戚繼光抗倭的概況,抗倭戰(zhàn)爭的性質。三、本課難點:鄭和下西洋的條件;理解戚繼光抗倭斗爭取得勝利的原因?!緦W習過程】[來源:學*科*網(wǎng)Z*X*X*K]●自主學習(將學習內容在書中畫線和標記)一、鄭和下西洋1.背景:15世紀初,明朝經(jīng)濟逐步繁榮,國力雄厚,成為當時世界上的強國。稱帝后,派率領船隊出使西洋。主要目的是為了,同時也用中國的貨物去換取海外的奇珍。概況:①從1405年到1433年,鄭和率船隊7次下“西洋”。②鄭和所率領的船隊,滿載著中國的優(yōu)質、精美、上等的和漆器等各類物品,以及大量金銀貨幣。這些物品有的是用于慷慨送禮,展現(xiàn)大國風度,發(fā)展之間的友好關系;有的用于貿易,互通有,互補互利。③鄭和的船隊先后到達亞洲和非洲的3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最遠到達。船隊回國時,一些國家還派出使者隨行,來到中國。意義:鄭和的遠航,,,堪稱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壯舉,不僅增進了中國與亞非國家和地區(qū)的,而且開創(chuàng)了西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的,為人類的航海事業(yè)做出了偉大的貢獻。二、戚繼光抗倭1.背景:元末明初,日本的一些,組成海盜武裝集團,到中國東南沿海地區(qū)進行走私貿易和搶劫,被時人稱為“”。明朝中后期,倭寇與中國海盜、奸商等相互勾結對中國沿海的武裝搶劫日益猖狂,沿海地區(qū)遭到重大破壞,時稱“倭患”。2.概況:①明王朝派到東南沿??官?。他統(tǒng)領的軍隊,由于訓練有素,紀律嚴明,能征善戰(zhàn),被人們譽為“”。②1561年,倭寇大舉進犯浙江,戚繼光率軍英勇作戰(zhàn),平定了浙東地區(qū)的倭患。此后又率軍進入福建、廣東地區(qū),使東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意義:戚繼光領導的抗倭戰(zhàn)爭是一場,他是我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合作探究探究一:材料一:成祖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明史·鄭和傳》材料二:“皇上……,命和等統(tǒng)率官校旗軍數(shù)萬人,乘巨舶百余艘,赍(jī帶著)幣往賚(lài賜予)之,所以宣德化而柔遠人也。”(譯文)皇帝派遣鄭和率領龐大舟師運載大量禮物回贈他們,是為了宣揚我們中國的道德文化,與他們建立和平友好關系?!=ㄩL樂《天妃靈應之記》碑探究:鄭和下西洋目的是什么?探究二:應該具備哪些條件才能順利完成遠洋航行?探究三:15-16世紀中西方主要航海活動比較表航海家鄭和哥倫布達·加馬到達地點下“西洋”,最遠到紅海沿岸和非洲東海岸到達美洲繞過好望角,到達印度時間1405—1433年1492—1504年1497—1498年次數(shù)7次4次1次船數(shù)共百余艘17艘4艘船只大小大寶船長151.8米,寬61.6米旗艦長24.5米,寬6米長34米,寬8米通過對比歸納鄭和下西洋的特點?榜葛剌進獻麒麟圖探究四:榜葛剌進獻麒麟圖材料一:材料二:探究:鄭和下西洋的影響是什么?探究四:戚繼光抗倭勝利的原因材料一:《凱歌》萬人一心兮泰山可撼,惟忠與義兮氣沖斗牛。主將親我兮勝如父母,干犯軍法兮身不自由。號令明兮賞罰信。赴水火兮敢遲留?上報天子兮下救黔首,殺盡倭奴兮覓個封侯。—《戚少保年譜耆[qí]編》材料二:(倭寇)“大肆毀掠,殺人無算,城邊流血數(shù)十里,河內積滿千船?!薄顿磷兪侣浴凡牧先浩堇^光針對倭寇的作戰(zhàn)特點和江南的地理情況,創(chuàng)造“鴛鴦陣”,以12人為一作戰(zhàn)小組,長短兵器結合攻防兩便,戰(zhàn)斗力大為增強。從材料中,探究戚繼光抗倭勝利的原因?我們該如何評價戚繼光?●本節(jié)課思維導圖:●練一練1、下列關于鄭和下西洋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是受明成祖派遣出使西洋的B目的是為了加強同海外各國的聯(lián)系C最遠到達非洲西海岸和紅海沿岸D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壯舉2、在我國東南沿海一帶廣為流傳一首民謠“天皇皇,地皇皇,莫驚我家小二郎;倭寇來,不要慌,我有戚爺會抵擋?!边@首民謠反映的是哪一歷史時期的史實()A.隋朝B.元朝C.明朝D.清朝3.下列為中外友好交流做出貢獻的歷史人物有()①鑒真②玄奘③鄭和④戚繼光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4.“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蕩平倭寇,實現(xiàn)“海波平”的英雄人物是()A.岳飛B.鄭成功C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