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化學實驗專題復習課件_第1頁
九年級化學實驗專題復習課件_第2頁
九年級化學實驗專題復習課件_第3頁
九年級化學實驗專題復習課件_第4頁
九年級化學實驗專題復習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初三化學實驗專題復習思源實驗學校首屆“名師杯”青年教師優(yōu)質(zhì)課比賽初三化學實驗專題復習思源實驗學校首屆“名師杯”青年教師優(yōu)質(zhì)課初三化學實驗專題復習一、考常見儀器名稱和它的使用二、考化學實驗基本操作三、考氣體的制取、凈化和檢驗四、考查綜合實驗能力初三化學實驗專題復習一、考常見儀器名稱和它的使用藥匙

石棉網(wǎng)蒸發(fā)皿坩堝鉗

錐形瓶長頸漏斗干燥管漏斗量筒燒杯

膠頭滴管鐵架臺試管酒精燈水槽集氣瓶一、常見儀器的使用藥匙

石棉網(wǎng)蒸發(fā)皿坩堝鉗

錐形瓶長頸漏斗干燥管漏斗量筒常見儀器的主要用途及注意事項①盛放少量固體或液體;②可直接加熱,用作少量物質(zhì)的反應容器。

加熱后不能驟冷,防止炸裂常見儀器的主要用途及注意事項①盛放少量固體或液體;加熱后不能用來夾持試管。防止燒損和腐蝕。

①用于攪拌;②過濾:轉(zhuǎn)移液體時引流;③蘸取少量固體或液體。用來夾持試管。防止燒損和腐蝕。①用于攪拌;酒精燈是化學實驗加熱時常用的熱源。

見使用及加熱部分膠頭滴管用于吸取或滴加少量液體,滴瓶用于盛放液體藥品

膠頭滴管用過后應立即洗凈,再去吸取其他藥品:滴瓶上的滴管與滴瓶配套使用.酒精燈是化學實驗加熱時常用的熱源。見使用及加熱部分膠頭滴管①固定和支持各種儀器;

②一般常用于過濾、加熱等操作①配制溶液;②可用作較多量涉及液體物質(zhì)的反應容器,在常溫或加熱時使用。加熱時放置在石棉網(wǎng)上,使受熱均勻。①固定和支持各種儀器;

②一般常用于過濾、加熱等操作①配制溶量筒是用于量取一定液體體積。

不能加熱,不能做反應容器。①收集或貯存少量氣體;②進行有關氣體的化學反應量筒是用于量取一定液體體積。不能加熱,不能做反應容器。①收基礎過關1、能直接加熱的儀器:試管、蒸發(fā)皿、燃燒匙.2、不能直接加熱的儀器:燒杯、燒瓶.3、不能加熱的儀器:集氣瓶、水槽、漏斗、量筒.4、用于稱量和量取的儀器:托盤天平、量筒.5、用于取藥品的儀器:管匙、藥鑷子、膠頭滴.6、給液體加熱的儀器:試管、燒杯、燒瓶、蒸發(fā)皿7、給固體加熱的儀器:試管、蒸發(fā)皿8、用于夾持或支撐的儀器:試管夾、鐵架臺(帶鐵夾或鐵圈)、坩堝鉗.9、過濾分離的儀器:漏斗、玻璃棒.10、加熱常用的儀器:酒精燈.基礎過關1、能直接加熱的儀器:試管、蒸發(fā)皿、燃燒匙.1、常用作少量物質(zhì)的反應容器,或給少量液體或固體加熱的儀器是

。2、攪拌、過濾、蘸取液體時常用

。3、向NaOH溶液中逐滴滴入鹽酸

。4、收集或貯存少量氣體

。5、取粉末狀藥品

。6、溶液蒸發(fā)、濃縮和結晶

。7、量取80mL的鹽酸

。選擇合適的儀器填空:試管玻璃棒膠頭滴管集氣瓶藥匙或紙槽蒸發(fā)皿量筒1、常用作少量物質(zhì)的反應容器,或給少量液體或固體加熱的儀器是8、將鋅粒加入試管

9、稱18克NaCl固體

。10、往酒精燈里添加酒精

。11、盛硫磺在集氣瓶中燃燒

。12、拿到熱的蒸發(fā)皿

。13、使燒杯、燒瓶均勻受熱

。14、用于裝配氣體發(fā)生器,便于往裝置中添加液體

。15、給較大量加熱,較大量物質(zhì)反應容器,過濾中用于承接濾液

。鑷子天平漏斗燃燒匙坩堝鉗石棉網(wǎng)長頸漏斗燒杯8、將鋅粒加入試管。鑷子天平漏斗燃燒匙坩化學實驗基本操作一、藥品的取用(一)三大原則1、取用藥品的“三”不原則:不觸不嘗不猛聞化學實驗基本操作一、藥品的取用2、取用藥品的用量:“節(jié)約原則”⑴嚴格按實驗規(guī)定用量;⑵未指明用量取最少量:液體1mL-2mL;固體蓋滿試管底部。3、實驗剩余藥品“三不”原則:不丟不回不帶走.2、取用藥品的用量:“節(jié)約原則”二、一定量藥品的稱量和液體的量取液體(用量筒量取)固體(用托盤天平稱?。ㄒ唬┩斜P天平1、構造2、精確度:準確稱量0.1g二、一定量藥品的稱量和液體的量取液體(用量筒量?。┕腆w(用托三:稱量時,左物右砝。

四:計算,藥品的質(zhì)量=砝碼的質(zhì)量+游碼示數(shù)

五:放反了的計算方法:藥品的質(zhì)量=砝碼的質(zhì)量-游碼示數(shù)三:稱量時,左物右砝。四:計算,五:放反了的計算方法:(二)量筒的使用1、操作要領:量筒平放實驗桌,先倒后滴把量瞅;平視凹液最低處,三線一齊為讀數(shù).2、注意:平視:讀數(shù)=實際體積數(shù)俯視:讀數(shù)﹥實際體積數(shù)仰視:讀數(shù)﹤實際體積數(shù)(二)量筒的使用1、操作要領:順序:從下到上,從左到右;方法:左大右小,旋轉(zhuǎn)塞進.1、把玻璃管插入帶孔橡皮塞2、連接玻璃管和膠皮管3、在容器口塞橡皮塞4、在鐵架臺上固定儀器七、連接儀器裝置順序:從下到上,從左到右;七、連接儀器裝置1、步驟:一連二插三貼2、判斷:有氣泡冒出.3、漏氣:重新組裝或更換零件.三、檢查裝置的氣密性1、步驟:一連二插三貼三、檢查裝置的氣密性一、化學實驗基本操作——檢驗氣密性一、化學實驗基本操作——檢驗氣密性二、化學實驗基本操作——指出錯誤二、化學實驗基本操作——指出錯誤重點突破氣體的制取、凈化和檢驗/重點突破/三、氣體的制取、凈化和檢驗1、氣體的制取——①發(fā)生裝置三、氣體的制取、凈化和檢驗1、氣體的制取——①發(fā)生裝置②氣體的收集A裝置適宜收集

氣體;B裝置適宜收集

氣體;C裝置適宜收集

氣體;密度比空氣小不與空氣反應的密度比空氣大不與空氣反應的不溶于水、不與水反應的②氣體的收集密度比空氣小不與空氣反應的密度比空氣大不與空氣反指出圖中存在的錯誤之處:指出圖中存在的錯誤之處:小組合作,比一比一、要求:每小組根據(jù)下面提供的儀器,自行設計一個制取氣體的實驗裝置并組裝好,自己推銷自己所設計的實驗裝置的優(yōu)點,二:分男生組和女生組,在下面的同學負責針對自己小組設計的實驗設置3至5個小題目,給另一組學生完成。三:最后由我?;瘜W老師共同來評定哪組獲勝,勝者發(fā)榮譽證書。小組合作,比一比一、要求:每小組根據(jù)下面提供的儀器,自行設計九年級化學實驗專題復習課件難點突破綜合實驗/難點突破/四、綜合實驗綜合實驗考查考查的主要內(nèi)容:①氣體的制取、凈化、性質(zhì)的組合;②混合氣體成分的驗證;③定性實驗和定量實驗的結合;四、綜合實驗綜合實驗考查考查的主要內(nèi)容:有關氣體的凈化、轉(zhuǎn)化與檢驗實驗目的裝置所用藥品檢驗水蒸氣檢驗CO2氣體檢驗HCl氣體ANaOH溶液A飽和NaHCO3B堿石灰除去N2中的O2將CO轉(zhuǎn)化為CO2將CO2轉(zhuǎn)化為CO有關氣體的凈化、轉(zhuǎn)化與檢驗實驗目的裝置所用藥品檢驗水蒸氣檢驗例1、為了驗證某混合氣體由H2、CO和HCl三種氣體組成,請從下圖中選擇適當?shù)难b置設計一實驗,并回答問題(假設每步均完全反應):①裝置連接的順序是

。②你所選擇的第一裝置的作用

。③最后一個裝置中反應化學方程式

。④A裝置在實驗過程中玻璃管中現(xiàn)象

。⑤若省略第二個裝置,不能驗證的氣體

。例1、為了驗證某混合氣體由H2、CO和HCl三種氣體組成,請例2、甲、乙兩同學利用下面裝置測定銅和氧化銅的混合物中銅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卮饐栴}:①A中可觀察到的現(xiàn)象

,化學方程式

。②B裝置作用

;C裝置作用

。③D裝置中銅和氧化銅總質(zhì)量為10克,充分反應后,E裝置的質(zhì)量增加1.8克,則原混合物中銅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

。④F裝置的作用是吸收空氣中的水,如果沒有F裝置,會使實驗結果

(偏大、偏?。?。例2、甲、乙兩同學利用下面裝置測定銅和氧化銅的混合物中銅元素例3、現(xiàn)只有稀鹽酸、濃硫酸和NaOH溶液。要用如圖所示裝置對H2和CO2的混合氣體進行分離和干燥,則:①甲中應盛

,乙中應盛

;②首先打開活塞a,可分離出

,反應化學方程式為

。③再關閉活塞a,向b中加入稀鹽酸,又可分離出

,反應化學方程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