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新人教版(2023)選擇性必修14.2洋流同步測試(原卷版+解析版)_第1頁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2023)選擇性必修14.2洋流同步測試(原卷版+解析版)_第2頁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2023)選擇性必修14.2洋流同步測試(原卷版+解析版)_第3頁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2023)選擇性必修14.2洋流同步測試(原卷版+解析版)_第4頁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2023)選擇性必修14.2洋流同步測試(原卷版+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第第頁高中地理新人教版(2023)選擇性必修14.2洋流同步測試(原卷版+解析版)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yīng)用平臺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2023)選擇性必修14.2洋流同步測試題(原卷版)

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

一、單選題

(2023·高二課時練習)美洲大陸被認為是古代意大利著名航海家哥倫布發(fā)現(xiàn)的。下圖是哥倫布分別于1492年和1493年從歐洲航行至美洲的線路圖,兩次航行用時有明顯差異。讀圖,完成下面問題。

1.哥倫布沿L1、L2線路航行時間差異較大的最可能原因是()

A.L1航行是逆北太平洋暖流而行,速度慢

B.L1航行途中輪船損壞,維修時間長

C.L2航行時用到了更為先進的柴油發(fā)電機,用時短

D.L2航行時先順寒流,再順暖流,速度快

2.2022年7月,劉英銘一家乘坐某大型國際郵輪由地中海沿岸的巴塞羅那到大西洋沿岸的里斯本,途徑直布羅陀海峽時()

A.順風順水B.逆風順水C.無風逆水D.逆風逆水

3.下列對上右圖中四處海水溫度、密度的比較,正確的是()

A.鹽度①④、密度①④、溫度①>②、密度③>④

C.鹽度③>④、溫度①②、溫度③④

(2023·高二課時練習)尼莫點,被稱為海洋難抵極(最難抵達的海域),是海洋上距離陸地(含島嶼)最偏遠的地點,同時也遠離重要船舶航線及洋流。該海域人類活動稀少、生物量少。自1971年以來,歐美等國家已在此沉沒超過263塊太空殘骸,又稱為“航天器墓園”。下圖為世界輪廓圖,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4.推測尼莫點位置應(yīng)該是()

A.甲B.乙C.丙D.丁

5.各因選擇尼莫點作為航天器墜落地,主要原因足()

A.搜索方便B.安全系數(shù)高C.對海洋生物傷害小D.對海洋污染小

6.尼莫點附近海域生物量少的原因是()

①遠離大陸,營養(yǎng)物質(zhì)少②緯度高,氣候寒冷

③環(huán)流阻擋,營養(yǎng)物質(zhì)進入少④環(huán)流阻擋,海區(qū)水質(zhì)差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

(2023·高二課時練習)在北太平洋的東北部存在一個面積巨大的“垃圾島”(如圖),這個“垃圾島”由大量塑料瓶、塑料袋、廢棄漁網(wǎng)、絕緣材料和微小的塑料殘片組成,其中最多的是廢棄的漁網(wǎng)?!袄鴯u”呈順時針方向在原地緩慢轉(zhuǎn)動。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7.推動“垃圾島”呈順時針緩慢轉(zhuǎn)動的動力主要來自()

A.海底巖漿活動B.盛行風和洋流C.地球公轉(zhuǎn)運動D.海洋潮汐

8.下列四國中,對圖中“垃圾島”貢獻最小的國家是()

A.印度B.米國C.中國D.倭國

9.消除“垃圾島”合理的措施是()

A.強力驅(qū)散B.再生資源化C.收集掩埋D.就地燃燒分解

(2022·高二課時練習)波羅的海地處歐洲北部,在斯堪的納維亞半島與歐洲大陸之間,從54°N起向東北展伸,到近北極圈的地方為止,平均深度約55米,每年冰封期較長且沿岸霧日較多。下圖示意波羅的海及其周邊地區(qū)。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10.波羅的海表層海水的流動方向是()

A.自東向西B.逆時針方向C.自西向東D.順時針方向

11.波羅的海冰封期較長的主要原因有()

①水深較淺②沿岸寒流降溫減濕③鹽度低④植被覆蓋率低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2.波羅的海沿岸多霧,主要是因為()

A.寒暖流交匯,終年溫和濕潤B.寒流流經(jīng),大量水汽凝結(jié)

C.位于板塊交界地帶,多溫泉D.地形閉塞,水汽不易擴散

(2022秋·高二課時練習)千湖沙漠由眾多白色的沙丘和深藍色的湖泊組成,沙源主要來自入海河流。該沙漠所在地最大風頻為東南風,但該沙漠卻難以西擴,而是以每年20m的速度不斷向大西洋擴張。下圖示意千湖沙漠的位置。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13.千湖沙漠難以西擴的原因是()

①東南信風背風地帶②沙漠沙子濕度較大③近海大陸架較寬淺④周圍地區(qū)植被茂密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4.形成千湖沙漠的泥沙來源主要是()

A.a(chǎn)河B.b河C.c河D.d河

15.最適于實時監(jiān)測千湖沙漠面積變化的地理信息技術(shù)是()

A.北斗導航系統(tǒng)(BDS)B.全球定位系統(tǒng)(GPS)

C.地理信息系統(tǒng)(GIS)D.遙感(RS)

二、綜合題

16.(2023·高二課時練習)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白令海峽處海水常年向南流,影響著沿岸的氣候和地理環(huán)境。下圖示意北冰洋和太平洋局部洋流分布情況。圖中阿留中群鳥位于太平洋北部活火山帶,由超過300小火山島組成。因附近海戰(zhàn)多風多、事故多發(fā)而被稱為“魔鬼?!薄?/p>

(1)說明a、b洋流對沿岸氣候的影響。

(2)分析白令海峽處洋流向南流的原因。

(3)圖中阿留申群島常年多霧,說明原因。

(4)說明多霧對當?shù)鼐用裆a(chǎn)、生活的不利影響。

17.(2022秋·高二課時練習)閱讀圖文資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馬拉開波盆地位于委內(nèi)瑞拉西北部,四周山地環(huán)繞,盆地中心是南美洲最為濕熱的馬拉開波湖湖區(qū)。湖區(qū)大部分高溫多雨,年平均降水量1500毫米以上。湖區(qū)有7000多口油井,煉油工業(yè)發(fā)達,湖區(qū)周邊城市因此迅速發(fā)展。馬拉開波湖原本僅通過一條狹窄的水道同加勒比海連接,湖水北咸南淡。為了發(fā)展湖內(nèi)的采油業(yè),50多年前人們開始將連接外海的水道拓寬、挖深。

材料二馬拉開波湖簡圖

(1)簡述馬拉開波湖湖水北咸南淡的原因。

(2)分析湖區(qū)“熱”的原因。

(3)從氣壓帶和風帶角度分析馬拉開波湖區(qū)冬夏半年降水都較多的原因。

18.(2022·高二課時練習)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下圖為太平洋洋流分布示意圖。

(1)圖中①②③④洋流主要受風帶影響形成的是________。

(2)按洋流的性質(zhì)劃分,③是________流;在下圖“海洋等溫線分布示意圖”中表示正確的是________;其對沿岸氣候的影響是________________。

A.B.

C.D.

(3)圖中⑤處為________漁場,該漁場的形成主要是受________(填洋流名稱)影響;圖中⑧處為________漁場,其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世紀教育網(wǎng)()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yīng)用平臺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2023)選擇性必修14.2洋流同步測試題(解析版)

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

一、單選題

(2023·高二課時練習)美洲大陸被認為是古代意大利著名航海家哥倫布發(fā)現(xiàn)的。下圖是哥倫布分別于1492年和1493年從歐洲航行至美洲的線路圖,兩次航行用時有明顯差異。讀圖,完成下面問題。

1.哥倫布沿L1、L2線路航行時間差異較大的最可能原因是()

A.L1航行是逆北太平洋暖流而行,速度慢

B.L1航行途中輪船損壞,維修時間長

C.L2航行時用到了更為先進的柴油發(fā)電機,用時短

D.L2航行時先順寒流,再順暖流,速度快

2.2022年7月,劉英銘一家乘坐某大型國際郵輪由地中海沿岸的巴塞羅那到大西洋沿岸的里斯本,途徑直布羅陀海峽時()

A.順風順水B.逆風順水C.無風逆水D.逆風逆水

3.下列對上右圖中四處海水溫度、密度的比較,正確的是()

A.鹽度①④、密度①④、溫度①>②、密度③>④

C.鹽度③>④、溫度①②、溫度③④

【答案】1.D2.C3.B

【解析】1.由航海線路圖可知,L2航行時先順加那利寒流航行,再順北赤道暖流航行,速度快,用時短,D正確。L1航行逆北大西洋暖流而行,速度慢,用時長,A錯誤。兩次航行時間的差異主要是由順水或逆水使航行速度不同而造成的,與航行途中輪船維修時長關(guān)系較小,B不符合題意。1493年并沒有柴油發(fā)電機,C錯誤。故選D。

2.直布羅陀海峽7月受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氣流,處于無風或微風狀態(tài),由右圖可知,直布羅陀海峽表層海水由大西洋流向地中海,故該郵輪逆水航行,C正確,ABD錯誤。故選C。

3.地中海位于亞熱帶,蒸發(fā)量大,與臨近的大西洋海區(qū)相比較,鹽度高,海水密度大,鹽度①>④,A錯誤;海水溫度自表層向深層降低(到一定深度水溫變化極小),所以①水溫高于②,③水溫低于④,C錯誤;地中海高鹽度高密度的海水下沉,由直布羅陀海峽底層流入大西洋,故③處鹽度高于④,③處密度高于④,B正確。因為地中海海水下沉,所以大西洋表層海水由直布羅陀海峽流入地中海,使①處鹽度低于②處,①處密度低于②處,D錯誤。故選B。

【點睛】海水溫度反映海水的冷熱狀況,它主要取決于海洋熱量的收支情況。太陽輻射是海洋的主要熱量來源,海水蒸發(fā)消耗熱量是海洋熱量支出的主要渠道。海水中含有很多鹽類物質(zhì),人們用鹽度來表示海水中鹽類物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海洋中的總鹽量基本穩(wěn)定,但不同海域的鹽度是不同的。在外?;虼笱蠛K臏囟仍礁撸}度越高,蒸發(fā)量越大,鹽度越高,降水量越大,鹽度越低。世界大洋表層海水鹽度以副熱帶海域最高,由副熱帶海域向赤道和兩極海水鹽度逐漸降低。海水密度是指單位體積海水的質(zhì)量,影響海水密度的因素主要有溫度,鹽度和深度,其中,表層海水密度與溫度的關(guān)系最為密切,一般來說,海水的溫度越高,密度越低。從水平分布看,大洋表層海水密度,隨緯度的增高而增大,同緯度海域的海水密度大致相同。

(2023·高二課時練習)尼莫點,被稱為海洋難抵極(最難抵達的海域),是海洋上距離陸地(含島嶼)最偏遠的地點,同時也遠離重要船舶航線及洋流。該海域人類活動稀少、生物量少。自1971年以來,歐美等國家已在此沉沒超過263塊太空殘骸,又稱為“航天器墓園”。下圖為世界輪廓圖,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4.推測尼莫點位置應(yīng)該是()

A.甲B.乙C.丙D.丁

5.各因選擇尼莫點作為航天器墜落地,主要原因足()

A.搜索方便B.安全系數(shù)高C.對海洋生物傷害小D.對海洋污染小

6.尼莫點附近海域生物量少的原因是()

①遠離大陸,營養(yǎng)物質(zhì)少②緯度高,氣候寒冷

③環(huán)流阻擋,營養(yǎng)物質(zhì)進入少④環(huán)流阻擋,海區(qū)水質(zhì)差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

【答案】4.A5.B6.B

【解析】4.尼莫點是海洋上距離陸地(含島嶼)最偏遠的地點,丙、丁靠近大陸,C、D錯誤;而乙附近有夏威夷群島和北太平洋重要航線經(jīng)過,B錯誤;甲位于南太平洋中間,遠離大陸和重要航線,A正確。故選A。

5.尼莫點作為航天器墜落地,最應(yīng)該考慮安全性,因為其遠離陸地,遠離航線,人類活動稀少,B正確;航天器墜落地,航天器不再回收,不需要搜索方便,A錯誤;航天器墜落地,對海洋生物傷害大、對海洋有污染,CD錯誤。故選B。

6.尼莫點附近海域生物量少,是因為遠離大陸,營養(yǎng)物質(zhì)少,①正確;環(huán)流阻擋,營養(yǎng)物質(zhì)進入少,④正確;甲位于南半球中緯度地區(qū),氣候溫和,②錯誤;環(huán)流阻擋,陸地污染物不容易進入,海區(qū)水質(zhì)較好,④錯誤,故B正確,ACD錯誤。故選B。

【點睛】尼莫一詞來源于拉丁語的音譯,直譯為“無人”的意思。由于尼莫點遠離陸地和洋流,這片海域缺乏有機物和微生物,是海洋生物活性最低的區(qū)域,連船舶和魚群都不會路過這里,是真的可以稱之為鳥不拉屎的地方。正是由于這個原因,尼莫點是航天器墜毀的絕佳低點。所以尼莫點也被稱為航天器公墓。

(2023·高二課時練習)在北太平洋的東北部存在一個面積巨大的“垃圾島”(如圖),這個“垃圾島”由大量塑料瓶、塑料袋、廢棄漁網(wǎng)、絕緣材料和微小的塑料殘片組成,其中最多的是廢棄的漁網(wǎng)?!袄鴯u”呈順時針方向在原地緩慢轉(zhuǎn)動。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7.推動“垃圾島”呈順時針緩慢轉(zhuǎn)動的動力主要來自()

A.海底巖漿活動B.盛行風和洋流C.地球公轉(zhuǎn)運動D.海洋潮汐

8.下列四國中,對圖中“垃圾島”貢獻最小的國家是()

A.印度B.米國C.中國D.倭國

9.消除“垃圾島”合理的措施是()

A.強力驅(qū)散B.再生資源化C.收集掩埋D.就地燃燒分解

【答案】7.B8.A9.B

【解析】7.據(jù)圖可知,垃圾島位于北太平洋中低緯度地區(qū),南側(cè)受到東北信風影響,北側(cè)受盛行西風的影響,再加上北半球北太平洋暖流、阿拉斯加暖流等洋流的影響,導致“垃圾島”呈順時針緩慢轉(zhuǎn)動,B正確。海底巖漿活動、地球公轉(zhuǎn)運動、海洋潮汐與“垃圾島”呈順時針緩慢轉(zhuǎn)動關(guān)系不大,ACD錯誤。故選B。

8.“垃圾島”位于北太平洋的東北部,環(huán)太平洋國家均有可能參與“貢獻”,米國、中國、倭國均位于太平洋沿岸,而印度沒有位于太平洋沿岸,因此印度對圖中“垃圾島”貢獻最小,A正確,BCD錯誤。故選A。

9.消除“垃圾島”最好的方式是再生資源化,變廢為寶,有利于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B正確。強力驅(qū)散不能從根本上消除垃圾,A錯誤。收集掩埋或者就地燃燒分解都會對環(huán)境產(chǎn)生不利污染,CD錯誤。故選B。

【點睛】再生資源是指在社會生產(chǎn)和生活消費過程中產(chǎn)生的,已經(jīng)失去原有全部或部分使用價值,經(jīng)過回收、加工處理,能夠使其重新獲得使用價值的各種廢棄物。

(2022·高二課時練習)波羅的海地處歐洲北部,在斯堪的納維亞半島與歐洲大陸之間,從54°N起向東北展伸,到近北極圈的地方為止,平均深度約55米,每年冰封期較長且沿岸霧日較多。下圖示意波羅的海及其周邊地區(qū)。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10.波羅的海表層海水的流動方向是()

A.自東向西B.逆時針方向C.自西向東D.順時針方向

11.波羅的海冰封期較長的主要原因有()

①水深較淺②沿岸寒流降溫減濕③鹽度低④植被覆蓋率低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2.波羅的海沿岸多霧,主要是因為()

A.寒暖流交匯,終年溫和濕潤B.寒流流經(jīng),大量水汽凝結(jié)

C.位于板塊交界地帶,多溫泉D.地形閉塞,水汽不易擴散

【答案】10.B11.B12.D

【解析】10.據(jù)圖所知,觀察波羅的海的范圍,自北緯54起向東北伸展,到近北極圈的地方為止,大概以北緯60度為界分為南部海區(qū)應(yīng)受盛行西風帶控制,北部海區(qū)受極地東風的影響,根據(jù)風向判斷,使海區(qū)形成逆時針環(huán)流,故B正確,ACD錯誤;故選B。

11.圖中材料信息表明,波羅的海海水淺,水域較淺,水體容易結(jié)冰,①正確,波羅的海沿岸受北大西洋暖流影響,不受寒流影響,②錯誤;圖中顯示,波羅的海有多條河流注入,是世界上鹽度最低的海域,鹽度低,海水容易結(jié)冰,波羅的海冰封期較長,③正確;波羅的海冰封期較長與陸地植被覆蓋無關(guān),④錯誤;綜上所述,B選項正確,ACD選項錯誤。故選B。

12.波羅的海沿岸霧日較多的原因應(yīng)從水汽、地形等方面進行分析。波羅的海沿岸主要受北大西洋暖流影響明顯,空氣中的水汽豐富,水汽容易在近地面大氣中凝結(jié)成霧,AB錯誤;波羅的海沿岸多霧與板塊運動無關(guān),C錯誤;波羅的海四周地形阻擋,地形封閉,水汽和霧不易擴散,導致當?shù)仂F日較多,D正確。故選D。

【點睛】影響鹽度高低的因素(1)氣候:不同緯度位置的氣候狀況不同,則蒸發(fā)量與降水量不同。全球的海水鹽度分布規(guī)律為——由副熱帶海區(qū)分別向南北兩側(cè)高低緯度遞減。(2)洋流:同一緯度,有暖流流經(jīng)時則鹽度偏高,有寒流流經(jīng)時則鹽度偏低。(3)河流:同一緯度,沿岸有淡水河流注入時,海水鹽度偏低;同一河流不同季節(jié)對沿岸海水鹽度的影響也不一樣,雨季河流流量大,海水鹽度偏低;旱季相反。(4)距海遠近:同一緯度,距海岸近的海水鹽度偏低,距海岸較遠的海水鹽度偏高。(5)結(jié)冰或融冰:高緯海區(qū)結(jié)冰時鹽度偏高,融冰時鹽度偏低。(6)海區(qū)封閉性:海區(qū)較封閉,與外海海水交流少,鹽度高或者低。

(2022秋·高二課時練習)千湖沙漠由眾多白色的沙丘和深藍色的湖泊組成,沙源主要來自入海河流。該沙漠所在地最大風頻為東南風,但該沙漠卻難以西擴,而是以每年20m的速度不斷向大西洋擴張。下圖示意千湖沙漠的位置。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13.千湖沙漠難以西擴的原因是()

①東南信風背風地帶②沙漠沙子濕度較大③近海大陸架較寬淺④周圍地區(qū)植被茂密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4.形成千湖沙漠的泥沙來源主要是()

A.a(chǎn)河B.b河C.c河D.d河

15.最適于實時監(jiān)測千湖沙漠面積變化的地理信息技術(shù)是()

A.北斗導航系統(tǒng)(BDS)B.全球定位系統(tǒng)(GPS)

C.地理信息系統(tǒng)(GIS)D.遙感(RS)

【答案】13.D14.C15.D

【解析】13.讀圖可知,千湖沙漠位于赤道附近,當東南信風北移控制該地時,千湖沙漠位于東南信風的背風地帶,風力較弱,吹沙移動的力量小,①正確;該地屬于熱帶雨林氣候,區(qū)域內(nèi)年降水量較多,沙子濕度較大,不易起沙,所以難以向西擴展,②正確;該地屬于熱帶雨林氣候,植被茂密,阻擋沙漠西擴,④正確;近海大陸架較寬淺與千湖沙漠難以西擴沒有關(guān)系,③錯誤。①②④正確,D正確,ABC錯誤。故選D。

14.c河堆積在河口的泥沙被海岸附近自東南向西北方向的洋流搬運到千湖沙漠西側(cè),為千湖沙漠的形成提供了物質(zhì)基礎(chǔ),C正確。a河和b河堆積在河口的泥沙被洋流搬離到西北方向,不可能成為千湖沙漠的沙源。d河距離千湖沙漠較遠,且受洋流影響泥沙被向南搬運,ABD錯誤。故選C。

15.遙感(RS)主要通過遙感影像獲取信息,主要用于資源普查、環(huán)境和災(zāi)害監(jiān)測。地理信息系統(tǒng)(GIS)主要運用計算機系統(tǒng)對獲取信息進行存儲、處理、分析。北斗導航系統(tǒng)(BDS)和全球定位系統(tǒng)(GPS)主要用于定位、導航。因此最適于實時監(jiān)測千湖沙漠面積變化的地理信息技術(shù)是遙感(RS),D正確,ABC錯誤。故選D。

【點睛】遙感主要通過遙感影像獲取信息,主要用于資源普查、環(huán)境和災(zāi)害監(jiān)測。地理信息系統(tǒng)主要運用計算機系統(tǒng)對獲取信息進行存儲、處理、分析。全球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主要用于定位、導航。數(shù)字地球是信息化的地球,是地球的虛擬對照體。

二、綜合題

16.(2023·高二課時練習)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白令海峽處海水常年向南流,影響著沿岸的氣候和地理環(huán)境。下圖示意北冰洋和太平洋局部洋流分布情況。圖中阿留中群鳥位于太平洋北部活火山帶,由超過300小火山島組成。因附近海戰(zhàn)多風多、事故多發(fā)而被稱為“魔鬼?!?。

(1)說明a、b洋流對沿岸氣候的影響。

(2)分析白令海峽處洋流向南流的原因。

(3)圖中阿留申群島常年多霧,說明原因。

(4)說明多霧對當?shù)鼐用裆a(chǎn)、生活的不利影響。

【答案】(1)a洋流導致沿岸地區(qū)年均溫較低,年降水量減少;b洋流導致沿岸地區(qū)年均溫較高,年降水量增加。

(2)北冰洋沿岸入海河流多、冰川融水量大,導致水位高于白令海;極地東風由較高緯度吹向較低緯度,導致北冰洋沿岸水位升高;北太平洋暖流引起西太平洋海水水位下降,導致北部的千島寒流補充。

(3)水汽充足;冷空氣遇地熱釋放的熱能。

(4)導致大氣能見度低,影響海上漁業(yè)生產(chǎn);光照不足,影響種植業(yè)發(fā)展;影響視線,導致交通事故多發(fā);空氣濕度過大,影響人體健康。

【分析】本題以北冰洋和太平洋局部洋流分布情況示意圖為背景材料,涉及知識點為洋流的成因及影響,重點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信息、調(diào)動和運用知識及論證和探討問題的能力,體現(xiàn)了區(qū)域認知、綜合思維及地理實踐力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

【詳解】(1)讀圖分析,a洋流自高緯度流向低緯度,由水溫低的海區(qū)流向水溫高的海區(qū),水溫比所流經(jīng)海區(qū)要低,為千島寒流,對沿岸氣候有降溫減濕作用,會導致沿岸地區(qū)年均溫較低,年降水量減少;b洋流為阿拉斯加暖流,對沿岸地區(qū)氣候有增溫增濕作用,會導致沿岸地區(qū)年均溫較高,年降水量增多。

(2)洋流的形成主要受盛行風、補償作用、海陸分布、密度差異、地轉(zhuǎn)偏向力等因素影響。從圖中可以看出,白令海峽以北為北冰洋,北冰洋沿岸有眾多的河流匯入,再加上冰川融水量較大,使北冰洋的水位高于白令海峽;該處處于極地東風控制的區(qū)域,來自極地的東北風吹拂海水由高緯度流向低緯度,導致北冰洋的水位明顯升高;由于在中緯度北太平洋暖流自西向東流動,使西太平洋的水位下降,北部的千島寒流補充該海區(qū),吸引白令海峽的海水向南流。

(3)霧的形成條件從降溫、水汽充足等分析。有暖流流經(jīng),海水水溫升高,蒸發(fā)作用加強,阿留申群島附近水汽充足,加上“阿留中群鳥位于太平洋北部活火山帶”,地熱釋放的熱能與北下冷空氣相遇,凝結(jié)形成海霧。

(4)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出現(xiàn)大霧會使大氣的能見度降低,影響船只出海作業(yè),影響海上的漁業(yè)生產(chǎn);大霧會使地面接收的太陽輻射減弱,導致光照不足,影響種植業(yè)的發(fā)展;能見度降低會影響視線,影響飛機的起降,地面交通因視線不好看不清路線和前后的車輛,容易引發(fā)交通事故;空氣過度潮濕,阻礙了機體的蒸發(fā)和散熱,影響人體健康。

17.(2022秋·高二課時練習)閱讀圖文資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馬拉開波盆地位于委內(nèi)瑞拉西北部,四周山地環(huán)繞,盆地中心是南美洲最為濕熱的馬拉開波湖湖區(qū)。湖區(qū)大部分高溫多雨,年平均降水量1500毫米以上。湖區(qū)有7000多口油井,煉油工業(yè)發(fā)達,湖區(qū)周邊城市因此迅速發(fā)展。馬拉開波湖原本僅通過一條狹窄的水道同加勒比海連接,湖水北咸南淡。為了發(fā)展湖內(nèi)的采油業(yè),50多年前人們開始將連接外海的水道拓寬、挖深。

材料二馬拉開波湖簡圖

(1)簡述馬拉開波湖湖水北咸南淡的原因。

(2)分析湖區(qū)“熱”的原因。

(3)從氣壓帶和風帶角度分析馬拉開波湖區(qū)冬夏半年降水都較多的原因。

【答案】(1)馬拉開波湖北部和加勒比海相連,受海洋水影響較大,鹽度較高;南部地區(qū)降水豐富,河流眾多,入湖徑流量大,鹽度較低。

(2)緯度低,氣溫高;盆地地形,地形封閉,風力較小,盆地內(nèi)熱量不容易散失;沿岸有暖流經(jīng)過,增溫增濕。

(3)夏半年,受赤道低氣壓帶上升氣流控制,降水充沛;冬半年,受東北信風影響,海洋和湖泊帶來豐沛的水汽,受到湖泊四周山地抬升,降水豐富,形成地形雨。

【分析】本大題以馬拉開波湖為材料設(shè)置試題,涉及湖水性質(zhì)、氣溫、降水等相關(guān)內(nèi)容,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調(diào)動和運用地理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能力,體現(xiàn)綜合思維、區(qū)域認知、地理實踐力的地理核心素養(yǎng)。

(1)湖水鹽度主要受鹽類物質(zhì)和淡水收支平衡的影響。馬拉開波湖南部地區(qū)降水豐富,入湖河流多,有大量淡水注入,鹽度較低;而北部與加勒比海有水道相連,湖水受海水混合不斷變咸,同時,人工拓寬入海水道加劇了海水倒灌,增加了北部湖水鹽度。使得其南部鹽度較低,而北部鹽度較高。

(2)讀圖可知,該地緯度低,太陽輻射強,氣溫高。盆地地形,地形封閉,風力較小,不易散熱,熱量易集聚。而且沿岸有暖流經(jīng)過,增溫增濕,所以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