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的家小班教案8篇_第1頁
風的家小班教案8篇_第2頁
風的家小班教案8篇_第3頁
風的家小班教案8篇_第4頁
風的家小班教案8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風的家小班教案8篇風的家小班教案篇1

活動目標

1.感知餅干的不同樣子,獲得對圖形的初步概念。

2.自制夾心餅干,體會與朋友互贈禮物并一同品嘗的樂趣。

3.培育幼兒比較和推斷的能力。

4.引發(fā)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

5.引導幼兒主動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預備

1.事先告知幼兒要制作餅干送給好朋友,請幼兒帶兩塊一樣的餅干來園。

2.果醬、煉乳、花生醬等簡單按顏色分辨的醬料,一次性餐布、小勺、淺盤。

活動過程

1.觀看餅干。

――你們的餅干真多呀,它們一樣嗎?

――你的餅干像什么?(像太陽、像屋頂、像本小書等)

――請幼兒聞一聞餅干的氣味。

――教師出示兩塊一樣的餅干。餅干也有它的好朋友,它們臉貼著臉,中間夾上一層甜美蜜的醬料,最終輕輕地合攏,就成為“好朋友夾心餅干〞了。

2.制作好朋友夾心餅干。

――認識各種醬料,教師示范:用小勺舀出醬料勻稱地涂在一塊餅干上,然后與另一塊餅干合攏。

――協(xié)作念兒歌:“中間夾層甜甜醬,頭碰頭,臉貼臉,輕輕合攏真快樂!好朋友餅干做成了!〞

――幼兒選擇喜愛的醬料進行制作。

3.共享活動。

――將自制的“好朋友夾心餅干〞和好朋友互贈品嘗。

――好吃嗎?哪個好朋友送給你的?

活動建議

1.餅干的外形是幼兒能直接感知的,他們在配對、比較的過程中獲得了有關圖形的初步認識。與朋友互贈餅干表達了社會性要求。

2.可依據當地的實際狀況提供材料,甜面醬、花生醬、芝麻醬等較簡單預備,有條件的可提供色彩豐富的色拉醬、果醬等,以增加幼兒的制作興趣。醬料不宜太稀,要宜于涂抹。

3.假如幼兒人數較多,建議醬料分多盒盛裝,避開幼兒操作時擁擠。

風的家小班教案篇2

活動目標:

1、懂得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

2、教育幼兒要關懷,愛自己的家人。

活動預備:

小兔頭飾若干電話機一部

活動過程:

一、“媽媽,我們回來了!〞

1、教師戴頭飾扮兔姐姐,幼兒扮小兔,一起在草地上念兒歌〔小白兔,蹦蹦跳,跳到草地吃青草?!尺呑杂勺鲂⊥脛幼?。

2、下雨了,小兔們跑回家,走到家門口,兔姐姐帶著小兔們,敲門:“媽媽,我們回來了?〞

二、推門進去,“媽媽去哪了?〞

1、小兔們走進家門,自由的圍著兔姐姐坐在家中的椅子上或地上。

2、咦,媽媽呢,媽媽不在家,她回去什么地方呢?〔啟發(fā)幼兒猜猜媽媽有可能去的地方?!?/p>

3、這么長的時間了,媽媽怎么還不回來,真焦急,怎么辦呢?〔請幼兒想象,怎樣才能知道媽媽到哪去了?〕

4、依據幼兒的回答,兔姐姐決定打電話問……

三、打電話了解媽媽的去向。

1、怎么打電話呢?

2、“媽媽沒有去上班,手機也關機了,這可怎么辦呢?〔引導幼兒提出給爸爸打電話的方法〕

3、我們怎么問爸爸呢?請大家想一句問爸爸的話。

4、兔姐姐打電話,與爸爸通話:“喂,爸爸,我是小兔,你知道媽媽上哪去了嗎?噢,原來奶奶病了,媽媽去照看奶奶了。〞放下電話。

四、接到媽媽的電話。

1、正在此時,電話鈴響了,兔姐姐拿起電話,原來是媽媽的打來的。

2、放媽媽的電話錄音:“小兔們,我是媽媽,奶奶病了,如今在醫(yī)院里,我在照看奶奶,如今還不能回來,你們幫媽媽做些事情好嗎?小兔們,你們把外面的衣服收進來,折疊好;把桌子上的碗、調羹和杯子收起來放整齊;把桌子、椅子擦潔凈;把地掃一掃;把自己的玩具整理好;把書架上的書整理整齊。小兔們聽清晰了嗎?媽媽再說一遍……好了,等一會媽媽回來看看我的寶寶是不是很能干,媽媽帶好吃的東西給你們吃,好嗎?小兔寶寶們再見!〞

3、你們聽到媽媽剛剛在電話里說了什么?〔請幼兒復述電話內容〕

4、請小兔們幫媽媽做事情。

五、媽媽回來了

1、我們把加整理得多潔凈呀,媽媽說的事情我們都做好了沒有?〔請幾個小兔寶寶去檢查一下〕

2、媽媽回來了,〔請配班老師扮兔媽媽〕兔媽媽:“小兔寶寶,你們把家整理得真潔凈呀,你們真是能干得好孩子,媽媽給你們帶來了很多好吃的,我們一起坐下來吃好嗎?〔幼兒歡樂的共享〕

教學反思:

知道了自己是家庭的一員,有責任干家務活兒。這不僅能夠分擔父母的辛勞,更有利于培育自己的生活能力,養(yǎng)成勞動習慣。老師誠心期望同學們學過這課,都能主動關懷、愛護父母,多做家務,做好父母的小助手。

風的家小班教案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感知4以內的數量。

2、學習手口一致地點數并說出總數。

活動預備

春天背景圖一張,1個春姑娘,2朵花,3只小鳥,4只小白兔,1—4的數卡,三只禮品盒〔內有二個娃娃,三本圖書,四只乒乓球〕;幼兒人手一份1—4的點卡。

活動過程

1、看一看

師:春天到了,春姑娘來了〔出示背景圖〕,我們來看一看有幾個春姑娘〔1個〕,一個春姑娘的好朋友是數字1〔師出示數字1〕?;▋阂查_了,〔師出示花〕我們來數數有幾朵花,要求幼兒手口一致地點數〔2朵〕,2朵花的好朋友是數字2,〔師出示數字2〕,小鳥也飛來了,我們一起來數數有幾只小鳥,要求幼兒手口一致地點數〔3只〕,3只小鳥的好朋友是數字3?!矌煶鍪緮底?〕,小白兔也到草地上來做游戲了,數數有幾只小白兔〔4只〕,要求幼兒手口一致地點數〔4只〕,4只小白兔的好朋友是數字4?!矌煶鍪緮底?〕

2、摸一摸

師出示三只禮品盒:“春姑娘給我們帶來了三只禮品盒,請小朋友上來摸一摸盒子里是什么?〞。"來;自。屈;老師;教。案;請個別幼兒上來觸摸感知,其余幼兒一起驗證。

3、動一動

游戲:聽音找點卡。

師:老師為小朋友每人預備了一份點子卡片,請小朋友豎起耳朵聽認真,老師拍了幾下鈴鼓,你們就找出幾的點子卡片。

4、結束活動:游戲“老狼老狼幾點鐘〞:

師:當聽到‘天黑了’,請小朋友看清老師手里的數字,就找?guī)讉€好朋友變成石頭,這樣老狼就不會抓到了。

活動延長

繼續(xù)探究教室內、家中4以內的物品,穩(wěn)固按物數數的方法,并說出總數。

活動反思

?綱要》指出:"幼兒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并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好玩"。數學來源于生活,運用于生活,能感知到事物的數量關系并能手口一致地點數4以內物體的數量,是小班幼兒學習的一個重要目標。本節(jié)課我注重從感知入手,結合生活閱歷,感知4以內的數量,通過游戲使幼兒學習手口一致地點數和按數量匹配相應的實物。

風的家小班教案篇4

活動目標:

1.學習用粗細、長短不同的泥條進行創(chuàng)意制作。

2.大膽想象,進展創(chuàng)造力。

活動預備:

1.泥條范例。

2.陶泥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1、出示泥條范例,激發(fā)興趣。

教師:你們看,這是什么?它們是怎么做出來的?〔引導幼兒說出都是用泥條做出來的〕

●教師給幼兒觀賞生活中用線條組合的作品,可以給幼兒肯定的視覺沖擊,為下面的制作活動做好鋪墊。

2、引導幼兒創(chuàng)作聯想。

教師:奇異的泥條會變魔術;變變變,變出長長、瘦瘦的;變變變,變出粗粗、胖胖的;變變變,變出很多好玩的東西來。你們想不想也來當一回小小魔術師?。?/p>

●在小班教學中,游戲、故事和魔術活動都深受幼兒寵愛,教師通過變魔術的方式引導幼兒進行創(chuàng)意制作,可以激起幼兒自己創(chuàng)作的欲望。

3、幼兒制作,教師指導,準時幫助有困難的幼兒。

4、作品評價。

請幼兒講講自己的作品,教師對有創(chuàng)意的作品進行重點評價。

●評價,是活動中不行或缺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相互評價是幼兒學習的一個好機會,可以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通過教師的點評,可以讓幼兒知道自己作品的優(yōu)點和仍需要改良的地方,有利于幼兒更好地制作出更完善的作品。

風的家小班教案篇5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習運用折疊的方法制作小扇子。

2、體驗手工活動帶來的樂趣。

活動預備:

扇子若干幼兒紙工書、教師示范作品

活動過程:

一、觀賞扇子,激發(fā)制作興趣。

1、老師:小朋友們請看,老師今日給你們帶來了什么,扇子上有什么?美麗嗎?

2、出示白紙扇面。

這里的扇子都穿上了五顏六色的花衣裳,老師這里也有一把扇子,可是他們沒有穿上美麗的衣服,它是用一張白紙做成的,你們想看嗎?

3、夏天就快要來了,天氣的變得越來越熱。人們就會開始用扇子扇風了。這樣就會很涼快的!

教師:那你們知道怎么做扇子嗎?

教師:做扇子的方法有許多,老師知道其中的一種。你們看〔出示范例〕,這就是老師做的扇子。小小的,很可愛吧?

教師:這么可愛的小扇子,你們想學一學怎么做嗎?

二、出示折紙步驟圖,進行講解。

教師:〔引導幼兒看步驟圖的圖一〕小朋友你們看,這是一張什么樣子的紙呢?

教師:是正方形的,這中間有一條虛線,虛線上有一個箭頭,是什么意思呢?

教師小結:對了,意思就是沿著這條線向上折,就是對邊折。

教師:〔引導幼兒看步驟圖的圖二〕這又是什么意思呢?〔請幼兒自由的說〕

教師小結:哦,意思就是沿著這條線向上折,小朋友們真聰慧,這一步還是對邊折。

教師:〔引導幼兒看步驟圖的圖三〕,那這幅圖有表示什么呢?〔請幼兒自由的說〕

教師小結:對了,這幅圖的意思就是把這兩邊對折起來,這樣我們的小扇子就做好了

三、幼兒自主進行制作,教師巡回指導。

——制作完扇子后,幼兒間互相扇一扇,說說有什么感覺?

四、教師講評。

——幼兒互相觀賞作品,你喜愛哪把扇子?為什么?你做的扇子在酷熱的夏天想送給誰?

風的家小班教案篇6

一、活動名稱:

小烏龜來運球(親子游戲)

二、活動目標:

1、通過親子活動,萌發(fā)關懷長輩的情感,增進與長輩之間的感情。

2、鍛煉幼兒向前爬行的能力。

三、活動預備

1、幼兒閱歷預備:

2、環(huán)境材料預備:烏龜胸卡若干、山洞2個、皮球若干、球筐4個、鼓兩個、小紅點、錄音機、音樂盤、戶外分組游戲材料等

3、教師站位、協(xié)作預備:

(1)、助教事先支配好場地,將場地布置好。

(2)、主班老師帶著幼兒到場地。

(3)、主班老師在前面引導幼兒及家長,助教老師在后面組織幼兒常規(guī)。

(4)、游戲開始后,助教在鼓前等待家長和幼兒來敲鼓,并監(jiān)督是否由寶寶敲鼓及那對的家庭以最快的速度來到終點。

四、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進行小動物仿照操(熱身活動)。

2、引導幼兒練習向前爬行的動作。

(1)引題:看,今日老師請了爸爸媽媽來幼兒園跟小朋友做一個游戲,游戲的名字叫做《小烏龜來運球》。小朋友們想不想和爸爸媽媽一起來玩這個游戲呢?玩游戲前我們小烏龜們要先學本事了。

(2)指導幼兒把握向前爬行的動作,重點指導幼兒手腳協(xié)調向前爬行。

3、講解游戲規(guī)則和要求

(1)游戲規(guī)則:

a、幼兒分成兩組,家長和幼兒同時開始,幼兒爬行通過山洞,家長在山洞另一頭等幼兒鉆出來,一起走到對面的球筐,每個人去取回一個球,然后往回走?;貋戆亚蚍诺角蚩鸷?,由幼兒來敲鼓。哪個先到把鼓敲響的的那一隊為勝。

b、勝的一對可以得到小紅點為嘉獎。

(2)游戲要求:

a、小朋友肯定要向前爬行通過山洞,家長只要從山洞旁邊走到另外一頭等待幼兒鉆出來。然后每人抱一個球走回來,家長不能幫助幼兒把球一起抱回來。

b、走到終點時,先把球放到球筐里再敲鼓,應當由寶寶敲鼓,家長敲鼓的不算。

4、開始游戲,可以重復玩本次游戲。師重點指導幼兒把握向前爬行的動作。

5、結束本次活動,并評價本次活動。

6、分組自選游戲活動,鼓舞幼兒選擇喜愛的游戲材料進行游戲。

7、播放收玩具的音樂和溫柔的音樂,組織幼兒收放好玩具,并做放松的動作

第三種活動:踩尾巴

主要目標:①培育孩子對音樂的感受力。②引導孩子大膽地行走。

活動材料:音樂磁帶,自制拖地紙條當做尾巴。

指導要點:①在家長的后腰上系著‘‘尾巴’’行走。隨著音樂節(jié)奏的快慢調整行進速度。寶寶用手抓或用腳踩‘‘尾巴〞。②教師引導孩子們互相追踩“尾巴〞,留意按音樂節(jié)奏的快慢行走。

建議:在晴天時,父母可帶著孩子到戶外,玩踩人影子游戲,看誰先踩到別人的影子,先踩到者為勝。

第四種活動:捉蝴蝶

主要目標:①訓練孩子視覺追逐能力。②練習孩子四散行走,轉換蹲下、站起動作。

活動材料:彩色紙蝴蝶、軟電線?!?/p>

指導要點:①家長拿著紙蝴蝶逗引孩子,讓孩子的視線追逐蝴蝶的落點。

②家長逗引孩子追著蝴蝶走動,當蝴蝶落地時,讓孩子蹲下捉住它。③為增加孩子游戲興趣,家長可以讓孩子拿著蝴蝶,家長反過來追逐孩子。

家庭小游戲推舉:①抱氣球。家長手拿氣球上下左右飛動,引逗孩子去追、抱氣球。②追光游戲。晚上利用手電筒的光線,引逗孩子追光游戲。

第五種活動:送小動物回家

主要目標:訓練寶寶能獨立穩(wěn)步行走。

活動材料:小推車,小雞、小貓、小兔、小狗等常見毛絨玩具(用積木搭四間小房子,房子的上面貼有以上小動物圖片,作為每個小動物的家)。

指導要點:①寶寶圍坐在一位教師的四周,另一名教師仿照哭聲,這位教師拿起身邊一樣小動物,放在自己耳邊,輕聲問:“你為什么哭呀?〞答:“我們沒聽媽媽的話,走遠了,找不到自己的家了。〞這位教師說:“寶寶們,我們一起幫助他們,把他們送回家吧。〞②寶寶可任選一個小動物,把它放在小推車里,表示送小動物回家。③家長站在小動物房子后面,假如寶寶找對了家,家長可仿照小動物叫聲以示鼓舞,游戲可反復進行。建議:兩三歲的寶寶,可騎小三輪車送小動物回家。在小房子的設置上,可貼上小動物愛吃的食物,作為每個小動物的家。

第六種活動:開汽車

主要目標:①學習繞障礙行走,進展寶寶平衡能力、平穩(wěn)仃走的雕刀。⑵練習發(fā)出“嘀嘀〞的聲音。,

活動材料:玩具汽車一輛,塑料圈每人一個,拱形門2個,紙積木,塑膠小路2條,《小司機》音樂磁帶。

指導要點:①開汽車。寶寶仿照教師發(fā)出“嘀!嘀!〞的聲音。②寶寶手拿塑料圈當做方向盤,聽《小司機》的音樂和老師一起開汽車。③家長帶著寶寶邊開汽車邊通過各種障礙物,如鉆拱形門、繞過紙磚、走過小路等。

第七種活動:走遣宮

主要目標:練習向指定方向走。

活動材料:紙條寬20厘米,長2米,上面有各種幼兒熟識的圖案。

指導要點:教師沿著紙條走,寶寶跟著教師走。教師拿出一個發(fā)響玩具,邊搖動,邊念兒歌:“小寶寶,走走走,跟著老師,向前走。〞教師在前面走,家長協(xié)作教師領著寶寶沿著紙條走,邊走邊引導寶寶認識紙條上的圖案。

建議:幼兒游戲多次以后,可將紙條圍攏成一個蛇形,中間加入鉆桶輔助材料。寶寶走時,家長留意在旁邊愛護。

第八種活動:踩紙球

主要目標:練習聽指令行走,培育孩子感受音樂的能力。

活動材料:錄音機、樂曲磁帶、報紙球。

指導要點:家長將報紙揉成紙球,繩子一頭系著紙球,一頭由家長拉著走,孩子跟在紙球后面用腳踩,教師掌握錄音機,音量小表示拖著紙球漸漸走,音量大則快走。

五、戶外游戲——吹泡泡

目標:1、讓寶寶學會聽老師指令做動作。2、進展寶寶的跳動動作。

指導家長:請家長在老師的示范下帶動寶寶一起做動作。

進行:1、跟著老師做各種動物仿照動作。

2、向家長和幼兒講清游戲規(guī)則,重點強調寶寶學會聽指令做動作。

3、在老師的帶著下,家長與寶寶一起做游戲。

風的家小班教案篇7

活動目標:

1.探究紙袋的多種玩法,增添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和表現力。

2.練習手腳著地爬,把握其要領。

3.樂于參加活動,體驗活動樂趣,綜合素養(yǎng)得到進展。

活動預備:

紙袋若干、螞蟻頭飾、口哨。

活動過程:

一、介紹材料

1.出示紙袋,介紹紙袋。

2.幼兒每人拿一個紙袋。

二、自由探究,玩紙袋。

1.引導幼兒用紙袋游戲,看哪一個小朋友玩的方法多,而且跟別人不一樣。

2.幼兒玩紙袋,老師留意觀看幼兒的玩法,準時表揚玩得有新意的幼兒,并鼓舞幼兒想方法和別人玩得不一樣。

三、溝通共享

1.請幼兒說出自己的玩法并進行示范,其他小朋友學做,如當扇子、夾在腿中間跳等。

2.幼兒繼續(xù)探究。

提示幼兒圍坐休息。把紙袋當做扇子扇一扇。

四、介紹新玩法。

師:老師有個更好玩的玩法,像老師一樣把紙袋套在手上做小手套。

幼兒跟老師一起爬一爬,指導幼兒手腳著地。

游戲《螞蟻覓食》。

1.廚師螞蟻頭飾,介紹游戲規(guī)則。

師:如今老師是螞蟻媽媽,小朋友是螞蟻寶寶,對面的的草地上有許多的彩虹糖,寶寶們想不想吃呀?我們一起爬過去吧??纯茨闹恍∥浵伵赖淖羁臁?/p>

2.幼兒聽口令游戲。

3.師小結

六、放松活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