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9篇)_第1頁
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9篇)_第2頁
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9篇)_第3頁
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9篇)_第4頁
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9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第頁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優(yōu)秀9篇)作為一名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本文范文的我精心為您帶來了9篇《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在大家參考的同時,也可以分享一下本文范文給您的好友哦。

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篇一

教學內容:教材52—53頁例1,想想做做的1—4題。

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使同學掌握直接撥珠的不退位三位數減法的珠算方法。

(二)能力訓練點

1.會用口算和珠算互相檢驗。

2.繼續(xù)培養(yǎng)同學多種感官協調動作的能力。

3.培養(yǎng)同學遷移、類推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在實際計算中,繼續(xù)讓同學體會珠算的直觀與便利,滲透愛祖國,愛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學會能直接撥珠的三位數不退位減法的珠算方法。

教學難點

按要求各感官協同運作,正確進行珠算減法。

教具、學具準備

教具:一個大算盤

學具:每名同學一個小算盤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復習撥珠方法和數位:

在算盤上撥上下面各數,再撥去。

335123212

要求同學先獨自邊說數邊撥珠,注意指法要正確,然后同桌互相檢查撥上、撥下各數時的指法和所撥的數是否正確。

2.復習珠算加法:

用珠算做下面各題。

51+23212+136210+608

要求同學先自立珠算,寫出得數,然后指名在前邊大算盤上珠算這三道題,其余同學判斷正誤。

教師提問:誰來說說你是怎么做珠算加法的?

二、探究新知

(一)導入新課:剛才我們練習了兩、三位數的不進位珠算加法,今天我們來學習兩三位數的不退位珠算減法。

板書課題:不退位減法(1)

(二)教學例1、

1.教學例1

(1)板書:例1用珠算計算335-123

(2)指名讀題

(3)板書:335-123

教師引導同學由珠算加法的計算方法進行類推,得出做珠算減法,也要在算盤上定好個位,撥上第一個數即被減數后,從高位減起。

板書:1.在算盤上定好個位;

2.撥上被減數后,從高位減起。

定好個位后,師生一起在算盤上撥上被減數335。提醒同學要邊說數邊撥珠。

引導同學考慮、回答:從335里減去123時

從高位起,百位減百位、十位減十位、到個位減個位。123

的1百要從哪一位上的數減去?然后再減什么?從哪一位上的數減去?

使同學明確:

要減去123,先要減去100,從百位上撥去1,然后從十位的3撥去2、最后從個位上的5撥去3。

同學試算。

指名到前面大算盤上演示,并板書得數。

教師提問:在從335里減去123時,你注意了什么?

使同學明確:

在計算時,要對準數位,從高位起依照數位順序依次減去減數各位上的數,要邊說數邊撥珠。

師生一起把335-123再完整地打一遍。

3、用差加減數的方法進行驗算

212+123=

2.反饋練習:想想做做的第一題。

(1)同學試算,教師巡視,和時糾正同學出現的錯誤。

(2)提示同學,在以后的練習中,可以利用口算和珠算互相檢驗。

(3)提示同學用珠算得出三數的。差后,可用所得的差加上減數,看是否得被減數,用珠算加法來檢驗珠算減法。

用差加減數的方法進行驗算

3.珠算加減法的比較。

教師引導同學把本節(jié)課學習的珠算減法與上節(jié)課學習的珠算加法進行比較,考慮它們之間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引導同學總結出,珠算加法和珠算減法都要在算盤上定好個位;撥上第一個數后,從高位算起;計算時,對準數位,邊說數邊撥珠。所不同的,加法是在第一個數上加上第二個數,減法是在第一個數上減去第二個數。

三、鞏固發(fā)展

1.想想做做的3、4題。

教師讀數,大家在算盤上撥數,再寫出來。教師巡視、判閱。

2.珠算加、減混合練習。

用珠算做下面各題,能口算的用口算檢驗,不能口算的用珠算檢驗。

945-424

8/9-805

79+7-53

四、全課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珠算三位數減三位數的減法,誰來說說做珠算減法應注意哪些問題?

小學二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篇二

教學內容:認識時、分書本第76~77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1、知道鐘面上一共有12個大格、60個小格;知道時針、分針時怎樣計時的;知道一時=60分。

2、初步建立時、分的時間觀念,養(yǎng)成愛惜時間的好習慣。

3、培養(yǎng)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及與同伴合作交流的能力。體會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增強數學應用意識。

教學重點:時針、分針時怎樣計時的,理解時與分的關系。

教學難點:看鐘表準確的說出經過的時間。

教具:實物鐘、鐘面模型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1、結合上課時間,復習整時。

談話:同學們,在一年級我們已經認識過鐘表,(出示實物鐘)而且認識了整時,小朋友看現在是幾時?(上午9時)我們開始上課好嗎?

2、結合實際生活,引出分,介紹時與分的關系。

講述:要知道時間過去了多少小時多少分,就要看鐘表。鐘表時計時的工具,全世界的鐘表跑得一樣快,學會了看鐘表,你就知道時間了。

今天,我們繼續(xù)認識鐘表,認識時、分。(板書課題)

二、組織探究,學習新知

1、認識時針、分針的聯動關系。

談話:時針和分針時怎樣走的,他們之間有什么關系?在你的小鐘表上撥一撥,你就能發(fā)現了。撥撥鐘表,說說你都發(fā)現了什么?(學生邊撥鐘表邊說自己的發(fā)現,教師及時評價)

學生可能會說:我發(fā)現了分針走的快,時針走得慢;我發(fā)現時針、分針同時走同時停,他們走得時間是一樣的;我發(fā)現當分針轉一圈時針從12走到1等。

總結:小朋友剛才撥鐘表,發(fā)現了分針走得快,指針走得慢,當分針轉一圈時針從12走到1,因為時針分針同時走同時停,所經過的時間是相同的,你們真聰明1

2、認識鐘面上的大格、小格。

談話:12到1這兩個數字之間是一個大格。在你的`鐘面上數一數,一共有多少個大格?(學生數出有12個大格)

鐘面上有大格也有小格,相鄰的兩個點之間是一個小格,數一數一個大格里有幾個小格?(學生數出有5個小格)

12個大格里一共有多少個小格?在你的鐘面上數一數或算一算,數完后和小組里的同學交流一下誰數的方法又清楚又快!

總結:剛才小朋友用不同的方法數出了鐘面上一共又60個小格。我們還知道鐘面上又12個大格。時針和分針就是通過走多少個大格、多少個小格計時的。

3、認識時針、分針是怎樣計時的。

講述:我們在一年級已經學過時針從12走到1是1時,從1走到2也是1時,也就是說時針走一大格都是______?(板書:時針走一大格是一小時)

口頭練習:時針走2大格是幾小時?時針從12走到4,走了幾小時?

分針走1小格是1分。(教師板書,學生齊讀)

口頭練習:分針走2小格是幾分?走3小格呢?分針走幾小格就是幾分。

練習:

(1)分針從12走到1,走了多少分?

(2)分針從12走到4,走了多少分?

(3)分針從12走到8,走了多少分?

4、學生自立操作,進一步感知1時=60分。

談話:剛才我們學習了時針和分針是怎樣計時的,想不想在你的鐘表上撥一撥,看分針走了多少小格,時針正好走一大格?

談話:剛才大家看到分針走60小格,時針走1大格,分針走60小格是多少時間?時針走1大格是多少時間?這說明了什么?

(學生回答后板書:1時=60分)

5、感受一分鐘又多長,教育學生要珍惜每一分鐘。

談話:一分鐘到底又多長,我們可以做些什么?下面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

(1)一分鐘脈搏大約跳()次。

二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篇三

教學要求:

1.知識與技能:通過觀察,找到兩個算式之間的聯系與區(qū)別。

2.過程與方法:再通過計算,發(fā)現兩個算式的積相等。從而引發(fā)學生的好奇心,激發(fā)學生探索規(guī)律的迫切欲望,體驗數學活動充滿著探索與創(chuàng)新。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使學生學習一些數學中的規(guī)律,激發(fā)對數學的喜愛,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尋找算式中的規(guī)律。

教學難點:

總結出規(guī)律,并會舉例。

教學過程:

一、讀一讀,你有什么發(fā)現?

1.上海自來水來自海上

2.34543239676932

從左向右或從右向左讀都一樣。

具有這個特點的句子叫回文句,具有這個特點的數字叫回文數。

二、探索規(guī)律

1.讀讀下面的幾個算式,你又有什么發(fā)現?(相同點和不同點)

相同點:兩個算式中的數字都一樣。

不同點:兩個因數的位置交換了,每個因數首尾上的數字也交換了位置。

只讀左右兩個算式中的數字,你有什么感受?

今天,我們來研究一下這類算式的規(guī)律。

先計算下面每題中的左、右兩個小題,再在()里填上“〉”、“

(1)12×42=24×21=

12×42()24×21

(2)34×86=68×43=

34×86()68×43

(3)36×21=12×63=

36×21()12×63

2.自立計算思考,引導發(fā)現規(guī)律。

(1)通過以上的計算與比較,你有什么發(fā)現?

(2)這3組算式為什么分別相等,

①左邊算式的第一個因數與右邊算式的第一個因數的關系怎樣?左右兩個算式的第二個因數的關系又是怎樣?(12擴大2倍是24,42縮小相同的2倍是21)

②再看豎式你有什么發(fā)現?(每層的。乘積相等,比較為什么?)

③你從每個算式中的4個數字中能發(fā)現什么規(guī)律嗎?(第1個數字乘第3個數字的積等于第2個數字乘第4個數字的積)

3.驗證:

我們把每個因數都變成小數,這個規(guī)律是否成立?不計算你怎樣驗證?(驗算a×c是否等于b×d)

(1)3.6×4.2()2.4×6.3

(2)3.2×4.6()6.4×2.3

(3)1.3×2.6()6.2×3.1

4.這類題和表內乘法的哪些口訣有關?

這類題和表內乘法中積相等的兩句不同口訣有關。

追問想想:兩句乘積相等的口訣有哪幾組?

(1×42×2;1×62×3;1×82×4;1×93×3;2×63×4;2×84×4;2×93×6;4×63×8;4×96×6)

追問:這類題和表內乘法的這幾組口訣有什么關系?

追問:根據這幾組口訣你能編出具有這種規(guī)律的題嗎?計算并檢驗。

例如:1×6=62×3=6

12×63=36×21

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篇四

一、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探索三位數減三位數(退位減)計算方法的過程,經歷算法的發(fā)展過程,能計算三位數減三位數(退位減)。

2、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能自立地進行簡單的、有條理的思考,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

3、在與他人交流算法的過程中,享受自立思考后發(fā)表自己見解的快樂,獲得成功的體驗,培養(yǎng)學習的主動性,產生對數學的積極情感。

二、教學重點、難點:

計算三位數減三位數(退位減)。

三、教學資源:

計數器、例題插圖等

四、教學過程:

一、遷移情境

876—502396—18264—3675—28

學生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計算,教師讓學生說出計算方法時應及時評價。

二、創(chuàng)設情境

(出示情境圖)昨天在美麗的圖書館里還有一些問題沒有解決呢!

出示已經解決的一些問題:民間故事書和童話書一共有多少本?民間故事書與兒童小說一共有多少本?童話書和兒童小說有多少本?兒童小說比童話書多多少本?

提問:你們知道還有什么問題沒有解決呢?

兒童小說比民間故事書多多少本?民間故事書比童話書少多少本?

那么我們一個一個問題來解決吧!

三、合作探索

1、要解決“兒童小說比民間故事書多多少本?”這個問題,你準備怎樣列算式?

提問,接著讓學生先試著計算這道題,同時指名兩人板演。

引導學生思考:這道減法算式和我們以前學過的減法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嗎?

335—185=

百十個

335

—185

根據學生的回答提問:十位上3減8不夠減,怎么辦呢?我們能不能用以前學過的知識幫忙解決這個問題呢?接著讓學生把自己的想法跟同桌說一說。

然后全班交流并讓學生試著把這道題做完,并結合板演讓這兩位學生說一說是怎樣計算的。

2、提問:那么要求“民間故事書比童話書光多少本?”這個問題的算式又該怎樣列,你知道嗎?

請大家自立解答。

評析時請學生說說是怎樣計算的。

3、小組交流,用減法計算時要注意些什么?

(1)相同數位要對齊。

(2)從低位算起。

(3)哪一位上的數不夠減,要從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10后再減。

4、指導驗算

提問:你會驗算這兩道題嗎?請你選擇其中的一道進行驗算。

四、自主練習

1、談話:今天啄木鳥診所來了幾個病號,請大家當一回醫(yī)生,給這些病號檢查它們?yōu)槭裁磿。?/p>

完成“想想做做”第3題

2、談話:小朋友們做題非常仔細,不信大家給小博士亮亮相。

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

3、談話:在動物園里,一只長勁鹿在笑話一只不知自己身高是多少的大象,大象請大家?guī)兔砹恕?/p>

出示圖。長勁鹿說它的身高是610厘米,大象只知道自己比長勁鹿矮370厘米,你們能幫大象這個忙嗎?

五、收獲提煉

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在計算時要注意些什么?

六、深化提高

“想想練練”第2題。

教學板書:

退位減

335—185=150(本)210—185=25(本)

335210

—185—185

15025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比較熟練地計算三位數減三位數的退位減法。

2、結合練習,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能自立地進行簡單的、有條理的思考,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交流解決決問題的方法,進一步發(fā)展解決問題的策略,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

3、在練習中積累學習情感,提高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和信心,享受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點、難點:

運用所學知識和已有的生活經驗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一百幾十減幾十的口算和開放題的解答。

教學資源:

口算卡片等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教師引導:這幾天,小朋在的學習非常出色,數學樂園里的熊博士要邀請大家去數學樂園游玩呢!大家想不起去啊?

二、自主練習

1、談話:大家一起做做熱身運動。出示口算卡片。

17—813—718—915—8

口算后,出示熊博士情境圖:起點處(想想練練第5題)

熊博士告訴大家:要想進入下一站就必須順利過這一關哦!

根據熊博士的提示:說說第二行的幾道題你是怎樣做的?

讓學生合作討論:每組上下兩道題之間有會長我別與聯系?

你能很快知道這幾組題的結果嗎?

2、談話:我們已經順利到達第一站了(出示情境圖)一起看動物們正在干什么?都要去哪兒呢?

學生分組討論:誰跑得最快?你們是根據什么來判斷的?

誰能知道它們都要跑多遠的路才能從起點出發(fā)到達游泳池呢?

你們能否知道它們分別還要走多少米就到游泳池了呢?

然后請學生動手試一試。

3、談話:來到了競技站了,熊博士要求大家認真列出豎式計算后再計算結果填在書上。

完成“想想做做”第7題。

表揚做得既對又快的學生。

三、綜合練習

1、提問:出示“想想做做”第8題情境圖。

你們能不能算出二班學生收了廢舊電池多少節(jié)嗎?

除此之外,你還能求出什么問題?

教師談話:確實有那么一些少先隊員一直很注意保護環(huán)境,總是將廢舊電池收集起來,老師相信我們都是生活中的有心人,也會像他們那樣都能堅持保護環(huán)境,對嗎?

2、出示“想想做做”第9題情境圖。

提問:根據這幅圖,你們知道原來人類在太空生活的記錄是多少天?

這位女宇航員她在太空中生活了多少天?

她把記錄提高了多少天?

引導學生理解:解決這個問題就是求這位女宇航員在太空中生活的天數比169天多了多少天?

接著讓學生試著解決這個問題。

四、思路拓寬

談話:隨著科學技術和人類文化的不斷提高,一座座電視塔和高層建筑拔地而起。這不,我們來到數學樂園里的信息站了,大家一起看,出示情境圖。

你們能根據圖上給出的信息提出一些減法計算的問題,并且著解決這些問題嗎?小組里互相交流后全班交流。

五、通過游玩,你獲得了哪些本領呢?

教學板書:

退位減

713—329=384

713384

—329驗算—329

384713

練習四

教學目標:

1、能比較熟練地進行三位數減三位數的計算。

2、通過三位數減三位數的不退位減法和退位減的對比練習,使學生從整體上認識這些算法之間的聯系和區(qū)別,進一步體驗算法的發(fā)展過程。

3、通過一些活潑、新穎的練習,提高學生計算的興趣。形成學習的主動性,產生對數學的積極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

三位數減三位數的不退位減和退位減進行對比練習。

含有多余信息的實際問題的解決。

教學資源:

計數器、口算卡片等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教師引導:史努比非常喜歡和我們小朋友一起學習數學,可是今天它因為有事不能來到我們班了。不過,它告訴了我好幾個秘密,你們想不想知道是什么秘密呢?

二、專項練習

1、練習四中第1題(口算)

用卡片出示

教師引導:史努比告訴我它用了3分鐘就完成了這些口算題,你們行嗎?

學生口算,口算后請學生說說你是怎樣算的?

重點鞏固理解一百幾十減幾十的退位減法的口算方法。

老師根據學生的`回答給予恰當的評價。

2、練習四中第2題(筆算)

教師引導:史努比告訴我:它在計算時錯了一道題,我們的小朋友可要小心啊,爭取一道也不錯。你們能行嗎?老師相們你們一定能行。

(1)分組練習。讓學生在本子上先練習第一組3小題,分別指名3位學生板演。再練習第二組3小題。

(2)討論比較:通過剛才的練習,你發(fā)現這兩組題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比較一下它們在計算時有什么聯系與區(qū)別。

分組討論一下。

(3)集體點評。評析筆算減法要注意些什么?

三、綜合練習(.1)

1、練習四中第3題

我們已經知道在做計算題時要養(yǎng)成驗算的好習慣。史努比在這方面做得很好,它告訴我這幾道題一點兒也沒有錯,我相們我們小朋支一定不會輸給它的。

(1)指名3人板演。

(2)讓板演的學生說說是怎樣算的。

(3)對出現的錯誤及時改正,并強調學生一定要養(yǎng)成驗算的好習慣。

2、練習四中第5題

(1)出示情境放大圖。引導學生看圖說出圖意:河西村有28戶人家,116人,花園村再增加22人,就和河西村的人數一樣多,要求花園村有多少人?

(2)引導有困難的學生理解:“花園村再增加22人,就和河西村人數同樣多”的意思。

(3)學生自立完成。提醒學生先列出橫式,再用豎式計算。

(4)集體校對。并請學生說說,你是怎樣列式計算的?為什么這樣算?

(5)告訴學生:這兒有一個信息我們沒有派上用場,并讓學生找出是哪個條件。提醒學生在解決這些些問題時應學會正確地選擇信息。

四、收獲提煉

通過一節(jié)課的學習,把取得的成績和史努比比較一下,怎么樣?

你有什么新的收獲嗎?

五、拓展提高

練習四第4題

學生自立完成。做后集體評析,對錯誤較多的應注意指導。

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篇五

教學目標:

1.認識和理解邏輯圖式。

2.在游戲流程中,能根據預先給出的專業(yè)指令進行加法和減法的分析和運算,并正確記錄。

3.經歷自己選擇、自我設計、自主探索的開放式學習過程,感受數學學習的魅力。

4.提升學生的反應能力,思維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意識,合作意識,發(fā)展學生的數學素質。

教學重點:

邏輯圖式,專業(yè)指令的運用,學會一種記錄的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邏輯圖式,專業(yè)指令的運用。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游戲棋、數點塊、邏輯圖、記錄表等。

教學流程:

一、引入新知(貼近生活現實,引發(fā)學生共鳴)

師:老師知道大家很喜歡下游戲棋,今天我們就先一起來下游戲棋。一邊下一邊想,下棋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數學知識。(同桌下游戲棋)

師:請大家談談游戲棋中的數學(實物投影儀顯示游戲棋盤)

生:“小心馬路游戲棋”中,如果進入9號格就“違例駛入停擲一次”,假如同學擲的3和6,我就比他少行了3+6=9(格)。如果我已行到88號格,數點塊擲了6,那么88+6-90=4,90-4=86,我就退到86。

師:小朋友不只會下游戲棋,還在游戲棋中找到了好多數學知識,真不錯。我們剛才看到,游戲棋有好多種,不同的棋盤有不同的規(guī)則。下棋時必須依從規(guī)則。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副新的棋,請大家找一下,它與我們剛才下的棋有什么不同?

(多媒體顯示:邏輯圖式,記錄表。規(guī)則:1.本棋由2~4人合作下。2.先擲三個數點塊,再將擲出的點數造一個三位數。3.依從圖內指示加或減。4.將得到的結果登入表格。)

二、領悟新知(初次探究,整體感知)

師:小朋友找到了新棋與其它棋的不同地方,大家也一定想在新棋上下棋。老師請教一下小朋友,下棋前應該做些什么?

師:誰來說說這棋怎么下?(學生自由發(fā)言)

師:對棋盤和規(guī)則有什么問題要問?(學生自由提問,提出的問題由學生或老師解答)

師小結:經過大家的思考和討論,我們已知道新棋的下棋方法。下面就請一個座位上的小朋友合作下新棋。(學生二人一組下棋)(抽幾個組演示下棋的過程)

師:小胖和小丁丁今天和我們一樣,也在新游戲棋上下棋了,我們來看一下他們是怎樣下的。(多媒體演示)

師:看了以上幾個小組下的棋,你喜歡哪個組的下棋方法?談談你的想法?(學生自由發(fā)言,爭辯)

學生歸納:下游戲棋的方法:

1.用三個數點塊擲出點數。

2.根據擲出的點數造一個三位數,并登入表內。

3.如果造出的三位數大于500,就減去350。如果造出的三位數小于500,就加上350。

4.把計算結果登入表內。

三、運用新知(再次探究,拓展新知)

1.比較大小

師:小朋友在下新棋時,動腦筋、想辦法,解決了問題,學會了新本領,真能干?,F在老師請大家再下一局棋,然后比較一下誰得到的結果最大?誰得到的`結果最小?(多媒體出示教材第1題)(學生交流,師將學生所講結果分別板書于最大結果和最小結果欄)

2.競賽活動

師:剛才大家找到了自己一局棋中的最大結果和最小結果,而且我們看到各局中的最大結果和最小結果是不同的。那么大家認為在這副棋中有沒有最大結果和最小結果?(媒體出示教材第2題)

師:下面我們來一個競賽。請大家以四人一組去找,看哪一組找得又快又準。

(交流評價,對答案正確的小組給予表揚,對優(yōu)勝組進行獎勵。)

四、深化新知(求異探尋,發(fā)展知識)

師:小朋友,我們下的游戲棋有不同的棋盤,這是叔叔阿姨們設計的。今天,我們可以用我們知道的新棋的許多特點,來設計一張新棋盤,當一個小設計師,好不好?學生四人一組設計棋盤。展示設計的棋盤。評獎。

五、總結

今天我們不僅學會了下新棋,而且還設計了新棋的棋盤,這些棋盤設計的很有特色,希望小朋友在課后繼續(xù)研究新棋和創(chuàng)造新棋,設計出更多的好棋。

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篇六

教學內容:

P59~61練習四

教學目的:

1、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感受數學的價值,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關系。

2、通過練習,鞏固整十、整百數的加減的口算及三位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并正確進行計算。

3、進一步提高學生計算的熟練程度,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4、培養(yǎng)學生認真仔細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進一步提高學生計算的熟練程度,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教學難點:

進一步提高學生計算的熟練程度,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教學準備:

掛圖、ppt、口算卡片。

教學時間:

教學過程

二次設計

道具。

教師出示口算卡片,學生口算,并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完成教材第59頁的第1題。

玩中學

1、生完成教材第59頁的第2題。

教師啟發(fā)學生先說一說自己是怎樣想的,怎樣找到最大數與最小數,怎樣確定哪兩個數的和最大,哪兩個數的和最小,哪兩個數的差最小。

2、生完成教材第51頁的`第3、4題。

讓學生在自立計算的基礎上自覺的進行驗算,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3、學生完成教材第51頁的第5題。

引導學生在自立完成的基礎上進行小組討論。

4、學生完成教材第51頁的第6題。

讓學生看圖說出圖意,在提出問題。培養(yǎng)學生看圖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5、學生完成教材第51頁的第7題。

6、學生完成教材第51頁的第8題。

讓學生自立解答并比較出得數的大小后,再交流各自的解答過程。

7、學生完成教材第51頁的第9題

讓學生看圖說出圖意,在提出問題。培養(yǎng)學生看圖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8、學生完成教材第51頁的第10題

學生自立思考,小組討論,指名反饋。

9、學生完成教材第51頁的第11題

學生自立思考,小組討論,指名反饋。

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篇七

教學內容:

課本75頁內容,樹林醫(yī)生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解決求比一個數多(少)幾的數的實際問題的過程,領悟基本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2.通過探索解決問題的數學活動,增強學好數學的自信心并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

用紙條來幫助學生理解數量關系。

教學難點:

分析數量之間比多少的關系。

教學準備:

紅色、綠色的紙條,小棒,圓片等。

教學過程:

一、口算訓練

見口算題卡

二、復習舊知。

昨天學習的數量關系:多的=少的+相差的,以及

少的=多的相差的。

三、自主練習

1.第3題。

讓學生先說信息,再借助紙條來列算式。集體訂正,說一說自己是怎樣想的。

2.第4題。

游戲:先看懂圖意,明白小芳說的`話(我卡片上的數比你的大65,它是多少?)

3.第5題

練習時先引導學生仔細閱讀黃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區(qū)動物種類的資料,從中獲得數學信息,然后提出問題并與同伴交流解決。

4、第6題。

讓學生先找出圖中的數學信息,再根據信息提出問題。

四、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小學二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篇八

教學目標:使學生初步體會乘法的含義;認識乘號,會寫、讀乘法算式。

難點:使學生初步體會乘法的含義。

教具準備:課件。

學具準備:每個學生準備20根小棒。

教學過程:

教學準備:

出示游樂場圖

師:小朋友們注意看圖,游樂場不少小朋友都去過,那里有不少的數學知識,動一動腦筋把它們找出來。先看圖上的小朋友和他們的爸爸媽媽都在做什么?

學生觀察畫面,自由發(fā)言,提出問題,教師適當引導。解決問題

算一算,小火車上坐了多少人?過山車上坐了多少人?5個小吊車的車廂呢?

交流計算方法和結果。

4.師:小朋友們,要分別算出玩各種游戲的人數,除了用加法計算外,還有其他方法嗎?那么就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去尋找。

新課

擺圖形游戲

要求:A用準備好的小棒,擺出你所學過的圖形。(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

B擺好后,算一算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

C同桌交流,把算式寫在紙上。

引入乘法

指名學生說加數相同的算式,教師板演。

讓學生觀察黑板上的各等式,找出它們的共同特點:每個等式中的加數都相同。

師:算幾個相同數連加,除了用加法外,還可以用另外的方法乘法。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乘法。(板書課題)

以3+3+3+3+3+3=18為例,教學乘法算式的寫法和讀法。

師:這個連加算式表示什么?(6個3連加的和是18)

師:求6個3相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計算。(教學乘號的寫法)

師:按照從左到右的順序讀乘法算式,63=18讀作六乘三等于十八。用乘法算6個3連加得多少,也可以先寫加數3,寫件36=18這個算式怎樣讀(板書)

4..嘗試

請學生把黑板上其他的加法算式改寫成乘法算式。

同桌交流,你是怎樣想的'

指名回答,完整板書。

5.小結:比較加法算式與乘法算式,得到:求幾個相同數連加的和,用乘法計算比較簡便。

三。練習。

指導讀書P46上半部分,并質疑。

書P46做一做

讓學生說圖意,明確計算一共有多少個小朋友在蕩秋千

自立填寫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

指名校對,并說說算法及想法。

3練習九第1題

看清圖意,自立完成。

組織交流。

4.練習九第4題。

觀察圖意,確定()里分別填幾。

自立填寫乘法算式及讀法。

指名校對。

5.乘法算式的讀法與寫法

(1)45635224

33265543

開小火車讀、齊讀等形式。

(2)5乘42乘74乘89乘1

指名4人板演,其余寫在紙上,并校對。

6.下面哪些算式可以直接改寫成乘法算式?指它寫出來。

4+4+43+5+76+6+6+62+2+2+2+2+2

四。小結。

1.這節(jié)課你學習了什么知識?

2.師: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幾個相同的數連加,可以用乘法計算。寫乘法算式時,要明確相同的加數是幾,有幾個這樣的加數,在這兩個數中間寫上乘號。讀乘法算式時,按從左到右的順序讀。這節(jié)課,每個小朋友都學習了不少新知識,下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乘法知識。

五。作業(yè)

《隨堂練習》P31

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篇九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結合具體情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