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癌癥課件_第1頁
認識癌癥課件_第2頁
認識癌癥課件_第3頁
認識癌癥課件_第4頁
認識癌癥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關于認識癌癥第1頁,講稿共54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

半個世紀以前,癌癥對中國人來說還是一個陌生的詞匯。然而短短的五十年后的今天,癌癥卻成為和人們關系最為密切的疾病之一,發(fā)病率和死亡率都已躋身“三甲”之列!

第2頁,講稿共54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梅艷芳宮頸癌,終年40歲傅彪肝癌,終年42歲陳曉旭乳腺癌,終年42歲李鈺淋巴癌,終年33歲羅京淋巴癌,終年48歲第3頁,講稿共54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

癌癥是隱藏在我們周圍的一個“超級殺手”!第4頁,講稿共54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第一篇癌癥的四大罪狀第5頁,講稿共54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2008年內全球新增的癌癥病例為1270萬,癌癥導致的死亡人數(shù)為760萬;

預計到2030年,全球新增的癌癥病例將達到2600萬,死亡人數(shù)將超過1700萬!

罪狀之一:不斷攀升的發(fā)病率!第6頁,講稿共54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

中國的抗癌形勢——

非常嚴峻!中國癌癥發(fā)病人數(shù)和死亡人數(shù)走勢圖第7頁,講稿共54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癌癥已經成為中國人的首要死因!我國每年新增癌癥240萬例每年因癌癥死亡170萬例每分鐘有4.56人患癌癥每死亡5人中有1人死于癌癥每年因交通事故死亡6.77萬人癌癥死亡是交通意外死亡的近30倍!我國0-64歲人口死因占比第8頁,講稿共54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我國排名前10位的癌癥(城鄉(xiāng)比較)在我國,存在著發(fā)展中國家與發(fā)達國家高發(fā)病癌譜并存的尷尬局面!第9頁,講稿共54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罪狀之二:患癌人群的不斷擴大!

癌癥成為5歲以下兒童死亡的三大原因之一。青少年好發(fā)腫瘤:

白血病、腦瘤、淋巴瘤、腎胚胎瘤、神經母細胞瘤、軟組織肉瘤、骨肉瘤等。

癌癥不是老年人的專利……白血病嚴重威脅兒童健康!據統(tǒng)計,我國每年新增約4萬名白血病患者,其中2萬多名是兒童!第10頁,講稿共54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最近5年來,19~35歲的年輕人胃癌發(fā)病率比30年前增長了1倍!上海30歲以下人群的結直腸癌發(fā)病率為十萬分之一,而美國僅為十萬分之0.3!我國女性乳腺癌的高發(fā)年齡:

1973~1975年為45~49歲;1981~1983年為35~39歲;而現(xiàn)在,20歲甚至10多歲的患者臨床上并不少見!癌癥的年輕化趨勢!第11頁,講稿共54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淋巴癌、大腸癌、乳腺癌、宮頸癌、胃癌、肺癌等多種惡性腫瘤都出現(xiàn)了明顯年輕化的趨勢。這與現(xiàn)代社會外部環(huán)境污染以及人們的飲食、生活習慣、工作壓力改變息息相關。

癌癥陰影逼近年輕人!第12頁,講稿共54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我國2005年癌癥醫(yī)療支出達1000億元!占衛(wèi)生總支出20%,遠高于其他慢性病的醫(yī)療費用!公共癌癥醫(yī)療支出罪狀之三:日益高昂的診療費用!

個人癌癥醫(yī)療支出近年來,個人醫(yī)療支出快速增長,年增長率達143%!遠高于個人收入的增長!個人醫(yī)療支出中60%與腫瘤相關!官方統(tǒng)計數(shù)據:100000000000元!第13頁,講稿共54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

某大型三甲醫(yī)院5年內跳下20位癌癥患者!經濟負擔是首要原因!

——《廣州日報》

為籌高額治療費用,癌癥病人變毒販!

——《廣州日報》

新聞鏈接:由于癌癥治療費用昂貴,癌癥病人竟成醫(yī)院各科室爭搶對象!——《生命時報》

第14頁,講稿共54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

罪狀之四:給個人、家庭帶來沉重負擔!癌癥患者個人:承受著巨大的軀體痛苦和心理壓力!癌癥對患者的影響,除了病痛本身外,還有巨大的心理壓力,這種壓力是所有疾病中歷時最長、最復雜的!對生命安全的恐懼;對手術創(chuàng)傷的擔憂;對放化療副作用的害怕;對未來前程的信心喪失;對給家人帶來沉重負擔的愧疚;對高額診療費用的焦慮,甚至產生放棄治療的想法……第15頁,講稿共54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美滿、平靜的家庭生活驟然打破;即將失去親人的擔憂和悲傷多方求診的來回奔波和護理病人的勞累巨額診療費用的籌集;若患者是主要經濟來源,則更是給家庭帶來最沉重的打擊!第16頁,講稿共54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第二篇揭開“殺手”的面紗第17頁,講稿共54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一癌癥是什么?二為什么會得癌?三怎樣發(fā)現(xiàn)癌癥?第18頁,講稿共54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1、什么是腫瘤?內因外因細胞增殖異常細胞凋亡形成新生物

損傷修復基因表達改變與生理需要無關不按正常規(guī)律生長喪失正常細胞功能破壞器官結構轉移,危及生命人體正常細胞一、癌癥是什么?第19頁,講稿共54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2、癌和瘤是一回事嗎?瘤即腫瘤,分為良性和惡性兩大類。良性腫瘤對機體的影響較小,主要表現(xiàn)為局部壓迫和阻塞癥狀,其影響主要與發(fā)生部位和繼發(fā)變化有關。惡性腫瘤分很多種,其中來源于上皮組織的稱為癌,如乳腺癌、胃癌、肺癌;從間葉組織發(fā)生的稱為肉瘤,如纖維肉瘤、骨肉瘤等;來源于幼稚組織及神經組織的稱為母細胞瘤,如神經母細胞瘤等。一般人所說的癌癥,泛指所有惡性腫瘤。良性腫瘤與惡性腫瘤之間有時并無絕對界限。一、癌癥是什么?第20頁,講稿共54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3、腫瘤是什么樣子的?膨脹性生長:見于大多數(shù)良性腫瘤。生長緩慢,不侵襲周圍組織,呈結節(jié)狀,有完整的包膜,主要影響是擠壓、阻塞。外生性生長:發(fā)生在體表、體腔或管道器官表面,形成突起的乳頭狀、息肉狀、菜花狀的腫物。良、惡性腫瘤均可見,惡性腫瘤其基底部呈浸潤性生長,可形成惡性潰瘍。浸潤性生長:見于大多數(shù)惡性腫瘤。由于腫瘤生長迅速,侵入周圍組織間隙、淋巴管、血管,浸潤并破壞周圍組織,往往沒有包膜或包膜不完整,與周圍組織分界不明顯。

一、癌癥是什么?局部浸潤和遠處轉移是惡性腫瘤重要的特點。

第21頁,講稿共54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4、惡性腫瘤(癌癥)對人體有何影響?惡性腫瘤是由人體內正常細胞演變而來。變?yōu)榘┘毎螅拖褚黄ッ擁\的野馬,人體無法約束它,無止境地增生。不僅破壞器官結構;還使人體大量營養(yǎng)物質被消耗。同時,癌細胞釋放出多種毒素,使人體產生一系列癥狀。如果發(fā)現(xiàn)和治療不及時,癌細胞還可以轉移到全身各處生長繁殖,最后導致人體消瘦、無力、貧血、食欲不振、發(fā)熱、頑固性疼痛及重要臟器功能受損,乃至全身衰竭、死亡。一、癌癥是什么?第22頁,講稿共54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

5、癌癥是一種慢性病一、癌癥是什么?癌癥是最有耐心的“殺手”,接觸致癌因素使細胞癌變,到最后形成腫瘤,往往需要幾十年的時間。2006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公布:癌癥其實也是一種慢性??!癌癥通過及時、有效和長期治療,可以像糖尿病、高血壓一樣得到控制,甚至讓患者與癌癥和平共處很多年。發(fā)病緩慢提高警惕長期生存積極面對第23頁,講稿共54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一癌癥是什么?二為什么會得癌?三怎樣發(fā)現(xiàn)癌癥?第24頁,講稿共54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

——“細胞國家”中,一千萬億個細胞循規(guī)蹈矩、分工合作。但有一些不安定分子,在“教唆犯”的誘導下,起來造反,不服從整體,嚴重威脅著“國家”的安全,這些不安定分子就是癌細胞。二、為什么會得癌?身體中的“不安定分子”誰是“教唆犯”呢?——病毒、霉菌、射線、化學致癌物、遺傳、種族等。第25頁,講稿共54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進一步了解我們身邊的“教唆犯”

內源性危險因素

遺傳易感性免疫、內分泌因素性別、年齡、種族外源性致癌因素

化學致癌物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內憂”“外患”二、為什么會得癌?第26頁,講稿共54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遺傳易感性遺傳與腫瘤的關系無直接證據,但腫瘤有遺傳傾向性,如結腸息肉病、乳腺癌、胃癌;相當數(shù)量食管癌、肝癌、鼻咽癌有家族史。免疫因素

先天或后天免疫缺陷者易發(fā)生惡性腫瘤,如艾滋病病人。內分泌因素雌激素和催乳素與乳腺癌有關;雌激素與子宮內膜癌有關。1、內源性因素二、為什么會得癌?第27頁,講稿共54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性別、年齡

男性比女性高發(fā),比例為1.4:1。通常10歲以下男性發(fā)病率較高,15~50歲之間女性發(fā)病率較高,

50歲以后,男性的發(fā)病率又超過女性。種族不同種族有明顯差異。例如鼻咽癌以中國人常見,尤以廣州方言區(qū)發(fā)病率最高。在美國西海岸定居50年以上的華裔后代患鼻咽癌的發(fā)病率仍是當?shù)孛绹兹说?0~40倍。二、為什么會得癌?1、內源性因素第28頁,講稿共54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

烷化劑白血病氯乙烯肝血管肉瘤苯白血病砷皮膚癌、肺癌、肝癌鎳鼻癌、肺癌

鉻鼻癌、肺癌鎘前列腺癌、腎癌

2、外源性因素—

化學致癌物二、為什么會得癌?直接致癌物主要誘發(fā)腫瘤裝修污染劣質塑料工廠、礦山廢水廢渣及其污染物第29頁,講稿共54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芳香胺膀胱癌

石棉纖維胸膜間皮瘤

多環(huán)芳烴肺癌、胃癌

亞硝胺肝癌

黃曲霉毒素肝癌二、為什么會得癌?間接致癌物主要誘發(fā)腫瘤吸煙、熏烤食品霉變食品腌制食品2、外源性因素—

化學致癌物第30頁,講稿共54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當今社會環(huán)境污染問題非常嚴重,大量化學致癌物危害人們健康!二、為什么會得癌?第31頁,講稿共54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30%的癌癥與吸煙有關,吸煙可以使肺癌、口腔癌、喉癌、氣管癌、胰腺癌、胃癌、宮頸癌、膀胱癌等發(fā)病率上升。85%~90%的肺癌與吸煙有關,吸煙越多,患癌風險越大。吸煙指數(shù)>20包年(如每天1包、吸煙20年)為高危人群。

我國第一大癌肺癌的“罪魁禍首”——

吸煙第32頁,講稿共54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我國的控煙形勢非常不樂觀!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煙草生產和消費國!吸煙年齡超過3.5億煙民,5億二手煙受害者吸煙起始年齡下降到19.7歲戒煙成功率不到5%到2025年,中國每年肺癌患者將超過100萬例,成為世界第一肺癌大國!第33頁,講稿共54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離子輻射→白血病、乳腺癌、甲狀腺腫瘤、肺癌、骨腫瘤、皮膚癌、淋巴瘤、多發(fā)性骨髓瘤等

電離輻射可引起人體各部位發(fā)生腫瘤,在所有腫瘤中占2%~3%左右。居里夫人的去世、日本原子彈爆炸后引起白血病的發(fā)病率增高,都是著名的例子。2、外源性因素—

物理致癌因素環(huán)境破壞導致來自宇宙的電離輻射強度大大增加;無線通訊工具的大量使用等。第34頁,講稿共54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據估計近年來由于環(huán)境惡化,大氣層的臭氧減少,出現(xiàn)地球臭氧空洞,地表紫外線的輻照強度急劇增高,其誘發(fā)人體皮膚癌的潛在危險性將大為增加。紫外線照射→皮膚癌南極臭氧空洞面積為2745萬平方公里,超過北美洲面積2、外源性因素—

物理致癌因素二、為什么會得癌?第35頁,講稿共54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熱輻射→皮膚癌、軟組織腫瘤、食管癌等慢性刺激和創(chuàng)傷→胃癌、骨肉瘤、腦瘤等燒傷深瘢痕長期存在可發(fā)生癌變。食管癌患者中有50%~73%有好熱食或硬食的習慣。

慢性宮頸炎可引起宮頸癌;慢性萎縮性胃炎可發(fā)生癌變。骨肉瘤、睪丸肉瘤、腦瘤患者常有創(chuàng)傷史。2、外源性因素—

物理致癌因素第36頁,講稿共54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2)細菌:幽門螺桿菌(Hp)→胃癌(3)寄生蟲日本血吸蟲病→結腸癌埃及血吸蟲病→膀胱癌

華支睪吸蟲病→膽管癌

2、外源性因素—

生物致癌因素(1)病毒

HTLV-1→淋巴瘤HPV→宮頸癌EBV→淋巴瘤、鼻咽癌

HBV→肝癌第37頁,講稿共54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現(xiàn)代人主要致癌因素總結生活方式不當——“生活方式癌”

抽煙、酗酒、熬夜、缺少運動、生育習慣等。

外界環(huán)境污染

汽車尾氣、工業(yè)廢水廢氣、裝修污染等。

化學物質泛濫

腌制、熏烤食物,食品安全問題等。

飲食結構不合理

很少食用雜糧,脂肪攝入量過高,肥胖等。心理因素也可成誘因

工作緊張、競爭激烈、精神壓力大。

地溝油?第38頁,講稿共54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一癌癥是什么?二為什么會得癌?三怎樣發(fā)現(xiàn)癌癥?第39頁,講稿共54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1、發(fā)現(xiàn)癌癥常用的檢查手段①詳細詢問病史,各種常規(guī)檢驗。②全面體格檢查:約75%的癌癥發(fā)生在身體容易發(fā)現(xiàn)部位。③影像學檢查:包括X線、CT、MRI、B超、核醫(yī)學檢查等。④腫瘤標志物檢查:如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等。⑤內鏡檢查:食管鏡、胃鏡、結腸鏡、支氣管鏡、膀胱鏡⑥病理學檢查:如脫落細胞學檢查、活組織檢查。第40頁,講稿共54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第二篇小結:癌癥即惡性腫瘤,是指癌細胞惡性增殖,破壞器官結構和功能,并可轉移至全身各部,對人體產生巨大危害!癌癥也是一種慢性病,發(fā)病緩慢,痊愈也慢。我們應該像對待糖尿病、高血壓一樣,坦然面對、積極治療?,F(xiàn)代社會,不良生活方式、環(huán)境污染、精神壓力等與癌癥發(fā)生密切相關!各種檢查技術,尤其是一些新技術的應用,在癌癥的診療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第41頁,講稿共54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第三篇粉碎“殺手”的陰謀第42頁,講稿共54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一、對付“殺手”的三大武器:手術、放療、化療手術治療進展:

各種新術式的出現(xiàn)和應用,有效提高了術后生存率術前輔助手段的應用,使某些晚期癌癥也能做手術范圍逐漸縮小,更加精確、減少損傷微創(chuàng)腔鏡、術中放化療的應用仍是大部分腫瘤最有效的治療手段,是多數(shù)腫瘤根治的希望!第43頁,講稿共54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造血干細胞移植術適合的腫瘤:

血液系統(tǒng)——急慢性白血病、淋巴瘤、多發(fā)性骨髓瘤等。

其他——乳腺癌、卵巢癌、睪丸癌、神經母細胞瘤、小細胞肺癌等。

療效:既能最大限度殺傷腫瘤細胞,又可避免大劑量放化療對正常造血細胞的損害,可恢復正常造血和免疫功能,因而療效顯著。分類:按干細胞來源分為骨髓、臍血、外周血造血干細胞移植等。現(xiàn)狀:我國每年約有2000多例白血病患者可找到配型合適的造血干細胞,但只有300多例接受手術,比例僅為15%左右。造血干細胞移植費用高(一次手術費用約30萬元左右),依然是目前不少患者家庭放棄移植手術治療的主要原因。第44頁,講稿共54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三分之一的癌癥可以預防癌癥是一種生活方式病,改變不良生活習慣可以預防癌癥實現(xiàn)三早,需要的是我們自身保健意識的提高及定期檢查通過更及時、更有效的治療,可以緩解病情,提高生存率三分之一的癌癥通過早發(fā)現(xiàn)、早診斷、早治療可以治愈

三分之一的癌癥通過適當治療可以減輕痛苦,延長生命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著名的“三分之一”理論:第45頁,講稿共54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

癌癥并不意味著死亡?。“⒛匪固乩省?996年查出睪丸癌,經過治療后重返賽場,成就環(huán)法自行車賽“七冠王”霸業(yè)!王楠——2005年發(fā)現(xiàn)患甲狀腺癌,經及時治療后痊愈,2008年奧運會取得一金一銀的輝煌戰(zhàn)績后功成身退。第46頁,講稿共54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蔡琴——2000年發(fā)現(xiàn)乳腺癌,由于發(fā)現(xiàn)和治療及時順利痊愈,她也因此成為臺灣最著名的一位抗癌成功的女藝人!汪明荃、羅家英夫婦——汪1994年患甲狀腺癌,2002年再次患乳腺癌,羅2005年發(fā)現(xiàn)肝癌,兩人至今仍活躍在演藝界。癌癥并不意味著死亡!!第47頁,講稿共54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預防癌癥的10項忠告!在正常體重范圍內盡可能瘦;每天進行30分鐘到60分鐘適當強度的身體活動;避免喝含糖飲料,限制攝入高熱量食物;母親對嬰兒至少進行6個月母乳喂養(yǎng);每周食用紅肉不得超過0.5公斤,避免食用加工的肉制品;二、未雨綢繆,預防癌癥第48頁,講稿共54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男性每天飲酒的酒精含量不超過30克,女性不超過15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