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金錢困擾孩子獲獎科研報告_第1頁
別讓金錢困擾孩子獲獎科研報告_第2頁
別讓金錢困擾孩子獲獎科研報告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別讓金錢困擾孩子獲獎科研報告摘要:隨著市場經(jīng)濟的深入發(fā)展,拜金主義作為一種社會環(huán)境大氣候,從不同的方向以多種形式滲透到各個家庭之中。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課堂,父母則是這個課堂的執(zhí)教者。

關鍵詞:家庭;孩子;錢

許多家長由于受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本身對金錢就有許多不正確地認識,所以在教育孩子時也就有意或無意的錯誤引導,這樣,家庭教育的導向一開始就不端正,因而,家庭教育也就難免進入一個引人深思的誤區(qū)。

一、用錢補愛讓人酸心

人的需求分精神和物質兩大類。有的家長認為孩子進了學校,一切精神上的要求應該由學校和老師給予滿足,自己只提供物質上的保證,在孩子的學習條件上不惜一切代價的投入,還時不時的以多種渠道給孩子零花錢,似乎給孩子的零花錢越多就表示給孩子的愛就越深。特別是一些忙于企業(yè)、商業(yè)、個體經(jīng)營的家長,平時無暇照顧孩子,便以金錢來補償孩子。孩子想要什么就給什么,孩子想穿什么就買什么,有時孩子想不到的,家長也挖苦心思的給,好象這樣才能平慰自己。他們這樣的舉動細想想也是一舉多得,既能滿足孩子心理需求又能向社會、向世人展示自己能力。有一孩子的父母常年在外做生意,幾年的商戰(zhàn),很快就擠身于大款的行列??煞蚱迋z平時忙于商戰(zhàn),根本沒有時間管孩子,只好把他寄養(yǎng)在姥姥家。孩子已經(jīng)上了四年級,父母未參加過一次孩子的家長會,可孩子的老師每年“六一”都要受到一份精美的、貴重的禮品,但卻從沒見過他們的面,盡管老師在校無微不至的關心,照顧他,但面對溺愛孫兒過度的姥姥卻無可奈何,看到孩子上課常走神、作業(yè)常不做、常說謊、常無故缺課、經(jīng)常抱著手機沉迷于網(wǎng)絡游戲……她顯得很著急。此類的例子很多,往往家長給錢的目的和孩子用錢的動機不同軌,有的孩子花錢雇人寫作業(yè),做值日,背書包,有的孩子花錢請客,打游戲……有的甚至走上犯罪道路。有的家長百思不得其解,為何自己付出的那么多?而得到的卻那么少?甚至一無所獲?其實,我們應該清醒的認識到,孩子也是血肉之軀,他們的需求并不是那么單一,他們的心是那樣的嬌嫩、脆弱,還有什么比父母的關心、呵護更重要?還有什么比血緣、親情的需要更強烈?金錢根本買不來親情。

二、金錢鼓勵讓人痛心

許多家長為了鼓勵孩子,以金錢獎勵的形式來刺激。比如:“你這次考試得雙百,媽給你50元。”“這回你考班上第一,爸給你100元,再買一套名牌衣服?!薄斑@回你再考不好,以后就沒有零花錢!”面對父母的聲聲警示,孩子們便為了錢而學習,為了錢而考試。隨著新課改的全面深入開展,“合作”學習法很快被孩子們適應,并在實際中學會了應用。他們?yōu)榱艘粋€共同的目標——“上網(wǎng)”,考試時進行合作答題,一張考卷發(fā)下來,幾個哥們分工明確,包題到人,然后利用紙條進行“合作”。這樣等考卷一出來,你好,我好,大家好,家長也滿意了,很自然“獎金”也就兌現(xiàn)了。當家長沉浸在孩子的高分和各種獎牌的喜悅之中時,孩子們也拿著自己的“辛苦費”瀟灑在各種娛樂場所。當榮譽和金錢相聯(lián)系,讓虛榮心和投機取巧為伍則后患無窮。其不知,錢已把父母與孩子之間濃濃的情,深深的愛悄悄的淡化。

三、錢袋太松讓人傷心

時下,我們的一些家長,特別是一些年輕的家長,平時很粗心,身上裝的、抽屜里放的錢自己根本心中無數(shù)。買菜、買東西找的零錢東一扔,西一撇,搞的家里到處是錢。當孩子有了貨幣交換意識之后,社會各方消費也在想法誘惑孩子。于是,幼小的孩子們便把無知的小手伸向父母的錢袋,今天五角、明天一元,時間長了,膽子也就大了。有的一次性竟偷方父母幾千元!等學校發(fā)現(xiàn)孩子的劣習,請來我們的家長,我們家長還很吃驚,什么時候拿的?咋拿的?咋會這么多?其不知,這些錢就是孩子從父母的口袋,家里的抽屜里拿的。有了老師的告誡,父母的錢袋系上了扣子,抽屜上了鎖子??苫ㄥX已成習慣的孩子卻無法忍受沒錢的煎熬,他們便挖苦心思用橡皮泥趁父母熟睡時烙鑰匙印,自己出去配一把。實在無法就偷東西換錢,以大欺小,搶小同學的早餐錢……他們就是這樣一步一步走向深淵??晌覀兊母改溉徊挥X,其不知正是由于自己的錢袋太松,才讓孩子積成惡習,這能不叫人傷心?

天下沒有不愛自己孩子的父母。但作為人父人母,要愛子有道,教子有方,別讓自己的辛苦錢困住了孩子的手腳,金錢固然可以買來一切,但買不來親情,買不來孩子健康的心理。因此,我們家長應靜下心來冷處理這份困擾:首先,走進孩子的世界,感知孩子的內(nèi)心,多了解孩子,多關心孩子,細觀查其言行,做他們的知心朋友。其二,多和學校的老師交流、聯(lián)系,隨時掌握孩子的心理狀況和平時的表現(xiàn)及實際中存在的問題,家校聯(lián)手,正確引導孩子成長。其三,家長還要多思考,多觀察社會,分析社會和孩子的關系,進行換位思考,好讓孩子跟上社會的脈搏正確的跳躍。最后,家長自己一定要多學習,多“充電”,不斷的充實自己,不斷提高自身素質,端正自己的思想,言傳身教,處處做孩子的楷模,給孩子提供營養(yǎng)豐富的家庭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