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習必備歡迎下載
第一單元微小世界
1、放大鏡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放大鏡是凸透鏡,凸透鏡具有放大物體圖像的功能,用放大鏡觀察物體能看到
更多的細節(jié)。
2、放大鏡廣泛應用在人們生活生產的許多方面。
3、放大鏡鏡片的特點是透明和中間較厚(凸起)。
過程與方法
1、正確用放大鏡觀察物體。
2、比較用肉眼觀察和用放大鏡觀察的不同。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理解使用放大鏡觀察的意義。
2、增強用放大鏡觀察身邊世界的興趣。
3、認識到從肉眼觀察到發(fā)明放大鏡是人類的一大進步。
【教學重點】能正確使用放大鏡觀察物體的細微部分
【教學難點】放大鏡是“凸”“透”鏡
【教學準備】
分組實驗器材:放大鏡(最好每個學生都能有一個放大鏡,如果只能提供給學生一種
放大鏡,盡量放大倍數(shù)大一點)科學書或報紙上的照片、計算機或電視機屏幕。柱形、球
形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鐵絲、普通玻璃片、平面鏡片、水。
教師演示:不同放大倍數(shù)的放大鏡、圖片或課件(如放大鏡鏡片的結構等)。
【教學過程】
ー、為什么要用放大鏡觀察
1、導入:師出示放大鏡:“看,這是什么?”(生:放大鏡)放大鏡大家很熟悉,能
否替放大鏡來介紹一下自己ーー《我是放大鏡》??梢詮姆糯箸R的構造、作用、用途三個
方面展開。
2、小組討論交流放大鏡的構造、作用、用途。
3、展示交流
放大鏡的構造ーー鏡架、鏡片(如果學生能說出凸透鏡也可以)
放大鏡的作用ーー放大物體的像(可能學生會說“把物體放大”,提醒學生物體并未
變大)
放大鏡的用途ーー我們用放大鏡觀察校園里的生物、實驗中在老師指導下觀察花、昆
蟲等。它是視カ不佳者的助視器,還適用于電子產品檢驗、線路板檢驗、集郵者欣賞鑒定
郵票、珠寶商鑒定珠寶、公安人員用它觀察指紋毛發(fā)纖維等、農技人員用它觀察花蕊進行
人工授粉等、制作微型工藝品的工匠工作時使用……
4、讓學生盡量充分地例舉使用領域,交流后填寫第2頁的網狀圖。
二、放大鏡下的新發(fā)現(xiàn)
1、リ帀:誰給大家演示一下放大鏡的正確使用方法?
請學生演示放大鏡的使用方法。根據(jù)學生的演示師講解正確使用放大鏡的兩種方法:
目、鏡、物三者,目不動,鏡動或物動。
2、リ帀:選擇ー小塊面積,運用放大鏡仔細觀察圖片、屏幕、織物等看誰會有新的發(fā)
現(xiàn)!將新發(fā)現(xiàn)用文字或圖片記錄在科學記錄本上。
3、交流新發(fā)現(xiàn)后,師歸納:放大鏡把物體的圖像放大,讓我們看清了肉眼看不清的
學習必備歡迎下載
細微之處。
三、放大鏡的特點
1、師:放大鏡顧名思義是能“放大”,那么它能放大的秘密在哪里呢?(鏡片具有“凸”、
“透”的特點)老師給大家準備的物品中有沒有像放大鏡那樣能放大物體呢?請同學們找
ー找。
2、學生嘗試利用平面鏡、玻璃、水、水槽、集氣瓶、燒瓶等物體來放大物體的像。(發(fā)
現(xiàn)圓柱形及球形的裝滿水的容器及水滴都具有放大的作用)
3、リ帀:放大鏡的鏡片和能起放大作用的器具有什么共同的特點?(中間凸起,透明
的)所以放大鏡也叫“凸透”鏡。放大鏡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數(shù)也越大,由此推斷
球形的透明物放大倍數(shù)最大。
四、小結
1、リ帀:對于熟悉的放大鏡,通過今天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或收獲嗎?(放
大鏡也叫凸透鏡,凸度越大放大倍數(shù)越大。運用放大鏡細心地觀察物體,還能看到很多有
意思的細節(jié))
2、課外你可以嘗試著用ー些簡易的材料自己制作一面放大鏡,或者用你的放大鏡去
仔細觀察身邊的物品,看看還會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
板書設計:
放大鏡
構造
:鏡架、鏡片(凸透ーー“凸透”鏡)
作用
:“放大”物體的像、放大
用途圖細節(jié)
學習必備歡迎下載
2、放大鏡下的昆蟲世界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使用工具能夠觀察到許多用肉眼觀察不到的細節(jié)
過程與方法:使用放大鏡觀察身體結構的細部和活動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認識到使用工具觀察擴大了人們的視野,可以觀察到更細小的物體
2、發(fā)展使用放大鏡觀察昆蟲的興趣。
【教學重點】能通過放大鏡觀察到更多關于昆蟲的細節(jié)
【教學難點】用圖或文字記錄放大鏡下的昆蟲肢體及生活習性
【教學準備】
分組實驗器材:昆蟲或昆蟲器官標本、放大鏡
教師演示器材:有關昆蟲形態(tài)構造和生活習性的多媒體課件或圖片資料
【教學過程】
ー、奇特的身體構造
1、科學家故事或多媒體課件導入:
リ帀:在地球上有一個龐大的昆蟲家族,它們種類數(shù)量繁多,每ー種都有著特殊的身體
構造與特有的生活習性,由于它們個頭太小,常常被我們忽略。但有一些執(zhí)著的研究者,
他們常與這些小家伙為伍并以觀察它們的生活為樂。比如法國著名的昆蟲學家法布爾,他
用整整一生的時間在田野里對昆蟲進行觀察,發(fā)現(xiàn)了許多昆蟲的趣事,寫出了著名的《昆
蟲記》?,F(xiàn)代的研究者運用更為先進的攝影設備對昆蟲世界進行拍攝,讓我們來看看攝像
機鏡頭下的奇妙的昆蟲世界吧!(師播放有關昆蟲形態(tài)構造和生活習性的多媒體課件。)
2、用肉眼觀察昆蟲肢體
1)リ帀:昆蟲世界如此奇妙,看看我們能發(fā)現(xiàn)些什么?把你們的發(fā)現(xiàn)用圖或文字記錄
在科學記錄本上。
2)分組觀察:提供給學生各種昆蟲的標本或昆蟲肢體的標本。(因這個寒假的凍災,
估計開學時不會有太多的昆蟲,可以利用儀器室原有的標本和蚊蠅嶂螂等常見昆蟲及其肢
體為觀察對象。估計肉眼觀察學生的興趣不會太濃,而且因觀察對象小,肉眼的發(fā)現(xiàn)可能
不會很多??赡艿陌l(fā)現(xiàn):昆蟲的身體有頭、胸、腹,有的昆蟲翅膀是透明的,昆蟲足上有
勾……)
3、用放大鏡觀察昆蟲肢體
1)リ帀:(待學生觀察得差不多不再有興致時,發(fā)給每組至少兩個放大鏡。如果每個
學生自備的,可事先讓材料員收起來,等觀察時再發(fā)給大家)這些家伙比較小,讓我們用
上放大鏡,看看會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同樣把你的發(fā)現(xiàn)用圖或文字記錄在科學記錄本上。
2)交流觀察發(fā)現(xiàn):學生通過實物投影儀展示自己的觀察記錄,交流自己組的觀察發(fā)
現(xiàn)。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輔之以學生的相關課外知識,豐富學生對昆蟲世界的了解,激發(fā)學生
研究昆蟲世界的興趣。教師事先也可以準備ー些關于昆蟲資料,在學生交流時用以補充。
二、昆蟲的生活習性
1、閱讀第6頁觀察實例:蜘蟲和它的天敵ー一草蛉
2、課外觀察實踐:選擇ー種昆蟲作為你們的觀察對象,看看它們是如何吃食、活動、
筑巢……把你們的發(fā)現(xiàn)記錄下來。可供觀察的昆蟲(供參考):蒼蠅、蚊子、蝴蝶、螞蟻、
蟬螂、蚱螭、蜘蟲、瓢蟲、蜜蜂...
(為使學生能堅持觀察,可在科學活動室內布置一個“昆蟲世界”,以小組為單位將
學習必備歡迎下載
學生的觀察發(fā)現(xiàn)和課外閱讀的摘抄進行展示,不但可以豐富學生的學識,而且小組間的競
賽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觀察興趣。如果條件好的話,可以在網上開辟ー個這樣的空間。對于
學生的發(fā)現(xiàn)和成果老師因及時進行表揚或展示,及時的反饋有助于讓學生保持持久的研究
熱情。)
板書設計:
放大鏡下的昆蟲世界
奇特的身體構造:復眼ーー由小眼組成
觸角ーー形狀結構各異
足---密布細毛,有鉤爪
實踐活動:借助放大鏡觀察昆蟲的生活
學習必備歡迎下載
3、放大鏡下的晶體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ー些固體物質的內部有一定的結構,如果構成這些物質的微粒按一定的空
間次序排列,形成了有規(guī)則的幾何外形,這就是晶體。
過程與方法:
1、用放大鏡觀察常見固體物質的晶體。
2、用圖記錄觀察結果。
3、自制食鹽等晶體。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激發(fā)了解和探索晶體世界秘密的興趣。
2、在欣賞各種晶體的過程中,感受自然的美。
【教學重點】觀察放大鏡下的晶體。
【教學難點】制作晶體。
【教學準備】
分組觀察器材:放大鏡、食鹽、味精、燒杯、滴管、玻璃片、礦物晶體……
教師演示器材:各種晶體及晶體用途的圖片或多媒體課件,制作好的大晶體及器材
【教學過程】
ー、觀察美麗的晶體
1、畫一畫我們記憶中的白糖、鹽、味精的小顆粒
上節(jié)課我們用放大鏡觀察了小小的昆蟲,今天我們要運用放大鏡來看ー些物質。糖、
鹽、味精是大家所熟悉的物質,首先請你在科學記錄本上畫一畫這三種物質的小顆粒。
2、放大鏡下的白糖、鹽、味精的小顆粒
物質糖鹽味精
記憶中
借助放大鏡
觀察糖、放大鏡下鹽、味精這
三種物質的小顆
粒分別是什么形狀的。將放大鏡下的顆粒形狀畫在科學記錄本上。(也可畫在書上第7頁
方框中)
3、關于晶體
交流借助放大鏡觀察到的食鹽、白糖、味精的顆粒形狀。(食鹽和白糖都是立方體狀
的顆粒,味精是柱狀的顆粒。)像食鹽、白糖、味精那樣,有規(guī)則幾何外形的固體物質叫
做晶體。
閱讀第8頁關于晶體的內容,欣賞第8頁各種晶體的圖片。老師也可搜索一些漂亮的
晶體圖片讓學生欣賞,讓學生感受來自大自然的美麗與神奇。
二、制作晶體
1、晶體的形成
リ帀:同學們可能會有這樣的疑問:晶體是怎么形成的?像糖、鹽、味精這些日常用品,
是不是エ廠用機器將它們切碎成了這樣的形狀?不是的,自然界中有的晶體從溶液中誕
生,如海水蒸發(fā)得到鹽的結晶。有的晶體是在一定的壓強和溫度下形成的,如火山噴發(fā)巖
漿冷卻后形成礦物的晶體。我們可以嘗試著用蒸發(fā)水分的方法來制作鹽的晶體。
2、制作我們的晶體
リ帀:(出示其他班級已經制作的晶體)瞧,這便是用蒸發(fā)的方法得到的鹽的晶體,讓
學習必備歡迎下載
我們也來試ー試好嗎?
師提供ー些濃食鹽溶液,讓學生用滴管滴在玻璃片上,然后用酒精燈慢慢烘干。待水
分蒸發(fā)后用放大鏡觀察它們在玻璃片上留下的痕跡。(注意,玻璃片需遠離火焰用火焰上
方的熱量烘,老師自己要先試驗ー下,用這樣的方法能否得到理想的晶體。)
3、拓展活動
リ帀:我們得到的晶體很小,你們看老師這里卻有一個很大的鹽晶體,你知道是怎么制
成的嗎?參考第9頁的方法,課外嘗試制作一個更大的晶體。
板書設計:
放大鏡下的晶體
晶體:像食鹽、白糖、味精的顆粒那樣
規(guī)則幾何外形
固體
學習必備歡迎下載
4、怎樣放得更大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兩個凸透鏡組合起來可以使物體的圖像放得更大。
2、顯微鏡的發(fā)明拓寬了觀察領域,顯微鏡是人類認識微小世界的重要觀察工具。
過程與方法:
1、用兩個放大鏡組合制作一個簡易顯微鏡。
2、用自制的顯微鏡觀察周圍的物體
3、閱讀課文中列文虎克發(fā)現(xiàn)微生物的故事。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認識到人類發(fā)明顯微鏡是ー個了不起的進步。
2、科學的不斷發(fā)展,會促使技術不斷地改進,而技術的發(fā)展,又會促進科學研究的
發(fā)展。
4、學習科學家對科學執(zhí)著的追求和不懈的探索精神。
【教學重點】懂得人類的不懈追求促進了顯微技術的不斷進步
【教學難點】自制簡易顯微鏡
【教學準備】
分組實驗器材:兩個不同放大倍數(shù)的放大鏡、卡紙(或現(xiàn)成的紙筒)、剪刀、膠帶。
供顯微鏡下觀察的物體,如花蕊,青苔,蠶絲,紙纖維,昆蟲的足、翅、觸角等,手電筒
或小鏡子。
教師演示器材:兩個不同放大倍數(shù)的放大鏡,自制的顯微鏡,相關課件(如顯微鏡的
歷史等)。
【教學過程】
ー、顯微鏡的發(fā)展
1、如何放得更大?
リ帀:同學們我們已經能熟練地使用放大鏡來觀察ー些細小的物體了,但人類的探索欲
望總在不斷地發(fā)展,放大鏡不能滿足人們對微小世界繼續(xù)探索的欲望。如何能使我們看到
的像放得更大呢?
生:用顯微鏡,用電子顯微鏡……
2、介紹各種顯微鏡
1)最早的光學顯微鏡:荷蘭詹森父子制作的顯微鏡オ是世界上第一架真正的顯微
鏡。由一個凸透鏡和一個凹透鏡組成,它是光學顯微鏡。后來光學顯微鏡經不斷改進,最
大放大倍數(shù)可達1500倍左右。
2)電子顯微鏡:以電子束代替光束,用磁場代替透鏡。一下子把放大倍數(shù)提高到ー
萬倍。20世紀90年代放大率提高到200萬倍。
3)掃描隧道顯微鏡:放大倍數(shù)可達3億倍。
二、做個簡易顯微鏡
1、怎樣放得更大?
リ帀:放大鏡何以變成了顯微鏡呢,在放大鏡變成顯微鏡的過程中人類進行了怎樣的思
考與努力呢?我想當時人們首先想到的問題肯定是:如何放得更大?同學們,你們有什么
辦法在現(xiàn)有的放大鏡的基礎上做到放得更大?(先讓學生嘗試回答)
2、我們自制顯微鏡
1)我們已經知道增加放大鏡的凸度就可以增加放大的倍數(shù),但即使我們將凸度增
學習必備歡迎下載
到最大,它放大倍數(shù)也只能達到25倍左右。這個凸透鏡已經不能滿足我們的需求,我們
該怎么辦?
2)嘗試用兩個放大鏡觀察物體。
調整兩個放大鏡之間的距離觀察物體,直到看得最清楚,然后移開ー個凸透鏡,比較
一下兩次看到的物體有什么不同。反復幾次,看看有什么發(fā)現(xiàn)?借助紙筒,參考第10頁
的方法自制一個顯微鏡。(事先讓學生自備與放大鏡外徑ー樣大的紙筒每組1—2個,否則
課堂上的時間會不夠)
3)用自制的顯微鏡觀察周圍的物體。
供顯微鏡下觀察的物體,如花蕊,青苔,蠶絲,紙纖維,昆蟲的足、翅、觸角等。
三、小結
17世紀時,那些不懈地探究自然世界的人們就像我們ー樣,嘗試著把兩塊凸透鏡組
合起來制成了能放得更大的觀察工具,它們便是顯微鏡的前身。
板書設計:
4、怎樣放得更大
希
-fn
肉眼看-.
看
----放大鏡
到
——(兩個凸透鏡組合)
更
一—光學顯微鏡多
一ー電子顯微鏡
一ー掃描隧道顯微鏡
學習必備歡迎下載
5、用顯微鏡觀察身邊的生命世界(一)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洋蔥表皮是由細胞構成的
過程與方法:
1、學習制作洋蔥表皮玻片標本。
2、使用顯微鏡觀察洋蔥表皮,用圖畫記錄觀察到的洋蔥表皮細胞。
3、對比用肉眼、放大鏡、顯微鏡看到的洋蔥表皮有什么不同。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認識到細致觀察、詳盡記錄是重要的
2、發(fā)展觀察生物標本、研究生物標本的興趣。
3、懂得由于觀察工具的改進,人們才能觀察到許多自然界的秘密
【教學重點】用顯微鏡觀察洋蔥表皮細胞
【教學難點】正確使用顯微鏡
【教學準備】分組實驗材料:洋蔥、小刀、清水、滴管、吸水紙、載玻片、顯微鏡、
放大鏡。
【教學過程】
ー、談話導入
リ帀:這是一個洋蔥,如果從它的內表皮上揭下ー塊,你能看到些什么?如果用上放大
鏡又能看到些什么?如果用上顯微鏡又能看到些什么?
二、制作洋蔥表皮玻片標本
1、師:為了能更好地觀察它,首先我們要制作一個玻片標本。(師演示)
1)在ー個干凈的玻璃載片中間滴一滴清水
2)用綴子把取下的洋蔥表皮放到栽玻片的水滴中央,注意標本要平展開,不能折疊。
3)用蓋玻片(或另一個玻璃載片)傾斜著蓋到標本上面,放蓋玻片時,先放一端,
再慢慢放下另一端,注意不要有氣泡。
4)從標本的邊緣滴一滴稀釋的碘酒,并把玻片微微傾斜,再用吸水紙吸掉多余的水。
2、學生以組為單位制作玻片標本
二、用肉眼和放大鏡觀察洋蔥表皮
1、先用肉眼觀察洋蔥表皮,將看到的畫在科學記錄本上(或書上13頁)
2、材料員發(fā)給每位同學放大鏡,大家用放大鏡觀察洋蔥表皮將看到的畫到科學記錄
本或書上。
3、交流用肉眼和放大鏡觀察到的有何不同。
三、用顯微鏡觀察洋蔥表皮
1、リ帀:如果我們將洋蔥表皮的玻片標本放到顯微鏡下觀察,又會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
呢?
2、師出示顯微鏡,介紹各部分的名稱、功能及使用方法(如果學生五年級時已使用
過,也可叫學生介紹老師指導更正,具體內容見13頁)
3、每2人ー個顯微鏡觀察洋蔥表皮,不會使用的同學可根據(jù)!3頁的提示進行操作。
每組的材料員監(jiān)督大家進行規(guī)范的操作,對不規(guī)范操作且不改正的同學取消其使用資格。
同樣將顯微鏡下的發(fā)現(xiàn)畫到科學記錄本或書上。
4、交流我們在顯微鏡下的發(fā)現(xiàn)
(洋蔥表皮由一個個比較規(guī)則的多邊形組成。洋蔥表皮上的一個個小房間似的結構,
是洋蔥的細胞。閱讀12頁的資料,了解胡克發(fā)現(xiàn)細胞的故事。讓學生談談對細胞的認識。)
學習必備歡迎下載
四、課外作業(yè)
查找資料:細胞的作用
板書設計:
學習必備歡迎下載
6、用顯微鏡觀察身邊的生命世界(二)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生物都是由細胞組成的。
2、生物細胞的形態(tài)是多種多樣的,不同生物的細胞是不同的,生物不同器官的細胞
也是不同的。
3、細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結構單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單位。
過程與方法:
1、觀察幾種植物、動物及人體的細胞。
2、畫圖記錄顯微鏡下的生物細胞。
3、閱讀資料了解細胞對生物的作用。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認識到細致觀察、詳盡記錄的重要性。
2、發(fā)展觀察研究生物細胞的興趣。
3、懂得由于工具的改進,人們才能觀察到許多自然界的秘密。
【教學重點】仔細觀察并用畫圖記錄顯微鏡下的生物細胞。
【教學難點】能認真細致觀察、記錄。
【教學準備】
分組實驗器材:幾種動物、植物和人體的細胞裝片、顯微鏡。
教師演示器材:多種生物細胞及細胞作用的課件或圖片。
【教學過程】
ー、生物細胞的觀察
1、リ帀:上節(jié)課我們觀察了洋蔥表皮,發(fā)現(xiàn)洋蔥的表皮是由一個個細胞構成的。(在黑
板上張貼洋蔥表皮細胞的手繪圖片,盡量細致,用于給學生做示范,引導學生細致地觀察
記錄)今天我們要繼續(xù)用顯微鏡來觀察生物不同部位的結構,看看在顯微鏡下我們能發(fā)現(xiàn)
些什么。
2、提供給四人小組兩張相同的裝片,裝片上要有生物及部位的名稱,組與組之間盡
量不同。兩人ー個顯微鏡ー個裝片ー張白紙。觀察時可先將觀察到的圖畫到科學記錄本上,
然后再用粗記號筆,畫到A4紙上。
3、各組將所畫的細胞張貼在黑板上。
4、如果先畫完的組時間充裕,可與其它組交換觀察用的裝片,以觀察更多種類的生
物細胞。
5、交流我們的發(fā)現(xiàn)
1)觀察完畢后,各組將觀察工具及材料放到規(guī)定地點,準備交流觀察發(fā)現(xiàn)。
2)先讓學生自由地表達在顯微鏡下觀察到的發(fā)現(xiàn)。
3)根據(jù)自己的觀察和黑板上同學們的繪圖,說說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4)生命體都是由細胞組成的,細胞的形態(tài)是多種多樣的。閱讀16頁資料。
二、細胞的作用
1、リ帀:不同的細胞對于生命體有什么意義呢?
2、觀看課件或21頁資料庫的內容,結合自己課前收集的資料,小組同學討論并填
寫16頁的網狀圖。
3、集體交流,完成細胞作用的網狀圖
如:血液中的紅細胞能運輸吸入的氧氣和產生的二氧化碳。我們身體里的白細胞能和
學習必備歡迎下載
病毒、細菌作戰(zhàn)。綠色植物的一些細胞能進行光合作用,制造養(yǎng)料。細胞具有遺傳作用,
能使特種的特征延續(xù)到下一代……
三、小結:
一切生物體都是由細胞組成的,細胞的形態(tài)是多種多樣的,它們具有不同的功能。
板書設計:
一切生物體都是由細胞組成
(張貼不同細胞的繪圖)
學習必備歡迎下載
7、用顯微鏡觀察身邊的生命世界(三)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用顯微鏡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
2、在水中生活著很多形態(tài)各異的微生物。
3、微生物通常都有特殊的構造和功能,以適應周圍的環(huán)境。
4、微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如:對環(huán)境有一定的需求、對外界的刺激有反應、能繁
殖等。
過程與方法:
1、在顯微鏡下觀察水中活著的微生物,用圖文方式記錄它們的形態(tài)和行為特征。
2、發(fā)現(xiàn)微生物的生物特征。
3、對照資料識別微生物的種類。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發(fā)展對微生物進行研究的興趣。
2、培養(yǎng)微生物具有多樣性和復雜性的意識。
【教學重點】運用顯微鏡觀察認識ー些水中的微生物。
【教學難點】記錄并識別水中的微生物。
【教學準備】
分組實驗器材:顯微鏡、水中的微生物如草履蟲、眼蟲等。滴管、載玻片、蓋玻片、
脫脂棉。
教師演示器材:介紹微生物的圖片或課件
【教學過程】
ー、觀察水中的微生物
1、故事導入:羅伯特?胡克最早在顯微鏡下發(fā)現(xiàn)了生物的細胞結構,而列文?虎克
用他自制的顯微鏡發(fā)現(xiàn)了曾經不為人知的奇妙的微生物世界,他在他的觀察記錄里這樣描
繪:“大量難以相信的各種不同的、極小的‘狄爾肯’……它們活動相當優(yōu)美,它們來回
地轉動,也向前和向一旁轉動……”“一個粗糙沙粒中有100萬個這種小東西;而在ー
滴水中,‘狄爾肯‘不僅能夠生長良好,而且能活躍地繁殖ーー能夠寄生大約270多萬個
‘狄爾肯”?!暗覡柨稀保ɡ∥闹小凹毿』顫姷奈矬w”的意思)就是后來人們常說的
微生物。1675年,雨水成了列文虎克的觀察對象,他描述到:“我用4天的時間,觀察了
雨水中的小生物,我很感興趣的是,這些小生物遠比直接用肉眼所看到的東西要小到萬分
之一……這些小生物在運動的時候,頭部會伸出兩只小角,并不斷地活動……如果把這些
小生物放在蛆的旁邊,它就好像是一匹高頭大馬旁邊的ー只小小的蜜蜂……”。雨水中的
小生物其實就是原生動物。1683年,牙垢成了列文虎克關注的對象,他發(fā)現(xiàn)人口腔中竟然
躲藏著許多“小動物”,它們像蛇ー樣用優(yōu)美的彎曲姿勢運動。他驚嘆地記錄道:“在人
的口腔的牙垢中生活的動物,比整個荷蘭王國的居民還要多?!边@就是人類第一次觀察到
細菌時發(fā)出的感嘆。
今天我們借助顯微鏡來觀察和認識ー些水中的微生物。
2、制作裝片
1)準備好一塊載玻片
2)在玻片中央放少量脫脂棉纖維
3)在池塘水或培養(yǎng)液中取一滴水滴在棉纖維上
4)輕輕蓋上蓋玻片
學習必備歡迎下載
5)用吸水紙吸去多余水分
3、搜索觀察顯微鏡下的微生物
1)將裝片放到載物臺上將要觀察的中心部分對準通光孔中央
2)調整好鏡筒的高度,使視野里出現(xiàn)較清楚的物體影像
3)移動裝片,搜索裝片上的生物
4)找到生物后繼續(xù)調整鏡頭高度使鏡頭下的生物圖像更清晰
5)初步辨別是否是生物(動物會動,生物一般都有較規(guī)則、完整的個體)
a)畫下觀察到的微生物
兩個學生一組,將觀察到的微生物畫在科學記錄本或18頁上。
b)辨別認識微生物
對照18頁,22—24頁的資料,辨認所觀察到的是什么生物。如果與資料提供的生物
不相符,課外再找資料查證。老師也可在課前對培養(yǎng)液中的微生物進行觀察,并事先尋找
相關的資料與圖片提供給學生作為參考。
4、微生物和我們
請學生思考討論以下問題:
c)除了水中有微生物,哪些地方也有微生物?
d)它們是如何生存的?
e)微生物對我們的生活有什么影響?
板書設計:
水中的微生物
(張貼顯微鏡下觀察到的微生物的圖片)
學習必備歡迎下載
8、微小世界和我們(作為單元考核)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由于觀察工具的改進,使人類觀察的范圍擴大,發(fā)現(xiàn)了僅靠肉眼無法發(fā)現(xiàn)的自然
界的許多秘密。
2、人類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進了科學技術的發(fā)展、社會的進步和人類生活的改
善。
過程與方法:
1、總結人類在觀察工具開發(fā)及探索范圍擴大方面的成果,并用流程圖表示它們之間
的關系。
2、根據(jù)學習主題查閱相關資料,并進行整理歸類、交流。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熱愛科學技術,敬佩人類在探索微小世界過程中不斷追求和善于追求的精神。
2、知道我們周圍還有許多沒有被發(fā)現(xiàn)的物質及自然界的秘密。
【教學重點】知道人類探索微小世界已取得的ー些成果。
【教學難點】收集整理資料,并進行展示交流
【教學準備】課前布置學生進行相關專題的資料收集,安排多媒體教室讓學生進行匯
報交流。運用多媒體的學生需在課前將匯報材料放到教室電腦的桌面上,并進行試演示,
以節(jié)省準備時間。
【教學過程】
ー、導入語
這ー單元,我們經歷了人類對微小世界的認識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學會使用了
兩種工具ーー放大鏡和顯微鏡。
讓我們用流程圖來表示人類在認識微小世界上的發(fā)展過程(師ー邊解說,ー邊板書)
在放大鏡發(fā)明前,我們用“肉眼”觀察我們周圍的世界,那時我們所能觀察到的便是
螞蟻等較小的動物。使用放大鏡最多能放大25倍,能使我們看到更細小的東西,看到更
多的細節(jié),如印刷品及屏幕上的合成色彩的色斑。而顯微鏡的使用則讓我們清楚地看到了
細胞和微生物,光學顯微鏡最大的放大倍數(shù)為1500倍左右,分辨率達到0.02微米。電子
顯微鏡的最大放大倍數(shù)為1000000倍,分辨本領達到30埃。掃描遂道顯微鏡放大倍數(shù)為3
億倍,分辨率可達0.1埃。在人類的不懈努力在觀察工具越來越先進,我們在微小世界領
域所取得的成果也是卓著的,下面就請各組同學為大家介紹人類在微小世界領域的成果。
(nm是納米,um是微米1千米=1000米;1米=1000毫米;1毫米=1000微米;1微米
=1000納米;!納米=10埃A)
二、各組匯報展示
1、課前布置學生分醫(yī)學、農業(yè)、電子、冶金、生物學……等不同領域尋找相關資料。
2、資料內容可以是人類對微生物、細胞、晶體、電子等微小物質的最新發(fā)現(xiàn)、研究
成果及對它們的利用。
3、將收集到的資料根據(jù)自己所學的專題進行整理歸類,然后以書面或電子作品的方
式進行展現(xiàn)??梢允俏淖?、圖片或圖文結合。也可以是錄音、錄相等音像內容。錄音、錄
像及電子作品需當堂展示,書面作品如有時間可以展示。時間緊張的話可在教室里張貼。
4、在展示匯報的過程中,匯報的小組可與下面的同學進行互動,可以提問或回答在
座同學問題的方式進行。
三、總結
學習必備歡迎下載
1、聽了看了各組的展示內容,大家有什么想法?(讓學生自由地發(fā)表感想,感嘆微
小世界的神奇,感嘆人類的不懈努力與聰明智慧)
2、人類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進了科學技術的發(fā)展、社會的進步和人類生活的改
善。但目前人類所看到的還只是物質世界的一部分,我們周圍還有許多沒有被發(fā)現(xiàn)的物質
及自然界的秘密,對此我們人類探索的腳步是不會停歇的……
板書設計:
微小世界和我們
肉眼能看清螞蟻等較小的動物
放大鏡能看清小于1毫米的肉眼看不清的東西
光學顯微鏡能看清細胞和微生物
電子顯微鏡能看清能看到更小的組成物質的原子、分子
學習必備歡迎下載
第二單元物質的變化
1、我們身邊的物質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世界是物質構成的,物質是變化的,物質的變化有相同和不同之處。
ー些物質的變化產生了新的物質,ー些變化沒有產生新的物質。
過程與方法:
用舉例、分析、綜合、概括的方法,對物質的變化進行比較分析分類。
通過具體的實驗,體驗物質的變化。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認可世界是物質構成的,物質是不斷變化著的。
【教學重點】:能通過具體的實驗,體驗物質的變化。
【教學難點】:間接感受抽象物質的存在性以及物質的變化。
【教學準備エ
リ帀:塑料袋、易拉罐、水結冰圖片
生:蠟燭、火柴、鐵繡釘、紙
【教學過程】:
ー、理解世界是物質構成的
1、切身環(huán)境導入:觀察我們的周圍,由哪些物質構成了我們的教室?
2、學生自由發(fā)言,(預計大多為可視性的具體物體)教師指出:我們能直接觀察到的
物體都可以叫做物質。
3、深入探討:我們的教室其實不僅存在這些可以看的見摸的著的物質,還有我們不
能直接感觸到的空氣、火、聲音、電、光,它們是物質么?
4,建議作出討論,要求學生列出證據(jù)和理由。
5、教師介入抽象物質的界定:對學生見解適當點評,必要情況下以空氣做示例,塑
料袋實驗證明。引申教室以外的世界物質構成。
6、小結:無論是實際存在的物質還是我們的感覺器官能感觸的到的物質,都說明了
整個世界都是由物質構成的。
二、過渡物質在變化:
以教室為例,教室里同學們所列舉的物質都是一成不變,沒有任何變化的么?
學生會列舉許多變化,教師給予肯定。
1、師引入演示:在我們的教室里還有老師帶來的兩種物質ーー易拉罐和水結冰的圖
討論:捏扁易拉罐和水結冰也同樣是物質發(fā)生了變化,它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點呢?
(物質本身沒有變,形狀改變,變化速度不同)
我們生活里還有沒有這樣的例子?
2、分組實驗發(fā)現(xiàn):實驗盒里有火柴和鐵釘,它們會發(fā)生變化么?它們的變化又會有
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呢?
實驗討論:火柴燃燒過以后變成了什么物質?和之前ー樣么?鐵和鐵銹是同一種物
質么?(除變化速度不同以外,都產生了新的物質)
我們生活中有這樣的例子么?
3、比較前后兩種實驗:這兩組實驗有什么相同和異同點?
(前者沒有產生新的物體,后者產生新的物體)
三、讓物質發(fā)生變化:
學習必備歡迎下載
1、在教師提供的鐵絲、熱水、紙張、蠟燭、火柴中,它們都會產生在怎樣的變化呢?
(學生的思維面不會停留在課本展示的變化中,要求學生作出適當合理的解釋,教師適當
補充,尤其是蠟燭的燃燒)
2、各種變化中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
(重點在自然產生的變化和人為產生的變化、變化速度的快慢、是否產生新的物質)
3、過渡引申:我們說的是我們現(xiàn)有的物質,對于巖石、房屋、馬路在變化么?世界
上有不變的物質么?說出你的依據(jù)。
四、總結:
世界總是在不斷的變化,有些變化只是改變物質的形態(tài),大小,有些變化就產生了新
的物質。我們下節(jié)課接著研究。
學習必備歡迎下載
2、物質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物質的變化可以劃分為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它們的區(qū)別在于是不是產生了新的物
質。
ー些物質在變化的過程中,會既發(fā)生化學變化又發(fā)生物理變化。
過程與方法:
學習用篩網分離混合物、用蠟燭給白糖加熱。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養(yǎng)成細心觀察,及時記錄的習慣。
體會到在實驗操作過程中,細致并實事求是地匯報觀察到的現(xiàn)象對于得出正確結論是
重要的。
【教學重點】:學生能夠根據(jù)觀察到的事實,判斷物質有沒有變化
【教學難點】:對實驗過程的細心觀察和概括
【教學準備】:每組一次性杯子、沙子、豆子組合,銹鋼湯匙、蠟燭、火柴、糖
【教學過程】:
ー、明確課堂內容和要求導入:
今天我們的課堂將以實驗為主,但需要你細心的觀察作為我們這節(jié)實驗課的保障。
二、豆子和沙子混合實驗:
1、實驗前的觀察:用豆子和沙子來做混合實驗就要知道它們的本來面目,它們是什
么樣的呢?
2、學生根據(jù)觀察回答,師簡要板書。盡可能利用各種感官感受描繪它們的特性。
3,引導推測:如果我們將豆子和沙子進行混合,它們會發(fā)生變化么?依據(jù)是什么?
怎么做來證實?建議:留取對比樣本。
4、混合實驗。思考:豆子和沙子是否發(fā)生變化會和它們的攪拌程度有關么?
5、混合實驗后觀察豆子和沙子的變化。怎樣觀察的更清晰?
6、分離實驗:引導思考,用什么方法分離?怎樣分離,根據(jù)所想方法選擇實驗品實
驗。
7、觀察比較:分離出的豆子和沙子和我們預存的實驗前的樣本進行比較,觀察是不
是發(fā)生了變化。(對于外部形態(tài)上出現(xiàn)的細微變化,教師要予以肯定,但要引導本質上的
變化比較)
8、小結:類似豆子和沙子的實驗,在混合和分離的前后沒有變化,沒有變?yōu)榛虍a生
新的物質,我們稱為物理變化。如同上節(jié)課我們的易拉罐和水結冰等的變化,都是物理變
化。板書:物理變化及其特點
二、糖的加熱實驗
1、相對于物理變化的是化學變化。觀察白糖特點,記錄表格中。
2、預測:給白糖加熱,會發(fā)生哪些變化?填在表格中。
3、實驗:a、說明實驗方法和注意事項。
b、從實驗盒取出實驗材料,進行實驗。
c,教師在巡視中指導觀察和記錄以及安全事項。
4、交流:你們都看到和記錄哪些現(xiàn)象?引導明了:白糖在加熱以后得到的物質還是
以前的白糖么?
5、小結并引申:像白糖加熱從白色的糖變?yōu)楹谏奶咯`樣產生新的物質的變化,我
們就稱為化學變化。板書:化學變化及其特點就我們觀察到的現(xiàn)象來看,是不是從加熱
那刻開始就是產生黑炭的化學變化的過程呢?(引導比較融化時是物理變化,后期オ是化
學習必備歡迎下載
學變化)比較: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根本區(qū)別是什么呢?
6、拓延:我們在對糖加熱的過程還是蠟燭燃燒的過程,蠟燭的燃燒是怎樣的變化呢?
三、總結:
在變化中能產生新的物質的變化我們稱為化學變化,不能產生新物質的我們稱為物理
變化,但我們生活中的許多變化不單純屬于物理或者化學的變化,有時像糖加熱和蠟燭燃
燒ー樣同時出現(xiàn)。做個有心人,觀察一下我們生活中的一些變化究竟屬于哪ー種。
學習必備歡迎下載
3、米飯、淀粉和碘酒的變化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米飯在口腔里與唾液作用會發(fā)生化學變化。
淀粉與碘酒會發(fā)生化學變化,生成的新物質是藍紫色的,利用這一特性可以檢驗食物
中是否含有淀粉。
過程與方法:
用細心體驗、分析推理、實驗驗證的方法獲得結論。
通過實驗檢驗ー些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培養(yǎng)探索新事物的興趣。
【教學重點】米飯與淀粉與碘酒的化學變化實驗。
【教學難點】米飯?zhí)鹞兜脑颉?/p>
【教學準備】米飯、淀粉、碘酒、滴管、以及自帶常見食物
【教學過程】
ー、談生活經驗:
我們每天都吃的米飯,你是否知道它的味道?
學生談,激起課堂與生活的聯(lián)系。
二、品味米飯:
1、要求每位同學都品嘗,馬上請同學邊品邊答味道。2~3分鐘時間后,請同學說說。
2、思考:米飯是甜的么?說明了什么?剛吃的時候怎么不是,后來怎么又甜的呢?
3、試嘗饅頭或面包「2分鐘,什么味道?你覺得它們的甜味與什么原因有關。(一部
分同學有這方面的知識)
4、閱讀課本30頁資料。認可淀粉的存在、唾液的作用。
三、淀粉實驗:
1、出示淀粉,觀察感受淀粉。
2、實驗感受淀粉特性:用滴管滴一滴碘酒,觀察。一定提醒學生滴管頭不能碰到實
驗品。
3、用滴管滴碘酒在米飯上,觀察,說明了什么?驗證了我們的資料。
4、思考:藍色的物質還我們的米飯和淀粉么?是ー種新物質么?這是ー種化學變化。
四、食物淀粉鑒別:
活動:我們有了碘酒可以鑒別淀粉的法寶,我們就可以鑒別許多的食物里是否有淀粉
的存在了。推測并驗證你們的食物吧,記錄在31頁表格上。
五、激趣拓延:神秘信件
活動:在革命時期,需要要寫一封無字密信傳遞信息,(出示事先準備好的密信),誰
能幫我們解讀?
課外活動:制作神秘無字信件
學習必備歡迎下載
4、小蘇打和白醋的變化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小蘇打和白醋會發(fā)生化學反應,產生新的物質。
二氧化碳是具有特殊性質的一種氣體。
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實驗、分析和閱讀資料得出正確結論。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懂得只有足夠的證據(jù)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得出科學結論需要嚴密的邏輯推理。
【教學重點】小蘇打和白醋的混合實驗以及產生氣體的判斷。
【教學難點】對于實驗的合理推想和論證。
【教學準備】小蘇打、白醋、火柴、蠟燭、玻璃片
【教學過程】
ー、觀察小蘇打和白醋導入:
1、材料員領取教師事先準備好量的小蘇打:觀察特點,描述,記錄特征,判斷物品
(事先不告訴是什么物品,既可以激發(fā)學生興趣,又能聯(lián)系生活)板書:小蘇打
2、領取白醋,觀察描述,記錄特征,判斷。板書:白醋
二、混合小蘇打和白醋實驗
1、過渡提出問題:如果我們將這兩中物質混合在ー起,會是怎樣的狀況呢?為什么?
說說理由。
2、學生討論回答猜想。(可能有同學了解)那就讓我們用實驗來看究竟會怎樣吧!
3,實驗:
A我們該怎樣做這個實驗呢?
B混合的比例大約多少呢?可以參閱課本。
C仔細觀察發(fā)生現(xiàn)象(看、聽、摸等)
4,實驗交流:在實驗中,怎么做的?有什么現(xiàn)象發(fā)生?(重點引導氣泡的產生、來
源和性質)
三、驗證產生氣體
1、推測:究竟產生了什么氣體?怎么驗證你的設想?教師對于學生猜想和驗證方法
作出評價和調整。(重點是和空氣的區(qū)別。顏色、輕重、是否含有氧氣能等)
2、引導實驗ー:燃燒的細木條放杯內,看到什么現(xiàn)象?說明什么?
3、引導實驗ニ:將收集氣體倒在正在燃燒的蠟燭上面??吹绞裁船F(xiàn)象?說明什么?
4、根據(jù)實驗所得信息,再次判斷產生的氣體,并說明為什么。
5、小結并延伸閱讀:并不是僅僅因為以上我們驗證的兩個特點就可以斷定就是二氧
化碳的本質,但是經過科學家的大量研究證明就是二氧化碳,它還存在很多地方。閱讀3
3頁,思考科學家是怎樣確定氣體成分的?
四、小結:
今天我們做了有趣的混合實驗,通過小蘇打和白醋的混合,產生氣體二氧化碳,相對
于豆子和沙子的混合來講,是ー個有趣的化學變化。
那么混合之后杯子里的物質會是什么呢?課外搜集。
學習必備歡迎下載
5、鐵生銹了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鐵生銹是ー種化學變化,鐵銹是ー種不同于鐵的新物質。
鐵生銹的原因與水和空氣有關。
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實驗獲得證據(jù),確定鐵銹是ー種不同于鐵的新物質。
通過對比實驗,探究鐵生銹的原因。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懂と確定一種物質是否是新物質需要有足夠的證據(jù),培養(yǎng)證據(jù)意識。
【教學重點】認識鐵銹是不同于鐵的物質,了解形成原因。
【教學難點】能設計完整實驗論證自己的推理猜想,并能堅持觀察記錄。
【教學準備】鐵片、銹鐵、鐵銹、電路、磁鐵、錘子
【教學過程】
ー、出示生活實例圖片:
很多的鐵制物品被銹掉了,影響了我們的使用,要控制鐵銹就要了解鐵銹。
二、觀察鐵銹,和鐵形成對比認識
1、提出問題,明了探究任務:鐵銹是從鐵變來的,那么鐵銹是鐵么?生答。怎樣證
明鐵銹是不同于鐵的新物質呢?
2、取出鐵、銹鐵、鐵銹(刮下來的),仔細觀察回答,如何支持我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年度上海租車租賃合同含長途過路費代繳
- 二零二五版年薪制勞動合同法實施細則與員工保密責任條款4篇
- 二零二五年度旅游民宿運營免責合同協(xié)議
- 2025年度個人商鋪租賃合同范本:含裝修補貼及設施設備清單4篇
- 2025年度生態(tài)公園土建項目施工合同
- 2025年度民間個人借款擔保合同范本:信用擔保與風險分擔
- 二零二五年度農用拖拉機二手市場評估與交易合同3篇
- 2025年度農民專業(yè)合作社股權并購與整合合同4篇
- 2025年度個人房產買賣風險評估合同范本2篇
- 2025年度個人知識產權許可使用合同范本9篇
- 趣味知識問答100道
- 鋼管豎向承載力表
- 2024年新北師大版八年級上冊物理全冊教學課件(新版教材)
- 人教版數(shù)學四年級下冊核心素養(yǎng)目標全冊教學設計
- JJG 692-2010無創(chuàng)自動測量血壓計
- 三年級下冊口算天天100題(A4打印版)
- 徐州市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末地理試卷(含答案解析)
- CSSD職業(yè)暴露與防護
- 飲料對人體的危害1
- 數(shù)字經濟學導論-全套課件
- 移動商務內容運營(吳洪貴)項目三 移動商務運營內容的策劃和生產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