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遼源市對口單招考試2023年大學語文第一次模擬卷(附答案)_第1頁
吉林省遼源市對口單招考試2023年大學語文第一次模擬卷(附答案)_第2頁
吉林省遼源市對口單招考試2023年大學語文第一次模擬卷(附答案)_第3頁
吉林省遼源市對口單招考試2023年大學語文第一次模擬卷(附答案)_第4頁
吉林省遼源市對口單招考試2023年大學語文第一次模擬卷(附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吉林省遼源市對口單招考試2023年大學語文第一次模擬卷(附答案)學校:________班級: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號:________

一、單選題(20題)1.《馬伶?zhèn)鳌返淖髡呤牵ǎ?/p>

A.明末清初的散文家B.明末清初的小說家C.元末明初的散文家D.元末明初的小說家

2.成語“夙興夜寐”出自()

A.《陳情表》B.《短歌行》C.《關山月》D.《氓》

3.奠定梁實秋在中國現(xiàn)代散文史上地位的一部作品是()A.A.《槐園夢憶》B.《雅舍小品》C.《雅舍談吃》D.《實秋雜文》

4.《發(fā)現(xiàn)》一詩被收錄于聞一多的詩集

A.《女神》B.《紅燭》C.《死水》D.《猛虎集》

5.

9

唐宋古文八大家之首是()。

6.《風波》中九斤老太的口頭禪“一代不如一代”反映的內(nèi)容是()

A.九斤老太的麻木不仁B.農(nóng)民的愚昧落后C.農(nóng)民的生活今不如昔D.農(nóng)民的覺醒

7.李后主是指

A.李商隱B.李煜C.李璟D.李白

8.“聽得道一聲去也,松了金釧;遙望見十里長亭,減了玉肌”所用的修辭手法是()

A.對偶借代B.比喻夸張C.對偶夸張D.對偶擬人

9.從文中看,納米科技的意義不包括以下哪一項()

A.納米科技的最終目標是人類按照自己的意志任意操縱單個原子、分子,制造出具有特定功能的產(chǎn)品。

B.納米科技給我們揭示了一個可見的原子、分子世界,人們認識、改造微觀世界的水平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C.納米技術可運用于空氣凈化過濾。

D.納米科技還被運用于一些樓盤的內(nèi)外墻粉刷、醫(yī)院手術室器材和汽車后視鏡等方面。

10.下列詩集中,屬于郭沫若的是()

A.《女神》B.《北方》C.《紅燭》D.《死水》11.李清照的詞集是()A.A.《漱玉詞》B.《樂章集》C.《淮海詞》D.《稼軒詞》

12.下列詞句中,借用典故抒情的是()

A.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

B.落日樓頭,斷鴻聲里,江南游子。

C.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猶如此!

D.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搵英雄淚。

13.孔子認為“大同”、“小康”二者最本質的區(qū)別是

A.物質文明建設B.精神文明建設C.人事制度D.所有制形式

14.“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所用的修辭手法是

A.象征、比喻B.象征、擬人C.雙關、比喻D.比喻、擬人15.下列詩詞名句與作者排序對應正確的一項()

(1)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2)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3)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4)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A.秦觀、孟浩然、范仲淹、晏幾道

B.孟浩然、范仲淹、秦觀、晏幾道

C.范仲淹、孟浩然、晏幾道、秦觀

D.孟浩然、范仲淹、晏幾道、秦觀

16.

13

魯迅在《燈下漫筆》中,用“人肉的筵宴”為喻是為了說明()。

17.歐陽修的《五代史伶官傳序》是一篇()A.A.史論B.奏疏C.小說D.辭賦

18.中國現(xiàn)代小說的奠基人是()

A.沈從文B.茅盾C.魯迅D.巴金

19.《五代史伶官傳序》一文的中心論點是()

A.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B.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因于所溺C.滿招損,謙得益D.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20.冰心擅長寫散文,其文體被譽為()A.A.冰心體B.新文藝腔C.白話文西化D.工藝美文二、填空題(10題)21.魯迅的散文詩集是《__________》,散文集是《__________》。

22.“山回路轉不見君,__________?!?/p>

23.《論學問》的作者是英國16世紀哲學家、散文家__________。

24.“尋尋覓覓,__________”。

25.魯迅的第一篇白話小說是《__》。

26.《紅樓夢》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大家族為背景,以_________、_________的愛情為主要線索。

27.《門檻》的基本表現(xiàn)手法是___________。

28.在盛唐詩壇上,王昌齡以擅長__著稱。

29.本文采用__________的方法來揭露社會現(xiàn)實。

30.“十家租稅九家畢,_________?!?/p>

三、判斷題(5題)31.作為論據(jù)的理論材料,可以是前賢今人的至理名言、精辟論斷,也可以是科學公理、規(guī)律等。()

32.梁啟超《論毅力》一文的中心論點是“有毅力者成,反是者敗”。()

33.蘇軾以豪放詞著稱,但《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芬辉~堪稱他婉約詞中的代表作。()

34.《風波》是以七斤與趙七爺?shù)拿軟_突為中心線索描述事件的。()

35.在《李將軍列傳》中,司馬遷通過“殺霸陵尉”等情節(jié)表現(xiàn)了李廣的性格弱點。()

四、文言文閱讀(3題)36.閱讀王安石的《讀孟嘗君傳》,然后回答下列小題。世皆稱孟嘗君能得士,士以故歸之,而卒賴其力以脫于虎豹之秦。嗟乎!孟嘗君特雞鳴狗盜之雄耳,豈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齊之強,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雞鳴狗盜之力哉?夫雞鳴狗盜之出其門,此士之所以不至也。這段文字分為四層,請簡要概括每層的意思。37.這段話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38.(一)閱讀《戰(zhàn)國策·齊策四》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各小題:齊人見田駢①,曰:“聞先生高議②:設為不宦③,而愿為役④?!?/p>

田駢日:“子何聞之?”對曰:“臣聞之鄰人之女。”

田駢日:“何謂也?”對曰:“臣鄰人之女,設為不嫁⑤,行年三十而有七子,不嫁則不嫁,然嫁過畢矣⑥。今先生設為不宦,訾養(yǎng)千鐘⑦,徒⑧百人,不宦則然矣,而富過畢也?!?/p>

田子辭。注:①田駢:齊國文士。②高議:高論。③設為不宦:提倡不做官。設:提倡。④為役:為百姓效勞。⑤設:假托。⑥嫁過畢:比嫁者有過之而無不及,意思是說比出嫁之女還會養(yǎng)孩子。⑦訾:同“資”,財富。鐘:古時的一種量器。⑧徒:侍從。解釋劃線的字訾養(yǎng)千鐘:

子何聞之:五、現(xiàn)代文閱讀(3題)39.

作者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40.作者認為對“遠方”應持的態(tài)度是:

41.閱讀《論快樂》中的一段,回答文后問題。穆爾曾把"痛苦的蘇格拉底"和"快樂的豬"比較。假如豬真知道快樂,那么豬和蘇格拉底也相去無幾了。豬是否能快樂得像人,我們不知道;但是人會容易滿足得像豬,我們是常見的。把快樂分肉體的和精神的兩種,這是最糊涂的分析。一切快樂的享受都屬于精神的,盡管快樂的原因是肉體上的物質刺激。小孩子初生下來,吃飽了奶就乖乖地睡,并不知道什么是快活,雖然它身體感覺舒服。緣故是小孩子的精神和肉體還沒有分化,只是混沌的星云狀態(tài)。洗一個澡,看一朵花,吃一頓飯,假使你覺得快活,并非全因為澡洗得干凈,花開得好,或者菜合你口味,主要因為你心上沒有掛念,輕松的靈魂可以專注肉體的感覺,來欣賞,來審定。要是你精神不痛快,像將離別的筵席,隨它怎樣烹調(diào)得好,吃來只是土氣息、泥滋味。那時刻的靈魂,仿佛害病的眼怕見陽光、撕去皮的傷口怕接觸空氣,雖然空氣和陽光都是好東西。快樂時的你,一定是心無愧作。假如你犯罪而真覺快樂,你那時候一定和有道德有修養(yǎng)的人同樣心安理得。有最潔白的良心,跟全沒有良心或有最漆黑的良心,效果是相等的。從上面一段文字看來,作者所論證的人生哲理是什么?六、作文(1題)42.題目:論“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要求:

①文體為議論文。

②不能少于800字。

③字跡工整,卷面整潔。

參考答案

1.A

2.D

3.B

4.C

5.B

6.A九斤老太的口頭禪“一代不如一代”不是簡單地寫她不滿的情緒,而是要揭示出陳舊腐朽的保守觀念,從中看出九斤老太對革命的麻木不仁。

7.B解析:南唐后主李煜。李煜(937—978),字重光,中主李璟之子。

8.C此句運用對偶句式,夸張地表現(xiàn)了感情折磨下的身心交瘁。

9.A

10.A

11.A

12.C“樹猶如此”典故出自《世說新語.言語》,桓溫北征,經(jīng)過金城,見自己過去種的柳樹已長到幾圍粗,便感嘆地說:“木猶如此,人何以堪?”樹已長得這么高大了,人怎么能不老呢?

13.D解析:在社會所有制上,“大同”是“天下為公”,“小康”是“天下為家”,這是二者諸多區(qū)別中最根本的不同。因此選擇D項。

14.B

15.C

16.A

17.A《五代史伶官傳序》是歐陽修為《伶官傳》寫的一篇序文,也是一篇史論文章。

18.CC中國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出自魯迅之手,中國現(xiàn)代白話小說自魯迅手中開始,又在他手中走向成熟,因此魯迅被譽為中國現(xiàn)代小說的奠基人

19.A

20.A

21.野草、朝花夕拾

22.雪上空留馬行處

23.培根

24.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

25.狂人日記狂人日記

26.賈、史、王、薛;寶玉、黛玉

27.象征

28.七苦絕句七苦絕句

29.細節(jié)描寫

30.虛受吾君蠲免恩

31.Y

32.Y

33.Y

34.N

35.Y36.第一層寫世人認為孟嘗君能募賢士,并借士之力才從秦國逃脫;第二層作者認為所謂“士”只是些“雞鳴狗盜”的庸才罷了;第三層進一步論證,“士”若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