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關于直立傾斜試驗第1頁,講稿共46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暈厥(syncope):是指由于短暫的全腦組織缺血導致的短暫意識喪失,特點是發(fā)生突然、短暫、自限性,不需要藥物或電轉復律,能迅速完全的自行恢復意識。一、暈厥先兆暈厥:預示暈厥即將發(fā)作的癥狀和體征,包括嚴重的頭暈、虛弱無力、面色蒼白、大汗、胸悶、過度換氣、黑矇、聽力減退、反應遲鈍、惡心嘔吐、不能維持體位等,但無意識喪失。第2頁,講稿共46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
暈厥是多種疾病可能引起的癥狀,反復發(fā)生時可以形成一個獨立的疾病。發(fā)生率:
住院病人:1%~6%急診病人:3%年輕人:12%~48%老年人:6%
長期監(jiān)測時:23%復發(fā)率:30%~45%年死亡率:0~12%1.暈厥的發(fā)生率第3頁,講稿共46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2002年NEnglJMed公布的Frammingham研究對7814例患者(男3563,女4251),平均隨訪17年的結果每年首次出現暈厥6.2‰第4頁,講稿共46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1KennyRA,KapoorWN.In:BendittD,etal.eds.TheEvaluationand
TreatmentofSyncope.Futura;2003:23-27.2KapoorW.Medicine.1990;69:160-175.3BrignoleM,etal.Europace.2003;5:293-298.4BlancJ-J,etal.EurHeartJ.2002;23:815-820.5CampbellA,etal.AgeandAgeing.1981;10:264-270.超過40%的人在一生中至少會經歷一次暈厥占老年人跌倒原因的10%占嚴重傷害的6%(如:骨折、機動車事故)暈厥的危害第5頁,講稿共46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暈厥的影響80%需要住院平均停留時間:6.1天美國每年暈厥相關門診費用超過$470million2*HospitalEpisodeStatistics,Dept.ofHealth,Eng.2002-2003.第6頁,講稿共46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腦血供豐富
人腦:1.5kg,占體重2~3%,血流量15~20%,(兒童40%)氧耗量20~25%,供血:雙側頸動脈600~800ml/min,占腦血流量80%椎基底動脈:20%(延腦)腦組織(100g)50ml/min,<30ml/min時暈厥2.暈厥的發(fā)生機制第7頁,講稿共46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
腦組織對缺氧敏感,對缺氧的耐受力極低
腦血流中斷6~8s后,彌散在腦組織中或結合在血液中的氧完全耗竭——導致意識喪失。第8頁,講稿共46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急性腦血流減少中斷——意識喪失1946年111名志愿者接受測試第9頁,講稿共46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
影響腦血流的指標收縮壓下降(<80mmHg)心率下降(<45bpm)有效循環(huán)血量突然下降(>30%)腦血流中斷6~10s暈厥10~20s阿斯、抽搐、昏迷>45s腦電活動停止人腦耐受缺氧的可逆時間4~6min
腦血流中斷的時間決定預后第10頁,講稿共46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腦動脈灌注壓小動脈收縮外周阻力腦血流量腦動脈灌注壓小動脈舒張外周阻力腦血流量腦血流自動調整自動調整下限50~80mmHg
<50~80mmHg自動調整無效,發(fā)生腦缺血。腦血流供血特點第11頁,講稿共46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3.暈厥的分類低血壓/全腦低灌注反射性暈厥心源性暈厥繼發(fā)于直立性低血壓的暈厥混合型血管抑制型心臟抑制型反射異常心肺疾病心律失常性器質性其他(主動脈夾層、肺栓塞等)藥物誘導性自主神經功能衰竭自主神經功能正常外周阻力低心輸出量低自主神經器質性損傷原發(fā)性繼發(fā)性靜脈回流不足容量丟失下肢靜脈血液積滯第12頁,講稿共46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暈厥按不同病因的發(fā)生率普通人群急診室暈厥??频?3頁,講稿共46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年齡不同暈厥病因分布不同第14頁,講稿共46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血管迷走性暈厥頸動脈竇綜合征反射性暈厥情境性暈厥舌咽神經及三叉神經痛性暈厥咽部或面部疼痛驚恐、疼痛、運動后、長時站立交感張力增加轉頭、領帶過緊、刮臉、頸動脈按摩咳嗽、噴嚏、吞咽、排便、排尿心率增加收縮增強刺激心臟C纖維刺激頸動脈竇刺激心肺受體刺激泌尿及胃腸道受體,大腦皮層,及心肺受體刺激顱神經(舌咽神經或三叉神經)第15頁,講稿共46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1、減壓反射的感受器和傳入神經
感受器:
頸動脈體主動脈體左室下壁的C纖維傳入神經:
竇神經等主動脈體壓力感受器傳入纖維頸動脈體竇神經減壓反射第16頁,講稿共46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2、減壓反射的中樞:
主要位于延髓的加壓區(qū)(A、T)及減壓區(qū)(C、N)。
也是心血管活動調節(jié)的神經中樞。
加壓區(qū)
減壓區(qū)減壓反射第17頁,講稿共46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交感縮血管神經心迷走神經心交感神經3、減壓反射的傳出神經
交感縮血管神經(普遍存在各種血管)經α、?受體起作用心迷走神經、心交感神經減壓反射第18頁,講稿共46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減壓反射的過程動脈血壓升高刺激感受器興奮,經傳入神經刺激興奮迷走中樞的活動,同時抑制交感中樞的活動。經傳出神經作用在心臟及血管,引起心率下降(<10bpm)及血壓下降(約10mmHg)減壓反射是最重要的、最頻繁的心血管生理調節(jié)和反射減壓反射第19頁,講稿共46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減壓反射1.減壓反射的感受器為壓力感受器,故又稱壓力感受器反射。2.減壓反射及反向的升壓反射是維持正常血壓及循環(huán)系統(tǒng)穩(wěn)定的關鍵。3.過強的或病理性的減壓反射能破壞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穩(wěn)定。4.減壓反射僅對血壓突然升高反應,對血壓慢性升高“適應”。5.減壓反射弧是各種神經介導性暈厥的最后通道,只是“高速公路”的入口不同。
第20頁,講稿共46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1907年,Gowers首次提出“vaso-vagal”用來描述與血管舒縮神經痙攣有關的一組累及上腹、呼吸及心臟的不適癥狀。
1932年,Lewis重新定義了血管迷走性暈厥,強調血管(vaso)與迷走神經(vagal)都參與。VVS指特定條件下(如見不愉快的事物、情緒激動、疼痛、直立時間過長、過熱而擁擠的環(huán)境)刺激通過神經反射,引起血管擴張及心率減慢,表現為動脈低血壓、心率減慢伴有短暫的意識喪失,能自行恢復,無神經定位體征的一種綜合征。血管迷走性暈厥第21頁,講稿共46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直立傾斜試驗
(Head-uptilttest,HUTT)是調整傾斜床臺,使受試者被動處于頭高位傾斜狀態(tài),從而激發(fā)和診斷血管迷走性暈厥的一項檢查技術。1917年Mackenzie開始研究傾斜試驗對人體血流動力學的影響。1986年Kenny首次報告將其用于評價不明原因暈厥。第22頁,講稿共46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左室收縮刺激機械感受器血管舒縮中樞迷走張力心動過緩或停跳交感張力周圍血管擴張暈厥直立傾斜周圍靜脈淤滯靜脈回流左室容量交感張力直立傾斜試驗誘發(fā)VVS的機制第23頁,講稿共46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A.下肢不加壓B.下肢加壓腓腸肌容積變化(%)直立傾斜直立傾斜充氣加壓放氣減壓直立傾斜時間(min)第24頁,講稿共46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直立傾斜試驗的準備工作1.患者:停用咖啡、茶及酒等影響自主神經功能的飲食;受試前禁食4h以上,建立靜脈通道.連接血壓心電監(jiān)護儀,安靜平臥10~20min2.環(huán)境:安靜、光線昏暗、溫度適宜(20℃~25℃)3.搶救藥品和器械:多巴胺、阿托品、腎上腺素、除顫器第25頁,講稿共46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1.具有腳踏板和加固帶2.傾斜角度
0°~90°3.起降速度
10~15s內
60°~80°傾斜床的要求第26頁,講稿共46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直立傾斜試驗檢查方法:1.基礎直立傾斜試驗:傾斜角度:60°~70°傾斜時間:20min~45min2.藥物激發(fā)直立傾斜試驗:硝酸甘油(舌下含服300~400μg)異丙腎上腺素(靜脈點滴1~3μg/min,使HR↑20%~25%)
目前臨床常用20/15min的方案
在傾斜過程連續(xù)監(jiān)測血壓、心率變化。第27頁,講稿共46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藥物激發(fā)的傾斜試驗1.
硝酸甘油激發(fā):
舌下含服0.3
~0.4mg
在傾斜狀態(tài)下給藥后繼續(xù)傾斜10-15min2.
硝酸異山梨酯激發(fā):
舌下含服1.25mg
在傾斜狀態(tài)下給藥后再傾斜20min第28頁,講稿共46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藥物激發(fā)的傾斜試驗3.多階段異丙腎上腺素傾斜試驗BHUT結果陰性,將傾斜床恢復平臥,持續(xù)靜滴異丙腎上腺素1μg/min,10min后傾斜10min,加大劑量到3μg/min重復上述過程,至5μg/min4.單階段異丙腎上腺素傾斜試驗BHUT結果陰性,將傾斜床恢復平臥,持續(xù)靜滴異丙腎上腺素3μg/min(或5μg/min)10min后傾斜10min第29頁,講稿共46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1998年中華心血管病雜志發(fā)表的陽性標準患者在傾斜過程中出現暈厥或先兆暈厥伴1.心率減慢:心室率低于50bpm、竇性停搏代以交界性逸搏心律,二度以上的房室傳導阻滯2.血壓下降:SBP≤80mmHg和(或)DBP≤50mmHg或平均動脈壓下降≥25%可疑陽性:有先兆表現,但心率、血壓不夠陽性標準。直立傾斜試驗的陽性標準第30頁,講稿共46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根據血壓與心率的反應,血管迷走性暈厥分3個類型
1、血管抑制型
以血壓下降為主(vasodepressorsyncope)
2、心臟抑制型
以心率明顯減慢或停搏為主(cardionhibitorysyncope)
3、混合型
既有血壓下降,同時伴有明顯的心率減慢。
直立傾斜試驗的陽性反應類型第31頁,講稿共46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血管減壓型VVS(基礎試驗)暈厥前期暈厥期傾斜暈厥心率血壓第32頁,講稿共46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暈厥前期暈厥期硝酸甘油暈厥心率血壓血管減壓型VVS(激發(fā)試驗)第33頁,講稿共46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混合型VVS反應(基礎試驗)暈厥前期暈厥期傾斜暈厥心率血壓第34頁,講稿共46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混合型血管迷走性暈厥(激發(fā))硝酸甘油暈厥前期暈厥期第35頁,講稿共46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HUTT誘發(fā)心臟抑制型VVS竇性停搏>10s例2心外按壓例1一過性三度房室阻滯第36頁,講稿共46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其它病理性反應直立性低血壓直立初起時低血壓自主神經反應障礙體位性心動過速心臟變時功能不良第37頁,講稿共46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直立性低血壓定義:直立性低血壓(orthostatichypotension,OH)也稱體位性低血壓(posturalhypotension)是指體位變?yōu)橹绷⑽缓?分鐘內SBP下降>20mmHg或SBP<90mmHgDBP下降>10mmHg,同時伴有低灌注的癥狀。
第38頁,講稿共46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藥物性直立性低血壓心率血壓暈厥前期硝酸甘油第39頁,講稿共46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自主神經反應障礙型時間血壓心率傾斜血壓/心率恢復平臥第40頁,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石河子大學《應用人工智能》2021-2022學年期末試卷
- 石河子大學《數字電路》2022-2023學年期末試卷
- 石河子大學《口腔頜面外科學二》2021-2022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石河子大學《編譯原理》2022-2023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沈陽理工大學《數學建模與應用》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沈陽理工大學《口譯理論與實踐》2022-2023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沈陽理工大學《移動終端應用程序開發(fā)》2022-2023學年期末試卷
- 沈陽理工大學《電器學》2023-2024學年期末試卷
- 沈陽理工大學《Python程序設計》2021-2022學年期末試卷
- 國際貿易綜合技能實訓中對合同訂立報告
- 《托育服務政策法規(guī)與職業(yè)倫理》全套教學課件
- 期末模擬練習(試題)(含答案)2024-2025學年二年級上冊數學蘇教版
- 教學計劃(教學計劃)-2024-2025學年大象版三年級科學上冊
- 2024年房產中介傭金提成協(xié)議書范本
- 某港口碼頭工程施工組織設計
- 職業(yè)技術學校老年保健與管理專業(yè)(三年制)人才培養(yǎng)方案
- 2024年秋季人教版新教材七年級上冊語文全冊教案(名師教學設計簡案)
- 有子女民政局常用協(xié)議離婚書格式2024年
- 中國介入醫(yī)學白皮書(2021 版)
- 2024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法詳細解讀課件
- 代運營合作服務協(xié)議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