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鑒賞之表達技巧_第1頁
詩歌鑒賞之表達技巧_第2頁
詩歌鑒賞之表達技巧_第3頁
詩歌鑒賞之表達技巧_第4頁
詩歌鑒賞之表達技巧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詩歌鑒賞

——鑒賞詩歌的表達技巧表達技巧一、鑒賞修辭手法二、鑒賞表達方式三、鑒賞表現(xiàn)手法四、鑒賞構思技巧表現(xiàn)技巧

修辭手法表達方式藝術構思比喻、對比、比擬、對偶、借代、夸張、互文、雙關、反問、設問、反復反語、引用想象、聯(lián)想、對照、襯托、渲染、烘托、用典、賦比興、象征、動靜結合、虛實相生、借古抒懷、借古諷今、托物言志、以樂景寫哀情、以哀景寫樂情等。

表現(xiàn)手法首尾照應、開門見山、曲筆入題卒章顯志、點面結合、承上啟下以景結情、總分得當、以小見大層層深入、過渡照應、伏筆鋪墊敘述、描寫、抒情、議論提醒

在古詩鑒賞中,命題者往往將“表達技巧、寫作特色、寫作技法、藝術特色、表現(xiàn)手法、手法”等幾種稱謂綜合使用,實則大同小異。答題要看清楚,不要被迷惑。一、詩歌中常見的修辭

分析運用此種修辭手法的藝術效果(如對形象塑造、意境營造、情感主旨表達的作用)。1.這首詩運用了哪種修辭手法?請結合詩句分析其表達作用。2.請從修辭手法的角度,賞析詩歌某一句的妙處。3.詩中某句運用了某種修辭手法,試簡析它的藝術效果。答題步驟設問方式步驟一:步驟二:步驟三:明確指出詩中使用了什么修辭手法;結合詩句闡釋此種修辭手法在詩中是如何運用的;一、詩歌中常見的修辭手法:常考的:比喻、對比、擬人、對偶。常見的:借代、夸張、雙關、互文、反復、設問、反問、鋪排、通感。1.比喻:比喻是用另一本質(zhì)不同而又有相似之處的事物作比方的修辭手法??煞譃槊饔?、暗喻、借喻。作用: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斑b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劉禹錫《望洞庭》)本指“一江”水?[參考答案]

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離別的悲愁猶如眼前的江水那么多,形象地寫出了離愁之多,一半給你,一半給我,生動形象地表達了詞人內(nèi)心難以言狀的離愁。3.擬人——把物當作人來寫,使此物具有人的外表、個性或情感的修辭手段。作用:可使具體事物人格化,語言生動形象?!奥浼t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保徸哉洌昂糜曛獣r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保ǘ鸥Γ?.對偶:對偶,即把字數(shù)相等,結構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關的語句成對地排列的修辭方式。作用:整齊勻稱,節(jié)奏感強,高度概括,有音樂美?!盁o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借代:借用相關的事物來代替所要表達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體,具體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作用:使語言簡練、含蓄。“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保ɡ钋逭铡度鐗袅睢罚┱勑﹂g,檣櫓灰飛煙滅。古詩常見的借代物杜康——酒尺素、雙鯉——書信干戈——戰(zhàn)爭漁樵——隱逸生活汗青——史書吳鉤——寶刀、利劍類檣櫓——船天狼——入侵的異族樓蘭——邊疆之敵柳營——軍營山村——隱居鐘鼓饌玉——權貴利祿青衫——下級官吏烏、兔——時光6.夸張:對事物的形象、作用等作擴大或縮小的描述。作用:揭示事物的本質(zhì),更突出、更鮮明地表達事物。

“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李白)7.雙關:利用詞的多義和同音的條件,有意使語句具有雙重意義,言在此而意在彼,這種修辭手法叫做雙關。作用:增加內(nèi)容含量,使語言表達含蓄、幽默,加深寓意,給人以深刻印象?!皷|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還有晴。”(劉禹錫)8.互文:兩個或兩個以上相對獨立的語言結構參互成文,合而見義,共同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作用:內(nèi)容上相互補充,使文意委婉曲深,語言凝練含蓄?!爸魅讼埋R客在船”(白居易)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9.反復:能突出思想,強調(diào)感情,加強節(jié)奏感。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辛棄疾《丑奴兒》)10.設問:能提醒人們注意,引起思考,突出某些內(nèi)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11.反問:加強語氣,激發(fā)讀者的感情,使讀者留下深刻印象?!叭粘鼋t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12.排比:增強語言氣勢,深化思想內(nèi)容,增強文章的說服力和感染力。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13.通感:把不同感官的感覺溝通起來,借聯(lián)想引起感覺轉移,“以感覺寫感覺”。能突破語言的局限,豐富表情達意的審美情趣,起到增強文采的藝術效果?!班朽星星绣e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薄杜眯小贰案枧_暖響,春光融融。”2.對比(對照):把兩種對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兩個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較,以達到強烈的表達效果。常見的對比,有動靜對比、虛實對比、今昔盛衰的對比、哀與樂的對比等。作用:使語言色彩鮮明,事物的性質(zhì)、特征等更加鮮明突出?!緦Ρ扰c襯托】對比雙方?jīng)]有主次,而其主旨需要兩方共同構建突出。襯托雙方有主次,其主題表現(xiàn)主要依靠被襯托事物來表現(xiàn)。例如:“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對比“戰(zhàn)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p>

——對比“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襯托(反襯)判斷下列詩句的修辭手法⑴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⑵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⑶霜皮溜雨四十圍,黛色參天二千尺。⑷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⑸天臺一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

⑹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⑺荷花嬌欲語,愁煞蕩舟人。借代,設問夸張雙關對偶擬人設問擬人借代,對比夸張小試牛刀考題示例:

滿江紅·登黃鶴樓有感岳飛

遙望中原,荒煙外,許多城郭。想當年,花遮柳護,鳳樓龍閣。萬歲山前珠翠繞,蓬壺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鐵騎滿郊畿,風塵惡。兵安在?膏鋒鍔。民安在?填溝壑。嘆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請纓提銳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卻歸來,再續(xù)漢陽游,騎黃鶴?!咀ⅰ咳f歲山、蓬壺殿:指宋徽宗時構筑的土山苑囿、亭臺宮殿?!案噤h鍔”:兵士的血滋潤了兵器的尖端。

這首詞中“萬歲山前珠翠繞”一句中用了哪種修辭手法?并作簡要分析。

【參考答案】①借代。②“珠翠”指婦女佩帶的首飾,指代宮女。③詞句寫汴京皇宮內(nèi),宮女成群,歌舞不斷,一派富庶升平氣象。與后文錦繡山河在敵人鐵蹄之下橫遭踐踏的悲慘形成對比?!敬痤}步驟】第一步:明確指出詩中使用了什么修辭手法。第二步:結合詩句闡釋此種修辭手法在詩中是如何運用的。第三步:指出運用此種修辭手法的藝術效果。手法+分析+作用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回答問題。寄黃幾復①黃庭堅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傳書謝不能。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蘄三折肱②。想見讀書頭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咀ⅰ竣冱S幾復,是黃庭堅年輕時好友,時為廣西四會縣令,二人分別已有十年。②蘄qí,祈求;肱,上臂,古代有三折肱而為良醫(yī)的說法,這里指處事圓滑。第二聯(lián)采用了什么手法?請簡要分析。解析“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回憶昔日相聚宴游之樂,并進一步抒寫相別十年的思念之深。想當年,春風拂面,我們在盛開的桃李花下舉杯暢飲;十年來,漂泊江湖,每當夜雨瀟瀟、漏盡燈殘之時,不由得更加思念遠方的友人。這一聯(lián)以“江湖夜雨”對“桃李春風”,巨大的反差,充分表達了詩人的哀傷與歡樂。以“十年燈”與“一杯酒”相對,更是進一層:不僅在時間上給人以“長夜難熬”的感覺,還突出了作者獨對孤燈的沉重和思念的辛苦。①對比。②十年前與十年后形成時間上的對比;桃李春風中與江湖雨夜中形成環(huán)境上的對比;相聚飲酒與孤坐燈下形成行為上的對比;相聚時的快樂與離別時的孤獨形成情感上的對比。③不僅在時間上給人以“長夜難熬”的感覺,還突出了作者獨對孤燈的沉重和思念的辛苦。二、詩歌中常用的表現(xiàn)手法常見表現(xiàn)手法虛實結合、用典、聯(lián)想、想象、襯托(正襯、反襯)、烘托、渲染、對比(對照)、抑揚(欲揚先抑、欲抑先揚)、照應、動靜(動靜結合、以動襯靜)、正側(側面描寫、正側結合)、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借物喻人、卒章顯志、象征、比興、以小見大、白描、借古諷今、以景結情、以樂景襯哀情等。設問方式答題步驟1.這首詩(詞)使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請簡要分析。2.試分析“×××××”詩句運用的表現(xiàn)手法。3.請你從×××表現(xiàn)手法的角度對

“×××××”詩句進行賞析。4.試分析本詩使用的表現(xiàn)手法。5.這首詩是通過什么方法來表現(xiàn)詩人的情感的?

步驟一:明確指出詩中使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步驟二:結合詩句說明詩中是如何使用這種表現(xiàn)手法的;步驟三:闡明此種表現(xiàn)手法的表達效果。P225襯托與對比的區(qū)別:A、對比是把兩種對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兩個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較。B、襯托,也叫映襯,相形。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相似、相關、相反的事物作為背景,加以烘托。被烘托的事物叫主體,用來作背景的事物叫襯體。襯托又分正襯和反襯。對比襯托不分主次對比鮮明,反差強烈,使好的顯得更好,壞的顯得更壞。分主次以次襯主,使主更形象,更突出。KEYWORDS練習閱讀下面一首詩,試分析作者是如何表現(xiàn)主題的。夜雪白居易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作者從三個側面來襯托夜雪之大這一主題。一,從“衾枕冷”寫,寫被子、枕頭的冷,襯托雪之大,這是從觸覺的角度來寫。二,從“窗戶明”來寫,這是視覺所見,雪越大,就越明亮,看到的越明亮,反映雪也就越大。三,從“折竹聲”來寫,是聽到的,雪大,積壓在竹上的雪就多,竹子自然就會被壓折,“折竹聲”自然襯托雪大。

越中覽古李白越王勾踐破吳歸,戰(zhàn)士還家盡錦衣。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惟有鷓鴣飛。這首詩運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請簡要分析。

詩中前三句描寫昔日繁榮和最后一句描寫今日冷落荒涼形成強烈的對比,使讀者感受到特別深切,蘊含了詩人深沉的歷史思考。5、虛實結合(虛實相生)虛與實是相輔相成的,又是一對相對的概念。

1眼前之景為實,想象虛構之景為虛

2景物為實,情感為虛

3形象為實,抽象為虛

4有限為實,無限為虛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只恐雙溪蚱蜢舟,載不動許多愁

化虛為實,以實寫虛塞上聽吹笛高適雪凈胡天牧馬還,月明羌笛戍樓間。借問梅花何處落,風吹一夜?jié)M關山。1、請從虛實關系的角度賞析此詩。

一、二句實寫景,西北邊塞,冰雪消融,戰(zhàn)士們牧馬歸來。入夜明月清朗,哨所里戰(zhàn)士吹起悠揚的羌笛。

三、四句寫虛,將“梅花落”拆用,仿佛風吹的不是笛聲而是落梅的花片,它們四處飄散,一夜之間落滿關山。

此詩虛實結合,抒寫戰(zhàn)士們由聽曲而想到故鄉(xiāng)的梅花,寫出了他們的濃濃的思鄉(xiāng)情。踏莎行歐陽修候館梅殘,溪橋柳細,草熏風暖搖征轡。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寸寸柔腸,盈盈粉淚,樓高莫近危闌倚。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1、請從虛實關系的角度賞析此詩。

上闕寫實,通過初春景象反襯“行人”的離愁別緒。

下闕虛實結合。通過設想“行人”妻子憑欄遠望,思念“行人”的愁苦之象,來寫愁思。妻思夫,夫想妻。

這首詩虛實相生,從而將離愁別緒抒發(fā)得淋漓盡致。

為了更好的贊揚或貶抑人、事、物,經(jīng)常采用以揚(抑)為手段,以抑(揚)為目的,以退為進或已進為退的手法??梢允骨楣?jié)多變,形成對比,增強文章和作品的藝術效果。

閨怨王昌齡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高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請從抑揚的角度賞析這首詩。這首詩采用欲抑先揚的手法,先寫少婦“不知愁”,后面才說她“悔”,通過對少婦情緒微妙變化的刻畫,深刻表現(xiàn)了少婦因觸景而產(chǎn)生的感傷和哀怨的情緒,突出了“閨怨”的主題。6.抑揚[欲揚先抑][欲抑先揚]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回答問題。城南[宋·曾鞏]雨過橫塘①水滿堤,亂山高下路東西。一番桃李花開盡,惟有青青草色齊。注:①橫塘:古塘名,在今南京城南秦淮河南岸。問:三、四句采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請簡要分析。①對比。②將暴雨過后零落殆盡的桃李與翠綠齊整的青草作對比。③暗示了桃李雖艷麗而生命力卻很弱,青草雖很樸素而生命力甚強的哲理,贊揚了青草難以摧毀的頑強精神。課堂示例【答題步驟】第一步:明確指出詩中使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第二步:結合詩句說明詩中是如何使用這種表現(xiàn)手法的。第三步:闡明此種表現(xiàn)手法的表達效果。

手法+分析+作用即時鞏固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海棠鄭谷春風用意勻顏色,銷得攜觴與賦詩。秾麗最宜新著雨,嬌嬈全在欲開時。莫愁①粉黛臨窗懶,梁廣②丹青點筆遲。朝醉暮吟看不足,羨他蝴蝶宿深枝。注:①莫愁:戰(zhàn)國末期楚國歌舞家。姓盧,名莫愁,貌美如仙,愛好歌舞。②梁廣:古代因善畫海棠而出名的畫家。問:本詩的第三聯(lián)運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海棠鄭谷春風用意勻顏色,銷得攜觴與賦詩。秾麗最宜新著雨,嬌嬈全在欲開時。莫愁①粉黛臨窗懶,梁廣②丹青點筆遲。朝醉暮吟看不足,羨他蝴蝶宿深枝。問:本詩的第三聯(lián)運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①側面烘托。②那美麗勤勞能歌善舞的莫愁女為欣賞海棠的嬌艷竟懶于梳妝,善畫海棠的畫家梁廣也為海棠的嬌美所吸引而遲遲不動筆,不肯輕易點染,唯恐描畫不出海棠的豐姿神韻。③突出了海棠的美麗和風韻,可謂“不著一字,盡得風流”了。KEYWORDS溫馨提示表現(xiàn)手法的使用往往是綜合性的,但要分清主次。結合詩句分析要具體,不能脫離詩句本身架空分析??偨Y概括要力求準確,反復篩選用詞。KEYWORDS說說下列詩句的主要表現(xiàn)手法:1.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2.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3.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

()4.楊柳岸曉風殘月。()用典直抒胸臆比興借景抒情二、詩歌中常用的表達方式描寫、抒情、議論、記敘表達方式記敘描寫議論抒情動靜結合虛實結合正面?zhèn)让孢h近高低觀察角度的變化或色彩的描繪、白描或細節(jié)描寫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間接抒情相關術語: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常見提問方式:1、說說下面的詩歌采用了哪種抒情手法?2、從抒情手法的角度,分析下面的詩歌。3、有人認為某詩在表達情感上體現(xiàn)了“曲折通幽”的特點,你認為怎樣,說明理由。鑒賞詩歌的抒情方式:1、直接抒情登幽州臺歌陳子昂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析】詩句開門見山,直敘登上高臺后“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的愴涼意境,這意境引發(fā)了詩人感時傷事的情懷,想著天地悠悠之大,而人之渺小,不禁“獨愴然而涕下”。直接通過登臺表達了詩人功業(yè)難成、空懷壯志的悲憤和失意苦悶的情懷。杜甫:“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死亦足”,直截了當?shù)厥惆l(fā)了詩人甘愿為天下貧寒知識分子的幸福而犧牲自己的高尚情操。

蘇軾:“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表達對親人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美好祝愿。

李清照:“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表達了相思之苦。2、間接抒情(1)托物言志:詩人借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來表達某種志向或情感,詩中的物帶有了人格化色彩。詩人塑造具體的詩歌形象來抒發(fā)自己的感情(品格、情操、志向、理想),多見于詠物詩。

蟬虞世南垂綏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析】詩中三四句借蟬聲遠傳的獨特感受,道出了蘊含的真理,也就是立身品格高潔的人,不需要某種外在的憑借(權勢地位、有力者的幫助),自能聲名遠播,從而表達出對人的內(nèi)在品格的熱情贊頌和高度自信。(2)借景抒情:即詩人把自身所要抒發(fā)的情感、表達的思想寄寓在景物之中,通過描寫景物予以抒發(fā)。(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或融情于景、情景交融、觸景生情、以景結情)絕句二首杜甫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疚觥咳娛惆l(fā)了羈旅異鄉(xiāng)的感慨,詩人借清新美好的春光景色的描寫,透露出了思歸的感傷,以樂景寫哀情,別具韻致。(3)借古諷今(喻今、傷今):詠史詩中常見的表現(xiàn)手法,借歷史上的事件來諷喻當朝?!疚觥窟@是一首借古諷今的懷古詩。作者通過贊頌楚霸王項羽的英雄氣概,譴責了宋王朝倉皇南逃、不思北上的行為;簡潔而有意味,頗顯豪氣。絕句李清照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臺城臺城六代競奢華,結綺臨春事最奢。萬戶前門成野草,只緣一曲后庭花?!疚觥咳娨耘_城這一六朝帝王起居臨政的地方為題,描寫了六朝縱情作樂的荒淫生活,和野草叢生的凄涼景象形成了鮮明對比,把嚴肅的歷史教訓化做了觸目驚心的具體形象,寄托了吊古傷今的無限感慨。(4)用典抒情

用典有用典和引用前人詩句兩種。

用典是借用歷史故事來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對現(xiàn)實生活中某些問題的立場和態(tài)度、個人的意緒和愿望等等,屬于借古抒懷(諷今)。

引用或化用前人詩句目的是加深詩詞中的意境,促使人聯(lián)想而尋意于言外。

引用重在“引”,指寫文章時,有意引成語、詩句、格言、典故等來表達自己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說明自己對新問題、新道理的見解?!耙睆氖欠癜嵊迷脑拋碚f有兩種方式,一是直引,指直接引用,一是意引,指非原文(話)引用,而是錄其大概意思。

化用重在“化”,即將他人作品中的句、段或作品化解開來,根據(jù)表達的需要,再重新組合,靈活運用,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如王勃《滕王閣序》中的“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則化用庾信《馬射賦》:“落花與芝蓋同飛,楊柳共春旗一色”

,化用后的的句子成了千古絕唱。

而“東隅已逝,桑榆非晚”句子,這是化用《后漢書》“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由后例可知,所謂“化用”,其實包含了兩層意思:一是“化”,一是“用”。也就是說既借用前人的句子又經(jīng)過自己的藝術改造,是一種推陳出新。“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寫的是劉裕當年北伐抗敵的英雄氣概。作者借贊揚劉裕,諷刺南宋王朝主和派屈辱求和的無恥行徑,表現(xiàn)作者抗金的主張和恢復中原的決心?!斑^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姜夔《揚州慢》)“春風十里”引用杜牧的詩句,表現(xiàn)往日揚州十里長街的繁榮景況,是虛寫;“盡薺麥青青”,寫詞人今日所見的凄涼情形,是實寫。這兩幅對比鮮明的圖景寄寓著詞人昔盛今衰的感慨。(5)借事抒情:詩人把自己的情感寓于敘事之中。早發(fā)白帝城李白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在敘事中,寓含著作者急于回家與家人團聚的迫切心情。閱讀下面這兩首詩,回答問題。送溫臺[唐]朱放渺渺天涯君去時,浮云流水自相隨。人生一世長如客,何必今朝是別離!雨夜[宋]張詠簾幕蕭蕭竹院深,客懷孤寂伴燈吟。無端一夜空階雨,滴破思鄉(xiāng)萬里心。上面兩首詩的結尾兩句抒情方式有何異同?請結合作品簡要分析。閱讀下面這兩首詩,回答問題。送溫臺[唐]朱放渺渺天涯君去時,浮云流水自相隨。人生一世長如客,何必今朝是別離!雨夜[宋]張詠簾幕蕭蕭竹院深,客懷孤寂伴燈吟。無端一夜空階雨,滴破思鄉(xiāng)萬里心。上面兩首詩的結尾兩句抒情方式有何異同?請結合作品簡要分析。同:都運用了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第一首“何必”表達了面對別離的豁達,對朋友的寬慰;第二首“無端”表現(xiàn)幽怨之情,“思鄉(xiāng)萬里心”表現(xiàn)思鄉(xiāng)之情。異:第二首還運用了間接抒情的方式,“一夜空階雨”烘托思鄉(xiāng)之情。描寫方式用形象的語言對人、物、環(huán)境等的形態(tài)、特征做具體生動的描繪,使讀者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睹其物,如臨其境。根據(jù)描寫角度的不同可分為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根據(jù)描寫所用筆墨的多少可分為白描(簡筆)和細描(工筆)。1.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正面描寫,也稱直接描寫。指對描寫對象直接進行描寫。如:白居易《楊柳枝詞》:“一樹春風千萬枝,嫩于金色軟于絲。永豐西角荒園里,盡日無人屬阿誰?”如: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鑒賞詩歌的描寫方式:側面描寫,也稱間接描寫。指對描寫對象不直接進行描寫,而從其他人物的態(tài)度、議論、評價等方面達到間接表現(xiàn)事物的目的。如:白居易《夜雪》:“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闭滋幪帍膫让姹憩F(xiàn)夜雪之大。如:《陌上?!奉^上倭墮髻,耳中明月珠。緗綺為下裙,紫綺為上襦。行者見羅敷,下?lián)埙陧?。少年見羅敷,脫帽著帩頭。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借“行者”“少年”“耕者”“鋤者”等的反應來烘托秦羅敷驚人的美貌。2.動靜結合(或以動襯靜、以靜襯動)動靜結合、以動襯靜、以靜襯動是常用的寫景手法。以動襯靜是一種以動態(tài)的景物來反襯靜態(tài)的景象,烘托出一種更寧靜的環(huán)境的表現(xiàn)手法。如南朝詩人王籍的《入若耶溪》中“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是典型的以動襯靜的手法,“蟬噪”“鳥鳴”籠罩著若耶溪,山林的寂靜顯得更為深沉。3.細節(jié)描寫

細節(jié)指細微的動作或細小的情節(jié),這些動作或情節(jié)人們一般不在意,但對表現(xiàn)人物性格或抒發(fā)情感能起到重要的作用。細節(jié)描寫有很強的表現(xiàn)力,可以管中窺豹,一葉落而知秋。如張籍《秋思》:“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fā)又開封?!边@首詩借助生動的細節(jié)描寫傳遞人物的思想感情,“臨發(fā)又開封”這一行動細節(jié)表達了作者對家鄉(xiāng)、對親人的深切懷念。4.點面結合所謂“點”,指的是最能顯示人、事、景、物的形象狀態(tài)特征的詳細描寫;所謂“面”,指的是對人、事、景、物的敘述或概括性描寫。點面結合就是“點”的詳細描寫和“面”的敘述或概括性描寫的有機結合?!懊妗敝傅氖菍Ρ尘白龃志€條的勾勒,“點”指的是在背景上做精妙的描畫。點面結合的形式多樣,可以是虛面上的實點,也可以是動面上的靜點。如朱敦儒的《好事近·漁父詞》:“搖首出紅塵,醒醉更無時節(jié)?;钣嬀G蓑青笠,慣披霜沖雪。晚來風定釣絲閑,上下是新月。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鴻明滅?!鄙掀瑥拿嫔蠈O父的志趣和生活概貌做了總的交代,下片洗練的筆墨摹寫了一個恬淡自適的漁父形象。而在靜態(tài)的畫面上,又加上了孤鴻這個動點。全詩點面結合,描寫了詞人超脫世俗、不受約束的閑適生活。5.觀察角度變化描寫要有層次性——由遠到近或由下而上等??赐痪拔铮^察者所處的方位不同、角度不同(俯視、仰視、遠眺、近看),視覺形象會呈現(xiàn)千姿百態(tài),變化萬千。

從不同角度描寫,會使讀者對所描寫的景物產(chǎn)生更加全面的認識,獲得更完美的體驗。如杜牧的《山行》:“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鳖^兩句描繪了秋山遠景。第一句描寫了秋山高遠的景象,表現(xiàn)了詩人勇于攀登的精神。第二句描寫了秋山中的一個特定場景,在白云浮動的天空下有幾戶人家隱約可見。后兩句描繪了秋山近景。“霜葉紅于二月花”一句,生機勃勃,鮮艷奪目,清新剛勁,形象鮮明,給人一種秋光勝似春光的美感。描寫角度:由遠到近。6.調(diào)用多種感官(視覺與聽覺相結合等等)描寫要從不同角度,以增強描寫的立體感。描寫大多采用視覺描寫,但為了多方面地表現(xiàn)所寫之物的特點,更加方便抒發(fā)感情,常常輔之以聽覺、嗅覺、觸覺、味覺等。如唐代詩人王建《江館》:“水面細風生,菱歌慢慢聲。客亭臨小市,燈火夜妝明?!彼炀毜剡\用各種感官,描寫了一幅清新的江館夜市圖?!八婕氾L生”是觸覺,寫的是清風徐來,水波微興?!傲飧杪暋笔锹犛X,采蓮小調(diào)婉轉柔美,舒緩悠揚。“燈火夜妝明”是視覺,不遠處有明亮的燈光,燈光下,有盛裝女子婉麗的身影。這首旅宿詩,透露出作者領略江邊夜市時悠閑欣喜的感情。

7、白描和工筆:

白描原是國畫的一種畫法,指純用線條勾畫,不加色彩渲染,后用于文學創(chuàng)作,指用樸素簡練的筆墨,抓住對象的特征,不重詞藻修飾與渲染烘托,描畫出鮮明生動的形象的一種描寫手法。

“白描”在古詩中的運用

1、刻畫人物,不繪背景,只突出主體。

如白居易的《賣炭翁》: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夜來城外一尺雪,曉駕炭車輾冰轍。牛困人饑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

在這首小型敘事詩中,作者以白描的手法,成功地塑造了賣炭老翁的感人形象?!皾M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边@十四個字的肖像描寫,不僅準確地表現(xiàn)了賣炭翁的職業(yè)和年齡特征,而且使人想到他的辛酸勞作和痛苦生活。長期受煙火熏烤使皮膚變色,終日扒摸木炭把十指沾黑,而“兩鬢蒼蒼”又表現(xiàn)出賣炭翁的凄楚和衰老。

用白描手法刻畫人物,三言兩語就能揭示人物的外貌、神態(tài),使讀者如見其人。

2、敘寫事件,不求細致,只求簡明

如聶夷中的《田家》:父耕原上田,子屬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倉。

這首詩表現(xiàn)田家的悲苦命運,沒有大肆鋪張,用語簡煉,詩人冷靜地敘述田家的生活與遭際:父親在原田上耕種,兒子在山邊開墾荒地,他們不惜流血流汗,想盡辦法擴大耕種,增加收獲,以維持生計,圖個日子過得好一點。然而,在青黃不接的六月,田地里的莊稼還沒有成熟,“官家”早已迫不及待地修繕糧倉,張開血盆大口,只等著禾苗成熟,便如數(shù)搜刮進自己的倉里。全詩沒有半句議論抒情,卻深刻地提示了農(nóng)民深受苦難的根源。

用白描手法用于敘事,使人感到線條明晰,言簡意真。3、描寫景物,不尚華麗,務求樸實

如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詩人連用九個名詞,分別描繪了“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九個意象,成一幅蒼涼寂寥的秋景圖,表現(xiàn)出濃烈的思鄉(xiāng)之情。盡管作者不著一個哀字,但是悠悠哀愁在這樣蕭瑟蒼涼的暮景中盡露無遺。

用白描手法寫景,可讓人快速抓住景物的特征,體會作者所寄寓的感情。7.白描

白描原是國畫的一種畫法,指純用線條勾畫,不加色彩渲染,后用于文學創(chuàng)作,指用最簡練的筆墨,不加烘托而描畫出鮮明生動的形象的一種描寫手法。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劉長卿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蒼山、風雪、白屋、柴門、犬吠、歸人,層次分明,有遠有近,有聲有色,形成了“風雪夜歸人”的畫境。通過“夜歸人”剎那間的感觸,來寫主人的美好心靈,透出主人的好客之情。

工筆即細節(jié)描寫,指用細膩的筆觸對重點描寫對象作精細地刻畫和描繪,使讀者有清晰、深刻的印象,這與白描大體勾畫輪廓的方法恰恰相反。

如張籍《秋思》: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fā)又開封。作者寫了這樣一個細節(jié):家書將要發(fā)出時,又覺得有話要說,故“又開封”。表達了漂泊異鄉(xiāng)的游子對家鄉(xiāng)親人的無盡思念。鑒賞詩歌的描寫手法描寫角度:上下,遠近,俯視仰視描寫內(nèi)容:所見(視覺),所聞(聽覺),所感(觸覺、味覺、嗅覺)描寫方法:1、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2、細節(jié)描寫3、動靜結合4、點面結合5、白描工筆例3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題目。長安夜雨薛逢①滯雨通宵又徹明,百憂如草雨中生。心關桂玉②天難曉,運落風波夢亦驚。壓樹早鴉飛不散,到窗寒鼓濕無聲。當年志氣俱消盡,白發(fā)新添四五莖。[注]①薛逢:字陶臣,歷官侍御史、尚書郎。因恃才傲物,屢忤權貴,仕途頗不得意。②桂玉:比喻昂貴的生活費用。頸聯(lián)從哪些角度對景物進行了描寫?請簡要分析??键c·技法

思維軌跡描寫景物的角度,一般分為仰視與俯視、遠與近、點與面、整體與局部、視覺與聽覺等。本詩的第三聯(lián)是寫景的句子,“早鴉”是視覺,“鼓聲”是聽覺,那么這道題就很好答了。

參考答案①視覺角度與聽覺角度。(步驟1)②樹上集聚的早鴉是作者所見之景,沉悶的鼓聲是作者所聞之聲。(步驟2)③表現(xiàn)了景物的凄冷蕭條。(步驟3)虛實結合(虛實相生)虛與實是相輔相成的,又是一對相對的概念

1眼前之景為實,想象虛構之景為虛

2景物為實,情感為虛

3形象為實,抽象為虛

4有限為實,無限為虛

只恐雙溪蚱蜢舟,載不動許多愁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B.描寫:1.正面描寫①多角度,變換角度。

摹形、擬聲、繪色(調(diào)動視、聽、嗅、觸等感官)?!皟蓚€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保ǘ鸥Α督^句》)②觀察角度的變化。遠近、上下、俯仰等?!懊╅荛L掃凈無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保ㄍ醢彩稌幭壬凇罚蹌屿o結合。以動襯靜,以有聲襯無聲。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保ㄍ蹙S《山居秋暝》)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鳥鳴澗》)

④白描。不加修飾渲染,只是簡單勾勒。“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p>

(溫庭筠《商山早行》)⑤虛寫、實寫,虛實結合?!盎⒐纳恹[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保ɡ畎祝敖裣菩押翁帲瑮盍稌燥L殘月?!保溃藜毠?jié)描寫?!奥尻柍抢镆娗镲L,欲作家書意萬重。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fā)又開封?!保◤埣肚锼肌罚?.側面烘托(烘云托月)、對比①烘托:從側面著意描寫,作為陪襯,使所需要的事物鮮明突出?!包S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保ㄍ踔疁o《涼州詞》)“行者見羅敷,下?lián)埙陧殹I倌暌娏_敷,脫帽著帩頭?!保ā赌吧仙!罚趯Ρ龋簝煞N對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兩個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較。使好的顯得更好,壞的顯得更壞。

“戰(zhàn)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保ǜ哌m《燕歌行》)“陶盡門前土,屋上無片瓦。寸指不沾泥,鱗鱗居大廈?!保穲虺肌短照摺罚┲赋鱿旅孢@首詩所用的表達方式:西塞山懷古

劉禹錫王濬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帆出石頭。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從今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記敘)(議論)(抒情)試題精選

春興

武元衡

楊柳陰陰細雨晴,殘花落盡見流鶯。

春風一夜吹鄉(xiāng)夢,又逐春風到洛城。1.結合詩句,簡析詩歌的一、二句所描寫春景的特點。2.詩歌三、四句是本詩的佳句,試分析這兩句運用的藝術手法及其效果?!皻埢浔M“點出是暮春(殘春)之景;雨過天晴,楊柳陰陰,流鶯啼鳴,寫出了景色的清新明麗美好。擬人和新奇的想象。寫春風吹夢,夢逐春風,形象地表現(xiàn)了春風的多情、善解人意。抒發(fā)了詩人深切的思鄉(xiāng)之情。謝亭送別

許渾勞歌一曲解行舟,紅葉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遠,滿天風雨下西樓。1.作者在詩中抒發(fā)了什么樣的情感?2.有人認為第二句“紅葉青山”的色調(diào)與全詩的情感基調(diào)不和諧,你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紅葉青山”色彩艷麗,乍看似不協(xié)調(diào),實際上恰恰是對離愁的有力反襯。景色越美,越覺歡聚之值得留戀,越覺得離別的難耐。這里運用了“以樂景寫哀情”的手法。離別之愁。雨后池上

劉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鏡照檐楹。

東風忽起垂楊舞,更作荷心萬點聲。①第一、二句是怎么描寫水面平靜的?②從“動”與“靜”的角度對這首詩進行賞析。第一句直接寫水面平靜的視覺形象;第二句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水面如同輕輕磨過的明鏡一樣,倒映出池塘邊的房檐和楹柱,以此表現(xiàn)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靜。1、2句以“水面平”和“明鏡”“照檐楹”等寫出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靜態(tài),3、4句用“忽起”“垂楊舞”及垂楊葉上的雨滴被風吹到荷葉上發(fā)出的萬點聲響等,表現(xiàn)雨后池塘上一種動態(tài)之美。有靜有動,以靜顯動,又以動襯靜,動靜結合,組成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圖。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6分)秋思

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fā)又開封。王安石評論張籍詩歌的風格是:“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痹囄鰪埣嗽妼懥松钪心膫€“尋?!钡募毠?jié)?表達了他什么樣的情感?[答案]詩中作者寫了這樣一個細節(jié):家書將要發(fā)出時,又覺得有話要說,故“又開封”。作者客居洛陽見秋風起,從而引起對家鄉(xiāng)親人無限的深切思念,所以又打開信封補寫。[解題指導]第一問屬詩歌意象的考查,也隱性地考查了表達技巧,考生是否掌握什么是細節(jié)描寫,是答題的關鍵。第二問是分析作者在詩歌中表現(xiàn)出來的思想傾向,如果在腦中活靈活現(xiàn)地想象出意境:作者見到秋風起,便寫了一封家書請人捎回,擔心話沒說完,信使臨行時,又急急忙忙地打開,重新瀏覽信件,而且作了一些補充。你說他是什么情感?絕句吳濤游子春衫已試單,桃花飛盡野梅酸。怪來一夜蛙聲歇,又作東風十日寒。此詩體現(xiàn)了怎樣的季候特點?錢鐘書稱此詩表現(xiàn)了某種“情味”,請結合詩句作簡要分析?!敬鸢浮竣俅合闹徽€寒的特點。

②通過細節(jié)和景物描寫,春衫試單,桃花飛盡,野梅已酸,連青蛙也唱起了歌,可見氣候溫暖和煦。忽然青蛙聲息全無,原來天氣又驟冷起來了。從視覺、聽覺、味覺、觸覺等表現(xiàn)乍暖還寒的感受,表現(xiàn)了游子對季候變化特別敏感的心理。從軍行

陳羽海畔風吹凍泥裂,梧桐葉落枝梢折。橫笛聞聲不見人,紅旗直上天山雪。(1)聯(lián)系全詩,說說一、二兩句環(huán)境描寫的作用。(2)三、四句意在寫人卻說“不見人”,說說作者是怎樣來寫人的?(3)第四句中“直上”兩字用得好,好在哪里?突出自然環(huán)境的惡劣,用濃重的氛圍襯托從軍將士無所畏懼的精神風貌。用“橫笛”“紅旗”來指代人,先寫“橫笛聞聲”,后寫“紅旗直上”,在壯美的背景上凸現(xiàn)行軍將士的昂揚斗志。是動態(tài)描寫,使畫面顯得生機勃勃,顯示了將士們高昂的士氣,一往無前的精神。裴給事宅白牡丹

裴潾長安豪貴惜春殘,爭賞街西紫牡丹。別有玉盤承露冷,無人起就月中看。(1)前兩句是如何寫紫牡丹的?這跟寫白牡丹有什么關系?

(2)第三句中詩人用一“別”字引出盛開的白牡丹,這樣寫好在哪里?全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通過寫長安豪貴爭賞紫牡丹,側面描寫出紫牡丹花開之盛、之美。寫紫牡丹花開之盛之美,為后面展開對白牡丹的描寫作鋪墊。一個“別”字引出另一番景象,一動一靜,一熱一冷的對照凸顯出白牡丹盛開的形象和冷清的處境。表達了詩人對白牡丹及裴給事的高潔形象的贊美和對其處境的同情。喜外弟盧綸見宿

司空曙

靜夜四無鄰,荒居舊業(yè)貧。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

以我獨沉久,愧君相見頻。平生自有分,況是蔡家親。1.作者寫“雨中黃葉樹”之景,對于抒情起了什么樣的作用?【答案】以秋雨落葉之景,比喻人之衰老,表現(xiàn)了詩人心境的悲涼,同時烘托出環(huán)境氣氛的悲涼。2.詩題中作者為表弟盧綸來訪住宿而“喜”,這喜悅之情是貫穿全詩的嗎?請結合詩句作簡要回答?!敬鸢浮坎皇恰T婎}及詩的后半首雖寫了與外弟相逢之“喜”,卻也通過“愧君相見頻”隱約表現(xiàn)了自己不得志的悲涼之情;而前半首則全是寫為自己的困居荒郊的處境而悲。悲喜交集,但全詩的感情基調(diào)卻是傾向于“悲”。醉落魄·詠鷹

[清]陳維崧寒山幾堵①,風低削碎中原路②。秋空一碧無今古。醉袒貂裘,略記尋呼處。男兒身手和誰賭?老來猛氣還軒舉③。人間多少閑狐兔。月黑沙黃,此際偏思汝。

[注]①堵:座。②削碎中原路:形容鷹掠地飛過。③軒舉:意氣飛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