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功能理論與結構理論_第1頁
第六章功能理論與結構理論_第2頁
第六章功能理論與結構理論_第3頁
第六章功能理論與結構理論_第4頁
第六章功能理論與結構理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六章功能理論與結構理論第一頁,共二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教學目的:了解功能理論和結構理論的基本觀點,掌握如何從上述兩種理論的角度對社會進行解釋、分析與預測。主要內容:功能理論是以“整體需求”與“要素的功能”之間相互關系來解釋社會過程的理論。結構理論則是將“文化、制度”等結構因素作為解釋“人們社會行為方式”的基礎的理論。學習重點:功能主義與結構主義的主要觀點。學習難點:把握功能主義與結構主義與學科基本問題之間的內在聯系。授課學時:2學時。第二頁,共二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授課內容:6.1功能理論6.2結構理論第三頁,共二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6.1功能理論6.1.1功能理論的產生從經濟學的角度看,人類是趨利避害的理性動物,試圖最大限度地實現自己的“功利”或報酬和滿足;社會生活是人們理智地追求自己的利益的競爭游戲,而社會秩序則源于這些自我利益的沖突——功利主義。工業(yè)化和都市化引起的破壞性的社會變革幫助歐洲大陸從功利主義的幻想中解脫出來。19世紀的社會思想家們十分關注社會秩序的維持問題。社會學的第一種理論方法——功能主義——出現即是對功利主義的反動——受生物學的影響,社會學選擇了有機論。功能主義植根于19世紀初期的有機論??椎潞碗S后的斯賓塞及迪爾凱姆的有機論顯然影響了第一代人類學家——馬林諾夫斯基和布朗;后者反過來又和迪爾凱姆的分析一起,推進了現代功能觀點的形成。第四頁,共二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6.1.2功能理論的社會觀一、社會是一個有機“整體”。

任何“社會”都是由不同的“部分”構成的“整體”。社會中的“部分”,指的是不同的群體或組織所從事的特定的活動。二、“部分”對社會整體發(fā)揮著特定的功能。不同的群體或組織通過人們從事的特定的活動,對社會整體的延續(xù)和發(fā)展,發(fā)揮著特定的功能。功能理論是一種“宏觀社會”視角的理論。第五頁,共二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6.1.3功能理論的內容功能理論的內容,是圍繞對“社會整體”與“組成部分”之間關系的解釋展開的。

一、社會整體有“自身的需要”。社會整體“自身的需要”,指社會整體為延續(xù)自身的存在所“內生的需要”。早期“功能理論”從類比生物有機體的方法,對社會整體的“需要”及其與各組成部分的關系作出解釋。如,斯賓塞的社會學理論。社會整體的“需要”不能還原為各個“組成部分”的需要。社會整體有哪些“需要”呢?

①“物質的需要”:獲取各種物質性資源,生產出各種滿足人類物質需求的物品,供人們消費。即,“經濟”。物質基礎。②“目標與秩序的需要”:確立“發(fā)展的目標”和實現目標的“秩序”。即“政治”。政治設計。③“整合行動的需要”:按照設計的秩序控制人們的行動。④“維護模式的需要”:形成共享的符號體系和價值標準。第六頁,共二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二、社會整體的“需要”,決定著各個“組成部分”的功能和人們活動的內容。

功能理論認為,社會整體中必須有哪些“組成部分”,是由社會整體的“需要”來決定的。不同的組成“部分”應分別擔負什么“功能”,也是由社會整體的“需要”所決定的。功能理論的觀點是,人們從事的活動,不是由人們的動機和意圖來決定的,而是受社會整體的“需要”來決定的。三、社會整體“存在的必要條件”。

功能理論的解釋存在一個問題:社會整體的“需要”是由什么決定的?“功能理論”無法從社會生活中作出解釋?!把h(huán)論證”困擾著功能理論的解釋。因此,后來的“功能理論”學者,將社會整體的“需要”,解釋為社會整體的存在必須滿足的“四個必要條件”。第七頁,共二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四、社會整體中各個“組成部分”擔負著的特定功能1、“經濟活動”及其功能各種經濟組織及人們在其中所從事的“經濟活動”,擔負著滿足社會整體存在最基本的“必要條件”——經濟發(fā)展——的功能。2、“政治活動”及其功能各種政治組織,擔負著建立“確立目標”和“秩序”,制訂法律,維持基本政治秩序的功能。3、“社會活動”及其功能各種類型的社會組織、尤其是非政府組織,擔負著推進社會生活中“合理的權利與義務”的功能。發(fā)揮著“整合社會行為”的功能。4、“文化活動”及其功能文化與教育、意識形態(tài)、宗教等組織機構,擔負著為人們的社會生活提供“符號和道德價值文化”的功能。第八頁,共二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五、“組成部分”所發(fā)揮的“功能”

1、“正功能”和“負功能”

“部分”發(fā)揮的功能中,對社會整體存在的必要條件的實現有積極作用的功能,是“正功能”。反之,“部分”發(fā)揮的則是“負功能”。2、“顯功能”和“潛功能”

“部分”所發(fā)揮的“功能”中,有些是目的明顯的功能,屬于“顯功能”。但有時,“部分”發(fā)揮特定功能時還會隱含著一些未經設計的、意料之外的功能,這樣的功能,屬于“潛功能”?!皾摴δ堋保瓤梢允恰罢δ堋?,也可能是“負功能”。有時,也可能出現“正功能”只是形式,其內容上實實在在是“負功能”。有哪些顯功能-潛功能的實例?第九頁,共二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六、關于“社會整體”所處的狀態(tài)

1、社會整體的“常態(tài)”

當某個“組成部分”所發(fā)揮的功能,從“正功能”的方向上實現著社會整體“存在的必要條件”時,社會整體處在“常態(tài)”情況。

2、“社會整體”的“病態(tài)”

當某些“組成部分”所產生的功能,不能滿足社會整體存在的必要條件時,甚至在破壞著這種必要條件的實現時,社會整體就必然會處于“病態(tài)”情況。第十頁,共二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6.1.4功能理論的社會學性質作為社會學理論之一,“功能理論”怎樣展開社會學的“基本問題”和“研究對象”呢?

1、從社會學的“基本問題”角度看“互動行為”與“社會結構”的關系問題,是社會學的基本問題。在功能理論中,社會學的基本問題具體表現為:“各組成部分及其功能之間的相互作用”與“社會整體存在的必要條件”之間的相互關系問題?;蛘哒f,是“整體的需要”與“部分的功能”的關系問題。

2、從社會學的“研究對象”看“社會行為”與“制度文化”的相互關系是社會學的研究對象。在功能理論中,社會學研究的對象具體表現為:“人們從事功能性活動過程中的社會行為”與“功能性活動中形成的規(guī)則、價值”之間的相互關系。第十一頁,共二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結構)功能主義研究示例神仙社會世俗社會第十二頁,共二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卵玉姑娘”、“苡禾娘娘”、“李古姑娘”:人格化的女神與動植物相配而生下人類——“咿啰娘娘”、“伊窩阿巴”:單性神造人洪水遺民/雙性神造人佛教娘娘神、道教娘娘神、地方娘娘神:功能多元化原始人將人的生理過程全部附著在神性的解釋上,把人的生育功能演繹為神的功能,出現了對圖騰和生育始祖女神的崇拜;其頂峰是母系氏族的“只知其母不知其父”。此外,婦女還是人類得以維持生存和生活食料的主要生產者。女性生育功能開始走向弱化,母權制開始向父權制過渡。男性在生產中開始發(fā)揮重要作用。女性必須承擔對家庭和社會保證生育的雙重功能,淪為生育工具和男性的附屬品。由于對生育各個環(huán)節(jié)的要求多樣,導致娘娘神的多元化。第十三頁,共二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詳細論證參見徐曉軍:《土家族女神崇拜探微》,《中南民族大學學報》2001年第4期。研究邏輯:由于神話的編造不可能突破社會結構的框架,因此,從神仙社會的結構能折射出當時真實的社會結構。而認識一個社會的結構,可以從分析當時社會的功能入手,即從社會基本功能的滿足狀況中來發(fā)掘社會結構的基本特征。世俗社會結構神仙社會結構神仙的功能研究方向邏輯方向世俗社會結構決定神仙社會結構社會結構決定社會功能第十四頁,共二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詳細論證參見徐曉軍:《土家族女神崇拜探微》,《中南民族大學學報》2001年第4期。具體研究過程:

土家族女神崇拜中女神的功能分析土家族神仙的社會結構分析土家族世俗的社會結構特征推理第十五頁,共二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6.2結構理論6.2.1結構理論的產生

第二次工業(yè)革命期間自然科學的飛速發(fā)展,其影響滲透到社會的各個方面,社會科學在此影響下也出現了增強實證性的要求,而一個外在于個體的社會事實或者社會結構就成為滿足這種需要的產物。當時的社會動蕩凸顯出個人在社會面前的無力,從結構的角度來解釋這種狀態(tài)也成為自然的選擇。第十六頁,共二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6.2.2結構理論的社會觀一、社會是一種社會關系模式化了的“結構”。社會是人們“社會關系”凝聚起來的整體。凝聚人們“社會關系”的具體的載體有“家庭”、“群體”、“組織”、“國家”等。社會則是由各個層次的“社會關系載體”組合而成的“結構性”的整體。“結構理論”研究的主要是“宏觀社會”。第十七頁,共二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二、社會結構的性質決定著人們社會行為的性質1、社會為什么能夠不斷延續(xù)

結構理論認為,社會之所以能夠不斷延續(xù),是由于人們是在一定的社會結構中發(fā)生著“社會結構”所“設定好了”的行為。社會結構通過“傳統觀念”、“制度體系”和“行為方式”對人們的社會行為發(fā)生作用。人們則是通過接受傳統的觀念、按照制度的要求發(fā)生社會行為、或者模仿他人的行為方式行動,“社會結構”的內容便“被保存”或者“被再生產”出來了。

2、社會結構“設定”人們的社會行為

一定的社會結構通過“傳統觀念”、“制度體系”和“行為方式”,設置下了一系列“位置-角色”,對人們的社會行為進行“設定”。并且,通過教育體系和獎罰機制,制約著人們按照該“設定”的內容發(fā)生他們的社會行為。一個重要的范疇:慣例。第十八頁,共二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三、社會結構作用于人的社會行為的途徑

1、社會化

結構理論認為,社會結構通過“社會化”對人們的社會行為發(fā)生作用。通過“社會化”,人們學習并接受制度文化,按照制度文化的要求發(fā)生社會行為、或者模仿他人的行為方式行動,“社會結構”的內容通過“社會化”被再生產出來。

2、社會控制

社會結構作用于人們社會行為的另一種途徑是“社會控制”。一定的社會結構通過“制度文化”形成一中制約機制,對不按照“位置-角色”發(fā)生社會行為的人實施行為控制。通過上述的“教育體系”和“獎罰機制”,社會結構,制約著人們按照該“設定”的內容發(fā)生他們的社會行為。因此,社會結構通過人們的社會行為得以重現。第十九頁,共二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6.2.3結構理論的內容一、社會結構的內容是一系列“位置”和“角色”

在“結構理論”看來,社會結構的內容,就是一系列相互關聯的“社會位置”和相應的“角色”。角色,就是關于一定的“社會位置”上的人們在發(fā)生社會行動時的“權利和義務”。人們的社會行動過程就是在“扮演角色”。社會中的“法律”、“規(guī)章制度”、“宗教”、“輿論”、“風俗習慣”等形式,為處在各種“位置”上的人們確立了相應的“地位”和“角色”。因此,結構理論解釋社會關系和人們的社會行為,總是圍繞著“角色”和“角色扮演情況”去說明處在一定“社會位置”人們行動的特征,說明不同“社會位置”的人們之間的相互關系。第二十頁,共二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二、社會結構的來源1、社會分工是社會結構形成的基礎。

社會分工,使人們的社會活動內容趨向專業(yè)化。不同的社會活動之間形成了“必須協作”的內在聯系。因此,社會分工基礎上的人們的社會關系,就是一種內生著“合作性”的社會關系。

2、社會結構是如何形成的。

“社會結構”是人們在長期的“必須協作”的關系中“模式化了”的社會關系?!吧鐣Y構”表現為一定的“文化、觀念、制度、行為方式”。第二十一頁,共二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三、社會結構如何設定或者“塑造”人的社會行為方式

這里有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人們是否會自覺按“制度體系”設定的“角色”去發(fā)生他們的社會行為呢?迪爾凱姆強調了一個重要的范疇,即“習慣”。他的觀點是,制度體系所設定的內容,必須能夠在人們社會行為的“習慣”層面真實地展現出來。否則,制度體系就有問題,制度所設定的內容就難以對人們的社會行為產生有效的塑造。結構理論的假定是,由于制度體系是建立在對“必須協作”的內在需求的把握基礎之上的,因此,它必然是能夠得到人們的自覺遵從的。第二十二頁,共二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四、社會結構的變遷1、社會結構發(fā)生變遷的原因。

“社會分工”的變動是“社會結構”變遷的原因。人口因素的變化,是導致“社會分工”狀況發(f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