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1-10單元2_第1頁
三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1-10單元2_第2頁
三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1-10單元2_第3頁
三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1-10單元2_第4頁
三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1-10單元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津東新城張村小學2013-2014學年第二學期

教案

年級:三年級

科目:數(shù)學

教者:楊瑞榮

第一單元位置與方向

一、教學內(nèi)容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東、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識已經(jīng)積累了一些感

性的經(jīng)驗,并通過第一學年的學習,已經(jīng)會用上、下、左、右、前、后描

述物體的相對位置。本單元在此基礎上,使學生學習辨認東、南、西、北、

東北、西北、東南和西南八個方向,并認識簡單的路線圖。

使學生認識東、南、西、北四個方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

例1

向辨認其余的三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例2使學生知道地圖上的方向。

例3使學生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四個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使學生認識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四個方向,能夠用給定

例4的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辨認其余的七個方向,并能用這

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例5使學生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八個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二、教學目標

1、通過現(xiàn)實的數(shù)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辨認方向的意識,進一步發(fā)展空間

觀念。

2、結合具體情境,使學生認識東、南、西、北、東北、西北、東南和

西南八個方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辨認其余的七

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3、使學生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第一課時認識東,南、西、北

教學內(nèi)容

教材P2—3頁例1,P6頁練習一1、2題。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結合具體情境,使學生認識東、南、西、北四個方

向,培養(yǎng)學生辨認方向的意識,進一步發(fā)展空間觀念。

2、過程與方法: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辨認其余的三個方向,并能用

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觀察能力。

教學重難點

使學生認識東、南、西、北四個方向。

教具準備

東、南、西、北卡片、指南針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目標導學

(-)導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參加過升旗儀式嗎?你們知道太陽是從什么位置升起

的嗎?

2、揭示課題:東南西北

(~)展示目標(見教學目標1)

二、自主學習

(-)出示自學提綱

自學提綱(自學教材學一3頁內(nèi)容)

1、早晨,太陽從哪邊升起?

2、指一指哪邊是東?教室的東邊有什么?

3、東和西是相對的,那西邊是哪邊呢?教室的西邊有什么?

4、組織全班活動,起立,指一指東和西。指左邊練習表達:這邊是北。

指右邊:這邊是南。教室的北和南各有什么說一說?

(-)學生自學(學生對照自學提綱,自學教材P3頁例1并完成自學

提綱問題,將不會的問題做標注)

(三)自學檢測

1、圖書館在校園的東面,體育館在校園的面。教學樓在校

園的面,大門在校園的面。(參看課本第3頁)

2、早晨當你面對著太陽,你的后面是()面,你的右面是()

面,你的左面是()面。

3、傍晚當你面對太陽時,你的后面是()面,你的左面是()

面,你的右面是()面。

三、合作探究

(-)小組互探(自學中遇到不會的問題,同桌或學習小組內(nèi)互相交

流。把小組也解決不了的問題記好,到學生質(zhì)疑時提出,讓其他學習小組

或教師講解)。

(-)師生互探

1、解答各小組自學中遇到不會的問題。

(分組方法:異質(zhì)分組,匯報順序:3、4號先匯報,1、2號作補充,

不同的方法說出每一步的思路)

2、教師有針對性地請不同方法的同學匯報自己的描述方法。

(1)組織全班活動,起立,指一指東和西。指左邊練習表達:這邊是

北。指右邊:這邊是南。練習用教室的北和南各有什么說一說?

(2)在教室玩“走方向的游戲”。

(3)小組討論:你怎樣記住我們學校的東西南北方向?各個方向各有

什么特點?

四、達帶JII練

1、早晨當你面對著太陽,你的后面是()面,你的右面是()

面,你的左面是()面。

2、傍晚當你面對太陽時,你的后面是()面,你的左面是()

面,你的右面是()面。

3、晚上當你面對北極星,你的后面是()面,你的右面是()

面,你的左面是()面。

4、填空。4

五、堂清檢測(1-3題必做,4題選做,5題思考題)

1、早晨,太陽從東方升起,我面向太陽,我的后面是()方,

左邊是(),右邊是()方。

2、傍晚,夕陽西下,我面向太陽,我的后面是(),左邊是()

方,右邊是()方。

3、看圖回答問題:

(1)上圖中學校的北面是(),學校的南面是()。

陽光超市的東面有()、()。

(2)少年宮的西面有()、()。

4、坐在自己的座位看看你的東南西北分別是哪位同學?

5、你家的大門是朝哪個方向?東南西北的鄰居是誰?和鄰居之間發(fā)

生過什么有趣的故事說給大家聽聽?

作業(yè)布置

教材P6頁1—2題。

板書設計

認識東、南、西、北

西0東

當你面向北時,后面是南,左面是四,右面是左0

課后反思: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接觸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積累了一些確

定方位的經(jīng)驗和策略,但這些經(jīng)驗比較模糊,零散。課堂中,我通過引導學

生在活動中討論和交流太陽以及北極星的方位,幫助他們整理歸納辨別方

向的方法,并以學校和家庭生活為題材,引導學生親身經(jīng)歷確定方位的活

動,從而加深了理解和記憶,發(fā)展了空間概念,豐富了學生的知識。

第二課時認識地圖上的方向

教學內(nèi)容

課本第4頁例2、練習一相關習題。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在熟悉的生活環(huán)境中辨認方向,體驗東、南、西、

北四個方向,培養(yǎng)方向感,發(fā)展空間觀念。

2、過程與方法:在指出一個方向的條件下,會辨認其余三個方向,

了解地圖上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學生在辨認方向的活動中,進一步感受數(shù)學與

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教學重、難點

1、根據(jù)所給定的一個方向辨認其余的三個方向。

2、能準確運用詞語正確描述行走路線,理解地圖上規(guī)定方向的方法,

分辨地圖上物體所處的相對位置。

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目標導學

(一)導入新課

1、新學期,我們重新安排了座位,現(xiàn)在請你看一看你座位的前、后、

左、右是誰?我們的教室在第幾層?樓上是幾年級的教室,樓下是幾年級

的教室?

2、揭示課題:認識地圖上的方向

(二)展示目標(見教學目標1)

二、自主學習

(一)出示自學提綱

1、辨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

(1)說一說,太陽在哪里,太陽從什么地方升起來。

(2)晚上太陽落山在什么方向?指一指西邊在哪里。

(3)請同學們面向太陽升起的方向。

你們現(xiàn)在是面對什么方向站的?

你們背對的方向是哪里?

左手指的方向是哪里?右手指的方向是哪里?

(4)請你向旁邊的同學說明東、南、西、北四個方向。

(5)講述前、后、左、右與東、南、西、北的聯(lián)系。

(二)學生自學(學生對照自學提綱,自學教材P4頁例2,完成自學

提綱問題,將不會的問題做標注)

(學生自學,教師在不干擾學生的前提下巡回指導,發(fā)現(xiàn)共性問題,以掌

握學情)

(三)自學檢測

指出校園內(nèi)的四個方向。

(1)說一說,我們學校的校門朝向什么方向。

(2)面向你家所在的方向站好,觀察:家所在東西方向的同學他們是

如何站的?家所在南北方向的同學他們又是如何站的?

(3)由此我們發(fā)現(xiàn)東與西,南與北是相對的,

(4)說一說,你與誰家的方向是相對的。

(5)一幅地圖,人們通常是按上()下()、左()

右()來繪制的。

三、合作探究

(-)小組互探(自學中遇到不會的問題,同桌或學習小組內(nèi)互相交

流。把小組也解決不了的問題記好,到學生質(zhì)疑時提出,讓其他學習小組

或教師講解)。

(引導學生選擇合適的方法計算,鼓勵學生分工合作,探索交流,教

師巡回輔導,發(fā)現(xiàn)學生不同的解法)

(二)師生互探

1、解答各小組自學中遇到不會的問題。

2、教師有針對性地請不同方法的同學匯報自己的觀察思路與方法。

3、完成校園示意圖。

(1)講述地圖上的方位。(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2)把教室內(nèi)的黑板看作地圖,指出北在什么位置。(我們可以把上

方定為北)

師在教學樓的上方貼出卡片“北”。

(3)提問:現(xiàn)在我們確定了位置北,你能不能辨認出其他三個方向?

指名到黑板上貼出相應的位置。

(4)用語言描述建筑物的具體方位。

(5)問:如果我們把上方確定為其他方向行不行,會發(fā)生什么變化呢?

請你們嘗試著做一做,并說出其他方向。

四、達標訓練(1題、2題必做,3題選做)

1、看圖回答問題。

(1)操場的北面是()、南面是()、西面是()、

東面是(

宿舍的東面是()和(

(3)教學樓的北面是()和(

2、地圖通常是按上()、下()、左()、右()

來區(qū)分方向的。

3、你家在學校的哪個方向?你的同桌在你家的哪個方向?

課堂小結:通常情況下,地圖都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規(guī)律來繪

制的,這樣標準統(tǒng)一,簡單清楚。當我們看一幅地圖時,一定先看清所給

的方向,然后再根據(jù)所給方向,辨認出其他方向。

五、堂清檢測

說出下面每句話所包含的方向。

1、“北極熊,你們那里冷嗎?"(北)

2、“小燕子,春天來了,你們快回來吧!"(南)

3、“太陽公公,晚安!”(西)

4、“太陽公公,起床了!"(東)

5、當你從南往北走時,左手方向是(),右手方向是(

6、東和()相對,南和()相對。

(二)堂清反饋:

作業(yè)布置

教材P7頁4題。

板書設計

認識地圖上的方向

西東

;;

當你面向北站立時,后面是南,

左面是西,右面是東。

課后反思:

本節(jié)課通過看地圖,使學生明確了地圖上的方向是按上北,下南,左

西,右東的順序排列的,通過反復操練及探究,學生們輕松地掌握了本節(jié)

課內(nèi)容,效果較好。

第三課時簡單的路線圖

教學內(nèi)容

教材P5頁例3及P6-7頁練習一的3、4題。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會辨認地圖上的方向,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四

個方向)。并能用東、西、南、北描述行走的路線。

2、過程與方法:在給定的條件下,會確定物體在直線上的位置,培

養(yǎng)學生辨認方向的意識,進一步發(fā)展空間觀念。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方法解決簡單的問題,

培養(yǎng)實踐能力。

教學重點

在圖上辨認東、南、西、北,能用四個方向描述簡單的行走路線。

教學難點

會在圖上辨認東、南、西、北,并能運用這些詞語來描繪物體所在的

方向;能用四個方向描述簡單的行走路線。

教學過程

一、目標導學

(一)兒歌鋪墊,引出新課

同學們,你們還記得上節(jié)課學習的兒歌嗎?

讀了這首兒歌,你們能辨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你們會看簡單

的路線圖嗎?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線嗎?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探究這個問題。

(板書課題:簡單的路線圖)

(二)展示目標(見教學目標1)

二、自主學習

(-)出示自學提綱

自學提綱(快速瀏覽教材P5例3內(nèi)容,并完成自學提綱問題,將不會

的問題做標注)

1、請你觀察這幅圖,看看能不能找到四個方向。并且說說你是從哪里

找到的。

2、找東西南北四個方位的方法是什么?

3、說一說街區(qū)內(nèi)各建筑物的位置,并提出相應的問題。

你還能想出什么問題,問問你的同桌,看看他的回答是否正確。

(二)學生自學(學生對照自學提綱,自學教材P5頁例3,并完成

自學提綱問題,將不會的問題做標注)

(學生依據(jù)自學提綱自學,教師在不干擾學生的前提下巡回指導,發(fā)

現(xiàn)共性問題,以便掌握學情。)

(三)自學檢測

觀察例3情境圖,回答下列問題:

(1)小明從電影院到體育場該怎樣走?

(2)小麗從商店到電影院該怎樣走?

(3)叔叔從醫(yī)院到少年宮該怎樣走?

三、合作探究

(一)小組互探(自學中遇到不會的問題,同桌或學習小組內(nèi)互相交流。

把小組內(nèi)解決不了的問題記好,到學生質(zhì)疑時提出,讓其他的學習小組或

教師講解。)

(二)師生互探

1、解決小組自學中遇到不會的問題。

2、教師點撥,學生糾錯。

四.達標訓練

觀察P5頁“做一做”圖片,完成以下問題。

1、小紅從家向東走了120米,又向走了—米到游泳館?

2、說一說,小紅、肖蘭、小明上學的路線?

3、你還能提出哪些問題?

課堂小結:掌握方位、確定方向,就能夠看準簡單的線路圖。通過這節(jié)

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五、堂清檢測

(-)出示檢測題。

1、說一說三只小動物從家出發(fā)的尋寶路線。

2、學習與鞏固P3頁1、2題。

(二)堂清反饋:

作業(yè)布置

教材P6—7頁練習一3、4題。

板書設計

簡單的路線圖

向東再向北

向西再向北

向南再向西

課后反思:

在教學中我讓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在具體的問題情境中去

解決實際問題,自主探究和小組互動交流,增加了學生表達的機會活躍了

他們的思維,經(jīng)過上節(jié)課的知識積累,辨認四個方向就很容易,只是部分

學生表述不夠流暢自然,今后還需進一步訓練。

第四課時認識東南、東北、西南、西北

教學內(nèi)容

課本P8頁的例4及相應的做一做,P1011練習二的1---4題。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1)使學生了解除了東、西、南、北這四個方向外,

還有東南、東北、西南、西北這四個方向。(2)結合具體情境給定一個方向

(東、南、西或北),能辨認其余的七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

在的位置。

2、過程與方法:借助各種活動,讓學生體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進一步發(fā)展空間觀念。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主動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和解決問題的

能力,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教學重難點

識別東、南、西、北、東北、西北、東南、西南八個不同的方向,學

會根據(jù)給定的一個方向辨認其余的方向。

教具準備

本校模擬圖、卡片、地圖。

教學過程

一、目標導學

(-)談話導入

1、(出示課本情境圖)

通過前幾堂課的學習小明學會辨認東、西、南、北四個方向。今天他

帶了一個指示方向的工具,再次來到校園中的操場上,準備繼續(xù)學習更多

與方向有關的知識。你們猜他帶的是什么?(指南針)好!課前我們已經(jīng)查

找了有關指南針的資料,現(xiàn)在我們就來了解指南針的歷史和使用方法(出

示指南針圖)由學生匯報交流預習1收集的資料?,教師給予歸納,并重點

指導怎樣利用指南針辨別方向:指南針是用來指示方向的。早在2000多年

前,我們的祖先就用磁石制作了指示方向的儀器一一司南,后來又發(fā)明了

羅盤。指南針是我國古代四大發(fā)明之一。

指南針盤面上的指針受地球磁場的影響,紅色的一頭總是指向北,白

色的一頭總是指向南。人們根據(jù)這一原理利用指南針來辨別方向。

2、(揭示課題)認識東南、東北、西南、西北

(二)展示目標(見教學目標1)

二、自主學習

(一)出示自學提綱

自學提綱(自學教材P8例題,并完成自學提綱問題,將不會的問題

做標注)

認真觀察情境圖,回答下列問題:

(1)多功能廳在學校的哪個方向?

(2)什么的方向是東北方向?

(3)食堂在操場的什么方向?

(4)其他兩個方向呢?說說你的理由。

自學檢測

1、根據(jù)指南針現(xiàn)在的指示說說校園里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各有什

么建筑。

2、借助指南針盤面上的標記認識東南、東北、西南、西北這四個方向。

問:多功能廳、食堂分別在校園的什么位置?你是怎么知道的?

引導學生歸納:從“東”出發(fā),東和北之間的方向就叫東北,東和南

之間的方向就叫東南。從“西”出發(fā),西和北之間的方向就叫西北,西和

南之間的方向就叫西南。

3、找出校園的東南方和西北方有什么建筑。

三、合作探究

(-)小組互探(自學中遇到不會的問題,同桌或學習小組內(nèi)互相

交流。把小組內(nèi)解決不了的問題記好,到學生質(zhì)疑時提出,讓其他的學習

小組或教師講解。)

(二)師生互探

(1)解決各小組自學中遇到不會的問題。

(2)體驗方向的重要性。

四、達標訓練

1、給出一個方向由學生討論后制成方向板。

2、利用方向板辨認教室中的八個方向。

3、坐在座位上,說一說你的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分別是哪位同學?

4、出示我國行政區(qū)域圖,問:這是哪國的地圖?適時對學生進行愛國

主義教育。

讓學生找出我國首都北京的位置和廈門的位置,說說廈門在北京的什

么方向?北京在廈門的什么方向?接下來讓學生獨立填寫:

(1)廈門在北京的方向。

(2)大致在北京的西北方向,大致在北京的

西南方向。

(3)北京的東南方有省市。

課堂小結:1、今天同學們表現(xiàn)得非常出色,誰來談談你自己的收獲?

2、交流生活中什么時候會用到方位的知識。

五、堂清檢測

1、介紹學校的內(nèi)部方位:如果來賓來參觀我們學校,你怎樣用方向的

知識為他們導游呢?

2、說出你們家在學校的哪個位置?老師家呢?

3、指導看課本。

細讀課本第10頁練習二第2題的要求,你能解決嗎?

4、地圖上的方位。

讓學生觀觀察課本第11頁第4題圖。

你能找出福建在中國地圖的什么方向嗎?你去過其他的哪些地方?它

在中國的什么方向?

5、看圖回答問題。

(1)吉林大致在北京的()方向。

(2)上海大致在北京的()方向。

(3)廣東大致在北京的()方向。

(4)四川大致在北京的()方向。

(5)青海大致在北京的()方向。

(二)堂清反饋:

作業(yè)布置

練習二1-4題。

板書設計

認識東南、東北、西南、西北

從“東”出發(fā),東和北之間的方向就叫東北,

東和南之間的方向就叫東南。

從“西”出發(fā),西和北之間的方向就叫西北,

西和南之間的方向就叫西南。

課后反思:

本節(jié)課,我先讓學生利用方向板辨認教室中的八個方向,再讓學

生坐在座位上說出自己的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分別是哪位同學,這一

活動體驗實景中的八個方向,感受到了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進一步發(fā)

展了空間觀念,然后利用我國行政區(qū)域圖,引導學生描述某省市所在的位

置,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并結合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滲透了德育目標。

第五課時認識路線

教學內(nèi)容

教材P9頁例5。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認識簡單的路線圖,并能根據(jù)線路圖說出走的方向。

2、過程與方法: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領悟在生活中學習知識的一

些基本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探索意識。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增強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

認識簡單的線路。

教學難點

用語言描述行走的方向。

教學用具

幻燈片、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目標導學

(一)導入新課

1、小朋友們,你們坐過公交車嗎?有沒有獨自乘公交車去到動物園玩

過?今天老師就和你們一起再次到動物園游玩,那么,我們現(xiàn)在就出發(fā),

好嗎?

2、揭示課題:認識路線。

(二)展示目標(見教學目標1)

二、自主學習

(一)出示自學提綱

1、圍繞位置與方向認識簡單的路線圖。

2、討論并組織學生準確找出簡單線路。

3、出示課本第9頁例5的動物園圖,讓學生觀察圖上動物位置與方

向。

(-)(學生自學,教師在不干擾學生的前提下巡回指導,發(fā)現(xiàn)共性問

題,以掌握學生學情)

三、合作探究

(一)小組互探(自學中遇到不會的問題,同桌或學習小組內(nèi)互相交流。

把小組也解決不了的問題記好,到學生質(zhì)疑時提出,讓其他學習小組或教

師講解)。

(二)師生互探

1、解決各小組自學中遇到不會的問題。

2、對7種動物位置學生進行教師解疑。

四、螭^練

1、我來當導游:通過下面的路線圖說說從甲地到乙地是如何行進的?

途中經(jīng)過哪些地方?

商業(yè)遺址

百盛

人民公園

火車站

博覽中心藝術館

I中心廣場-

廣場2、解

決問題。

乘坐1號游覽車從火車站出發(fā),向()經(jīng)過()站,到達中心

廣場;再向()經(jīng)()站到達商城遺址;然后向()經(jīng)()

站到達博覽中心,再向()經(jīng)()站到達藝術館。

課堂小結:我們在說行走路線的時候,要用上我們學過的方位詞語,

這樣就可以說得更清楚。

五、堂清檢測少

1、根據(jù)線路圖找線路。(熟悉線路)宮

4、從游泳館向()走到圖書館。又向()走到醫(yī)院。

(二)堂清反饋:

作業(yè)布置

教材P10-12頁1—6題。

課后反思:

本節(jié)課旨在讓學生在充分練習活動中加深體驗,本節(jié)課容量較大,做一做

中安排的認識公交路線圖是實用性很強的練習,農(nóng)村的孩子對此接觸相對

比較少,所以理解起來就稍微有難度。因此,我準備再上一節(jié)練習課,來

鞏固認識。

第六課時位置與方向整理與復習

復習內(nèi)容

教材P2—12頁位置與方向知識。

復習目標

1、知識與技能:(1)在觀察公園線路圖、公交車站牌、城市平面圖

等活動中,認識路線圖,并會運用方向描述行走路線。(2)認識東南、東

北、西南、西北這四個方位。

2、過程與方法: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過程中獲得成功體驗。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在觀察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感受數(shù)學與

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培養(yǎng)運用生活經(jīng)驗幫助思考的意識。

復習重點

認識東南、東北、西南、西北這四個方位。認識路線圖,會描述行走

路線。

復習難點

能用四個方位詞描述簡單的行走路線。

教學用具

多媒體、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目標導學

(一)導入新課

1、地圖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繪制的。動手找出中華人民共和

國地圖。手控一下,找出四個方向。

2、揭示課題:位置與方向整理與復習

(二)展示目標(見復習目標)

二、自主學習

1、出示復習提綱:

(1)認識東、南、西、北方向,結合具體情境,辨認其余的四個方向。

(2)會找線路圖,根據(jù)圖,描述線路圖。

2、圍繞提綱,解決一些實際問題。自學教材P2頁--14頁中的方向

和線路。

3、對照自學提綱,自主學習。

4、檢測題:

(1)一幅地圖人們通常是按上()下()、左()右()

來繪制。

(2)站在操場中間,指明北邊是(),南邊是(),左邊是(),

右邊是()o

(3)小明坐在教室的中間,他的北邊是(),南邊是(),左邊

是(),右邊是()。

三、合作探究

(-)小組互探

聯(lián)系生活,強化方向和線路圖的關系。

(二)師生互探

1、解答各小組自學中遇到的問題。

2、有針對性地請不同學生回答學習效果。

3、我們的教學樓在北面,大門在(),東北是(),東南是

(),西南是()o

四、達標訓練

1、通常說的四面八方指的是()、()、()、()、()、

()、()、()八個方向。

2、為了進一步加深理解,給學生充分提供交流的機會,使學生更清楚、

明白。

課堂小結:談談你有什么收獲?有什么感受?還有問題嗎?

五、堂清檢測

1、《學習與鞏固》P4頁第2題。

2、《學習與鞏固》P5頁第1題。

3、看一看,填一填。

(1)小熊從家出發(fā)向()方向走()米,再向()走()

米來到運動場,運動場在小熊家的()方向。

(2)小狗從家出發(fā),向()方向走()米,再向()方

向走()米到森林診所,森林診所在小狗家的()方向。

(3)小鹿家在運動場的()方向,兩處相距()米。

作業(yè)布置

《學習與鞏固》P6-7頁1-5題。

課后反思:

有了前幾節(jié)課的知識積累,本節(jié)課就略顯輕松,大部分學生都興

趣高漲,活動積極,回答問題爭先恐后,課堂氣氛活躍。

第二單元除數(shù)是一位數(shù)的除法

一、教學內(nèi)容

1、本單元的主要內(nèi)容有:口算除法、筆算除法。

課題內(nèi)容

用一位數(shù)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數(shù)

例1

口算除法用一位數(shù)除幾百幾十或幾千幾百

例2除法估算

例1一位數(shù)除兩位數(shù)(被除數(shù)各位上的數(shù)都能被整除)

基本的筆

一位數(shù)除兩位數(shù)(被除數(shù)十位上的數(shù)不能被

算除法例2

整除)

一位數(shù)除三位數(shù)(商是兩位數(shù)且有余數(shù))

例3

除法估算

除法的驗算例4用乘法驗算除法

例5有關0的除法

商的中間或末尾有0(1)(一位數(shù)除三位數(shù)、

例6

商三位數(shù))

有關0的除法

商的中間或末尾有0(2)(一位數(shù)除三位數(shù)、

例7

商三位三數(shù))

商是整十、整百、整千

幾百幾十(或幾千幾百)

口算除法

[ftMl

除數(shù)是

一位數(shù)的除法[一位數(shù)除兩位數(shù)

I一位數(shù)除三位數(shù)

筆算除法

戶除以一個數(shù)(不為0)

被除數(shù)中間(或末尾)有o

〔商中間(或末尾)有0

本單元有著承上啟下的作用:(1)它是在表內(nèi)乘、除法,一位數(shù)乘

多位數(shù),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2)它為學生掌握除數(shù)是兩位數(shù)的除法,

學習除數(shù)是多位數(shù)的除法奠定了扎實的知識和思維基礎。

2、本套教材整數(shù)除法的教學內(nèi)容安排在三個年段進行。

年段內(nèi)容

除法的初步認識,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用7?

二年級下學期

9的乘法口訣求商。

三年級下學期除數(shù)是一位數(shù)的除法。

四年級上學期除數(shù)是兩位數(shù)的除法。

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會口算一位數(shù)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數(shù),一位數(shù)除幾百

幾十(或幾千幾百)。

2、使學生經(jīng)歷一位數(shù)除多位數(shù)的筆算過程,掌握一般的筆算方法,會

用乘法驗算除法。

3、使學生能在具體的情境中進行除法估算,會表達估算的思路,形成

估算的習慣。

4、使學生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

的簡單問題。

第一課時除數(shù)是一位數(shù)的除法口算

教學內(nèi)容

課本第13-15頁內(nèi)容。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①使學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初步掌握用一位數(shù)除

兩位數(shù)、除整百整十數(shù)的口算方法,能正確、迅速地進行口算。

2、過程與方法:通過探究過程,使同學們進一步感受口算方法。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認真口算和檢查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理解算理的基礎上掌握口算的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除數(shù)是一位數(shù)的除法口算的算理,正確進行口算。

教學用具

小黑板或課件。

教學過程

一、目標導學

(一)引入新課

1、口答。

(1)24是由幾個十、幾個一組成的?84呢?

(2)42個十是多少?90個十是多少?

2、口算。

36+3=24+2=304-3=604-6=

48+4=844-4=80+2=90+3=

3、揭示課題:除數(shù)是一位數(shù)的除法口算

(二)展示目標(見教學目標1)

二、自主學習

(-)出示自學提綱

自學提綱(自學教材P13T5頁例1,并完成自學提綱問題,將不會的

問題做標注)

1、根據(jù)你的觀察,你看看這幅圖里面有哪些數(shù)學信息?

2、你能用你已有的知識解決圖中提出的問題嗎?試一試:3次就能運

完這60箱,趙伯伯平均每次運多少箱?

你是怎么解決這些問題的?和你小組里的同學商量商量,也可以用你

們手中的工具幫助你說明你的思路。

(二)學生自學(學生對照自學提綱,自學教材P49頁例1,并完成

自學提綱問題,將不會的問題做標注)

(三)自學檢測

1、王叔叔有600箱西紅柿,3次運完,王叔叔平均每次運多少箱?

2、李阿姨要運240箱黃瓜,也運3次,李阿姨平均一次運多少箱?

三、合作探究

(一)小組互探(自學中遇到不會的問題,同桌或學習小組內(nèi)互相交

流。把小組也解決不了的問題記好,到學生質(zhì)疑時提出,讓其他學習小組

或教師講解)。

(-)師生互探

1、解答各小組自學中遇到不會的問題。

(1)讓學生提出不會的問題,并讓學生解決。

(2)教師引導學生解決學生還遺留的問題。

(3)小組匯報:解題思路

①想口訣二三得六2X3=664-3=2604-3=20

②20X3=6060+3=20

③把60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0。60+3=20第一個問題輕松解

決,第二個問題也沒問題。

(4)2404-3=(),這題如何考慮?

2、小結:除數(shù)是一位數(shù)的口算除法,在計算時可以如何思考?

可以想口訣,還可以用以前學的乘法運算來思考,還可以用數(shù)的組成

知識來解決。只要能正確地計算,什么方法都可以。

四、達標訓練(1—2題必做,3題選做,4題思考題)

1、口算。

40+2=120+4=3204-8=180+9=

254-5=36004-9=6004-2=2100+7=

2,算一算,比一比,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80+4=32+8=49+7=

800+4=320+8=490+7=

8000+4=3200+8=4900+7=

我發(fā)現(xiàn):

3、小明和小英進行打字比賽。小英3分鐘打了270個字,小明2分鐘

打了200個字。誰的打字速度快?每分鐘快多少個字?

4、思考題:

按要求寫算式。

(1)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商是200,你能寫出幾個?

(2)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商是40,你能寫出幾個?

課堂小結:談談自己的收獲!還有什么問題?(學生總結不到位的,教

師可作補充總結)

五、堂清檢測

1、填空。

(1)口算320+4時,可以把320看成()個十除以()得()個

十,商就是()。還可以想成4X()=320,所以商是()。

(2)口算2400?6時-,可以把2400看成()個百除以()得()

個百,商是()

2、口算。

350+7=48004-8=420+7=1500+5=

(-)檢測反饋:

作業(yè)布置

練習冊P8頁1-3題。

板書設計

除數(shù)是一位數(shù)的除法口算

60+3=解題思路:

(1)想口訣二三得六2X3=66+3=2604-3=20

(2)20X3=6060+3=20

(3)把60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0。604-3=20

課后反思:

算法多樣化是本節(jié)課的最大優(yōu)點,使學生體會從不同的

角度思考問題,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去計算,通過傾聽和就交流得

到了能力上的提高,計算過程更有樂趣,當迅速得到正確結果后,

學生臉上洋溢著喜悅,很有成就感。

第二課時除法的估算

教學內(nèi)容

教材P16頁例2,P17-18頁練習三相關習題。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體會學習除法估算的必要性,了解除數(shù)是一位數(shù)除法估

算的一般方法。

2、過程與方法:①使學生能在具體的情境中進行除法的估算,會表

達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的習慣。②引導學生根據(jù)具體情境合理進行估算,

知道什么時候要估大些、什么時候要估小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發(fā)展對數(shù)學的積極

情感。

教學重點

了解除數(shù)是一位數(shù)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教學難點

根據(jù)具體情境合理進行估算,知道什么時候要估大些、什么時候要估

小些。

教學用具

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目標導學

(一)引入新課

1、口算。

604-6=2404-8=3204-4=4207=

4504-9=6304-7=3604-6=4004-5=

1204-3=1604-4=280?7二5404-9=

2、列出各題的算式。

(1)有124箱貨物,李叔叔他們?nèi)碎_了三部車。他們?nèi)似骄咳?/p>

大約運多少箱?

(2)離西湖223千米,行駛4小時到達,平均每小時約行多少千米?

(3)每瓶飲料3元,100元最多能買多少瓶飲料?

(4)在一次地震中,有災民182人,如果按每4人發(fā)一頂帳篷,最少

要準備多少頂帳篷?

請學生逐一說出這四道算式的意思,體會生活中許多問題的解決要用

除法估算來完成。

3、揭示課題:除法的估算

(二)展示目標(見教學目標1)

二、自主學習

(一)出示自學提綱

自學提綱(自學教材P16頁例2,并完成自學提綱問題,將不會的問

題做標注)

1、例2中“大約”是什么意思?

2、你覺得書上的兩種估算方法有道理嗎?

3、想一想:怎樣進行除法的估算?

(~)學生自學(學生對照自學提綱,自學教材P16頁例2,并完成

自學提綱問題,將不會的問題做標注)

(學生自學,教師在不干擾學生的前提下巡回指導,發(fā)現(xiàn)共性問題,以掌

握學生學情)

(三)自學檢測

1、估算。223+4Q

2、解決問題。

(1)每瓶飲料3元,100元最多能買多少瓶飲料?

(2)在一次地震中,有災民182人,如果按每4人發(fā)一頂帳篷,最少

要準備多少頂帳篷?

三、合作探究

(-)小組互探(自學中遇到不會的問題,同桌或學習小組內(nèi)互相交

流。把小組也解決不了的問題記好,到學生質(zhì)疑時提出,讓其他學習小組

或教師講解)。

(引導學生正確地計算,鼓勵學生分工合作,探索交流,教師巡回輔

導,發(fā)現(xiàn)、收集學生存在的問題)

(二)師生互探

1、教師有針對性地請不同做法的同學匯報自己的解題思路與方法。

例2:

方法1:124七120方法2:124=120+41204-3=40

120+3=404+4=140+1=41

自學檢測1:2234-4=

方法1:223*200方法2:223=200+23方法3:223-240

2004-4=502004-4=502404-4=60

20+4=550+5=55

2、講解:自學檢測2中的第(3)題只有100元錢,所以估算時不能

將100估大,只能估小;第(4)題,應將182看成200,這樣才能保證有

足夠的帳篷讓災民渡過困難期。

3、方法總結:除數(shù)是一位數(shù)的除法估算,一般把被除數(shù)看成整百(整

+)或幾百兒十(幾千幾百)的數(shù),除數(shù)不變,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進

行計算。

四、達標訓練

1、把260個桃子裝在4個筐里,平均每筐大約裝多少個?

2、估算。

78+4弋470+8弋178+6Q

83+9g360+5心410+7心

3、思考題:

青蛙大約活6年,海龜大約活128年,比目魚大約活64年。

(1)海龜?shù)膲勖蠹s是青蛙的多少倍?

(2)你還能提出哪些問題?

課堂小結:談談你有什么收獲?有什么感受?還有問題嗎?(學生總結不完

整的地方,教師要適當補充總結)

五、堂清檢測

(-)出示檢測題(1、2題必做,3題選做,4題思考題)

1、估算。

71+8、181+2弋359+6Q

440+9、1384-7?=3234-4=*

2、用你喜歡的方法估一估。

125+2心378?5七435+7心

297?4Q469+8Q194?6七

3、思考題:()里最大能填幾?

40X()<16260X()<245

80X()<32470X()<423

(-)堂清反饋:

作業(yè)布置

練習冊P8頁1-3題。

板書設計

除法的估算

例2:124+3-

方法1:124^120方法2:124=120+41204-3=40

1204-3=404+4=140+1=41

課后反思:

本節(jié)課的主要任務是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感和估算能力,而除法的估

算是最難把握的,也是學生最難掌握的。我特別引導學生學會傾聽,只有

傾聽,才有交流,所以我指導學生帶著尊重和欣賞去傾聽別人的發(fā)言,要

學會合理地評價別人的觀點和想法,取人之長,補己之短。

第三課時一位數(shù)除兩位數(shù)的筆算除法G)

教學內(nèi)容

教材P19頁例1,P21頁練習四相關習題。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①掌握一位數(shù)除兩位數(shù)的筆算方法。②能正確地進行

一位數(shù)除兩位數(shù)筆算計算。

2、過程與方法:經(jīng)歷探索一位數(shù)除兩位數(shù)計算方法的過程。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①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發(fā)展對數(shù)學的積

極情感。②經(jīng)歷與他人交流算法的過程,體會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

教學重點

掌握一位數(shù)除兩位數(shù)的筆算方法,能正確計算一位數(shù)除兩位數(shù)。

教學難點

理解算理和除法豎式的正確書寫。

教學用具

小棒。

教學過程

一、目標導學

(一)引入新課

1、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你們知道“植樹節(jié)”是幾月幾日嗎?

(3月12日)

(2)植樹有什么好處?

(3)出示課本第19頁例1的情境圖。

學生觀察找出數(shù)學信息,提出數(shù)學問題。選取問題:三年級平均每班

種多少棵樹?

列式42?2

2、揭示課題:一位數(shù)除兩位數(shù)的筆算(1)

(二)展示目標(見教學目標1)

二、自主學習

(-)出示自學提綱

自學提綱(自學教材P19頁例1,并完成自學提綱問題,將不會的問

題做標注)

1、你會計算“42+2”嗎?試試吧!

(可以用小棒擺一擺。)

2、用豎式怎樣算?用最簡便的豎式寫一寫。

3、在說計算過程時應從以下幾點說:①先算什么:②再算什么;③每

次所得的商該寫在什么位置。

(二)學生自學(學生對照自學提綱,自學教材P19頁例1,并完成

自學提綱問題,將不會的問題做標注)

(學生自學,教師在不干擾學生的前提下巡回指導,發(fā)現(xiàn)共性問題,以掌

握學生學情)

(三)自學檢測

用豎式計算:

364-3684-284?4

三、合作探究

(-)小組互探(自學中遇到不會的問題,同桌或學習小組內(nèi)互相交

流。把小組也解決不了的問題記好,到學生質(zhì)疑時提出,讓其他學習小組

或教師講解)。

(引導學生正確地計算,鼓勵學生分工合作,探索交流,教師巡回輔

導,發(fā)現(xiàn)、收集學生存在的問題)

(-)師生互探

1、教師有針對性地請同學板演展示自己的解題思路與方法。

2、結合學生的情況邊講解邊完成豎式:

(1)我們分小棒,先分4捆的,相當于十位上的4,4除以2,商是2,

寫在哪?

(十位上)為什么?

寫在十位上表示什么?

(2)從總數(shù)中減去2個20,還剩下幾?

(剩2)

(3)2除以2的商是幾?(商1)這個1寫在哪?

(個位上)

(4)分完了嗎?

(還要把得數(shù)加起來)

四、達標訓練(1、2題第一橫行必做,2題第二橫行選做,3題思考

題)

1、課本第21頁第二題前兩個。

2、筆算。

46+2634-355+5

48+426+2934-3

3、三年級二班有學生48人,每兩人用一張課桌,一共要用多少張課

桌?把這些課桌平均擺成4行,每行擺多少張?

課堂小結:談談你有什么收獲?有什么感受?還有問題嗎?(學生總結不完

整的地方,教師要適當補充總結)

五、堂清檢測

(-)出示檢測題(1題第一橫行、2題必做,1題第二橫行選做,3

題思考題)

1、筆算。

664-6644-296+3

28+2634-368+2

2、列式計算。

(1)被除數(shù)是84,除數(shù)是4,商是多少?

(2)99是9的幾倍?

(3)3除36等于多少?

3、思考題。

試做:用豎式計算38?2。

(-)堂清反饋:

作業(yè)布置

練習冊相關習題。

板書設計

一位數(shù)除兩位數(shù)的筆算除法(1)

例1:三年級平均每班種多少棵樹?

42+2=21(棵)

答:平均每班種21棵樹。

課后反思:

在教學中,單靠教師的言語講解有時是遠遠不夠的,還應充分

利用操作。通過操作讓學生形成一定的抽象表象,從而幫助學生理解一定

的算理。在操作中,在學習回答中,讓學生獲得結果,獲得成功感,感受

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感受數(shù)學活動充滿著探索和創(chuàng)造,逐步樹立

起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

第四課時一位數(shù)除兩位數(shù)的筆算除法(2)

教學內(nèi)容

教材第20頁的例2及相關練習。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①使學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初步學會一位數(shù)除

兩位數(shù),商是兩位數(shù)的筆算方法;②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筆算能力,動手操

作能力和初步概括能力。

2.過程與方法:通過動手操作、探索和思考,經(jīng)歷“一位數(shù)除兩位數(shù),

商是兩位數(shù)”的筆算方法的形成過程。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感受數(shù)學的直觀與簡約美,體驗數(shù)形結合的

思想,培養(yǎng)學生與同伴交流、合作的意識,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點

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掌握筆算除法的步驟和商的書寫位置。

教學難點

理解每求出一位商后,如果有余數(shù),應該與下一位上的數(shù)和在一起繼

續(xù)除的道理。

教學用具刻度尺。

教學過程

一、目標導學

(-)導入新課

1、口算。

27+3=40+2=2404-8=

2、筆算。

18+3=12+2=32+8=

讓學生說一說怎樣筆算的?

(設計意圖:勾起學生對舊知的回憶,為下面的新知學習作鋪墊。)

揭示課題:一位數(shù)除兩位數(shù)的筆算除法(2)

(二)展示目標(見教學目標1)

二、自主學習

(一)出示自學提綱

自學提綱(自學教材P20頁例2,并完成自學提綱問題,

將不會的問題做標注)

1、先估算,再師生共同擺小棒,邊擺邊討論多余的1捆怎么辦?

2、針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