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安全教育知識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c7dc5b7ffc1756e1563b9cb71cd544c/1c7dc5b7ffc1756e1563b9cb71cd544c1.gif)
![地震安全教育知識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c7dc5b7ffc1756e1563b9cb71cd544c/1c7dc5b7ffc1756e1563b9cb71cd544c2.gif)
![地震安全教育知識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c7dc5b7ffc1756e1563b9cb71cd544c/1c7dc5b7ffc1756e1563b9cb71cd544c3.gif)
![地震安全教育知識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c7dc5b7ffc1756e1563b9cb71cd544c/1c7dc5b7ffc1756e1563b9cb71cd544c4.gif)
![地震安全教育知識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c7dc5b7ffc1756e1563b9cb71cd544c/1c7dc5b7ffc1756e1563b9cb71cd544c5.gif)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地震安全教育知識課件第一頁,共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地震基礎(chǔ)知識?地震(earthquake)就是地球表層的快速振動,全世界每年平均發(fā)生地震約500萬次,其中,人們能感覺到的有5萬多次。大地振動是地震最直觀、最普遍的表現(xiàn)。在海底或濱海地區(qū)發(fā)生的強烈地震,能引起巨大的波浪,稱為海嘯。震級每相差1級,釋放的能量相差30倍.一個6級地震的能量,相當于日本廣島原子彈的能量。8級=30個7級=900個6級汶川的8級地震,相當于投放了900個廣島原子彈2008年汶川大地震第二頁,共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地震前兆
[動物]震前動物有前兆,發(fā)現(xiàn)異常要報告。牛馬騾羊不進圈,豬不吃食狗亂咬。鴨不下水岸上鬧,雞飛上樹高聲叫。冰天雪地蛇出洞,老鼠癡呆搬家逃。兔子豎耳蹦又撞,魚兒驚慌水面跳。蜜蜂群遷鬧哄哄,鴿子驚飛不回巢。[水]無雨水變渾,變色變味又難聞;噴氣又發(fā)響,既翻水花又冒泡;天旱井水冒,反常升降有門道。[地光]大地震發(fā)生前,在震中或附近地區(qū)常常出現(xiàn)形態(tài)各異的地光,以白、紅、黃藍色較為常見,通常在夜晚天空較暗時才可見。
[地聲]
在地光發(fā)生后,有時會有地聲。多數(shù)像打雷,有時像狂風、炮鳴、獅吼等第三頁,共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大震的預警現(xiàn)象和預警時間
從人們發(fā)現(xiàn)地光、地聲,感覺有震動,到房屋破壞、倒塌,形成災害,有十幾秒的時間。這段極短的時間叫預警時間。我們要抓住這段寶貴的時間,掌握應急知識,保持清醒頭腦,才能避震脫險。
地光明亮而恐怖。
地聲強烈而怪異。
地面和房屋的上下顛動及水平晃動。
第四頁,共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地震剛剛發(fā)生時國際通用避震守則,在地震發(fā)生的短暫瞬間,人們在進入或離開建筑物時,被砸死砸傷的概率最大。所以應首先在室內(nèi)支撐物旁可能形成三角區(qū)的位置護頭蹲下。我校地震逃生疏散演練科目(一)要求:第一次警報拉響后,靠近前后門的同學或教師把前后門打開,其他同學立刻雙手護頭蹲下(桌子旁、墻角下等安全地方)。第五頁,共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第一次震動間隙時國際通用避震守則,在第一波震動間隙時,應迅速從室內(nèi)疏散至室外。不要盲目跳窗,疏散途中不得乘坐電梯,緊張有序,預防踩踏等次生災害發(fā)生。我校地震逃生疏散演練科目(二)要求:第二次警報拉響后,請同學們從前后門按照跑操出場路線有序、快速撤離,撤離時請注意安全,不超越前面班級,切忌在撤離時相互推撞。注意表情,表現(xiàn)出緊張感,不得嘻笑、打鬧,同學之間互相照顧。下樓后要跑步出場。第六頁,共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我校地震逃生演習流程及要求:1.警報器拉響之后,逃生疏散演練開始。2.按要求進行科目(一)及科目(二)演練。3.服從安全管理老師的指揮,按學校規(guī)定的安全撤離通道以及路線撤離。教學樓上課學生按照學校跑操規(guī)定的路線迅速撤離到班級跑操的指定位置;在綜合樓、實訓樓等區(qū)域上課的班級從就近的樓梯安全撤離到班級跑操的指定位置。4.演習結(jié)束后,學生不回教室,按正常的時間參加課間跑步。第七頁,共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第八頁,共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第九頁,共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地震時自救方案自救方案—因地制宜,就近避震,伏而待定“伏”在何處?如果你在室內(nèi)!牢固的寫字臺或床邊管道多、整體性好、小跨度的衛(wèi)生間哪些方案可行呢室內(nèi)墻角貼近窗邊或窗臺下到陽臺上方便求助電梯間內(nèi)躲避第十頁,共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地震時自救方案室外:遠離狹窄街道、高大建筑、高煙囪、變壓器、玻璃幕墻、高架橋、危險品和易燃品院所、廣告牌下。空曠的地面蹲下或趴下。注意:不要一次震后急于回房,有余震自救方案—如果你在室外,你會怎么處理?第十一頁,共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大地震后的自救原則大地震中被倒塌建筑物壓埋,只要神志清醒,身體沒有重大創(chuàng)傷,都應該堅定獲救的信心,保護好自己,積極實施自救1.要盡量用濕毛巾、衣物等布料捂住口、鼻和防止灰塵嗆悶發(fā)生窒息。2.盡量活動手腳,清除臉上的灰土和壓在身上的物件。3.用周圍可以挪動的物品支撐邊的重物,避免進一步塌落。4.有同伴時,要互相鼓勵,共同計劃,團結(jié)配合,必要時采取脫險行動。5.尋找和開辟通道,設(shè)法逃離險境,朝著有光亮更安全寬敞的地方移動6.一時無法脫險,要盡量節(jié)省氣力。如能找到代用品和水,要計劃著節(jié)約使用,盡量延長生存時間,等待獲救。7、保存體力,不要盲目大聲呼救。在周圍十分安靜,或聽到上面(外面)有人活動時,用磚、鐵管等物敲打墻壁,向外界傳遞消息。當確定不遠處有人時,再呼救。第十二頁,共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大地震后的互救原則互救原則:指已經(jīng)脫險的人和專門搶險營救人員對壓埋在廢墟中的人進行營救。原則如下:1.先多后少---先救壓埋人多的地方2.先近后遠---先救近處被壓的人3.先易后難---先救容易救的人4.先輕后重---先救輕傷和強壯的人(擴大營救隊伍)5.醫(yī)務(wù)人員優(yōu)先(增加搶救力量)第十三頁,共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小結(jié)及思考無論何處躲避,都要盡量用棉被、枕頭、書包或其他軟物質(zhì)保護頭部;如用明火,應迅速滅掉??傊M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GB/T 45166-2024無損檢測紅外熱成像檢測總則
- 我和我的家鄉(xiāng)觀后感集錦15篇
- 乙肝病毒的傳播與預防
- 小學學校章程建設(shè)工作方案
- 國家電網(wǎng)安全生產(chǎn)培訓
- 康復新液聯(lián)合點陣射頻治療敏感性皮膚的臨床研究
- HDAC6激活cGAS-STING通路介導同型半胱氨酸誘導的神經(jīng)慢性炎癥
- 二零二五年度陜西石油化工行業(yè)勞動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個人營養(yǎng)健康管理合同范本
- 康復護理品銷售工作總結(jié)
- 中央2025年公安部部分直屬事業(yè)單位招聘84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三年級數(shù)學(上)計算題專項練習附答案
- 中醫(yī)診療方案腎病科
- 2025年安慶港華燃氣限公司招聘工作人員14人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人教版(2025新版)七年級下冊數(shù)學第七章 相交線與平行線 單元測試卷(含答案)
- 玩具有害物質(zhì)風險評估-洞察分析
- (高清版)DZT 0073-2016 電阻率剖面法技術(shù)規(guī)程
- 完整2024年開工第一課課件
- 高一學期述職報告
- 三廢環(huán)保管理培訓
- 醫(yī)院護理培訓課件:《早產(chǎn)兒姿勢管理與擺位》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