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征中國紅色精神(二)_第1頁
長征中國紅色精神(二)_第2頁
長征中國紅色精神(二)_第3頁
長征中國紅色精神(二)_第4頁
長征中國紅色精神(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國紅色精神

——長征精神紅色文化與沂蒙精神2023-06-181第11章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學習目標:通過本章的教學,使學生了解和掌握長征精神的內涵及其意義。重點:長征精神的內涵、意義。難點:長征精神的現(xiàn)實意義。2023-06-182第11章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無論當時、現(xiàn)在和將來,長征對于整個人類的生存、奮斗和進取都是非凡的,它以無可比擬的堅定信念、艱苦卓絕、不屈不撓而獲得一種具有全人類意義的永恒性,矗立起一座穿越時空的精神豐碑??梢哉f,這是歷史饋贈給中華民族和全人類的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從這個意義上說,紅軍長征是一部全人類常讀常新的書。長征精神2023-06-183第11章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一、長征過程二、長征精神的內涵三、長征精神的意義2023-06-184第11章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1931年11月7日,第一次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在瑞金召開。會上選舉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劉少奇等63人為執(zhí)行委員會委員,并宣告成立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一、長征過程:悲壯的征程2023-06-185第11章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1934年10月,由于王明“左”傾冒險主義的錯誤領導,以及敵強我弱,中央革命根據(jù)地(亦稱中央蘇區(qū))第五次反“圍剿”戰(zhàn)爭遭到失敗,中共中央和中央紅軍被迫實行戰(zhàn)略轉移,離開瑞金和中央革命根據(jù)地。紅軍第一方面軍(中央紅軍)主力開始長征,同時留下部分紅軍就地堅持游擊戰(zhàn)爭。王明(1904年生1974年3月27日逝世),安徽六安人,原名陳紹禹。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長江局書記等職務。1930年從蘇聯(lián)回國后,打著“反對立三路線”旗號,在1931年1月的六屆四中全會上奪取了中央領導權,至1934年間,在黨內推行了一條以教條主義為特征的“左”傾路線,對革命事業(yè)造成了極大危害。

2023-06-186第11章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博古李德2023-06-187第11章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湘江一戰(zhàn),宣告“左”傾教條主義軍事路線的徹底破產,使廣大紅軍指戰(zhàn)員對王明路線的懷疑、不滿以及要求改變領導的情緒,達到了頂點。

1934年10月21日-12月1日,中央紅軍經過激戰(zhàn)渡過湘江(突破四道封鎖線),由于連續(xù)苦戰(zhàn),紅軍銳減。(中央紅軍從出發(fā)時的8.6萬人減至3萬余人。)血戰(zhàn)湘江:長征最慘烈、悲壯的一仗2023-06-188第11章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1935年1月7日,中央紅軍占領遵義。1月15~17日,中共中央在遵義舉行了政治局擴大會議,糾正了“左”傾冒險主義在軍事上的錯誤,確立了毛澤東在中共中央和紅軍的領導地位。遵義會議是中國共產黨獨立自主運用馬列主義原理,解決中國革命問題的一次極為重要的會議,是中共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會后,在行軍中成立了由毛澤東、周恩來、王稼祥組成的三人軍事指揮小組,統(tǒng)一指揮紅軍行動。遵義會議:毛澤東周恩來王稼祥遵義會議會址2023-06-189第11章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朱德劉少奇陳云博古洛甫鄧發(fā)凱豐鄧小平劉伯承林彪

彭德懷

聶榮臻

遵義會議的其他參加者2023-06-1810第11章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遵義會議后,鑒于川敵布防嚴密,中央紅軍確定撤離遵義后,在川黔滇邊和貴州省內迂回穿插?!八亩沙嗨銎姹本褪敲珴蓶|軍事生涯中的得意之筆。其中二渡赤水后,毛澤東根據(jù)情況的變化,靈活地改變作戰(zhàn)方向,中央紅軍以出其不意的運動戰(zhàn)一舉殲敵兩個師八個團,俘虜敵軍5000余人,取得了長征以來的最大勝利,這是中國工農紅軍戰(zhàn)爭史上以少勝多、變被動為主動的光輝戰(zhàn)例。四渡赤水:紅軍二渡赤水的渡口之一—太平渡2023-06-1811第11章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隨后出敵不意,主力南渡烏江,直逼貴陽,迅即西進,4月下旬以一部在翼側策應。5月初,搶渡金沙江,擺脫了幾十萬國民黨軍的圍追堵截,取得了戰(zhàn)略轉移中具有決定意義的勝利。

巧渡金沙江:紅軍渡金沙江時的皎平渡口2023-06-1812第11章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大渡河是岷江的一大支流,寬300米,水深流急,兩岸群山險峻,地勢十分險要。瀘定橋扼川康要道,全長100余米,寬2.8米,由13根鐵索組成,橫跨在洶涌奔騰的大渡河上,兩岸是峭壁,東橋頭與瀘定城相連。大部隊通過極其困難。蔣介石企圖憑借大渡河天險,南北圍殲,迫使紅軍成為“石達開”第二。飛奪瀘定橋、強渡大渡河:2023-06-1813第11章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在紅四團的火力掩護下,由第2連的22名勇士組成的突擊隊,攀踏著懸空的鐵索向瀘定橋頭攻擊,最終勝利占領瀘定橋。飛奪瀘定橋戰(zhàn)役后,中央紅軍越過天險大渡河,擺脫了國民黨的圍追堵截。

至此,蔣介石殲滅紅軍于大渡河以南地區(qū)的企圖徹底破產。由于執(zhí)行了正確的民族政策,紅軍順利通過大涼山彝族區(qū)。

2023-06-1814第11章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夾金山是中央紅軍長征以來翻越的第一座雪山,海拔在4000米以上,一上一下要走70里。高山缺氧,積雪終年不化,行人翻越十分困難,有人坐下休息就再也起不來。翻越雪山:紅軍翻過的第一座大雪山——夾金山紅軍翻過的大雪山――打鼓山2023-06-1815第11章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懋功會師是中央紅軍(紅一方面軍)和紅四方面軍的會師。懋功會師粉碎了國民黨將紅軍各主力各個殲滅的企圖,鼓舞了全黨全軍的勝利信心,為后來開創(chuàng)新局面創(chuàng)立了有利條件。隨后,紅軍以北上建立川陜甘根據(jù)地為戰(zhàn)略方針,中共中央決定將兩個方面軍混合編為左、右兩路軍過草地北上。懋功會師:2023-06-1816第11章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歷時7天穿越草地是由毛澤東、周恩來、徐向前等率領的右路軍完成的。右路軍戰(zhàn)勝了嚴重饑餓,歷盡千辛萬苦,終于走出了人跡罕至、氣候變化異常的茫茫草地,于1935年8月27日到達草地盡頭的班佑地區(qū)。紅四軍到達阿壩地區(qū)。過草地:紅軍走過的水草地2023-06-1817第11章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央紅軍北上甘南激戰(zhàn)臘子口,翻越岷山,六盤山,1935年10月到達陜甘根據(jù)地吳起鎮(zhèn),結束二萬五千里長征。2023-06-1818第11章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張國燾

張國燾,江西萍鄉(xiāng)人,中國共產黨創(chuàng)始人之一,從搞學生運動到搞工農運動,親力親為,勇于負責。紅軍一、四方面軍會師時,他有8萬多人,毛澤東統(tǒng)領僅不足一萬人馬,便想爭奪中央領導權,公然另立中央,分裂紅軍,繼而對黨的批評心懷不滿,屢屢拒絕挽救最后竟然于1938年4月私逃叛黨投靠國民黨,上演了一幕“中共締造者反對中共”的丑劇。2023-06-1819第11章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在湘鄂川黔根據(jù)地的紅軍二、六軍團,于1935年11月從湖南桑植出發(fā),轉戰(zhàn)湖南、貴州、云南三省,擊潰國民黨軍的攔截,渡過金沙江,經西康、四川,于1936年6月底至甘孜,與張國燾率領的南下受挫的紅四方面軍會師。二、六軍團合組為二方面軍。7月,二、四方面軍共同北上。在紅一方面軍接應下,1936年10月紅二方面軍、紅四方面軍先后在甘肅省會寧縣城和靜寧縣將臺堡與紅一方面軍會師.勝利大會師:2023-06-1820第11章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2023-06-1821第11章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這是一曲人類求生存的凱歌。人類有文字記載以來最令人振奮的大無畏事跡。長征在人類活動史上是無可比擬的。猶太人出埃及,漢尼拔翻越阿爾卑斯山,拿破侖進軍莫斯科,美國人征服西部,任何比擬都是不恰當?shù)??!?/p>

——哈里森·索爾茲伯里(美),《長征——前所未聞的故事》,1984年。第三只眼看長征2023-06-1822第11章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請思考:

在長征過程中,廣大的紅軍將士為什么能夠克服無數(shù)困難,成功到達陜北?2023-06-1823第11章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二、長征精神的內涵

2023-06-1824第11章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長征精神,就是把全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堅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堅信正義事業(yè)必然勝利的精神;就是為了救國救民,不怕任何艱難險阻,不惜付出一切犧牲的精神;就是堅持獨立自主、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fā)的精神;就是顧全大局、嚴守紀律、緊密團結的精神;就是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同人民群眾生死相依、患難與共、艱苦奮斗的精神。長征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和人民軍隊革命風范的生動反映,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體現(xiàn)。長征精神為中國革命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提供了強大精神動力?!?/p>

——(摘自2006年10月22日,紀念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大會上胡錦濤主席的講話)2023-06-1825第11章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一)堅定不移、忠貞不渝的革命信念

驚心動魄的二萬五千里長征,規(guī)模之大、行程之遠、歷時之長、自然環(huán)境之惡劣、敵我力量之懸殊,在人類戰(zhàn)爭史上是絕無僅有的,是中國革命史上的偉大奇觀,是中國革命傳統(tǒng)的一塊豐碑。是什么力量支持著他們與天斗、與敵人斗,戰(zhàn)勝困難、打敗強敵呢?是對革命的忠貞不渝,是堅定的共產主義理想和信念。長征途中留下了無數(shù)催人淚下的感人故事,長征是珍貴的革命理想教育教科書。2023-06-1826第11章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張聞天

1938年4月,張聞天在給陜北公學學生的演講中回答了這個問題:

“為什么二萬五千里長征能夠有這樣偉大的影響呢?原因就在于中國共產黨在這次長征中充分表現(xiàn)出了她為了自己的理想而犧牲奮斗與堅持到底的精神。在這次長征中,我們的確曾經碰到了無數(shù)的困難。困難幾乎是不能克服的。然而那時我們只有一個思想,就是無論如何要克服這些困難,要為自己的理想奮斗到底。”

2023-06-1827第11章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埃德加·斯諾長征的統(tǒng)計數(shù)字是觸目驚心的:幾乎平均每天就有一次遭遇戰(zhàn),發(fā)生在路上的某個地方,總共有15個整天用在打大決戰(zhàn)上。路上368天,有235天用在白天行軍上,18天用在夜間行軍上。息下來的100天——其中有許多天打遭遇戰(zhàn)——有56天在四川西北,因此總長5000英里的路上只休息了44天,平均每走114英里休息一次。平均每天行軍71華里,即近24英里,一支大軍和它的輜重要在一個地球上最險峻的地帶保持這樣的平均速度,可說近乎奇跡。——《西行漫記》2023-06-1828第11章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鄭金煜,一位年輕的共產黨員,在剛入草地時還生龍活虎,不知疲倦,任務揀重的挑,工作揀難的做,處處走在前面。但進入草地不久,便發(fā)起高燒,極端艱苦的條件使他的病情迅速惡化,他一步也走不動了,連騎在馬上都直不起腰。最后,他用氣息奄奄的微弱聲音對團政委楊成武說:“政委,我不行了,感謝你們對我的照顧。我們知道黨的事業(yè)一定會勝利!革命一定會勝利!勝利后,如果有可能,請告訴我的家里,我是為執(zhí)行黨的路線,為了革命勝利而犧牲的!”說到這里,淚水奪眶而出,大家也泣不成聲,眼睜睜地看著無情的草地奪去了這位年輕戰(zhàn)士的生命。長征途中,許多人就象鄭金煜這樣倒下了,安息在皚皚雪山中,長眠在茫茫草地上。有一個戰(zhàn)士說得好:“信念——對事業(yè)、對革命、對北上抗日的路線的信心,對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我們堅信一定勝利!”

紅軍長征小故事2023-06-1829第11章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朱德、董必武、徐特立、林伯渠、謝覺哉是長征中的“五老”,他們都精神抖擻、昂揚樂觀。朱德是紅一方面軍總司令,四渡赤水時曾一度軍情緊迫,朱老總披甲執(zhí)銳,親臨一線,震動全軍。林伯渠時任總供給部部長和沒收征發(fā)委員會主任等要職,須發(fā)斑白,架著一副深度近視鏡,身體瘦弱。他右手拄著拐杖,左手提著馬燈,夜晚每遇沼澤總要用手杖在前面指路,為大家照亮前進的道路。與林老同行的女戰(zhàn)士李堅真,寫詩稱頌他:“年過半百老英雄,又是部長又是兵。山高水深何足懼,高舉馬燈照萬人?!倍匚?、徐特立、謝覺哉時常給戰(zhàn)士們講革命故事,激勵他們克服困難、勇往直前。國外一位哲人說過:如果一個人有足夠的信念,那么他就能夠創(chuàng)造奇跡。正是依靠堅定的革命信念,紅軍創(chuàng)造了長征奇跡!紅軍長征小故事2023-06-1830第11章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長征是大無畏的革命英雄主義壯舉,長征是革命英雄主義的最好寫照。長征中,紅軍將士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不勝枚舉。他們氣吞山河、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義,冒著敵人的槍林彈雨,以勇于戰(zhàn)斗、無堅不摧勢不可擋、所向無敵的英雄氣概殺出一條血路。紅軍能徹底征服一切艱難險阻,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就在于他們身上有著不怕犧牲、敢于勝利、勇往直前、無私無畏的英雄氣概。(二)勇往直前、無私無畏的英雄氣概2023-06-1831第11章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陳樹湘

1934年10月,中央紅軍開始長征。陳樹湘率領紅三十四師擔負全軍后衛(wèi),掩護全軍主力和中共中央、中央軍委機關,同敵人追兵頻繁作戰(zhàn)。1934年11月下旬,在慘烈的湘江之戰(zhàn)中,他率領全師與十幾倍于自己的敵人殊死激戰(zhàn)四天五夜,后陷入敵人的重重包圍。他在率部突圍時腹部中彈,身負重傷。最后,部隊彈盡援絕,陳樹湘?zhèn)乇环?在押送途中,掏腸就義,實現(xiàn)了他“為蘇維埃新中國流盡最后一滴血”的誓言,年僅29歲。

2023-06-1832第11章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憶秦娥·婁山關》

西風烈,

長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馬蹄聲碎,喇叭聲咽。

雄關漫道真如鐵,

而今邁步從頭越。

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

——毛澤東

2023-06-1833第11章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七律長征毛澤東

寫于一九三五年十月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

2023-06-1834第11章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遵義會議是中國共產黨獨立自主地把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國革命的實際相結合來解決中國革命的路線、方針、策略的一次極其成功的會議,是一次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會議,是馬克思主義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勝利。遵義會議是一個歷史轉折點,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從此中國革命走上了正確的道路,在毛澤東為首的黨中央領導下從勝利走向勝利。(三)實事求是、從實際出發(fā)的科學精神2023-06-1835第11章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長征途中,紅軍不僅要同惡劣的大自然環(huán)境作斗爭,還要同強大兇惡的蔣介石反動軍隊的圍追堵截作斗爭。在極其艱險的環(huán)境中,只有加強革命團結、顧全大局,形成堅強的戰(zhàn)斗集體,才能戰(zhàn)勝敵人。黨內團結、紅軍團結是長征勝利的基本保證。(四)顧全大局、堅持原則的團結精神懋功會師2023-06-1836第11章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一顆花生兩顆仁,紅軍百姓是一家;紅軍本是老百姓,百姓也就是紅軍?!边@首革命歌謠,生動表現(xiàn)了當年紅軍與根據(jù)地人民群眾的魚水不可分割的密切關系。人民群眾的支持和幫助是紅軍戰(zhàn)勝無數(shù)艱難險阻、最終取得長征勝利的支柱與后盾。

(五)依靠群眾,秋毫無犯的為民意識《情深意長》2023-06-1837第11章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