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 省賽獲獎_第1頁
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 省賽獲獎_第2頁
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 省賽獲獎_第3頁
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 省賽獲獎_第4頁
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 省賽獲獎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怎樣學歷史?1)讀:精讀教材,由厚到薄,不留死角2)記:動腦記憶、思考3)聽:先預習,然后上課有針對性地聽4)寫:做好課堂筆記5)講:上課集中探討,大膽發(fā)言6)溫:課后認真復習(提問)中國古代朝代沿革原始社會遠古人群---氏族公社---傳說時代(170萬年元謀人—BC2070年夏朝建立)夏(建立)--商(發(fā)展)--西周(強盛)—東周·春秋(衰亡)奴隸社會(BC21世紀—BC5世紀)封建社會戰(zhàn)國(東周)

(前475年—前221年)封建制度的確立秦(前221年—前207年)第一個大一統(tǒng)的封建國家兩漢(前202年—220年)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初步發(fā)展三國兩晉南北朝(220—589年)大分裂時期隋、唐(581—907年)封建社會的繁榮時期五代十國遼宋夏金(907—1279年)大分裂時期元、明、清(1276—1840年)封建社會晚期(BC5世紀(前475年)-1840年(鴉片戰(zhàn)爭前)

)前2070年前1600年前1046年前771年~前476年唐堯虞舜夏商周春秋戰(zhàn)國亂悠悠秦漢三國晉統(tǒng)一南朝北朝是對頭隋唐五代又十國宋元明清王朝完什么是政治?孫中山:是管理眾人之事。核心是國家政權政治文明主要包括政治理念,政治制度,政治事件,政治人物等早期階段發(fā)展階段(奴隸社會)(封建社會)夏、商、周世襲制宗法制分封制禮樂制中國古代政治制度史戰(zhàn)國清朝

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宗族血緣關系)(皇權獨尊為核心的官僚體制)(形成—發(fā)展—強化—頂峰—末日)中國政治制度的四次轉折禪讓制(民主推選)~~王位世襲制(王權為中心)宗法制、分封制~~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皇權為核心)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近代民主政治制度近代民主政治制度~~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知識點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一、夏商的政治形式(不作要求)1、禪讓制——公天下(堯—舜—禹間的民主推選)2、王位世襲制——家天下(兄終弟及、父死子繼

)嫡長子繼承制(西周)政治權力由“傳賢”演化為“傳子”,“家天下”制度開始,王權在一姓中世襲,宗族關系從此成為基本的政治關系制度特點原因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私有制的產(chǎn)生3、商朝政治特點“天命玄鳥,降而生商

—《詩經(jīng)·商頌·玄鳥》“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禮”

——《禮記·表記》②神權與王權相結合①實行宗法制二、西周的政治制度1、西周建立牧野之戰(zhàn)周武王前1046年(定都鎬京——陜西西安西)2、政治制度——分封制、宗法制、禮樂制⑴西周分封制(中央對地方的統(tǒng)治方式)含義“封建”(封邦建國)周王把王畿之外的土地和人民分封給臣屬

,建立諸侯國目的(封建親戚,以藩屏周)拱衛(wèi)王室,擴展統(tǒng)治區(qū)域(鞏固西周統(tǒng)治)內容

對象王族、功臣、先代貴族權力義務封國內享有世襲統(tǒng)治權(相當大的獨立性)···朝覲述職(政治)交納貢賦(經(jīng)濟)軍賦力役(軍事)特點①周王——天下共主,最高統(tǒng)治者②諸侯——周王的臣屬,服從周王命令③臣屬關系更加明確④層層分封影響①穩(wěn)定秩序、鞏固統(tǒng)治、擴大疆域②有利于周政治文化的穩(wěn)定和延續(xù),促進民族統(tǒng)一體的形成(逐漸凝聚成華夏的國家意識)③諸侯實力的變化,出現(xiàn)割據(jù)和兼并,導致周天子權威削弱(戰(zhàn)國時被郡縣制取代)

②諸侯獨立性強,實力增強(分封制解體原因)①生產(chǎn)力發(fā)展,井田制瓦解實質以井田制為基礎,以血緣關系和嫡庶分封諸侯的制度商之繼統(tǒng)法,以弟及為主而以子繼輔之,無弟然后傳子?!磭L有嫡庶之別也。

——王國維《殷周制度論》三監(jiān)叛亂成王少,周初定天下,周公恐諸侯畔周,公乃攝行政當國。管叔、蔡叔疑周公,與武庚作亂叛周。周公奉成王命,伐誅武庚、管叔,放蔡叔。

—《史記?周本紀》材料說明什么問題?如何解決問題?⑵西周宗法制含義按照血緣關系分配政治權力,維護政治聯(lián)系目的解決貴族繼承矛盾,保證王權穩(wěn)定內容原則:血緣宗族關系核心:嫡長子繼承制形成大、小宗關系和等級制度特點①嫡長子繼承制為核心(主要特點)②血緣紐帶與政治關系相結合,“家國一體”③大小宗體系和大小宗的相對性④形成森嚴的社會等級(“君統(tǒng)與宗統(tǒng)疊合,政治倫理與親族倫理合一”)影響①保證貴族在政治上的壟斷和特權地位,有利于統(tǒng)治集團內部的穩(wěn)定、團結(王國維:“任天者定,任人者爭,定之于天,爭乃不生”)②家國一體,強化王權③注重家庭關系,提倡尊老愛幼,有利于社會和諧穩(wěn)定④“尊宗敬祖”“認祖歸宗”等風俗,使中華民族具有強大的凝聚力⑤過分重視人情關系,人為劃分遠近尊卑,重男輕女觀念,與現(xiàn)代民主思想相違背古之欲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大學》名稱項目主要目的主要內容歷史作用共性特點分封制宗法制森嚴的等級制;王位(貴族)世襲制;血緣紐帶與政治關系結合宗法制與分封制的關系①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的體現(xiàn)②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礎,是維護分封制的血緣紐帶③是周政權的二大政治制度,相輔相成、互為表里

三、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1、神權與王權相結合2、以血緣關系為紐帶形成國家政治結構3、最高執(zhí)政集團尚未實現(xiàn)權力的高度集中項目宗法制分封制關鍵詞

“世卿世祿“凝聚宗族”“血緣親疏”“家族祖宗”“家庭關系”“嫡庶之辨”“大宗與小宗”“家族等級關系”“分封授民”“授民授疆土”“拱衛(wèi)王室”“隨從作戰(zhàn)”“朝覲述職”“交納貢賦”“等級森嚴”“相對獨立性”井田制、青銅時代集體耕作

禮樂制度

經(jīng)濟基礎

周朝五大制度分封制井田制宗法制禮樂制世卿世祿制◆在《紅樓夢》第九十回中,賈母說:“自然先給寶玉娶了親,然后給林丫頭說人家。再沒有先是外人,后是自己人的……”。這反映出賈母A具有男尊女卑的思想B固守傳統(tǒng)的家庭等級觀念C具有濃厚的宗法觀念D遵循長幼有序的婚姻禮俗◆下列史實符合西周確立的宗法制繼承原則的是A唐太宗通過玄武門之變繼位B宋太宗繼承兄長宋太祖之位C明太祖因太子亡指定嫡長孫繼位D清康熙帝死后皇四子繼位◆《左傳》“桀有昏德,鼎遷于商,載祀六百。商紂暴虐,鼎遷于周?!毕铝谐烧Z中的“鼎”與材料中的“鼎”含義相同的是A.人聲鼎沸B.鼎鼎有名C.三足鼎立D.問鼎中原◆右圖是《紅樓夢》中“元春省親”一節(jié)中的圖片(局部)。面對貴妃元春的到來,身為祖母的賈母也不得不率眾跪迎。這一現(xiàn)象表A元春違背了綱常倫理B宗法關系要服從政治隸屬關系C當時宗法關系已經(jīng)崩潰D賈母等以此表示對元春的喜愛◆直到近代,浙江新安地區(qū)“千年之冢不動一坯,千丁之族未嘗散處,千載之譜絲毫不紊”的觀念依然深入人心。其主要原因是A宗法傳統(tǒng)的影響B(tài)封建政府的提倡C小農經(jīng)濟的穩(wěn)定D儒家思想的流傳◆1889年,粱啟超對比古代中國與歐洲的國體,認為中國周代和古希臘的國體相同點最多。中國周代和古希臘政治上的相似之處應是A.分封諸侯、城邦國家B.君主專制、中央集權C.小國寡民、等級森嚴D.貴族政治、列國分立◆“春秋之中,弒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勝數(shù)。”材料反映的實質是A.諸侯間爭奪土地、人口,互相殘殺B.諸侯棄國逃跑,井田制瓦解C.分封制動搖,奴隸制趨向崩潰D.諸侯爭霸,諸侯國數(shù)量減少◆中國古代講究“同姓不婚”。已知春秋時秦晉兩國世為婚姻(故稱兩姓聯(lián)姻為“喜結秦晉之好”),而魯晉兩國不可通婚。結合所學關于“西周分封制”的知識,能夠判斷①晉國是姬姓封國②晉燕兩國可以通婚③晉宋兩國可以通婚④秦燕兩國可以通婚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周武王面臨一個難題:領土空前擴大,當時交通極不方便,信息不靈,如何才能有效統(tǒng)治剛剛征服的領土和抵擋邊境少數(shù)民族的騷擾?魯齊燕衛(wèi)宋晉周周天子諸侯諸侯卿大夫士國都分封的方法土地人民土地人民人民土地諸侯天子諸侯卿、大夫士

庶人(平民)奴隸西周社會結構示意圖姓氏的由來一、以出生地居住地為姓。傳說上古代虞舜出生于姚墟,便以姚為姓。(如:東郭、南郭、西門)。

二、以古國名為姓。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諸侯國:齊、魯、晉、宋、鄭、吳、越、秦、楚、衛(wèi)、韓、趙、魏、燕、陳、蔡、曹、胡、許等,皆成為今天常見姓。

三、以邑名為姓。邑即采邑,是帝王及各諸侯國國君分予同姓或異性卿大夫的封地,其后代或生活在這些采邑中的人有的便繼之為氏。如周昭王的庶子被封于翁地,因而姓翁;周公旦的兒子被封到邢國為邢侯,他的后代便姓邢。四、以官職為姓。古代有五官,即司徒、司馬、司空、司士、司寇,他們的后代便以這些官職為姓。五、以祖輩的字為姓。如周平王的庶子字林開,其后代以林性傳世。六、因避諱或某種原因改姓。比如漢明帝諱“莊”字,凡姓莊的都改姓“嚴”。七、以技藝為氏。如巫、卜、陶、匠、屠等?!呵锍跗谟?70多個諸侯國,大國諸侯與周天子地位差不多。到戰(zhàn)國時代,諸侯國只剩七、八個,周天子的地位更可憐!正妻(大老婆)生的兒子稱為嫡子,其他妻室生的稱為庶子,正妻所生的第一個兒子稱為嫡長子。西周初年確立了“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母貴)不以長”的傳統(tǒng)。——《春秋公羊傳·隱公元年》宗者,何謂也?宗者,尊也,為先祖主也,宗人之所尊也?!抖Y》曰:宗人將有事,族人皆侍。古者所以必有宗,何也?所以長和睦也。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通其有無,······。─[西漢]班固《白虎通義》卷上《德論》天子建國,諸侯立家,卿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