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新運動的興起課件_第1頁
維新運動的興起課件_第2頁
維新運動的興起課件_第3頁
維新運動的興起課件_第4頁
維新運動的興起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2課維新運動的興起小結:戊戌變法的背景甲午戰(zhàn)爭后民族危機的加深清政府的黑暗腐朽統(tǒng)治民族資本主義的初步發(fā)展民族資產階級成為新的政治力量1.政治因素:2.經濟基礎:3.階級基礎:資產階級早期維新思想的產生4.思想基礎:歷史根源一、早期改良思潮

(時間、條件、代表人物、思想主張、作用、局限)薛福成(1838~1894)中國清末外交官,改良主義政論家。

1875年(光緒元年),應詔上改革內政外交萬言書。旋被李鴻章延為重要幕僚,協理外交事務達10年之久,曾為李起草不少有關洋務的奏稿、書牘。1879年,上書反對清政府授予英人赫德總司南北洋海防大權,使英國控制中國海軍的企圖不能得逞。同年,撰《籌洋芻議》,主張發(fā)展工商業(yè),實行關稅自主,抵制外國商品傾銷,擴大絲茶出口,以改變外貿入超。1884年,中法戰(zhàn)爭期間,任浙江寧紹臺道,擊退法艦進犯。1889年,受命為出使英、法、意、比四國大臣。出使期間,更進一步主張效法西方國家,發(fā)展機器工業(yè),實行商辦,促進民族工商業(yè)的發(fā)展,并在政治上贊賞英國和德國的君主立憲制度。1894年返國。

乃知其治亂之源,富強之本,不盡在船堅炮利,而在議院上下同心,教養(yǎng)得法;……育才于學校,論證于議院,君民一體,上下同心……此其體也;輪船、火炮、洋槍、水雷、鐵路、電線,此其用也。

——鄭觀應《盛世危言·自序》早期改良思想有哪些主張?思考商政礦務宜籌也,不變則彼富而我貧;考工制器宜精也,不變則彼巧而我拙;火輪、舟車、電報宜興也,不變則彼捷而我遲;約章之利病,使才之優(yōu)絀,兵制陣法之變化宜講也,不變則彼協而我孤、彼堅而我脆。──薛福成《籌洋務議·變法》

時間:l9世紀60、70年代條件:1、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和民族資產階級的產生2、向西方學習思潮的影響

3、洋務運動弊端明顯,需要尋找新出路。代表人物:王韜、薛福成、鄭觀應等主張:1、振興工商業(yè),發(fā)展資本主義,同外國人“商戰(zhàn)”。2、學習西方先進制度;設立議院,實行君主立憲。

作用:反映了資產階級的利益和要求,為資產階級維新運動做了理論準備局限:沒有形成完整的理論,也沒有付諸實踐一、早期改良思潮﹡戊戌變法的基本線索第一階段—宣傳維新思潮19C末

第二階段—維新派的政治運動及宣傳活動第三階段—百日維新(高潮1898)二、康有為及其變法思想康有為從事了宣傳維新思想的那些實踐?辦學堂講學著書——《新》、《孔》發(fā)動公車上書創(chuàng)辦報刊《中外紀聞》發(fā)起成立強學會——維新變法的理論基礎——標志維新思潮發(fā)展成為愛國救亡的政治運動據亂世生平世太平世君主專制君主立憲民主共和三世說進化論中西康有為借用進化論的觀點,論證了君主立憲制是符合社會發(fā)展潮流的。問題:結合“歷史縱橫”指出康有為思想主張的特點特點:從傳統(tǒng)的儒家思想中為變法尋找理論依據討論:康有為借儒家學說宣傳維新主張的利弊得失?

利:有利于宣傳資產階級改良思想,減少改革阻力。弊:反映資產階級改良派的政治軟弱性,這使他們不可能與封建思想徹底決裂三、梁啟超與《時務報》1896年在上海創(chuàng)辦為什么說梁啟超是維新運動時期最重要的宣傳家之一?(見學海導航)梁啟超作為《時務報》的主筆,發(fā)表了大量的文章,如《變法通議》等。在這些文章中,梁啟超大聲呼吁中國要變法圖強,實行君主立憲;要學習西方的文化教育制度,培養(yǎng)有用之才;要大力發(fā)展近代工業(yè)。梁啟超文筆流暢,言辭銳利,富有感情,動人心弦,大大地推動了維新思想的傳播。

《變法通議》是維新派領袖梁啟超在戊戌變法前夕撰寫的一組政論文章,主要內容是論證中國社會變則存,不變則亡;只有改良現行的腐朽官官僚體制和科舉取士制度,興辦新式學校培養(yǎng)變法人才,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封建制度的弊端,維護清朝的政治統(tǒng)治。本書是近代中國最為系統(tǒng)全面的向國民宣揚維新變法主張的著作,從理論上深入闡述了維新變法的必要性及其保種、保國、保教的作用,是維新變法時期宣傳改良思想的最高旗幟。

《變法通議》在《時務報》上連載,使《時務報》在眾多報刊中脫穎而出,成為當時影響最大的維新派刊物,梁啟超本人也因此得到了“輿論之驕子,天縱之天豪”的美譽。比較梁啟超、譚嗣同和嚴復的政治主張代表人物活動地點主要著述刊物主要思想梁啟超譚嗣同嚴復天津天演論國聞報主張變法借進化論闡明維新變法主張閱讀材料結合課本知識完成學案表格材料一梁啟超說:“法者,天下之公器也;變者,天下之公理也……變亦變,不變亦變?!辈牧隙T嗣同說:“二千年來君臣一倫,尤為黑暗否塞,無復人理,沿及今茲,方愈劇矣!”材料三嚴復認為:“人類社會同樣受‘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天然法則的支配,不能及時進步的民族會被別的民族滅絕。但是,‘世道必進,后勝于今’,弱國只要肯發(fā)憤圖強,奮起直追,就能夠在種族與種族之間、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競爭中,由弱變強?!贝砣宋锘顒拥攸c主要著述刊物主要思想梁啟超上海變法通議時務報變法圖強學習西方政治、文教制度君主立憲,發(fā)展近代工業(yè)譚嗣同湖南仁學湘報批判封建專制制度和倫理觀念嚴復天津天演論國聞報主張變法借進化論闡明維新變法主張比較梁啟超、譚嗣同和嚴復的政治主張康、梁維新思想傳播的影響1、啟發(fā)明智2、組織力量3、制造輿論4、維新變法新局面逐漸形成思考:

19世紀末,推動維新變法運動從理論宣傳轉入政治實踐的原因是什么?表現在哪里?二、救亡與變法的呼聲再起(發(fā)展)

1、維新變法運動從理論宣傳轉入政治實踐的原因

⑴中國面臨被列強瓜分的危險,民族危機加深

俄國把長城以北和新疆作為勢力范圍日本割占臺灣和澎湖列島,并將福建作為他的“勢力范圍”英國的“勢力范圍”是長江流域,云南、廣東。1842年《南京條約》割占1860年《北京條約》割占1898年英國租借地新界廣西、廣東、云南是法國的“勢力范圍”日本割占臺灣和澎湖列島,并將福建作為他的“勢力范圍”租界:指帝國主義國家強迫半殖民地國家在其口岸或城市劃出的作為外僑“居住和經商”的一定區(qū)域,成為“國中之國”,是列強侵略的據點。租借地:是列強先用武力占領,然后通過不平等條約,用定期租借的方式,將他國領土的一部分借去使用,借去的地區(qū)稱做租借地。租借期限長短不一,最長不得超過100年。期滿歸還。勢力范圍:是指列強憑借軍事、政治、經濟力量,控制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國家的全部或部分領土,宣稱它享有獨占的權利,不許其它國家染指。外因:十九世紀末,資本主義國家向帝國主義過渡,增大資本輸出,加劇了殖民掠奪。(根本原因)19世紀末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背景內因:甲午戰(zhàn)爭中國的慘敗和清政府的投降政策,助長了列強的侵華野心。(直接原因)二、救亡與變法的呼聲再起(發(fā)展)

1、維新變法運動從理論宣傳轉入政治實踐的原因

⑴中國面臨被列強瓜分的危險,民族危機加深

⑵維新派極力宣傳變法,并得到光緒帝的支持

二、救亡與變法的呼聲再起(發(fā)展)

1、維新變法運動從理論宣傳轉入政治實踐的原因

⑴中國面臨被列強瓜分的危險,民族危機加深

⑵維新派極力宣傳變法,并得到光緒帝的支持

2、維新變法運動從理論宣傳轉入政治實踐的表現

⑴康有為上清帝第五、第六書痛陳變法⑵康有為遞呈《日本變政考》、《俄彼得變政記》,幫助光緒帝堅定變法決心⑶1898年康有為成立保國會,宣傳變法《應詔統(tǒng)籌全局折》請同學們參看課本133頁【歷史縱橫】

回答問題:1.保國會成立時間?

2.保國會的宗旨和性質是什么?

3.保國會的結果和影響是什么?(1)1898年4月,康有為在北京組織成立了保國會。(2)保國會以“保國、保種、保教”為宗旨,具有資產階級政黨的性質。(3)保國會只舉行了兩次活動后即自行中止(4)影響:保浙會、保川會、保滇會相繼成立,維新變法的浪潮激蕩全國。二、救亡與變法的呼聲再起(發(fā)展)

1、維新變法運動從理論宣傳轉入政治實踐的原因

⑴中國面臨被列強瓜分的危險,民族危機加深

⑵維新派極力宣傳變法,并得到光緒帝的支持

2、維新變法運動從理論宣傳轉入政治實踐的表現

⑴康有為上清帝第五、第六書痛陳變法⑵康有為遞呈《日本變政考》、《俄彼得變政記》,幫助光緒帝堅定變法決心⑶1898年康有為成立保國會,宣傳變法⑷部分封建官僚希望變法圖強《應詔統(tǒng)籌全局折》張之洞的主張與

維新派的不同,

原因是什么?愛國官員希望通過變法,實現富國強兵,擺脫民族危亡的命運。張之洞代表的是封建地主階級,目的是維護清朝腐朽的封建統(tǒng)治。社會原因:帝國主義瓜分中國,民族危機嚴重經濟基礎:19世紀末民族資本主義有了初步發(fā)展階級基礎:民族資產階級力量壯大并登上政治舞臺思想基礎:早期維新思想的傳播及引導組織基礎:強學會、保國會等政治團體的成立重要條件:光緒帝支持;康有為、梁啟超宣傳發(fā)動國際環(huán)境:資本主義發(fā)展是當時潮流小結:戊戌變法的背景二、百日維新開始:1898年,光緒帝頒布《定國是詔》,宣布變法閱讀課文填寫下表內容作用未實施的措施政治

經濟文教軍事準許臣民上書言事;舉薦人才;精簡機構,裁撤冗員;取消旗人特權,鼓勵發(fā)展農工商業(yè);創(chuàng)辦國家銀行;編制國家預算和決算;舉辦郵政廢八股;創(chuàng)辦各種學堂;派人留學;準許民間辦報;設譯書局按西法武裝訓練新式軍隊,添造軍艦為資產階級知識分子提供參政的可能有利于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fā)展有利于先進科學文化的傳播增強國防力量沒有采納“行憲法,大開國會”、設立制度局等主張★分析百日維新的特點

1、是維新變法高潮。

2、內容基本反映維新派的愿望和要求。

3、有利于民族資本主義的發(fā)展和先進科學文化的傳播。

4、沒觸動封建統(tǒng)治的基礎,改革不徹底。第4課戊戌政變一、新舊勢力的交鋒守舊勢力:慈禧太后維新力量:光緒帝后黨代表直隸總督:榮祿新軍統(tǒng)領:袁世凱帝黨代表光緒帝老師:翁同龢人物措施態(tài)勢舊勢力慈禧太后為首新勢力光緒皇帝為首解除翁同龢軍機大臣;任命親信榮祿為直隸總督;榮祿暗中勾結守舊勢力密謀慈禧訓政革職兩尚書、四侍郎;任命譚嗣同等”軍機四卿”;拉攏袁世凱,卻不知其真面目;游說列強,落空優(yōu)勢劣勢新舊勢力的交鋒交鋒態(tài)勢:光緒帝和維新派形勢危急二、百日維新的失敗

(一)、戊戌政變的導火線

(二)、戊戌政變的過程

1、慈禧太后“臨朝聽政”,取消新政

2、囚禁光緒帝

3、屠殺“戊戌六君子”

1、譚嗣同帶光緒帝密諭夜訪袁世凱

2、光緒帝接見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三:材料二:回答: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以上三個材料中六個人在維新變法中的作用。慈禧袁世凱光緒張之洞譚嗣同梁啟超有限支持積極推動破壞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愛國、大無畏、頭腦簡單三、變法失敗的原因與變法的歷史意義(1)失敗的原因:1)資產階級維新派勢力過于弱小——根本原因2)缺乏堅強的組織領導3)脫離廣大人民群眾,依靠無實權的皇帝4)對帝國主義抱有幻想5)企圖用和平合法手段進行自上而下形式(3)教訓: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改良主義的道路是走不通的,中國近代化的路程是漫長而又坎坷的。主觀:客觀:1)封建頑固勢力過于強大2)資本主義進入壟斷階段,中國成為列

強瓜分對象,國際環(huán)境不利(2)意義從國內背景看:是一場愛國救亡的政治運動在民族危機加劇之時,維新派以變法圖強、救亡圖存為首要目標從歷史發(fā)展趨勢看:政治上試圖建立君主立憲制,經濟上提倡興辦近代工業(yè),發(fā)展資本主義符合當時歷史發(fā)展的趨勢從歷史功績看:抨擊封建思想文化,提倡新學,為思想啟蒙開辟道路、促進了國人的覺醒近代中國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總之,這是一場資產階級改良運動,也是一場愛國救亡的政治運動,還是一場思想解放運動。(性質)建社團、辦學堂、易風俗等成為中華文明的寶貴財富文化:有利于西方科技的傳播,推動了近代文化(傳媒)和教育事業(yè)(新式學堂)的發(fā)展習俗:摒棄陳規(guī)陋俗,提倡文明的生活方式,

引領時代新風。項目明治維新(19中)成功戊戌變法(19末)失敗經濟基礎領導力量

具體措施

國際環(huán)境資義發(fā)展水平較高封建統(tǒng)治相對薄弱;資義發(fā)展不充分封建統(tǒng)治勢力強大;倒幕派實力強大掌握了政權資階弱小,寄希望于無實權的皇帝大刀闊斧,全面推行變法法令如“一紙空文”【探究】探究日本明治維新和中國戊戌變法一成一敗的原因

1)自由資義時期2)西方侵略中國

(有利的國際環(huán)境)1)向帝義過渡階段2)列強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2007年寧夏歷史新課程卷:材料一:康有為在受光緒皇帝召見時稱:“泰西講求三百年而治,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強,吾中國國土之大,人民之眾,變法三年,可以自立,此后則蒸蒸日上,富強可駕萬國?!薄浴段煨缱兎ā?/p>

材料二:戊戌變法期間,光緒皇帝共計發(fā)布變法詔令184條,包括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各個方面。對此,時任海關總稅務司的赫德指出:“他們把足夠的東西不顧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個月之內,都填塞給它吃了?!笨涤袨榈摹缎聦W偽經考》和《孔子改制考》在思想上引發(fā)了極大震動,不僅頑固派堅決反對,而且不少維新派人物如唐才常、黃遵憲也難以接受,帝黨領袖翁同龢也斥之為“說經家一野狐也”。因此,他的著作出版不久,即被光緒皇帝下令毀版。

——摘自《中華帝國對外關系史》等材料三:戊戌變政,首在裁官。京師閑散衙門被裁者不下十余處,連帶關系因之失職失業(yè)者將及萬人,朝野震駭,頗有民不聊生之戚。——摘自《夢蕉亭雜記》

回答:

(1)根據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康有為希望“變法三年可以自立”的歷史背景。2、甲午戰(zhàn)敗,中國民族危機加深1、西方和日本變革取得成功3、康有為等維新勢力希望通過變法,獨立自強,

盡快擺脫被瓜分的命運。2007年寧夏歷史新課程卷:

材料一:康有為在受光緒皇帝召見時稱:“泰西講求三百年而治,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強,吾中國國土之大,人民之眾,變法三年,可以自立,此后則蒸蒸日上,富強可駕萬國。”——摘自《戊戌變法》

材料二:戊戌變法期間,光緒皇帝共計發(fā)布變法詔令184條,包括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各個方面。對此,時任海關總稅務司的赫德指出:“他們把足夠的東西不顧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個月之內,都填塞給它吃了。”康有為的《新學偽經考》和《孔子改制考》在思想上引發(fā)了極大震動,不僅頑固派堅決反對,而且不少維新派人物如唐才常、黃遵憲也難以接受,帝黨領袖翁同龢也斥之為“說經家一野狐也”。因此,他的著作出版不久,即被光緒皇帝下令毀版。

——摘自《中華帝國對外關系史》等

材料三:戊戌變政,首在裁官。京師閑散衙門被裁者不下十余處,連帶關系因之失職失業(yè)者將及萬人,朝野震駭,頗有民不聊生之戚。——摘自《夢蕉亭雜記》

回答:

(2)戊戌變法的失敗有多方面的原因。根據上述材料,分析維新派在變法中的失誤之處。(1)變法內容貪大求全,急于求成(2)變法理論有偏激之處,內部意見分歧(3)觸動了既得利益者,樹敵太多。鞏固練習:1、戊戌變法產生的最重要的影響是()

A.傳播西方的社會政治學說

B.揭露帝國主義企圖瓜分中國的陰謀

C.實行君主立憲制

D.學習西學成為一種社會時尚2、對維新變法運動評述不正確的是()

A.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政治改革運動

B.是具有廣泛群眾基礎的救亡圖存運動

C.其根本目的是為了發(fā)展資本主義

D.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