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焦作市第二次質量檢測歷史試卷分析_第1頁
2023年焦作市第二次質量檢測歷史試卷分析_第2頁
2023年焦作市第二次質量檢測歷史試卷分析_第3頁
2023年焦作市第二次質量檢測歷史試卷分析_第4頁
2023年焦作市第二次質量檢測歷史試卷分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2年焦作市第二次質量檢測歷史試卷分析一、關于試卷的總體評價焦作市2012年第二次質量檢測試卷,從總體上說結構合理,難度適中,有梯度,也有一定的區(qū)分度;知識覆蓋面較廣,涉及政治、經(jīng)濟、外交、思想文化、民族關系、社會生活等各個層面;與現(xiàn)實社會熱點問題緊密結合,如公民道德建設、現(xiàn)代化、土地流轉等;試題材料新、情景新、角度新,信息量多,注重考查學生的分析解讀歷史材料的能力,以及對材料知識的概括能力與語言表述能力,體現(xiàn)了歷史高考命題的趨勢;不足之處是40、41兩道大題都出在了世界近代史,出現(xiàn)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一是想努力迎合2012的高考,二是第41題不易命題,選題難度大。具體來說,按近幾年的高考新課程卷來看,基本上第40題為中國史與世界史交替出現(xiàn),同時考慮到思想文化史方面一直沒有出過,并且近年來一直強調道德建設,因此第40題設計一道不太完美的思想道德建設的題目上。第41題本應出中國史方面的,但因題目一時不好出、不好找,故只好選一道工業(yè)革命的題。為了彌補兩道大題都在世界史上的不足,選擇題盡量在中國史方面命制,以求相對均衡。二、答題情況分析滿分100分,最高分88分。在12860名考生中,80分以上81人,70分以上908人,60分以上3497人,50分以上7028人,40分以上9837人,30分以上11564人。(一)選擇題出于對整套試卷分值比例的考慮,二??荚嚉v史選擇題相對集中于中國史部分。中國史7道題世界史5道題,所有試題均能選取新材料,創(chuàng)設新情境,在新情境下考生提取有效信息、運用已有的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12道試題多為原創(chuàng)題和變形題,難度系數(shù)和設問方式與高考試題基本吻合。體現(xiàn)了實用性基礎上的良好的導向作用。歷史選擇題正答率題號正確選項正確人數(shù)正答率1.24A641950.924%1.25B624349.527%1.26D906271.892%1.27D689854.724%1.28C760760.349%1.29D410032.526%1.30B978077.588%1.31A698055.374%1.32D1001279.428%1.33A531042.126%1.34C757660.103%1.35B517241.031%附:關于第33題的答案產(chǎn)生疑問,現(xiàn)解釋如下:一要注意是1688年前后,這時的主要變化主要只是結束了君主專制,開始了國家權力的轉移,即從國王轉移至議會,因此革命的含義也就是實現(xiàn)了權力的轉移而已;二要注意C項的表述及概念的準確。傳統(tǒng)社會指什么?近代民主社會指什么?是不是從1688年“實現(xiàn)了”這種轉變?當然是不可能的,因為傳統(tǒng)社會和近代民主社會包含的內容要廣泛的多。以上解釋僅供參考。(二)40題第(1)問該問滿分18分,滿分7分。40題考查是關于公民道德建設思想的思想史類題。本題通過四個材料分別展現(xiàn)了亞里士多德、馬基雅維利、孟德斯鳩以及二戰(zhàn)后西方國家對待公民道德建設方面的態(tài)度。第(1)題要求根據(jù)材料概括出亞里士多德、馬基雅維利和孟德斯鳩關于公民道德建設的基本觀點,并綜合分析得出影響公民道德建設思想的社會因素。從學生的答題情況看,第一小問主要存在以下問題:一是學生的概括能力不強,部分學生只是簡單的摘抄材料原文;二是對材料人物的觀點概括不全,只能答出一、二兩;三是部分同學審題能力極差,不是按題目要求從材料中概括回答,而是回答教材中的相關內容,還有個別學生把該問回答成了三個人物觀點的相同點,或是回答成了背景。第二小問要求綜合分析不同時期制約公民道德建設思想的社會因素,普遍存在的問題是學生逐個去寫出影響材料中三個人物觀點的背景或社會原因,而沒有把該問題上升到“綜合分析”的高度。出現(xiàn)該問題的主要原因隊了題目本身敘述可能存在歧義外,主要是學生不能很好地理解“綜合分析”的含義,不能從題目要求及分數(shù)設定上理解命題人的意圖。從本題的得分情況看,最高可以得滿分,即18分,大多數(shù)學生得分在10分左右,全部參考學生平均分約在8分左右。(三)40題第(2)問該問滿分7分,平均分2.27分。本次考試40題第(2)問考查二戰(zhàn)后世界主要國家道德文明建設及評論。通過評卷發(fā)現(xiàn)有以下問題。1、知識方面,學生基礎知識掌握不牢。甚至部分學生連實際的劃分都不清楚,認為本題所說時間為十九世紀;還有學生列舉文藝復興、宗教改革等時間完全不符的例子。2、能力方面,審題能力不強。很多學生只是羅列材料史實卻不能加以評述,不會分析。也有學生學生只摘抄材料中的理由,卻不能將所學知識融會貫通,加以印證,兩張皮。3、規(guī)范方面,學生步驟不嚴謹。如,很多學生沒有觀點,或答案隨心所欲亂寫,或史實不是證明所闡述觀點等。(四)第41題41題是開放性小論文試題,正是這兩年高考的新趨向,能夠很好考查學生的解讀材料信息、語言組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4月17日焦作市學科分析會上,與會者就這類試題的解題思路、方法已經(jīng)進行了很多討論,并且基本上達成了共識。比如:三段論式——第一段先擺明自己的觀點,第二段用論據(jù)來論證自己的觀點,第三段總結并重申自己的觀點?;蛘咚亩屋喪健瓤傮w評價材料中的觀點,再擺明自己的觀點,再用論據(jù)論證自己的觀點,最后再總結自己的觀點。該題平均分5分,得滿分的考生不多,8分-11分的居多,扣分的原因往往就是答題不太規(guī)范;5分-7分的,扣分的原因往往是因為觀點不明確;2分-4分的,扣分的原因大部分是字數(shù)太少或字體太潦草,沒有展開來寫。在改卷過程,發(fā)現(xiàn)考生答題存在如下問題:1、觀點不明確,概括能力較差,不能很好地提煉觀點、有很多學生雖然提煉出來了,卻將觀點放到了最后。不少學生沒有自己的觀點,或者說觀點不明確。要么是從頭到尾就是一段話,要么是摘抄文中的觀點,始終看不從考生自己的觀點。2、答題不規(guī)范。字數(shù)太少或卷面不整潔,不少考生字體不工整,有的寫得太小,從電腦上看不清楚;有的寫得太緊,看得人眼花;有的寫太潦草,無法識別。有些考生的試卷涂抹的痕跡較多。這些都影響到了老師的評分。不少考生不知道怎樣展開去回答,12分的試題就寫兩行或三行,得不到高分。3、審題不清,概念不明,應變能力差。文中提到“19世紀上半期,工業(yè)文明…”,很多同學在論證的過程中一直提到新航路開辟給亞非拉帶來的災難,這說明不少學生沒有審清提議,不理解“工業(yè)文明”的概念。有些同學部分學生一看到工業(yè)文明,就開始列舉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工業(yè)或科技革命,不能靈活的進行知識的整合。4、錯別字不少。在改卷過程中發(fā)現(xiàn)不少學生經(jīng)常寫錯別字,如“壟斷”寫成“攏斷”,“侵略”寫成“侵掠”等等。(五)第44、45題在12860名文科考生中,選擇44題者5723人,占44.5%;全市平均分8.65,9分和12分分布較集中。44題考查20世紀80年代到21世紀初農村土地政策的變化情況等知識點,試題立意新穎,突出新課程標準理念。44題關注民生問題,突出對重大社會現(xiàn)實問題和熱點問題的關注。45題考查梁啟超政治主張的變化等知識點,難度中等。44和45題,主要考查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分析、綜合、歸納、遷移等能力。44題第(1)問:考查前后兩種土地政策的異同,對于不同點,學生根據(jù)材料基本都能提煉有效信息,對于相同點,很多同學提到農民有土地的使用權,而忽略了土地所有權沒有發(fā)生變化。第(2)問:考查分析土地流轉政策的作用,學生存在角度單一,要點不全,或表達羅嗦重復,或答題不夠規(guī)范,條理不清等問題。選擇45題者875人,占6.8%。全市平均分6.05,45題第(1)問考查梁啟超政治主張變化和歷史背景,學生閱讀理解分析材料能力較差,對19世紀末期戊戌變法失敗后梁啟超政治主張的變化回答成贊成君主立憲制,在分析背景時,不夠全面,沒有能從內因和外因兩方面回答。第(2)問考查

20世紀初期梁啟超政治主張的變化,大多數(shù)學生能夠從材料獲取相關信息,概括理由時,對材料不能全面把握,沒有從美國政體弊端和中國國情兩方面去概括歸納。(六)第46、47題選做46題人數(shù)760人。占考生數(shù)6%,平均分4.29分。46題,隱含考察學生對時政熱點-----利比亞戰(zhàn)爭的關注。要求學生通過課本熟練掌握、分析現(xiàn)當代戰(zhàn)爭的特點。第一問,具體考察學生的能力有:①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歸納、概括有效信息。②熟練運用課本相關知識。第二問,具體考察學生的能力有:①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獲取有效信息。②多角度、多層次分析、概括信息。出現(xiàn)的問題主要有:①第一問中,有的學生不能從材料中概括出“高科技”;選做此題的大多學生僅從表面得出國家多、涉及地區(qū)廣等現(xiàn)當代戰(zhàn)爭的共同特征。很少學生能寫出“科索沃這場戰(zhàn)爭的特點”-----課本知識太生疏所致。②第二問部分學生能從聯(lián)合國、中美關系角度回答。角度不全,材料解讀還有待進一步提高。選擇47題者4348人,占33.8%。平均分6.82分。47題,重點考察19世紀晚期的日本向西方學習和日本的軍國主義思想。該題具體考察學生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歸納、概括有效信息的能力。此題相對容易得分。出現(xiàn)的問題主要有:①照搬材料的語言---不能有效轉換成課本語言。②材料的層次劃分的不準確。③邏輯性錯誤。理由不能說明觀點。三、教學建議:1、加大對41題這類小論文類試題的訓練力度,特別是在答題方法和思路上,老師們能給學生以更好地指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