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界 市賽獲獎_第1頁
老山界 市賽獲獎_第2頁
老山界 市賽獲獎_第3頁
老山界 市賽獲獎_第4頁
老山界 市賽獲獎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老山界玉屏第一中學語文組

1934年12月,中央紅軍在湘江與國民黨軍隊經過慘烈的激戰(zhàn),損失慘重,退入了山高路險的貓兒山,開始了翻越老山界的艱難歷程。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朱德、葉劍英等一代革命偉人率中央紅軍三軍團、中央軍委縱隊、后衛(wèi)五軍團、八軍團日夜兼程翻越老山界。時代背景

老山界是當年紅軍長征途中翻越的第一座大山。其主峰海拔2141.5米,為華南第一高峰,素有“五嶺極頂,華南之顛”之美譽。本文寫的是紅軍于1934年冬翻越長征途中第一座難爬的高山——老山界的情景。1、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熱愛長征的革命傳統(tǒng)2、理解一些詞語的含義,賞析精彩的語段教學重點難點1、重點:學習按時間變化和地點轉移記敘事件、安排層次的方法2、難點:理解生動描寫對表達中心的作用學習目標作者簡介陸定一,生于1906年,江蘇無錫市人。曾任八屆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中共中央宣傳部部長、國務院副總理,中央顧問委員會常委。長征時,在紅軍第一方面軍“紅章”縱隊政治部宣傳部工作。你預習了嗎?一、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驚惶(

)軍閥()苛()繳租()蜷身()點綴()攙扶()嗚咽()咀嚼()澎湃()酣然入夢()huángfá

jiǎo

quánzhuìchā

nwū

yèjǔ

juépéngpàihān2、解釋詞語

嗚咽酣然入夢矗立苛捐雜稅景致嗚咽:低聲哭泣或形容凄切的水聲或琴聲。酣然入夢:甜美、暢快入睡。酣然:喝酒暢快的樣子。矗立:高聳地立著??辆桦s稅:指反動統(tǒng)治下的繁重捐稅。景致:風景。

要求用一句話概括故事內容紅軍長征途中翻越老山界整體感知理清結構層次1、記敘一件事,文章結構一般如何安排?交代起因,記敘經過,說明結局。2、本文是不是這樣安排的呢?三部分一、交代決定翻越老山界(1)。二、記敘翻越老山界的經過(2—33段)。三、說明翻越老山界的意義(34段)。探究學習1、寫文章首先得有條有理、順序清楚。本文以什么為順序呢?時間變化、地點轉移2、在文中找出表明時間、地點的詞句深入理解

時間

地點

人物

活動第一天下午天黑夜里半夜第二天黎明以后下午

瑤民家瑤家大嫂攀談,宣傳紅軍策,使瑤民理解了紅軍。山腳下紅軍戰(zhàn)士準備爬山半山腰紅軍戰(zhàn)士夜行軍山路上紅軍戰(zhàn)士半夜露宿雷公巖紅軍戰(zhàn)士、醫(yī)務人員翻越雷公巖山頂紅軍戰(zhàn)士任務完成,征服老山界問題探究1、老山界是一座難翻的山,其“難”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呢?1行路難2睡覺難

3吃飯難4處境難2、作者在文中細致的描寫了翻越老山界的艱難,可是在最后一段,作者又說“老山界的困難,比起這些地方來,還是小得很”。作者這樣寫的目的是什么?

突出長征路途的艱難,也更能突出紅軍戰(zhàn)士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只要有這種豪邁的精神,再大的困難,也能克服。語言賞析

“嘆息”這里指飛機發(fā)出的聲音,是擬人手法。既表現(xiàn)了敵人飛機對紅軍戰(zhàn)士的無奈,又表現(xiàn)了國民黨士兵對打內戰(zhàn)的極端不滿。1、“遠遠地還聽見敵人飛機的嘆息,大概是在嘆息自己的命運:為什么不到抗日的戰(zhàn)線上去顯顯身手呢?”(這句話有什么含義?)

“笨重”二字在這里含有條件艱苦、武器粗笨、輜重較多的意思,表達了紅軍翻越老山界后的自豪和喜悅之情。

2、難翻的老山界被我們這樣笨重的隊伍戰(zhàn)勝了。(如何理解“笨重”的意思?)賞析精彩片段找出文中的三處景物描寫,讀一讀。1.夜晚翻山的部分(“滿天都是星光”一段)

思考:“奇觀”奇在哪里?蘊含著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奇觀”指的是“火把排成許多之字形,一直連到天上,跟星光接起來,分不清是火把還是星星”。這里蘊含著紅軍戰(zhàn)士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和大無畏的英雄氣概。2.半夜醒來觀賞夜景一段(所見所聞)

(1)“ 見”主要寫了那些景物?以什么為序?用了哪些修辭手法?星星、山峰、山谷;自上而下;比喻、排比(2)“聞”突出了什么特點?寂靜(3)可作者描寫的卻是各種“聲響”,這不是自相矛盾嗎?不矛盾。以動寫靜,角度巧,效果好。(4)這些聲音有何特點?采用什么方法寫出?

遠、近、大、細;比喻、排比(5)一共用了幾組比喻?作用是什么?

七組:把星星比作寶石、把山峰比作巨人、把山谷比作井、把聲音比作春蠶咀嚼桑葉、比作野馬奔馳,比作山泉嗚咽,比作波濤澎湃。

反復的運用比喻,非常形象的寫出山景之美,表現(xiàn)紅軍戰(zhàn)士的樂觀情懷。小結3.最后一次描寫的景物是下山途中所見思考:景物的特點是什么?表達了作者怎樣的心情?景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