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的三位偉人、三大理論、三次巨變課件_第1頁
20世紀的三位偉人、三大理論、三次巨變課件_第2頁
20世紀的三位偉人、三大理論、三次巨變課件_第3頁
20世紀的三位偉人、三大理論、三次巨變課件_第4頁
20世紀的三位偉人、三大理論、三次巨變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世紀的三位偉人、三大理論、三次巨變20世紀以來中國重大思想理論成果1、中國資產(chǎn)階級革命的指導思想

三民主義孫辛亥革命推翻帝制,民主共和,使中國人醒過來了;2、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的指導思想毛澤東思想毛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結束兩半社會,創(chuàng)建新中國,使中國人站起來了;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指導思想是鄧領導改革開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成就,富。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第16課三民主義的形成和發(fā)展一、三民主義的提出——年

思考:從《時局圖》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材料一:1895年~1898年間,國內(nèi)新創(chuàng)建的商辦廠礦企業(yè),資本在萬元以上的有六十多家,平均每年設廠十五家以上。材料二:?思考:19世紀末20世紀初民族工業(yè)發(fā)展狀況?經(jīng)濟上:資本主義初步發(fā)展,資產(chǎn)階級力量壯大政治上:民族危機進一步加深1905一、三民主義的提出——年1、背景經(jīng)濟民族資本主義經(jīng)濟進一步發(fā)展政治民族危機嚴重;資產(chǎn)階級革命派力量壯大思想西方資產(chǎn)階級民主革命思想傳播各派方案失敗1905未實踐西學失敗洋務運動失敗戊戌變法失?。?)鴉片戰(zhàn)爭時期萌發(fā)了“向西方學習”的新思潮,林則徐,魏源地主階級先進知識分子等提出了“開眼看世界”“師夷長技以制夷”的主張;(2)1851-1864年洪秀全領導了農(nóng)民階級反封建反侵略的太平天國運動,洪仁玕提出了在中國發(fā)展資本主義的方案《資政新篇》;(3)19世紀60-90年代地主階級洋務派掀起了洋務運動,“中體西用”和“師夷長技以自強”;(4)19世紀60年代產(chǎn)生了早期資產(chǎn)階級維新思想,1898年資產(chǎn)階級維新派掀起了救亡圖存的維新變法運動。鴉片戰(zhàn)爭以來,先進的中國人為挽救民族危機提出了哪些救國主張?結果如何?1896年斷發(fā)后的孫中山“竊嘗深維歐洲富強之本,不盡在于船堅炮利,壘固兵強,而在于人能盡其才,地能盡其利,物能盡其用,貨能暢其流——此四事者,富強之大經(jīng),治國之大本也。我國家欲恢擴宏圖,勤求遠略,仿行西法以籌自強,而不急于此四者,徒惟堅船利炮之是務,是舍本而圖末也。--孫中山《上李傅相書》(1894年6月)2、同盟會的成立(1)時間(2)機關報(3)綱領1905年8月“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1月,在《民報》發(fā)刊詞中,把同盟會的革命綱領第一次明確解釋為“三大主義”,即民族主義、民權主義、民生主義,簡稱三民主義。(一)驅除韃虜今之滿州,本塞外東胡。昔在明朝,屢為邊患……滿政府窮兇極惡,今已貫盈。義師所指,覆彼政府,還我主權。其滿洲,漢軍人等,如悔悟來降者,免其罪,敢有抵抗,殺無赦?。ǘ┗謴椭腥A中國者,中國人之中國;中國之政治,中國人任之。驅除韃虜之后,光復我民族的國家。(三)創(chuàng)立民國

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國民政府,凡為國民皆平等以有參政權。大總統(tǒng)由國民共舉,議會以國民公舉之議員構成之,制定中華民國憲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為者,天下共擊之。(四)平均地權當改良社會經(jīng)濟組織,核定天下地價。其現(xiàn)有之地價,仍屬原主所有;其革命后社會改良進步之增價,則歸于國家,為國民所共享。肇造社會的國家,俾家給人足,四海之內(nèi)無一夫不獲其所。敢有壟斷以制國民之生命者,與眾棄之!材料一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國民政府,凡為國民皆平等以有參政權。──創(chuàng)立民國──民權主義;

材料二文明之福祉,國民平等以享之。當改良社會經(jīng)濟組織,核定天下地價。──平均地權──民生主義;

材料三

滿洲政府窮兇極惡,今已貫盈。義師所指,覆彼政府,還我主權。──驅除韃虜,恢復中華──民族主義。

(二)三民主義的內(nèi)容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社會革命內(nèi)容對應的同盟會綱領具體含義評價民族主義(民族革命)民權主義(政治革命)民生主義(社會革命)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chuàng)立民國平均地權暴力推翻清王朝實現(xiàn)民族獨立自主推翻帝制建立民主共和國國民主權核定地價國民共享3、三民主義的內(nèi)容反映了人民的意愿和時代的要求對帝國主義抱有幻想,沒有明確反帝主張從理論上解決了革命政黨迫切需要解決的奪取政權與建立政權的問題缺少具體的可操作的辦法解決土地問題反映孫中山維護廣大人民利益的美好愿望和對世界潮流的敏銳觀察沒有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徹底解決農(nóng)民土地問題前提核心補充和發(fā)展≠平分土地我們革命的目的,是為中國謀幸福,因不愿少數(shù)滿洲人專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專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數(shù)富人專制,故要社會革命。

孫中山:《三民主義和中國前途》

4、評價(1)三民主義是比較完整的資產(chǎn)階級民主革命綱領(性質)。(2)集中表達了資產(chǎn)階級政治、經(jīng)濟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國人民要求民族獨立、民主權利和發(fā)展經(jīng)濟的共同愿望。(3)指導和推動了中國資產(chǎn)階級民主革命。局限性:沒有提出明確的反帝主張,沒有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徹底解決農(nóng)民土地問題。因此辛亥革命缺乏堅實的群眾基礎。進步性:二、三民主義的實踐(1)辛亥革命成功,建立中華民國(資產(chǎn)階級民主共和國);(2)頒布《中華民國臨時約法》;(3)捍衛(wèi)民主共和的斗爭……教訓:資產(chǎn)階級民主共和國方案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國走不通。材料1:“八月以來,義旗飆發(fā),諸友邦之抱和平之望,持中立之態(tài),而報紙及輿論,每表其同情。鄰誼之篤,良足深謝?!薄?912年《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tǒng)宣言書》材料2:“革命以來迭次發(fā)生亂事,均因各國援助一派武人,逞其野心所致。故非排除擾亂中國之外國勢力,中國之統(tǒng)一和平乃決不可能?!薄?924年孫中山《在神戶歡迎會上的演說》據(jù)材料1—3分析從1912年到1924年,孫中山的思想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據(jù)材料4分析變化的原因。變化:由對帝國主義抱有幻想到明確反帝,喚醒吸收民眾。原因:辛亥革命后維護共和斗爭失??;英美列強拒絕幫助;蘇俄的幫助材料3……我目前正在改組中國國民黨,使本黨能有更多的農(nóng)民、工人參加進來。為謀求社會的根本改革,還要喚起民眾覺醒。材料4

中華民國就像我的孩子,他現(xiàn)在有淹死的危險?!蚁蛴兔绹缶?,他們站在岸上嘲笑我。這時候,漂來了蘇俄這根稻草。因為要淹死了,我決定抓住它.─1922年孫中山談話三、新三民主義的提出1、新三民主義提出的背景(1)十月革命鼓舞;共產(chǎn)國際、中共的幫助(客觀)(2)多次斗爭失敗的教訓;孫中山與時俱進、順應潮流的精神(主觀)2、新三民主義的提出1924年中國國民黨“一大”(廣州)核心內(nèi)容:三大政策,即聯(lián)俄、聯(lián)共、扶助農(nóng)工。

3、新三民主義的內(nèi)容和“新”舊三民主義與新三民主義內(nèi)容比較舊三民主義新三民主義新發(fā)展民族主義民權主義民生主義認識三民主義學說是資產(chǎn)階級民主革命的核心綱領反對民族壓迫,反對滿洲貴族的統(tǒng)治推翻君主專制政體,建立國民政府,國民一律平等對外:反對帝國主義侵略,中華民族自求解放;對內(nèi):中國境內(nèi)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權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之個人及團體,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權利。平均地權、核定地價平均地權,節(jié)制資本,實行“耕者有其田”。①不反帝→反帝②反滿→民族平等①民權由資產(chǎn)階級掌握→平民共有②普遍平等的民權關注工農(nóng)聯(lián)俄聯(lián)共扶助農(nóng)工新舊三民主義之相同點:

1、性質:都是孫中山領導資產(chǎn)階級民主革命的綱領2、目的:都以挽救民族危亡為目標3、內(nèi)容:都把民族民權民生緊密結合都以民權為核心4、影響:都成功推動了中國革命的發(fā)展相同點:4、影響在新三民主義的指導下,國共進行了第一次國共合作,推動了以北伐戰(zhàn)爭為主要標志的第一次大革命高潮的到來。5、評價(1)進步意義:新三民主義同中共的民主革命綱領在若干基本原則上是一致的,是國共兩黨的合作的政治基礎,推動了國民大革命的發(fā)展和高漲。(2)局限性:新三民主義在理論上、綱領上仍未超出資產(chǎn)階級民主主義的范疇。反帝反封建、民主共和孫中山一生中的兩次偉大轉變第一次:1894年上書李鴻章,主張改良(改革),后走上革命道路,提出三民主義,指導辛亥革命。第二次:將舊三民主義發(fā)展為新三民主義,確立“聯(lián)俄、聯(lián)共、扶助農(nóng)工”的三大政策,與共產(chǎn)黨合作(最偉大的轉變),開展國民大革命。體現(xiàn)了孫中山那些高貴的品質?愛國主義,頑強不屈(不拋棄,不放棄)與時俱進材料一:“若夫革命主義,為吾輩所倡言……八月以來,義旗飆發(fā),諸友邦之抱和平之望,持中立之態(tài),而報紙及輿論,尤每表其同情。鄰誼之篤,良足深謝?!?/p>

——1912年《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tǒng)宣言書》材料二:“革命以來迭次發(fā)生亂事,均因各國援助一派武人,逞其野心所致。故非排除擾亂中國之外國勢力,中國之統(tǒng)一和平乃決不可能?!?/p>

——1924年孫中山《在神戶歡迎會上的演說》從1912年到1924年,孫中山的思想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對帝國主義抱有幻想,沒有明確反帝主張;認清帝國主義面目,提出明確反帝主張。中華民國主權屬于全體國民,國民享有人身、言論、著作、集會、結社、遷移等項自由和請愿、訴訟、選舉及被選舉等項權利?!?912年《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一是給反對帝國主義的個人及團體以自由權利;二是剝奪效忠于帝國主義和軍閥的團體或個人的自由權利。使政治機構民主化,主張召開國民會議,實行新的選舉制度,使人民能夠真正參加管理政權。——1924年《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缺少具體的可操作性,只是些抽象的概念民權具有普遍性、具體性和可行性“工人之失業(yè)者,國家當為之謀救濟之道,尤當為之制定勞工法,以改良工人的生活”“農(nóng)民缺乏田地淪為佃戶者,國家當給以土地,資其耕作”。材料反映了孫中山哪些思想主張?似乎歐美各國應該家給人足,樂享幸?!欢嚳锤鲊默F(xiàn)象……富者極少,貧者極多……所以倡民生主義,就是因貧富不均……聞得有人說,民生主義是……奪富人之田為己有,這是他未知其中道理……不必管他……兄弟最信仰的是定地價的辦法。比方地主有地價值一千元,可定價為一千,或多至二千,就算那地將來因交通發(fā)達,價漲至一萬,地主得二千,已屬有益無損;盈利八千,當歸國家,這于國計民生,皆有大益。少數(shù)富人把持壟斷的弊端自然永絕,這是最簡便易行之法?!獙O中山《三民主義與國家前途》請回答:⒈據(jù)材料指出孫中山提出民生主義的原因。⒉據(jù)材料分析孫中山要解決什么社會的土地問題?從根本上要解決什么矛盾?⒊在解決土地問題上,孫中山反對什么?⒋民生主義能否滿足農(nóng)民的基本要求?試評價它的局限性。新三民主義和三大政策之間是怎樣的關系?新三民主義是否等同于三大政策?

新三民主義或真三民主義,是聯(lián)俄、聯(lián)共、扶助農(nóng)工三大政策的三民主義,沒有三大政策,或三大政策缺一,在新時期中,就都是偽三民主義或半三民主義?!珴蓶|1、關系: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2、否。(1)新三民主義是革命的綱領,是奮斗的目標,蘊含著三大政策的精神。(2)三大政策是實現(xiàn)新三民主義革命綱領的方法和手段。孫中山能夠實現(xiàn)偉大轉變的原因1、根本原因:孫中山堅持民主革命,不斷探索的革命精神。2、客觀條件:多次斗爭屢遭失敗的教訓;十月革命的影響(蘇聯(lián)的幫助);五四運動的影響(顯示了工人階級偉大力量)中國共產(chǎn)黨的支持和影響。

材料一:“人能盡其才,地能盡其利,物能盡其用,貨物暢其流──此四事者,富強之大經(jīng),治國之大本也?!囉^日本一國,與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維新之政為日幾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觀?!暴ぉ?/p>

孫中山《上書李鴻章書》,1894年6月(1)孫中山上書李鴻章的目的是什么?希望通過李鴻章,使清政府變法維新,使中國走上富強之路。材料二:“革命為惟一法門?!薄拔覀儽仨殐A覆滿洲政府,建設民國。革命成功之日,……廢除專制,實行共和?!?/p>

──

孫中山,1903年12月13日(2)與材料一相比,就改造中國的方法和目的而言,1903年孫中山的思想有了哪兩個顯著的變化?方法:以前采用溫和的改革(或“改良”),以后主張革命;目的:以前未主張建立新的政治制度,以后主張建立共和國。材料三:“這十三年來,政治上、社會上種種黑暗腐敗,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俄國雖遲我革命,而已成功;我雖早六年革命,而仍失敗。”──孫中山《國民黨改組問題》1924年1月(3)材料三中,造成辛亥革命后13年中國政治、社會黑暗腐敗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封建軍閥統(tǒng)治;帝國主義壓榨。

材料四:“我已囑國民黨進行民族革命運動之工作,俾中國可免帝國主義加諸中國的半殖民地狀況之羈縛。為達到此目的起見,我已命國民黨長此繼續(xù)與你們提攜”。──孫中山《致蘇俄遺書》,1925年3月(4)為了材料四的“民主革命”,孫中山在他生命的最后幾年中,在思想、政治和方針政策上有何重大發(fā)展?重大發(fā)展:提出了新三民主義和三大政策。

(5)綜合材料一至四,并運用你的歷史知識,對孫中山作一最簡要的評價。中國歷史上民主革命的先驅;具有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和堅持不懈的革命主義精神。順應時代潮流,與時俱進,最終走上了與共產(chǎn)黨合作之路。1905年在日本成立中國第一個資產(chǎn)階級革命政黨——中國同盟會,中國資產(chǎn)階級民主革命進入到了一個新的階段。1911年號召和領導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專制政體,建立中華民國,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辛亥革命后,在孫中山的號召和領導下,為維護民主共和同北洋軍閥進行了一系列斗爭。(二次革命,護國運動,護法運動)1924年改組國民黨,促成了革命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建立,創(chuàng)建黃埔軍校;致力于反帝反封建的國民大革命運動。“廣東是現(xiàn)代思潮匯注之區(qū),自明季迄于今茲,漢種孑遺、外邦通市、乃至太平崛起,類皆孕育萌興于斯鄉(xiāng),先生挺生其間,砥柱于革命中流,啟后承先、滌新淘舊,揚民族大義,決將再造乾坤,四十余年,殫心瘁力,誓以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喚起自由獨立之精神,要為人間留正氣;“中華為世界列強競爭所在,由泰西以至日本,政治掠取、經(jīng)濟侵凌、甚至共管陰謀,爭思奴隸牛馬爾家國,吾黨適丁此會,喪失我建國山斗,云凄海咽、地暗天愁,問繼起何人,毅然重整旗鼓,億兆有眾,惟工與農(nóng),須本三民五權、群策群力,遵依犧牲奮斗諸遺訓,成厥大業(yè)慰英靈。”

孫中山先生的一生,是為近代中國的民族獨立、民主自由、民生幸福而無私奉獻的一生。孫中山先生追求真理的開拓進取、與時俱進精神和矢志不渝的愛國主義情懷,孫中山先生生命不息、奮斗不止的堅強意志和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高尚品德,是他留給我們的寶貴精神遺產(chǎn)。在我們?yōu)閷崿F(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征程上,這一精神遺產(chǎn)仍然具有重要的啟迪和教育意義,值得我們永遠學習繼承和發(fā)揚光大。

2005年4月29日,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zhàn)。兩人的這次握手,是時隔60年兩黨最高領導人的歷史性握手。材料一建立民國。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國民政府,凡為國民皆平等以有參政權。大總統(tǒng)由國民共舉。議會以國民公舉之議員構成之。中華民國憲法,人人共守?!獙O文《同盟會宣言》材料二近世各國所謂民權制度,往往為資產(chǎn)階級所專有,適成為壓迫平民之工具?!瓏顸h之民權主義,則凡真正反對帝國主義之個人及團體,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權利,凡賣中國民,以效忠于帝國主義及軍閥者,無論其為團體或個人,皆不得享有此等自由及權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