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古詩文-詩歌鑒賞及答案_第1頁
蘇軾古詩文-詩歌鑒賞及答案_第2頁
蘇軾古詩文-詩歌鑒賞及答案_第3頁
蘇軾古詩文-詩歌鑒賞及答案_第4頁
蘇軾古詩文-詩歌鑒賞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和董傳①留別蘇軾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厭伴老儒烹瓠葉②,強隨舉子踏槐花③。囊空不辦尋春馬,眼亂行看擇婿車④。得意猶堪夸世俗,詔黃⑤新濕字如鴉⑥?!咀ⅰ竣俣瓊?字至和,洛陽(今屬河南)人。曾在鳳翔與蘇軾交游,即將赴汴京春試。②瓠葉:化用《詩經(jīng)?小雅》“幡幡瓠葉,采之亨之”(“亨”同“烹”)的典故,言其宴席上菜肴粗陋、簡約。③踏槐花:唐代有“槐花黃,舉子忙”俗語,槐花落時正是舉子應試的時間,后因稱參加科舉考試為“踏槐花”。④擇婿車:唐代進士放榜,例于曲江亭設宴。其日,公卿家傾城縱觀,高車寶馬,于此選取佳婿。⑤詔黃:即詔書,詔書用黃紙書寫,故稱。⑥字如鴉:詔書寫的黑字。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首句本應寫作“生涯裹粗繒大布”,詞人顛倒詞序增強了畫面感,而且表示這種清貧是董傳的生活常態(tài)。頷聯(lián)連用兩個典故,說明董傳志向遠大,不甘心過這粗茶淡飯的貧苦日子,決心通過科舉考試出人頭地。頸聯(lián)中“尋春馬”“擇婿車”兩個典故,暗含蘇軾對董傳的諷勸,希望他不要被京城的浮華迷亂了心智。詩歌刻畫了董傳形象,他雖衣衫樸素,但飽讀詩書,滿腹經(jīng)綸,平凡的衣著掩不住樂觀向上的精神風骨。全詩表達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請簡要分析。二、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列小題。六幺令?天中節(jié)①蘇軾虎符纏臂,佳節(jié)又端午。門前艾蒲青翠,天淡紙鳶舞。粽葉香飄十里,對酒攜樽俎。龍舟爭渡,助威吶喊,憑吊祭江誦君賦。感嘆懷王昏聵,悲戚秦吞楚。異客垂涕淫淫,鬢白知幾許?朝夕新亭對泣②,淚竭陵陽③處。汩羅江渚,湘累已逝,惟有萬千斷腸句?!咀ⅲ茛偬熘泄?jié)即端午節(jié)。②新亭對泣,語出《世說新語?言語》:“過江諸人,每至美日輒相邀新亭藉卉飲宴。周侯中坐而嘆曰:'風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異’。皆相視流淚。”③陵陽,屈原第二次被流放,最后到了陵陽。下列對這首詞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詞的上片通過描寫“虎符纏臂”“門插艾蒲”“放飛紙鳶”“飲酒食粽”“龍舟競菠”“誦賦祭吊”幾個場面寫出端午節(jié)的盛況。詞中運用“新亭對泣”的典故準確貼切,是因為屈原當時流放在外、痛心國難的心情與晉時渡江避難的中原人士非常相似。本詞詠今嘆古,“借古而啟今”。上片極力描摹端午諸種盛況,下片感懷屈原人生經(jīng)歷。本詞的寫作重點在上片。詞中有景,景中寓境。上片一幅幅生動的民俗風景畫撲面而來,景境如畫;下片一幕幕滄桑的歷史再現(xiàn)眼前,一唱三嘆。一般認為,詞中的“異客”是指屈原你是否同意這種解讀?請結合詩句說明你的理由。三、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郭綸①蘇軾河西猛士無人識,日暮津亭閱過船。路人但覺驄馬瘦,不知鐵槊大如椽。因言西方久不戰(zhàn),截發(fā)愿作萬騎先。我當憑軾與寓目②,看君飛矢集蠻氈。【注】①這是蘇軾23歲時的作品。郭綸本為河西弓箭手,屢有戰(zhàn)功。仁宗康定元年九月,西賊寇三川寨,郭綸固守,定川堡得不陷。②寓目:過目,觀看。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首聯(lián)中提到郭綸本是河西勇士,如今卻無人認識;這位昔日猛將只是在傍晚時分,閑坐渡口,看經(jīng)過船只來打發(fā)時間。頷聯(lián)將郭綸今日所騎瘦馬和他當年曾經(jīng)使用過的長矛作對比,以此襯托出他往日之英勇和今日之落魄,形象生動。C頸聯(lián)中郭綸自稱邊疆久無戰(zhàn)事才淪落如此,表現(xiàn)了他對國家的極度失望;但他同時又說一旦有了戰(zhàn)事,他仍愿沖鋒陷陣。D?尾聯(lián)中“看君飛矢集蠻氈”一句是虛寫,其中的“蠻氈”,借指來犯的賊寇;作者期待看到這位勇士的飛箭射向敵人陣。詩歌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情感?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6分)四、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臨江仙?惠州改前韻[宋]蘇軾九十日春都過了,貪忙何處追游。三分春色一分愁。雨翻榆莢陣,風轉柳花球。我與使君①皆白首,休夸少年風流。佳人斜倚合江樓②,水光都眼凈,山色總眉愁。[注釋]①使君:時任惠州知州詹范。②合江樓:作者被貶初至惠州時所居之所,在惠州東門,因東西二江匯合于此得名。下列對本詩的理解和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詞的上片“三分春色一分愁”化用了葉道卿《賀圣詞》詞:“三分春色,二分愁悶,一分風雨”而言春暮人愁。“雨翻榆莢陣,風轉柳花球”兩句中,“翻”“轉”用得巧妙,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暮春時節(jié),榆莢被雨打得零落,柳絮被風吹散的畫面。下片“水光都眼凈,山色總眉愁”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山水被賦予人的動作和情感,使詞更富有感染力。本詞上片寫景,下片抒情,整首詞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語言風格含蓄雋永,婉轉纏綿,是豪放派詩人蘇軾少有的婉約詩作。有詩評說,全詞籠罩著“一愁到底”的灰蒙蒙的意味。詩人的愁從何而來?請結合全詞做簡要賞析。(6分)五、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面小題。行香子■述懷蘇軾清夜無塵,月色如銀。酒斟時須滿十分。浮名浮利,虛苦勞神。嘆隙中駒①石中火,夢中身。雖抱文章,開口誰親。且陶陶樂盡天真。幾時歸去,作個閑人。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云?!咀ⅰ竣佟肚f子■知北游》云:“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郤,忽然而已?!惫湃藢⑷沼坝鳛榘遵x,意為人生像日影移過墻壁縫隙一樣短暫。下面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分)本詞開篇描繪了恬美的環(huán)境:夜氣清新,塵滓皆無,月光皎潔如銀。弓I起下文的抒情議論,引發(fā)對人生意義的深沉思考。本詞中“隙中駒、石中火、夢中身”三詞,作者集中使用三個典故,使構成博喻,說明人生的虛無。本詞下闕作者悟出人生認識?!耙粡埱?,一壺酒,一溪云”,寫實,寫出作者放下名利浮云,歸隱田園的愜意生活。本詞音節(jié)流美,音韻和諧。尤其是“隙中駒,石中火,夢中身”,“一張琴,一壺酒,一溪云”兩段排比,語言暢達,極有韻律?!半m抱文章,開口誰親”是什么意思?從這兩句來看,詞人真的想歸隱嗎?請結合全詞簡要分析。(6分)六、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面小題。秋晚客興蘇軾草滿池塘霜送梅,疏林野色近樓臺。天圍故越侵云盡①,潮上孤城帶月回??蛪衾潆S楓葉斷,愁心低逐雁行來。流年又喜經(jīng)重九,可意黃花是處開。[注]①越,古國名。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shù)膬身検牵?分)首聯(lián)寫出了一派晚秋景象,卻沒有杜甫詩句“無邊落木蕭蕭下”的蕭瑟之感。頷聯(lián)運用比喻手法,形象地寫出了夜幕來臨時天色吞噬云彩,潮打孤城的場景。頸聯(lián)“冷”字一語雙關,既是寫晚秋天氣的涼冷,也是寫作者漂泊心境的孤冷。深秋傍晚,作者旅居在外的愁緒更加濃烈,無法排遣,只好寄托于南歸的大雁?!俺睢笔窃娧?,作者借秋景抒“愁”,又以“愁”寫“流年”,“愁”貫穿全詩。本詩尾聯(lián)在抒情方面頗有特色,請簡要分析。(6分)七、 閱讀下面這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東坡全集?葉嘉傳葉嘉,閩人也。其先處上谷。曾祖茂先,養(yǎng)高不仕,好游名山,至武夷,悅之,遂家焉。至嘉,少植節(jié)操?;騽裰畼I(yè)武。曰:“吾當為天下英武之精,一槍一旗,豈吾事哉!”因而游見陸先生①,先生奇之,為著其行錄傳于時。方漢帝嗜閱經(jīng)史時,建安人為謁者侍上,上讀其行錄而善之,曰:“吾獨不得與此人同時哉!”曰“臣邑人葉嘉,風味恬淡,清白可愛,頗負其名,有濟世之才,雖羽知猶未詳也。”上驚,敕建安太守召嘉,給傳遣詣京師。天子見之,曰:“吾久飫②卿名,但未知其實爾,我其試哉!”因顧謂侍臣曰:“視嘉容貌如鐵,資質剛勁,難以遽用,必槌提頓挫之乃可。”遂以言恐嘉曰:“砧斧在前,鼎鑊在后,將以烹子,子視之如何?,,嘉勃然吐氣,曰:“臣山藪③猥士,幸惟陛下采擇至此,可以利生,雖粉身碎骨,臣不辭也?!鄙龠x間,上鼓舌欣然,曰:“始吾見嘉未甚好也,久味其言,殊令人愛,朕之精魄,不覺灑然而醒。《書》曰:‘啟乃心,沃朕心。’嘉之謂也。”于是封嘉為鉅合侯,位尚書。曰:“尚書,朕喉舌之任也?!焙笠蚴萄缭分?,上飲逾度,嘉輒若諫。上不悅曰卿司朕喉舌而以苦辭逆我余豈堪哉遂唾之命左右仆于地。嘉既不得志,退去閩中。上以不見嘉月余。勞于萬機,神④思困,頗思嘉。因命召至,恩遇如故。居一年,嘉告老,上曰:“鉅合侯,其忠可謂盡矣?!彼斓镁羝渥?。贊曰:今葉氏散居天下,皆不喜城邑,惟樂山居。氏于閩中者,蓋嘉之苗裔也。天下葉氏雖夥,然風味德馨為世所貴,皆不及閩。嘉以布衣遇天子,爵徹侯,位八座,可謂榮矣。然其正色苦諫,竭力許國,不為身計,蓋有以取之。(選自《東坡全集?葉嘉傳》,有刪改)【注】①陸先生:陸羽,唐朝人,著《茶經(jīng)》,被后人稱為“茶圣”。②飫(汁):飽食,這里引申為聽聞。③山藪:深山密林。④(ni):疲困的樣子。17、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至嘉,少植節(jié)操植:培養(yǎng)或勸之業(yè)武業(yè):從事,以……為業(yè)C久味其言味:體味D.遂得爵其子爵:爵位18、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①上以不見嘉月余②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①為著其行錄傳于時②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①鉅合侯,其忠可謂盡矣②爾其無忘乃父之志①必槌提頓挫之乃可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19、 下列對原文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葉嘉出身平民百姓,從布衣而成為被皇帝賞識的官員,這和他的品行有關。蘇軾為葉嘉作傳,目的在于表達個人對高潔剛正、恬淡飄然的品格的追求。C蘇軾塑造了一個面目較黑、稟性剛勁、令人清醒的人物形象。D?蘇軾通過對葉嘉一生的遭遇的敘述,勸誡人們應當功成身退。20、 用“/”給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3分)上不悅曰卿司朕喉舌而以苦辭逆我余豈堪哉遂唾之命左右仆于地。21、 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6分)(1) 因而游見陸先生,先生奇之,為著其行錄傳于時。(3分)譯文: (2) 砧斧在前,鼎鑊在后,將以烹子,子視之如何?(3分)譯文: 八、閱讀下面這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秋陽賦(宋)蘇軾越王之孫,有賢公子,宅于不土之里,而詠無言①之詩。以告東坡居士曰:“吾心皎然,如秋陽之明;吾氣肅然,如秋陽之清;吾好善而欲成之,如秋陽之堅百谷;吾惡惡而欲刑之,如秋陽之隕群木。夫是以樂而賦之,子以為何如?”居士笑曰:“公子何自知秋陽哉?生于華屋之下,而長游于朝廷之上,出擁大蓋,入侍幃幄,暑至于溫,寒至于涼而巳矣。何自知秋陽哉!若予者,乃真知之。方夏潦之淫也,云烝雨泄,雷電發(fā)越,江湖為一,后土冒沒,舟行城郭,魚龍入室。菌衣生于用器,蛙蚓行于幾席。夜違濕而五遷」晝燎衣而三易,是猶未足病也。耕于三吳,有田一廛。禾已實而生②耳,稻方秀而泥蟠。溝塍交通,墻壁頹穿。面垢落暨之涂,目泣濕薪之煙。釜甑其空,四鄰悄然。鸛鶴鳴于戶庭,婦宵興而永嘆。計有食其幾何,矧③無衣于窮年。忽釜星之雜出,又燈花之雙懸。清風西來,鼓鐘其鏜。奴婢喜而告余,此雨止之祥也。蚤作而占之,則長庚澹澹其不芒矣。浴于旸谷④,升于扶桑。曾未轉盼,而倒景⑤飛于屋梁矣。方是時也,如醉而醒,如喑而鳴。如痿而起行,如還故鄉(xiāng)初見父兄。公子亦有此樂乎?”公子曰:“善哉!吾雖不身履,而可以意知也?!本邮吭唬骸叭招杏谔?,南北異宜。赫然而炎非其虐,穆然而溫非其慈。且今之溫者昔人炎者也云何以夏為盾而以冬為衰乎吾儕小人輕慍易喜彼冬夏之畏愛乃群狙之三四。自今知之,可以無惑。居不瑾戶,出不仰笠,暑不言病,以無忘秋陽之德?!惫愚哉?,一笑而作?!咀ⅰ竣贌o言:內容空洞。②生:發(fā)芽。③矧:也。④旸谷:傳說中指日出的地方,亦作“湯谷”。⑤倒景:這里指彩虹。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宅于不土之里宅:住宅。B,若予者若:像。C.方夏潦之淫也淫:過度。D.蚤作而占之蚤:通“早”,早晨。17.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此雨止之祥也昔人云:將以有為也B.乃真知之今其智乃反不能及C.奴婢喜而告余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D.升于扶桑于其身也,則恥師焉下列對原文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貴族公子要寫一篇歌頌秋陽的賦,蘇軾聽了他的構思后哈哈大笑,認為他出生在富貴之家,出入朝廷,養(yǎng)尊處優(yōu),缺乏真實感受,矯情為文,寫不出好的作品。本文以秋陽為題,卻花很大篇幅敘述陰雨帶給人的苦楚:小船行走城郭,魚龍游入房屋,霉菌長滿用具等等。抑揚結合,主旨是為了表達對貧困百姓生活的關注之情。。?夏日陰雨連綿,洪水泛濫,人們在連日的陰雨中困難生活,以及天晴之后人們的欣喜,緣于蘇軾的親身經(jīng)歷,亦是他貶居生活的縮影。D?文章模仿漢賦對話形式,表現(xiàn)了不同境遇的人對于秋陽的不同感觸,行文流暢,不可遏制,文采出眾。用“/”給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3分)且今之溫者昔人炎者也云何以夏為盾而以冬為衰乎吾儕小人輕慍易喜彼冬夏之畏愛乃群狙之三四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7分)(1) 夜違濕而五遷,晝燎衣而三易,是猶未足病也。(4分)(2) 善哉!吾雖不身履,而可以意知也。(3分)九、閱讀下面這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斗毒叭誓怪俱憽诽K軾公姓范氏,諱鎮(zhèn),字景仁。四歲而孤,從二兄為學。薛奎守蜀,公時年十八,奎與語奇之,還朝與公俱。舉進士,為禮部第一,釋褐為新安主簿。宰相龐籍言公有異材,恬于進取,特除直秘閣,擢起居舍人。仁宗性寬容,言事者務訐以為名,或誣人陰私。公獨引大體,略細故。時陳執(zhí)中為相,公嘗論其無學術,非宰相器。及執(zhí)中嬖妾笞殺婢,御史劾奏,欲逐去之。公言:“今陰陽不和,財匱民困,盜賊滋熾,執(zhí)中當任其咎。閨門之私,非所以責宰相?!弊R者韙之。仁宗即位三十五年,未有繼嗣。嘉祐初得疾,中外危恐,不知所為。公獨奮曰:“天下事尚有大于此者乎?”即上疏曰:“太祖舍其子而立太宗,此天下之大公也。愿陛下?lián)褡谑屹t者,異其禮物,而試之政事,以系天下心。”章累上,不報,因闔門請罪。執(zhí)政謂公:“上之不豫,大臣嘗建此策矣,今間言已入,為之甚難?!惫珡鸵茣鴪?zhí)政曰:“事當論其是非,不當問其難易。速則濟,緩則不及,此圣賢所以貴機會也。諸公言今日難于前日,安知他日不難于今日乎?”凡章十九上,待罪百余日,須發(fā)為白。王安石為政,改常平為青苗法。公上疏曰:“常平之法,始于漢之盛時,視谷貴賤發(fā)斂,以便農末,不可改。而青苗行于唐之衰亂,不足法?!笔枞希粓?。即上言:“臣言不行,無顏復立于朝,請致仕?!笔栉迳希詈笾秆园彩韵才p罰事,曰:“陛下有納諫之資,大臣進拒諫之計;陛下有愛民之性,大臣用殘民之術?!卑彩笈?,自草制,極口詆公。落翰林學士,以本官致仕。公上表謝,其略曰:“雖曰乞身而去,敢忘憂國之心?”公既退居,專以讀書賦詩自娛??椭粒m置酒盡歡?;騽窆Q疾杜門,公曰:“死生禍福,天也。第9頁共21頁吾其如天何!”軾得罪,下御史臺獄,索公與軾往來書疏文字甚急。公猶上書救軾不已。元祐三年十二月薨,享年八十一。(選自《蘇東坡全集》卷六十一,有刪節(jié))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恬于進取恬:淡泊章累上,不報報:回復落翰林學士落:在……之后,落后或勸公稱疾杜門杜:關閉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現(xiàn)范鎮(zhèn)見解不俗的一組是(3分)①閨門之私,非所以責宰相②愿陛下?lián)褡谑屹t者,異其禮物,而試之政事③諸公言今日難于前日,安知他日不難于今日乎④臣言不行,無顏復立于朝,請致仕⑤而青苗行于唐之衰亂,不足法⑥死生禍福,天也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③⑥D?②④⑤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范鎮(zhèn)幼時從兄為學,年輕時就表現(xiàn)出與眾不同的才華,受到蜀地守官的賞識;舉進士踏上仕途后,宰相龐公又很器重他,為他美言。B?范鎮(zhèn)看問題客觀公允。他認為宰相陳執(zhí)中學識不高,不堪重任;卻反對有人借家中私事彈劾陳執(zhí)中,他的看法得到有識之士的認同。仁宗在位多年未確立繼承人,范鎮(zhèn)認為這是關系到國家穩(wěn)定的緊要事情,先后十九次上書直陳己見,因此獲罪,以至于須發(fā)都白了。。.范鎮(zhèn)反對王安石推行青苗法,多次上書無效后,無奈退休家居;在家中他讀書自娛,飲酒取樂,有人勸其謹慎行事,他卻坦然處之。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1)速則濟,緩則不及,此圣賢所以貴機會也。(5分)(2)公上表謝,其略曰:“雖曰乞身而去,敢忘憂國之心?(5分)十、閱讀下面這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蘇軾《諸葛亮論》取之以仁義,守之以仁義者,周也。取之以詐力,守之以詐力者,秦也。以秦之所以取取之,以周之所以守守之者漢也。仁義詐力雜用以取天下者,此孔明之所以失也。曹操因衰乘危,得逞其奸,孔明恥之,欲信大義于天下。當此時,曹公威震四海,東據(jù)許、袞,南牧荊、豫,孔明之恃以勝之者,獨以其區(qū)區(qū)之忠信,有以激天下之心耳。夫天下廉隅節(jié)概慷慨死義之士,固非心服曹氏也, 特以威劫而強臣之,聞孔明之風,宜其千里之外有響應者,如此則雖無措足之地而天下固為之用矣。且夫殺一不辜而得天下,有所不為,而后天下忠臣義士樂為之死。劉表之喪,先主在荊州,孔明欲襲殺其孤,先主不忍也。其后劉璋以好逆之至蜀,不數(shù)月,扼其吭,拊其背,而奪之國。此其與曹操異者幾希矣。曹、劉之不敵,天下之所知也。言兵不若曹操之多,言地不若曹操之廣,言戰(zhàn)不若曹操之能,而有以一勝之者,區(qū)區(qū)之忠信也??酌鬟w劉璋,既已失天下義士之望,乃始治兵振旅,為仁義之師,東向長驅,而欲天下響應,蓋亦難矣。曹操既死,子丕代立,當此之時,可以計破也。何者?操之臨終,召丕而屬之植,未嘗不以譚、尚為戒也。而丕與植,終于相殘如此。此其父子兄弟且為寇仇,而況能以得天下英雄之心哉!此有可間之勢,不過捐數(shù)十萬金,使其大臣骨肉內自相殘,然后舉兵而伐之,此高祖所以滅項籍也。孑」明既不能全其信義以服天下之心,又不能奮其智謀,以絕曹氏之手足,宜其屢戰(zhàn)而屢卻哉!故夫敵有可間之勢,而不間者,湯、武行之為大義,非湯、武而行之為失機。此仁人君子大患也。呂溫以為孔明承桓、靈之后,不可強民以思漢,欲其播告天下之民,且曰:“曹氏利汝吾事之,害汝吾誅之?!辈恢裰c魏,果有以大過之乎!茍無以大過之,而又決不能事魏,則天下安肯以空言竦動哉?嗚呼!此書生之論,可言而不可用也。 (選自《蘇軾集》)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得逞其奸 逞:實現(xiàn)B.欲信大義于天下 信:取信曹、劉之不敵 敵:實力相當D?宜其屢戰(zhàn)而屢卻哉 卻:后退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項是()且夫殺一不辜而得天下 且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言戰(zhàn)不若曹操之能 桑之未落,其葉沃若乃始治兵振旅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D?以絕曹氏之手足 作《師說》以貽之下列句子中,不屬于孔明“以詐力取天下"的一項是( )A.欲襲殺其孤 B?不數(shù)月,扼其吭,拊其背,而奪之國孔明遷劉璋 D.當此之時,可以計破也下列有關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蘇軾的這篇文章獨辟蹊徑,其獨特的見解令人耳目一新,發(fā)人深思。第一段開宗明義地指出孔明失敗的原因是“仁義詐力雜用”。在第二段中,蘇軾認為孔明口頭上講仁義,實際上卻是使用詐力,而且他認為孔明和曹操的做法并沒有多大的差別。。.第三段是說孔明既不能全信義,就應該用智謀,而且提到只有湯、武才能用“大義”,其他的人都不能用。第四段總結全文,指出說空話是毫無實際價值的,而且舉了兩件事來說明孔明的想法和說法都是脫離實際的。把文言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1) 特以威劫而強臣之,聞孔明之風,宜其千里之外有響應者。(4分)譯文: (2) 孔明既不能全其信義以服天下之心,又不能奮其智謀,以絕曹氏之手足(3分)譯文: (3) 茍無以大過之,而又決不能事魏,則天下安肯以空言竦動哉?(3分)譯文: 、【答案】14.C15.①對董傳生活貧困、久滯不仕的關切與同情?!按衷龃蟛脊摹?、“囊空不辦尋春馬,,均言其清貧苦寒。②對董傳飽讀詩書、樂觀向上的非凡氣度的肯定與贊許?!案褂性姇鴼庾匀A”言其不同尋常的精神風骨。③對董傳積極進取、金榜題名的鼓勵與祝福?!暗靡猹q堪夸世俗,詔黃新濕字如雞”是對董傳給予的鼓勵,希望他有朝一日能夠金榜題名,揚眉吐氣?!窘馕觥俊?4題詳解】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與評價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思想感情的能力。此類試題解答時,首先要認真研讀詩歌內容,然后仔細辨識選項中是否有對詩歌的解讀的錯誤。詩歌鑒賞的選擇題對整個詩歌的綜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詩句的含義、詩句的手法還考核詩歌的情感,注意結合詩歌的內容進行分析。C項,“暗含蘇軾對董傳的諷勸,希望他不要被京城的浮華迷亂了心智”錯。這兩句詩是蘇軾鼓勵董傳的話,蘇軾認為有錢沒錢不是問題,考中才是硬道理,那時什么都會有。故選C。點睛:詩歌鑒賞的選擇題綜合考核詩歌形象、語言、表達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內容。每個選項一個考點,幾乎涵蓋詩歌的所有內容,注意結合全詩進行分析。注意的錯誤是意象的含義不對,手法不準確,手法的解說和藝術效果的分析不對,語言方面主要是風格不正確,內容一般為曲解詩意或只答表層含義,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顯的錯誤。【15題詳解】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的能力。此類試題解答時,答題時要注意結合詩歌的標題、注釋和詩中表情達意的重點字詞語進行分析。對于情感的把握,可以從題材入手,同一類題材往往都表達這類似的情感;可以從抒情議論的句子入手,這些句子是直接表達思想感情的地方;可以從作者和創(chuàng)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論世;可以從題目入手,題目往往交代了詩歌的主要內容,創(chuàng)作的緣由和主要表現(xiàn)的思想感情;可以從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襯托或烘托詩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粗繒大布裹生涯”,寫董傳粗絲綁發(fā),粗布披身?!澳铱詹晦k尋春馬”,“尋春馬”是暗用孟郊《登科后》的典故。這里蘇軾是說董傳即便登科也沒錢置辦馬匹,像孟郊那樣“一日看盡長安花”。對董傳生活貧困、久滯不仕的關切與同情?!案褂性姇鴼庾匀A”,贊楊董傳雖然貧窮,但勤于讀書,因此精神氣質非同常人?!暗靡猹q堪夸世俗,詔黃新濕字如鴉”,這兩句詩是承接上兩句,繼續(xù)對董傳給予鼓勵,希冀董傳能夠有朝一日,可以金榜題名,揚眉吐氣,以夸世俗。對董傳積極進取、金榜題名的鼓勵與祝福。【答案】14.C15.同意“異客”是屈原。①因“懷王昏聵”“秦終吞楚”而“垂涕淫淫,鬢發(fā)花白”,這正是屈原人生經(jīng)歷的真實寫照,所以“異客”是屈原。②陵陽是屈原第二次被流放時最后到的地方,詞人借用“新亭對泣”的典故表達屈原流放在外、痛心國難的悲痛心情,所以“異客”是屈原。③自投汨羅,斯人已逝,只留下萬千斷腸的詩句,所以“異客”是屈原?!窘馕觥俊?4題詳解】本題屬于綜合考查題,考查學生對詩句的理解能力,同時考查對詩句內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觀選擇題的形式,各選項內容涉及了對詩歌的手法、形象、主題的鑒賞。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審題,即明確題干的要求,如本題的題干要求選出“下列選項中對詩歌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然后要注意了解詩歌的創(chuàng)作背景,逐句翻譯詩句,接著把握詩歌的意象,分析詩歌營造了什么樣的意境,領悟作者表達了怎么樣的思想情感,思考詩歌中運用了哪些表現(xiàn)手法,再對照選項一一確認,得出答案。本題中,C項,“本詞的寫作重點在上片”錯,應是通過下片屈原的經(jīng)歷抒發(fā)情感,闡發(fā)主旨的,故重點應在“下片”。故選C?!?5題詳解】本題考查鑒賞古代詩歌的形象及情感主旨的能力。解答此類試題,考生要通過對詩詞內容的理解,提出自己的見解,還可結合意境和詩句分析情感。本題中,如果考生同意“異客”是屈原??蓮囊韵陆嵌热胧郑孩僖颉皯淹趸杪槨薄扒亟K吞楚”而“垂涕淫淫,鬢發(fā)花白”,"感嘆懷王昏聵,悲戚秦吞楚〃兩句的意思是:感嘆楚懷王不明事理,悲嘆楚國被秦國滅掉。"異客垂涕淫淫,鬢白知幾許〃兩句指屈原已經(jīng)遠離自己的故土,被流放到了外地。兩鬢白發(fā)如霜。這正是屈原人生經(jīng)歷的真實寫照,所以“異客”是屈原。②“淚竭陵陽處”一句中“陵陽”是屈原第二次被流放時最后到的地方,詞人借用“新亭對泣”的典故表達屈原流放在外、痛心國難的悲痛心情,所以“異客”是屈原。③“汩羅江渚,湘累已逝,惟有萬千斷腸句”一句中寫道:自投汨羅,斯人已逝,只留下萬千斷腸的詩句,所以“異客”是屈原。如果答“不同意”,將“異客”理解為蘇軾,或“異客”既指屈原也指蘇軾,言之成理亦可。答案:C.(C“表現(xiàn)了他對國家的極度失望”無中生有。)①對英雄的仰慕。(欽佩贊嘆)郭綸本領高強,屢建戰(zhàn)功,又勇于擔當,有殺敵報國的豪情壯志。②對英雄失路的憐惜。本領高強的英雄無人賞識,只能日暮在渡口閑看渡船。③對英雄再次建功立業(yè)的期待。作者對郭綸再次征戰(zhàn)賊寇拭目以待。④對自己的勉勵。自己也想成為像郭綸那樣的英雄,哪怕歷經(jīng)坎坷,也照樣勇往直前。(答對一點2分,含情感1分,分析1分;答對任意三點即可得6分。)[解析]這首詩的大意是:郭綸本是河西一帶知名的勇士,如今的人們卻都不識得他了,這位昔日的猛將只是在傍晚時分,坐在渡口,閑看過往船只來打發(fā)時間。路人只見他騎著一匹瘦弱的青白色馬,卻不知他曾經(jīng)使用的長矛大如屋椽。郭綸說,邊疆久無戰(zhàn)事才淪落如此,一旦有了戰(zhàn)況,他誓言愿沖鋒陷陣。那時,我自當拭目觀看,看這位勇士的飛箭射向敵人的軍陣。四、14D【詞上片下片均有景有情,詞中“我與使君皆白首,休夸少年風流”是直接抒情;“語言含蓄雋永,婉轉纏綿”也錯,“九十日春都過了,貪忙何處追游”等語句明白如話?!?5【①因傷春惜春而愁。上片“九十日春都過了”,直接交代此時為暮春時節(jié),“雨翻榆莢陣,風轉柳花球”更是渲染了暮春的哀怨傷感的氣氛,詩人為春光易逝而愁。②因飄泊異鄉(xiāng)而愁。本詞為詩人被貶異鄉(xiāng)時所作,詩人由風中飄飛的柳絮聯(lián)想到身處異鄉(xiāng),漂泊無依的自己,因而憂愁。③因青春不再而愁。下片詞人由逝去的春光聯(lián)想到自己逝去的青春,“我與使君皆白首,休夸少年風流”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達了青春年華易逝的愁情。(每答對1點給2分。)】【賞析】宋哲宗紹圣三年(1096年)暮春。是時,東坡61歲,在惠州貶所宴飲州守詹范時,有感于仕途之變,便作下了這首詞。上片,惜春傷春,無須“貪忙”,“追游”。與密州時作的同詞牌名的上片完全一樣,惜春。面對同樣的春,產生著同樣的心情。那時,朝廷政治斗爭激烈,詞人回避,自求外任。而今,在貶所惠州,也是一個春季過去了(“九十日春都過了”),即風華正茂的時候過去了,我閑置無所事事了(“貪忙何處追游”),無須“貪忙”、“追游”了。緊接著點化運用葉道卿《賀圣詞》詞:“三分春色,二分愁悶,一分風雨”而言春暮人愁“三分春色一分愁”),日暮西山,人命危淺了,只是詞人未看到日后還有“風雨”,哪怕是“一分風雨”,未想到日后又要謫貶儋州;但他很快意識到,大自然的春天很快消失,自己的青春很快消失,如“雨翻榆莢陣”,如“風轉柳花球”,沒有多少留戀,有的是終身遺恨。下片,嘆青春不再,人生暗淡。詞人此時處境惡劣,心境凄涼,深感自己夕陽黃昏,硬是把棺材準備好了。正因所處社會環(huán)境、政治經(jīng)濟地位發(fā)生變化,自然他的思想感情、心理觀念隨之也發(fā)生變化,藝術欣賞及其作品的意境發(fā)生變化,所以他把密州時作的同詞牌的詞的下片作了修改。盡管它反映了詞人對人生的依戀和青春的惋惜之情,可意境發(fā)生了很大變化:仙境不見了,西王母、東皇太乙在東坡心中,早已消失了,再不是什么美好、理想、幸福的形象,更不是什么長生不老的象征了。“我與使君皆白首,休夸年少風流”,惜青春已逝,風流不再。我們已是蒼顏白發(fā),還談什么昔日風流。這意味著一代人的結束?!凹讶诵币泻辖瓨恰?,唯有我那朝云,病魔纏身,“斜倚”而立,留戀著“合江樓”外的水光山色,哪怕它們是凈眼中的水光(“水光都眼凈”)和眉愁中的山色(“山色總眉愁”)。正是詞人在惠州感情上發(fā)生了變化,審美移情發(fā)生了變化,所以山光水色也變得“愁”容起來;從而暗示著詞人晚年人生暗淡無光了。全詞,上片寫春過春愁,傷春惜時,下片寫白首眉愁,傷感人生。人的感情發(fā)生變化,決定著詞的意境發(fā)生變化,決定著詞的用語的變化?;\罩全詞的是一“愁”到底的灰蒙蒙的意味。五、 14.C(“寫實''錯)15.示例一:詞句的意思是:我雖然身負曠世才華,但無人賞識理解。(2分)從這兩句詞來看,詞人并非真的想要歸隱。(2分)上闋的飲酒賞月,淡看名利,不過是自我解脫而已;下闋的“歸去”“作個閑人"不過是他懷才不遇、無法施展抱負的牢騷之語。(2分)示例二:詞句的意思是:我雖然身負曠世才華,但無人賞識理解。(2分)從這兩句詞來看,詞人真的想要歸隱。(2分)上闋寫放著良辰美景不去享受,卻要勞神費力,追名逐利,太不值得;人生苦短,稍縱即逝,不及時行樂就來不及了;下闋寫懷才不遇,才華又有何用?還不如歸隱以保全夭真,順應性情。(2分)六、 14.【參考答案】BE【詩歌的第三句寫傍晚夜幕來臨的狀態(tài),運用的是擬人的修辭手法,故B項不恰當。本詩尾聯(lián)情感“由悲轉喜”,故E項中‘愁'貫穿全詩”分析不恰當?!?5.【參考答案】尾聯(lián)直接抒情(直抒胸臆),表達作者在重陽節(jié)看到中意的菊花盛開的欣喜之情。(2分)用語通俗易懂,抒情自然流暢?!坝窒病薄翱梢狻薄笆翘帯钡仍~口語化,有助于作者情感直接自然流露。(2分)感情由悲轉喜,層次豐富,提升了詩歌格調。前三聯(lián)抒發(fā)悲秋之情,尾聯(lián)以喜悅之情作結,顯示出詩人的豁達性格。(2分)七、參考答案:17、 D(爵:封爵位)18、 A(A、介詞,因為。B、介詞,替;介詞,被。C、代詞,他的;副詞,一定。D、副詞,才;副詞,竟然。)19、 D(“勸誡人們應當功成身退”錯)20、 上不悅/曰/卿司朕喉舌/而以苦辭逆我/余豈堪哉/遂唾之/命左右仆于地。21、(1)于是游并去拜見陸羽先生,先生認為他很奇特,為他寫了記錄他的言行的文章,并流傳于當時。(“游”1分,“奇”1分,句意通順1分)(2)砧板斧子在你面前,鍋鼎就在你的背后,將要用它烹煮你,你覺得怎么樣?“以”1分,“視”1分,句意通順1分)參考譯文:葉嘉是福建人。他的先人住在上谷。曾祖父茂先,退隱不做官,喜歡游覽名山,到武夷山后,很喜歡這里,于是便在這里安了家。到葉嘉這一代,年輕時就注重培養(yǎng)好的氣節(jié)操守。有人勸葉嘉練習武藝,他說:“我應該是天下英俊勇武之人中的杰出人物,一支槍一桿旗哪里是我做的事呢?”于是游并去拜見陸羽先生,先生認為他很奇特,為他寫了記錄他的言行的文章,并流傳于當時。當時正好漢皇帝喜歡讀經(jīng)史,一個建安人做謁者侍奉皇上,皇帝讀了介紹葉嘉的文章后認為他很好,說:“我唯獨不能同這個人處于同一時代啊!”覲見的人說:“我的同鄉(xiāng)葉嘉,氣質清凈淡泊,品行純潔,令人敬愛,很有名氣,有治理天下的才干,即使是陸羽也未詳細地了解啊?!被噬洗篌@,就下令建安太守召見葉嘉,用驛站的車馬將他送到京城?;实劭吹搅巳~嘉,說:“我很久以前就聽過你的大名,只是不了解你的真實情況,我一定要試試看!”于是就看了看大臣們說:“我看到葉嘉外貌像鐵一樣,稟性剛勁,難以急用,必須用棰子不斷敲打搗碎才可以?!本陀迷拋韲樆H~嘉:“砧板斧子在你面前,鍋鼎就在你的背后,將要烹煮你,你覺得怎么樣?”葉嘉突然吐了一口氣,說:“我只是住在深山密林的卑賤之人,有幸被陛下選用到這里,如果能夠造福他人,即使粉身碎骨,我也不會推辭?!币粫褐?,皇帝高興地咂了咂舌頭,說:“剛才我看到葉嘉并沒有多大好感,回味他的話,讓人珍愛啊,我的精神不知不覺就輕松而清醒了?!渡袝氛f‘敞開你的心扉,滋潤我的心田’,說的就是葉嘉啊。”于是封葉嘉為鉅合侯,位居尚書,并說:“尚書是專管我的喉舌的?!焙髞硪驗樵诨▓@設宴,皇帝飲酒過量,葉嘉苦苦勸諫?;实酆懿桓吲d,說:“你專管我的喉舌,卻用難聽的話忤逆我,我怎么受得了呢”于是就唾棄他,命令侍從把他打倒在地上。葉嘉仕途不順之后,就隱退到福建中部?;实垡驗橐粋€多月沒有看到葉嘉,又在國事上操勞受累,神情倦怠思維困頓,很想念葉嘉。就下令把他召來,還像以前一樣恩寵他。評論說:現(xiàn)在姓葉的分散在天下各地,他們都不喜歡住在城邑里,只喜歡住在山中。住在福建中部的,一般是是葉嘉的后代。天下姓葉的雖然很多,可是德行馨香被世人看重的,都比不上福建這里的。葉嘉以平民百姓的出身受到皇帝禮遇,被封為徹侯的爵位,位居八大職位的行列,可說是相當榮耀了??墒撬钡谋旧?、苦苦勸諫的精神,盡心盡力報效國家、不替自己考慮的品行,那是很值得習的。八、答案:16.A(A“宅”應為名詞活用為動詞,意為“建造住宅”)C(A第一個“也”表判斷;第二個“也”句末語氣詞。B第一個“乃”副詞,才;第二個“乃”副詞,竟然。C兩個都是連詞,表修飾。D第一個“于”介詞,從;第二個“于”介詞,對)B(“主旨是為了表達對貧困百姓生活的關注之情”,與文意不符,本文強調的創(chuàng)作要緣于真實感受,不能矯情為文,關注百姓不是主要目的。)答案:且今之溫者/昔人炎者也/云何以夏為盾而以冬為衰乎/吾儕小人/輕慍易喜/彼冬夏之畏愛/乃群狙之三四答案:(1)夜里躲避洪水先后五次(多次)更換地方,白天反復烘烤淋濕的衣服。這些還不是最麻煩的。(2)說得很好。我雖然沒有親自經(jīng)歷過,但我可以通過想象得知。譯文:越王的孫子里有一個很賢達的公子,成長在十指不沾泥的華屋高堂,所以他作的詩也沒有什么內容,心里感覺很不爽,就對東坡說:“我心像秋天的太陽一樣明亮,我的氣像秋天的太陽一樣清明,我喜歡善行而且希望完成(嘉獎)善行,就像太陽喜歡讓萬物生長成熟一樣,我討厭惡行而且希望懲罰惡行,就像秋天的太陽讓樹木枯萎一樣,我把這種情懷寫成詞賦然后配上曲子,你覺得怎么樣呢?”東坡笑了:“公子哪兒了解秋陽,生在漂亮的大房子里,長大了又在朝廷上呼風喚雨,出去有人給你撐著老大的華蓋,回去有人侍候你睡覺。你在熱天感受的,只是微熱,冬天感受到的,只是微冷,哪兒知道什么秋陽。我才是真的知道秋陽。夏天的太陽,受制于烏云和雷雨,暴風雨中電閃雷鳴,水漲江和湖都分不清了,大地被淹,城邊都可以劃船了,屋子里時不時還有魚蝦蹦了進來。屋里的東西都長了霉,床上有青蛙和蚯蚓等各種小生命。由于老是漏雨,晚上睡覺一夜得換五個地方,白天要換烤三次衣服,這些都還可以不那么介意。在家鄉(xiāng)自家那一點田上種點谷子,等水稻成熟的時候,田野里溝坎交錯,家里的墻都快倒了。滿面塵灰泥垢,柴很濕,煙都把我嗆哭了。家里的盆盆罐罐都是空的,周圍也沒有什么鄰居。平時只有鸛鶴這種野鳥在我家院子里叫兩聲,我家女人一天倒晚都嘆氣。沒什么吃的,也沒有什么穿的,灶里的柴掉了出來,到處是火星。沒多久又到晚上了,從西邊吹來了風,到處鑼鼓喧天,奴婢高興地告訴我,這是雨停了后的祥瑞。占了一掛,說黑夜就要過去了,太陽就要起來了。還沒回過神,天地間就大變了。這時我在半醉半醒之間,輕輕低唱,好像在故鄉(xiāng)突然看見了父親和哥哥。公子明白這種快樂嗎?”公子說:“明白,雖然我沒有親身經(jīng)歷過,但我也能會意?!睎|坡說:“太陽在天上運行,所以南北天氣各有不同。很熱不是因為太陽要虐待我們,很溫暖不是因為太陽疼愛我們。今天的溫暖,是因為過去曾經(jīng)炎熱。難道要以夏天為興盛,以冬天為衰退嗎?我的同事都是小人,易喜易怒,像喜怕冬夏一樣,不過是幾個宵小的猴子罷了。我現(xiàn)在了解了,心中沒有什么不明白的。在家里不需要為蓋房子發(fā)愁,出去不必戴斗笠,夏天也不怕生病,這樣才能刻秋陽的慈悲啊……”公子拍手大笑,然后把這些寫了下來。九、答案:C(C項中的“落”是免除的意思。)A(④是范鎮(zhèn)辭職的話;⑥是一般的認知,并非范鎮(zhèn)獨特的見解。)C(范鎮(zhèn)并未“獲罪”,只是“待罪”,即在家等待獲罪)(1)趕緊辦就能成事,再晚就來不及了,這就是圣賢把機會看得很寶貴的緣故啊?!驹u分建議】5分?!皾薄八浴薄百F”各1分,句意通順1分。(2)雖說是請求退休而離開朝廷,但怎敢忘了憂國的情懷(或:拋棄憂國之心)?【評分建議】5分?!捌蛏怼薄案摇备?分,句意通順1分。譯文:公姓范氏,名叫鎮(zhèn),字景仁。他四歲失去父親,跟隨兩個哥哥學習。薛奎做益州知州,范公那時只有十八歲,薛奎和他交談,感到很驚奇。薛奎任滿還朝時,就帶著范公一起回到京城。范公參加進士考試,考中禮部試的第一名,初為官擔任新安縣的主簿。宰相龐籍說他有特殊才能,生性恬淡不急于進取,破格給他加官為直秘閣,又提拔為起居舍人。仁宗性情寬容,奏事的官員專靠揭發(fā)別人來使自己揚名,有的甚至以暴露別人的隱私來抬高自己。唯獨范公只看人的大節(jié),從不計較行為瑣事。當時陳執(zhí)中擔任宰相,范公曾經(jīng)批評他學問不高,不具備做宰相的才能。后來陳執(zhí)中的寵妾打死了一個婢女,御史彈劾他,想要把他趕下臺。范公說:“如今天地陰陽不和,國家財政匱乏,人民貧困,盜賊囂張,陳執(zhí)中應當承擔這些責任。但是家庭內部的私事,不是用來責備宰相的理由?!庇幸娮R的人都贊同他的說法。仁宗即位三十五年,沒有繼承人。嘉祐初年,仁宗得了病。朝廷內外都為繼承人的事感到危急和恐懼,不知怎么辦才好。唯獨范公激昂地說“天下還有比這件事更重要的嗎?”立即上書說:“太祖舍棄自己兒子而立太宗為皇帝,這是天下最大的公心。希望陛下選擇宗族中賢德的人,給他們異于常人的禮儀待遇,讓他們學習政事,以此來穩(wěn)定人心?!弊嗾露啻纬噬?,沒有回音。于是范公就閉門請罪。執(zhí)政大臣對范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