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講物理圖像的分析(解析版)_第1頁
第18講物理圖像的分析(解析版)_第2頁
第18講物理圖像的分析(解析版)_第3頁
第18講物理圖像的分析(解析版)_第4頁
第18講物理圖像的分析(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8講物理圖像的分析【方法指導】一、力學中的圖像問題1.v-t圖象的應用技巧(1)圖象意義:在v-t圖象中,圖象上某點的斜率表示對應時刻的加速度,斜率的正負表示加速度的方向.(2)注意:加速度沿正方向不表示物體做加速運動,加速度和速度同向時做加速運動.2.x-t圖象的應用技巧(1)圖象意義:在x-t圖象上,圖象上某點的斜率表示對應時刻的速度,斜率的正負表示速度的方向.(2)注意:在x-t圖象中,斜率絕對值的變化反映加速度的方向.斜率的絕對值逐漸增大則物體加速度與速度同向,物體做加速運動;反之,做減速運動.二、電學中的圖像問題1.φ-x圖象(如圖所示)(1)電場強度的大小等于φ-x圖線的斜率的絕對值,電場強度為零處φ-x圖線存在極值,其切線的斜率為零.(2)在φ-x圖象中可以直接判斷各點電勢的大小,并可根據(jù)電勢大小關系確定電場強度的方向.(3)在φ-x圖象中分析電荷移動時電勢能的變化,可用WAB=qUAB,進而分析WAB的正負,然后作出判斷.(4)在φ-x圖象中可以判斷電場類型,如圖所示,如果圖線是曲線,則表示電場強度的大小是變化的,電場為非勻強電場;如果圖線是傾斜的直線,則表示電場強度的大小是不變的,電場為勻強電場.(5)在φ-x圖象中可知電場強度的方向,進而可以判斷電荷在電場中的受力方向.2.E-x圖象(1)E-x圖象反映了電場強度隨位移變化的規(guī)律,E>0表示電場強度沿x軸正方向;E<0表示電場強度沿x軸負方向.(2)在給定了電場的E-x圖象后,可以由圖線確定電場強度、電勢的變化情況,E-x圖線與x軸所圍圖形“面積”表示電勢差(如圖所示),兩點的電勢高低根據(jù)電場方向判定.在與粒子運動相結(jié)合的題目中,可進一步確定粒子的電性、動能變化、電勢能變化等情況.(3)在這類題目中,還可以由E-x圖象畫出對應的電場,利用這種已知電場的電場線分布、等勢面分布或場源電荷來處理相關問題.三、電磁感應中的圖像問題1.三點關注(1)關注初始時刻,如初始時刻感應電流是否為零,是正方向還是負方向.(2)關注變化過程,看電磁感應發(fā)生的過程分為幾個階段,這幾個階段是否和圖象變化相對應.(3)關注大小、方向的變化趨勢,看圖線斜率的大小、圖線的曲直是否和物理過程對應.2.兩個方法(1)排除法:定性地分析電磁感應過程中物理量的變化趨勢(增大還是減小)、變化快慢(均勻變化還是非均勻變化),特別是物理量的正負,排除錯誤的選項.(2)函數(shù)法:根據(jù)題目所給條件定量地寫出兩個物理量之間的函數(shù)關系,然后由函數(shù)關系對圖象作出分析和判斷,這未必是最簡捷的方法,但卻是最有效的辦法.四、其他圖像問題1.基本思路(1)解讀圖象的坐標軸,理清橫軸和縱軸代表的物理量和坐標點的意義.(2)解讀圖象的形狀、斜率、截距和面積信息.2.解題技巧(1)應用解析法和排除法,兩者結(jié)合提高選擇題圖象類題型的解題準確率和速度.(2)分析轉(zhuǎn)折點、兩圖線的交點、與坐標軸交點等特殊點和該點前后兩段圖線.(3)分析圖象的形狀變化、斜率變化、相關性等.【例題精析】(2022?浙江模擬)圖甲是我國自主設計的全球第一款可載客的無人駕駛飛機“億航184”,其質(zhì)量為260kg,最大載重為100kg,圖乙是該無人機某次在最大載重情況下,從地面開始豎直升空過程中的v﹣t圖像,前2s圖像為直線,2s末到5s末圖像為曲線,曲線兩端皆與兩側(cè)直線相切,5s后無人機勻速上升,發(fā)動機的輸出功率等于額定輸出功率,g=10m/s2,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前5s上升的高度為19mB.1s末發(fā)動機的輸出功率為7200WC.2s末到5s末,發(fā)動機的輸出功率不變D.2s末到5s末,無人機上升的高度不會超過17m【解答】解:A、由圖像面積可知,前2s上升4m,2s末到5s末上升的高度大于15m,前5s上升的高度大于19m,故A錯誤;B、1s時做加速度為a=42m/s2=2m/s2的加速運動,速度v=at=2m/s,由牛頓第二定律F﹣mg=ma,解得F=m(g+a)=360×(10+2)N=4320N,計算出此時發(fā)動機功率為p=Fv=4320×C、根據(jù)功率的定義,可以計算得出2s末發(fā)動機的輸出功率為p1=Fv2=Fat2=4320×2×2W=17280W,5s末發(fā)動機的輸出功率為P5=F′v5=mgv5=360×10×6W=21600W,即題目所說的額定功率,這段時間發(fā)動機的輸出功率是變化的,故C錯誤;D、假設2s末到5s末,飛機按最大輸出功率即額定功率21600W工作,由動能定理p5t-mgh=12mv52-12mv2故選:D。(2022?寧波模擬)如圖甲所示,一帶電量為2×10﹣8C的物塊置于絕緣光滑水平面上,其右端通過水平彈性輕繩固定在豎直墻壁上,整個裝置處于水平向左的勻強電場中。用力將物塊向左拉至O處后由靜止釋放,用傳感器測出物塊的位移x和對應的速度,作出物塊的動能Ek﹣x關系圖象如圖乙所示,其中0.40m處物塊的動能最大但未知,0.50m處的動能為1.50J,0.50m~1.25m間的圖線為直線,其余部分為曲線。彈性輕繩的彈力與形變量始終符合胡克定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該勻強電場的場強為1×107N/CB.彈性繩的勁度系數(shù)為5N/mC.彈性繩彈性勢能的最大值為2.5JD.物塊會做往復運動,且全過程是簡諧運動【解答】解:A、在從0.50m~1.25m范圍內(nèi),動能變化等于克服電場力做的功,則有:qEΔx=ΔEk,圖線的斜率絕對值為:k=qE=1.51.25-0.5N=2N,解得:E=1×108N/C,故B、根據(jù)圖乙可知,物塊在0.5m時離開彈簧,物塊在0.4m時速度最大,此時彈簧彈力和摩擦力相等,所以物塊在平衡位置處彈簧壓縮Δx=0.5m﹣0.4m=0.1m,根據(jù)胡克定律可得kΔx=qE,解得:k=20N/m,故B錯誤;C、根據(jù)能量守恒定律可知,Ep0=qEΔxm=2×1.25J=2.5J,故C正確;D、物塊離開彈性繩后受恒定的電場力作用,所以物塊不會做簡諧運動,故D錯誤。故選:C。為研究電容器在不同狀況下的充電特性,某興趣小組采用如圖甲所示電路,分別用不同的電阻與某一電容器串聯(lián)進行充電實驗,實驗得到三次充電中電容器的電荷量q與時間t變化的圖像分別如乙圖中①②③所示,且第一次充電時電容器兩端的電壓u隨電荷量q變化的圖像如圖像丙所示,用C表示電容器的電容,R表示與電容器串聯(lián)的電阻阻值,E表示電源的電動勢(內(nèi)阻可忽略),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第二次充電時電容器兩端的電壓U隨電荷量q變化的圖線比丙圖中圖線更陡B.①②兩條曲線表示最終q不同是由于R不同而引起的C.第二次充電過程中t1時刻比t2時刻電流大D.②③兩條曲線形狀不同因為R不同引起的,R3大于R2【解答】解:A、因為三次充電用同一個電容器,所以由電容的定義式可知,同一個電容器所帶電荷量與兩板間的電勢差成正比,故第二次充電時電容器兩端的電壓U隨電荷量q變化的圖線斜率與丙圖中圖線斜率相同,故A錯誤;B、在電容器充滿電荷量時,視為斷路,電壓為電源電壓,所以①②兩條曲線表示最終q不同是由于電源電動勢不同而引起的,故B錯誤;C、由電容器電荷量q隨時間t變化的圖像可知,圖線的斜率表示充電電流,斜率越大,充電電流越大,所以第二次充電時t1時刻的電流大于t2時刻的電流,故C正確;D、②③兩條曲線形狀不同因為R不同引起的,從圖中可以看到同一時刻,圖線③的斜率大于圖線②的斜率,故R3小于R2,故D錯誤。故選:C。如圖所示,圖甲是旋轉(zhuǎn)磁極式交流發(fā)電機簡化圖,其矩形線圈在勻強磁場中不動,線圈匝數(shù)為10匝,內(nèi)阻不可忽略。產(chǎn)生勻強磁場的磁極繞垂直于磁場方向的固定軸OO′(O′O沿水平方向)勻速轉(zhuǎn)動,線圈中的磁通量隨時間按如圖乙所示正弦規(guī)律變化。線圈的兩端連接理想變壓器,理想變壓器原、副線圈的匝數(shù)比n1:n2=2:1,電阻R1=R2=8Ω.電流表示數(shù)為1A.則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a(chǎn)bcd線圈在圖甲所示的面為非中性面B.發(fā)電機產(chǎn)生的電動勢的最大值為102VC.電壓表的示數(shù)為10VD.發(fā)電機線圈的電阻為4Ω【解答】解:A、線圈平面與磁場平行,此時線圈平面與中性面垂直,故為非中性面,故A正確;B、線圈轉(zhuǎn)動產(chǎn)生的最大感應電動勢為Em=NBSω=N?mω=102V,故C、副線圈兩端的電壓由歐姆定律可得:U2=聯(lián)立解得:U1=8V,故C錯誤;D、,原副線圈中的電流之比與匝數(shù)成反比,則I1I2=n2n1,解得:I1=0.5A,線圈產(chǎn)生的感應電動勢的有效值為E=Em2=10V,由E=U本題選不正確的故選:C。【強化專練】如圖所示,某景區(qū)的彩虹滑梯由兩段傾角不同的直軌道組成,游客與兩段滑梯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相同。一游客由靜止開始從頂端下滑到底端,若用x、a、E、P分別表示物體下降的位移、加速度、機械能和重力的功率,t表示所用的時間,則下列的圖像中正確的是()A.B.C.D.【解答】解:A、游客沿兩段軌道都做勻加速運動,第一段:x1=12a1t12,第二段:x2B、第一段傾角為θ:由牛頓第二定律:mgsinθ﹣μmgcosθ=ma1,解得:a1=g(sinθ﹣μcosθ),第二段傾角為α:由牛頓第二定律:mgsinα﹣μmgcosα=ma2,解得:a2=g(sinα﹣μcosα),兩段加速度都是定值,不隨時間變化,故B錯誤;C、設初始機械能為E0,由能量守恒:E=E0﹣μmgx1cosθ﹣μmgx2cosα,而x1、x2和時間t都是二次函數(shù)關系,圖像應是拋物線,故C錯誤;D、重力的功率,第一段:p1=mgv1cos(90°﹣θ)=mgv1sinθ=mga1t1sinθ,p1與時間成正比,第二段:p2=mgv2cos(90°﹣α)=mg(v1+a2t2)sinα,p2與時間成一次函數(shù)關系;故D正確。故選:D。用特殊材料做成的、質(zhì)量均為m=0.4kg的A、B兩球,套在一根水平光滑直桿上,并將A球固定。以A的位置為坐標原點,桿的位置為x軸,建立坐標系,如圖甲所示。兩球間存在沿x軸的作用力,且大小隨間距的變化而變化。兩球之間因受到相互作用力而具有一定的勢能,若其間的作用力做正功則勢能減少,做負功則勢能增加。根據(jù)這一規(guī)律,測出了其間的勢能隨位置坐標x的變化規(guī)律,如圖乙所示。其中圖線最低點的橫坐標x=20cm,圖線右端的漸近線為虛線a(對應0.28J)。運動中不考慮其它阻力的影響,桿足夠長,以下說法錯誤的是()A.將小球B從x=8cm處由靜止釋放后,它開始向x軸正方向運動B.將小球B從x=8cm處由靜止釋放后,它在運動中能達到的最大速度為1m/sC.將小球B從x=4cm處由靜止釋放后,它不可能第二次經(jīng)過x0=20cm的位置D.將小球B從x=12cm處由靜止釋放后,它僅有一次經(jīng)過x0=20cm的位置【解答】解:A、將小球B從x=8cm處由靜止釋放后,由圖象可知,兩球之間存在斥力,球B開始向x軸正方向運動,故A正確。B、將小球B從x=8cm處由靜止釋放后,當小球運動到x=20cm處時,勢能最小,加速度最小,速度最大,由能量守恒得Ep=12mC、從圖中可知,小球在無窮遠處的勢能與小球在x=6cm處的勢能相等,小球B從x=4cm處由靜止釋放后,小球一直向右運動,最后做的是勻速運動,故它不可能第二次經(jīng)過x0=20cm的位置,故C正確。D、將小球B從x=12cm處由靜止釋放后,小球B將做往復運動,多次經(jīng)過x0=20cm的位置,故D錯誤。本題選錯誤的,故選:D。如圖甲所示,平行于光滑斜面的輕彈簧勁度系數(shù)為k,一端固定在傾角為θ的斜面底端,另一端與物塊A連接;兩物塊A、B質(zhì)量均為m,初始時均靜止?,F(xiàn)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力F拉動物塊B,使B做加速度為a的勻加速運動,A、B兩物塊在開始一段時間內(nèi)的v﹣t關系分別對應圖乙中A、B圖線(t1時刻A、B的圖線相切,t2時刻對應A圖線的最高點),重力加速度為g,則()A.0~t1過程中,拉力F做的功比彈簧彈力做的功少B.t1時刻,彈簧形變量為mgsinθC.0~t2過程中,拉力F逐漸增大D.t2時刻,彈簧形變量為0【解答】解:AB、由圖知,t1時刻物塊A、B開始分離,對物塊A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kx﹣mgsinθ=mat1時刻,彈簧形變量為x=mgsinθ+mat1時刻物塊A、B開始分離…①開始時有:2mgsinθ=kx0…②從開始到t1時刻,彈簧做的功:WT=Ep=12kx從開始到t1時刻的過程中,根據(jù)動能定理得:WT+WF﹣2mgsinθ(x0﹣x)=2×12mv122a(x0﹣x)=v12…⑤由①②③④⑤解得:WF=WT-(mgsinθ-ma)2k,所以拉力F做的功比彈簧做的功少,故C、從開始到t1時刻,對物塊AB整體分析,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得:F+kx﹣2mgsinθ=2ma,得F=2mgsinθ+2ma﹣kx,x減小,F(xiàn)增大;t1時刻到t2時刻,對物塊B由牛頓第二定律得:F﹣mgsinθ=ma,得F=mgsinθ+ma,可知F不變,故C錯誤;D、t2時刻物塊A的加速度為零,速度最大,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和胡克定律得:mgsinθ=kx′,則得:x′=mgsinθk,故故選:A。道路壓線測速系統(tǒng),不僅可以測速,也可以測量是否超載,其結(jié)構原理電路可以理解為如圖甲所示由一個電源,一個靈敏電流計與傳感器連接,一個電容和一個保護電阻R組成,感應線連接電容器的其中一塊極板上,如果車輪壓在感應線上會改變電容器兩板間的距離,并會使靈敏電流計中產(chǎn)生瞬間電流,壓力越大,則電流峰值也會越大,如果汽車的前、后輪先后經(jīng)過感應線,回路中產(chǎn)生兩脈沖電流,如圖乙所示,電子眼就會拍照。如果以順時針方向為電流正方向,則()A.汽車壓線時,電容器板間距離變小B.車輪經(jīng)過感應線過程中電容器先充電后放電C.增大電阻R值,可以使電容器穩(wěn)定時的帶電量減小D.如果車輪間距是2.5m,則可估算車速約為7.7m/s【解答】解:A、汽車壓線時,由圖乙可知電流方向沿順時針方向,而電容器上極板帶負電,下極板帶正電,說明此時電容器在放電,電容器電荷量減小。由于電容器電壓等于電源電壓不變,則由Q=CU知電容器的電容減小。根據(jù)電容的決定式C=?rS4πkd可知,汽車壓線時,電容器板間距離B、由圖乙可知電流先沿順時針方向后沿逆時針方向,則電容器先放電后充電,故B錯誤;C、電阻R的作用是為了保護電路,防止電流過大而損壞靈敏電流計,阻值大小對電容器的電容大小沒有影響,從而對電容器穩(wěn)定時的帶電量沒有影響,故C錯誤D、由圖乙可知,前后輪經(jīng)過傳感器的時間間隔為t=0.325s,則汽車是速度為v=Lt=2.50.325m/s故選:D。如圖所示M、N為處在勻強磁場中的兩條位于同一水平面內(nèi)的平行長導軌,一端串接電阻R,磁場沿豎直方向,ab為金屬桿,可在導軌上無摩擦滑動,滑動時始終保持與導軌垂直,桿和導軌的電阻不計,現(xiàn)于導軌平面內(nèi)沿垂直于ab方向?qū)U施一水平恒力F,使桿從靜止出發(fā)向右運動,在以后的過程中,力F沖量的大小I、力F瞬時功率的大小以及力F所做的功的大小隨時間t變化的圖線,分別對應于圖中的哪一條圖線?()A.甲、乙和丙B.甲、乙和丁C.乙、丙和丁D.乙、丙和甲【解答】解:力F是恒力,則力F沖量的大小I=Ft,I與t成正比,I﹣t圖像為過原點的直線,對應甲圖線;金屬桿ab在運動過程中受到的安培力大小為:FA=BIL=B2L2vR,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得:F﹣FA=ma,得:F-B2L2vR=ma設在極短時間△t內(nèi)金屬桿的位移為△x,力F做的功為△W,則△W=F△x=Fv?△t,則△W△t=Fv,故W﹣t圖像的斜率表示力F的瞬時功率,可知P﹣t圖線對應丙圖線,故A正確,故選:A。如圖所示,水平面內(nèi)有一平行金屬導軌,導軌光滑且電阻不計,阻值為R的導體棒垂直于導軌放置,且與導軌接觸良好.導軌所在空間存在勻強磁場,勻強磁場與導軌平面垂直,t=0時,將開關S由1擲向2,分別用q、i、v和a表示電容器所帶的電荷量、棒中的電流、棒的速度大小和加速度大小,則圖所示的圖象中正確的是()A.B.C.D.【解答】解:首先分析導體棒的運動情況:開關S由1擲到2,電容器放電,在電路中產(chǎn)生放電電流。導體棒通有電流后會受到向右的安培力作用,向右加速運動。導體棒將切割磁感線,產(chǎn)生感應電動勢,此感應電動勢將電容器的電壓抵消一些,隨著速度增大,感應電動勢增大,則回路中的電流減小,導體棒所受的安培力減小,加速度減小。因?qū)к壒饣?,所以在有電流通過棒的過程中,棒是一直加速運動(變加速)。當感應電動勢等于電容器的電壓時,電路中無電流,導體棒不受安培力,做勻速運動。A、當棒勻速運動后,棒因切割磁感線有電動勢,所以電容器兩端的電壓能穩(wěn)定在某個不為0的數(shù)值,則由Q=CU知,電容器的電量應穩(wěn)定在某個不為0的數(shù)值,不會減少到0.這時電容器的電壓等于棒的電動勢數(shù)值,棒中無電流,故A錯誤。B、由于通過棒的電流是按指數(shù)遞減的,最后電流減至零。故B錯誤。C、導體棒先做加速度減小的變加速運動。由于電容器放電產(chǎn)生電流使得導體棒受安培力運動,當感應電動勢等于電容器的電壓時,電路中無電流,導體棒不受安培力時,導體棒做勻速運動。故v﹣t圖象是曲線后應是直線。故C錯誤。D、根據(jù)上面分析可知,桿的加速度逐漸減小直到為零,故D正確。故選:D。在x軸的﹣3a和3a兩處分別固定兩個點電荷QA、QB,圖中曲線是兩電荷間的電勢φ與位置x之間的關系圖像,圖線的最低點在x=a處?,F(xiàn)在x=2a處由靜止釋放一個質(zhì)量為m、電荷量為q的正點電荷,該電荷只在電場力作用下運動,取無窮遠處電勢為零,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QA、QB可能都是負電荷B.兩固定電荷電量之比為QA:QB=1:4C.點電荷q可能運動到x=﹣2a處D.點電荷q運動到x=a處加速度為零【解答】解:A、電勢均為正值,說明兩個場源電荷均為正電荷,故A錯誤;B、因在x=a電場強度為零,即kQA(4a)2=kQB(2a)2,所以QA:C、由圖知x=?a處與x=2a處電勢相等且點電荷由靜止釋放,由動能定理可知點電荷剛好能到達x=?a處,不可能運動到x=﹣2a處,故C錯誤;D、由φ?x圖線的斜率表示電場強度的大小可知x=a處電場強度為零,不受力,由牛頓第二定律,加速度為零,故D正確。故選:D。圖(甲)為某同學研究自感現(xiàn)象的實驗電路圖,用電流傳感器顯示各時刻通過線圈L的電流。電路中電燈的電阻R1=4.0Ω,定值電阻R=2.0Ω,AB間電壓U=6.0V,開關S原來閉合,電路處于穩(wěn)定狀態(tài),在某時刻斷開開關S,此時刻前后電流傳感器顯示的電流隨時間變化的圖線如圖(乙)所示。則()A.線圈L的直流電阻RL=4.0ΩB.斷開開關后通過電燈的電流方向向右C.斷開開關瞬間能夠觀察到電燈閃亮一下再熄滅D.在1.6×10﹣3S時刻線圈L中的感應電動勢的大小約為2.4V【解答】解:A、斷開開關前通過燈泡的電流I1=UR1=6V6Ω=1A,斷開開關后,線圈、電阻與燈泡構成閉合回路,同它們的電流相等,斷開開關前,通過線圈的電流為1.5A,則R總=RL+R=UI=6V1.5A=4Ω,則線圈的直流電阻B、斷開開關前,通過燈泡的電流向右,由楞次定律可知,斷開開關后,線圈產(chǎn)生的感應電流向右,則通過燈泡的電流向左,故B錯誤;C、由圖象可知,斷開開關后,通過燈泡的電流從1.5A逐漸減小到零,燈泡閃亮一下后逐漸變暗,故C錯誤;D、由圖象可知,在t2=1.6×10﹣3s時同線圈的電流為0.3A,線圈的自感電動勢E=I(R1+R+RL)=0.3×(4+2+2)V=2.4V,故D正確。故選:D。一矩形線圈在勻強磁場中繞垂直于磁場的軸線勻速轉(zhuǎn)動時,產(chǎn)生正弦式交變電流,其電動勢的變化規(guī)律如(a)圖線①所示,當調(diào)整線圈轉(zhuǎn)速后,電動勢的變化規(guī)律如(a)圖線②所示,用此線圈給(b)圖中匝數(shù)比為2:1的理想變壓器供電,則()A.t=0時刻,線圈平面恰好與磁場方向平行B.線圈先后兩次轉(zhuǎn)速之比為2:3C.轉(zhuǎn)速調(diào)整前,圖中電壓表的示數(shù)為102VD.圖線②電動勢的瞬時值表達式e=40sin(203πt)【解答】解:A、根據(jù)a圖知,t=0時刻,e=0,說明磁通量最大而磁通量的變化率為零,此時線圈平面恰好與磁場方向垂直,故A錯誤。B、a圖中,①的周期T1=0.2s,②的周期T2=0.3s,由ω=2πT知,ω1C、轉(zhuǎn)速調(diào)整前,原線圈的電壓的有效值U1=602V=302V,根據(jù)原副線圈電壓和匝數(shù)關系:U1U2=n1n2,解得:U2=D、感應電動勢最大值Em=NBSω,轉(zhuǎn)速調(diào)整前后,NBS相同,Em與ω成正比,圖線①中,Em1=60V,圖線②中,Em2=ω2ω1Em1=ω2=2π線圈從中性面開始轉(zhuǎn)動計時,所以圖線②電動勢的瞬時值表達式e=40sin(203πt)V,故D故選:D。某電場在x軸上各點的場強方向沿x軸方向,規(guī)定場強沿x軸正方向為正,若場強E隨位移坐標x變化規(guī)律如圖,x1點與x3點的縱坐標相同,圖線關于O點對稱,則()A.O點的電勢最高B.﹣x2點的電勢最高C.若電子從﹣x2點運動到x2點,則此過程中電場力對電子做的總功為零D.若電子從x1點運動到x3點,則此過程中電場力對電子做的總功為零【解答】解:A、規(guī)定場強沿x軸正方向為正,依據(jù)場強E隨位移坐標x變化規(guī)律如題目中圖所示,電場強度方向如下圖所示:根據(jù)順著電場線電勢降低,則O電勢最低,故A錯誤;B、由上分析,可知,電勢從高到低,即為x3、x2、x1,由于﹣x2點與x2點電勢相等,那么﹣x2點的電勢不是最高,故B錯誤;C、若電子從﹣x2點運動到x2點,越過橫軸,圖象與橫軸所圍成的面積之差為零,則它們的電勢差為零,則此過程中電場力對電子做的總功為零,故C正確;D、若電子從x1點運動到x3點,圖象與橫軸所圍成的面積不為零,它們的電勢差不為零,則此過程中電場力對電子做的總功也不為零,故D錯誤;故選:C。一矩形線圈在勻強磁場中繞垂直于磁場的軸線勻速轉(zhuǎn)動時產(chǎn)生正弦式交變電流,其電動勢的變化規(guī)律如圖甲中的線a所示,用此線圈給圖乙中電路供電,發(fā)現(xiàn)三個完全相同的燈泡亮度均相同。當調(diào)整線圈轉(zhuǎn)速后,電動勢的變化規(guī)律如圖甲中的線b所示,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t=0時刻,線圈平面恰好與磁場方向平行B.圖線b電動勢的瞬時值表達式為e=40sin(20π3t)C.線圈先后兩次轉(zhuǎn)速之比為2:3D.轉(zhuǎn)速調(diào)整后,三個燈泡的亮度仍然相同【解答】解:At=0時刻線圈平面恰好與磁場方向垂直;故A錯誤,B.由圖可知Ta=0.2s,則ωa=2πTa=10πrad/s,Tb=0.3s,則ωb可得:Emb=140V,故圖線b電動勢的瞬時值表達式為:e=Embsinωbt=40sin(20π3πt)V,故BC.由T=1n可知線圈先后兩次轉(zhuǎn)速之比為3:2,故D.轉(zhuǎn)速調(diào)整后交流電的頻率發(fā)生變化,電感對交變電流的阻礙減小、電容對交變電流的阻礙增大,三個燈泡的亮度各不相同,故D錯誤;故選:B。電梯一般用電動機驅(qū)動,鋼絲繩掛在電動機繩輪上,一端懸吊轎廂,另一端懸吊配重裝置。鋼繩和繩輪間產(chǎn)生的摩擦力能驅(qū)駛轎廂上下運動。若電梯轎箱質(zhì)量為2×103kg,配重為2.4×103kg。某次電梯轎箱由靜止開始上升的v﹣t圖像如圖乙所示,不計空氣阻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電梯轎箱在第10s內(nèi)處于失重狀態(tài)B.上升過程中,鋼繩對轎廂和對配重的拉力大小始終相等C.在第1s內(nèi),電動機做的機械功為2.4×104JD.上升過程中,鋼繩對轎廂做功的最大功率為4.8×104W【解答】解:A、電梯轎箱在第10s內(nèi)做勻速運動,既不超重也不失重,故A錯誤;B、對轎廂及物體構成的系統(tǒng),由牛頓第二定律知F﹣mg=ma,由于上升過程先勻加速,后勻速再勻減速,加速度變化,所拉力變化,故B錯誤;C、動能定理:W拉﹣(M+m)gH=12(M+m)v2,解得鋼索拉力做功為:W拉=5.28×104J,故D、上升過程中,1s時,加速度a=vt1=21m/s2=2m/s2,鋼繩對轎廂做功的最大功率P=Fv=(mg+ma)v=(2×103×10+2×103×2)×2W=4.8×故選:D。(多選)如圖甲所示,在同一介質(zhì)中,波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