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論以雜文為生存方式_第1頁
淺論以雜文為生存方式_第2頁
淺論以雜文為生存方式_第3頁
淺論以雜文為生存方式_第4頁
淺論以雜文為生存方式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淺論以雜文為生存方式

摘要:陳四益是當代極富個性的一位雜文藝術家。他的雜文以直陳官場腐敗、嘲諷社會丑態(tài)為主題,倡導“民主”與“科學”的精神。他對雜文藝術形式既有創(chuàng)新又有發(fā)展??梢哉f,雜文對于陳四益不僅是寫作方式,更意味著一種生存方式?!懊裰鳌?、“社會風氣”、“藝術創(chuàng)新”是其雜文中的幾個關鍵詞,本文對此作以例談,以期探究其文的精神追求和藝術價值。

關鍵詞:陳四益雜文民主社會風氣藝術創(chuàng)新

陳四益以獨立、理性、自由的精神追求,創(chuàng)作出一個個犀利深刻、辨微知著且極富藝術魅力的雜文精品,成為當代雜文創(chuàng)作中一位極富個性特色的雜文家??v橫文壇近三十年,陳四益出版了《繪圖雙百喻》、《亂翻書》、《瞎操心》、《軋鬧猛》、《權勢圈中》、《世相寫真圖》、《社會病案》等十余部作品。陳四益的創(chuàng)作以倡導“民主、自由、理性、科學”為精神旗幟,以直陳官場腐敗、嘲諷世態(tài)惡行為主題追求。陳四益在《讀書》雜志所刊的百余篇文章中,最為顯明的幾個關鍵詞是“民主”、“社會風氣”和“藝術創(chuàng)新”,本文就以此為線索,剖析其精神追求和創(chuàng)作內(nèi)涵,兼論其文的藝術價值和個性特色。

一、民主

“民主”是陳四益近年來最為關注的話題之一,并對其有新的詮釋。民主(Democracy)一詞源于古希臘語,意為“統(tǒng)治歸于人民”。從詞源上說,“民主”概念首先是指國家的政治制度。換言之,國家是屬于人民的,為人民所擁有、治理,為人民而存在。

上世紀90年代,陳四益的《民主是什么?》就是一篇規(guī)范民主理解涵義的短文,文中定義了“民主”的涵義和范疇?!懊裰鳌睉撌亲屆褡髦鳎擅褡髦?,不違民意。而這三點正是現(xiàn)實社會中最為缺乏、最需要關注的。當時民間有對“民主”的諸多曲解和誤解,一些地方還流傳著“一把手絕對真理,二把手相對真理,三把手服從真理,四把手沒有真理”的說法。如果說“民主就是為民做主”,那“清官大老爺也是說為民做主”;如果說“民主就是由民做主”,那“各做各的主,誰也不聽誰,豈不亂套”?陳四益進而指出“中國要真正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必須再次作思想的啟蒙,其要點當是以民主的法治替代專制的人治;以科學的理性替代愚昧的盲從;以人格的獨立替代人身的依附”。陳四益盡量由事入手,以理服人,純?nèi)灰慌刹┭啪语L范,雖也偶見金剛怒目的呵斥,但終不脫理性色彩。

民主與法治相輔相成,并且互為前提。如何健全法治、實施有效監(jiān)督,如何讓科學精神、思想自由真正依賴于民主而存在,也是近年來陳四益文章孜孜以求的話題。在其文章中或直陳原因:“民主不能揚,在于存在許多唯‘頂頭上司’馬首是瞻的人物的存在”;或探討民主阻力:“權力仍舊大于法律——可稱之為人治心態(tài),此態(tài)不除,法治無望”;或建言健全法制:“所謂法治,一項重要的內(nèi)容就是要使任何人,任何權利都受到制約和監(jiān)督,使天下人無不受制約之事,無不受監(jiān)督之人”;或者擔憂思想自由:“一個民族,沒有了講真話的勇氣,是沒有希望的民族。一個社會,沒有了講真話的環(huán)境,是難以前進的社會”;或呵斥專制:“如果就治國之道而言,原不必‘獨尊’,今天也不必夸張的鼓動‘祭孔’與‘讀經(jīng)’”。從以上幾個方面可以看出,陳四益寫雜文是報以“公共知識分子”式的專業(yè)指正和憂心擔當?shù)摹?/p>

陳四益正是清醒地認識到社會缺失民主,社會進步呼喚民主,他近年來的創(chuàng)作中才不遺余力地宣揚民主思想改造國民靈魂。他的一招一式又總不離啟蒙思想,擲地有聲的警示條理分明,深刻犀利,無不顯出作者對于“民主”社會的熱切期望和深沉思索。出語尖新,思路井然,鋒利而明快,和諧而通達,激切的意緒與平和的理性在這里得到了自然而完美的統(tǒng)一。

二、社會風氣

90年代,一方面“‘現(xiàn)代化’作為一種具體的組織形式得到充分的時間展開”,另一方面,隨著“經(jīng)濟全球化”大潮的迅速蔓延,西方觀念蜂擁而入,諸多中國傳統(tǒng)觀念在這種形式下都受到?jīng)_擊和影響,發(fā)生裂變或轉(zhuǎn)向,問題和矛盾也隨之而來。一篇優(yōu)秀的雜文,其思想傾向需要順應歷史潮流,陳四益正是準確把握了商品經(jīng)濟大潮下國民心態(tài)和社會風氣的不良傾向,就一些歷史潮流中暴露出的問題予以拷問和鞭撻。

陳四益批判的鋒芒所向,首在體制的弊端?!吧显L的人越來越多”,“上面要求下面就地化解矛盾”,“一路轉(zhuǎn)下去,到了鄉(xiāng)鎮(zhèn),無可再轉(zhuǎn),遇到要上訪的群眾怎么辦呢?最便捷的辦法就是:霸蠻——一關二罰”;“官位既然成了可以買賣的東西,自然也就形成了市場——不管它是在明處還是在暗里”;“但愿揠苗助長,勞民傷財,弄虛作假的‘獻禮工程’,永遠別干的好”。信仿制度的不完善,干部選拔制度的漏洞,行政監(jiān)督機制的不足,這些政治體制的弊端如果解決不好,將會影響社會的穩(wěn)定,國家的發(fā)展。

其次對腐敗深惡痛絕。陳四益文章中有一半以上涉及反腐敗話題。濫用權力、變相受賄、學術腐敗在陳四益筆下全露原型?!稛o奈的選擇》嘆息“老百姓盼不到孔繁森”;《雅腐》擔憂規(guī)定不準收“古董字畫、金版圖書”之禮,“他們定會想出其他花樣了”;《檢查的檢查》呵斥以檢查為名,行腐敗浪費、公報私仇之實;《防微》探求到腐敗淵藪是“沒有嚴格規(guī)矩,使得公共事務中總有偏私與不公”;《題詞》斥責變相形式的貪污腐敗,告誡真想剎住題詞風“就要找到限制其利益、增加其風險的辦法”。

再次關注社會風氣轉(zhuǎn)向?!拔娜私?jīng)商、商人弄文、記者拉錢、部門辦報”,“真是一業(yè)為主,兼學別樣”;“特殊人群有特殊需要——此間樂不可無”譏諷一時風生水起的洗澡業(yè);“帶頭人也罷、學術著作也罷,都不像工業(yè)產(chǎn)品那樣可以批量生產(chǎn)”,更何況學術大師?可以說他的筆伐深入到社會的方方面面,只要是陳四益眼中的“不合時宜”在其文中或多或少都有提及。

陳四益的雜文,靠隱晦幽默的議論“暗示”整個社會的癥結所在,那潛流里蘊藏著陳四益對人類發(fā)展的危機憂慮、對社會的進步所抱有的熱切希望。

三、藝術創(chuàng)新

文藝作品的魅力說到底是個“新”字:選題新,角度新,構思新,語言新,立意新。藝術形式的墨守成規(guī)是平庸,因循守舊也是平庸,而平庸與精品絕對無緣。然而,就近些年的雜文創(chuàng)作來說,藝術功力純熟、風格獨特者少,人云亦云、平淡無奇者多。

多年來,陳四益嘗試了各種各樣的雜文形式。由寓言到隨筆,由文言而白話,由文而詩至詩文合一,不斷轉(zhuǎn)型,不斷創(chuàng)新,充分挖掘了語言文字表達上的各種潛能,形成“睿智風趣、明快簡練”的陳氏文風。就其雜文的語言特色來說,文言類如行云流水,無不典雅儒潤;白話類又機警幽默、簡潔到位。他的“詩畫話”、“唐詩別解”就能顯其語言風采。

“詩畫話”是《讀書》雜志二十余年來的招牌欄目。此類文章要么今昔對比、以史明鑒,要么正話反說、勸告懲戒,要么指出怪相、總其原由。但到結尾總會綴上四句詩作以卒章顯志或升華題旨。又配以丁聰“寓鋒芒與圓熟憨厚之中”的漫畫,形成別無僅有的諷刺效果。今昔對比者例如《詞語的變遷》。作者敏銳地發(fā)現(xiàn)流行的稱呼由“同志”變?yōu)椤袄习?、小姐”,招呼用語由“在哪兒工作”變成“在哪兒發(fā)財”,而一些就已銷聲匿跡的詞語如“坐臺”、“打釘”卻又復活。只是“天下事總先有事實后有概念”,從“這些詞語的復活中也可以大抵窺知世相的”,可謂一語驚醒夢中人。此類今昔對比、富于歷史縱深感的作品還有《古今賣官異同論》等?!顿u官》一文從腐敗根源談起,認為歷史上久治不愈的賣官癖而今又在上演。此文的配畫堪稱一絕。買官者拿伍佰元掛號時,其背弓至最低,表情極為謙遜;一千元掛號時,臉上已露信提朱筆泰然之色;一萬元官帽到手后,表情得意,胸直挺,恨不能把剛花的錢立刻賺回來。畫中始終有一雙手躲在黑乎乎的窗口接應,悄無聲息中掌控“賣官程序”。此畫與陳文主題交相輝映,入木三分。

陳四益所開《讀書》專欄“唐詩別解”,常從唐詩中選取名句,用全新視角借以批判世相惡俗。用“不記折花時,何得花在手”諷刺貪官污吏“一朝事敗,鋼銬在手,始知金花不可輕折”,卻佯裝無奈,“不記折花時”。行文峰回路轉(zhuǎn),曲徑通幽,真正把雜文的趣與諷巧妙結合。

“民主”、“社會風氣”和“藝術創(chuàng)新”是陳四益雜文最為關注的幾個問題。當然他的創(chuàng)作也有一些細微變化。諸如以“文革遺弊”為主題的批判文章數(shù)量在新世紀之初明顯減少,可見其“文革”的心理傷口正在愈合,但是對社會不良現(xiàn)象的抨擊還在繼續(xù)。他最為關注的“民主”和“科學”思想更加深入人心。

現(xiàn)代知識分子就應有對所處時代、所在民族,發(fā)揮作用、擔當責任的使命感。而寫作,具有著要求深刻的思想內(nèi)容,尖銳的戰(zhàn)斗性和充分的說服力等優(yōu)勢。因此以短小、精悍、明快、鋒利見長的雜文,就成了陳四益作為“公共知識分子”用來擔當責任的手段,且其在雜文形式創(chuàng)新方面保持著高度的熱情與質(zhì)量??梢哉f,雜文于他,“不僅意味著一種寫作方式”,而且“意味著一種生存方式”。

參考文獻:

黃子平.“灰闌”中的敘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