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頜面外科基本知識和基本操作_第1頁
口腔頜面外科基本知識和基本操作_第2頁
口腔頜面外科基本知識和基本操作_第3頁
口腔頜面外科基本知識和基本操作_第4頁
口腔頜面外科基本知識和基本操作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口腔頜面外科基本知識和基本操作第一頁,共五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學習目標

1、了解口腔頜面外科病史記錄、專科檢查(步驟和方法)2、了解口腔頜面外科手術的消毒、滅菌和基本操作,創(chuàng)口的處理第二頁,共五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顯露—止血—解剖分離—打結—縫合—引流

口腔頜面外科手術的基本操作第三頁,共五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一、顯露

手術野的充分顯露是保證手術順利進行的先決條件,在良好的顯露情況下,可使手術野內解剖關系清楚,不但操作容易、方便,也更安全??谇活M面部手術野的顯露好壞與手術切口設計、患者體位以及照明有直接關系,手術野顯露還可使用牽引拉鉤和張口器等器械。

口腔頜面外科手術的基本操作第四頁,共五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一、顯露(一)切口設計:為保證手術效果和減少術后搬痕畸形,必須全面、綜合地加以考慮。

1、解剖:切口應盡量與手術區(qū)的神經(jīng)、血管、腮腺導管等重要組織結構行徑平行,以免意外損傷。2、部位:功能和美觀的要求,切口應選擇比較隱藏的部位和天然皺褶處,如下頜下、耳前、頜后、鼻唇溝等。切口的方向要盡量與皮紋方向一致(因皮膚張力方向與皮紋方向一致),以獲得最小、最輕的瘢痕?;顧z手術的切口應力求與再次手術的切口一致。

3、長短:切口的長短原則上以能充分顯露為宜。避免過長或過短。過長損傷組織多,術后瘢痕大;過短則顯露不清,易造成意外損傷,且過分牽拉反而加重損傷。口腔頜面外科手術的基本操作第五頁,共五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一、顯露(二)切開:切口確定后,以亞甲藍畫線標記,以確保其準確性,長切口在其兩側加以標記,以便縫合時對位。

切開時,皮膚用手繃緊或固定,手術刀與組織面垂直(起刀時垂直將刀尖刺入,移動時轉至45度角切開皮膚,切完時又使刀呈垂直位)。

準確、敏捷、整齊、深度一致地一次切開。

注意層次并逐層切開(少數(shù)整復手術例外)腫瘤手術宜使用電刀或光刀,而整復手術不用,以期減少瘢痕??谇活M面外科手術的基本操作第六頁,共五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一、顯露(二)切開:

口腔頜面外科手術的基本操作執(zhí)弓式執(zhí)筆式抓執(zhí)式皮膚切開方法第七頁,共五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二、止血止血對術中減少失血、保持術野清晰、防止重要組織損傷、保證手術安全以及術后創(chuàng)口愈合等均具有重要意義(一)鉗夾、結扎止血最基本、最常用的止血方法

表淺的微小血管,單純的鉗夾即可達到止血目的

較大的出血點,鉗夾后用絲線結扎,或者使用電凝某些鉗夾組織較多、鉗夾組織的游離端過短以及鉗夾的組織內有明顯的血管者,為避免滑脫出血,可加用縫扎大塊的肌束先鉗夾,再剪斷,最后縫扎,才能安全可靠,常用的縫扎方法為貫穿縫合法口腔頜面外科手術的基本操作第八頁,共五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二、止血(二)阻斷止血臨床上止血效果最明顯、最可靠的方法

鉗夾、結扎和縫扎的方法阻斷知名血管或術區(qū)中較粗大血管的血流,達到區(qū)域止血的目的

口腔頜面外科手術的基本操作第九頁,共五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二、止血(三)壓迫止血使用外力壓迫局部,可使微小血管管腔閉塞,從而達到止血效果

對于較大面積的靜脈滲血或瘢痕組織及某些腫瘤切除時的廣泛滲血,可用溫熱鹽水紗布壓迫止血

對局限性出血又查不到明顯出血點的疏松組織出血區(qū),可用荷包式或多圈式縫扎壓迫止血

如組織基底移動性差,不能縫合或縫合效果不佳時,可轉移鄰近肌肉或其他組織覆蓋、填塞加壓止血

骨髓腔或骨孔內的出血則用骨蠟填充止血

腔竇內出血及頸靜脈破裂出血而又不能縫合結扎時,則可用碘仿紗條填塞壓迫止血,以后再分期逐漸抽除。

對急性動脈出血,可選用手指立即壓迫出血點,或壓迫供應此區(qū)知名動脈的近心端,繼而再用其他方法止血??谇活M面外科手術的基本操作第十頁,共五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二、止血(四)藥物止血

1、全身用藥止血主要用于凝血機制障礙的病員或在大量輸血時作為輔助性用藥,以增強凝血機理,常用的藥物有止血芳酸、止血敏等。

2、局部用藥止血術中滲血可使用明膠海綿、淀粉海綿、止血粉等藥物。使用時先將上述藥物敷貼于出血面上,再以鹽水紗布輕壓片刻,即可取得止血效果。為減少術中出血,還可局部注射含有1:1000。腎上腺素的普魯卡因或生理鹽水,也可用腎上腺素紗條直接壓迫止血??谇活M面外科手術的基本操作第十一頁,共五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二、止血(五)熱凝止血使用電刀或光刀手術,可顯著減少術中出血量。鉗夾止血后使用電凝,可減少線扎,縮短手術時間。(六)低溫止血低溫降壓麻醉(體溫降至32℃左右)可減少機體周圍組織的血容量,從而有效地減少術中出血。局部冷凍降溫(通常使用液氮)后再行手術,也可明顯地減少出血。(七)降壓止血術中使收縮壓降至10kPa(80mmHg)左右,即可有效地減少術中出血量。但時間不能過長,一般以30分鐘左右為宜,且對有心血管疾患的病員禁用??谇活M面外科手術的基本操作第十二頁,共五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三、解剖分離顯露組織的解剖部位、保護正常和重要組織、切除病變組織從而完成手術應在正常組織層次中進行,即做到手術層次清楚、逐層剖入(一)銳性分離:用于精細的層次解剖或分離粘連堅實的瘢痕組織。使用的器械為銳性的手術刀和手術剪。此法對組織損傷小,動作要求細巧、準確,一般應在直視下進行(二)鈍性分離:用于正常肌和疏松結締組織的分離和良性腫瘤的摘除。主要以血管鉗進行,也可使用刀柄、手指、紗布等。此法比較安全,但對組織損傷較大。口腔頜面外科手術的基本操作第十三頁,共五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四、打結打結是外科手術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基本功,是最基本的技術操作之一,主要用于結扎血管和縫合。

打結的速度和質量決定著手術時間的長短和效果的好壞。頜面外科手術中的打結應與其他外科的手術打結一樣,要求打方結、外科結,從而防止打滑結,如此才能保證質量,避免返工重打和術后脫結出血。

口腔頜面外科手術以單手打結和持針鉗打結劇為常用,前者在結扎和一般縫合時使用,后者則多用于口腔內及深部縫合,在縫線過短和縫扎時也常應用??谇粌却蚪Y應打三重結,以防松脫。口腔頜面外科手術的基本操作第十四頁,共五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五、縫合縫合是使手術解剖分離開的組織或切除病變后的剩余組織重新對位,以期達到促進創(chuàng)口一期愈合的目的。除某些口內手術后的裸露骨面以及感染創(chuàng)口等特殊情況外,所有創(chuàng)口均應行初期縫合。(一)縫合的原則在徹底止血的基礎上,自深而淺逐層進行嚴密而正確的對位縫合,以期達到一期愈合的目的。口腔頜面外科手術的基本操作第十五頁,共五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五、縫合(二)縫合的基本要求

1、切口兩側組織要接觸良好,縫線包括的兩側組織應該等量、對稱,避免留有死腔,否則將出現(xiàn)積血或積液,不但會延遲愈合過程,而且易導致感染。

2、縫合應在無張力或最小張力下進行,以免術后裂開和愈后瘢痕過粗。根據(jù)手術性質、部位和術中情況確定合適的針距和邊距,整形手術對此要求更高。

3、縫合順序應是先游離側,后固定側,相反則易撕裂組織??谇活M面外科手術的基本操作第十六頁,共五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五、縫合(二)縫合的基本要求

4、縫合面頸部皮膚時,除沿凹陷皺紋的切口可作內卷縫合、使瘢痕與皺紋的深淺一致外,均要防止創(chuàng)緣內卷及過度外翻,以免導致感染的愈合后瘢痕明顯。

為此,縫合應包括皮膚全層,進針時針尖與皮膚垂直,并使皮膚切口兩側進針間距等于或略小于皮下間距,才可達到滿意效果。

切口兩側進出針間距大于皮下間距,造成皮膚創(chuàng)緣內卷;相反,進出針間距小于皮下間距則皮膚創(chuàng)緣呈現(xiàn)過度外翻??谇活M面外科手術的基本操作第十七頁,共五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五、縫合(二)縫合的基本要求

5、皮膚縫合進針點離創(chuàng)緣的距離(邊距)和縫合間隔密度(針距)應以保持創(chuàng)緣接觸貼合而無裂隙為原則,具體要求因手術性質和部位而有所不同。

整復手術以縫合邊距2~3mm、針距為3~5mm

頸部手術縫合邊距為3mm、針距5mm為宜

而組織極易撕裂的舌組織縫合時,邊距和針距均應增至5mm以上??谇活M面外科手術的基本操作第十八頁,共五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五、縫合(二)縫合的基本要求

6、縫合的組織之間不能夾有其他組織,以免影響愈合。7、縫合后打結的松緊要適度,過緊不但壓迫創(chuàng)緣,影響血供,導致邊緣壞死和術后遺留縫線壓跡,而且可造成組織撕裂;過松則使創(chuàng)緣接觸不良,出現(xiàn)裂隙,以致發(fā)生滲血、感染,還可使組織愈合過程中瘢痕增粗??谇活M面外科手術的基本操作第十九頁,共五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五、縫合(二)縫合的基本要求

8、在功能部位(如口角、下瞼等)要避免過長的直線縫合,否則愈后瘢痕直線收縮,導致組織器官移位,臨床上常以對偶三角瓣法換位呈“Z”曲線縫合。

9、選用合適的縫線,口腔頜面外科常用l~0、3~0和1號線,應根據(jù)不同情況選用。

10、張力過大的創(chuàng)口縫合,應作潛行分離和減張縫合??谇活M面外科手術的基本操作第二十頁,共五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五、縫合(三)縫合的基本方法

1、創(chuàng)口原位縫合法用于無組織缺損,整齊、無張力的創(chuàng)口復位縫合(1)單純縫合將切開的組織邊緣對正縫合,可分為間斷縫合和連續(xù)縫合兩種。

間斷縫合即每縫一針打一個結,常用于肌、筋膜和皮膚的縫合,優(yōu)點是創(chuàng)緣對合整齊,且在萬一出現(xiàn)一針斷線或松脫時不致影響全局;缺點是縫合速度較慢。

連續(xù)縫合又可分為單純連續(xù)縫合和連續(xù)鎖邊縫合(毯邊縫合),前者少用,僅用于移植皮片自身嵌接處和供組織區(qū)的縫合;后者現(xiàn)多用于口內牙槽的粘膜縫合。連續(xù)縫合的優(yōu)點是速度快,缺點是可能發(fā)生斷線引起的縫線松脫,且創(chuàng)口對位較差。口腔頜面外科手術的基本操作第二十一頁,共五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五、縫合(三)縫合的基本方法

1、創(chuàng)口原位縫合法(1)單純縫合口腔頜面外科手術的基本操作第二十二頁,共五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五、縫合(三)縫合的基本方法

1、創(chuàng)口原位縫合法(2)外翻縫合(褥式縫合)適用于創(chuàng)緣較薄的粘膜、松弛的皮膚以及有內卷現(xiàn)象的創(chuàng)緣縫合,其特點是能有更多的創(chuàng)緣組織面外翻接觸,以保證創(chuàng)口愈合。有縱式和橫式之分,選擇時應考慮創(chuàng)緣血供方向,使其與縫線方向一致。為防止橫式外翻縫合造成創(chuàng)緣缺血、壞死,縫合時邊距不宜過大(一般不超過3~4mm),針距也應適當加大,其間若加以間斷縫合則效果更為理想。口腔頜面外科手術的基本操作第二十三頁,共五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五、縫合(三)縫合的基本方法

1、創(chuàng)口原位縫合法(2)外翻縫合(褥式縫合)口腔頜面外科手術的基本操作第二十四頁,共五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五、縫合(三)縫合的基本方法

1、創(chuàng)口原位縫合法(3)皮內縫合系指真皮層內的縫合,也分為間斷和連續(xù)兩種,其優(yōu)點是術后瘢痕小,但要求技巧很高,才能達到正確對位,故僅用于整復小手術。口腔頜面外科手術的基本操作第二十五頁,共五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五、縫合(三)縫合的基本方法

2、張力創(chuàng)口縫合法

組織缺損在縫合時即產(chǎn)生張力,若不處理而勉強縫合時,勢必發(fā)生創(chuàng)口裂開、繼發(fā)感染和愈合不良等問題。因此,對有張力創(chuàng)口應在縫合前后采取減張措施。(1)潛行分離適用于張力較小的創(chuàng)口,即在創(chuàng)口兩側行銳性潛行分離,使其在無張力的狀態(tài)下拉攏縫合。(2)輔助減張法潛行分離后仍感有一定張力,即可采取此法,常用的有紐扣減張法,火棉膠、松香乙醚無菌紗布、蝶形膠布粘貼減張法和唇弓減張法等。(3)附加切口減張法組織缺損過多、廣泛潛行分離后仍感張力很大時,可采取此法擴大潛行分離的范圍,分散和松弛創(chuàng)緣張力;也可采取局部皮瓣轉移的方法減輕或消除張力,保證創(chuàng)口愈合??谇活M面外科手術的基本操作第二十六頁,共五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五、縫合(三)縫合的基本方法

2、張力創(chuàng)口縫合法

口腔頜面外科手術的基本操作第二十七頁,共五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五、縫合(三)縫合的基本方法

3、一些特定情況下的縫合法(1)組織內死腔縫合法死腔可形成創(chuàng)口內積液或積血,繼而發(fā)生感染,故在縫合時應特別注意消滅死腔,以保證創(chuàng)口順利愈合。其方法是分層次地把相同組織對位縫合,必要時可帶縫深層組織,如組織缺損過多,為消滅死腔,就近轉移一塊組織(皮下組織、肌肉組織等)即可奏效。(2)三角形皮瓣的尖端縫合法整復手術中三角形皮瓣的尖端縫合最為重要,處理不當則影響血運,造成尖端組織壞死。其正確的縫合原則是:三角前尖角在90以上者,可直接縫合。尖角小于90,則在縫合尖端時,先從對側創(chuàng)緣皮膚進針,再穿過尖端的皮下組織,最后從對側創(chuàng)緣另一側出針打結,即可使尖端嵌入對側創(chuàng)緣中。

口腔頜面外科手術的基本操作第二十八頁,共五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五、縫合(三)縫合的基本方法

3、一些特定情況下的縫合法(3)兩側創(chuàng)緣厚薄不均或高低不等的縫合法當創(chuàng)緣兩側組織切除不等及切開組織時刀鋒偏斜即造成兩側創(chuàng)緣組織厚薄不均。逐層縫合時,深層組織對位不準則呈現(xiàn)兩側創(chuàng)緣高低不等的現(xiàn)象。這樣,在縫合皮膚時,必須加以矯正,其方法是薄、低側組織要多而深縫,而厚、高側組織要少而淺縫,如此縫合后創(chuàng)緣兩側即可調整到同一水平面上。(4)兩側創(chuàng)緣長度不等的縫合法兩側創(chuàng)緣長度不等多因縫合皮下組織或皮膚時對位不準,致使在縫至末端時出現(xiàn)小的皮膚折疊突起,臨床上俗稱“貓耳朵”,臨床上均采取附加切口、游離后轉移、重新對位縫合的方法加以解決;也可在創(chuàng)緣末端向長的一側作一斜形切口,然后剪除三角形皮膚一塊,即可使創(chuàng)緣對齊。

口腔頜面外科手術的基本操作第二十九頁,共五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六、引流目的:使創(chuàng)口及術區(qū)組織間隙內的滲出物、血液、分泌物或膿液(感染創(chuàng)口)及時排出體外,從而保證創(chuàng)口的愈合。(一)放置引流的適應證

1、感染或污染創(chuàng)口感染創(chuàng)口必須放置引流,膿腫切開后的創(chuàng)口及膿液尚未形成的感染創(chuàng)口均需如此;對污染創(chuàng)口,為防止感染,也應考慮放置引流。

2、滲液多的創(chuàng)口對范圍廣泛的大手術及部位深在的中等手術,考慮其術后仍有部分滲血、滲液需排除,也應放置引流。較淺小的無菌創(chuàng)口和單純整復手術,一般可不放置引流。

3、留有死腔的創(chuàng)口凡術中因組織缺損較大、未能完全消滅死腔的口內、口外創(chuàng)口必須放置引流,其引流物需放置至死腔底部,才能保證徹底引流。

4、止血不全的創(chuàng)口對術中止血不徹底和凝血功能低下的病員術后創(chuàng)口,為防止血腫形成,也應放置引流??谇活M面外科手術的基本操作第三十頁,共五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六、引流(二)引流方法

1、片狀引流引流物由廢橡皮手套剪成條狀制成。主要用于口外創(chuàng)口小量滲液的引流,有時口內創(chuàng)口引流也用。其形狀、長短和寬窄視手術性質、創(chuàng)口的深淺和引流液的多少而定。

2、紗條引流多用特制的油紗條和碘仿紗條作為引流物。油紗條具有刺激肉芽組織生長的作用,主要用于膿腔引流;碘仿紗條的防腐、殺菌、除臭作用強,常用于重度和混合感染的創(chuàng)口引流,也用于口腔內創(chuàng)口的引流。

口腔頜面外科手術的基本操作第三十一頁,共五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六、引流(二)引流方法

3、管狀引流由普通細橡皮管或導尿管剪成引流物,因系管狀,故具有引流作用強和便于沖洗及可注藥的特點,多用于頜面頸部較大創(chuàng)口和膿腔的引流?,F(xiàn)臨床上亦常應用半管引流,引流物系剖開的橡皮管,既保持了引流作用強的特點,又減少了對創(chuàng)口的刺激。

4、負壓引流利用細塑料管或橡皮管在創(chuàng)口旁另戳創(chuàng)引出,接于吸引器、吸引球或胃腸減壓器上,使創(chuàng)口產(chǎn)生負壓,從而達到負壓吸引的引流目的。此引流法優(yōu)點較多,具有較強的引流作用,而且不需加壓包扎傷口,病員感覺舒適;因創(chuàng)口內是負壓,組織間則合緊密,利于創(chuàng)口愈合,也不易繼發(fā)感染。主要用于頜面頸部較大手術的術后引流。上述前三種引流方法,創(chuàng)口是開放的,故亦稱開放引流,后一種創(chuàng)口是封閉的,故亦稱閉式引流??谇活M面外科手術的基本操作第三十二頁,共五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六、引流(三)引流注意事項

1、引流的時間引流物的放置時間應因手術不同而異。污染創(chuàng)口或為防止;積血、積液而放置的引流物,多在24~48小時后去除;膿腫或死腔的引流物應放置至膿液及滲出液完全消除為止;負壓引流的去除時間則視引流量的多少而定,一般24小時內引流量不超過20~30ml時,即可拔除引流管。引流物為異物,在達到引流目的后,應盡早拔除。

2、引流的部位開放引流的引流物內端應放置在創(chuàng)口內深處,其外端則應依體位放在創(chuàng)口最低處,以利重力引流。負壓引流管應避免放在大神經(jīng)血管的附近,其戳創(chuàng)口也應封閉,才能收到負壓效應。引流口的大小要適當,太小則引流不暢;太大,將在引流部位形成粗大瘢痕。

口腔頜面外科手術的基本操作第三十三頁,共五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六、引流(三)引流注意事項

3、引流物的固定引流物應妥善固定,以免被推入創(chuàng)口深部或向外脫出。預防上述現(xiàn)象的最常用、最牢靠的方法是利用引流口附近的縫線加以縫扎固定,也可在引流物外端穿以別針,以防被推入創(chuàng)口內。

4、負壓引流的裝接患者術后回病房,即應將引流管連接于吸引器、吸引球或胃腸減壓器上,并認真檢查是否產(chǎn)生負壓、引流效果,注意管頭位置不可接錯,以免反將引流物或空氣壓入創(chuàng)口,引起感染或皮下氣腫;同時,應觀察引流液的色、質、量,并作記錄,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處理。口腔頜面外科手術的基本操作第三十四頁,共五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一、創(chuàng)口的分類(一)無菌創(chuàng)口未經(jīng)細菌侵人的創(chuàng)口,多見于外科無菌切口,早期灼傷和某些化學性損傷已經(jīng)及時處理者,也可以是無菌創(chuàng)口??谇活M面外科的無菌創(chuàng)口主要是面頸部手術創(chuàng)口。(二)污染創(chuàng)口雖有細菌侵入,但尚未引起化膿性炎癥的創(chuàng)口。在與口鼻腔相通或口腔內手術的創(chuàng)口,是在非無菌條件下進行的,故也屬此類。(三)感染創(chuàng)口細菌已經(jīng)侵入、繁殖并引起急性炎癥、壞死、化膿的創(chuàng)口和在此情況下進行手術的創(chuàng)口均為感染創(chuàng)口。創(chuàng)口的處理第三十五頁,共五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二、創(chuàng)口的愈合(一)一期愈合

7-10天內臨床創(chuàng)口全部愈合

多見于初期縫合的外科傷口或損傷后組織創(chuàng)面不大,嚴密縫合后未發(fā)生感染者(二)二期愈合(延期愈合)愈合時間比較長

多見創(chuàng)緣不能嚴密對位縫合,創(chuàng)面較大或創(chuàng)面感染的創(chuàng)口。創(chuàng)口的處理第三十六頁,共五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三、各類創(chuàng)口的處理原則(一)無菌創(chuàng)口的處理1、嚴密縫合,視情況放或不放引流2、多不打開敷料觀察3、面部傷口宜暴露4、早期拆線(二)污染傷口的處理1、初期縫合,放置引流2、多不打開敷料觀察3、面部傷口宜暴露4、拆線時間稍遲創(chuàng)口的處理第三十七頁,共五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三、各類創(chuàng)口的處理原則(三)感染創(chuàng)口的處理1、延期縫合,放置引流,并保證通暢2、濕敷3、拆線時間延遲4、配合全身用藥創(chuàng)口的處理第三十八頁,共五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四、換藥的基本原則(一)換藥的意義和目的在創(chuàng)口周圍或創(chuàng)口內更換藥物或敷料——換藥

目的:保證和促進創(chuàng)口的正常愈合

指征:①更換或去除引流物

②創(chuàng)口滲血較多或有大量分泌液溢出

③疑有血腫形成或感染

④敷料松脫或過緊

⑤傷口劇痛

⑥觀察創(chuàng)口或皮瓣等情況(二)換藥的時間或地點時間:早查房前地點:換藥室或床頭創(chuàng)口的處理第三十九頁,共五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五、換藥的注意事項

嚴格遵守無菌操作(一)動作輕柔、迅速:“蘸”(二)雙手持鑷,一臟一凈(三)多患者:無菌—污染—感染創(chuàng)口的處理第四十頁,共五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六、繃帶的應用技術口腔頜面部和頸部的損傷救治及手術創(chuàng)口的順利愈合的重要步驟之一(一)繃帶包扎的目的1、保護術區(qū)和創(chuàng)部;

2、止血并防止或減輕水腫;3、消滅死腔

4、防止或減輕骨折錯位;

5、保溫、止痛;6、固定敷料。創(chuàng)口的處理第四十一頁,共五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六、繃帶的應用技術(二)繃帶包扎的基本原則1、嚴密、穩(wěn)定、舒適、美觀、清潔;

2、壓力均勻,富有彈性;

3、松緊適度,有利引流;

4、消滅死腔,防止出血;

5、經(jīng)常檢查,發(fā)現(xiàn)繃帶松動、脫落時,應及時予以加固或更換。

6、如有膿液外溢或滲出,應酌情加厚或更換。創(chuàng)口的處理第四十二頁,共五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六、繃帶的應用技術(三)繃帶包扎的注意事項1、無菌操作:無菌紗布一定的厚度和范圍;感染創(chuàng)口防止再污染,引流通暢。

2、包扎頜下區(qū)及頸部時,注意保持呼吸通暢,防止壓迫喉頭和氣管。

3、壓力應均勻適度,防止組織過度受壓而壞死。

4、腮腺區(qū)創(chuàng)口包扎應施以一定的壓力,并富于彈性(以插入一食指為度),防止發(fā)生涎瘺。

5、切開引流創(chuàng)口,第一次包扎壓力要適當以利于止血,以后不宜過緊應保持引流通暢。

6、整形術后創(chuàng)口包扎壓力不宜過重,以保持血運。游離植皮術后包扎,覆蓋創(chuàng)口紗布應力求平整,外加疏松紗布和棉墊,再以繃帶作適當?shù)募訅喊?/p>

7、骨折復位后的創(chuàng)口包扎時。注意防止錯位。創(chuàng)口的處理第四十三頁,共五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六、繃帶的應用技術(四)基本包扎技術1、環(huán)形包扎:環(huán)形圍繞,層層重疊

2、螺旋形包扎:環(huán)形一圈,層層覆蓋前圈1/2或1/3

3、返折包扎:環(huán)形螺旋數(shù)圈,返折創(chuàng)口的處理第四十四頁,共五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六、繃帶的應用技術(五)常用繃帶類型及應用1、四尾帶(四頭帶):多用于下頜部、面頰部、頦部、鼻部

將一段繃帶兩端自中線剪開,形成四條尾帶。未剪開的中部其長度視需要而定。(一般70cm左右)

中份兜住頦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