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成考專升本2022年生態(tài)學基礎模擬試卷及答案_第1頁
安徽省合肥市成考專升本2022年生態(tài)學基礎模擬試卷及答案_第2頁
安徽省合肥市成考專升本2022年生態(tài)學基礎模擬試卷及答案_第3頁
安徽省合肥市成考專升本2022年生態(tài)學基礎模擬試卷及答案_第4頁
安徽省合肥市成考專升本2022年生態(tài)學基礎模擬試卷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安徽省合肥市成考專升本2022年生態(tài)學基礎模擬試卷及答案學校:________班級: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號:________

一、單選題(30題)1.沿海赤潮產生的原因是()

A.過多的氮B.過多的磷C.過多的碳D.過多的氮和磷等

2.生物間的他感作用主要存在于()。A.種間關系中B.種內關系中C.種內和種間關系中D.種內和種間都不存在

3.第一次把植物營養(yǎng)體型稱為生活型的人是()

A.洪堡德B.瓦爾明C.達爾文D.奧德姆

4.種群的生境比較穩(wěn)定,種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年齡錐體呈()。A.金字塔形B.鐘形C.壺形D.以上三者都不是

5.日本九州熊本縣水俁鎮(zhèn)的水俁病,其主要污染物是()。A.汞B.鉛C.砷D.鎘

6.()是獲取原始資料的必要和直接的手段,通過這種方法能夠在實際工作中得到真實、可靠的數據。

A.實驗研究B.系統分析C.野外調查研究D.數學模擬

7.在一個氣候和環(huán)境多變的生態(tài)系統中,一般說有利于生存和發(fā)展的種群是()。

A.個體最大的B.個體最小的C.個體差異最小的D.個體差異最大的

8.種群的個體數量在短期內異常迅速增長(如蝗蟲大發(fā)生),這種現象稱為()

A.種群平衡B.種群大爆發(fā)C.種群衰退D.周期性波動

9.同種植物的不同群體長期分布和生長在不同的環(huán)境里,形成適應各自環(huán)境的特征,產生()

A.相同的生態(tài)型B.相同的生活型C.不同的生態(tài)型D.不同的生活型

10.下列農業(yè)生產模式中不屬于生態(tài)農業(yè)范疇的是()。A.土地退化B.土壤污染C.生態(tài)平衡失調D.土地沙化

11.實驗表明,有利于蛋白質合成的是()。A.藍光B.青光C.紫光D.紅光

12.分布在寒冷地區(qū)的內溫動物比生活在溫暖地區(qū)的同種個體大,這在生態(tài)學上稱為()。A.阿倫規(guī)律B.貝格曼規(guī)律C.謝爾福德定律D.林德曼定律

13.R·H·Whittaker提出的群落頂極理論是()。A.單元頂極理論B.頂極格局假說C.多元頂極理論D.以上都是

14.影響冬小麥春化的主導因子是()。A.光照B.水分C.溫度D.氧氣

15.動物斗毆的行為屬于()。A.干擾競爭B.共生C.利用競爭D.競爭排除

16.在我國暖溫帶地區(qū),通常土壤養(yǎng)分有效性最好和最利于植物生長的土壤酸堿度為()。A.pH5~6B.pH6~7C.pH7~8D.pH8~9

17.白蟻消化道內的鞭毛蟲與白蟻的關系是()。A.寄生B.互利共生C.擬寄生D.偏利共生

18.均勻分布是由于種群成員之間進行什么引起的

A.競爭B.爭奪資源C.種內斗爭D.他感作用()

19.經典生態(tài)學研究的最高層次是()。A.生物個體B.生物種群C.生物群落D.生態(tài)系統

20.生物個體間競爭劇烈,正對抗作用強則其內分布型是

A.隨機分布B.均勻分布C.成叢分布D.群集分布

21.群落發(fā)育初期的主要標志是()。

A.植物伴生種的良好發(fā)育B.植物優(yōu)勢種的良好發(fā)育C.植物建群種的良好發(fā)育D.植物亞優(yōu)勢種的良好發(fā)育

22.下列植物中,屬于喬木的是()

A.臘梅B.毛竹C.紫荊D.白楊

23.從種群數量變動的角度來看,沿海的“赤潮”現象,屬于()。A.周期性波動B.種群爆發(fā)C.不規(guī)則波動D.季節(jié)性消長

24.陽性植物的特點是()。

A.光補償點較低,生長在陰濕條件下

B.光補償點較高,生長在陰濕條件下

C.光補償點較低,生長在全光照條件下

D.光補償點較高,生長在全光照條件下

25.森林砍伐跡地從控制演替的主導因子看屬于()。A.內因演替B.原生演替C.外因演替D.次生演替

26.確定植物群落中優(yōu)勢種的綜合指標是()。A.密度B.蓋度C.頻度D.重要值

27.一片農田棄耕后,依次被雜草、灌叢J-SN森林替代的過程屬于()

A.原生演替B.次生演替C.逆行演替D.水生演替

28.“-3/2自疏法則”描述了植物種群內個體間由于競爭而產生的()。A.密度效應B.產量效應C.溫度效應D.邊緣效應

29.常綠闊葉林的分布區(qū)域是()

A.溫帶

B、熱帶

C、亞熱帶

D、寒溫帶

30.限制橡膠只能在熱帶生長的主要因素是()

A.水分B.溫度C.光照D.地形

二、填空題(20題)31.按形成的主導因素,隱地帶冷性土壤可分為水成土壤、鹽成土壤和____________。

32.當潮濕氣團越過大型山脈時,在迎風側形成降水,背風側形成千熱氣候,使山脈的兩側分布著截然不同的植被類型,這稱為____________。

33.植物發(fā)展了有毒化合物的產生,食草動物體內形成特殊的酶進行解毒。這是由于生物______的結果。

34.生態(tài)系統的核心是________。

35.植物開花的季節(jié)性,主要由植物和傳粉動物之間的______過程來決定。

36.水循環(huán)的驅動力是______。

37.在陸地群落中,______是優(yōu)勢種。

38.生物地球化學循環(huán)包括______和______兩個部分。

39.______是生態(tài)學上最大的生態(tài)系統。

40.水生生物群落,根據環(huán)境的不同又可分為海洋生物群落和______。

41.生態(tài)型是同種生物長期生活在不同生態(tài)條件下發(fā)生的______。

42.群落中優(yōu)勢層的優(yōu)勢種起著構建群落的作用,所以常稱為________。

43.食物鏈是指自然界中,物種與物種之間的()關系所建立起來的序列。

44.生物地球化學循環(huán)分氣相、液相和沉積三個基本類型,其中磷循環(huán)屬于典型的______型。

45.種群中各年齡段的個體數在種群中所占的比例或配置隋況即為種群的______。

46.群落在水平方向上的配置狀況或水平格局稱為群落的______。

47.生物群落的季節(jié)變化受環(huán)境條件特別是受______周期變化所制約。

48.群落交界處是______,它是物種沿著環(huán)境梯度迅速置換的地點。

49.污染物進入水體后,經過一系列復雜的物理、化學和生物化學的變化,使污染物濃度或毒性逐漸降低,恢復到受污染前的潔凈狀態(tài),這種現象說明水體有______能力。

50.由于能量在傳遞過程中______,食物鏈的長度一般只有四、五級。

三、判斷題(10題)51.土壤及時滿足植物對水、肥、氣、熱要求的能力,稱為土壤肥力。()

A.正確B.錯誤

52.紅光有利于蛋白質的合成。()

A.正確B.錯誤

53.無效能是指那些單一食物鏈上,不能被下一營養(yǎng)級的有機體直接利用的凈生產力。()

A.正確B.錯誤

54.生態(tài)系統中的能量流動是單向遞減的。()

A.正確B.錯誤

55.金魚藻→蜉蝣→鳙魚是水生生態(tài)系統中的一條食物鏈。()

A.正確B.錯誤

56.生態(tài)系統的組成和結構越復雜,其穩(wěn)定性越強。[]

A.正確B.錯誤

57.生物群落是生物種內許多個體組成的群體。[]

A.正確B.錯誤

58.在地球上的任何一個地區(qū)都存在著一些并不屬于氣候頂級群落的群落。()

A.正確B.錯誤

59.捕食者和獵物相互作用的結果是協同進化。()

60.生態(tài)系統演替的對策,基本上與生物圈長期進化發(fā)展的對策是相同的。()

A.正確B.錯誤

四、簡答題(5題)61.植物對水分的適應類型有哪些?

62.種群的基本特征有哪些方面?

63.簡述影響群落演替的主要因素。

64.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65.簡述生態(tài)系統能流的途徑。

五、論述題(5題)66.論述生態(tài)系統的主要特征。

67.什么是初級生產力?論述環(huán)境條件對陸地生態(tài)系統初級生產力的影響。

68.論述人類對水循環(huán)的影響。

69.試論述生物的生態(tài)對策。

70.論述磷循環(huán)的過程、主要特點及其與水體富營養(yǎng)化的關系。

六、單選題(0題)71.動物斗毆的行為屬于()。A.干擾競爭B.共生C.利用競爭D.競爭排除

參考答案

1.D

2.C

3.B

4.A增長型種群:錐體成典型的金字塔,基部寬,頂部窄,表示種群中有大量幼體,而老年個體較少,種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是迅速增長的種群。

5.A

6.C

7.D

8.B

9.C

10.C屬于生態(tài)農業(yè)范疇的是:土壤退化、土壤污染、土壤沙化。

11.A藍光有利于蛋白質的合成,紅光有利于糖類的合成,藍紫光與青光對植物伸長有抑制作用,使植物矮化。

12.B

13.B頂級格局假說是由R·H·Wjittaker(1953)提出的。

14.C

15.A競爭可分為資源利用性競爭和相互干涉性競爭。相互干涉性競爭如動物之間發(fā)生格斗。

16.B在pH值為6~7時,所有的礦質營養(yǎng)都可以充分溶解,養(yǎng)分的有效性最高,對植物和農作物的生長最適應。

17.B雙方在共生中都能得到益處,并且完全相互依賴,不能分開。

18.C

19.D生態(tài)系統是生態(tài)學的一個主要結構和功能單位,屬于經典生態(tài)學研究的最高層次。

20.B

21.C

22.D

23.B

24.D

25.C外因演替包括自然和人為因素,其中人類砍伐森林、開墾草原等屬于人為發(fā)生演替。

26.D

27.B

28.A“一3/2自疏法則”描述了植物種群內個體間由于競爭而產生的密度效應。

29.D

30.B

31.鈣成土壤

32.焚風效應

33.協同進化協同進化

34.生物群落

35.協同進化協同進化

36.太陽能太陽能

37.種子植物種子植物

38.物質大循環(huán);生物小循環(huán)

39.地球地球

40.淡水生物群落

41.趨異適應趨異適應

42.建群種

43.取食與被取食取食與被取食

44.沉積沉積

45.年齡結構年齡結構

46.水平結構水平結構

47.氣候

48.生態(tài)交錯區(qū)

49.自凈

50.嚴重損耗

51.A

52.B

53.A

54.A

55.A

56.A

57.B

58.A

59.Y

60.A

61.答案見解析(1)水生植物有三類:①沉水植物;②浮水植物;③挺水植物。

(2)陸生植物有三類:①濕生植物;②中生植物;③旱生植物。

62.(1)數量特征:包括密度(或大小)、出生率與死亡率、遷人率和遷出率、年齡結構、性別比。(2)分布特征:種群有一定的分布區(qū)域種群的內分布型有3種類型。(3)遺傳特征。(1)數量特征:包括密度(或大小)、出生率與死亡率、遷人率和遷出率、年齡結構、性別比。(2)分布特征:種群有一定的分布區(qū)域,種群的內分布型有3種類型。(3)遺傳特征。

63.(1)植物繁殖體的遷移、擴散和動物的活動性;(2)群落內部環(huán)境的變化;(3)種內、種間關系的改變;(4)外部環(huán)境條件的變化;(5)人類的活動。(1)植物繁殖體的遷移、擴散和動物的活動性;(2)群落內部環(huán)境的變化;(3)種內、種間關系的改變;(4)外部環(huán)境條件的變化;(5)人類的活動。

64.①種類組成。②結構特征。③動態(tài)特征。

65.(1)能量以日光能形式進入生態(tài)系統;(2)以綠色植物為主體的生產者通過光合作用所制造的生物化學潛能,沿食物鏈和食物網流動,進入生態(tài)系統;(3)以生物化學潛能存在于系統中,或作為產品的形式輸出系統之外;(4)消費者和分解者通過呼吸釋放的熱能從系統消失;(5)作為開放系統,某些有機物會通過動物遷移、水和風攜帶、人為作用等輸入或輸出系統。

66.(1)組成特征。生態(tài)系統包括生物組分和非生物環(huán)境組分生物群落是生態(tài)系統的核心是區(qū)別于其他系統的根本標志。(2)空間特征。生態(tài)系統通常于特定的空間相聯系是生物體與環(huán)境在特定空間的組合從而具有較強的區(qū)域性特點。(3)時間特征。組成生態(tài)系統的生物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生長、發(fā)育、繁殖和死亡生態(tài)系統也隨之發(fā)生相應的變化表現出明顯的時間特征。(4)功能特征。生態(tài)系統的代謝活動和功能過程是通過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共同參與的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huán)過程來完成的系統的各組分之間相互促進、相互制約。(5)開放(1)組成特征。生態(tài)系統包括生物組分和非生物環(huán)境組分,生物群落是生態(tài)系統的核心,是區(qū)別于其他系統的根本標志。(2)空間特征。生態(tài)系統通常于特定的空間相聯系,是生物體與環(huán)境在特定空間的組合,從而具有較強的區(qū)域性特點。(3)時間特征。組成生態(tài)系統的生物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生長、發(fā)育、繁殖和死亡,生態(tài)系統也隨之發(fā)生相應的變化,表現出明顯的時間特征。(4)功能特征。生態(tài)系統的代謝活動和功能過程,是通過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共同參與的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huán)過程來完成的,系統的各組分之間相互促進、相互制約。(5)開放

67.(1)初級生產力是單位時間單位面積上綠色植物生產的有機物(或固定的能量)的總量。(2)環(huán)境條件對初級生產力的影響:①光照: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將光能轉化為化學能,直接影響初級生產力的高低;②水分: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一切生命活動離不開水,水最易成為植物生產力的限制因子;③溫度:直接影響植物的生理活動,從而影響初級生產力;④土壤:是植物生長的基礎,是一個綜合性的環(huán)境因子,其理化性質(如溫度、水分、pH、質地、結構、養(yǎng)分等)均影響初級生產力;

68.(1)改變地面及植被狀況而影響大氣降水到達地面后的分配如修筑水庫塘堰可擴大自然蓄水量;而圍湖造田又使自然蓄水容積減小尤其是大量季節(jié)性降水因保蓄能力削弱而流走造成短期洪澇災害并同時降低了地下水庫的補給也引起嚴重的土壤和養(yǎng)分流失。(2)由于過度開發(fā)局部地區(qū)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用于工、農業(yè)及城市發(fā)展不但使地表、地下水儲量下降出現地下漏斗及地上的斷流造成次生鹽漬化;也使下游水源減少水位下降水質惡化沿海出現海水入侵加重了干旱化和鹽漬化威脅。(3)在干旱、半干旱地區(qū)大面積的植被破壞導致(1)改變地面及植被狀況,而影響大氣降水到達地面后的分配,如修筑水庫,塘堰可擴大自然蓄水量;而圍湖造田又使自然蓄水容積減小,尤其是大量季節(jié)性降水因保蓄能力削弱而流走,造成短期洪澇災害,并同時降低了地下水庫的補給,也引起嚴重的土壤和養(yǎng)分流失。(2)由于過度開發(fā)局部地區(qū)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用于工、農業(yè)及城市發(fā)展,不但使地表、地下水儲量下降,出現地下漏斗及地上的斷流,造成次生鹽漬化;也使下游水源減少,水位下降,水質惡化,沿海出現海水入侵,加重了干旱化和鹽漬化威脅。(3)在干旱、半干旱地區(qū)大面積的植被破壞,導致

69.生物朝不同方向進化的對策稱為生態(tài)對策。在長期進化過程中每種生物都具有自獨特的并且是相互聯的生態(tài)特征。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形成了r對策和k對策。r對策者生活的環(huán)境條件多變不可預測不確定;死亡率大為隨機的非密度制約;群體密度隨時間變化大無平衡點通常處在環(huán)境K值以下屬于未飽和的生態(tài)系統有生態(tài)真空每年需生物重新定居;種內和中間競爭強弱不一一般較弱;壽命短通常不到一年;對子代投資小常缺乏撫育和保護機制;遷移能力強適于占領新的生境;能量較多的分配給繁殖器官;自然選擇的最終結果是種群迅速發(fā)生物朝不同方向進化的對策,稱為生態(tài)對策。在長期進化過程中,每種生物都具有自獨特的并且是相互聯的生態(tài)特征。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形成了r對策和k對策。r對策者生活的環(huán)境條件多變,不可預測,不確定;死亡率大,為隨機的非密度制約;群體密度隨時間變化大,無平衡點,通常處在環(huán)境K值以下,屬于未飽和的生態(tài)系統,有生態(tài)真空,每年需生物重新定居;種內和中間競爭強弱不一,一般較弱;壽命短,通常不到一年;對子代投資小,常缺乏撫育和保護機制;遷移能力強,適于占領新的生境;能量較多的分配給繁殖器官;自然選擇的最終結果是種群迅速發(fā)

70.(1)過程:①磷循環(huán)起源于巖石風化終止于水中的沉積;②貯存于巖石中的磷通過人工開采和自然風化后被植物吸收沿著食物鏈傳遞進行生物小循環(huán):其中部分生物排泄物及殘體所攜帶的磷離開生物小循環(huán)進入環(huán)境;③同時環(huán)境中的磷也通過地表徑流攜帶進入江河、海洋進行地質大循環(huán)。(2)主要特點:磷的主要貯存庫是巖石圈;循環(huán)速度慢、時間長;是典型的沉積型循環(huán)。(3)與水體富營養(yǎng)化的關系:①當磷被大量開采和使用時貯存于巖石圈中的磷被大量釋放出來進入土壤和水體導致磷在水體和土壤中的過多積累;②同時由于農業(yè)生產中(1)過程:①磷循環(huán)起源于巖石風化,終止于水中的沉積;②貯存于巖石中的磷通過人工開采和自然風化后,被植物吸收,沿著食物鏈傳遞,進行生物小循環(huán):其中部分生物排泄物及殘體所攜帶的磷離開生物小循環(huán),進入環(huán)境;③同時,環(huán)境中的磷也通過地表徑流攜帶,進入江河、海洋,進行地質大循環(huán)。(2)主要特點:磷的主要貯存庫是巖石圈;循環(huán)速度慢、時間長;是典型的沉積型循環(huán)。(3)與水體富營養(yǎng)化的關系:①當磷被大量開采和使用時,貯存于巖石圈中的磷被大量釋放出來,進入土壤和水體,導致磷在水體和土壤中的過多積累;②同時,由于農業(yè)生產中

71.A競爭可分為資源利用性競爭和相互干涉性競爭。相互干涉性競爭如動物之間發(fā)生格斗。安徽省合肥市成考專升本2022年生態(tài)學基礎模擬試卷及答案學校:________班級: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號:________

一、單選題(30題)1.沿海赤潮產生的原因是()

A.過多的氮B.過多的磷C.過多的碳D.過多的氮和磷等

2.生物間的他感作用主要存在于()。A.種間關系中B.種內關系中C.種內和種間關系中D.種內和種間都不存在

3.第一次把植物營養(yǎng)體型稱為生活型的人是()

A.洪堡德B.瓦爾明C.達爾文D.奧德姆

4.種群的生境比較穩(wěn)定,種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年齡錐體呈()。A.金字塔形B.鐘形C.壺形D.以上三者都不是

5.日本九州熊本縣水俁鎮(zhèn)的水俁病,其主要污染物是()。A.汞B.鉛C.砷D.鎘

6.()是獲取原始資料的必要和直接的手段,通過這種方法能夠在實際工作中得到真實、可靠的數據。

A.實驗研究B.系統分析C.野外調查研究D.數學模擬

7.在一個氣候和環(huán)境多變的生態(tài)系統中,一般說有利于生存和發(fā)展的種群是()。

A.個體最大的B.個體最小的C.個體差異最小的D.個體差異最大的

8.種群的個體數量在短期內異常迅速增長(如蝗蟲大發(fā)生),這種現象稱為()

A.種群平衡B.種群大爆發(fā)C.種群衰退D.周期性波動

9.同種植物的不同群體長期分布和生長在不同的環(huán)境里,形成適應各自環(huán)境的特征,產生()

A.相同的生態(tài)型B.相同的生活型C.不同的生態(tài)型D.不同的生活型

10.下列農業(yè)生產模式中不屬于生態(tài)農業(yè)范疇的是()。A.土地退化B.土壤污染C.生態(tài)平衡失調D.土地沙化

11.實驗表明,有利于蛋白質合成的是()。A.藍光B.青光C.紫光D.紅光

12.分布在寒冷地區(qū)的內溫動物比生活在溫暖地區(qū)的同種個體大,這在生態(tài)學上稱為()。A.阿倫規(guī)律B.貝格曼規(guī)律C.謝爾福德定律D.林德曼定律

13.R·H·Whittaker提出的群落頂極理論是()。A.單元頂極理論B.頂極格局假說C.多元頂極理論D.以上都是

14.影響冬小麥春化的主導因子是()。A.光照B.水分C.溫度D.氧氣

15.動物斗毆的行為屬于()。A.干擾競爭B.共生C.利用競爭D.競爭排除

16.在我國暖溫帶地區(qū),通常土壤養(yǎng)分有效性最好和最利于植物生長的土壤酸堿度為()。A.pH5~6B.pH6~7C.pH7~8D.pH8~9

17.白蟻消化道內的鞭毛蟲與白蟻的關系是()。A.寄生B.互利共生C.擬寄生D.偏利共生

18.均勻分布是由于種群成員之間進行什么引起的

A.競爭B.爭奪資源C.種內斗爭D.他感作用()

19.經典生態(tài)學研究的最高層次是()。A.生物個體B.生物種群C.生物群落D.生態(tài)系統

20.生物個體間競爭劇烈,正對抗作用強則其內分布型是

A.隨機分布B.均勻分布C.成叢分布D.群集分布

21.群落發(fā)育初期的主要標志是()。

A.植物伴生種的良好發(fā)育B.植物優(yōu)勢種的良好發(fā)育C.植物建群種的良好發(fā)育D.植物亞優(yōu)勢種的良好發(fā)育

22.下列植物中,屬于喬木的是()

A.臘梅B.毛竹C.紫荊D.白楊

23.從種群數量變動的角度來看,沿海的“赤潮”現象,屬于()。A.周期性波動B.種群爆發(fā)C.不規(guī)則波動D.季節(jié)性消長

24.陽性植物的特點是()。

A.光補償點較低,生長在陰濕條件下

B.光補償點較高,生長在陰濕條件下

C.光補償點較低,生長在全光照條件下

D.光補償點較高,生長在全光照條件下

25.森林砍伐跡地從控制演替的主導因子看屬于()。A.內因演替B.原生演替C.外因演替D.次生演替

26.確定植物群落中優(yōu)勢種的綜合指標是()。A.密度B.蓋度C.頻度D.重要值

27.一片農田棄耕后,依次被雜草、灌叢J-SN森林替代的過程屬于()

A.原生演替B.次生演替C.逆行演替D.水生演替

28.“-3/2自疏法則”描述了植物種群內個體間由于競爭而產生的()。A.密度效應B.產量效應C.溫度效應D.邊緣效應

29.常綠闊葉林的分布區(qū)域是()

A.溫帶

B、熱帶

C、亞熱帶

D、寒溫帶

30.限制橡膠只能在熱帶生長的主要因素是()

A.水分B.溫度C.光照D.地形

二、填空題(20題)31.按形成的主導因素,隱地帶冷性土壤可分為水成土壤、鹽成土壤和____________。

32.當潮濕氣團越過大型山脈時,在迎風側形成降水,背風側形成千熱氣候,使山脈的兩側分布著截然不同的植被類型,這稱為____________。

33.植物發(fā)展了有毒化合物的產生,食草動物體內形成特殊的酶進行解毒。這是由于生物______的結果。

34.生態(tài)系統的核心是________。

35.植物開花的季節(jié)性,主要由植物和傳粉動物之間的______過程來決定。

36.水循環(huán)的驅動力是______。

37.在陸地群落中,______是優(yōu)勢種。

38.生物地球化學循環(huán)包括______和______兩個部分。

39.______是生態(tài)學上最大的生態(tài)系統。

40.水生生物群落,根據環(huán)境的不同又可分為海洋生物群落和______。

41.生態(tài)型是同種生物長期生活在不同生態(tài)條件下發(fā)生的______。

42.群落中優(yōu)勢層的優(yōu)勢種起著構建群落的作用,所以常稱為________。

43.食物鏈是指自然界中,物種與物種之間的()關系所建立起來的序列。

44.生物地球化學循環(huán)分氣相、液相和沉積三個基本類型,其中磷循環(huán)屬于典型的______型。

45.種群中各年齡段的個體數在種群中所占的比例或配置隋況即為種群的______。

46.群落在水平方向上的配置狀況或水平格局稱為群落的______。

47.生物群落的季節(jié)變化受環(huán)境條件特別是受______周期變化所制約。

48.群落交界處是______,它是物種沿著環(huán)境梯度迅速置換的地點。

49.污染物進入水體后,經過一系列復雜的物理、化學和生物化學的變化,使污染物濃度或毒性逐漸降低,恢復到受污染前的潔凈狀態(tài),這種現象說明水體有______能力。

50.由于能量在傳遞過程中______,食物鏈的長度一般只有四、五級。

三、判斷題(10題)51.土壤及時滿足植物對水、肥、氣、熱要求的能力,稱為土壤肥力。()

A.正確B.錯誤

52.紅光有利于蛋白質的合成。()

A.正確B.錯誤

53.無效能是指那些單一食物鏈上,不能被下一營養(yǎng)級的有機體直接利用的凈生產力。()

A.正確B.錯誤

54.生態(tài)系統中的能量流動是單向遞減的。()

A.正確B.錯誤

55.金魚藻→蜉蝣→鳙魚是水生生態(tài)系統中的一條食物鏈。()

A.正確B.錯誤

56.生態(tài)系統的組成和結構越復雜,其穩(wěn)定性越強。[]

A.正確B.錯誤

57.生物群落是生物種內許多個體組成的群體。[]

A.正確B.錯誤

58.在地球上的任何一個地區(qū)都存在著一些并不屬于氣候頂級群落的群落。()

A.正確B.錯誤

59.捕食者和獵物相互作用的結果是協同進化。()

60.生態(tài)系統演替的對策,基本上與生物圈長期進化發(fā)展的對策是相同的。()

A.正確B.錯誤

四、簡答題(5題)61.植物對水分的適應類型有哪些?

62.種群的基本特征有哪些方面?

63.簡述影響群落演替的主要因素。

64.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65.簡述生態(tài)系統能流的途徑。

五、論述題(5題)66.論述生態(tài)系統的主要特征。

67.什么是初級生產力?論述環(huán)境條件對陸地生態(tài)系統初級生產力的影響。

68.論述人類對水循環(huán)的影響。

69.試論述生物的生態(tài)對策。

70.論述磷循環(huán)的過程、主要特點及其與水體富營養(yǎng)化的關系。

六、單選題(0題)71.動物斗毆的行為屬于()。A.干擾競爭B.共生C.利用競爭D.競爭排除

參考答案

1.D

2.C

3.B

4.A增長型種群:錐體成典型的金字塔,基部寬,頂部窄,表示種群中有大量幼體,而老年個體較少,種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是迅速增長的種群。

5.A

6.C

7.D

8.B

9.C

10.C屬于生態(tài)農業(yè)范疇的是:土壤退化、土壤污染、土壤沙化。

11.A藍光有利于蛋白質的合成,紅光有利于糖類的合成,藍紫光與青光對植物伸長有抑制作用,使植物矮化。

12.B

13.B頂級格局假說是由R·H·Wjittaker(1953)提出的。

14.C

15.A競爭可分為資源利用性競爭和相互干涉性競爭。相互干涉性競爭如動物之間發(fā)生格斗。

16.B在pH值為6~7時,所有的礦質營養(yǎng)都可以充分溶解,養(yǎng)分的有效性最高,對植物和農作物的生長最適應。

17.B雙方在共生中都能得到益處,并且完全相互依賴,不能分開。

18.C

19.D生態(tài)系統是生態(tài)學的一個主要結構和功能單位,屬于經典生態(tài)學研究的最高層次。

20.B

21.C

22.D

23.B

24.D

25.C外因演替包括自然和人為因素,其中人類砍伐森林、開墾草原等屬于人為發(fā)生演替。

26.D

27.B

28.A“一3/2自疏法則”描述了植物種群內個體間由于競爭而產生的密度效應。

29.D

30.B

31.鈣成土壤

32.焚風效應

33.協同進化協同進化

34.生物群落

35.協同進化協同進化

36.太陽能太陽能

37.種子植物種子植物

38.物質大循環(huán);生物小循環(huán)

39.地球地球

40.淡水生物群落

41.趨異適應趨異適應

42.建群種

43.取食與被取食取食與被取食

44.沉積沉積

45.年齡結構年齡結構

46.水平結構水平結構

47.氣候

48.生態(tài)交錯區(qū)

49.自凈

50.嚴重損耗

51.A

52.B

53.A

54.A

55.A

56.A

57.B

58.A

59.Y

60.A

61.答案見解析(1)水生植物有三類:①沉水植物;②浮水植物;③挺水植物。

(2)陸生植物有三類:①濕生植物;②中生植物;③旱生植物。

62.(1)數量特征:包括密度(或大小)、出生率與死亡率、遷人率和遷出率、年齡結構、性別比。(2)分布特征:種群有一定的分布區(qū)域種群的內分布型有3種類型。(3)遺傳特征。(1)數量特征:包括密度(或大小)、出生率與死亡率、遷人率和遷出率、年齡結構、性別比。(2)分布特征:種群有一定的分布區(qū)域,種群的內分布型有3種類型。(3)遺傳特征。

63.(1)植物繁殖體的遷移、擴散和動物的活動性;(2)群落內部環(huán)境的變化;(3)種內、種間關系的改變;(4)外部環(huán)境條件的變化;(5)人類的活動。(1)植物繁殖體的遷移、擴散和動物的活動性;(2)群落內部環(huán)境的變化;(3)種內、種間關系的改變;(4)外部環(huán)境條件的變化;(5)人類的活動。

64.①種類組成。②結構特征。③動態(tài)特征。

65.(1)能量以日光能形式進入生態(tài)系統;(2)以綠色植物為主體的生產者通過光合作用所制造的生物化學潛能,沿食物鏈和食物網流動,進入生態(tài)系統;(3)以生物化學潛能存在于系統中,或作為產品的形式輸出系統之外;(4)消費者和分解者通過呼吸釋放的熱能從系統消失;(5)作為開放系統,某些有機物會通過動物遷移、水和風攜帶、人為作用等輸入或輸出系統。

66.(1)組成特征。生態(tài)系統包括生物組分和非生物環(huán)境組分生物群落是生態(tài)系統的核心是區(qū)別于其他系統的根本標志。(2)空間特征。生態(tài)系統通常于特定的空間相聯系是生物體與環(huán)境在特定空間的組合從而具有較強的區(qū)域性特點。(3)時間特征。組成生態(tài)系統的生物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生長、發(fā)育、繁殖和死亡生態(tài)系統也隨之發(fā)生相應的變化表現出明顯的時間特征。(4)功能特征。生態(tài)系統的代謝活動和功能過程是通過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共同參與的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huán)過程來完成的系統的各組分之間相互促進、相互制約。(5)開放(1)組成特征。生態(tài)系統包括生物組分和非生物環(huán)境組分,生物群落是生態(tài)系統的核心,是區(qū)別于其他系統的根本標志。(2)空間特征。生態(tài)系統通常于特定的空間相聯系,是生物體與環(huán)境在特定空間的組合,從而具有較強的區(qū)域性特點。(3)時間特征。組成生態(tài)系統的生物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生長、發(fā)育、繁殖和死亡,生態(tài)系統也隨之發(fā)生相應的變化,表現出明顯的時間特征。(4)功能特征。生態(tài)系統的代謝活動和功能過程,是通過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共同參與的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huán)過程來完成的,系統的各組分之間相互促進、相互制約。(5)開放

67.(1)初級生產力是單位時間單位面積上綠色植物生產的有機物(或固定的能量)的總量。(2)環(huán)境條件對初級生產力的影響:①光照: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將光能轉化為化學能,直接影響初級生產力的高低;②水分: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一切生命活動離不開水,水最易成為植物生產力的限制因子;③溫度:直接影響植物的生理活動,從而影響初級生產力;④土壤:是植物生長的基礎,是一個綜合性的環(huán)境因子,其理化性質(如溫度、水分、pH、質地、結構、養(yǎng)分等)均影響初級生產力;

68.(1)改變地面及植被狀況而影響大氣降水到達地面后的分配如修筑水庫塘堰可擴大自然蓄水量;而圍湖造田又使自然蓄水容積減小尤其是大量季節(jié)性降水因保蓄能力削弱而流走造成短期洪澇災害并同時降低了地下水庫的補給也引起嚴重的土壤和養(yǎng)分流失。(2)由于過度開發(fā)局部地區(q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