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種豬性能測定_第1頁
專題種豬性能測定_第2頁
專題種豬性能測定_第3頁
專題種豬性能測定_第4頁
專題種豬性能測定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種豬性能測定養(yǎng)豬學第一頁,共四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第一節(jié)概述種豬的性能測定是進行純種繁育最有效的保證,也為進一步開展雜交利用打下良好的基礎。性能測定指標通常分以下幾個方面:繁殖性狀生長性狀胴體品質(包括胴體性狀和肉質性狀)第二頁,共四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依測定方式分為場站測定和現(xiàn)場測定?,F(xiàn)場測定:適用于豬繁殖性能的測定;場站測定:性狀的記錄均在特定的中心測定站進行。第三頁,共四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依測定對象分:個體測定:對需要估計性能的個體直接進行測定。主要用于

h2高的性狀,準確度高;直接簡便。同胞測定:對需要估計性能的個體的半同胞和全同胞進行測定。主要用于個體本身無法度量,而h2中等或較低的性狀。后裔測定:通過個體后裔的成績來評判個體優(yōu)劣。世代間隔加長,影響性狀的年遺傳改進量。但準確度高,主要用于限性性狀或本身難以度量的性狀。第四頁,共四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綜合測定:世界各國多采用“個體性能測定+同胞測定”或“個體性能與后裔測定”相結合的綜合測定。一是中心測定站測定和現(xiàn)場測定同步測定,用兩方面的測定結果一次決定種豬的選留;二是根據(jù)種豬一生中不斷出現(xiàn)的測定結果進行育種值估計,并由育種值的高低決定其在群體中的存在時間,即所謂“連續(xù)測定”,如德國、丹麥等國家實行這種方法。第五頁,共四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第二節(jié)性能測定的指標一、繁殖性狀特點:為數(shù)量性狀,遺傳力較低,通過純繁提高效果不大,可通過雜交得到改進。常用指標:產(chǎn)仔數(shù)、泌乳力、出生重和窩重、斷奶個體重和窩重、斷奶仔豬數(shù)等?,F(xiàn)在可通過MAS培育高繁殖力品系。(ESR和FSHβ基因)第六頁,共四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MASRothschild等(1994)發(fā)現(xiàn)雌激素受體(ESR)基因是豬產(chǎn)仔數(shù)的主效基因之一,該座位在中國梅山豬合成系中可以控制1.5頭總產(chǎn)仔數(shù)和1頭活產(chǎn)仔數(shù)。在中國二花臉雜交群中,中國農業(yè)大學不但證實了上述研究結果,同時還發(fā)現(xiàn)另外一個控制豬產(chǎn)仔的主效基因座位-FSHβ,這個基因座位可以控制2.0頭總產(chǎn)仔數(shù)和1.5頭活產(chǎn)仔數(shù)(Li等,1998)。第七頁,共四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1.產(chǎn)仔數(shù)產(chǎn)仔數(shù)是一個復合性狀,遺傳力0.10,主要受排卵數(shù)和胎兒存活率以及配種的影響??偖a(chǎn)仔數(shù):包括死胎、木乃伊在內的仔豬總數(shù);產(chǎn)活仔數(shù):初生成活的仔豬數(shù)。從生產(chǎn)上講,產(chǎn)活仔數(shù)意義大,而在育種上,則總仔數(shù)更有意義。第八頁,共四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2

出生重個體重:小豬出生后12小時內稱得的個體重,遺傳力估值為0.10;窩重:指所有個體重的總和,遺傳力估值高于個體重估值。個體重越大,成活率越高,斷奶后生長發(fā)育更快;個體重與產(chǎn)仔數(shù)遺傳上呈負相關;窩重與個體重和產(chǎn)仔數(shù)呈正相關,其在育種上的意義更大。第九頁,共四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3

泌乳力一般以仔豬21天時的窩重來反映,但由于寄養(yǎng)等問題,不太準確。遺傳力估值為0.15。母豬泌乳力對哺乳期成活率和生長性能有重要影響。第十頁,共四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

4斷奶窩重斷奶時全窩總重量。是一個綜合性狀,與產(chǎn)仔數(shù)、出生重、泌乳力等有遺傳正相關,也與斷奶后的生長發(fā)育有正相關。21天窩重遺傳力估值為0.20。5初產(chǎn)日齡和產(chǎn)仔間隔

初產(chǎn)日齡:母豬頭胎產(chǎn)仔時的日齡;

產(chǎn)仔間隔:指母豬相鄰兩胎次的平均間隔期。與母豬終生生產(chǎn)力有關。第十一頁,共四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二、屠宰測定及胴體性狀度量胴體性狀:遺傳力高,為0.4--0.6。可以通過個體選擇得到較快的改良。(一)測定樣本的選擇(二)屠宰測定的步驟與方法(三)胴體性狀的度量(四)胴體的分割與剝離(五)商業(yè)上胴體切塊與分級(六)肉質性狀的測定第十二頁,共四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一)測定樣本的選擇1.參加屠宰測定的豬,必須從所在的血統(tǒng)或半同胞家系中隨機選擇,能代表該血統(tǒng)或家系的胴體性能水平。2.選擇屠宰測定的豬必須是經(jīng)過肥育測定的豬。3.每個血統(tǒng)或家系的屠宰測定頭數(shù)不少于6頭,至少來自3窩,且公、母豬數(shù)相等。4.屠宰測定的公豬必須在25kg前經(jīng)閹割處理。5.參加屠宰測定的豬體重應基本相同,肥育結束體重90kg左右,并在屠宰前進行活體測膘。第十三頁,共四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二)屠宰測定的步驟與方法1.稱重:參加屠宰測定的豬空腹24小時,稱重,稱宰前活重。2.放血:保定或電麻后進行(電麻時應嚴格控制電麻條件,額定電壓為85V,3000-5000赫茲,電麻時間為15秒)。3.燙刮毛:燙毛水溫控制在60-65C,時間一般為5-7分鐘。刮毛速度要快,以免冷后難以退毛。第十四頁,共四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4.胴體降溫。5.開膛:除保留腎臟和板油外,清除全部的內臟。6.劈半:胴體劈半時左右要對稱,背線切面要整齊,以免影響膘厚測定結果。7.去頭、蹄、尾。去頭:沿耳根后緣至枕寰關節(jié)處垂直切下。去蹄:前肢斷離腕關節(jié),后肢斷離第一跗關節(jié)。去尾:緊貼肛門第一尾椎處切下。第十五頁,共四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三)胴體性狀的度量1.胴體重:去掉頭、蹄、尾和內臟(除板油和腎臟外)后的兩片肉總重量。2.屠宰率:胴體重占宰前活重的百分比。胴體重屠宰率(%)=100%宰前活重3.皮厚:第6-7肋骨處游標卡尺測皮膚厚度。第十六頁,共四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4.膘厚:指皮下脂肪的厚度(不含皮厚)。肩部膘厚:肩部最厚處游標卡尺測皮下脂肪厚度。胸部膘厚:6-7肋間皮下脂肪厚度。腰部膘厚:最后肋骨處(胸和腰結合部)皮下脂肪厚度。臀部厚度:髖結節(jié)處皮下脂肪厚度(該測點在半月形肌肉中點)。平均膘厚:肩部、腰部與臀部3點膘厚的平均值。國外采用胴體探測儀測定離背中線6-8厘米處倒數(shù)第三到第四肋間的背膘厚。第十七頁,共四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5.眼肌面積:于最后肋骨處垂直切斷背最長肌(簡稱眼肌),用硫酸紙描下眼肌斷面,用求積儀求之;也可用游標卡尺度量眼肌的最大高度和寬度,按下列公式計算:眼肌面積(cm2)=高×寬×0.76、胴體長:胴體長Ⅰ(體直長):恥骨聯(lián)合前沿至第一頸椎前沿的直線長度。胴體長Ⅱ(體斜長):恥骨聯(lián)合前沿至第一肋骨與胸骨結合處前緣的長度。第十八頁,共四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7、腿臀比率:沿倒數(shù)第一、二腰椎間垂直切下的后腿重量占胴體重的百分比。8、內脂率:花油重+板油重內脂率(%)=×100%胴體重板油重板油率(%)=×100%胴體重第十九頁,共四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

花油重花油率(%)=×100%胴體重9、腰肌率左片胴體腰肌重×2腰肌率=×100%胴體重腰肌:腹腔上壁靠腎臟的后邊,緊貼肋骨弓。第二十頁,共四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四)胴體分割與剝離

1.取左半邊胴體除去板油、腎臟以及腰肌后,將其分為前、中、后三段。前軀與中軀以5-6肋間為界垂直切下,后軀從倒數(shù)第1---2腰椎處垂直切下。2.然后將各軀皮、骨、肥肉與瘦肉分離開來,并分別稱重。分離時肌間脂肪算作瘦肉不另剔出,皮肌算作肥肉亦不另剔出。第二十一頁,共四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前、中、后三軀皮重之和皮率(%)=×100%三軀皮、骨、肉、脂總重三軀骨重之和骨率(%)=×100%三軀皮、骨、肉、脂總量第二十二頁,共四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三軀肥肉重之和肥肉率(%)=×100%三軀皮、骨、肉、脂總量三軀瘦肉重之和+腰肌重瘦肉率(%)=×100%

三軀皮、骨、肉、脂總量

三軀肥肉總量肥瘦比例=三軀瘦肉總量第二十三頁,共四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六)肉質性狀肉質性狀在隨瘦肉率提高,豬肉品質變劣的現(xiàn)象發(fā)生后,逐步引起消費者和研究人員注意。DFD:dark,firm,dryPSE:pale,soft,exudative第二十四頁,共四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1PH值測定部位:背最長肌胸腰椎結合處以及半膜肌或頭半棘肌中心部位。測定時間:宰殺后45分鐘和24小時。方法:用酸度計將電極直接插入測定部位測量,用背最長肌的pH值來判定PSE肉(灰白肉),用半膜肌或頭半棘肌的pH值來判定DFD肉(暗黑肉)。第二十五頁,共四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

2肉色評定部位:胸腰椎結合處背最長肌橫斷面;評定時間:宰后1--2小時及冷卻24小時(4℃),光照條件要求室內白天正常光度,不允許陽光直射肉樣評定面,也不允許在室內陰暗處。評定標準:按5級分制標準評分圖評分。1灰白色(異常);2輕度灰白(傾向異常);3正常鮮紅色;4為正常深紅色;5暗黑色(異常)。注:3、4級為正常肉色,出現(xiàn)在兩者之間可增設0.5分等級。除主觀評定外,還可利用肉色儀客觀評定肌肉亮度和色度。第二十六頁,共四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

3系水率指肌肉蛋白質在外力作用下保持水分的能力。測定方法很多,我國采用加壓重量法量度肌肉失水率,以估計肌肉系水力;失水率越高,系水率越低。第二十七頁,共四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系水率測定方法宰后2小時內取第2--3腰椎處背最長肌,切為厚度1厘米的薄片。用直徑為2.523厘米的圓形取樣器(圓面積為5平方厘米)切取肉樣。用感應量為0.01克的天平稱壓前肉樣重,然后將肉樣置于兩層醫(yī)用紗布之間,上下各墊18層濾紙,濾紙外層各放一塊硬質塑料墊板,然后置于膨脹壓縮儀平臺上,用勻速搖動搖把加壓至35公斤,并保持5分鐘。撤除壓力后立即稱肉樣重,計算失水率。第二十八頁,共四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4貯存損失不加任何外壓和重力,肌肉蛋白質在測定期間的液體損失??捎脕硗茢嗉∪庀邓Α7椒ǎ涸缀?小時內最第4-5腰椎處背最長肌,修整成5厘米長、3厘米寬、2厘米厚的肉樣,稱貯存前重。用鐵絲鉤住肉樣一端,讓肌纖維自然垂下,裝入食品袋中,肉樣不與袋壁接觸,扎好袋口,4℃條件下吊掛于冰箱中。24小時后稱肉樣貯存后重,計算貯存損失。第二十九頁,共四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5熟肉率宰后2小時內取腰大肌中段100克肉樣,稱蒸前重,在鋁鍋蒸屜上用沸水蒸30分鐘,取出掛于室內陰涼處冷卻15-20分鐘后稱重,計算后者占前者的百分比。第三十頁,共四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其它6肌肉大理石紋:指一塊肌肉內可見的肌內脂肪。7肌肉化學成分:宰后2--3小時內取胴體右側背最長肌中心部位約100克,按常規(guī)肉脂化學成分分析測定水分、粗脂肪、粗蛋白和灰份的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