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呼倫貝爾市成考專升本2023年大學語文第一次模擬卷(含答案)_第1頁
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呼倫貝爾市成考專升本2023年大學語文第一次模擬卷(含答案)_第2頁
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呼倫貝爾市成考專升本2023年大學語文第一次模擬卷(含答案)_第3頁
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呼倫貝爾市成考專升本2023年大學語文第一次模擬卷(含答案)_第4頁
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呼倫貝爾市成考專升本2023年大學語文第一次模擬卷(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呼倫貝爾市成考專升本2023年大學語文第一次模擬卷(含答案)學校:________班級: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號:________

一、單選題(15題)1.“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是蘇軾對下列哪位詩人詩風的評價()

A.孟浩然B.李白C.王維D.陶淵明

2.下列詩歌屬于絕句的是A.A.陶淵明《飲酒》(其五)B.李白《行路難》(其一)C.王維《山居秋暝》D.杜牧《泊秦淮》

3.《大同》論證理想社會時主要運用了

A.演繹法B.歸納法C.對比法D.類比法

4.

11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一句詩出自()。

5.被列寧稱作“中國11世紀的改革家”的是()

A.曹操B.韓愈C.司馬光D.王安石

6.曹操《短歌行》的主旨是

A.感嘆人生幾何,去日苦多B.感傷親朋離散,孤苦無依C.感慨功業(yè)無成,憂從中來D.渴望招納賢才,建功立業(yè)

7.下列《陌上桑》詩句中,在描寫羅敷美貌時運用了側(cè)面烘托手法的是()

A.頭上倭墮髻B.耳中明月珠C.來歸相怨怒D.紫綺為上襦

8.《論快樂》屬于()

A.學者散文B.筆記散文C.論事散文D.文化散文

9.新格律詩提倡的“三美”不包括()

A.建筑美B.繪畫美C.音樂美D.雕塑美

10.《張中丞傳后敘》在寫作上的最大特色是()

A.抒情和議論并重B.議論和敘事并重C.敘事和抒情并重D.敘事和描寫并重

11.《前赤壁賦》是一首()

A.抒情小賦B.騷體賦C.文賦D.駢賦12.李煜是一個()A.A.唐代詞人B.南宋詞人C.五代詞人D.北宋詞人

13.“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的原出處是

A.《史記》B.《論語》C.《左傳》D.《資治通鑒》

14.我國古代第一位有巨大成就的詩人是()

A.陶淵明B.曹操C.李白D.屈原

15.我國詩歌史上被稱為“詩圣”的是

A.李白B.王維C.杜甫D.陶淵明二、填空題(10題)16.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千百年來傳誦不絕,被譽為“__________”。

17.《米龍老爹》作者莫泊桑,是19世紀法國________主義作家,被稱為“短篇小說之王”。

18.陶淵明《飲酒》(其五):"結(jié)廬在人境,_________"。

19.問渠哪得清如許,____________。(朱熹《觀書有感》)

20.侯方域,字__________,是__________時期人。

21.《國殤》:“身既死兮神以靈,_______________。

22.潮海闌干百丈冰,___________。

23.《席方平》是《__》里的名篇,文中贊揚了席方平的__精神。

24.李商隱《無題》詞:"_____________,東風無力百花殘。"

25.《___________》綜合六朝志怪與唐傳奇之法,借談鬼神,表達理想,是中國古代短篇文言小說的頂峰之作。

三、判斷題(5題)26.白居易是盛唐新樂府運動的倡導(dǎo)者和主要代表。()

27.《風波》是以七斤與趙七爺?shù)拿軟_突為中心線索描述事件的。()

28.作為論據(jù)的理論材料,可以是前賢今人的至理名言、精辟論斷,也可以是科學公理、規(guī)律等。()

29.蘇軾以豪放詞著稱,但《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一詞堪稱他婉約詞中的代表作。()

30.在《報劉一丈書》中,作者以略帶夸張的漫畫手法描繪了反面人物的言行舉止。()

四、文言文閱讀(3題)31.閱讀《馮諼客孟嘗君》片段,回答下列各小題:

后孟嘗君出記,問門下諸客:“誰習計會,能為文收責于薛者乎?”馮諼署日:“能?!泵蠂L君怪之,曰:“此誰也?”左右日:“乃歌夫‘長鋏歸來’者也。”孟嘗君笑日:“客果有能也。吾負之,未嘗見也?!闭埗娭?,謝日:“文倦于是,憒于憂,而性忡愚,沉于國家之事,開罪于先生。先生不羞,乃有意欲為收責于薛乎?”馮諼日:“愿之。”于是約車治裝,栽券契而行。辭日:“責畢收,以何市而反?”孟嘗君曰:“視吾家所寡有者?!?/p>

驅(qū)而÷薛,使吏召諸民當償者,悉來合券。券稿合,起,矯命,以責賜諸民,因燒其券。民稱萬歲。

長驅(qū)到齊,晨而求見。孟嘗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見之,日:“責畢收乎?來何疾也!”日:“收畢矣。”“以何市而反?”馮諼日:“君云‘視吾家所寡有者’。臣竊計,君宮中積珍寶,狗馬實外廄,美人充下陳,君家所寡有者,以義耳!竊以為君市義。”盂嘗君日:“市義奈何?”日:“今君有區(qū)區(qū)之薛,不拊愛子其民,因而賈利之。臣竊矯君命,以責賜諸民,因燒其券,民稱萬歲,乃臣所以為君市義也。”盂嘗君不說,日:“諾,先生休矣!’’

解釋這段文字中加點字詞。(4分)

責:以何市:反:之:怪:衣冠:

32.這首詩抒情方面的特色是什么?詩中比喻句的含義是什么?

33.這道詩寫了哪三個場景?五、現(xiàn)代文閱讀(3題)34.閱讀《風波》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小題:

現(xiàn)在的七斤,是七斤嫂和村人又都早給他相當?shù)淖鹁?,相當?shù)拇隽?。到夏天,他們?nèi)耘f在自家門口的土場上吃飯;大家見了,都笑嘻嘻的招呼。九斤老太早做過八十大壽,仍然不平而且康健。六斤的雙丫角,已經(jīng)變成了一支大辮子了;伊雖然新近裹腳,卻還能幫同七斤嫂做事,捧著十八個銅釘?shù)娘埻?,在土場上一瘸一拐的往來?/p>

“九斤老太……康健。六斤……新近裹腳……捧著十八個銅釘?shù)娘埻搿本哂惺裁聪笳饕饬x?

35.找出這兩節(jié)詩句中頗具象征意蘊的詞句。(4分)

36.題目“名著的遭遇”指的是什么?

六、作文(1題)37.1858年,瑞典的一個富豪人家生下了一個女兒。然而出生不久,孩子就染上了一種無法解釋的癱瘓癥,喪失了走路的能力。一次,女孩和家人一起乘船旅行。船長的太太給孩子講船長有一只天堂鳥,她被這只鳥的描述迷住了,極想親自看一看。于是保姆把孩子留在甲板上,自己去找船長。孩子耐不住性子,要求船上的服務(wù)生立即帶她去看天堂鳥。那個服務(wù)生并不知道她的腿不能走路,而只顧帶著她一道去看那只美麗的小鳥。奇跡發(fā)生了,孩子因為過度地渴望,競忘我地拉住服務(wù)生的手,慢慢地走了起來。從此,孩子的病便痊愈了。女孩子長大后,又忘我地投入到文學創(chuàng)作中,最后,成為第一位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的女性,也就是茜爾瑪·拉格蘿芙。

請依據(jù)以上材料,題目自擬,寫一篇以議論為主的文章,不少于800字。

參考答案

1.C

2.D

3.C

4.B

5.D

6.D

7.C

8.A錢鐘書是中國現(xiàn)當代著名的學者、作家?!墩摽鞓贰肥撬囊黄獙W者散文,見解深刻,妙趣橫生。

9.D

10.B

11.C

12.C

13.B解析:“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的原出處是《論語》,所引四句見《論語·子路篇》。

此題首先容易誤選A項。此句話是在《李將軍列傳》中司馬遷用來評價李廣的,考生對此應(yīng)該記得很清楚,因此憑借第一印象會選擇A項。其次容易誤選C項,因為《李將軍列傳》中有“太史公曰:《傳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比绻麅H從字面分析,就會望文生義,從而誤選。

14.D

15.C解析:杜甫是我國古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具有高尚的情懷,同情人民,憂世濟時,被稱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

16.秋思之祖

17.批判現(xiàn)實

18.而無車馬喧而無車馬喧

19.為有源頭活水來為有源頭活水來解析:此句出自朱熹《觀書有感》。原詩四句:“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边@是一首極具哲理性的小詩。人們在讀書后,時常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詩中就是以象征的手法,將這種內(nèi)心感覺化作可以感觸的具體形象加以描繪,讓讀者自己去領(lǐng)略其中的奧妙。所謂“源頭活水”,當指從書中不斷汲取新的知識。

20.朝宗;明末清初

21.子魂魄兮為鬼雄

22.愁云慘淡萬里凝

23.聊齋志異斗爭聊齋志異斗爭

24.相見時難別亦難

25.聊齋志異

26.N

27.N

28.Y

29.Y

30.Y

31.責:同“債”。以何市:用債款買什么。反:返回。之:往。怪:意動用

法,認為……很怪。衣冠:名詞動用,穿戴整齊。

32.直抒胸臆,形象鮮明,句式長短相間,隨著詩人的情感波動而變化。這首詩使用比喻手法的有兩處:一處是“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表面上看來是寫離開京城所要走的路途的艱難,實際上是比喻仕途之艱險,常常事與愿違。另一處是“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直接以行路之艱難比喻人生道路之艱難。33.第一個場景寫統(tǒng)治階級醉生夢死,不思戰(zhàn)備。

第二個場景寫戍邊戰(zhàn)士壯志難酬,老死疆場。

第三個場景寫中原淪陷區(qū)人民切望恢復(fù),對月垂淚。(4分)

34.“九斤老太……康健”象征農(nóng)村舊貌沒有變化。“六斤……新近裹腳”象征農(nóng)村年輕的一代在走前輩走過的路?!芭踔藗€銅釘?shù)娘埻搿毕笳魅藗內(nèi)匀辉谪毟F落后之中修補幾千年來的傳統(tǒng)舊習沿襲傳統(tǒng)?!熬沤锢咸到 毕笳鬓r(nóng)村舊貌沒有變化?!傲铩陆_”象征農(nóng)村年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