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學年完整公開課版沁園春長沙_第1頁
2023學年完整公開課版沁園春長沙_第2頁
2023學年完整公開課版沁園春長沙_第3頁
2023學年完整公開課版沁園春長沙_第4頁
2023學年完整公開課版沁園春長沙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詞,產生于隋唐,全盛于宋,配樂歌唱,句式不齊,又名“長短句”,最初被稱為“曲詞”或“曲子詞”

,是配樂歌唱的,后來,詞逐漸與音樂分離了,成為詩的別體,所以,有人把他稱為“詩余”還有人稱之為“樂府詩”。寫詞時依據的樂譜叫做“詞調”,各種詞調的名稱便是“詞牌”,如“沁園春”、“滿江紅”、“西江月”等。有的作家在詞牌下另標詞題,如《沁園春長沙》。一、關于詞的常識

詞的分類

①字數:小令:58字以內;

中調:58~90個字;

長調:91個字以上。

②片段:

單調:不分段,往往就是一首小令,篇幅較短;

雙調:兩段,也叫片或闋或遍,上片下片,前闋后闋;

三疊、四疊:即三段或四段,較少見,尤其四疊極少見。

這首詞寫于1925年。當時正值第一次國內革命時期,全國各地工農運動風起云涌,如火如荼。毛澤東直接領導了湖南農民運動,先后建立了二十多個農民協(xié)會,創(chuàng)建了湖南第一個黨支部——韶山支部。1925年10月,他奉命前往廣州創(chuàng)建農民運動講習所,途經長沙,重游橘子洲,面對如畫的秋色和大好的革命形勢,回憶過去的戰(zhàn)斗歲月,不禁心潮起伏,浮想聯(lián)翩,寫下了這首氣勢磅礴的詩篇。

寫作背景1925年的毛澤東二、知人論世:走進毛澤東毛澤東詞的特點

正如他灑脫的字體一樣,他的詩詞情調慷慨激揚,風格豪邁爽朗,大開大闔,吞云吐月,既有壯闊的奇觀,又富有深廣的內涵,是壯觀與優(yōu)美的結合。毛澤東不愧為一代豪放的詩人。他的作品有《沁園春雪》《水調歌頭游泳》《卜算子詠梅》《憶秦娥婁山關》等。三、整體感知一、聽誦讀\正音:沁園春百舸崢嶸廖廓揮斥方遒浪遏飛舟二、有感情的朗讀本詞。三、整體理解、感知本文的內容。沁園春(qìn)百舸(gě)崢嶸(zhēngróng)廖廓(liáokuò)揮斥方遒(qiú)浪遏飛舟(è)上片:眼前所見:獨立寒秋圖湘江秋景圖下片:由景及人:崢嶸歲月圖中流擊水圖

“獨立寒秋圖”

寒秋(時節(jié)),(我)獨立橘子洲頭,(望)湘江北去。

在一個深秋的季節(jié),橘子洲頭,佇立著一位英姿勃勃的年輕革命家,他正深情地注視著滾滾北去的湘江波濤,凝重的目光里似乎折射出心頭翻騰得無盡遐想……四、賞析上片1、開頭三句有何作用?(1)交代了時間——寒秋(2)交代了地點——橘子洲頭(3)交代了人物—作者(4)作者獨立寒秋,面對了滾滾北去的湘江,描摹了一種先聲奪人、舍我其誰的英雄氣概,為全詩的抒情奠定了大氣磅礴、豪情奔放的感情基調。2、在上片描寫了哪些景物?這些景物有何特點?作者是如何描寫的?漫山紅葉、碧透的江水、爭流的百舸、長空的擊鷹、水底的游魚。(1)“萬”“遍”“層”“”漫“百”等詞可見數量之多,范圍之廣、重重疊疊,表現出景色的壯美。(2)“爭”“擊”“翔”分析,自然景象昂揚奮進,生機勃勃、充滿生命活力。(3)紅綠輝映,色彩絢麗、多姿多彩的湘江秋景圖。(1)“看”字作為領字,統(tǒng)領景物描寫。(3)描寫角度搖曳變化。遠近結合,俯仰結合,動靜結合(見下圖)(4)使用富有傳神、表現力的詞匯。(2)色彩絢爛,對比鮮明?!凹t遍”、“碧透”???/p>

萬山紅遍百舸爭流

鷹擊長空

魚翔淺底

層林盡染

漫江碧透遠眺

仰視

俯視

遠景

近景

高景

低景

靜景動景萬類霜天競自由

近觀

②百舸爭

③鷹擊長空(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劉禹錫《秋詞》)

試比較“鷹擊長空”與“鷹飛長空”的區(qū)別?“擊”寫出了雄鷹搏擊長空的豪邁之情?!帮w”則體現不出這種氣勢?!跋琛北居迷邙B類,在這里寫出了魚的自由輕快?!坝巍弊謩t平淡無奇。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柳宗元《小石潭記》試比較“鷹擊長空”與“鷹飛長空”的區(qū)別?

④魚翔淺底試比較“萬類霜天競自由”與“萬類霜天都自由”的區(qū)別?“競”寫出了萬物奮發(fā)自強,蓬勃發(fā)展的生機;“都”顯示了一種狀態(tài),體現不出競爭性。3、面對如此景象,詩人想到了什么問題?在文中找出。反映了詩人什么情感?廣闊無垠的大地啊,誰才是主宰你消長興衰命運的主人呢?——想到了祖國的命運與革命的未來。提出了誰是大地的主宰的問題:革命領導權的問題?!@表明了詞人對國家命運的關切和以天下為己任的博大胸懷和凌云壯志。五、賞析下片崢嶸歲月圖A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B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1、這是一個怎樣的群體?表明了作者怎樣的感情?這幾句形象的概括了當時青年一代雄姿英發(fā)的風貌與氣概,評論國家大事,把權貴視為糞土,青春年少,神采飛揚,才華橫溢,意氣風發(fā),熱情奔放。表明了作者以天下為己任,肩負國家興旺,充滿主宰國家命運的壯志豪情。中流擊水圖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2、這是一副怎樣的畫面?有何作用?賞析這幾句話。

當年曾經與同學在激流中奮臂劃水,掀起層層波浪,甚至阻擋了飛速前進的船只的情形。

“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的設問,巧妙地對“誰主沉浮”的問題作了回答,這樣,上下兩闕渾然一體,天衣無縫。

運用了象征手法,大膽的夸張和神奇的想象表達了作者立誓振興中華的壯志豪情,表現了作者的英雄氣概,充滿浪漫主義色彩。六、整篇的結構統(tǒng)一“攜來百侶曾游,憶往昔崢嶸歲月稠”在全詩中的作用?承上啟下,過度自然。上片故地重游,自然引起下文對往昔生活的回憶。并且通過回憶,巧妙的回答了上片的提問,可謂銜接巧妙,渾然天成。七、總結1、全文結構圖。2、總結。沁園春長沙上闋下闋獨立寒秋圖湘江秋景圖崢嶸歲月圖中流擊水圖獨立寒秋橘子洲頭遠眺萬山紅遍層林盡染近觀漫江碧透百舸爭流仰視俯瞰鷹擊長空魚翔淺底靜景動景(群山)(江中)(江中)(群山)(天空)(水底)書生意氣揮斥方遒(英姿勃勃才華橫溢)指點江山激揚文字(意氣風發(fā)斗志昂揚)戰(zhàn)斗風貌中流擊水(搏擊風浪急流勇進)浪遏飛舟(不怕艱險堅持到底)問——誰主沉浮?答——同學少年!英雄氣概景中寓情情中顯志

造像寫意,游人;借景抒情,詩人;深沉發(fā)問,哲人;懷人憶事,一群斗士。整首詞表達了作者對祖國山河的熱愛,對家國命運的關懷,表現了他藐視困難、敢于斗爭、堅信革命必定勝利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再見練習探究

柳詩“獨釣寒江”與毛詞“獨立寒秋”所表現的詩人的胸襟境界是否相同?

江雪

柳宗元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柳詩表達的是詩人身處逆境決不向惡勢力妥協(xié)的“窮則獨善其身”的封建士大夫的心志;毛詞則表達了詞人身處險境、坦蕩磊落、砥柱中流的革命偉人的氣度。兩者不可同日而語。

比較鑒賞:下面三篇作品中描繪的景色有什么特色?表現了作者什么樣的情感?

①天凈沙秋思

元·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谇镌~二首(其一)

唐·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③毛澤東《沁園春·長沙》“湘江秋景圖”。

作品景色特點表達情感秋思蕭索

寂寥悲傷孤獨,游子思念故鄉(xiāng)之情秋詞秋高氣爽

充滿力量

樂觀開朗,豁達向上湘江秋景絢麗多姿

充滿生機開朗昂揚、積極向上,熱愛祖國山河三、詩歌鑒賞閱讀下面一首詞,回答問題。賀新郎別友

揮手從茲去。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訴。眼角眉梢都似恨,熱淚欲零還住。知誤會前翻書語。過眼滔滔云共霧,算人間知己吾與汝。人有病,天知否?今朝霜重東門路,照橫塘半天殘月,凄清如許。汽笛一聲腸已斷,從此天涯孤旅。憑割斷愁思恨縷。要似昆侖崩絕壁,又恰像臺風掃環(huán)宇。重比翼,和云翥。

【注】這首詞是毛澤東1923年告別楊開慧時所作。1、下片中與“揮手從茲去”相照應的是那一句?2、“今朝霜重東門路,照橫塘半天殘月,凄清如許”一句描寫了怎樣的情景?有什么作用?3、這首詞是作者告別妻子時所作,為何題目不寫“別妻”,卻用了“別友”呢?1、下片中與“揮手從茲去”相照應的是那一句?------“汽笛一聲腸已斷,從此天涯孤旅.”2、“今朝霜重東門路,照橫塘半天殘月,凄清如許”一句描寫了怎樣的情景?有什么作用?

------描寫了送別途中的情景,詩人與愛妻頭頂半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