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水蓄能電站上水庫土建及金屬安裝工程施工總平面布置方案_第1頁
抽水蓄能電站上水庫土建及金屬安裝工程施工總平面布置方案_第2頁
抽水蓄能電站上水庫土建及金屬安裝工程施工總平面布置方案_第3頁
抽水蓄能電站上水庫土建及金屬安裝工程施工總平面布置方案_第4頁
抽水蓄能電站上水庫土建及金屬安裝工程施工總平面布置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抽水蓄能電站上水庫土建及金屬安裝工程施工總平面布置方案1?1總平面布置的依據及原則根據合同文件要求、施工圖紙及現(xiàn)場踏勘情況;嚴格執(zhí)行國家及行業(yè)的有關規(guī)程、規(guī)范。嚴格按業(yè)主印發(fā)的《沂蒙抽水蓄能電站工程現(xiàn)場施工設施建設標準》要求執(zhí)行;根據本工程施工特性及布置條件,充分利用發(fā)包人提供的場內、外交通、場地、原材料供應等施工條件;遵循因地制宜、有利生產、方便生活、易于管理、安全可靠、經濟合理并利于環(huán)境保護的總原則進行施工總平面布置;合理布置施工道路,確保開挖石渣、筑壩石料、混凝土等物料運輸暢通,并縮短運距;充分考慮本工程項目間及與其它標段間的關系。1.2施工總體布置根據施工技術文件及沂蒙抽水蓄能電站工程的總體規(guī)劃要求,業(yè)主印發(fā)的《沂蒙抽水蓄能電站現(xiàn)場施工設施建設標準》,結合現(xiàn)場踏勘情況,擬將施工總平面布置如下,請業(yè)主、監(jiān)理審批指導。施工道路、生產性臨時設施布置見“附表一施工總平面布置圖”施工生活辦公臨時設施布置見投附-YM/C1-04-01.1.2.1施工道路布置布置依據和原則規(guī)劃對外道路2號公路沿線經過2號渣場420m高程堆渣平臺、上水庫施工場地、上水庫混凝土系統(tǒng),終點接上水庫左岸壩頂。主要用于上水庫施工區(qū)外來物資、機械設備進場、混凝土及瀝青混凝土骨料混凝土運輸,同時也是電站運行期的上水庫區(qū)永久對外交通。2號公路全長5.85km,設計標準為水電專用III級(三級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路基寬6.5m/7.5m,為新建永久公路。布置原則充分利用現(xiàn)場地形和現(xiàn)有道路;按照施工、環(huán)保及有關技術規(guī)范要求,盡量減少道路工程量。1.2.1.2施工道路上水庫工程施工期間,工區(qū)內部的交通運輸、施工物資的運輸等,以現(xiàn)有公路為主干線,結合上水庫各項工程的施工需要,增設道路構成公路交通網絡,以滿足各施工作業(yè)面、生產、生活性臨時設施等的交通需求。本工程擬修建主要施工道路約5460.6m。4號公路:起點在上水庫2號渣場420m渣頂平臺接2號公路,1號渣場未棄渣前經溝底展線,經上水庫壩后左岸山坡至上水庫庫底久俺溝溝腦處和引水上支洞洞,棄渣后4號路改至1號渣場坡面展線。主要用于上水庫壩肩壩基、庫岸開挖出渣、壩體填筑,引水隧洞、引水閘門井、引水上平段開挖出渣、襯砌/回填混凝土和鋼管安裝,引水豎井段襯砌/回填混凝土和鋼管安裝。5號公路:起點在上水庫2號渣場520m渣頂平臺接2號公路,經上水庫左壩肩560m高程,沿庫內環(huán)繞至右岸壩肩560m高程展線。主要用于上水庫壩肩壩基、庫岸開挖出渣、壩體填筑等。6號公路:起點在上水庫左壩肩接2號公路終點,庫內岸坡開挖形成609m高程庫盆開挖出渣道路。主要用于上水庫壩肩、庫岸開挖出渣、壩體填筑等。主要施工道路的布置詳見圖《施工總平面布置圖》。1.2.1.3道路維護在施工期間,派出專職養(yǎng)路隊6人,負責管理、維修和養(yǎng)護施工道路,配置1臺裝載機、1臺振動碾、1臺灑水車。在施工期間做好路基和路面的排水設施,進行路面的灑水除塵、維護道路兩側的開挖和填筑邊坡。1.2.2工地實驗室工地中心試驗室由建設單位統(tǒng)一組建,本標段凡進入竣工資料的所有試驗均送工地中心試驗室檢測。根據本工程需要配備現(xiàn)場所需要的實驗檢測人員,并持證上崗;進場后編制實驗檢測實施方案,施工過程中進行材料、工程設備和工程結構物的試驗和檢驗,協(xié)助監(jiān)理人在質量檢查和檢驗過程中的抽樣試驗工作?;炷?、砂漿及灌(注)漿試驗混凝土原材料⑴水泥水泥運至工地后,散裝水泥在水泥罐中取樣,袋裝水泥從現(xiàn)場水泥庫中取樣。袋裝水泥從至少20個不同水泥袋中取約12kg,散裝水泥按規(guī)定取樣。依據《通用硅酸鹽水泥》GB175-27檢測42.5強度等級普通水泥,檢測項目:比重、細度、比表面積、標稠、凝結時間、安定性、強度。依據《中熱硅酸鹽水泥、低熱礦碴硅酸鹽水泥、低熱硅酸鹽水泥》GB2-23檢測42.5強度等級中熱硅酸鹽水泥,檢測項目:比重、細度、比表面積、標稠、凝結時間、安定性、強度、水化熱。⑵拌和用水依據《混凝土拌和用水標準》JGJ63-26檢測水的PH值、不溶物、可溶物、氯化物、硫酸鹽、硫化物,檢測結果滿足要求的水方可用于本工程。⑶骨料混凝土骨料采用鷺鶿人工砂石加工廠提供的人工骨料。人工砂從砂倉中取樣,以6?12t為一批;碎石從粗骨料倉中取樣,分大、中、小石,每20t為一批。依據《水工混凝土骨料試驗規(guī)范》DL/T5150-21檢測細骨料的細度模數、石粉含量、泥塊含量(飽和面干吸水率、堅固性、表觀密度、硫化物及硫酸鹽含量、有機質含量、云母含量每月檢測1?2次)。檢測粗骨料的含泥量、泥塊含量、針片狀顆粒含量、超遜徑(飽和面干吸水率、堅固性、表觀密度、硫化物及硫酸鹽含量、有機質含量、壓碎指標每月檢測1?2次)。檢測結果應滿足《水工混凝土施工規(guī)范》DL/T5144-21的要求。同時對粗骨料進行級配試驗:不同比例的骨料級配與振實密度有直接關系,一般振實容重越大,空隙率越小,所需填充包裹的砂漿越少,所以常把振實容重最大的骨料級配作為最優(yōu)級配。通過級配試驗確定二、三級配的最優(yōu)級配比例。⑷粉煤灰對進場的粉煤灰以連續(xù)供應的相同等級、相同種類的2t為一批,不足2t也作為一批。從10個包裝袋內等量取10kg,依據《水工混凝土摻用粉煤灰技術規(guī)范》DL/T5055-27檢測粉煤灰的密度、細度、含水率、燒失量、需水量比、三氧化硫、安定性。檢測結果滿足要求的粉煤灰方可用于本工程。⑸硅粉硅粉試驗的項目包括:SiO2含量、含水率、燒失量、火山灰活性指數、細度等。按《水工混凝土硅粉品質標準暫行規(guī)定》執(zhí)行。⑹外加劑本工程應用的外加劑有緩凝高效減水劑(50t—批)、速凝劑(1t—批)、引氣劑(1?2t—批)、膨脹劑(1t-批)、泵送劑(50t一批)等。從運到工地的外加劑中取樣檢測。依據《水工混凝土外加劑技術規(guī)程》DL/T51-21檢測引氣劑的減水率、泌水率比、含氣量、凝結時間差、抗壓強度比、收縮率比、相對耐久性;檢測緩凝高效減水劑的減水率、泌水率比、含氣量、凝結時間差、抗壓強度比、收縮率比;速凝劑的檢測項目包括:摻速凝劑的凈漿初凝及終凝時間、摻速凝劑的水泥砂漿的1d抗壓強度及28d抗壓強度比、細度、含水率;摻泵送劑混凝土檢測:坍落度增加值、常壓及壓力泌水率比、含氣量、坍落度損失率、抗壓強度比等。依據《混凝土膨脹劑》JC476-21檢測膨脹劑的細度、凝結時間、限制膨脹率、抗壓強度及抗折強度。滿足要求的外加劑方可用于本工程。普通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配合比試驗前28天,將各種配合比試驗的配料及其拌和、制模和養(yǎng)護的配比試驗計劃報請監(jiān)理人審批,經同意后進行混凝土配合比試驗。單位用水量、砂率以及水膠比是混凝土配合比設計的關鍵參數,這些關鍵參數與混凝土的各項性能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正確的確定這些參數,就能使混凝土滿足強度、耐久性等設計要求和施工和易性需要,并合理的降低水泥用量,取得顯著的技術經濟效益。為了滿足混凝土強度、耐久性等要求和實際施工對混凝土和易性的要求,應充分考慮混凝土拌和物應以漿體能夠完全的填充細骨料的空隙和砂漿能夠完全的填充粗骨料的空隙為最佳的狀態(tài),經振實后獲得密實的混凝土。混凝土配合比試驗按照DL/T5150-21及DL/T5330-25進行。⑴單位用水量混凝土單位用水量對坍落度有直接影響。試驗采用固定混凝土水膠比和砂率,通過對單位用水量的調整,分析坍落度變化對用水量的關系影響,確定混凝土單位用水量。⑵砂率最佳砂率選擇試驗采用固定水膠比和煤灰摻量,將坍落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進行比較試驗,從而確定最佳砂率。⑶水膠比根據不同的強度等級要求,不同粉煤灰摻量,估計大致的水膠比范圍,進行配合比設計并成型,確定水膠比?抗壓強度的關系,以選擇滿足設計技術要求和經濟性要求的水膠比和粉煤灰摻量。對新拌混凝土,測試混凝土的坍落度、溫度、含氣量、容重、泌水、凝結時間等性能,成型的混凝土經標準養(yǎng)護到各齡期后進行抗壓強度、抗拉強度及耐久性試驗,進而確定滿足設計要求的各等級混凝土的水膠比。根據確定的單位用水量、砂率、水膠比、粉煤灰摻量等參數,計算出滿足設計要求的各等級混凝土的配合比。砂漿配合比試驗⑴砌筑砂漿砂漿的配合比采用重量比,水泥配料的精度控制在2%以內;砂、礫石為±3%;水、外加劑為±1%。按招標文件砌磚砂漿稠度控制3-5cm,以此標準進行水灰比與灰砂比、水灰比與強度、不同粉煤灰摻量與強度、凝結時間、泌水率、稠度試驗。⑵錨桿注漿錨桿注漿的水泥砂漿的配合比采用重量比,水泥:砂為1:1?1:2;水泥:水為1:0.38?1:0.45.根據此標準進行水灰比與灰砂比、水灰比與強度關系試驗。3噴射混凝土試驗⑴試驗目的通過拌和工藝試驗、現(xiàn)場噴射試驗及最佳配合比優(yōu)化試驗,對噴射混凝土的力學性能、配合比和施工工藝等做進一步的驗證和分析,并從技術和經濟方面提供綜合評價,為現(xiàn)場施工和質量控制提供科學依據與理論指導。⑵試驗任務選擇不同摻量的速凝劑進行噴射混凝土試驗,通過對速凝劑不同摻量的比較,選定速凝劑的摻量;檢驗和優(yōu)化施工工藝水平和噴射效果;檢驗噴射混凝土的強度及回彈量;確定噴射混凝土的最佳配合比。嚴格按GB586-21的要求施工。⑶試驗項目噴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拌和工藝試驗和檢驗;現(xiàn)場噴混凝土試驗及大板試件取樣試驗(主要檢測其粘結強度和抗壓強度以及現(xiàn)場噴射時的回彈量)。⑷其中噴混凝土的骨料級配,應滿足表噴射混凝土用骨料級配的規(guī)定。⑸試驗方法場地準備T巖面清理T噴射機就位T施噴T清理場地T試驗結果。表噴射混凝土用骨料級配項目通過各種篩徑的累計重量白分數(%)0.15mm0.3mm0.6mm1.2mm2.5mm5.0mm10mm15mm項逋過各種篩徑的累計重量白分數(%)15?710?1517?2223?3135?4350?6073?82124?85?2213?3114?4126?5440?7062?901注:優(yōu)先采用項目1.⑹資料整理、報告提交對試驗結果的資料整理、報告提交。1.2.2.4錨桿⑴錨桿材質檢測每批錨桿材料均應附有生產廠的質量證明書,并按施工圖紙規(guī)定的材質標準以及監(jiān)理人指示的抽檢數量檢驗錨桿性能。⑵錨桿質量檢查標準錨桿試驗標準錨桿試驗進行室內試驗和現(xiàn)場試驗。室內試驗設計要點:錨桿孔采用PVC管模擬,長度涵蓋本工程長度范圍,直徑采用本工程設計最大的鋼筋類型,長度比模擬錨桿孔短1m,外露端加工平整,缺陷設計為完全密實、中部不密實、孔底密實孔段不密實、孔密實孔底不密實等模型(密實指密實度1%;不密實指密實度90%、75%、50%),每種設計3根?,F(xiàn)場試驗設計要點:場地選在能代表被檢測錨桿條件的圍巖上,不影響主體工程施工、便于取芯,錨桿孔采用全長黏結型錨桿造孔,長度與室內一樣。注漿材料按工程注漿材料配比,注漿、插桿、封,完成后不得振動、敲打,按注漿齡期養(yǎng)護。在1/3、1/2、1齡期進行檢測,檢測完成后剖開室內試驗的管子,復核、檢查、測量、記錄每根錨桿的缺陷是否與原設計參數一致?,F(xiàn)場檢測完成后進行復核。編寫標準錨桿試驗報告,報告明確試驗儀器、儀器設置的最佳參數、檢測精度、檢測有效范圍,提交標準錨桿檢測圖譜圖。試驗計劃報送監(jiān)理人審批。砂漿錨桿質量檢查使用無損檢測時,采用錨桿質量檢測儀對砂漿密實度和錨桿長度檢測,按作業(yè)分區(qū)1根為1組(不足1根按1組計),由監(jiān)理人根據現(xiàn)場實際情況隨機指定抽查,抽查比例不低于錨桿總數的3%(每組不少于3根)。錨桿注漿密實度最低不低于75%。當抽查合格率大于90%時,認為抽查作業(yè)分區(qū)錨桿合格;當合格率小于90%時,將抽查比例增大至6%,如合格率仍小于90%時,應全部檢測。長度檢測抽檢數量每作業(yè)區(qū)不小于3%,桿體孔內長度大于設計長度的95%為合格。采用拉拔試驗時,將液壓千斤頂放在托板和螺母之間,擰緊螺母,施加一定的預應力,然后用手動液壓泵加壓,同時記錄液壓表和位移計上的對應讀數,當壓力或者位移讀數達到預定值時,或者當壓力計讀數下降而位移計讀數迅速增大時,停止加壓,測試后,可整理出錨桿的荷載一位移曲線,進而分析得出錨桿的錨固質量。每2根錨桿為1組(不足2根按1組計),由監(jiān)理人根據現(xiàn)場實際情況指定抽查,每組不少于3根。每組錨桿抗拉拔力平均值不低于錨固力設計值,最小值不低于錨固力設計值的0?9倍。5灌漿試驗有專項措施,進行試驗配合。主要進行的試驗項目:漿液配制程序及拌制時間;漿液密度或比重測定;漿液流動性或流變參數;漿液的沉淀穩(wěn)定性;漿液的凝結時間,包括初凝或終凝時間;漿液結石的容重、強度、彈性模量和滲透性;監(jiān)理指示的其它試驗內容。鋼板焊接試驗及焊接工藝評定鋼管安裝前,應會同監(jiān)理人按DL/T501793中的有關規(guī)定進行鋼板焊接試驗及焊接工藝評定,并按評定合格的工藝編寫焊接工藝評定報告,報送監(jiān)理人審批。若改變方法按要求重新進行焊接工藝評定。焊接工藝評定的試件,其試板鋼材和焊接材料與制造鋼管所用的材料相同。試焊位置包含現(xiàn)場作業(yè)中的所有焊接部位,并應按施工圖紙要求作相應的預熱、后熱和焊后熱處理。根據鋼管使用的不同鋼板和焊接材料,組成以下焊接試板進行焊接工藝評定:對接焊縫試板,評定對接焊縫焊接工藝。角焊縫試板,評定角焊縫焊接工藝。組合焊縫試板,評定組合焊縫(對接焊縫加角焊縫)的焊接工藝。對接焊縫評定合格的焊接工藝亦適應角焊縫。評定組合焊縫焊接工藝時,根據焊件的焊透要求,確定采用組合焊縫試板或對接焊縫試板加角焊縫試板。對接焊縫試板長不少于8mm,寬不少于3mm,焊縫位于寬度中部,角焊縫高度不少于3mm。試板的約束度應與實際結構相近,焊后過大變形應予校正。試板上應打上試驗程序編號、鋼印和焊接工藝標記。試驗程序和焊接工藝應有詳盡的說明。焊接工藝評定對試板焊縫全長進行外觀檢查和無損探傷檢查(檢查方法與生產性施焊焊縫相同),并進行力學性能試驗。試板力學性能試驗項目和數量按DL/T501793的有關規(guī)定進行。另外,所作試驗用的試板不得有缺陷,若需修整的缺陷長度超過試焊長度的5%,則該試件無效,須重作評定。現(xiàn)場試驗檢測管理⑴混凝土原材料檢測:水泥、粉煤灰、外加劑、砂、粗骨料、水檢測按《水工混凝土施工規(guī)范》DL/T5144-21中原材料質量控制執(zhí)行。鋼筋及焊接檢測:鋼筋母材由同一牌號、同一爐罐號、同一規(guī)格的鋼筋組成一批,鋼筋焊接接頭取樣檢測按《鋼筋焊接及驗收規(guī)程》JGJ14-23標準執(zhí)行。⑵混凝土拌和控制拌制混凝土時,開盤前拌和站值班人員和試驗室值班人員一道先檢查原材料品種是否與配料單相符。嚴格遵守經監(jiān)理人批準的混凝土配料單進行配料,嚴禁擅自更改配料單,拌和站運行人員必須嚴格按照配料單提供的數據,在工作中嚴格執(zhí)行“三檢制”對混凝土生產中原材料配合比的輸入采取混凝土拌和操作人員一檢,拌和負責人二檢,再由質控人員打印校對無誤后,方可開機拌合混凝土。為避免質量事故的發(fā)生,操作人員必須做好備忘和各種記錄,嚴禁擅自改變混凝土配料量、用水量等,不得隨意修改計算機生產程序中的參數?;炷两M成材料的配料量均以重量計。在拌和系統(tǒng)運行過程中,試驗室混凝土質控值班人員根據混凝土原材料變化情況及混凝土出機與入倉情況,對混凝土拌和物進行機控制,對配料及用水量進行合理的調整,以確保生產混凝土質量。對不符合質量要求的混凝土,試驗質控人員將通知監(jiān)理工程師,按監(jiān)理工程師要求進行處理,并對混凝土拌和物進行相應的調整,使混凝土符合質量控制要求?;炷涟韬臀飶U料的判定出機混凝土不符合質量要求,應作“不合格料”處理,嚴禁不合格混凝土入倉。一旦發(fā)現(xiàn)混凝土質量不符合要求,查明原因,提出相應措施,在征得監(jiān)理單位同意后執(zhí)行,將處理情況上報上級技術質量管理部門,并記錄備查。拌和站混凝土的調整對于外加劑濃度變化、砂石含水變化及顆粒級配變化等引起用水量及其它原材料的微調在混凝土生產前利用檢測資料予以調整。⑶混凝土拌和站抽樣檢測:原材料檢測:砂、小石的含水量每4小時檢測一次,特殊情況加密檢測;人工砂的細度模數、石粉含量每天檢測一次;粗骨料的超遜徑、含泥量每8小時檢測一次。對配制成溶液的外加劑濃度,每天檢測1?2次。拌和物檢測:坍落度每4小時檢測1?2次;溫度、引氣混凝土的含氣量每4小時檢測1次?;炷寥釉囼灒夯炷寥釉嚰詸C隨機取樣為主,試件從每種不同標號和不同配合比的混凝土中選取,每組3個試件,抗壓強度試件尺寸為150mm立方體,且同一組試件必須取自同一盤料。倉面試件取樣數為機取樣數量的10%,倉面取樣后兩小時內成型完畢。取樣數量見表機混凝土試件取樣表。⑷混凝土質量控制資料整編及信息傳遞原始資料按照試驗標準、規(guī)程規(guī)范及招標文件中規(guī)定的格式,用碳素墨水填寫。原始記錄要求記錄真實、內容完整、簽名齊全。如有原始記錄更改、作廢的數據,應由記錄者劃兩條居中水平線,將正確數據填在上方并加蓋印章或簽名確認。檢測數據的有效位數應與計量器具的準確度相適應,數據單位一般采用法定單位。檢測以周、月、年為時段,按照相應標準、規(guī)程規(guī)范規(guī)定的方法,進行整理歸類和數理統(tǒng)計并作出評定,將檢測報告及時呈報相關單位和部門。原始資料和檢測報告一并歸檔保存至竣工移交。表1.2.2-2機混凝土試件取樣表類別28d齡期試件數設計齡期試件數抗壓強度大體積混凝土每5m成型試件1組每10m成型試件1組非大體積混凝土每1m成型試件1組每2m成型試件1組抗拉強度每2m成型試件1組每30m成型試件1組抗凍、抗?jié)B或其他主要特每季度施工的主要部位取樣成型1?2類別28d齡期試件數設計齡期試件數別要求組在混凝土質量控制施工過程中,向監(jiān)理單位及有關部門提供混凝土工程的質量檢查記錄和報表,其內容應包括(但不限于):各種原材料的質量檢驗成果;不同部位的混凝土等級和配合比;澆筑時的氣溫、混凝土出機溫度和澆筑溫度;混凝土試件的試驗成果;混凝土質量檢驗記錄和質量事故處理記錄以及監(jiān)理人要求提交的其它資料等。7外委試驗本標段需要外委的試驗項目有:圖量值溯源圖部分止水材料等發(fā)包人工地試驗室或第三方試驗室不具備檢測條件的項目。需進行外委試驗時,請監(jiān)理工程師見證取樣后,送到有資質的試驗單位試驗。施工協(xié)調與配合與監(jiān)理試驗室⑴通知監(jiān)理見證取樣及試驗檢測過程。在需要監(jiān)理見證取樣時,及時通知監(jiān)理旁站,對取樣過程進行全過程監(jiān)督,當監(jiān)理提出對試驗過程進行監(jiān)督時,不得予以拒絕。在監(jiān)理人有要求時,為監(jiān)理人提供試驗用的材料樣品,并負責將試驗樣品送至監(jiān)理人指定的試驗室,當監(jiān)理人在現(xiàn)場需要鉆取試件時,要積極予以配合,對試驗中出現(xiàn)的異常情況和數據要及時報告監(jiān)理。⑵向監(jiān)理提供相關設施供其使用。當監(jiān)理人需要使用施工單位的試驗及其他設備時,無償提供給監(jiān)理人使用,不以任何借拒絕監(jiān)理人要求。⑶加強溝通,及時解決施工中出現(xiàn)的問題。當工作中出現(xiàn)與監(jiān)理人不一致的地方時,要充分尊重監(jiān)理人的意見,對監(jiān)理人發(fā)出的監(jiān)理指令和通知單,要積極整改,直至滿足監(jiān)理要求。與試驗檢測中心與試驗檢測中心加強溝通,積極配合試驗檢測中心的工作。當檢測中心對承包人的工程材料,施工質量進行抽查時,應無償提供檢測所用的試樣,并積極為試驗檢測中心的現(xiàn)場試驗、取樣、檢測等工作提供照明、通風、供水等相關工作條件。施工管理協(xié)調⑴在工序銜接加強與施工現(xiàn)場的溝通,按時按要求取樣。積極加強與項目部內部部門的溝通,對所有進場的原材料要馬上取樣試驗,對檢測不合格的原材料要監(jiān)督清退出場,在大壩填筑現(xiàn)場,要及時對碾壓完成的壩體進行檢測,以免影響下道工序的進行。⑵試驗數據及時反饋給施工現(xiàn)場與技術、質量管理部門。當試驗中出現(xiàn)異常數據時,要及時反饋到施工現(xiàn)場,同時分析出現(xiàn)異常數據的原因,協(xié)助生產現(xiàn)場對不合格品進行處理。⑶對重要試驗項目做出計劃安排,協(xié)調相關資源。按照施工進度計劃,對試驗周期長的試驗項目提早安排,確保總體施工進度計劃順利進行。⑷按時提交試驗與檢驗周報與月報。根據施工要求,按時提交施工周報和月報,對月報施工材料與試驗情況進行總結分析,指導施工生產。9現(xiàn)場試驗質量控制⑴貫徹科學管理、精心施工、質量一流的方針,堅持質量第一,質量一票否決、質量重獎重罰的原則,確保各項質量技術指標達到國際標準。⑵建立健全質量保證體系,明確質量第一責任人、質量主管責任人、技術責任人,建立質量責任制。確保出具的檢驗、試驗報告具有科學、精確、公正性。⑶貫徹相關規(guī)范和監(jiān)理人的批示,所有檢驗試驗均在監(jiān)理人的監(jiān)督下開展工作,并建立資料分析與報送制度。⑷建立健全內部管理。檢驗、試驗人員全部持證上崗,按質量手冊履行職責,并定期接受業(yè)務、質量、安全文明生產等知識培訓;制定嚴格的操作規(guī)程和試驗規(guī)程,所有原始試驗資料均有試驗人、計算人、校核人的簽名,數據資料均妥善保管直到移交。3綜合加工廠和機械修配廠機修、汽修及保養(yǎng)站規(guī)劃上水庫施工區(qū)機械修配及汽車保養(yǎng)廠擔負施工區(qū)施工機械、汽車的中修及保養(yǎng)任務。上水庫施工區(qū)機械修配廠按20.5萬工時/年的規(guī)模設廠,布置在2號公路回頭彎樁號K4+2附近開挖平整形成的550m高程臺地上。修配廠主要技術指標見表1.表1.2.3-1機修、汽修及保養(yǎng)站主要技術指標表序號項目單位技術指標上水庫施工區(qū)^號1年計劃工作萬工20.5序項目單位技術指標號上水庫施工區(qū)^號2車間設置鉚焊、金工、車、鉗、銑、刨工、維修3生產班制班/日24電動機功率kW4805生產人員人606建筑面積m287占地面積m2241.2.3.2綜合加工廠規(guī)劃綜合加工廠主要承擔上水庫、下水庫及地下系統(tǒng)主體及部分臨建工程所需的鋼筋加工、鋼模、木模板及細木制作、預制件加工任務。各施工區(qū)綜合加工廠技術指標見表2.表1.2.3-2上水庫施工區(qū)綜合加工廠主要技術指標表序號項目單位鋼筋、木材加工廠1生產能力t或m3/班42/162生產班制班/日23設備臺套臺/套604電動機功率kW4805生產人員人1506建筑面積m287占地面積m215上水庫墊層料加工系統(tǒng)上水庫墊層料加工系統(tǒng)生產規(guī)模上水庫大壩填筑需要墊層料29.32萬m3(壓實方),需生產墊層砂石料67.73萬t,均由上水庫墊層料加工系統(tǒng)生產。根據施工總進度安排,上水庫墊層料填筑高峰月平均強度為1.19萬m/月,墊層料加工系統(tǒng)處理能力取380t/ho工藝流程工程開挖石渣料由自卸汽車經4號或2號公路運至受料倉,進料塊石粒徑控制在5mm以內,粗碎后物料粒徑小于150mm。破碎料轉帶式輸送機運至預篩車間。預篩車間將小于150mm的混合料分為小于80mm與大于80mm兩種產品。大于80mm的石料進中碎車間,預篩后小于80mm料與中碎混合料經帶式輸送機運至篩分車間。篩分車間將半成品料篩分成20mm80mm及20mm的兩種產品,粗骨料由帶式輸送機運至成品骨料倉堆存。經骨料平衡后多余的20mm?80mm和5mm?20mm的料經立軸式沖擊破碎機制細碎。系統(tǒng)采用粗、中、細三段破碎的加工工藝調節(jié)骨料級配。成品料倉活容量為主體工程高峰時段7天需用量。成品墊層料由裝載機配自卸汽車運至摻配場地或直接上壩填筑。(3)工藝布置與設備選擇系統(tǒng)布置在2號渣場頂部420m高程的平臺上。粗碎車間原石料為上水庫庫區(qū)料場開挖石料,由自卸汽車運至受料倉,顎式破碎機進行粗碎。粗碎后的混合料由帶式輸送機運至預篩分車間。粗碎車間布置2臺PEF-7X9顎式破碎機,單機處理能力為198?297t/h。預篩分和中碎車間粗碎混合料經預篩后大于80mm的石料進中碎車間進行破碎,中碎產品同預篩后小于80mm的混合料由帶式輸送機運至篩分車間。預篩分車間布置1臺2YK1848型圓振動篩,預篩處理能力為92?540t/h。中碎車間布置1臺PYY1650型圓錐破碎機,處理能力為210?425t/h。篩分車間篩分車間篩分20mm?80mm及<20mm的兩種產品,由帶式輸送機分別運至成品料堆堆存。經骨料平衡后多余部分的20mm?80mm及5mm20mm料進入細碎車間機進行破碎。篩分車間設置1臺2YK2154型圓振動篩,篩分處理能力分別為120t/h?1120t/h。細碎車間20mm?80mm及5mm20mm粒徑料經帶式輸送機送至細碎料倉,然后再由帶式輸送機送至立軸沖擊破碎機,再返回篩分車間篩分至成品料堆。細碎車間設置兩臺PLS(T)-80型立式沖擊破碎機,單機處理能力170t/h?310t/h。成品料堆成品料堆容積考慮墊層料高峰填筑量的需求,成品料堆容量180m3.成品墊層料由裝載機配自卸汽車運輸直接上壩填筑。上水庫墊層料加工系統(tǒng)主要技術指標見表1.2.4-1,主要機械設備見表2.表1.2.4-1上水庫墊層料加工系統(tǒng)主要技術指標表序號項目單位數量備注1墊層料需用量萬t67.732處理能力t/h3803成品料堆容積m31807天儲量4生產班制班/日25生產人員人406設備總功率kW1137.97建筑面積m21208占地面積m229工漿砌石m32012序號項目單位數量備注10程量混凝土m3230811鋼筋、鋼材t240表1.2.4-2上水庫墊層料加工系統(tǒng)主要設備表工序設備名稱規(guī)格型號單位數量功率(kW)粗碎振動給料機GZ9臺22x5.5顎式破碎機PEF7X9臺22x90預篩分中碎車間圓振動篩2YK1848臺115圓錐破碎機PYY1650臺1155電磁除鐵器RCDD-8臺16篩分車間圓振動篩2YK2154臺122細碎立軸沖擊式破碎機PLS(T)-80臺22x(264320)電磁除鐵器RCDD-6臺11.9系統(tǒng)內部膠帶機650m/條533/151041.2.5上水庫瀝青混凝土骨料二次加工系統(tǒng)上水庫瀝青混凝土7.21萬m3(壓實方),需成品砂石料16.7萬t,其中11.52萬t由上水庫瀝青混凝土骨料二次加工系統(tǒng)生產。系統(tǒng)原料為皇營商品砂石料(半成品),根據施工總進度安排,全年高峰小時強度為86t/h,加工系統(tǒng)處理能力1t/h。系統(tǒng)主要包括中碎、篩分、細碎及礦粉生產系統(tǒng)。中碎車間安置1臺PYY12圓錐破碎機,處理能力90t/h?2t/h。篩分車間內安裝2臺圓振動篩,型號為2YK2460,額定處理能力120t/h?4t/h。細碎車間布置1臺PL-10沖擊式破碎機,處理能力為1t/h?160t/h。成品骨料經帶式輸送機運至成品料倉儲存。礦粉加工配備1臺ZMJ-9柱磨機,生產能力為18t/h?22t/h,成品礦粉儲存于礦粉罐內。上水庫瀝青混凝土骨料二次加工系統(tǒng)主要技術指標見表1.表上水庫瀝青混凝土骨料二次加工系統(tǒng)主要技術指標表序號項目單位數量備注1產品產量萬t11.762處理能力t/h13成品料堆容積m3367天儲量4生產班制班/日25生產人員人90含瀝青混凝土生產系統(tǒng)6設備總功率kW57建筑面積m2158占地面積m21509工土石方開挖m33050含瀝青混凝土生產序號項目單位數量備注10程量漿砌石m39系統(tǒng)11混凝土m3149112鋼筋、鋼材t253上水庫混凝土生產系統(tǒng)上水庫混凝土生產系統(tǒng)主要生產上水庫擋水壩壩頂及排水廊道、上水庫進/出水、引水隧洞、壓力管道上段等部位的混凝土,總量約8.04萬m3.根據施工總進度計劃,上水庫混凝土系統(tǒng)高峰月澆筑強度0?93萬m3,混凝土拌和系統(tǒng)的設計生產能力40m3/h。設1座HL75-3F10型混凝土拌和樓,額定生產能力72?90m3/h。根據場地地形條件,系統(tǒng)布置在高程518m處,成品骨料儲量為31m3,可以滿足高峰月混凝土生產5天的骨料用量。系統(tǒng)設置2座3t水泥罐和1座3t粉煤灰罐,可以滿足高峰月混凝土生產7天的需用量。系統(tǒng)建筑面積12m2,占地面積約60m2.上水庫混凝土生產系統(tǒng)主要技術指標見表1.表上水庫混凝土生產系統(tǒng)主要技術指標序號項目單位數量備注1系統(tǒng)設計生產能力m3/h402系統(tǒng)標稱生產能力m3/h7290一座HL75-3F103設備總功率kW373序號項目單位數量備注4骨料儲存能力m331滿足5天用量5散裝水泥儲存能力t6滿足7天用量6粉煤灰儲存能力t3滿足7天用量7生產班制班/日38生產人員人359建筑面積m212防雨棚510占地面積m2601.2.7上水庫瀝青混凝土生產系統(tǒng)上水庫瀝青混凝土系統(tǒng)布置在上水庫2號渣場520m高程平臺頂部臨近瀝青骨料二次加工系統(tǒng)處,主要供應上水庫工程的瀝青混凝土,總量約7.21萬m3.根據施工總進度計劃,上水庫瀝青混凝土系統(tǒng)高峰月澆筑強度0?80萬m3,折合小時強度39m3/h,同時考慮瀝青混凝土施工倉面,且參考類似工程,選擇設1座LB30強制間歇式瀝青混凝土拌和樓,額定生產能力80?1m3/h。根據地形條件和交通條件,系統(tǒng)布置在2號轉運渣場頂部高程520m處。該系統(tǒng)由骨料給料系統(tǒng)、除塵系統(tǒng)、干燥系統(tǒng)、熱骨料二次篩分、粉料系統(tǒng)、瀝青存儲加熱系統(tǒng)、攪拌樓、成品料倉組成。與瀝青骨料二次加工系統(tǒng)共用成品料倉,儲量為36m3.系統(tǒng)設置1座10t瀝青庫,可滿足高峰月瀝青混凝土生產8天的需用量;系統(tǒng)建筑面積20m2,占地面積約90m2.上水庫瀝青混凝土生產系統(tǒng)技術指標見表1.表1.2.7-1水庫瀝青混凝土生產系統(tǒng)主要技術指標序號項目單位數量備注1系統(tǒng)標稱生產能力m3/h80?11座LB302骨料儲存能力m336與骨料二次加工系統(tǒng)共用料倉3瀝青庫儲存能力t10滿足8天儲量4設備總功率kW7505生產班制班/日36生產人員人457建筑面積m2208占地面積m2901.2.8修釬站修釬站的主要任務是修復上水庫及地下系統(tǒng)開挖工序磨損的鉆頭、鉆桿等,布置于機械修配車間附近。其主要技術指標見表1.表修釬站主要技術指標表表修釬站主要技術指標表序號項目單位配置1生產能力鉆頭/班702設備配置臺83生產班制\t-i-w>—feg班/日24電動機功率kW505生產人員人156建筑面積m21207占地面積m22101.2.9倉庫系統(tǒng)根據本工程樞紐布置和地形特點,并考慮分標施工可能性,在上水庫施工區(qū)、設置倉庫系統(tǒng)。鋼筋及鋼材按施工高峰期60天用量貯存,木材按施工高峰期30天用量貯存,火工產品和油料按15天用量貯存。上水庫倉庫布置在2號渣場尾部,緊臨2號公路布置,占地面積30m2;另外在2號公路附近設置炸藥庫,遠離施工生活、生產區(qū)域,以確保安全,炸藥庫占地面積15。1.2.10施工生活辦公營地上水庫區(qū)生活營地,規(guī)劃布置在2號公路樁號K3+2左側的坡地上,距離上水庫開挖填筑施工部位距離較遠,方便生活與辦公。施工人數7人,建筑面積80m2,占地面積2m2.生活辦公營地建設標準按業(yè)主印發(fā)的《沂蒙抽水蓄能電站工程現(xiàn)場施工臨時設施建設標準》中規(guī)定建設。施工生活辦公營地設施詳見表1.表1.2.10-1施工現(xiàn)場營地設施表序號名稱建筑面積(m)占地面積(m)磚瓦工棚1辦公樓42062宿舍樓35604食堂42085停車場487廁所、浴室12028試驗室19污水處理6010倉庫53合計25601.3風、水、電和通訊系統(tǒng)1.3.1施工供風本合同工程石方開挖部位為:主壩開挖、5#埡開挖及防護工程、庫盆開挖、上水庫進出水、壩后棄渣場及排水系統(tǒng)。配備3臺YW-9/7型移動式空壓機,以滿足施工初期和各分散點的用風要求。擬設置3個集中壓縮空氣站,并配置5臺移動式5L-40/8型(供風能力40m/min)電動空壓機。庫區(qū)范圍較大,且開挖施工戰(zhàn)線較長,擬在本合同工程中選用電動風冷式供風機,可在施工部位靈活調動。1#供風站:位于上水庫左岸開挖區(qū)旁,設2臺徐工5L-40/8型電動空壓機(功率250kw/h),生產40m/min^^壓縮空氣向工作面供風,供風主管選用10mm。工棚面積40m,占地60m。2#供風站:位于上水庫右岸開挖區(qū)旁,設2臺徐工5L-40/8型電動空壓機(功率250kw/h),生產40m/min^^壓縮空氣向工作面供風,供風主管選用10mm。工棚面積40m,占地60m。3#供風站:位于上水庫進出水開挖區(qū)旁,設1臺徐工4L-40/8型電動空壓機(功率130kw/h),生產20m/min的壓縮空氣向工作面供風,供風主管選用10mm。工棚面積25m,占瑚0m。施工供風系統(tǒng)情況見表1.3-1.表1.3-1施工供風系統(tǒng)一覽表序號名稱位置風機型號臺數供風量(m/min)功率KW建筑面積占地面積11#供風站上水庫左U4岸5L-40/8240x2250x2406022#供風站上水庫右U4岸5L-40/8240x2250x2406033#供風站進/出水4L-20/814013025404移動供風環(huán)庫公路YW-9/739x31.3.2施工供水本標段施工用水主要來自下庫區(qū)的石嵐水庫,由發(fā)包人建設分級泵站,向上飲水,承包人利用發(fā)包人提供的引水向施工區(qū)架管設泵引水。上水庫水從下游引入,分別在1號渣場坡腳北側及1號渣場南側設置四號及五號泵站,容重均為3m,將水從五級水池通過加壓輸送至上水庫右岸630m高程的高位水池,輸水管采用DN350鋼管,供水強度3m3/h,同時在上水庫庫盆北側630m高程位置設置高位水池,水池容量為15m。供應上水庫、上水庫進/出水、引水事故閘門井等開挖、填筑、混凝土養(yǎng)護、混凝土生產、瀝青混凝土生產、各處生活用水和首臺機組調試發(fā)電上水庫初期蓄水水量,均由高位水池利用高壓泵接鋼管等方式引出。另根據招標文件要求,630m高位水池至各用水點的臨時用水管線不允許穿過大壩及壩后1號渣場。施工供水規(guī)劃表見表1?3-2.表1.3-2施工供水規(guī)劃表水池名稱位置容量配水量四級泵站水池1號渣場坡腳北側3m3五級泵站水池1號渣場南側3m3630m高位水池上水庫庫盆北側15m3(1)生產用水可從臨近的高位水池,利用水泵,架設鋼管向各施工區(qū)域引水。(2)生活用水從630m高程高位水池引水,并經過水質檢驗合格后使用。日常生活用水直接由供水線路接取。飲用水需經過水池沉淀、過濾雜質,達到滿足飲用水要求后,才可輸送至飲用水管道。前期生活用水在取水線路未完成前,用8t水車供水。1.3.3施工供電1.3.3.1施工用電的特點本合同工程施工用電量大,工作面分散。主要用電部位有:上庫進/出水、大壩施工、庫底排水廊道施工、墊層料加工系統(tǒng)、砼系統(tǒng)、瀝青混凝土骨料及瀝青混凝土加工系統(tǒng)、加工廠等設備用電,以及夜間施工、公路、生活辦公營地的照明辦公用電等。1.3.3.2施工供電配置本標段共設置兩條從中心變電站引出的10kv線路,沿公路或山溝架設到個分區(qū)配電變電站。施工線路設置線路I的基本走向為西北方向。線路I延伸至上水庫串接1#、2#、3#、4#四個配電變電站,主要為上水庫庫盆開挖及壩肩施工提供電源。根據施工區(qū)域的要求,設置柴油發(fā)電機作為備用電源,以提高供電可靠性。線路II的基本走向為西北方向。線路II延伸至上水庫材料加工廠,串接5#、6#、7#、8#、9#五個配電變電站,主要為上水庫設備倉庫,材料加工廠以及混凝土攪拌系統(tǒng)提供施工用電。此段線路6#變電站為上水庫混凝土生產系統(tǒng)及瀝青混凝土生產系統(tǒng)提供電源,需設置柴油發(fā)電機作為備用電源。⑵供電設備配置上水庫堆石壩右壩肩:主要為右壩肩土石方開挖、堆石壩填筑,抽排水、污水處理及施工期間照明等。高峰用電量4kw/h。設置1#變電所,配置一臺S11-5/10/10±2x2.5%/0.4kV變壓器。上水庫右岸庫盆:主要為上水庫右岸庫盆土石方開挖、抽排水、污水處理、施工照明等,高峰用電量3kw/h。設置2#變電所,配置一臺S11-4/10/10±2x2.5%/0.4kV變壓器。上水庫右岸庫盆:主要為上水庫右岸庫盆、進出水土石方開挖、抽排水、污水處理、施工照明等,高峰用電量3kw/h。設置3#變電所,配置一臺S11-4/10/10±2x2.5%/0.4kV變壓器。上水庫堆石壩左壩肩:主要為右壩肩土石方開挖、堆石壩填筑,抽排水、污水處理及施工期間照明等。高峰用電量250kw/h。設置4#變電所,配置一臺S11-315/1010±2x2.5%/0.4kV變壓器。上水庫施工工廠:主要用電為綜合加工廠、取水站用電、污水處理及照明等。高峰用電量為3kw/h,設置5#變電所,配置一臺S11-4/10/10±2x2.5%/0.4kV變壓器。上水庫瀝青混凝土生產系統(tǒng)及混凝土生產系統(tǒng):主要為混凝土生產、瀝青骨料加工、瀝青混凝土生產、污水處理及施工照明等。高峰用電量為8kw/h,設置5#變電所,配置一臺S11-10/10/10±2x2.5%/0.4kV變壓器。上水庫施工營地:主要用電為生活辦公營地用電、金屬結構拼裝、設備停放修理場用電、污水處理及照明等。計算高峰用電量為5kw/h,擬在營地附近設置7#變電所,配置一臺S11-630/10/10±2x2.5%/0.4kV變壓器。上水庫墊層料加工系統(tǒng):主要用電為墊層料加工系統(tǒng)生產用電、污水處理及照明等。高峰用電量為820kw/h,擬在砂石系統(tǒng)附近設置8#變電所,配置一臺S11-10/10/10±2x2.5%/0.4kV變壓器。另擬4組柴油發(fā)電機,一部混凝土系統(tǒng)備用,一部用于施工區(qū)用電備用,一部堆石壩施工用,一部進出水施工用。另擬在生活區(qū)布置30KW柴油發(fā)電機組,作為生活用電備用電源。4V電源干線采用五芯電纜,與施工電源系統(tǒng)的三相五線制相匹配。施工供電配置見下表。表1.3-3施工供電設備表變電所編號供電范圍高峰負荷(kW)選用變壓器參數(kVA)導線截面()變電所編號供電范圍高峰負荷(kW)選用變壓器參數(kVA)導線截面()1#引水閘門井平臺及上水庫堆石壩右壩肩4Sii-5/1010±2x2.5%/0.4kV3xLGJ-702#上水庫右岸庫盆開挖及施工機械3Sii-4/1010±2x2.5%/0.4kV3#上水庫左岸庫盆開挖及施工機械3S11-4/1010±2x2.5%/0.4kV4#上水庫堆石壩左壩肩250S11-315/1010±2x2.5%/0.4kV5#上水庫施工工廠3S11-4/1010±2x2.5%/0.4kV3xLGJ-6#上水庫混凝土生產系統(tǒng)及瀝青混凝土生產系統(tǒng)8S11-10/1010±2x2.5%/0.4kV變電所編號供電范圍高峰負荷(kW)選用變壓器參數(kVA)導線截面()7#上水庫施工營地5S11-630/1010±2x2.5%/0.4kV1208#上水庫墊層料加工系統(tǒng)820S11-10/1010±2x2.5%/0.4kV1.3.3.3施工照明(1)在施工作業(yè)區(qū)、施工道路、施工設施、辦公區(qū)和生活區(qū)設置滿足安全生產最低照明度的照明設備。(2)地下工程照明用電將遵守《水工建筑物地下開挖工程施工技術規(guī)范》DL/T5099-1999第13.3節(jié)的規(guī)定。在潮濕和易觸及帶電體場所的用供電電壓不大于36V的電源照明。(3)在主壩左右壩肩、進/出水左右邊坡、石料場頂高程設置了5座10kw的燈塔照明,其他公路及施工部位夜間照明均用1kw的碘鎢燈照明。1.3.4施工通訊1.3.1.1施工區(qū)內部通信施工區(qū)內部通信采用音頻電纜配線。本工區(qū)共引入兩條主干有線音頻線路,具體線路設計如下:I#線路:由施工變電站引出一條20對市話電纜,經上水庫堆石壩左壩肩施工區(qū)、上水庫左岸庫盆開挖及施工機械施工區(qū)、上水庫右岸庫盆開挖及施工機械施工區(qū)到達引水閘門井平臺及上水庫堆石壩右壩肩施工區(qū)。每處施工區(qū)設置分線盒,并配置5臺自動電話。線路最遠端距施工變電站5km。II#線路:由施工變電站引出一條30對市話電纜,經2號公路隧道施工區(qū)、上水庫墊層料加工系統(tǒng)施工區(qū)、上水庫施工營地施工區(qū)、上水庫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