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五2023年級下冊語文《古詩詞》教學設計篇_第1頁
2023年度五2023年級下冊語文《古詩詞》教學設計篇_第2頁
2023年度五2023年級下冊語文《古詩詞》教學設計篇_第3頁
2023年度五2023年級下冊語文《古詩詞》教學設計篇_第4頁
2023年度五2023年級下冊語文《古詩詞》教學設計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年度五年級下冊語文《古詩詞》教學設計3篇

五年級下冊語文《古詩詞》教學設計1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背誦課文,默寫《牧童》,能用自己的話表達詩詞的意思。

2、體會詩詞的意境,豐富學生情感,從詩句中感受童年的歡樂。

3、熟悉本課4個生字,會寫7個熟悉的字。理解“弄”、“怪生”、“相媚好”、“亡賴”等詞語在詩句中的意思。

學習重點

體會詩詞意境,練習感情朗讀。

課時安排

2課時

課前預備

配樂磁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學習《牧童》

(一)復習《所見》,范讀導入

師:有一首題目為《所見》的古詩大家非常熟識的,我們一起來背誦一遍。

1、全體同學齊背《所見》(清袁枚所著──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意欲捕鳴蟬,突然閉口立。)

2、溝通《所見》一詩中的牧童形象。

3、過渡:聽同學們背《所見》這首詩,仿佛看到了一個活潑得意的牧童騎在牛背上的樣子,現(xiàn)在,我也給大家讀一首題目就叫《牧童》的詩,看看詩中的描寫敢一個什么樣的牧童。

4、師配樂范讀。

5、生猜大意,溝通詩中描寫了一個怎樣的牧童。引導學生用一些詞來描述,如:閑適、舒適、拘束、得意其樂等。

(二)自主合作,探究詩意

1、生自由讀全詩,要求讀通,留意“牧、蓑”的字音、字形。

2、借助工具書、解釋、與同學合作,初步理解詩歌大意,并在小組內練習誦讀全詩。

3、指名誦讀,正音。提示學生按肯定的節(jié)奏來讀。全詩節(jié)奏可以這樣劃分,“草鋪/橫野/六七里,笛弄/晚風/三四聲。歸來/飽飯/黃昏后,不脫/蓑衣/臥月明”。

4、師生互動溝通對詩歌大意的理解。

5、師:請同學們再次誦讀全詩,發(fā)揮想象,在腦海中把詩歌的語言變成一幅畫面,然后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出來。

(茫茫原野,一眼望去,盡是長勢茂密的青草,晚風中,牧童吹奏的笛聲悠揚動聽。黃昏時分,吃完晚飯,連蓑衣也不脫,就閑適拘束地躺在月光下觀賞月夜的美景。)

6、指名生配樂朗讀,其他同學可閉起眼睛聽讀,想象畫面。溝通聽后所感,師生互動評議。

(三)設身處地,感悟詩情

1、師:想象一下,假如是你,在月光下又會想些什么?做些什么?

2、生互動溝通。

師小結:學習這首詩,使我們體會到田園生活的樂趣。我想,大家肯定會記住這個牧童,記住他在風中吹奏的曲子,讓我們再次齊讀這首詩,去感受田園生活的詩情畫意。

3、誦讀全詩。完畢本詩學習。

二、學習《舟過安仁》

(一)借助畫面,導入新詩

1、觀看圖上的兩個小朋友在做什么?看一看,詩歌是怎么描寫他們的?

2、生自由讀詩?!罢凇保粢庖x翹舌音。記住字形。讀通、讀順全詩。

3、通過讀解釋或借助工具書,根本理解詩歌大意。

(二)檢查自學,深入探討

1、指名讀詩,正音,留意“篙、棹”兩個生字的讀音。

2、再讀全詩,并想一想,讀懂了什么,還有哪些沒有讀懂。

3、師生互動溝通詩歌大意,可以先溝通自己讀懂的語句,也可以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共同溝通探討。

(全詩大意:一只不再揚帆劃槳的小船中間,坐著兩個小男孩,很驚奇的是,沒有下雨,這兩小孩竟然撐著傘,認真一看,原來他們撐傘不是為了遮風擋雨,而是舞動著傘柄起到類似揚帆的作用。)

4、說一說,這兩個小男孩留給你怎樣的印象?你喜愛他們嗎?為什么?

5、邊讀邊在頭腦中想象兩個小童張傘使風的樣子。通過朗讀把兩個小童天真、調皮的樣子表現(xiàn)出來。

6、指名讀、齊讀。讀后點評。

(三)布置作業(yè),延長拓展

背誦兩首詩。預習《清*樂、村居》

第二課時

一、課題導入,介紹學問

1、出示課題,引導學生觀看此課題與其他詩歌題目的區(qū)分。(中間有個分隔符號,前者是詞牌,后面是詞的題目。)

2、師生互動介紹有關“詞”的學問。

3、師小結:詞原是配樂而唱歌的一種詩體,起源于唐代,宋代是詞鼎盛時期,句的長短隨著曲調而轉變,因此又叫長短句,一般分為上下兩闕,也就是上下兩段。宋代的蘇東坡、李清照等都是聞名的詞人。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課題入手,想象內容。

師:課文描寫的村居生活是怎樣的一幅場景?詩人是怎么描寫的?

2、練習朗讀,讀準生字音,讀順詩句。

3、邊讀邊劃出不理解的地方。教師巡察,發(fā)覺學生的困惑,或板書黑板,或與學生個別溝通。提倡組內合作,借助解釋以及工具書,初步理解詞的大意。

4、指名讀文。其他同學正音、評價,特殊提示學生留意“亡、剝”兩個字在本課的讀音。

5、溝通比擬生僻、不易理解的詞。如,醉里、相媚好、亡賴。

6、指名說大意,其他同學補充或訂正。(距離農家低小的屋檐不遠處,是一條清亮流淌的小溪,溪邊長滿了綠色的青草,屋檐下,有兩個頭發(fā)發(fā)白的老頭、老太正借著酒意說著靜靜話。大兒子非常勤快,在溪邊的田間地頭種豆,老二呢,正忙著編織雞籠。最頑皮、得意的莫過于最小的那個孩子了,瞧,他趴在溪邊剝蓮蓬,正忙得不亦樂乎呢?。?/p>

三、發(fā)揮想象,加深理解

1、師:這一家子中,誰給你的印象最深?為什么?能想象得出老兩口正在說什么靜靜話嗎?

2、生各抒己見。只要想象合理,都應當賜予確定。

3、這一家子的其樂融融給我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那么怎樣通過朗讀把這樣的一家子帶到我們面前呢?請同學們邊讀邊在頭腦里產生相應的畫面,看看他們各拘束忙些什么?

4、生自由練讀。展現(xiàn)讀,集體評議,訂正。再讀。提示學生在讀的時候是否表現(xiàn)出鄉(xiāng)村自然環(huán)境的美麗,“醉里吳音相媚好”的溫馨、和諧,以及“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的輕松、活潑、開心。

四、改編歌曲,激發(fā)興趣

1、師:詞本身就是為一種配樂唱歌的詩體,建議學生自己嘗試配樂演唱。師可范唱蘇軾的《水調歌頭》,給學生以直觀的印象,也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2、生練習試唱。眾評議。

五、總結談話,回歸整體

1、師:關于詞、關于辛棄疾,我們才剛剛有了很淺薄的熟悉,盼望同學們課外多閱讀些經典文學作品,吸取更多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豐富我們的內心世界。

2、誦讀全詞,完畢本課時學習。

六、布置作業(yè),積存升華

1、背誦課文。默寫《牧童》

2、收集、背誦其他描寫兒童生活的古詩詞,開展一次背誦競賽。

五年級下冊語文《古詩詞》教學設計2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回憶激趣

我們曾經學過不少關于描寫兒童的詩,你還記得嗎?試著背一背。

二、初讀詩文,呈現(xiàn)畫面

1、今日我們又要來學習兩首描寫兒童生活的詩。請同學們朗讀兩首古詩。在學生朗讀中,留意正音?!八颉弊xsuō,“遮”讀zhē,不要讀成*舌音。

2、在《牧童》和《舟過安仁》兩首詩中,你分別看到了怎樣的畫面?

三、精讀詩文,走近畫卷

1、你最喜愛哪首古詩?選一首自己研讀理解。

2、自由組合小組,合作探究,選擇一首詩進展研讀,了解詩意,理解字詞,逐句解決。

3、教師參加學生的討論。

四、品讀詩文,走進畫卷

1、學習第一首詩。

(1)“草鋪橫野六七里,笛弄晚風三四聲?!蹦愀惺艿搅耸裁矗?/p>

六七里方圓的原野鋪滿了青青的野草,三四聲悠揚的笛聲和著微微的晚風傳來??梢愿惺艿胶⒆邮悄敲吹拈e適得意、怡然而樂,感受到的是一種野趣。

帶著自己的感受讀讀這兩句。

(2)“歸來飽飯黃昏后,不脫蓑衣臥月明。”你看到了什么?說說感受和意思,然后朗讀。

牧童牧牛回來已到黃昏,晚飯吃得飽飽的,無憂無慮,還沒脫下蓑衣就躺在院子里,悠閑得意地看那慢慢升起的明月。

可以感受到的是孩子的心情是那么的舒服,他的生活是無憂無慮,特別滿意。

(3)詩句中描寫了牧童歸來后的場景,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牧童?從哪里看出來的?

一個“弄”,一個“臥”。(得意、淘氣、疲乏)

(4)說說詩中描繪的畫面,加上自己的想象,把兩句詩意連起來說一說。

2、學習其次首詩。

(1)“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弊x了這兩句,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一只小船上坐著兩個小孩子,他們把篙收了,棹停了,坐在船上。

(2)“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崩斫庠娋湟馑?,從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非常驚奇為什么沒有雨,他們也把傘張在那兒,原來他們是在遮雨,而是別出心裁,用傘試風。

“張、使風”描繪出兩個調皮、得意、天真的孩子。

(3)朗讀詩句,讀出孩子的淘氣,感受那閑適的畫面。

五、再讀詩文,感受意境

1、比擬兩首詩的人物,你更喜愛哪位詩人筆下的“頑童”?為什么?

2、背誦古詩。

六、拓展延長,想象畫卷

1、選擇其中一幅畫面,進展想象,改寫成一篇好玩短文。

2、默寫《牧童》。

其次課時

一、揭題,初知“美”

1、今日我們一起學習南宋詞人辛棄疾寫的一首詞《清*樂·村居》。

2、釋題:

(1)介紹辛棄疾。

(2)簡介宋詞以及詞牌名:清*樂。

(3)村居,詞的題目?!熬印笔裁匆馑??(居?。按寰印蹦??(居住在鄉(xiāng)村)

二、初讀,走近“美”

1、聽朗讀錄音,看圖畫。

2、請同學自由地來讀這首詞,把它讀正確,流利。做到字字讀準,句句通順。

3、讀得怎樣?請你的同桌來評一評,你讀給我聽,我讀給你聽。

4、學生再讀。讀讀、看看、想想。讀懂的登記來,不懂的做記號。

5、遇到不理解的地方,應當怎么辦呢?

請同學們通過你喜愛的途徑進展合作探究,可以查字典,可以找資料,可以相互爭論,可以看圖、可以聯(lián)系上下文,也可以向教師請教。

三、品讀,感受“美”

1、通過剛剛的學習,說說自己的收獲。(先說前面的,再說后面的,依次說。留意說話要有條理,先說字意、詞意、再說句意。)

(1)“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看圖知道。你感到了什么?(簡樸的鄉(xiāng)間生活,但很美。特殊是青青草讓人想起了春天春游的美妙感受。)學生朗讀。

(2)“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fā)誰家翁媼?!保▽W生自由的輕聲讀這句,感受到了什么:一對頭發(fā)花白的老夫婦滿臉通紅,也許剛喝了酒,他們親熱相待,用鄉(xiāng)音談天說話。)

僅僅是酒讓他們醉了嗎?如此溫馨、幸福、美妙的生活,怎么不令人醉呢?

(3)一對白發(fā)夫妻操著吳音正在親切地談天,他們?yōu)槭裁锤械竭@樣幸福呢?請同學們細細閱讀下面的內容。

(4)追問:是怎樣寫出孩子們的得意的呢?(大兒子在河東豆地鋤草,二兒子在編織雞籠,最喜愛的是頑皮的小兒子,在河邊伏著剝蓮蓬、取蓮子。)

(5)讀讀看,從讀中感受到了什么呢?

(6)同學們讀得真好!是的,這戶人家雖然住的是──“茅檐低小”,但是四周的環(huán)境很美──“溪上青青草”,這戶人家翁媼之間──“醉里吳音相媚好”,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多幸福的鄉(xiāng)村生活啊,那對白發(fā)夫妻沉醉了。

2、用生動的語句將你觀賞到的這副畫面描繪給大家聽聽。

3、你能用朗讀,把詞中的情趣表現(xiàn)出來嗎?(他的朗讀仿佛讓教師和同學們親眼目睹了那布滿情趣的鄉(xiāng)村田園生活)

四、再讀全詞,回味“美”

1、想一想,這對白發(fā)翁媼生活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又有勤勞得意的兒子,心情怎么樣?(要求找出詞中的“醉”字進展品嘗。)

2、間或看到了白發(fā)翁媼的生活環(huán)境,心里又想些什么呢?(連續(xù)品嘗“醉”字。)

3、那對白發(fā)夫妻沉醉了。辛棄疾看到此情此景,也沉醉在這樣的畫面之中。你呢?

4、配樂朗讀或背誦。

五、課外拓展,延長“美”

1、背誦這首詞。

2、把這首詞改編成一篇美麗的短文。

五年級下冊語文《古詩詞》教學設計3

【教材簡析】

《牧童》、《舟過安仁》兩首詩以輕松、詼諧的筆調描繪出悠閑得意、無憂無慮的牧童和兩個張傘使風的`頑皮兒童,凝練的詩句中布滿了童真、童趣。《清*樂·村居》以輕快、流暢的語言,緩緩鋪開一幅恬淡、滿意的農家生活圖,令人深深地沉醉其中。

【教學目標】

1、識記本課7個生字并正確書寫、運用。正確、流利朗讀、背誦古詩詞。

2、進一步了解宋詞的有關學問。

3、借助字典和課后解釋理解詩詞中字詞的意思以及整首詩詞的意思,想象詩歌描寫的意境,體會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

4、想象詩詞所描繪的情景,并在說的根底上改寫成一篇短文寫下來。

【教學難點】

想象詩詞描寫的意境,體會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

【課前預備】

1、了解詩人的生*。

2、收集有關宋詞的資料。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激發(fā)興趣

童年,是純真、難忘的歲月。身處童年,我們每天都在編織著漂亮的故事。這些故事飽含著我們的歡樂、幻想和追求。今日,我們要學習的《古詩詞三首》也真實地再現(xiàn)了多彩的童年生活。這節(jié)課我們要學習的是《牧童》和《舟過安仁》??纯催@幾個孩子的身上是否有你們的影子。

二、初讀古詩,整體感知

1、用自己喜愛的方式讀古詩《牧童》,要求:

讀正確,讀通順。

2、指名讀詩,正字音,尤其留意“鋪、蓑”的讀音。

3、反復多讀幾遍這首詩,通過,結合課文解釋,想想詞語的意思,想想這首詩大體寫什么。把不理解的地方勾畫出來。

4、指名溝通,適時點撥。

三、再讀古詩,理解詩意

1、再讀古詩:

想想每句詩的意思,可以與人合作。

2、匯報:

用自己的話說說每句詩的意思。

3、依據學生答復,教師適時小結出各詩句的意思。

4、全班齊讀此詩。

四、想象詩境,悟其感情

1、教師有感情朗讀,學生閉目想象。

2、學生發(fā)言,把所想到的畫面說給大家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