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國際稅法_第1頁
第十章國際稅法_第2頁
第十章國際稅法_第3頁
第十章國際稅法_第4頁
第十章國際稅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十章國際稅收法律制度

第一節(jié)國際稅法概述第二節(jié)國際稅收管轄權第三節(jié)國際雙重征稅及其解決第四節(jié)國際逃稅與避稅第一頁,共八十一頁。第一節(jié)國際稅法概述一、國際稅法的概念二、國際稅法的調整對象三、國際稅法的淵源第二頁,共八十一頁。一、國際稅法的概念國際稅法是調整國際稅收關系的各種法律規(guī)范的總稱。國際稅法的產生和發(fā)展,是國際經濟交往發(fā)展到一定歷史階段,國家的稅收管轄權擴大到具有跨國性質的征稅對象的結果。其基礎是跨國所得。第三頁,共八十一頁。二、國際稅法的調整對象國家與納稅人之間存在的稅收征納關系不同國家之間在跨國征稅對象上產生的稅收權益分配關系第四頁,共八十一頁。三、國際稅法的淵源國際稅法的國際法淵源國際稅法的國內法淵源第五頁,共八十一頁。國際稅法的國際法淵源國際稅法的國際法淵源部分,主要指各國相互間為協(xié)調對跨國征稅對象的課稅關系而簽訂的雙邊或多邊性的國際稅收條約和各國在國際稅收實踐中普遍遵行的國際稅收習慣。它們的主要作用在于協(xié)調各國稅收管轄權之間的沖突、避免國際重復征稅和確立國際稅務行政協(xié)助關系。第六頁,共八十一頁。國際稅收協(xié)定范本目前世界上主要的國際稅收協(xié)定范本有:經濟合作與發(fā)展組織的《關于對所得和財產避免雙重征稅的協(xié)定范本》(簡稱《經合組織范本》)和聯(lián)合國的《發(fā)達國家與發(fā)展中國家關于雙重征稅的協(xié)定范本》(簡稱《聯(lián)合國范本》)。第七頁,共八十一頁。第二節(jié)國際稅收管轄權國際稅收管轄權是國家主權或國家管轄權在稅收領域內的表現(xiàn),是指一國政府決定對哪些人征稅、征哪些稅和征多少稅的權力。主要有:居民稅收管轄權——屬人性質的稅收管轄權來源地稅收管轄權——屬地性質的稅收管轄權第八頁,共八十一頁。一、屬人性質的稅收管轄權居民稅收管轄權是征稅國基于納稅人與征稅國存在著居民身份關系的法律事實而主張行使的征稅權。基于這種管轄權,居住國有權對本國居民來源于國內國外的所有所得征稅。(無限納稅義務)關鍵在于居民身份的確定:自然人居民法人居民第九頁,共八十一頁。自然人的居民身份的確認標準在各國的稅法實踐中,關于自然人的居民身份的確認,采用的標準主要有以下幾種:住所標準居所標準居住時間標準國籍標準第十頁,共八十一頁。住所標準采用住所標準,就是以自然人在征稅國境內是否擁有住所這一法律事實,決定其居民或非居民納稅人身份。住所具有永久性和穩(wěn)定性,易于判斷。但單純依照住所標準確定個人的居民或非居民身份顯然有一定的缺陷,因此,采用住所標準的各國往往同時兼用其他標準以彌補住所標準的不足。第十一頁,共八十一頁。居所標準一般是指一個人在某個時期內經常居住的場所,并不具有永久居住的性質。居所標準能在更大程度上反映個人與其實際工作活動地之間的聯(lián)系,這是它相對于住所標準而言顯得更為合理的地方。但這種標準的缺陷在于一個人的經常居住的場所,往往缺乏某種客觀統(tǒng)一的識別標志,容易引起納稅人與稅務當局之間的爭議。第十二頁,共八十一頁。居住時間標準由于居所標準在實際執(zhí)行中的不確定性,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國家采用居住時間標準來確定個人的居民納稅人身份,即以一個人在征稅國境內居留是否達到和超過一定期限,作為劃分其居民或非居民的標準,并不考慮個人在境內是否擁有財產或住宅等因素。由于個人在一國境內居留時間期限,可以通過入出境登記管理具體掌握,因而這種標準顯得具體明確,易于在實踐中掌握執(zhí)行。第十三頁,共八十一頁。國籍標準在當今人才跨國流動普遍頻繁的時代,這種標準欠缺經濟上的合理性。因為在現(xiàn)代社會里,具有一國公民身份的個人離開國籍國而長期居住在他國經商、求學或就業(yè),已是十分普遍的現(xiàn)象。個人的國籍往往不如住所或居所等標準能在更大程度上反映個人與征稅國存在著實際的人身或經濟利益聯(lián)系。第十四頁,共八十一頁。國際上的通常做法單一的標準會造成稅收的流失。一般采用依據(居所)兼顧居住時間標準。如我國《個人所得稅法》:在中國境內有住所,或者無住所而在境內居住滿一年的個人,從中國境內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規(guī)定繳納個人所得稅。第十五頁,共八十一頁。法人的居民身份確認標準注冊成立地標準總機構所在地標準實際管理中心所在地標準第十六頁,共八十一頁。注冊成立地標準凡是在本國境內依法登記成立的公司企業(yè),即為本國的居民納稅人,居民納稅人以外的公司企業(yè),即為非居民納稅人。這一標準的優(yōu)點是納稅人法律地位明確,并易于識別。不過這種注冊成立地標準也存在著較難反映法人的真實活動地的缺陷。第十七頁,共八十一頁??倷C構所在地標準按此標準,法人的居民身份決定于它的總機構所在地,即總機構設在哪一國便認定為是該國的居民。所謂法人的總機構,一般是指負責管理和控制法人的日常經營業(yè)務活動的中心機構,如總公司、經理總部或主要事務所等。第十八頁,共八十一頁。實際管理中心所在地標準按照這種標準,企業(yè)法人的實際管理和控制中心處在哪一國便為該國的居民納稅人。所謂法人的實際管理和控制中心所在地,指的是作出和形成法人的經營管理重要決定和決策的地點,它并不等同于法人的日常經營業(yè)務管理機構所在地。一般說來,法人的經營管理的重要決定是經過董事會或股東會議研究決定。因而董事會或股東經常召集開會的地點,是判斷法人實際管理和控制中心所在地的重要標志。第十九頁,共八十一頁。國際上的通常做法單一的標準會造成稅收的流失。許多國家往往同時兼用兩種以上標準,以盡可能擴大自己的居民稅收管轄權范圍。第二十頁,共八十一頁。二、屬地性質的稅收管轄權屬地稅收管轄權是征稅國基于征稅對象與本國領土存在某種地域上的連接因素而主張行使的征稅權?;谶@種管轄權,征稅國只是依據課稅對象與本國存在著地域上的聯(lián)系這一事實而主張課稅,并不考慮納稅主體的國際和身份。(有限納稅義務)第二十一頁,共八十一頁。所得來源地稅收管轄權指征稅國基于作為課稅對象的所得系來源于本國境內的事實而主張行使的征稅權。在所得稅法上,納稅人的各項所得或收益一般可劃分為四類,即營業(yè)所得、勞務所得、投資所得和財產收益。各國所得稅立法和實踐,對不同種類性質的所得的來源地采用的判定標準和原則并不完全一致。第二十二頁,共八十一頁。營業(yè)所得的來源地確定指納稅人從事各種工商經營性質的活動所取得利潤,亦稱經營所得或營業(yè)利潤。關于營業(yè)所得來源地的認定,各國稅法一般都采用營業(yè)活動發(fā)生地原則,即以營業(yè)活動的發(fā)生地作為營業(yè)所得來源地的標志。對跨國營業(yè)所得的征稅,目前各國實行常設機構原則。第二十三頁,共八十一頁。常設機構原則指來源國僅對非居民納稅人通過在境內常設機構而獲得的營業(yè)利潤實行征稅的原則。常設機構是指企業(yè)進行全部或部分營業(yè)的固定營業(yè)場所。包括:管理場所;分支機構;辦事處;工廠;作業(yè)場所;礦場、油井或氣井、采石場或者其他開采自然資源的場所;農場或種植園等。

特征:長期性、固定性、營業(yè)性

第二十四頁,共八十一頁??蓺w屬于常設機構的利潤范圍的確定在確定可歸屬于常設機構利潤問題上,存在著兩項原則。一是“引力原則”,二是“實際聯(lián)系原則”。第二十五頁,共八十一頁。常設機構原則的例外

對國際海運和航空運輸業(yè)利潤的征稅,不適用常設機構原則。第二十六頁,共八十一頁。對跨國勞務所得的征稅勞務所得一般是指納稅人因對他人提供勞動服務而獲得的報酬。個人所獲得的勞務報酬則可區(qū)分為獨立勞務所得和非獨立勞務所得兩類。在各國稅法上,確認個人勞務所得的來源地標準主要有勞務履行地、勞務所得的支付地和勞務報酬支付人居住地。第二十七頁,共八十一頁。獨立跨國勞務所得征稅對跨國獨立勞務所得的征稅,國際上普遍采用的是所謂的“固定基地原則”和“183天原則”。非居民取得的獨立勞務所得,應僅由其居住國一方課稅。例外:①如果締約國一方居民在締約國另一方境內設有經常從事獨立勞務活動的固定基地,或者②非居民納稅人在有關會計年度內在來源地國境內停留累計等于或超過183天,來源地國仍有權對非居民納稅人的獨立個人勞務所得進行征稅。第二十八頁,共八十一頁。非獨立跨國勞務所得的征稅非獨立個人勞務所得是指受雇于他人從事勞務活動而取得的報酬。在我國個人所得稅法上,與之類似的概念是工資、薪金所得。在對非居民的跨國非獨立勞務所得征稅方面,各國一般規(guī)定,締約國一方居民在締約國另一方受雇而取得的工資、薪金和其他類似的非獨立勞務收入,由收入來源國一方征稅。第二十九頁,共八十一頁。例外:同時滿足下列三個條件,應由居住國征稅1、在一個納稅年度內連續(xù)或累計停留不超過183天2、其報酬的支付人不是另一國的國民3、其報酬不是由雇主設在另一國的常設機構或固定基地負擔。第三十頁,共八十一頁。投資所得的征稅投資所得主要包括納稅人從事各種間接性投資活動而取得的股息、紅利、利息、特許權使用費和租金收益。對非居民投資所得,國際稅法上采用了“稅收分享原則”,即規(guī)定對投資所得既可以在受益人的居住國征稅,也可以在收入來源國一方征稅,分享比例由締約國雙方協(xié)商談判確定。第三十一頁,共八十一頁。投資所得的征稅各國對非居民納稅人的投資所得的征稅方式一般是采用預提所得稅的方式進行,即支付所得的人在向非居民支付股息、利息、特許權使用費等款項時預先要扣繳非居民納稅人應繳納的所得稅款。第三十二頁,共八十一頁。財產收益的征稅財產收益,又稱財產轉讓所得或資本利得,是指納稅人因轉讓其財產的所有權取得的所得,即轉讓有關財產取得的收入扣除財產的購置成本和有關的轉讓費用后的余額。對轉讓不動產所得的來源地認定各國稅法一般都以不動產所在地為所得來源地。但在轉讓不動產以外的其他財產所得的來源地認定上,各國主張的標準不一。第三十三頁,共八十一頁。第三節(jié)國際雙重征稅及其解決一、國際重復征稅及產生原因二、國際重疊征稅及產生原因三、國際雙重征稅的危害四、國際雙重征稅的解決辦法第三十四頁,共八十一頁。國際重復征稅的概念指兩個以上或兩個以上國家對同一跨國納稅人就同一征稅對象在同一時期同時征收同種稅。同一跨國納稅人特點同一征稅對象同一時期同一稅種第三十五頁,共八十一頁。國際重復征稅的產生原因國家間稅收管轄權沖突:1.居民稅收管轄權和來源地稅收管轄權之間的沖突:2.居民稅收管轄權之間的沖突3.來源地稅收管轄權之間的沖突第三十六頁,共八十一頁。國際重疊征稅的概念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國家對不同納稅人的同一課稅對象在同一時期內兩次或多次征收相同或類似的稅收。國際重疊征稅主要表現(xiàn)在股東與公司、母公司與子公司之間:即兩個或兩個以上國家對分處于各自境內的股份公司的跨國所得和股份公司從稅后利潤中分配給股東的股息征稅。這樣,在股東取得的股息中就存在兩個或兩個以上國家稅收管轄權重疊的現(xiàn)象。第三十七頁,共八十一頁。國際重疊征稅的原因出于經濟上的原因傳統(tǒng)的法人理論認為,法人的人格與股東的人格是完全獨立的,應成為相對獨立的納稅主體,法人的經營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的同時,股東分得股息紅利也應繳納個人所得稅。第三十八頁,共八十一頁。國際雙重征稅的危害違背國際經濟貿易的公平稅賦原則:國際雙重征稅使僅有國內所有的納稅人和在國外取得所得的跨國納稅人受到了不同的稅收待遇,嚴重挫傷了跨國納稅人的對外投資積極性,使跨國投資人不愿繼續(xù)對外投資,影響了國際資本、勞動力的自由流動,加速了世界經濟不平衡的狀況。特別是對需要引進資金和技術的發(fā)展中國家影響更大。第三十九頁,共八十一頁。案例M國R公司,某一納稅年度末,其設在甲國的分公司獲利10萬美元;設在乙國前子公司獲利50萬美元,從稅后利潤中向R公司支付股息20萬美元。問:1、在該納稅年度中,R公司及其分公司和子公司,應繳納哪些稅收?2在上述納稅中,哪些屬于國際重復征稅?哪些屬于國際重疊征稅?第四十頁,共八十一頁。參考答案:1、R公司在甲國的分公司應就其該分公司的10萬美元利潤向甲國繳納公司所得稅;乙國的子公司應就其50萬美元向乙國繳納公司所得稅;R公司應就其總公司所獲的全部利潤,包括甲國分公司的10萬美元和乙國子公司支付的股息20萬美元,向M國繳納公司所得稅。此外,R公司還應就從乙國子公司所收取的20萬美元股息向乙國繳納股息預提所得稅。2、甲國分公司所獲10萬美元,在納稅中存在國際重復征稅,這10萬美元既向甲國納稅,又向M國納稅;R公司就其從乙國子公司所獲取的20萬美元股息在向M國納稅時,既存在國際重復征稅對已向乙國繳納的預提所得稅而言,又存在國際重疊征稅(對子公司向乙國繳納的公司所得稅而言)。第四十一頁,共八十一頁。國際雙重征稅的解決辦法國際重復征稅的解決國際重疊征稅的解決第四十二頁,共八十一頁。國際重復征稅的解決一、雙邊解決法二、居住國的單邊解決法第四十三頁,共八十一頁。雙邊解決法即居住國和來源地國通過締結國際稅收協(xié)定避免重復征稅。通過締結雙邊或多邊國際稅收協(xié)定,對各自國家的稅收管轄權作出合情合理的約束和協(xié)調,以避免各國因稅收管轄權的重疊而對同一納稅人的跨國經濟活動重復征稅,同時也使各國在經濟生活日益國際化的條件下都分得適當的稅收利益。第四十四頁,共八十一頁。一般都承認所得來源地國家擁有優(yōu)先行使稅收管轄權的權力,并且由跨國納稅人的居住國選擇一定方法來消除國際重復征稅。第四十五頁,共八十一頁。居住國的單邊解決法1、免稅法2、扣除法3、抵免法第四十六頁,共八十一頁。免稅法免稅法是指居住國對其居民納稅人來源于境外的并已向來源國納稅的所得,應允許從其應稅所得(跨國所得)中扣除,免予征稅。歐洲大陸法系國家多采用免稅法。第四十七頁,共八十一頁。免稅法有兩種具體形式:(1)全額免稅法:指居住國對居民納稅人征稅時,允許從其應稅所得額中扣除來源于境外并已向境外(即來源國)納稅的那部分所得。全額免稅法對納稅人較為有利,但很少被采用。(2)累進免稅法:指居住國雖然從居民納稅人的應稅所得(跨國所得)中,扣除了已向來源國繳納稅款的部分所得,但在對剩余所得確定適用稅率時,仍應將這部分免稅所得額考慮在內。注意累進稅率包括超額累進和全額累進第四十八頁,共八十一頁。全額累進稅率簡稱全累稅率,即征稅對象的全部數量都按其相應等級的累進稅率計算征稅率。超額累進稅率簡稱超累稅率,是把征稅對象的數額劃分為若干等級;對每個等級部分的數額分別規(guī)定相應稅率,分別計算稅額,各級稅額之和為應納稅額,超累稅率的“超”字,是指征稅對象數額超過某一等級時,僅就超過部分,按高一級稅率計算征稅。

第四十九頁,共八十一頁。假設A國居民M共有所得50萬美元,包括來自于A國境內的收入42萬美元,來自于另一B國的收入8萬美元。A國的全額累進所得稅率為:42萬美元,20%;50萬美元,25%;B國的所得稅率為15%.(1)采用全額免稅法

M在其居民國A國應負擔的納稅額:42萬美元×20%=8.4萬美元(2)采用累進免稅法

M在其居民國A國應負擔納稅額:42萬美元×25%=10.5萬美元

第五十頁,共八十一頁。扣除法指居住國對居民納稅人征稅時,允許從應稅所得(跨國所得)額中扣除已向來源國繳納的稅款,其余額適用居住國所得稅稅率。居民納稅人在其居住國的應納稅額=(居住國內外全部應稅所得-國外已納稅額)×居住國所得稅率第五十一頁,共八十一頁。假設A國居民M共有所得50萬美元,包括來自于A國境內的收入42萬美元,來自于另一B國的收入8萬美元。A國的分級所得稅率為:42萬美元,20%;50萬美元,25%;B國的所得稅率為15%.M在其居民國A國應負擔納稅額:(50-8*15%)*20%=9.76第五十二頁,共八十一頁。抵免法指居住國就本國居民納稅人來源于境內外的全部所得征稅,但對于其在來源地國已經繳納的那部分稅款,可以在向本國繳納的稅款中扣除。即以納稅人在境外已繳納的稅款沖抵其在境內應繳納稅款的一部分。居民納稅人在其居住國的應納稅額=居住國內外全部應稅所得×居住國所得稅率-國外已納稅額第五十三頁,共八十一頁。假設A國居民M共有所得50萬美元,包括來自于A國境內的收入42萬美元,來自于另一B國的收入8萬美元。A國的分級所得稅率為20%;B國的所得稅率為15%.按抵免法:50萬×20%-8萬×15%=8.8萬第五十四頁,共八十一頁。抵免法全額抵免與限額抵免目前,在實行抵免法的國家中,大多采用限額抵免,即居住國允許跨國納稅人扣除其國外已納稅款的最大數額為國外所得部分按居住國所得稅法計算的應納稅額。抵免限額=在收入來源地的所得×居住國現(xiàn)行所得稅率第五十五頁,共八十一頁。假設A國居民M共有所得50萬美元,包括來自于A國境內的收入42萬美元,來自于另一B國的收入8萬美元。A國的分級所得稅率為20%;B國的所得稅率為15%.抵免限額=8萬×20%=1.6萬在B國交所得稅:8萬×15%=1.2萬在A國國交所得稅:50萬×20%-1.2萬=8.8萬第五十六頁,共八十一頁。假設A國居民M共有所得50萬美元,包括來自于A國境內的收入42萬美元,來自于另一B國的收入8萬美元。A國的分級所得稅率為15%;B國的所得稅率為20%.抵免限額=8萬×15%=1.2萬在B國交所得稅:8萬×20%=1.6萬在A國國交所得稅:50萬×20%-1.2萬=8.8萬第五十七頁,共八十一頁。限額抵免又有分國限額、綜合限額及分項限額之分。第五十八頁,共八十一頁。假設P為A國居民公司,某納稅年度內有來源于居住國境內所得500萬美元,來源于B國所得50萬美元和C國所得100萬美元。A國稅率為40%,B國稅率為50%,C國稅率為30%.P基于如上所得向B國繳納所得稅25萬美元,向C國繳納所得稅30萬美元。第五十九頁,共八十一頁。分國限額抵免法B國的抵免限額=50萬美元×40%=20萬美元C國的抵免限額=100萬美元×40%=40萬美元由于P公司在B國繳納的稅額25萬美元超過了該國抵免限額,因而只能就等于抵免限額的部分進行抵扣,即只能在向A國的應納稅額中扣除20萬美元,超過的5萬美元則無法獲得抵免。P公司向C國繳納的稅額為30萬美元,低于該國的抵免限額,因而可以全額得到抵免。

P公司向A國實際應繳納的稅款=(500萬美元+50萬美元+100萬美元)×40%-(20萬美元+30萬美元)=210萬美元

第六十頁,共八十一頁。綜合限額抵免法綜合抵免限額=(50萬美元+100萬美元)×40%=60萬美元P公司共在外國繳納稅款=25萬美元+30萬美元=55萬美元由于P公司已向外國政府繳納的稅款數額低于計算出的抵免限額,因而可以在其向A國的應納稅額中得到全部扣除,即:P公司向A國實際應繳納的稅款=(500萬美元+50萬美元+100萬美元)×40%-55萬美元=205萬美元第六十一頁,共八十一頁。國際重疊征稅的解決1、股息收入國的做法(1)對來自國外的股息減免所得稅(2)準許國內母公司與國外子公司合并報稅(3)實行間接抵免第六十二頁,共八十一頁。間接抵免法該項股息所應分擔的子公司所得稅額=子公司繳納所得稅總額×(母公司取得股息/子公司稅后凈利潤)母公司由子公司獲取的所得額=股息+該項股息所應分擔的子公司所得稅額抵免限額=母公司由子公司獲取的所得額×母公司所在國所得稅率將第一項與第三項加以比較,確定實際可以抵免的所得稅額,進而計算母公司實際應向其所在國繳納的稅額:應納稅額=(母公司境內所得額+母公司由子公司獲取的所得額)×母公司所在國稅率-可以實際抵免的所得稅額第六十三頁,共八十一頁。國際重疊征稅的解決2、股息支付國的做法(1)雙稅率制(2)折算制第六十四頁,共八十一頁。第四節(jié)國際逃稅與避稅一、國際逃稅與避稅的概念二、國際逃稅與避稅的成因與危害三、國際逃稅與避稅的方式四、防止國際逃稅與避稅的法律措施第六十五頁,共八十一頁。國際逃稅與避稅的概念國際逃稅是指納稅人故意或有意識地不遵守征稅國法律的行為。國際避稅則是納稅人利用法律上的某種漏洞或含糊之處的方式來安排自己的事務,以致減少其本應承擔的納稅數額。第六十六頁,共八十一頁。國際逃稅與避稅的成因國際逃稅與避稅的產生有主觀與客觀兩個方面的原因。在主觀上,少納稅、多獲利是每一個納稅人所共同追求的目標,跨國納稅人總想通過各種方式,運用各種手段,以期減輕甚至逃避稅收,牟取額外的經濟利益。在客觀上,國家稅法間的差異往往為跨國納稅人進行國際逃避稅收活動提供了可乘之機。第六十七頁,共八十一頁。國際逃稅與避稅的危害國際逃稅與避稅嚴重損害了有關國家的稅收利益;國際逃稅與避稅活動使得稅收公平原則難以實現(xiàn);國際逃稅與避稅活動是對國家稅收法制和稅務當局的蔑視,其成功勢必造成國家稅法和稅務當局威信的降低、尊嚴的喪失,從而助長新的逃避稅收活動;國際逃稅與避稅活動還會導致國際資本的不正常流動。第六十八頁,共八十一頁。國際逃稅的方式1.虛報稅收扣除項目2.虛報投資額3.虛列借款4.偽造單據、賬冊5.匿報應稅所得6.現(xiàn)金交易和易貨交易第六十九頁,共八十一頁。國際避稅的主要方式1.通過納稅主體的跨國移動進行國際避稅這種方式主要通過自然人、法人改變其住所、居所等稅收連結點,達到規(guī)避原先適用的對其不利的居民稅收管轄權,選擇對其有利的居民稅收管轄權的目的。第七十頁,共八十一頁。2.通過征稅對象的跨國移動進行國際避稅這種方式主要通過調整經營所得或成本費用、營業(yè)損失等可扣除項目在不同稅收管轄權之間的分布,改變在不同稅收管轄權之下的應納稅所得,從而達到調整利潤、減輕稅負的目的。該方式的客觀表現(xiàn)形式就是征稅對象(即應納稅所得)在不同國家之間的移動。這種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幾種方法:第七十一頁,共八十一頁。(1)轉移定價是指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稅境國經營的跨國公司,利用各稅境稅國稅收規(guī)定的不同,通過人為地確定背離市場的價格進行內部交易,以達到跨國避稅的目的。第七十二頁,共八十一頁。(2)不合理的分攤成本和費用是跨國公司內部總機構和各分支機構之間經常采用的一種逃避稅方法。它是指跨國公司內部總機構與國外分公司之間,通過不合理的分攤有關成本和費用的方法,人為的增加某一分支機構的成本和費用開支,從而減少某一分支機構的盈利數額,達到逃避該機構所在國家稅收的目的。第七十三頁,共八十一頁。3、用國際避稅港逃避稅世界上有些國家和地區(qū)實行不征直接稅或低直接稅稅率,或者實行特別的稅收優(yōu)惠,所以,在那里可以擁有財產而無需納稅或僅需納很少的稅,這樣的地方稱“避稅地”(亦稱“避稅港”、“避稅天堂”)

避稅地大多是島嶼或港口,也有少數沿海和內陸小國,例如:巴哈馬、百慕大、開曼群島、馬恩島、荷屬安的列斯、英屬維爾京群島、直布羅陀、瑞士、澳門、香港、利比里亞和巴拿馬等。通過在避稅地設立所謂的“海外公司”

,可以比較方便地進行以這些海外公司為基地的國際避稅活動。第七十四頁,共八十一頁。防止國際逃稅與避稅的法律措施(1)防止國際逃稅與避稅的一般國內法律措施這類措施主要包括: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