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打印版本佟麟閣_第1頁
下載打印版本佟麟閣_第2頁
下載打印版本佟麟閣_第3頁
下載打印版本佟麟閣_第4頁
下載打印版本佟麟閣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佟麟閣為國捐軀的國民黨高級將領01人物生平人物紀念目錄02基本信息佟麟閣(1892年10月29日—1937年7月28日),原名凌閣,字捷三。河北高陽人。早年投身軍旅。七七事變爆發(fā)時,官至國民革命軍軍長。七七事變后,率部堅守北平南苑,在與日軍鏖戰(zhàn)中殉國。他是抗戰(zhàn)全面爆發(fā)后,首批為國捐軀的國民黨高級將領之一。南京國民政府下令追認他為陸軍上將。2009年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2014年9月,佟麟閣將軍名列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人物生平少年立志投筆從戎成為將領討伐軍閥駐軍天水再度出山010302040506人物生平抗日英雄撤職退隱復出抗戰(zhàn)壯烈殉國人物生平少年立志1935年佟麟閣與彭靜智和次子佟兵在張家口1892年10月29日佟麟閣生于河北高陽縣一戶農民家庭,他幼時就學于舅父胡老先生門下,習讀四書五經。1900年7月,高陽居易水之南,保定府之東,慘遭八國聯(lián)軍之日軍的大肆燒殺擄掠。閭里成墟,百姓流離失所,困苦之情,不堪言狀。當時8歲的佟麟閣親眼目睹國家的屈辱與人民的苦難,從此萌發(fā)時投筆從戎,遂萌救國之念。17歲時佟麟閣通過舅父的介紹,從當?shù)乜h官署謀得一個筆帖士的職位,做些繕寫工作,每月領取微薄的收入補貼家用。期間在父母的撮合下,佟麟閣與本縣一農家女子彭靜智結婚。投筆從戎1911年11月,為響應辛亥革命,河北灤州爆發(fā)了由馮玉祥、王金銘、施從云等領導的反清起義,佟麟閣于這時從戎參軍,投入馮玉祥營下為哨兵,后來升為哨長。1913年,馮玉祥任備補軍左翼第一旅旅長兼第一團團長時,因為其信仰基督教,隨將基督教教義引入軍中,作為練兵的補助方法。此時佟麟閣在第一團當排長,受馮玉祥影響和對基督教教義的認同,便皈依基督,抱定要象耶穌那樣為久受苦難的中國人而犧牲的信念,克盡軍人保國衛(wèi)民的天職。成為將領1914年,佟麟閣任第十六混成旅第一團第三營第二連連長,駐防陜西。趙登禹在該連入伍。佟見趙驍勇過人,遂結生死之交,后來趙當了馮玉祥的隨從衛(wèi)兵。1917年,駐防廊坊,參加馮玉祥領導的“廊坊起義”。張勛被擊敗后,佟麟閣任第一團第一營副營長;1920年,任第四團的營長,駐防湖北;不久又調駐信陽。在駐信陽時,馮玉祥部因不屬直系,又未參加直直皖戰(zhàn)爭,而得不到吳佩孚的薪餉供應。官兵以鹽水和雜糧勉強度日。佟麟閣常以“餓死事小,失節(jié)事大”和“真愛民,不擾民”的道理,勉勵該營官兵,嚴守軍紀,同甘共苦,共度難關。他還帶領全營兵為信陽城區(qū),翻修街道,兩旁植樹,造福于民。1921年,馮玉祥入陜打敗陜西督軍陳樹藩后,第十六混成旅擴編為陸軍第十一師,佟麟閣在該師第二十二混成旅第一團任營長。1922年,第一次直奉戰(zhàn)爭起,馮玉祥打敗河南督軍趙倜,自任河南督軍后,即擴充和整頓軍隊,編練了兩個補充團,每團兩千人,佟麟閣升為團長,隸屬宋哲元的第二十五混成旅。不久,馮玉祥任陸軍檢閱使,部隊開駐北京南苑。佟麟閣任第二十五混成旅第一團團長,在馮部的“陸軍檢閱使署高級教導團”帶職受訓一年。他勤奮學習,名列前茅。每日課畢,仍然不顧疲勞地處理團務,受到好評。1924年,佟麟閣升任陸軍第二十五......討伐軍閥抗日英雄佟麟閣印章(底面)1926年,段祺瑞等借口國民軍“赤化”,組織討赤聯(lián)軍,糾集五十余萬之眾分五路向國民軍進攻。國民軍被迫撤出北京,主力退守南口附近。此時馮玉祥已赴蘇聯(lián)考察。由張之江任國民軍總司令。佟麟閣任國民軍第十一師師長。該師轄第三十一、三十二、三十三旅。佟麟閣與劉汝明的第十師防守南口,青龍橋、延慶一帶陣地,張作霖、吳佩孚聯(lián)合山西閻錫山集中優(yōu)勢兵力,配備坦克、鋼甲車等新式武器,向第十一師與第十師發(fā)起猛攻,戰(zhàn)事持續(xù)半年之久。佟麟閣在接受防守南口、延慶方面的任務后,即召集有關人員研究作戰(zhàn)方案。他對形勢的分析是:第一,吳佩孚等倒行逆施,早巳引起國人公憤。這一次討赤,師出無名,得不到老百姓的擁護。第二、吳佩乎、張作霖、閻錫山三家是合股公司,各有各的打算。打了勝仗,他們能夠暫時湊合在一起,一旦打了敗仗,就會出現(xiàn)矛盾,甚至于各奔前程。第三,南口一帶形勢險要,我們居高臨下,以逸待勞,有制敵取勝的把握。據此只要選好陣地,巧妙地構筑工事,善于捕捉戰(zhàn)機,用各種辦法消耗敵人,打擊敵人,完全可以少勝多,堅守陣地。8月,國民軍終因力量不支,導致南口兵敗。張之江總司令命令佟麟閣和劉汝明兩師西撤。佟鱗閣的第十一師至五原,后進甘肅。1926年8月,馮玉祥從蘇聯(lián)回國,舉行“五原誓師”響應北伐,宣布全軍官兵加入國民黨。當時,國民軍的楊虎城等部被吳佩孚的劉鎮(zhèn)華部包圍在西安已達八個多月之久,危在旦夕。馮玉祥派出主力,星夜馳援......駐軍天水抗日英雄佟麟閣曾用過的石碾1927年,佟麟閣駐軍天水,兼任甘肅省隴南鎮(zhèn)守使,上任后致力于刷新政治,興辦地區(qū)福利,厲行禁煙禁毒,提倡婦女放足,創(chuàng)建學校和孤兒院等慈善事業(yè),深得民心。他為官清廉,常微服出訪,體察民情。有一次他到某縣視察時。該縣不法縣長一向為非作歹,畏懼丟官,進行賄賂,受到嚴詞斥責,即被撤職。他離任之時,紳民送者萬余家。寧漢分裂后,武漢國民政府將國民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二集團軍,任馮玉祥為總司令。馮玉祥在西安就職,隨后把所部分為五路向河南進軍,第十一師師長佟麟閣為第五路副總司令(司令為石友三)。石、佟率領十一師等部于5月東出潼關,攻占洛陽、孟津。8日,過偃師時,奉軍援軍至,企圖阻其前進。佟麟閣部憑黑石關之險與奉軍激戰(zhàn),奉軍不支,向孝義退卻。佟麟閣即與第三路軍匯合追擊之。1927年5月30日,占領孝義、鄭州。6月1日,占領開封,與北伐軍唐生智部會師鄭州。爾后在豫、魯兩省與奉、直軍繼續(xù)作戰(zhàn),戰(zhàn)無不勝。1928年1月,國民黨南京政府再次北伐。佟麟閣任第二集團軍第三十五軍軍長兼第十一師師長。轉戰(zhàn)于豫、魯、冀各省......再度出山1929年1月,南京國民政府召開整編會議,馮玉祥的第二集團軍為第二編遣區(qū)轄十二師。佟麟閣重被起用,任整編以后的第十一師師長。佟將軍指揮二十九軍士兵在盧溝橋上抗擊日軍1930年中原大戰(zhàn)期間,佟麟閣奉馮玉祥之命,在西安建立新一軍,任軍長兼第二十七師師長,負責召集西北軍舊部,招募新兵,積極訓練,鞏固后方。佟麟閣善于練兵,馮玉祥曾稱贊“佟善練兵心極細”。他常講述歷代民族英雄的事跡,以培養(yǎng)官兵愛國愛民的精神。在訓練和作戰(zhàn)時,佟麟閣做到有功必賞,有過必罰。他對于犯錯誤的官兵,打破西北軍的慣例,一向不準肉體懲罰。官兵的問題嚴重,但沒有觸及刑律,便責令他們在適當?shù)膱龊蠙z討,并提出個人改進措施;凡能認識錯誤并決心改正的,就不追究;對于官兵的一般錯誤,主張私下規(guī)勸,不再公開批評。1930年中原大戰(zhàn)討蔣失敗,他與馮玉祥一同住在峪道河過著隱居生活,每天與馮一起讀書練字,探討軍事政治斗爭的經驗教訓,并聆聽進步人士和共產黨人的講課。他們有時也上山打獵,過著清閑的生活。1932年8月,宋哲元任察哈爾省主席。佟麟閣受宋的邀請擔任察哈爾省警務處長兼領張家口......抗日英雄1933年5月23日,日本關東軍參謀長小磯國昭向路透社記者發(fā)出狂妄叫囂:“為保衛(wèi)‘滿州國’西境安全,日軍有進駐張家口之必要。”察省形勢,益行危急,察哈爾省民眾抗日同盟軍總司令馮玉祥于26日發(fā)表抗日通電。同日,佟鱗閣、高樹勛等十四名將領在張家口聯(lián)名通電,響應馮玉祥的號召,參加抗日同盟軍。內稱:奉讀宥電,慷慨陳詞,抑郁精神,大為振奮,表示今后愿在馮總司令領導之下,團結民眾,武裝民眾,誓以滿腔熱血,灑遍疆場,保我河山,收復失地。馮玉祥任命佟麟閣為抗日同盟軍第一軍軍長,仍代理察省主席。第一軍轄四個師及一個獨立旅,這是支抗日同盟軍的基本隊伍。在召開的抗日同盟軍第一次代表大會上,成立了同盟軍軍事委員會,選舉了委員三十五人,常委十一人,佟麟閣是委員和常委之一。6月20日,佟麟閣、吉鴻昌、方振武等二十六名將領聯(lián)名通電表示:為民族生存而戰(zhàn)斗,應民眾要求而奮起,敢對國人一掬肺腑。凡與敵人同一戰(zhàn)線者皆為吾仇。并宣布:重整義師,克日北指,克復察省失地,再圖還我河山,……四省不復,此心不渝。佟麟閣積極與北路前敵總指揮吉鴻昌,北路前敵總司令方振武等密切配合,并派出第一軍的第二師受吉鴻昌指揮,出兵張北,猛烈攻擊敵偽軍,先后收復康保、寶昌、沽源,又乘勝挺進,7月12日克復多倫。共擊斃日軍茂木騎兵第四團及偽軍李華岑等千余人。抗日同盟軍軍威大振。佟麟閣在此期間,治軍理政,運籌帷幄,籌備軍需,安定后方,出版《國民新報》,宣傳抗日主張,組織民眾武裝,擔任前方運輸......撤職退隱抗日英雄佟麟閣戰(zhàn)斗過的地方抗日同盟軍被迫撤銷后,宋哲元回察主政。佟麟閣深感抗日之志未遂,而山河破碎,國運垂危,不勝悲憤,于是退居北平香山寓所,與家人團聚,奉養(yǎng)雙親。寄情于研讀圣經、周易,寫字、攝影、打獵,以待報國時機。在隱退期間,宋哲元再三敦請佟麟閣出山,負責軍事。第二十九軍的師長馮治安、趙登禹、張自忠、劉汝明等亦聯(lián)袂相邀。此時天津大學生和人民群眾的抗日救亡運動,日益激昂。佟麟閣感到抗日救國之日到來,于是欣然出山。回任第二十九軍副軍長兼軍事訓練團團長(教育長為張壽齡),還兼大學生軍訓班主任,住南苑二十九軍軍部,主持全軍事務。整軍經武,夙夜匪懈。他曾對人說“中央如下令抗日,麟閣若不身先土卒行,君等可執(zhí)往天安門前,挖我兩眼,割我兩耳”。聲情激越,聞者熱血沸騰。全國有志抗日救國青年,慕將軍堅決抗日的聲譽,或跋涉千里,或從海外歸來,有的就是抗日同盟軍的干部和共產黨員,都來參加第二十九軍,入軍事訓練團受訓。復出抗戰(zhàn)宋哲元負責維持冀察政局,被外敵內奸威脅引誘,進退兩難,窮于應付,便借為父親修墓和養(yǎng)病為名,干1937年2月底離開,而以佟麟閣代理軍長職務,直接負軍事指揮之責。佟麟閣身負二十九軍指揮重任,乃時時以國家處境之危,二十九軍責任之重,教育官兵,使明戰(zhàn)伐,他還隨時將敵我情況報告中央和馮玉祥(這時馮玉祥在南京任軍事委員會副委員長),使上下無所隔離。他與馮治安、趙登禹、張自忠、劉汝明諸師長精誠團結,以共同御敵,二十九軍將士之所以拼命赴敵,多得力于佟麟閣的明恥教戰(zhàn)。1937年7月6日,日軍駐豐臺的清水節(jié)郎中隊,全副武裝,要求通過宛平縣城到長辛店地區(qū)演習。宛平第三十七師駐軍不許,相持達十余小時。二十九軍當即作了應變準備,嚴陣以待。至晚,敵始退去。7日夜間,日軍一個中隊突然向盧溝橋守軍發(fā)起攻擊。佟麟閣代軍長立即命令三十七師一一○旅旅長何基灃自衛(wèi)還擊。該旅吉星文團金振中營遂奮起抵抗。盧溝橋的槍聲,響徹了大地,全面抗戰(zhàn),從此爆發(fā)。后排右起:佟麟閣、趙登禹、馮治安、鄭大章七七事變爆發(fā)后,佟麟閣以副軍長之職負責軍事指揮,以軍部名義向全軍官司兵發(fā)出命令:凡是日軍進犯,堅決抵抗,誓與盧溝橋共存亡,不得后退一步。時人在《北平時報》贊佟麟閣說:“佟副軍長善治軍,第二十九軍紀律嚴明,勇于作戰(zhàn),而于老百姓秋毫不犯,佟將軍訓練之力也。”“軍士于烈日守城,各隊前置水一桶,用開水以止渴,商民感激欲泣,敬獻西瓜,堅決不受,對老百姓恭而有禮,殺敵則勇猛武倫,堪......壯烈殉國1937年7月28日,日軍向北平發(fā)動總攻擊,進犯南苑,時任第29軍副軍長的佟麟閣與132師師長趙登禹指揮29軍死守南苑,佟麟閣被機槍射中腿部,部下勸其退下,他執(zhí)意不肯,仍帶傷率部激戰(zhàn)。與日軍從拂曉戰(zhàn)至中午,頭部又再受重傷,終因流血過多壯烈殉國,時年45歲。人物紀念人物紀念佟麟閣是全面抗戰(zhàn)爆發(fā)后捐軀疆場的高級將領,馮玉祥將軍聞訊后,懷悲寫下《吊佟趙》一詩,悼念佟麟閣和一同犧牲的趙登禹將軍。佟麟閣骨骸尋獲后,夫人彭靜智及子女含悲收斂,隱姓埋名,寄厝于北平柏林寺,寺中方丈出于對將軍抗日愛國的敬慕,即使是北平淪陷,也始終嚴守秘密,其靈柩前只擺放著“先府君胡口口之靈”的牌位,直到抗戰(zhàn)勝利后國奠于香山。以抗日將領命名的佟麟閣路1937年7月31日,國民政府發(fā)布褒恤令,追贈佟麟閣為陸軍上將,生平事跡,宣付史館,以彰忠烈。北京佟麟閣路毛澤東同志對佟麟閣的獻身精神給予很高的評價。他在1938年3月12日延安紀念孫總理逝世十三周年及追悼抗敵陣亡將士大會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