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卵巢轉移性腫瘤的形態(tài)特征及鑒別診斷_第1頁
常見卵巢轉移性腫瘤的形態(tài)特征及鑒別診斷_第2頁
常見卵巢轉移性腫瘤的形態(tài)特征及鑒別診斷_第3頁
常見卵巢轉移性腫瘤的形態(tài)特征及鑒別診斷_第4頁
常見卵巢轉移性腫瘤的形態(tài)特征及鑒別診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卵巢轉移性腫瘤定義:卵巢外的原發(fā)瘤轉移至卵巢的腫瘤,包括鄰近器官和組織直接蔓延到卵巢的腫瘤也屬同一范疇。目前一頁\總數(shù)四十頁\編于二十點卵巢轉移性腫瘤卵巢轉移性惡性腫瘤的來源較廣泛,可來自結腸、胃、乳腺、子宮內膜、淋巴瘤和白血病等。Demopoulos等研究結果顯示,卵巢轉移性惡性腫瘤來自乳腺的約占32%,來自結腸的約占18%,來自生殖系統(tǒng)的占16%。大體所見常有助于鑒別原發(fā)性和轉移性腫瘤。目前二頁\總數(shù)四十頁\編于二十點卵巢轉移性腫瘤大體評估卵巢原發(fā)性粘液性腫瘤常大于轉移性粘液性腫瘤,前者最大徑可達20-30cm,后者最大徑通常小于或等于10cm。轉移性腫瘤常累及雙側卵巢,多數(shù)卵巢原發(fā)性腫瘤是單側性的(但漿液性癌是個例外)。目前三頁\總數(shù)四十頁\編于二十點卵巢轉移性腫瘤大體評估多結節(jié)的外觀和卵巢表面種植是診斷轉移性腫瘤的線索。卵巢實質均勻增大且無囊腫形成,常見于轉移性乳腺癌、印戒細胞腫瘤和淋巴瘤。腫瘤大且伴有明顯的壞死和出血,常見于轉移性結腸癌。目前四頁\總數(shù)四十頁\編于二十點卵巢轉移性腫瘤的分類目前五頁\總數(shù)四十頁\編于二十點轉移性子宮內膜癌子宮內膜樣腺癌占所有卵巢轉移癌的15%-20%。通常很難區(qū)分是子宮內膜轉移而來還是卵巢原發(fā)性子宮內膜樣腫瘤,因為子宮內膜樣卵巢腺癌患者中有高達12%同時還有子宮內膜腺癌。目前六頁\總數(shù)四十頁\編于二十點

轉移性子宮內膜癌此外,除了子宮內膜樣癌外的卵巢腫瘤也可以有子宮內膜樣腺體結構,如子宮內膜樣卵黃囊瘤、Sertoli-Leydig細胞瘤、室管膜瘤、透明細胞性常腺癌等。目前七頁\總數(shù)四十頁\編于二十點轉移性子宮內膜癌支持卵巢轉移的表現(xiàn):子宮內膜腫瘤大,卵巢腫瘤小;伴有子宮內膜非典型性增生;子宮內膜腫瘤浸潤子宮肌層深層或肌層血管;兩個部位腫瘤具有類似的分子遺傳學和核型異常;雙側卵巢腫瘤;目前八頁\總數(shù)四十頁\編于二十點轉移性子宮內膜癌支持卵巢轉移的表現(xiàn):卵巢表面、血管或卵巢門均受累或輸卵管腔內見腫瘤碎片;卵巢腫瘤呈多結節(jié)生長方式;缺乏卵巢子宮內膜異位癥或腺纖維瘤;少數(shù)情況下,繼發(fā)于伴有鱗狀化生的子宮內膜樣腺癌的卵巢表面病變,表現(xiàn)為角化物或成熟鱗狀細胞鬼影,伴有異物巨細胞反應。目前九頁\總數(shù)四十頁\編于二十點Krukenberg瘤“Krukenberg瘤”這一術語是專指具有獨特組織學形態(tài)的卵巢腺癌,定義為含有印戒細胞成分的轉移癌,其印戒細胞至少占腫瘤的10%以上。

Krukenberg瘤占所有卵巢轉移癌的3%-8%,70%以上的Krukenberg瘤來源于胃,其它病例多數(shù)來源于闌尾、結腸、膽囊、膽道和乳腺。目前十頁\總數(shù)四十頁\編于二十點Krukenberg瘤大體特征:80%以上病例腫瘤為雙側性。卵巢不對稱性增大,一側卵巢直徑通常大于10cm,有時可達25cm。腫瘤通常為實性,伴有圓凸形成,有時呈腦回狀。腫瘤切面白色或淡黃色到褐色,伴灶狀紫色、紅色區(qū)域。腫瘤質地硬韌,呈肉樣、膠東狀、海綿狀。

某些腫瘤均勻一致,類似于纖維瘤。偶爾形成含有粘液或水樣液體的薄壁囊腫。目前十一頁\總數(shù)四十頁\編于二十點大體特征目前十二頁\總數(shù)四十頁\編于二十點Krukenberg瘤顯微鏡下特征:腫瘤鏡下示多形性印戒細胞與肥胖梭形間質細胞密切混合。富含粘液的印戒細胞可呈單個或小簇狀分布,但小梁狀、管狀、腺泡狀及小囊也可出現(xiàn)。梭形間質細胞可以明顯或不明顯。印戒細胞的胞質通常淡染呈空泡狀,細胞主要分泌中性粘液,PAS或粘液卡紅染色,可顯示細胞的本質和排列。目前十三頁\總數(shù)四十頁\編于二十點顯微鏡下特征目前十四頁\總數(shù)四十頁\編于二十點顯微鏡下特征目前十五頁\總數(shù)四十頁\編于二十點Krukenberg瘤鑒別診斷:伴有印戒細胞的透明細胞癌:

透明細胞癌具有明確的其它特征性形態(tài),例如幾乎總是存在乳頭狀結構。透明細胞癌常伴有子宮內膜異位癥。伴有印戒細胞的粘液性類癌:

這些腫瘤在結構和細胞學上分化較好,雙側發(fā)生少見,可能伴有皮樣囊腫。應該注意,Krukenberg瘤可能含有神經(jīng)內分泌細胞。目前十六頁\總數(shù)四十頁\編于二十點Krukenberg瘤鑒別診斷:Sertoli-Leydig細胞瘤:出現(xiàn)富于細胞的小葉、小管和黃素化的間質細胞,可能提示Sertoli-Leydig細胞瘤的診斷。硬化性間質瘤:

這些腫瘤的印戒細胞含有脂質而非粘液印戒細胞間質瘤:

這種腫瘤的空泡細胞粘液染色陰性。目前十七頁\總數(shù)四十頁\編于二十點轉移性結直腸癌大體特征:約60%結腸直腸轉移癌為雙側性,腫瘤常較大,可以形成非特異性實性團塊,但常呈囊實性結構。典型的切面質脆易碎,為黃色或灰白色糊狀組織,伴有囊腫形成。囊內為壞死性、粘液樣、透明或血性內容物。目前十八頁\總數(shù)四十頁\編于二十點轉移性結直腸癌顯微鏡下特征:腫瘤特征性表現(xiàn)為,排列呈篩狀結構的大小不等的腺體,廣泛的“污穢性壞死”,以及腺上皮局灶性節(jié)段性壞死。腺體一般內襯復層柱狀上皮,伴有中-重度細胞非典型性,常見核分裂象,幾乎總是能夠證實粘液生成,但一般局限于胞質尖端及腺腔。常見淋巴血管浸潤。目前十九頁\總數(shù)四十頁\編于二十點顯微鏡下特征目前二十頁\總數(shù)四十頁\編于二十點轉移性結直腸癌鑒別診斷:原發(fā)性子宮內膜樣腺癌:

轉移性結直腸癌有明顯的污穢性壞死、節(jié)段性壞死,核的級別與核分裂象明顯高于具有類似分化程度的子宮內膜樣腺癌;

缺乏鱗狀化生、腺纖維瘤性區(qū)域、子宮內膜異位癥,有助于除外子宮內膜樣腺癌的診斷。目前二十一頁\總數(shù)四十頁\編于二十點轉移性結直腸癌鑒別診斷:原發(fā)性粘液性腺癌:

這些腫瘤很少出現(xiàn)雙側性、多結節(jié)性、污穢性壞死、血管浸潤及卵巢表面受累;

廣泛的粘液性腫瘤的背景下出現(xiàn)小灶性腺癌,更支持位原發(fā)性腫瘤;若出現(xiàn)皮樣囊腫,不支持轉移性腫瘤。目前二十二頁\總數(shù)四十頁\編于二十點轉移性結直腸癌鑒別診斷:透明細胞癌和分泌性子宮內膜樣癌(與轉移性透明細胞性結直腸癌鑒別):

雙側卵巢受累,出現(xiàn)明顯污穢性壞死及腺上皮局灶性壞死,均支持轉移性腸透明細胞癌診斷。目前二十三頁\總數(shù)四十頁\編于二十點轉移性類癌類癌轉移至卵巢的婦女中,40%具有類癌綜合征。多數(shù)原發(fā)性腫瘤見于小腸(通常為回腸),少數(shù)來自結腸、胃、胰腺或支氣管。典型的闌尾類癌轉移至卵巢非常罕見。目前二十四頁\總數(shù)四十頁\編于二十點轉移性類癌大體特征:卵巢腫瘤多數(shù)為雙側性,一般以實性為主,表面光滑。切面顯示單個或融合性,質硬黃色或白色實性結節(jié)。散在的囊腫類似于囊腺纖維瘤的表現(xiàn),其內一般充滿水樣液體。少數(shù)腫瘤以囊性為主??梢娋衷钚詨乃篮统鲅D壳岸屙揬總數(shù)四十頁\編于二十點轉移性類癌顯微鏡下特征:組織學結構類似于原發(fā)性類癌,常見島嶼狀、小梁狀結構,少數(shù)情況下可見實性管狀結構、濾泡樣結構。常見小圓形腺泡,常常含有均質嗜酸性分泌物,后者可能鈣化。目前二十六頁\總數(shù)四十頁\編于二十點轉移性類癌顯微鏡下特征:有時可見內襯腫瘤細胞的囊腫或濾泡樣結構。類癌是最常出現(xiàn)廣泛的纖維瘤樣間質增生的轉移性腫瘤,偶爾間質出現(xiàn)廣泛的玻璃樣變性。除了具有豐富的嗜酸性胞質的細胞外,腫瘤的細胞學特征和發(fā)生在其他部位的類癌相似。目前二十七頁\總數(shù)四十頁\編于二十點顯微鏡下特征目前二十八頁\總數(shù)四十頁\編于二十點轉移性類癌鑒別診斷:發(fā)性卵巢類癌:

伴有皮樣囊腫、粘液性腫瘤或卵巢甲狀腺腫,幾乎可以除外轉移性腫瘤。成年型顆粒細胞瘤:顆粒細胞胞質稀少,細胞核淡染,常有河核溝,細胞核排列常常雜亂無章,核仁相對不清。目前二十九頁\總數(shù)四十頁\編于二十點轉移性類癌鑒別診斷:Brenner瘤:

Brenner瘤的上皮巢含有移行細胞,細胞核卵圓形,淡染,具有核溝。而類癌的細胞核為圓形,伴有點彩狀的染色質。Sertli-Leydig細胞瘤(SLCT):與SLCT的性索樣結構相比,類癌的小梁往往較長,較粗,而且排列有序。目前三十頁\總數(shù)四十頁\編于二十點轉移性乳腺癌組織學上,乳腺癌是卵巢轉移性腫瘤最常見的原發(fā)部位之一。卵巢轉移見于大約15%的乳腺癌婦女的尸檢病例。乳腺癌卵巢轉移相關性臨床癥狀和體征少見。少數(shù)情況下在原發(fā)性腫瘤發(fā)現(xiàn)以前就有明顯的臨床轉移。乳腺小葉癌,包括印戒細胞型小葉癌比導管癌更容易轉移至卵巢。但卵巢轉移性乳腺癌75%為導管癌。目前三十一頁\總數(shù)四十頁\編于二十點轉移性乳腺癌大體特征:轉移性腫瘤的最大徑通常<5cm,約2/3病例為雙側性。腫瘤切面一般是實性,白色,散在到融合性結節(jié)。大約20%的病例以囊腫為主,少數(shù)腫瘤完全為囊性,偶可見乳頭狀結構。目前三十二頁\總數(shù)四十頁\編于二十點轉移性乳腺癌顯微鏡下特征:轉移性導管癌形成腺管狀、島嶼狀、小簇狀結構,其它結構包括篩狀、實性、乳頭狀。轉移性小葉癌常排列成條索狀,或可能具有島嶼狀或彌漫性生長方式。偶爾,腫瘤細胞可以單個散在分布。目前三十三頁\總數(shù)四十頁\編于二十點轉移性乳腺癌顯微鏡下特征:印戒細胞通常不明顯,但少數(shù)轉移性乳腺癌可以是krukenberg瘤。少數(shù)腫瘤由大的嗜酸性細胞組成。腫瘤的間質可以是疏松的,也可以很豐富,很少黃素化??梢娐殉擦馨凸芙櫍遗紶柡茱@著。目前三十四頁\總數(shù)四十頁\編于二十點顯微鏡下特征目前三十五頁\總數(shù)四十頁\編于二十點轉移性乳腺癌鑒別診斷:漿液性癌和未分化癌:

免疫組化有助于卵巢癌的鑒別診斷。WT1和CA125陽性支持原發(fā)性卵巢癌。GCDFP-15陽性強烈支持轉移性乳腺癌的診斷,GCDFP-15陽性出現(xiàn)在50%的乳腺小葉癌和75%的導管癌病例。目前三十六頁\總數(shù)四十頁\編于二十點轉移性乳腺癌鑒別診斷:纖維組織增生性小圓細胞腫瘤:

當小葉癌成巢生長在纖維組織增生性間質中時,需維組織增生性小圓細胞腫瘤與鑒別。GCDFP-15陽性而desmin陰性,可以排除纖維組織增生性小圓細胞腫瘤的診斷。目前三十七頁\總數(shù)四十頁\編于二十點轉移性乳腺癌鑒別診斷:惡性淋巴瘤和白血?。?/p>

惡性淋巴瘤和白血病浸潤卵巢呈彌漫性生長,偶爾為條索狀結構,造成鑒別診斷困難。上皮性抗原和GCDFP-15陽性,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