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在講之前請大家先回答一下問題?中國的陸地面積有多少?中國現(xiàn)今被外國侵占的領土有多少?地名............占領方....面積(KM)...現(xiàn)狀
薪島............朝鮮...................簽約長白天池東......朝鮮.....簽約
唐努烏梁海......俄羅斯....180000.......放棄江東64屯........俄羅斯......3000.......簽約
圖們江口........俄羅斯........20.......簽約孔社令-二連北...蒙古....160000.....簽約
阿爾泰山脊東....蒙古...........+.......簽約Karichilida.....哈薩克.................簽約
察汗鄂博........哈薩克.................簽約汗騰格里山地區(qū)..吉爾吉斯...2100...簽約
帕米爾地區(qū)......塔吉克.....27000.......簽約帕米爾地區(qū)......阿富汗.................簽約
達拉克地區(qū)......巴基斯坦...............簽約阿里南..........印度........2000.......被占
藏南(山南)......印度.......90000.......被占喜馬拉雅山南麓..尼泊爾.................簽約
江心坡地區(qū)......緬甸.......70000.......簽約南坎地區(qū)........緬甸.........220.......簽約
白龍尾島........越南...................被占南沙28島........越南......650000....被占
南沙2島.........印尼.......50000....被占南沙9島.........馬來西亞..270000....被占
南沙1島.........文萊........3000....被占南沙9島.........菲律賓....410000....被占
釣魚島..........日本......740000....被占南琉球..........日本......2267......放棄
我們960萬平方公里的國土上,在西藏,喜馬拉雅山脈南坡與印度接壤地區(qū),有一塊9萬平方公里的土地被侵占著,這塊土地就是——藏南,那個侵占我們的國家是——印度!也就是說,現(xiàn)在中印邊界東段的實際控制線并不是《中國地圖》上標著的國界線,而是我們的地圖上沒有的、屈辱的“麥克馬洪線”!
一、印度概況印度位于南亞次大陸印度半島,橫亙在印度洋中央,領土面積為297.47萬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七位;人口為11億,僅次于中國而居世界第二位。印度戰(zhàn)略位置重要:地中海、紅海、阿拉伯海、印度洋與太平洋的海洋交通樞紐,自古以來就是歐亞非海上大航道的咽喉要地。阿拉伯海印度洋太平洋地中海紅海印度的民族、宗教眾多、文化各異
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人種、宗教、語言博物館”人種:尼格羅-澳大利亞人種、蒙古人種、歐羅巴人種交匯地民族:印度斯坦、泰盧固、馬拉提、泰米爾、孟加拉、古吉拉特、馬拉雅蘭、坎納達、奧利亞、旁遮普、拉賈斯坦、比哈爾等十幾個大民族和300多個部落民。印度宗教眾多,對社會政治生活影響巨大
印度傳統(tǒng)宗教:印度教、佛教、耆那教、錫克教
外來宗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祆教、猶太教等印度各宗教徒占全國人口比例15世紀末,葡、荷、法、英西方殖民者入侵1849年英國東印度公司征服整個印度1947年印巴分治獲得獨立1950成立印度共和國19世紀50年代反英民族大起義,1858年印度由英國女王接管莫·卡·甘地賈·尼赫魯印度獨立后實行聯(lián)邦制,采用英國式的議會民主制和多黨制。國大黨:印度現(xiàn)存歷史最久的政黨,1885年成立,1947年獨立后至1977年執(zhí)政30年,2004年以國大黨為主的執(zhí)政聯(lián)盟在大選中獲勝執(zhí)政至今,現(xiàn)任國大黨主席為索尼婭?甘地。現(xiàn)任總理曼莫漢·辛格,為印度首任錫克族總理;現(xiàn)任總統(tǒng)普拉蒂巴?帕蒂爾為印度首任女總統(tǒng)。索菲亞·甘地曼莫漢·辛格普拉蒂巴?帕蒂爾人民黨、印度人民黨:1977年后,政黨聯(lián)盟曾多次與國大黨更替執(zhí)政。印度共產(chǎn)黨(馬):印度最大的左翼政黨,1964年由印度共產(chǎn)黨分裂出來,在議會中有50個席位,在西孟加拉邦和特里普拉兩個邦執(zhí)政。在西孟加拉邦連續(xù)執(zhí)政已31年。
獨立以來,印度大力發(fā)展民族經(jīng)濟,建立了比較完整的工業(yè)體系,實現(xiàn)糧食自給有余。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印度實行經(jīng)濟體制改革。進入21世紀,印度經(jīng)濟增長速度明顯加快,同中國一起,共同引起世界關注。
二、中印巴關系問題
二戰(zhàn)后,英國《蒙巴頓方案》實行印巴分治。印巴獨立以來,兩國始終存在歷史、領土、民族、宗教等紛爭,雙方在克什米爾地區(qū)的武裝沖突導致三次印巴戰(zhàn)爭。1971年12月第三次印巴戰(zhàn)爭中,在蘇聯(lián)支持下,印度武力肢解巴基斯坦,使東巴基斯坦獨立而成立孟加拉。東巴西巴(1947)孟加拉(1971)克什米爾中巴關系——全天候友好合作關系中巴雙方高層領導人交往頻繁,兩國在各個領域的互利合作關系不斷發(fā)展。2003年簽署中巴關于雙邊合作發(fā)展方向的聯(lián)合宣言。2005年兩國簽署了睦鄰友好合作條約。印度領導人有“亞洲中心論”和南亞霸主心態(tài);肢解巴基斯坦,吞并錫金,干預不丹等國家內(nèi)政,對中巴友好合作關系始終抱有戒心。中巴聯(lián)合研制的JF-17戰(zhàn)機,中方稱“梟龍”,巴方稱“雷電”戰(zhàn)斗機,2007年3月正式投入巴空軍。西方和印度都存在“中國威脅論”。美國從全球戰(zhàn)略和遏制中國的亞太戰(zhàn)略出發(fā),大力加強美印關系,2001年9·11事件后,美取消對印制裁,先后簽署美印10年軍事合作協(xié)議、民用核合作協(xié)議,事實上承認了印度的核國家地位,向印度兜售戰(zhàn)機等先進武器裝備。美國還聯(lián)合日本等國,試圖組建美日印澳軍事聯(lián)盟,其意圖明顯針對中國。印度針對中巴,大力發(fā)展核武、航母等軍備,制定東向戰(zhàn)略。2005年印度國防部長慕克吉訪美與美簽署兩國間10年軍事合作協(xié)議。
中美印關系與“中國威脅論”問題2006年3月美總統(tǒng)布什訪印,簽署美印民用核合作協(xié)議
三、中印邊境問題中印領土爭端具體地區(qū)這條線,在中國地圖上標明為中國領土,實際卻在印度的控制下,面積約9萬多平方公里。印度地圖已經(jīng)將其作為正式、合法邊界了,并在該地區(qū)成立了“阿魯納恰爾邦”,同時進行了大量移民。目前定居在那里的印度人比全西藏的人口總和還多兩倍。
印度,是目前與我國存有領土爭議面積最大的周邊國家。上個世紀50年代末以來,隨著印度領土野心的膨脹,印方在我西南邊境一帶不斷制造流血事端,蠶食我國領土,同時支持和收容西藏叛亂分子,致使兩國在1962年10月爆發(fā)了全面武裝沖突,此后兩國關系長期處于不正常狀態(tài)。盡管1976年中印兩國恢復了大使級外交關系,改革開放后雙方領導人也頻繁互訪,并簽署了一系列的協(xié)議和協(xié)定,但因邊界問題始終沒得到徹底解決,因此印度對我一直存有猜疑和戒心,影響和制約了雙邊系的深人發(fā)展和根本改變。一、中印邊界爭端簡介整個中印邊界全長1700公里,分東、中、西三段。在每一段邊界上都有爭議領土。
①東段:爭議領土9萬平方公里,是西藏南部的門隅-洛隅-下察隅地區(qū),全部被印度占領。中印實際控制線就是非法的“麥克馬洪線”。印度地圖已經(jīng)將其作為它的正式、合法邊界,并于1987年宣布成立了“阿魯納恰爾邦”,同時向該地區(qū)大量移民。目前定居在那里的印度人比全西藏的人口總和多兩倍。
②中段,爭議領土2000平方公里,也在西藏內(nèi),分為4處,全部被印度占領。
③在西段,爭議領土3.3萬平方公里,主要是我國新疆的阿克賽欽地區(qū)。其中印度占領巴里加斯一處,其余都控制在中國手中。
以上三段合計,印度共占領我9.2萬平方公里領土,相當于六個北京、一個浙江省、兩個半臺灣省,比英阿爭奪的馬島大10倍,比日俄爭執(zhí)的“北方四島”大20倍,為我國總領土的一百零一分之一。這樣大面積的領土爭端,在現(xiàn)代國際社會中,是一個國家非法侵占別國領土的最大案例,同時也是中華民族的極大恥辱。
整個中印邊界分為:西段(邊界線長為600公里)中段(450公里)東段(650公里)每一段邊界都有爭議地區(qū)。目前,中印兩國的實際領土控制線,在東段是中國一直不承認的“麥克馬洪線”。在西段,雙方爭議面積為3萬多平方公里,主要是我國的阿克賽欽地區(qū)。這一段中,除巴里加斯一處外,其余都控制在我們手中。在中段,雙方爭議面積約2100平方公里,分為四處,現(xiàn)在全部控制在印度手里。以上三段合計,成為中印爭議區(qū)的我國領土總面積為125500平方公里,其中我方控制了27%,印度非法侵占了73%。印度所占我國領土的面積,相當于六個北京市、一個浙江省或三個臺灣省,比英阿爭奪的馬島大10倍,比日俄爭執(zhí)的北方四大20倍?!?、中印邊界糾紛的根源——麥克馬洪線
中印邊界全長約1700公里,但整個邊界從來沒有正式劃定過。中印邊境戰(zhàn)爭的爆發(fā)不是偶然的,它有著深刻的歷史根源和復雜的背景。中印兩國的地圖一貫按照傳統(tǒng)習慣線標畫邊界,兩國人民亦遵守這條傳統(tǒng)習慣線。只是在英帝國主義統(tǒng)治了印度以后,把侵略擴張的矛頭指向中國的西南和西北邊疆地區(qū),這才逐步使中印邊界發(fā)生了分歧。英印政府利用中印邊界從未正式劃定的狀況,對中國西藏和新疆進行侵略擴張活動,從而埋下了爭執(zhí)的種子。
1914年3月24日,英國人麥克馬洪以粗略紅線劃了一條劃分印藏邊界東段邊界線的地圖,對此圖既沒有文字上的描述,也沒有說明是依據(jù)什么原則,麥克馬洪以威逼利誘(表示愿意支持西藏反對中國中央政府)的手段,說服西藏人同意了一種邊界線的劃法--把邊界線向北推移了大約一百公里,史稱“麥克馬洪線”。
2、“西姆拉會議”與“麥克馬洪線”
1914年,中國政府提議在倫敦召開會議,合理解決西藏問題。當時,因英國殖民勢力已完全控制了西藏地方政權,因此英國在同意召開“西藏問題會議”的同時,要求西藏地方政府也派代表與會,并將會議地點定在印度的西姆拉,這就是所謂的中英藏三方“西姆拉會議”。會上,英方代表亨利·麥克馬洪在一張地圖上畫了一條線,將中國一塊約9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劃歸印度(東段),并逼迫中國談判代表陳貽范在未經(jīng)清政府同意的情況下,簽署了條約草案。清政府申斥了陳貽范的行為,宣布不承認草約內(nèi)容。無奈,麥克馬洪只好同西藏代表簽訂條約,并聲稱該條約對英藏雙方都有約束力。簽字前,他們有意支開了陳貽范。就這樣,西姆拉會議草草收場。三方會議,實際變成只有兩方參加,應該三人簽字的公開條約,變成了只有兩方簽字的秘密宣言,另加一張一錢不值、在簽字過程中幾經(jīng)修改的地圖草案。由于“麥線”的非法性,使得這個邊界線的炮制者不敢公開承認它的合法存在。1929年英印政府出版的《艾奇遜條約集》,承認中國代表未在條約上正式簽字。此后20年中,英國((泰晤士報》出版的地圖集中也未標出“麥線”,中印邊界仍然是在喜馬拉雅山南麓一線,這同中國的主張完全一致。1935年,(21年以后)英印政府在《艾奇遜條約集》中收人了《西姆拉條約》,并在《泰晤士世界地圖集》上畫出了“麥線”的具體位置。新版《艾奇遜條約集》第14卷,實際出版于1937年,但為遮人耳目,他們弄虛作假,冒充是1929年版本,而將最初版本全部收回銷毀。幸運的是,初版《艾奇遜條約集》尚有一本存于哈佛大學圖書館,英國政府作偽證的罪行是以昭然于天下?!胞溇€”位置雖在地圖上標出來,但英印當局并不敢將其作為中印正式邊界,而是注明“未經(jīng)標界”。就連后來(1938年)印度測量局發(fā)行的西藏地圖,也仍標明“麥線”以南的達旺屬于西藏。即使是1946年出版的尼赫魯《印度的發(fā)現(xiàn)))一書,仍然標明印度的邊界位于喜馬拉雅山南麓。因為他們內(nèi)心清楚,這種在書本上偷偷摸摸做手腳的行為不光彩,也不具備法律效力,根本否認不了西藏地方政府對達旺長期行使行政權力的客觀事實。后來,印度變換手法,對達旺地區(qū)進行實地考察,并向當?shù)鼐用裾魇召x稅。但當印度巡邏隊到達達旺時,西藏地方政府立即向英方提出抗議,要求英方人員撤走。最后,英國殖民者通過武力趕走了西藏地方當局的管理機構,在達旺等地建立了他們的哨所。“麥線”的炮制,成為中印邊界爭端的另一起因。這條非法的“麥線”在1914年由英印殖民政府炮制而來,此線深入西藏境內(nèi)100多公里,把原本在西藏境內(nèi)土地最富饒的9萬平方公里土地劃進了印度境內(nèi)。近半個世紀來,此地區(qū)一直被印度非法占領。
那里現(xiàn)在是印度的一個邦,印度管她叫——“阿魯那恰爾邦”,當然,中國不予承認。你想象不到那塊土地有多好——她是普遍處于高寒地帶的西藏唯一的亞熱帶地區(qū),接收印度洋送來的大量水分和熱量,溫暖濕潤、土地肥沃,可以種植多種亞熱帶作物,素有“西藏江南”之稱。
中國方面所主張的下藏南地區(qū)中印邊界線和雙方的實際控制線
爭端地區(qū)藏南簡況首府:伊塔那噶(海拔530米)因14世紀建筑物伊塔堡(意為磚壘的堡壘)而得名。主要語言:門巴語、米吉語、阿卡語、謝爾杜克彭語。面積:85743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25.23%)
行政區(qū)劃:13個縣。 人口:1091117人(2001人口普查)分為三種情況:第一種:全部在中國主張的領土范圍之外有二個縣:長朗縣和特拉普縣,計7024平方公里第二種:全部在中國主張的領土范圍之內(nèi)有八個縣:達旺縣、西卡門縣、東卡門縣、帕普派爾縣、下蘇班西里縣、上蘇班西里縣、西桑朗縣、上桑朗縣,計48283平方公里第三種:部分土地在中國主張的領土范圍之內(nèi)有三個縣1、洛西特縣,11402平方公里,有約1/2在中國主張的領土范圍之內(nèi),計5701平方公里2、迪邦山谷縣,13029平方公里,有約4/5在中國主張的領土范圍之內(nèi),計10423平方公里。3、東桑朗縣,4005平方公里,有約2/3在中國主張的領土范圍之內(nèi),計2670平方公里。對于非法的“麥克馬洪線”,我們的歷屆政府,即便是懦弱無能的北洋政府和內(nèi)憂外困的蔣介石政府也沒有承認。1962年中印戰(zhàn)爭。結果印軍大敗、藏南實地盡復,我軍卻主動撤退到“麥線”以北,于是印軍很快重新占領藏南。一轉眼,50多年已過去!51年了,國人企盼藏南光復,望斷天涯。藏南在泣血、印占區(qū)同胞在泣血,崴崴中華也在泣血!2.安全問題(1)陸地安全:西藏的地緣價值、所謂“在青藏地區(qū)設導彈基地”問題、中巴關系。(2)印度洋地區(qū):中緬戰(zhàn)略合作、安達曼群島、中巴共建瓜達爾港、中國海軍在印度洋的存在、中斯合作。(3)印度“東向政策”同東盟(越南、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的聯(lián)合軍演)(4)美印關系與中國的關注1962年10月,印軍開始實施將中國軍隊清除出去的作戰(zhàn)計劃,即“里窩那計劃”。其作戰(zhàn)任務和要點是:在東部,占領塔格拉山脊,將中國軍隊趕出塔格拉山;在西部,拔掉中國軍隊的21個據(jù)點,占領全部有爭議的阿克賽欽地區(qū)。面對印軍得寸進尺的入侵、蠶食和挑釁,中國領導人終于下決心進行自衛(wèi)反擊。反擊作戰(zhàn)從1962年10月20日正式開始,至11月21日基本結束,歷時一個月,經(jīng)歷了兩個階段:
4、1962年中印邊境自衛(wèi)反擊戰(zhàn)
中印邊界戰(zhàn)爭第一階段從10月20日開始至28日結束。這一階段的作戰(zhàn),主要在中印邊境東段克節(jié)朗-達旺地區(qū)和西段的加勒萬河谷、紅山頭地區(qū)進行。東段,我軍全殲印軍王牌第七旅及其它印軍一部,俘虜?shù)谄呗寐瞄L達爾維準將,此仗共殲滅印軍1900余人。西段,新疆邊防部隊從喀喇昆侖山到岡底斯山,轉戰(zhàn)千余里,拔除入侵印軍據(jù)點37個,收復部分領土,殲敵一部。第一階段作戰(zhàn)勝利后,我國政府呼吁印度重開談判解決邊界問題,但遭到尼赫魯拒絕。第二階段從11月14日開始,至21日結束。11月14日,印軍首先從東線瓦弄方向我軍發(fā)起進攻。11月16日清晨,中國軍隊發(fā)起全線反攻,經(jīng)一天激戰(zhàn),至傍晚時分,我軍奪取了印軍占據(jù)的瓦弄地區(qū)。這一戰(zhàn),共殲滅印軍1200余人。在西線,我軍在班公洛地區(qū)對敵展開反擊。到11月20日,我軍占領了印軍在這里建立的全部6個據(jù)點,班公洛地區(qū)反擊戰(zhàn)勝利結束。至此,印度在中印邊界西段的入侵據(jù)點全部清除。此次戰(zhàn)爭是中國為維護其主權而不得不發(fā)動的戰(zhàn)爭,更是值得我們每個中華兒女銘記的正義戰(zhàn)爭!二、“西藏問題”的產(chǎn)生
與“阿爾達版圖”的炮制中、印本是友好鄰邦,邊界爭端的產(chǎn)生、形成和發(fā)展,完全是近代英國殖民主義者人為制造,及印度政府領土野心急劇膨脹、奉行擴張主義政策的結果。西藏地方自13世紀起就屬于中國版圖,西藏地方政府也一直隸屬中國中央政府管轄。早在西方列強侵人西藏前,西藏地方政府同中國其他各民族地區(qū)政府一道,共同維護了祖國的統(tǒng)一和國家的領土完整。數(shù)百年來,從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否認過“西藏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的事實,直到19世紀后期,在世界歷史和國際關系中,從未出現(xiàn)過什么“西藏問題”。19世紀下半葉,英國殖民主義者吞并了全印度,之后便進一步擴張其勢力范圍,并向喜馬拉雅山地區(qū)推進,企圖分割中國、侵占西藏。早在1774年,東印度公司就派人進人西藏了解情況并確定了侵藏計劃;1888年英國發(fā)動了侵略中國西藏的“隆吐山戰(zhàn)役”,正式拉開了外敵侵略西藏的序幕。1892年,國力衰微的清政府為了阻遏號稱“日不落”帝國的英國人侵,曾在我國南部邊疆喀喇昆侖山口樹起界碑,銘文宣告:“中國領土自此開始!”但已將印度淪為殖民地的英國并不甘心就此止步,時任英國陸軍少將的約翰·阿爾達向英外交部和印事務部呈發(fā)了一份文件和一張地圖,擅自將印中邊界劃到我國境內(nèi)的昆侖山一線。按照“阿爾達版圖”,我國阿克賽欽地區(qū)、葉爾羌和喀拉克什河系上游地區(qū)等,都將并入印度領土?!鞍栠_版圖”不僅遭到清政府的斷然拒絕和否認,就連印度總督埃爾金勛爵也予以否認。埃爾警告英國政府:如果試圖推行阿爾達提出的邊界,必將導致英、中關系的緊張甚至戰(zhàn)爭,而讓俄國坐收漁人之利。。但英國殖民主義者不肯就此罷休,他們趁西方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狂潮之機,于1903年11月發(fā)動第二次侵藏戰(zhàn)爭,1904年8月3日占領拉薩,并迫清政府駐藏大臣與其訂立了城下之盟—《印藏條約》。清政府獲悉條約內(nèi)容后,即刻電令駐藏大臣不得在條約上簽字,并向英國政府提出了交涉和抗議,然而未果。自此,中國西藏便逐步淪為英國的勢力范圍。
四、尼赫魯?shù)摹扒斑M政策”
1947年8月14日,印度擺脫了英國殖民統(tǒng)治宣布獨立。獨立后的尼赫魯政府全盤繼承了英國殖民政權的遺產(chǎn),包括大英帝國的殖民政策和擴張政策。只是英國駐拉薩代表機構搖身一變,成了印度的代表機構。1953年12月31日,周恩來總理在同印度代表團談話時,提出了國家之間和平共處的五項原則。在1954年4月雙方達成的《關于中國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間的通商和交通協(xié)定》中,正式寫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同年6月25日至28日,周恩來應邀訪問印度,與印度總理尼赫魯舉行了會談。6月28日,中印兩國總理發(fā)表聯(lián)合聲明指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不僅適用于中印兩國之間的關系,而且也適用于一般的國家關系。1956年11月28日至12月一0日,周恩來總理應邀訪問印度。中國政府本著互諒互讓的精神,表示愿意在平等談判的基礎上,協(xié)商解決邊界問題,但卻遭到印度政府的蠻橫拒絕。尼赫魯認為,中印邊界已由“麥線”劃定,兩國并不存在邊界問題,因此無需談判。中印西段邊界情況與東段不同。姑且不論“麥線”的非法性,但它畢竟是一條在地圖上畫出來的“邊界線”;而在西段,就連這樣一條“邊界線”也沒有,只有一條“習慣線”。習慣線以北歷來由中國政府管轄,印度只是在1957年從一份中國畫報上看到中國在該地區(qū)修筑了新藏公路,才于1957年9月向阿克賽欽地區(qū)派了一支偵察隊,開始對該地區(qū)進行偵察,但隨即便理所當然地被中國政府“遞解”出境。對于中印邊界問題,我國政府的態(tài)度十分明確,即:中印邊界從未劃定,中國中央政府和印度政府從未訂立過有關兩國邊界問題的任何條約或協(xié)定;至于被印度政府視為具有國際法效力的“國際協(xié)定”—《西姆拉條約》及“麥克馬洪線”,則是英印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背著中國中央政府之所為,中國政府沒有簽字,歷屆政府均不承認該條約的有效性,因此不能將其作為兩國的邊界協(xié)定看待??紤]到各種復雜原因,中國政府有必要對“麥線”采取現(xiàn)實態(tài)度,希望通過和平談判協(xié)商解決邊界問題,使其不影響兩國關系的正常發(fā)展。中國政府建議,作為一種臨時性措施,雙方應暫時維持邊界現(xiàn)狀。印度政府卻頑固堅持,中印不存在邊界問題,“麥線”已經(jīng)劃定了中印邊界。同時,印還為談判規(guī)定先決條件,即:中國應首先承認“麥線”,并接受印度主張的西段邊界線,在此基礎上兩國可就一些“枝節(jié)問題”進行談判。這是中國政府所不能接受的。自1960--1962年間印度在中印邊界上出臺了一個所謂的“前進計劃”,印度把我國政府尋求外交解決邊界問題的政策看作軟弱可欺,在中印邊界的西、東兩個方向各建立了43個,24個據(jù)點,有的據(jù)點建在我方哨所的后面,出現(xiàn)了犬牙交錯的對峙局面。五、中印關系的艱難歷程
1.1950年代中前期,友好合作時期;2.1950年代末1960年代初的邊界糾紛、沖突、戰(zhàn)爭;3.邊境戰(zhàn)爭后的冷漠、僵冷期——塵封的中印關系;4、1976年,印度才主動恢復向中國派駐大使5、1979年2月12日,人民黨政府外長瓦杰帕伊訪華,中印關系開始走向正?;?。但問題仍然是兩國關系中最難解的死結。6、1980年印度領導人與勃列日涅夫會談時,指責中國“對邊界領土的要求或侵占而產(chǎn)生的領土糾紛,使中印關系進程緩慢”。7、1981年英甘地再次上臺,印度對華政策的調(diào)整—把解決邊界問題同改善雙邊關系脫鉤;8、1988年12月19日,拉吉夫甘地成功訪華,中印雙方同意通過和平方式協(xié)商解決邊界爭端。此外商定,在尋求辦法的同時,積極發(fā)展兩國間經(jīng)貿(mào)與文化的交流合作,為合情合理解決問題創(chuàng)造氣氛與條件,建立關于邊界問題的聯(lián)合工作小組和經(jīng)貿(mào)科技聯(lián)合小組。9、1998年5月,PokhranII核試驗以及印度的行為,中印關系遭遇曲折。10.1999年中印關系的恢復,安全對話、邊界談1998年5月,印度人民黨聯(lián)合政府為進行核試驗大肆叫嚷“中國威脅論”,使中印關系一度受挫。2003年6月23日,瓦杰帕伊總理訪華期間,印度政府首次公開承認西藏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重申不允許西藏人在印度進行反華政治活動,為重開對話開創(chuàng)了新的起點。同時,雙方又約定各自任命特別代表,探討解決邊界問題的框架。中印關系雖在緊張中略有緩和,但我們應該明白,中印邊境問題仍是當今中國外交的一大難題!
正常的中印關系所面臨的主要問題1.邊界問題:中方的“三段說”,印度的“四段說”?!胞溇€”與分水嶺、“錫金問題”與四段說、中段(2000平方公里)、阿克賽欽地區(qū)/拉達克、喀喇昆侖山口至因地科里山口以北(4500平方公里,1963年“中巴邊界條約”)對邊界認知上的差異與“入侵”指責;中印對解決邊界問題的不同立場:“互諒互讓,一攬子解決”和“互利互惠”原則。2005年“解決邊界問題的指導原則”,實際控制線與邊界的最終解決。3.印度的西藏情結與涉藏問題(1)西藏的戰(zhàn)略地位(2)歷史上英俄對西藏的爭奪(3)英印政府時期對西藏的侵略:攫取特權如:建立驛站、兵站、控制商路、在拉薩駐軍等(4)獨立后印度對西藏的認知與政策:繼承英印傳統(tǒng),認為獨立半獨立的西藏同中國中央政府之間的關系——宗藩關系;1951年后,西藏是中國的一個自治區(qū)(不認為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2003年調(diào)整態(tài)度,錫金問題解決。(5)印度的西藏情結和對“臧獨”政策(1959年3月叛亂,1962年邊境戰(zhàn)爭)?!斑吔?臧獨”:中印關系惡化的必然性麥克馬洪線以南
印度實際控制的藏南富饒土地達旺藏南珍稀植物藏南能歌善舞的人民藏南稀有動物1、印度烈火-3彈道導彈發(fā)射試驗目的在于威懾中國
印度私營電視臺TimesNow2008年5月3日報道稱,印度已作好“烈火-3”型彈道導彈的試射準備,這次測試將在5月5號-9號之間進行。印度國防研究發(fā)展組織(DRDO)早些時候已成功測試過“烈火-3”型導彈,并在預定時間內(nèi)命中目標,但印方稱此次的測試對于“烈火-3”來說很關鍵,因為印度方面希望其能“對于增長的中國軍力起到威懾作用”。DRDO負責人在介紹時稱:“‘烈火-3’是一種射程超過3000公里的中程彈道導彈,能攜帶核彈頭,可以用來嚇阻中國的導彈”。
(環(huán)球網(wǎng)袁宗澍)“中國正在迅速地崛起成為全球大國,印度也在成為重要的區(qū)域大國,他們的軍事摩擦不僅僅存在于喜馬拉雅地區(qū),還存在于印度洋和太平洋。沖突競爭區(qū)域的擴大使得中印不得不表現(xiàn)出更多責任感,來管理他們之間的軍事關系。”本周梁光烈將軍對印度的訪問是中國國防部長8年來首次造訪,這對于雙邊軍事關系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但是梁光烈與印度國防部長A.K.安東尼的對話并不僅限于雙邊關系,而是著眼更為廣闊,比如正在亞洲興起的潛在危險軍事動態(tài)。梁光烈在印度與相當數(shù)量的高級官員也進行了會面,其中包括軍事和文職人員。就在短短三個月之前,美國國防部長萊昂·帕內(nèi)塔訪問印度,并宣布印度為美國的亞洲新軍事戰(zhàn)略“基石”。盡管印度和美國都宣稱他們深化的防務合作并非針對第三國,但毋庸置疑,北京對于印度在美國的亞洲軍事戰(zhàn)略中扮演的角色有所顧忌。到達新德里之前,梁部長訪問了科倫坡,他在那里宣布將對于斯里蘭卡進行軍事援助。印度自然不可能不注意到這點。中國與印度鄰國之間的軍事關系對印度的安全建立顯然有著重要影響。。梁光烈與安東尼的對話全面覆蓋了一系列問題,他們對話的成果應該能幫助減少雙方軍事上的猜疑,加深防務合作的基礎。兩位領導人都認識到中國和印度之間的軍事關系發(fā)展不夠,并且在過去幾年中時有摩擦發(fā)生。2006年,當時擔任印度國防部長的普拉納布·穆克吉訪問北京,兩國同意建立一個廣泛的軍事交流框架。2010年,由于高級印度軍事官員訪華簽證的矛盾,兩大亞洲巨人的軍事交流受到了阻礙。最近幾年,中印兩國邊境之間也產(chǎn)生了一些軍事沖突。加強邊境地區(qū)的和平友好關系是近20多年來兩國關系中主要的政治目標之一,這一目標一直完成得頗為成功。但是最近幾年情勢有比較重要的變化。中國和印度軍事力量的現(xiàn)代化以及爭端邊境兩邊基礎設施的升級換代致使當?shù)剀娛颅h(huán)境發(fā)生了改變。由于中印邊界沖突日益軍事化,德里和北京都意識到擴大和加深軍事交流的必要性,以此避免誤解,防止邊境沖突升級2010年12月溫家寶總理訪問印度時闡述了雙邊關系遇到的一些新挑戰(zhàn)。這些年來經(jīng)常會面的兩位中印領導人為雙邊關系的發(fā)展把握了積極方向,他們同意不再爭論簽證問題,還認為應當建立一種新的機制來更好地管理邊境軍事問題,以免不必要的爭端發(fā)生。梁光烈的訪問加深了中印最高層在軍事領域上的政治理解。雙方將“盡快”重新恢復軍事聯(lián)合演習。安東尼接受了梁光烈希望他明年訪問中國的邀請。然而,擺在中印兩國眼前的防務挑戰(zhàn)不再僅限于它們的陸地邊境,還延伸到了亞洲海域。中國在印度洋上的參與度在增大。中國已經(jīng)開始在南亞和印度洋上和那些較小的印度鄰國進行緊密海上接觸,尤其是像塞舌爾、毛里求斯、馬爾代夫和斯里蘭卡這些國家。中國在瓜達爾(巴基斯坦)和漢班托塔(斯里蘭卡)的民用港口建設也為印度敲響了警鐘,他們愈發(fā)以為中國可能在進行海洋力量的圍剿。從2008年底起,中國海軍在印度洋持續(xù)進行一系列海上行動。中國在印度洋上力量的擴張引起了印度的不安。梁光烈希望這次訪問能夠減少印度對于中國戰(zhàn)略意圖的誤解。在接受印度一家主要報紙的采訪時,梁光烈非常強烈地重申,中國并未希望在海外獲得軍事基地。與此同時,印度在南中國海和西太平洋的參與度也在增加。印度已經(jīng)將其海洋外交擴張到了中國認為會威脅其安全的水域中。在中國與美國和其他一些亞洲鄰國關系惡化的時候,印度乘此機會擴大了自己與美國、日本、越南和東盟地區(qū)的軍事接觸。正如印度對于中國在南亞和印度洋上的軍事外交懷疑日益增加一樣,中國也對印度在南中國海和西太平洋上的行動感到不信任。中國正在迅速地崛起成為全球大國,印度也在成為重要的區(qū)域大國,他們的軍事摩擦不僅僅存在于喜馬拉雅地區(qū),還存在于印度洋和太平洋。沖突競爭區(qū)域的擴大使得中印不得不表現(xiàn)出更多責任感,來管理他們之間的軍事關系。這正是本周梁光烈與安東尼在新德里所做的,兩位領導人重新確認了對于雙邊軍事的承諾,在新的條件下,兩國將會在邊境維持和平穩(wěn)定。梁光烈的訪問是中印建立軍事互信的重要一步,這種互信正是兩國目前所急需的。在亞洲安全環(huán)境走向惡化的關口,中印防務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是種莫大的慰藉。印度陸軍在邊境地區(qū)部署的25毫米雙管高炮2、2009年4月1日,印度總統(tǒng)帕蒂爾在位于首都新德里的帕拉姆空軍基地為印度政府首架“空軍一號”專機舉辦了隆重的首航典禮。典禮結束后,帕蒂爾乘坐該機前往所謂“阿魯納恰爾邦”視察,隨行的有20名官員,這次東北部訪問行程持續(xù)四天。帕蒂爾向印度士兵發(fā)表了演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豬欄工程承包與養(yǎng)殖技術培訓協(xié)議
- 2025年度二手車買賣合同風險提示與告知協(xié)議
- 二零二五年度新能源項目墊資合作合同
- 2025年度智能吊頂施工安裝合同書
- 2025年度新能源車輛銷售代理協(xié)議
- 二零二五年度電商數(shù)據(jù)分析與營銷策略咨詢合同
- 2025年度回遷房買賣合同售后服務保障協(xié)議范本
- 2025年防火門窗產(chǎn)品售后服務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個人知識產(chǎn)權質押貸款合同
- 2025年度國際貿(mào)易信用證保函融資協(xié)議
- 蘇州地圖高清矢量可填充編輯PPT模板(精美)
- 田字格(綠色標準)
- 氧化鋁生產(chǎn)工藝教學(拜耳法)PPT課件
- 校本課程——生活中的化學
- 八字調(diào)候用神表
- 停車場巡視記錄表
- 河道景觀設計說明
- 《汽車性能評價與選購》課程設計
- 35kV絕緣導線門型直線桿
- 工程成本分析報告(新)
- 國際學術會議海報模板16-academic conference poster model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