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三管感染控制預防措施_第1頁
ICU三管感染控制預防措施_第2頁
ICU三管感染控制預防措施_第3頁
ICU三管感染控制預防措施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措施1、下呼吸道感染防控措施:如無禁忌證,應將床頭抬高30-45°人采用此姿勢是減少胃內(nèi)容物吸入下呼吸道的簡單而有效的方法。加強口腔護理,每采取體位引流及叩背手法助病人排痰,控制影響病人術后咳嗽、深呼吸引起的疼痛。菌群狀態(tài)。鼓勵手術后患者(尤其胸部和上腹部手術)早期下床活動。堅持病室通風換氣,濕式清掃,不在室內(nèi)及走廊內(nèi)抖被單等。有呼吸道感染的醫(yī)護人員不應直接護理高危病人。***下者應采取保護性隔離措施,醫(yī)務人員進入病室時須戴口罩、帽子,穿無菌隔離衣等;采用多種方式提高病人機體免疫功能。大限度減少細菌通過腸粘膜向外移行,并維持正常腸道菌群平衡;控制胃內(nèi)容物返流。(每小時。機械通氣應用鎮(zhèn)靜劑患者,每日停用或減量鎮(zhèn)靜劑1次,評估是否可以撤機或拔管,盡早拔管,減少插管天數(shù)。做好手衛(wèi)生:嚴格執(zhí)行洗手時點,醫(yī)務人員在接觸呼吸道分泌物、呼吸道插管或氣管1小時徹底更換一用無菌技術,吸痰時原則上吸痰管只能提拉一次。具有感染的癥狀或者體征及時送檢病原體。科室每月對下呼吸道感染控制情況進行風險評估,根據(jù)風險評估做好持續(xù)改進工作。(MV)48h后出現(xiàn)的肺部感染。2、導尿管相關尿路感染防控措施:48小時內(nèi)發(fā)生的泌尿系統(tǒng)感染。插管前嚴格掌握留置導尿管的適應證,應避免不必要的留置導尿。仔細檢查無菌導尿包,如過期、外包裝破損、潮濕,不應使用。根據(jù)年齡、性別、尿道選擇合適的導尿管口徑、類型。對留置導尿患者,應采用密閉式引流系統(tǒng)。插管時使用0.05%~0.1%棉球消毒尿道口及其周圍皮膚黏膜,每一個棉球不能重復使用,程序如下。男性:自尿道口、龜頭向外旋轉(zhuǎn)擦拭消毒,注意擦凈包皮及冠狀溝。最后肛門。插管過程應嚴格執(zhí)行無菌操作,動作要輕柔,避免尿道黏膜損傷。、插管后懸垂集尿袋,不應高于膀胱水平,并及時清空袋中尿液。保持尿液引流系統(tǒng)通暢和完整,不應輕易打開導尿管與集尿袋的接口。如要留取尿標本,可從集尿袋采集,但此標本不應用于普通細菌和真菌學檢查。不應常規(guī)使用含消毒劑或抗菌藥物的生理鹽水進行膀胱沖洗或灌注來預防尿路感染。疑似導尿管阻塞應更換導管,不得沖洗。每日對尿道口清潔,大便失禁的患者清潔以后應消毒?;颊呦丛杌虿辽頃r應注意對導管的保護,不應把導管浸入水中。導尿管不慎脫落或?qū)蚬苊荛]系統(tǒng)被破壞時,應更換導尿管。疑似出現(xiàn)尿路感染而需要抗菌藥物治療前,應先更換導尿管。不提倡頻繁更換導尿管。建議更換頻率可為導尿管212次/周,精密集1/周。應每天評價留置導尿管的必要性,盡早拔除導尿管。(12)具有感染的癥狀或者體征及時送檢病原體。工作。導管相關血流感染預防與控制措施:48小時內(nèi)的患者出現(xiàn)(℃他明確的感染源。置管時作及手消毒程序,戴外科手套,置管過程中手套意外破損應立即更換。選擇合適的穿刺點(應首選鎖骨下靜脈,盡量避免使用股靜脈)消毒穿刺點皮膚。選擇合適的導管?;加邪X腫、濕疹等皮膚病,患感冒等呼吸道疾病,感染或攜帶有金黃色葡萄球菌)工作人員,在未治愈前不應進行插管操作。、插管后應用無菌透明專用貼膜或無菌紗布覆蓋穿刺點。27天替手衛(wèi)生。保持三通鎖閉清潔,如有血跡等污染應立即更換?;颊呦丛杌虿辽頃r應注意對導管的保護,不要把導管浸入水中。輸液管更換不易過頻,但在輸入血及血制品、脂肪乳劑后或停止輸液時應及時更換。對無菌操作不嚴的緊急置管,應在48h內(nèi)更換導管,選擇另一穿刺點。懷疑導管相關感染時,應考慮拔除導管,但不要為預防感染而定期更換導管。應每天評價留置導管的必要性,盡早拔除導管。(10)具有感染的癥狀或者體征及時送檢病原體。作。外科手術部位感染的控制:301腔隙感染。手術前擇期手術患者應盡可能待手術部位以外感染治愈后再行手術。充分控制糖尿病手術患者的血糖水平,尤其避免術前高血糖。盡可能縮短術前住院時間。若無禁忌證,術前應使用抗菌皂或皂液洗澡。法如剪毛或脫毛。需要做腸道準備的患者,術前一天分次口服非吸收性抗菌藥物即可。有明顯皮膚感染的工作人員,未治愈前不宜參加手術。手術中30min3h,或2(>1500m1),術中應追加一劑。嚴格遵循《醫(yī)務人員外科手消毒標準操作規(guī)程手套穿孔率較高的手術,如部分骨科手術,應戴雙層手套。術前嚴格皮膚消毒。術中應主動加溫,保持患者正常體溫。(37℃)的無菌生理鹽水。需引流的切口,首選閉式引流,應遠離切口部位戳孔引流,位置適當確保充分引流。、手術后接觸切口以及切口敷料前后均必須進行手衛(wèi)生。換藥操作應嚴格遵守無菌操作原則。除非必要,盡早拔除引流管。具有感染的癥狀或者體征及時送檢病原體。做好手術病人目標監(jiān)測工作??剖颐吭聦κ中g部位感染的控制情況進行風險評估,根據(jù)風險評估做好持續(xù)改進工作。5、皮膚軟組織感染預防控制措施積極防治易引起皮膚改變或損傷的疾病,如糖尿病、肝硬化、腎病、血液系統(tǒng)疾病、皮小時一次,必要時縮短變換體位的時間。盡量避對患有皮膚病者應積極治療,避免抓破損傷;注意皮膚出現(xiàn)的淺表傷口,及時處理體表作規(guī)程,及時采集標本送檢,合理使用抗菌藥物。干燥并勤觀察,嚴格執(zhí)行《手術部位感染預防與控制標準操作規(guī)程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