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有關一年級下冊認識人民幣教學設計合集二、教材編寫特點和教學建議
1.以購物為主線支配教學內容。
教材首先呈現(xiàn)購物的場面,引出對人民幣的熟悉,然后在購物活動中熟悉人民幣的進率。在練習中聯(lián)系物價鞏固對人民幣的熟悉,使同學不僅認了錢,還熟悉了它所標志的實際價值,在購物活動中學習人民幣的加、減計算,最終支配實踐活動進行模擬購物或實際購物。這樣支配能使同學感受人民幣的作用,逐步學會解決現(xiàn)實的購物問題。這說明教材非常重視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
2.先熟悉1元、1角、1分的人民幣,再熟悉其他人民幣。
先熟悉1元、1角、1分的人民幣,有利于了解人民幣的單位,簡單建立元、角、分的進率的概念,教材從買1元錢的筆記本付10角可以嗎的爭論引入人民幣的進率,并以換算圖示表示出人民幣單位之間的進率,可以給同學留下深刻的印象。接著熟悉其他面值的人民幣,之后支配伍角幣、貳角幣與1元幣的換幣活動,加深對元與角之間進率的熟悉。要領悟教材的編排意圖,突出熟悉人民幣中的數(shù)學學問,即人民幣的單位及進率。
3.在認幣活動中既要基于同學的已有閱歷,又要突出重點。
多數(shù)同學已經熟悉了小面值的人民幣,有的曾有過獨自購物的經受,但也可能有同學沒有接觸過人民幣,教學前應了解同學的認幣狀況。教學中可以讓同學帶來一些人民幣,老師也可預備一些人民幣,讓同學分組活動,指認人民幣。在溝通時重點應放在了解人民幣的幣值,熟悉大寫的壹、貳、伍、拾、佰和繁體字圓,當然也要熟悉幣面上用阿拉伯數(shù)字寫的1元、1角、2角、5角等。至于人民幣的顏色、外形、圖案、印制日期等不要作為教學內容,同學提出了就讓他說說,沒提到不要往上面引導,鑒定真假人民幣明顯不是一班級同學的工作職責。還有的把人民幣上的盲點也教給同學,這更是多此一舉,由于老師假如不看資料也未必了解。數(shù)學課上的熟悉人民幣重點是學習人民幣的單位、進率以及換幣和購物時的計算,要突出數(shù)學內容。
4.要利用練習題進行數(shù)學思索,進展分析和推理力量。
如P70③、⑤,讓同學從給出的人民幣中拿出5角或付出8角,拿法、付法是多樣的,題目極具開放性,要讓同學思索出盡量多的組合,并通過溝通得到比較全面的熟悉。不能只圖課堂上喧鬧,過多地支配排隊購物,而把這些題目棄之不用。P72⑤需要想像,P73⑥⑦⑧題也都具有開放性,也是進展同學分析、推理力量的良好素材,都應仔細組織同學獨立思索,相互溝通,以進展思維力量。
5.要仔細組織實踐活動。
P74~75小小商店屬于綜合型的實踐活動,前半部分是情境問題型,讓同學面對供應的情境解決數(shù)學問題,為后面的活動供應閱歷支持。后半部分屬于動手操作型,組織同學進行現(xiàn)實的或模擬的購物活動。老師可依據(jù)當?shù)赝瑢W的經濟狀況支配活動,可以從商店批發(fā)一些廉價的文具,讓同學進行真實的購買活動,或讓同學自帶玩具標出價格在教室里買賣,也可以發(fā)些寫有幣值的紙片模擬購物。在活動過程中要教育同學遵守秩序,精確?????計算,正確付幣、找?guī)?,活動結束后還要讓同學說說買東西的經過,也就是讓同學反思購物過程,積累購物閱歷。
一班級下冊熟悉人民幣教學設計篇2
教學目標
1.將對人民幣的識別作系統(tǒng)的整理,使同學對全套人民幣能清楚地識別。以識別過程為載體,培育同學自主探究、溝通合作的力量。
2.歸納出1元=10角的十進關系,培育同學歸納、推理的思維力量。
3.在嬉戲中培育同學應用數(shù)學學問解決問題的力量。
4.滲透愛國主義思想教育以及節(jié)省用錢的良好習慣。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46~48頁。
教學設計
列舉使用人民幣的例子
師:同學們,你們買過東西嗎?
師:買東西要用什么付款呀?
師:你知道我們國家的錢叫什么嗎?
師:對,我們國家的錢叫人民幣。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熟悉人民幣(板書:熟悉人民幣)
[依據(jù)主題圖精神,請同學列舉自己使用人民幣的例子,舉例不拘泥于教材上的三個內容。這個回憶過程關心老師了解同學的生活閱歷和已有學問水平,找準同學的最近進展區(qū);同時讓同學感知人民幣的商品功能和在社會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激起學習愛好,突出學問生長點。]
識別人民幣
1.整體感知。
課件出示全套人民幣。
師:瞧,我們國家的人民幣有這么多呢!有些是紙做的,叫紙幣(課件突出顯示紙幣),有的是金屬做的叫硬幣(課件突出顯示硬幣)。
2.特征辨認。
師:這些人民幣你們都熟悉嗎?
師:(拿出裝著真幣的籃子)那好,老師來考考你們,(舉起一張1元的紙幣)這些人民幣的面值是多少?
師:你是怎么看出來的呢?
生:上面寫著數(shù)字1(回答不準確。結合其他特征說明。)
師:可能是1角、1分啊。(啟發(fā)補充,還要看單位。)
師:對,有壹圓的字樣。(每說出一個就把方法歸結出來。)
師:辨別(熟悉)人民幣,咱們可以看字樣、顏色、圖案。
師:這一張呢?(舉起新版50元幣。)
生:有毛主席的就有50元。(老師留意訂正。)
師:(舉起新版100元)這一張也有毛主席啊,也是50元嗎?
生:不是,是100元,由于它是紅色的,最大,寫著壹佰
師:對了,小伴侶們說得很好,熟悉人民幣可從圖案、字樣、顏色、數(shù)、大小等方面進行觀看。那么,關鍵是看什么呢?(用手指著,結合例幣小結每一種方法。)
[同學對人民幣有較豐富的感知閱歷,也有較強的觀看愛好,幾乎每個人都能說出識別方法,但是他們的觀看角度不夠寬泛,深度欠缺,從現(xiàn)象中查找本質的力量不夠,而且不同同學觀看力量的進展水平有肯定差異。因此,在系統(tǒng)識別活動之前老師要做必要的引導,拓展同學的觀看視野,總結特征,歸納重點識別方法,以此方法保障同學自主探究活動的有效進行。]
3.熟悉其他的人民幣。
a.小組熟悉活動。
師:真是聰慧的小伴侶,我要請小組長考考大家。首先請組長把信封里的人民幣全倒出來,考考你的小伙伴:你們知道是多少錢嗎?從哪兒看出來的?答對了就放回信封里面,比一比,哪個組的同學最先把全部的人民幣都認完。
各小組在組長帶領下開頭活動,老師下組傾聽,調控活動方法,贊揚鼓舞。
b.搶答方式小組匯報。
搶答反饋小組活動的學習效果。
師:看,有一只不服氣的跳跳熊要考考你們了。跳跳熊跳到哪張人民幣旁邊,就請你快快說出它的面值是多少,看誰答的又對又快!
課件演示跳跳熊,同學搶答。
[人民幣作為法定貨幣,不僅具有流通、貯藏、支付職能,同時兼具藝術價值和學問價值。同一張人民幣有多種特征,從這個角度講,同學對人民幣的熟悉是比較零散、模糊的。但是他們已有劇烈的自主探究意愿和初步的溝通合作力量,所以,識別和觀賞過程以小組活動的方式進行,同學在觀看、溝通中豐富多種識別方法,構建對人民幣多種特征和價值的了解。
在小組活動中,要求認真觀看樣幣后選擇喜愛的一種告知同伴它的幣值和識別方法,要求表述清晰,特殊強調組員傾聽仔細,假如只有表述而沒有傾聽,那么這種溝通就失去了大半價值,至多不過在梳理表述者的思維和熬煉語言力量,而不能達到溝通最重要的功能:在溝通中豐富個體的學問建構,反思思維過程,培育創(chuàng)新力量,傾聽是提高小組學習效益的關鍵。在全班匯報中,老師要求同學說出自己所述學問的來源,鼓舞同學在生活中多途徑學習學問,培育同學終身學習的力量。]
4.元、角進率。
1元=10角的關系同學有所了解,通過換錢將元與角之間的換算關系與進率溝通,即全部的換算都是基于1元=10角。
師:人民幣就像一家人,它們有不同的面值。而且,不同面值的人民幣之間還有一些好玩的關系。
師:(舉起1元紙幣)看,這是──
師:你能拿出和我一樣多的人民幣嗎?
生1:一個1元的硬幣。
師:對,1元有紙幣,還有硬幣。
生2:兩張5角的(紙幣硬幣)。
師:(懷疑地)為什么兩張5角和1元一樣多呢?
生:由于兩張5角合起來就是10角,10角就等于1元。
師:可見,1元就等于10角。
(板書1元=10角)
應用實踐
1.小組購物活動。
師:同學們個個都很能干,知道人民幣的好多學問,也特殊聰慧。下面我們開一個小小商店玩一玩好嗎?
師:開商店都需要什么呢?
課件演示全部物品及標價(老師簡介)。
師:這些商品誰來賣呢?我們需要售貨員,請每個小組推選一名同學當售貨員。選出的售貨員站起來。
售貨員們要留意,聽清晰你的顧客買什么東西,他付的錢夠不夠。
師:其他同學當顧客,喜愛什么就買什么,不過要留意一個一個地去買,還有,你們每人只有1元錢。
師:請小組長打開信封,發(fā)給每個顧客一元錢,再把剩下的零錢給售貨員。
同學活動,老師行間觀看、傾聽、指導。
[這是在清楚識別人民幣,把握元角十進關系和角之間的換算關系的基礎上,對應用力量和創(chuàng)新精神的培育。嬉戲仍在小組內進行,為每個同學供應探究,溝通的時間和空間。同時強調小組活動必需制定和遵循嬉戲規(guī)章,如何推選組織者,確定挨次,制定評價方法,如何表達集體意思。老師供應部分方法,小組可參考選擇,也可自定喜愛的規(guī)章。滲透集體概念,培育同學集體生活力量和團體合作力量。]
2.匯報。
師:誰來告知大家,你的1元錢買了什么?
師:一元錢可以買這么多東西,我們可不能小看這1元錢!所以我們平常應當怎么做呢?
[貨幣承載著國家權威和榮譽,愛國主義思想教育貫穿始終,視機進行節(jié)省意識的培育。]
小結
1.小結。
師:我們不僅玩的興奮,還學到了許多學問,誰能說說你這節(jié)課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師:回家以后,請把學到的學問講給爸爸、媽媽聽。
[在熱鬧的購物之后,師生小結,同學由此反思整個學習過程,多面小結,提升勝利的意義,滿意同學勝利欲望。]
2.拓展。
師:你還知道人民幣的哪些學問?
師:你真是一個愛學習的孩子,知道可以向我們四周的人學習,你肯定會變得越來越棒!我盼望其他的同學也向他學習。
[將拓展人民幣相關學問作為彈性內容,除了世界主要貨幣作為內定了解內容,主要由課件演示和老師講解,意在拓展同學視野。從世界貨幣高度反觀人民幣,健全人民幣概念,其余不作要求,任同學自由發(fā)揮,滿意同學的自我實現(xiàn)欲望,激起探究意思。]
教學設計說明
本課是在同學已有生活閱歷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同時是學習人民幣計算的基礎。
1.教材分析
本節(jié)課教材在編排上留意結合同學生活閱歷,主題圖供應了三種生活場景,揭示了人民幣的商品功能和在社會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例1展現(xiàn)了全套人民幣,使同學對我國法定貨幣有一個整體的了解。例2通過換錢活動梳理元與角,角與角之間的換算關系,歸納出主輔幣之間的進率,為后面學習人民幣的計算奠定基礎。
2.同學分析
a.同學在生活中已有初步的識別方法和較豐富的使用閱歷,但是缺乏對人民幣清楚、系統(tǒng)的熟悉;對人民幣的附加價值缺乏了解。了解主輔幣之間的十進關系,但沒有上升到學問重點的高度。有購買閱歷,但在支付方式和購買方案上欠敏捷。
b.有初步的在生活中學習數(shù)學的經受,但指向、方法不明確。
c.有較強的觀看愛好,但是觀看角度不夠寬泛,深度欠缺,同學進展水平差距較大。
d.有較強的小組合作學習意識,在溝通中有良好的表達意愿,但是傾聽意識模糊,小組學習效率有待提升。
3.設計理念
a.同伴教育。
b.不同的人在數(shù)學上得到不同的進展。
一班級下冊熟悉人民幣教學設計篇3
情景說明:
周四的上午第一節(jié)課是一甲班的數(shù)學課。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是熟悉人民幣。人民幣這個學問對于一班級的同學來說,是很熟識的事物了。由于每天都要用到錢,如何教學這個與生活緊密聯(lián)系的問題呢,讓他們真正熟悉人民幣,以及愛惜我們的人民幣呢?教學始終在連續(xù),如何讓同學們真正熟悉并愛惜人民幣,上課連續(xù)......
案例經過:
假如李老師要去買文具,需要帶上什么?也就是用什么去買文具呢?孩子們一下子就來了愛好,齊聲說是錢。
今日我們就一起來熟悉人民幣吧。
孩子們興奮的回答我,好的!
我用多媒體出示人民幣圖片,并且對同學們說:這些人民幣你們熟悉嗎,誰來告知大家,上面這些人民幣各是多少錢呢?
班中有很多小伴侶踴躍舉手,回答課件上人民幣各是多少錢,各說各的,課堂的氣氛非常喧鬧。
看來同學們對人民幣已經有肯定的熟悉。今日我們先討論小面值的吧。
小伴侶們,請四人小組拿出信封里的人民幣,它們各表示多少錢,你是怎么認的,把你的想法在小組里說一說,溝通后老師要考考你們。
接著,四人小組談論紛紛,都在仔細的爭論著,我下到小組里聽聽孩子們的說法。走到四大組的最終幾排,文騫正在興致勃勃地說:你們看20元的是黃色有一個毛主席的頭像呢,我就是這樣記住的。班長周楊荻說:我也記住了5元的,是紅色上面有數(shù)字5。其他小伴侶們談論得更歡了。
好了,下面就請幾個同學上臺來介紹人民幣吧。孩子們紛紛舉手。我指名幾個同學上臺,大家都說得挺不錯的。
有的是從顏色、大小來看,有的是從圖案字樣來記住的。
我出示錢上的國徽:這是國徽代表我們宏大的祖國,所以我們要愛惜人民幣,假如你觀察一位小伴侶在人民幣上亂涂亂寫,你想對他說些什么話?
這時候,梅杰站起來講:小伴侶,你在人民幣上亂涂亂寫是不對的,我們都要愛惜它。
其他小伴侶也你一言我一語站起來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自我反思:
這節(jié)課上下來,讓我感受很深。把與實際緊密聯(lián)系的人民幣學問教授給同學們,讓他們對這個學問點記憶深刻。
這個案例給了我如下啟示:
1、師生之間關系是公平的。
這節(jié)課我與同學進行了很好的互動,讓他們來說來講,讓他們在課堂上當小老師,給了他們很大的自主空間。
2、老師要正確引導同學來學習與生活實際聯(lián)系緊密的學問。
如本節(jié)課,把人民幣以多媒體形式消失,使同學在較清楚地看到它們的面值與樣式的同時,初步感知人民幣的表象,為下面的詳細探究與辯識作鋪墊。讓生自己看真實的人民幣,架設了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親密聯(lián)系的橋梁。同學通過觀看、觸摸、小組溝通等學習方式,較好地熟悉了各種小面值人民幣的特征。接下來是灌輸愛惜人民幣的思想,這是每位公民的責任與義務。從小教育學校生養(yǎng)成對人民幣的敬重。養(yǎng)成合理用錢的習慣顯得尤為重要。通過適度的引導與發(fā)散,使同學很好的聯(lián)系生活實際,講出了愛惜人民幣的一些做法,無形中又反過來強化了必需愛惜人民幣的立論。
一班級下冊熟悉人民幣教學設計篇4
教學目標
(一)使同學熟悉人民幣單位:元、角、分,知道它們的十進關系,1元=10角,1角=10分.
(二)學會兌換人民幣.培育同學用不同單位的人民幣湊成指定的錢數(shù)和依據(jù)人民幣的票面數(shù)出它們所表示的錢數(shù)的力量.
(三)通過本課的學習,同學受到勤儉節(jié)省和愛惜人民幣的教育.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熟悉常見的幾種人民幣,以及人民幣單位間的十進關系,領悟這種十進關系和計數(shù)單位間的十進關系相同.
難點:各種面值人民幣之間的簡潔換算.
教學過程設計
(一)導入:
1.揭示課題
師:同學們到商場買東西,到書店買書,都用什么去買呢?(用錢去買)對了,每個國家的錢都有自己的名稱,你們聽說過哪些貨幣的名稱?(美國的錢叫美元,日本的錢叫日元,英國的錢叫英磅,法國的錢叫法郎,......)我們國家的錢叫什么?(人民幣)今日我們就來熟悉人民幣(板書課題:熟悉人民幣)
2.教學例1
師:人民幣的單位有元、角、分.我們先來熟悉一下各種分幣.老師逐個出示1分、2分、5分硬幣讓同學看,CAI出示:放大的硬幣)
師:1分、2分、5分幣有硬幣和紙幣兩種,它們的幣值是相同的,用途是一樣的.
老師指著示意圖提問:你怎么知道哪個是1分的硬幣?(1分的正面有數(shù)1,數(shù)1下面有壹分字樣,壹分四周有麥穗圖案)
師:誰說一說2分的硬幣有什么特點?(2分的上面有數(shù)2,數(shù)2下面有貳分字樣,貳分四周也有麥穗圖案.它比1分硬幣稍大一點)
師:誰告知大家5分的硬幣上面有什么特點?(5分上面有數(shù)5,數(shù)5下面有伍分字樣,伍分四周也有麥穗圖案.它比2分、1分硬幣都大)
師:剛才我們熟悉了1分、2分、5分的硬幣,同學們看一看硬幣的背面有什么圖案?(人民幣的背面是國徽圖案)
師:在國徽上面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字樣.這些是人民幣的象征.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每一位公民都要愛惜人民幣,你們從小也要養(yǎng)成愛惜人民幣的好習慣.
師:下面請同學們想一想:一個2分幣可以換幾個1分幣?
師:一個5分幣可以換幾個1分幣?(同上)
師:一個5分幣可以換幾個2分和幾個1分的呢?有幾種換法?(同桌相互說說,并說出自己不同擺法的思路)
3.教學例2.
我們小伴侶真聰慧,那么現(xiàn)在請你們想一想,我們用壹分幣一個一個地數(shù),數(shù)出10分來.想一想10分可以換成我們上面的哪一張人民幣?(1角)
師:誰能說一說你是怎樣找到的?(10分可以換1角,1角的人民幣左、右兩個下角都有一個1字,面上有壹角兩個字)
師:你真聰慧,不但找得快,而且還說出10分可以換1角.那么1角也可以換成10分,1角和10分同樣多,因此我們說:1角等于10分.(板書:1角=10分)
4.教學例3.
師:我們的人民幣除了1角以外,同學們你們還熟悉下面的人民幣嗎?
那么請你們相互說說2角和5角的人民幣有什么不一樣?
師:一張2角的人民幣,可以換幾張1角的?
師:一張5角的可以換幾張1角的?誰與我兌換.(指定一名同學與老師兌換)還可以怎樣換呢?(5角換3張1角和一張2角;換2張2角和一張1角的)
5.教學例4.
師:請同學們一角一角地數(shù),當我們數(shù)到10角的時候.誰來告知大家可以換一張什么樣的人民幣?為什么?(10角可以換一張壹元的人民幣,由于1元=10角)
師:請同學們在學具中找出1元的人民幣.(老師同時板書并貼示意圖)10角可以換1元,1元也可以換10角.因此,1元等于10角.(板書:1元=10角)1元也有紙幣和硬幣兩種.
師:到現(xiàn)在我們熟悉以分為單位的人民幣有哪幾種?(1分、2分、5分三種)以角為單位的人民幣有哪幾種?(1角、2角、5角三種)以元為單位的人民幣有幾種?(只有1元的1種)以元為單位的人民幣還有其它紙幣的,以后我們再學習.
師:你們認為人民幣中最小的是多少?(1分)可是你們想過沒有,假如全國12億人每人節(jié)省1分錢,將是1千2百萬元,能夠建成幾十所盼望學校.所以我們從小要留意勤儉持家節(jié)省用錢.
(三)鞏固反饋
1.教科書p.40做一做中的第1題.(出示投影片)
(1)把1角、2分、1分合起來是()角()分.
(2)把3張1角、1個5分、2個2分合起來是()角()分.
2.嬉戲:老師當售貨員,同學當顧客,老師出示標有價格的商品,讓同學購買.
一支鉛筆:1角5分一把尺:2角4分
一只口哨:2角8分一塊手帕:3角6分
一本書:1元5角8分
3.搶答題
1角=()分10分=()角3角=()分
40分=()角6角=()分50分=()角
4.教科書p.48做一做中的第3題填在書上.
板書設計
一班級下冊熟悉人民幣教學設計篇5
教學內容:江蘇教育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數(shù)學試驗教科書其次冊第60頁例題,第61-62頁試一試以及想想做做的習題。
教材簡析:
熟悉人民幣這單元的教學內容與過去元、角、分的教學內容相比有較大的突破。過去的教材以同學熟悉各種面值的人民幣和會進行簡潔的計算為主;現(xiàn)在的教材,要求同學在熟悉人民幣的基礎上學習使用人民幣,要求同學在買東西的過程中進行簡潔的計算。本課熟悉1元以內的人民幣,教材從一幅三名孩子在商店里買玩具的畫面引入,使同學聯(lián)想到買東西要使用人民幣,由此喚起同學已有的學問和閱歷,再組織同學通過取幣、換幣、付幣、找?guī)诺然顒?,使同學對人民幣形成整體的熟悉。試一試使同學進一步熟識元與角間的進率,為同學購物付幣做預備。想想做做的習題支配得層次分明:第1、2兩題讓同學辨認小面值的人民幣;第3、4兩題讓同學熟悉取錢方案的多樣;第5題創(chuàng)設購物情景,引導同學進行簡潔的推斷和推理,進展同學的思維。
設計理念:
《全日制義務教育數(shù)學課程標準(試驗稿)》明確指出:數(shù)學教學活動必需建立在同學的認知進展水平和已有的學問閱歷基礎上。老師應激發(fā)同學的學習樂觀性,向同學供應充分從事數(shù)學活動的機會,關心他們在自主探究和合作溝通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把握基本的數(shù)學學問和技能、數(shù)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shù)學活動閱歷。本課擬體現(xiàn)以上的教學理念。由于同學在生活中都接觸過人民幣,都有簡潔的購物閱歷,因此本課在同學已有生活閱歷的基礎上,從同學熟識的購物情景引入,為同學創(chuàng)設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讓同學在動手實踐中進行自主探究和合作溝通,親歷將現(xiàn)實問題抽象成數(shù)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有效地促進同學生動活潑、主動地進展。
教學目標:
1、讓同學在觀看人民幣以及換幣、取幣等活動中熟悉1元以內的人民幣,知道元與角、角與分之間的進率。
2、使同學初步熟悉商品的價格,學會簡潔的購物,培育同學思維的敏捷性、與他人合作的態(tài)度以及學習數(shù)學的愛好。
3、對同學進行愛惜人民幣和勤儉節(jié)省的教育。
教學重點:熟悉各種面值的人民幣以及人民幣單位間的進率。
教學難點:各種面值人民幣之間的簡潔換算。
教學預備:每個學習小組(2人一組)預備一個紙盒,紙盒里面至少有1分、1角、2分、2角的紙幣各5張,硬幣各5枚;5分、5角的紙幣各2張,硬幣各2枚;1元的紙幣1張,硬幣1枚。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境激趣
(1)、出示教材第60頁第一幅圖,讓同學認真觀看。
(2)、提問:你們從圖中看到些什么?(三個小伴侶在商店里買玩具。)你們買過東西嗎?買東西要用什么?(錢)各個國家的錢都有不同的名稱,誰知道我們國家的錢叫什么?(人民幣)
(3)、揭示課題,齊讀課題。
[評析:從購物情景引入,使同學產生親切感,激發(fā)同學的學習愛好和求知欲望。]
二、自主探究
1、熟悉不同面值的人民幣。
(1)、提問:小伴侶,你們熟悉人民幣嗎?(熟悉)請你從盒子里找出你熟悉的人民幣,介紹給旁邊的小伴侶聽。
(2)、分組活動:同學從盒子里找出熟悉的人民幣,向同桌介紹。
(3)、小組匯報:讓同學在實物投影儀上逐一介紹面值不同的人民幣,老師隨機補充,并把不同面值的人民幣展現(xiàn)出來。
[評析:同學在現(xiàn)實生活中都接觸過人民幣,對人民幣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熟悉,通過找出熟悉的人民幣,向其他同學介紹,讓同學在溝通中互補,在爭論中學習,避開了老師講、同學聽的教學方式。這個教學過程,給同學制造了一個和諧、民主的學習氛圍,讓同學在各自原有的基礎上主動構建學問體系。]
2、熟悉人民幣單位間的進率。
(1)、讓同學辨認不同面值的人民幣,對同學進行愛惜人民幣和節(jié)省用錢的思想教育。
(2)、提問:小伴侶,你們能把這些人民幣分分類嗎?
請同學拿出盒子里的人民幣,小組合作分類。
同學匯報分類狀況,并說說分類的依據(jù)。隨著同學的回答,引出人民幣的種類有:硬幣、紙幣;人民幣的單位有:元、角、分。
[評析:老師為同學創(chuàng)設了一個樂觀參加、主動學習的環(huán)境,引導同學從多角度、多側面、多方位提出合理的解決問題的方法,讓同學在合作學習中不知不覺地熟悉了人民幣的單位,實現(xiàn)了由不知到知,由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真正把同學推到了活動主體的地位。]
(3)、出示教材第60頁其次幅圖,要求同學認真觀看。
提問:圖中的小伴侶想買什么?(手表)
買手表該付多少錢?(1元)
請同學從盒子里拿出1元錢,比一比誰的拿法多
同學匯報拿1元錢的不同方法。當消失拿一個1元的和10個1角的時候,引導同學建立元與角之間的進率關系:1元=10角。
(4)、提問:小伴侶,我們已經知道1元=10角,那么你知道1角等于幾分呢?(1角=10分)
請同學從盒子里用不同的方法拿出1角錢,進一步建立角與分的進率關系。
完成課本第60頁填空:1元=()角1角=()分
[評析:同學在生活中常常看到人民幣,也使用過人民幣,因此,要信任同學有力量應用已有的閱歷主動構建新知。通過從盒子里取出1元錢、1角錢,使同學看到取錢方案的多樣,并從中篩選出1元=10角、1角=10分,順當?shù)鼗粗獮橐阎铻槭熳R,讓同學把握了人民幣單位間的進率。]
(5)、試一試:一張1元紙幣可以換幾張5角的?幾張2角的可以換1張1元的?同桌互換。
請同學說說互換的結果,以及為什么要這樣換?
[評析:通過換幣,使同學進一步加深對1元=10角的規(guī)律的理解。]
三、應用拓展
1、連一連。(想想做做第1題)
觀看并說說圖上畫了些什么?每種物品的價錢是多少?有幾種面值的人民幣?分別是多少?
請同學把要買的物品和對應的人民幣連起來。
2、填一填。(想想做做第2題)
先讓同學說說每個題目的意思,再讓同學獨立完成在書上,集體溝通,說說是怎樣想的。
3、拿一拿。
(1)想想做做第3題。
要求同學從1張5角、2張2角、5枚1角中拿出5角,鼓舞小伴侶想出不同的拿法,對每種拿法都要組織同學評價。
(2)想想做做第4題
想一想:寄往外地的信要買8角郵票。怎樣付8角錢?
先讓小伴侶自己想方法拿8角錢,并在小組內溝通。
思索:用一種人民幣怎么拿?
用二種人民幣怎么拿?
用三種人民幣怎么拿?
4、嬉戲:購物。(想想做做第5題)
出示貨架:橡皮(每塊4角),美工刀(每把9角5分),鉛筆(每支4角),自動鉛(每支7角),尺(每把3角)。
請小伴侶用1元錢購物,想一想,說一說,可以買哪幾樣東西?應找回多少錢?
[評析:練習設計層次分明,形式多樣。既鞏固了基礎學問,又讓同學將所學的學問與生活實際緊密結合起來,讓同學體會到今日所學的學問能夠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是有用的數(shù)學,從而進一步激發(fā)同學的學習愛好,既培育了同學的求異思維,又培育了同學的創(chuàng)新意識。]
四、總結延長
請同學說說學到了哪些本事?有哪些收獲?
放學后,到商店看一看,哪些東西的價錢大約是1元。
[評析:引導同學回顧已學的學問,鼓舞同學用所把握的本事去探究四周更寬闊的領域,從課內延長到課外,讓同學體驗學習的價值。]
[總評:正如數(shù)學教學大綱(試用修訂版)所提倡的: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充分發(fā)揮制造性,依據(jù)同學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設計探究性和開放性的問題,給同學供應自主探究的機會。讓同學在觀看、操作、爭論、猜想、歸納、分析和整理過程中,理解數(shù)學問題的提出、數(shù)學概念的形成和數(shù)學結論的獲得,以及數(shù)學學問的應用。本課敬重并充分利用同學已有的生活閱歷,依據(jù)同學的詳細狀況,制造性地設計教學過程,為同學創(chuàng)設了一個和諧、民主的學習氛圍,讓同學在自主、自由的探究空間里,在各自原有閱歷的基礎上,主動構建學問的體系。整個學習過程,同學都是在動手實踐、自主探究和合作溝通中進行認幣、換幣、取幣和付幣,同學在這一系列活動中理解和把握了學問,體會了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應用力量和創(chuàng)新意識也得到了進展。同時,老師還不失事機地對同學進行了愛惜人民幣、節(jié)省用錢的教育,塑造了同學美妙的心靈。]
一班級下冊熟悉人民幣教學設計篇6
教學設計:
復習導入
1、人民幣的單位有哪些?
2、按質地分辦哪兩類?
1元=()角1角=()分
一張2角可以換()個1角
講授新課
1、老師拿了14個1角的硬幣去買書,你們覺得這樣便利嗎?誰能幫我想一個好方法?
(換錢)怎么換?小組爭論
可以用10個一角去換1張1元,2個1角換一張2角。原來12角=1元2角
請同學填空:3元8角=()角26角=()元()角
你是怎么想的?
2、同桌利用學具互換人民幣。
3、黃老師在商場中看到了價格牌上是這樣寫的:筆記本1.50元(問這1.50元是多少呢?)
對了,我們看到1.5元中有一個小圓點,圓點的左邊表示元,右邊的第一位表示角,其次位表示分,所以1.5元就是1元5角,這就是物品價格的表示方法
4、看其它文具的價格,把對應的用線連起來。
本子0.50元5角
墨水3.00元35元
書包35.00元7元8角
尺子1.20元3元
彩色筆7.80元1元2角
5、假如我要買一本本子和一把尺子,你們會計算嗎?
假如我用10元去買一瓶墨水,該找回我多少錢?
6、這就是我們今日要學習的內容:人民幣的簡潔計算(板書)
實踐活動
讓同學分組利用學具來進行買東西的實踐活動。
教學目標:1、知道人民幣單位間的換算,會進行一些簡潔的計算。
2、知道物品價格的表示形式。
3、培育社會交往和社會實踐力量。通過購物活動,初步體會人民幣在社會生活,商品交換中的作用,并知道疼惜人民幣。
教學重難點:知道人民幣單位間的換算,會進行一些簡潔的計算。
一班級下冊熟悉人民幣教學設計篇7
一、教學內容:
教科書46~55頁。熟悉人民幣的單位元、角、分和它們的十進關系,熟悉各種人民幣,能看懂物品的單價,會進行簡潔的計算。
教學結構如下:
二、教學目標:
1、使同學熟悉人民幣的單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使同學熟悉各種面值的人民幣,并會進行簡潔的計算。
3、能運用所學學問解決在日常生活中的購物問題。
4、通過購物活動,使同學初步體會人民幣在社會生活、商品交換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愛惜人民幣。
三、教學重點:
熟悉各種面值的人民幣。
四、教學難點:
有關人民幣的簡潔計算。
五、教學建議:
1、為同學供應本單元學習用的模擬錢幣。
2、設計好同學的實踐活動。
3、關于物品單價的教學。讓同學知道:
(1)單價中小數(shù)點左邊的數(shù)表示幾元,小數(shù)點右邊的第一個數(shù)表示幾角。
(2)物品價格用這種方法表示是人們在長期的生產實踐和溝通活動中總結出來的,它體現(xiàn)了數(shù)學的簡潔美。
六、教材編寫特點:
1、突出人民幣的商品功能和社會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集中學習各種面值的人民幣。
3、突出以元為單位的人民幣的教學。
4、增加熟悉物品價格的教學。
5、創(chuàng)設購物情境,讓同學在購物活動中熟悉人民幣。
七、課時支配:4課時
一班級下冊熟悉人民幣教學設計篇8
教材: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北師大版)一班級第下冊
一、教學目的
1、熟悉大面額的人民幣,并能進行換算。
2、會用大面額人民幣付錢,體會付錢方式的多樣化。
3、感受大面額人民幣在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培育同學勤儉意識。
二、教學預備
老師預備:不同面值大面額人民幣,教學軟件,同學學習材料。
同學預備:各種面額的人民幣學具。
三、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老師:昨天,我們去人民幣王國里做客,在那里我們熟悉了人民幣,人民幣是用什么做單位的呢
同學:人民幣的單位是元、角、分。
(老師依據(jù)同學的回答貼出元、角、分三個單位)
老師:你能說說人民幣之間有什么最重要的互換關系嗎
同學:1元=10角,1角=10分。
(老師板書此關系式)
老師:今日,我又給孩子們帶來一些用元作單位的人民幣大伴侶,他們的名字叫做大面額人民幣。他們也想跟孩子們一起玩兒,你們情愿和他們交伴侶嗎
(老師出示課題:大面額人民幣)
老師:他們就在我們數(shù)學書里第73頁上等著你們呢!快去找一找他們吧!
[設計意圖:老師通過復習,由小面額人民幣引出大面額人民幣,為同學構建完整的學問結構供應框架,使新舊學問很好的聯(lián)系起來。同時,也為同學學習大面額人民幣之間的關系供應學問遷移的基點。]
(二)、熟悉大面額人民幣
1、老師:孩子們見過他們嗎在哪兒見過
同學1:我在超市里見過。
同學2:我在老師收學費的時候見過。
同學3:我在商場里見過。
2、老師:用過他們嗎什么時候用過
同學1:開學交學費時我用過。
同學2:我和爸爸、媽媽去超市買東西付錢時,媽媽讓我去付錢,那時用過。
3、老師:孩子們既然見過、用過這些新伴侶,那你們肯定也熟悉他們吧下面就請你跟同桌的孩子相互介紹介紹新伴侶吧!
老師:有誰情愿把新伴侶介紹給全班的孩子聽一聽。
(同學上臺用老師預備好的教具展現(xiàn)并板貼)
同學介紹熟悉人民幣的方法;(老師表揚發(fā)覺人民幣正面毛澤東主席像的孩子,并給同學簡要介紹毛澤東主席。)
4、老師:今日我們的新伴侶們要去參與人民幣王國里進行的一次扮裝舞會,他們想請你們幫他們檢查檢查他們化的裝好不好,別人還能不能認出他們來。
(老師出示多媒體嬉戲內容)
嬉戲1:老師出示遮住一部分顏色和圖案但留有數(shù)字的人民幣。
例如:老師多媒體出示一張這樣的20元的人民幣。
老師:你能認出他來嗎你覺得他那里偽裝得好不好
同學:他的裝化的一點也不好,我一下就看出來他是20元的人民幣。
老師:哦!原來他連最重要的特點都沒遮好,怪不得我們一下就能認出他來呢!
老師:那好,我們再來看看這幾位新伴侶的扮裝如何吧!
嬉戲2:老師出示遮住數(shù)字,只有顏色或圖案的人民幣。
例如:老師多媒體出示一張遮住數(shù)字的50元的人民幣。
老師:你能看出他是什么面額的人民幣嗎你是怎么發(fā)覺的呢
同學:他可能是50元的人民幣,我是從他的顏色上看出來的,由于50元的人民幣顏色是黃色的。
老師:看來這個新伴侶的扮裝還要改進才行呀!雖然他遮住了自己身上的數(shù)字,但我們還能從顏色上認出他來。
同學:老師,我的方法跟他不同,我是從上面的圖案認出來的,20元的人民幣背面有山有水,很美麗!
老師:你真是個會觀看的孩子,有一雙會觀看的眼睛。
老師:剛才孩子們靠著一雙會觀看的眼睛認出了我們的新伴侶,那么你們能總結一下認出新伴侶的方法有哪些嗎
同學:我認為可以從他們身上的顏色、圖案和數(shù)字上認出來。
老師:你說的很全面,的確,我們熟悉人民幣的方法就是這樣三種。
5、我們熟悉人民幣是為了干什么呢
同學:是為了關心我們買東西。
老師:那么今日的新伴侶能幫我們買到什么東西呢孩子們都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商店或是超市做了調查,誰想把自己的調查結果跟大家一起共享
(同學在全班匯報調查結果,老師做適當?shù)脑u價。)
老師:通過調查,你有什么感受嗎
同學:我覺得,100元的人民幣可以買到許多東西。
同學:那是在買很廉價的東西的時候,可是假如你買的東西很貴的時候,100元可能就只能買一件東西了。
老師:你真會動腦筋。
同學:老師,今日我們熟悉的大伴侶是幫我們買貴一些的東西的。
老師:你的想法跟老師的正好一樣,我也是這么想的!孩子們看,今日我們熟悉的新伴侶的作用的確不小呀!在我們買許多東西或是買比較貴的東西時,他們就會發(fā)揮作用了。
[設計意圖:老師在充分考慮同學已有的學問閱歷,精確?????把握同學學問平臺位置的基礎上,首先用見過嗎用過嗎這兩個問題喚起同學對新學問實際背景的熟悉及對其應用價值探究的欲望,再讓同學對已經比較熟識的人民幣通過同桌間的相互介紹加深熟悉,最終用嬉戲這一孩子喜聞樂見的活動形式使同學對人民幣的熟悉達到嫻熟的程度。]
(三)、換錢練習
老師:昨天孩子們熟悉的人民幣之間有一些這樣的關系。
(老師一邊說,一邊指著復習時的板書)
老師:那么今日熟悉的人民幣之間可以怎樣互換呢孩子們和小組里的同學一起試著找一找,把你們換的方法填在桌上老師為你們預備的材料上。
(紙上內容:()張()元能換成()張()元和()張()元
()張()元能換成()張()元和()張()元
()張()元能換成()張()元和()張()元
()張()元能換成()張()元和()張()元
()張()元能換成()張()元和()張()元
同學小組活動,老師參加,指導)
老師:你們都有哪些換法請小組上臺展現(xiàn)。
(小組代表在實物平臺上展現(xiàn)題單)
老師:還有跟他們不同的嗎誰來補充
(同學上臺展現(xiàn),并指出與前一位不同的地方)
老師:孩子們真了不起,在小組里找到了那么多的可以互換的方法,老師想你們肯定能自己解決書上的習題了。下面就請孩子們翻開書第73頁,做一做第一題。
(同學獨立完成,實物平臺上訂正)
[設計意圖:由于有了前面對小面額人民幣之間關系的學習,同學對人民幣之間的互換關系有了比較深的熟悉。這里,老師引導同學對學問進行遷移,再通過小組學習的方式,使同學比較簡單的完成對本堂課的學問難點的學習。]
(四):實踐活動,體會策略多樣化。
老師:我們熟悉了新伴侶,還了解了他們的作用??磥砗⒆觽儗@些新伴侶已經特別熟識了,那你們會用他們關心自己買東西嗎下面我們就來試一試。
老師:昨天,我到家樂福去買東西的時候,被那里的玩具柜給吸引住了,那兒的玩具可真多呀!
(老師一邊說,一邊用多媒體呈現(xiàn)玩具柜的情景)
老師:我給孩子們選了幾件最好玩的,不知道你們喜不喜愛。
(老師用多媒體展現(xiàn)五件玩具及其價格
六神和體59元霹靂娃娃31元
電動遙控汽車41元奧特曼25元
摩托車模型36元)
老師:你們想買什么玩具呢看清價格了嗎?想一想,假如我們只有100元錢,要買你選好的玩具夠不夠
老師:你要買什么錢夠嗎你是怎么想的呢
同學:我只買一樣玩具,任憑買什么都夠了。
同學:我買霹靂娃娃和摩托車,都是三十幾元,合起來才六十多元,就算要進位,也才七十幾元,一百元夠了。
老師:下面就請你們預備好錢來買吧!預備好錢后請同桌的小伴侶幫你數(shù)一數(shù)錢數(shù)對不對,假如不對,你們一起想一想該怎么付錢才對。
老師:孩子們都預備好錢了嗎?誰情愿把他選的玩具和怎么付的錢跟大家說一說?(同學在實物平臺上展現(xiàn))
同學:我選的是一個奧特曼,我用了1張20元和一張5元,一共是25元。
老師:買這件玩具有不同的付錢方法嗎?我們一起在小組里找一找,看看還能怎樣付錢
(同學在實物平臺上展現(xiàn),同學展現(xiàn)時要說出自己是怎么付錢的。)
老師:還有買別的玩具的嗎
同學:我買的是六神和體和遙控汽車一共要100元。
老師:有和他選擇的是一樣的玩具的嗎?
老師:你們是怎么知道一共是一百元的呢
同學:由于六神和體是59元,遙控汽車是49元,加起來就是100元。
老師:看來買兩件玩具還先要做加法呀!你們認為他的方法對嗎
同學:我們原來學過合起來要用加法,所以我覺得他的方法是對的。
老師:你的解釋真具體!
老師:那么100元可以怎么付呢請在小組里爭論一下付錢的方案,看哪一組想的方法最多。
(同學小組活動,老師巡察、指導)
老師:哪個小組先來展現(xiàn)他們的方法。
同學:我們的方法有好幾種,一種是用兩張50元,一種是用五張20元,還有用10張10元的。
老師:還有別的小組有要補充的看法嗎
(同學的方法可以有許多,只要能湊成100元,老師予以確定)
老師:我們付100元錢有這么多的方法,這說明我們在買東西時付錢的多樣的,只要錢的總數(shù)是正確的,什么方法都可以。
[設計意圖:首先,老師有意識的轉變教材原本設計,改買衣服為買玩具,是經過對同學的狀況分析后做出的。其次,本環(huán)節(jié)作為教學的重點,老師賜予了充分的活動時間和空間,在同學自己選擇玩具時,包含了兩種狀況:選一種和選兩種玩具的,使同學的自主性得到很好發(fā)揮的同時還使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含金量增加,把教材中原本是老師提出的兩個問題、兩種狀況都包含在內。同一活動有不同的層次,先是估算,接著是加法意義的理解,不同付錢方法的體會,還有教材練習中100元的不同湊成方法等都在本環(huán)節(jié)中得到學習。]
(五)、數(shù)學故事
老師:我們熟悉了那么多人民幣好伴侶,你們知道他們住在什么地方嗎
同學:我知道,我媽媽沒錢時總是到銀行去取,我猜那兒就是人民幣的家!
老師:你真會猜想!不錯,銀行里住著許多的人民幣,而且銀行還有一個很奇怪的特點,下面,就請我們的好伴侶調皮和笑笑來給小伴侶講一個關于銀行的故事,
(老師用多媒體展現(xiàn)數(shù)學故事的圖,并配以畫外音,敘述存錢的故事)
老師:孩子們你們說,笑笑的錢為什么一年后就增加了呢
同學:我聽奶奶說在銀行存錢,銀行就會給你錢。
老師:對!那叫利息,是銀行為了感謝你把錢存到它那里,給你的酬勞!所以,假如我們有了多余的壓歲錢、零花錢,就應當存到銀行來歷,這樣,錢不僅不會被我們亂花掉,還會越來越多。
[設計意圖:老師用符合同學年齡特點的方式:講故事,使同學對銀行的作用有了初步的熟悉,教育同學勤儉,學會理財。]
(六)、小結
老師:今日你興奮嗎為什么有什么收獲嗎
[設計意圖:關懷同學學習的情感態(tài)度,對本節(jié)課的學問做一個梳理。]
教學反思
一、討論同學學問閱歷水平是老師教學的起點。
奧蘇伯爾說過:影響同學最重要的緣由是同學已經知道了什么我們應當依據(jù)同學原有的學問狀況去進行教學。特殊是教學內容與同學的生活實際聯(lián)系非常緊密時,老師更應當先對同學在生活在對這些學問了解到什么程度,有什么樣的實際閱歷可以借用做一個細致的思索。
比如在設計這一節(jié)熟悉大面額人民幣時,由于考慮到我班同學家長大多數(shù)是在自由市場買菜買雜貨的,家庭經濟條件不是很好,同學對這些大面額的人民幣究竟認不熟悉,用沒用過,我還沒譜。因此,在教學前,我利用家長接孩子的時機,先詢問家長孩子對大面額人民幣的熟悉狀況,還找了不同程度的孩子調查他們的熟悉狀況。結果發(fā)覺,同學們對熟悉大面額人民幣這一部分學問已經有了比較深的了解,但在如何使用上閱歷還很缺乏。
就這樣,我確定了自己教學的重難點,而實踐證明這樣的支配是符合同學實際狀況的,是精確?????建立在同學已有學問閱歷基礎上的。因此,同學在學習中始終處于亢奮狀態(tài),沒有由于老師對同學的估量不足而讓同學對學習產生倦怠心情。只有在要跳起來摘果子的狀況下,同學的學習樂觀性、自主性、制造性才能得到有效的激發(fā),也只有在跳起來能摘到果子的狀況下,同學的學習才是真正有效果的、有意義的。
二、活動設計要重實質,淡形式。
新課標中對同學的數(shù)學學習活動做了這樣的描述:同學的數(shù)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共性的過程。其真正含義是要老師用現(xiàn)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zhàn)性的學習活動激發(fā)起同學對數(shù)學學問的愛好,而不是在一系列花哨的活動中無目的的瞎興奮一通,最終連學的是什么都不知道。
在教學中,我們應當?shù)顒拥男问?,把精力放到注意活動的實質上,既活動中究竟進展了同學的什么學問技能、學習力量、探究力量,究竟要讓同學學到什么。
我在這一節(jié)的教學中嘗試以買玩具的學習活動為載體,使用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使同學在自由選擇、自主探究、相互檢查、發(fā)覺問題、合作溝通、解決問題等一系列的學習活動中;在自主的、民主的學習氛圍中不斷的探究、不斷的深化,從而使買玩具這一簡潔的購物活動具有了豐富的內涵,漸漸遞進的層次。
三、老師的教學機靈是其綜合素養(yǎng)的集中體現(xiàn)。
急中生智通常能反映出一個人的才智潛能,而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出乎意料的大事的處理力量也能精確?????的體現(xiàn)一個老師的綜合教學素養(yǎng)、力量。一位閱歷豐富、了解同學、布滿自信、才思靈敏的老師總是能從容的、藝術的、才智的處理這樣的突發(fā)大事。
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我有意識的訓練自己這方面的力量,在對同學的評價中,我使用了一些有針對性、有特色、有共性顏色的評價語言。這不僅使評價本身具有了體現(xiàn)新課標的基本理念的作用,也使同學從中體驗到不同程度、不同范疇的勝利,更使老師的教學機靈得到熬煉。由于要在很短的時間里對同學一時間的反應及表現(xiàn)做出一針見血的評價,并能使同學的共性差異、特色得到充分體現(xiàn),對老師的文化素養(yǎng)、思維速度都提出了比較高的要求。
反思我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對同學的評價是具有肯定同學共性特色及差異的,是比較精確?????的反應出同學突出優(yōu)點的。但語言還比較貧乏,也缺乏幽默感和感染力。
總的來說,這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是體現(xiàn)了新課標的新的教學理念的,是采納了一些好玩的、有現(xiàn)實意義的、有挑戰(zhàn)性的活動的,而活動目的也是落實的,活動本身也是比較有效的。
一班級下冊熟悉人民幣教學設計篇9
有關人民幣的學問,同學并不生疏,在生活中常常接觸,有肯定的直接閱歷。在這節(jié)課中,老師充分利用了這一點,以小伴侶購物的情節(jié)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充分調動同學已有的閱歷,促使同學主動探究。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1.緊密結合生活,激發(fā)同學愛好。
這節(jié)課的設計,留意遵循低班級同學的年齡特點及認知規(guī)律,從同學的生活實際動身,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同學主動參加學問的形成過程。如利用課件創(chuàng)設小明買禮物的情境,使同學體會到數(shù)學就在身邊,激發(fā)同學的學習愛好。然后老師提出:你們用過人民幣嗎?引起同學對已有閱歷的回憶,為后面的學習探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重視小組學習,促進合作溝通。
實踐證明,小組爭論有利于全體同學主動性的發(fā)揮,有利于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的信息溝通,有利于不同思維的碰撞。熟悉人民幣的學問比較適合運用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這節(jié)課的教學中,老師從同學實際動身,讓同學說一說,結合情境擺一擺,通過小組合作進行探究活動,既鼓舞同學獨立嘗試,又重視同學間的合作互助,給同學供應了多向交往的機會,提高了同學合作學習的意識。如讓同學在小組內說一說都見過什么樣的人民幣,說一說是怎樣記住各種人民幣的,擺一擺,把人民幣進行整理等。同學在學習中相互溝通,提高了觀看、分析及解決問題的力量。
3.聯(lián)系實際用數(shù)學,提高探究力量。
現(xiàn)代教育理論主見:讓同學動手做科學,而不是用耳朵聽科學。也就是說,在教學中要結合實際給同學創(chuàng)設實踐的機會。課程標準中也提出:要充分供應好玩的、與兒童生活背景有關的素材,題材宜多樣化,呈現(xiàn)方式也應豐富多彩。在這節(jié)課的教學中,老師很好的做到了這一點。如媽媽給小明一些1分的人民幣,去買一塊1角的橡皮,誰幫一幫他呀?使同學在活動中熟悉1角等于10分;小明和媽媽乘車回家,車票1元,可是媽媽只有5元、10元面值的,怎么辦呢?使同學意識到兌換人民幣的意義;模擬購物活動,使同學體會做數(shù)學的樂趣。同學在活動中通過解決一些簡潔的實際問題,不僅增加了學習樂觀性,而且進一步感悟到數(shù)學學問與生活實際的親密聯(lián)系,提高了探究實踐力量。
教學目標
1.熟悉人民幣,了解元、角、分之間的關系。
2.通過模擬購物等活動,使同學體會人民幣在社會生活的功能和作用,感悟數(shù)學學問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
3.使同學從小懂得,合理使用零花錢,并知道如何愛惜人民幣。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46~49頁。
教具、學具預備
課件,模擬人民幣、卡片。有關人民幣的學問,同學并不生疏,在生活中常常接觸,有肯定的直接閱歷。在這節(jié)課中,老師充分利用了這一點,以小伴侶購物的情節(jié)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充分調動同學已有的閱歷,促使同學主動探究。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1.緊密結合生活,激發(fā)同學愛好。
這節(jié)課的設計,留意遵循低班級同學的年齡特點及認知規(guī)律,從同學的生活實際動身,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同學主動參加學問的形成過程。如利用課件創(chuàng)設小明買禮物的情境,使同學體會到數(shù)學就在身邊,激發(fā)同學的學習愛好。然后老師提出:你們用過人民幣嗎?引起同學對已有閱歷的回憶,為后面的學習探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重視小組學習,促進合作溝通。
實踐證明,小組爭論有利于全體同學主動性的發(fā)揮,有利于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的信息溝通,有利于不同思維的碰撞。熟悉人民幣的學問比較適合運用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這節(jié)課的教學中,老師從同學實際動身,讓同學說一說,結合情境擺一擺,通過小組合作進行探究活動,既鼓舞同學獨立嘗試,又重視同學間的合作互助,給同學供應了多向交往的機會,提高了同學合作學習的意識。如讓同學在小組內說一說都見過什么樣的人民幣,說一說是怎樣記住各種人民幣的,擺一擺,把人民幣進行整理等。同學在學習中相互溝通,提高了觀看、分析及解決問題的力量。
3.聯(lián)系實際用數(shù)學,提高探究力量。
現(xiàn)代教育理論主見:讓同學動手做科學,而不是用耳朵聽科學。也就是說,在教學中要結合實際給同學創(chuàng)設實踐的機會。課程標準中也提出:要充分供應好玩的、與兒童生活背景有關的素材,題材宜多樣化,呈現(xiàn)方式也應豐富多彩。在這節(jié)課的教學中,老師很好的做到了這一點。如媽媽給小明一些1分的人民幣,去買一塊1角的橡皮,誰幫一幫他呀?使同學在活動中熟悉1角等于10分;小明和媽媽乘車回家,車票1元,可是媽媽只有5元、10元面值的,怎么辦呢?使同學意識到兌換人民幣的意義;模擬購物活動,使同學體會做數(shù)學的樂趣。同學在活動中通過解決一些簡潔的實際問題,不僅增加了學習樂觀性,而且進一步感悟到數(shù)學學問與生活實際的親密聯(lián)系,提高了探究實踐力量。
教學目標
1.熟悉人民幣,了解元、角、分之間的關系。
2.通過模擬購物等活動,使同學體會人民幣在社會生活的功能和作用,感悟數(shù)學學問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
3.使同學從小懂得,合理使用零花錢,并知道如何愛惜人民幣。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46~49頁。
教具、學具預備
課件,模擬人民幣、卡片。生:拿10個1分就可以買一塊橡皮。
師:你是怎么想的?
生:1角是10分,10分就是1角。
師:板書1角=10分
師:假如老師這里有很多1角1角的人民幣,我想買一把一元的小刀,應怎樣付錢?
生:拿10個1角就可以了。
師:你是怎么想的?
生:1元是10角,10角也就是1元。(板書1元=10角)
師:這有幾個問題,誰能回答呀?(出示卡片)
3角等于幾分5元等于幾角
10角等于幾元80分等于幾角
3.大額人民幣的換算。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敬重數(shù)學學問來源于生活的原則,使靜態(tài)的內容成為動態(tài)的過程,讓同學高興奮興的進入數(shù)學世界。
師:小明和媽媽買完東西乘車回家,車票1元,可是媽媽的錢包里只有這些錢(出示大額人民幣)。沒有1元,怎么辦?
生:可以換成1元1元的。
師:誰可以幫小明換一下?生用學具人民幣邊擺邊說。
電腦出示:一張5元可以換______張1元。
一張10元可以換______張1元。
同學口答。
師:同學們,平常買東西時,我們還可能用到10元,下面的問題誰會?
電腦出示:一張20元可以換______張10元。
一張50元可以換______張10元。
一張100元可以換______張10元。
師:假如要把100元換成50元,可以換幾張?換成20元換幾張?
引導同學進入情境,充分利用同學已有閱歷探求新知,發(fā)揮同學的主體參加意識。
三、應用
1.兌換嬉戲。
在這一應用環(huán)節(jié)中,老師充分創(chuàng)設情境,在活動中激起同學的愛好,從發(fā)覺中尋求歡樂,主動的獵取學問,體會數(shù)學的有用價值和做數(shù)學的樂趣。讓同學做中學,做中得到鞏固,做中學會應用,做中學會制造,做中得到進展。
a.1元換成零錢,怎樣換?思索后,指名回答。(多種答案,略)
b.小組合作。把零錢換成整錢,或把整錢換成零錢。
2.模擬購物。
師:拿你們換好的錢,到無人售貨玩具商店去買玩具,同學們肯定要誠懇,既不能多給也不能少給。
老師出示貨架,上面擺好幾種標價不同的玩具。
師:同學們預備好錢可以來買,說清買什么?是怎樣預備的錢。
同學分組參加到購物活動中,有的當收銀員,有的當顧客。
師:沒買到玩具或買玩具剩下的錢,你們準備怎么辦?
生1交學費,生2買文具,生3捐給盼望工程等。
師:老師想給災區(qū)小伴侶寫信,要8角錢買郵票,誰能幫我拿出8角錢?
老師出示一些人民幣,指名取8角錢。
四、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熟悉了人民幣,你學會了什么?你認為誰表現(xiàn)的好?教學設計說明
新的課程改革提出:數(shù)學學問中要加強社會內容,加強社會聯(lián)系,培育同學的數(shù)學愛好,使人人要學有價值的數(shù)學。本節(jié)課在課堂上體現(xiàn)教學方法的開放性和制造性。
本節(jié)課的教學適當調整了教材的呈現(xiàn)方式,力爭體現(xiàn)新課標精神。
整節(jié)課以聰聰和明明兩個小精靈為主線串成一體,這兩個小精靈成為同學們學習本節(jié)課的伙伴,它們可以關心同學解決難題,也可以自己遇到難題,讓同學們關心解決,激起同學學習本節(jié)課的愛好。
1.從生活動身,創(chuàng)設情境,感受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
a.導入部分由老師出示玩具熊吸引同學的留意力,繼而問:買這個玩具熊用多少錢,到看錄像,從中體會生活中到處都有使用到人民幣的地方,人人學有價值的數(shù)學。
b.新授部分以聰聰和明明的對話導出元和角之間的十進關系,從而使同學知道1元=10角。
c.換錢嬉戲:通過師生互換,生生互換,使同學基本把握元和角之間簡潔的換算。
d.實踐活動。
第一層開放題:一件小玩具是1元1角錢,讓同學用不同的方法付錢,這樣拓展了同學的多重思維。最終在多種方法中找到最簡便的付錢方法。
其次層小小超市:通過模擬購買不同價格,不同品種的物品,使同學在簡潔的付錢、算錢、找錢的過程中,感知人民幣的商品功能。
整個教學過程在情境教學中完成,使同學體會到與實際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
2.人人參加,發(fā)揮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
a.在熟悉人民幣這一部分中,人人參加認知,讓同學感受這部分學問的重要性。
b.在換錢嬉戲和實踐活動中,發(fā)揮了小組合作的形式,2人一組或4人一組,此時老師成為了同學的合、指導者。
3.在活動學習的過程中,加強對同學的品德教育。
a.在導入部分中,存零花錢這一環(huán)節(jié)滲透了讓同學保管好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上小學勞務合同范例
- 代理服務類合同范本
- 個人廠房鋼材出售合同范本
- 社交媒體危機公關的處理策略與技巧
- 代管合同范本
- 農村魚塘使用合同范本
- 健身買課合同范本
- 保安處罰合同范本
- 健康體檢合同范本
- 公司會展搭建合同范本
- 航空航天標準與認證互認
- 心理課教案自我認知與情緒管理
- 幼兒園 中班心理健康《我會傾訴》
- GB/T 6553-2024嚴酷環(huán)境條件下使用的電氣絕緣材料評定耐電痕化和蝕損的試驗方法
- 中職旅游專業(yè)《中國旅游地理》說課稿
- 微積分試卷及規(guī)范標準答案6套
- 【鄉(xiāng)村振興背景下農村基層治理問題探究開題報告(含提綱)3000字】
- 藥物警戒管理體系記錄與數(shù)據(jù)管理規(guī)程
- 2024-2029年擴展塢行業(yè)市場現(xiàn)狀供需分析及市場深度研究發(fā)展前景及規(guī)劃投資研究報告
- SH/T 3003-2024 石油化工合理利用能源設計導則(正式版)
- 中國人民大學613衛(wèi)生統(tǒng)計歷年真題12-16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