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漢語重要知識點整理_第1頁
古代漢語重要知識點整理_第2頁
古代漢語重要知識點整理_第3頁
古代漢語重要知識點整理_第4頁
古代漢語重要知識點整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讓知識帶有溫度。第第2頁/共2頁精品文檔推薦古代漢語重要知識點整理古代漢語重要知識點收拾

1、古書的註解:

(1)古書解釋的時光:漢代

(2)古人注古書的目的:簡言之就是為了讀懂古書。

(3)今日學習古註的目的:古人的註解普通比較簡略,註解的體例和術語比較陌生。(4)常見的古書註解大家:

漢代的有:鄭玄、毛亨、孔安國、馬融、何休、趙岐。晉代的有:杜預、郭璞,范寧。魏代的有:王弼、韓康伯、何晏。唐代的有:陸德明、孔潁達、賈公彥、徐彥、楊士勛、唐玄宗。(5)古書注解的體例:主要有三類為傳注體、義疏體、集解體。

①傳注體:以解釋文獻詞句意義為主的註釋體例。常見的名稱(術語)有“傳、註、箋”。

傳:是傳述的意思,指傳述古代經文的文義。從傳述的內容來看,有的側重在敍述大事的原委,如《春秋左氏傳》,有的側重在解釋字詞,如《毛詩詁訓傳》。

注:取義貫注,文義艱澀,需要適當地加以解釋纔能通曉,就猶如運河堵塞,必須貫注纔可通暢。所以“注”就是詮釋的意思?!白ⅰ保艜謱懽鳌霸]”,二者音義同。

箋:是表識的意思。本指讀書時有所領悟,便用筆標誌在原文的一側,所以註文比較短小、簡約。它不但註釋經書的原文,亦對原有的註解予以補充和修訂。

疏:亦叫“正義”。唐代以後出現的一種注釋術語。不僅解釋原文,而且還給前人的注釋作注。

*注疏體例

一.字形上所顯示的內容:大字是正文,雙行小字的是注疏。

二各家注疏內容羅列挨次:前面沒有“箋云”的注是毛亨的傳,如“貫事也”;“箋云”之后的注是鄭玄的箋;[疏]字以下的內容才是孔潁達的疏。宋代以前,注和疏是分成兩本書印行的;宋代以后,為了閱讀的便利,才把注和疏合成一本書。假如一段之中有幾個注,疏就放在幾個註后,假如惟獨一個,疏就放在一個之后,上面的例子就是把疏放在幾個註之后。

三.疏的內容羅列順序:疏普通是先疏正文,再疏註文。先略引被疏的文字,普通是起迄各引兩三個字(如“‘碩鼠’至‘得我所’”,“傳‘貫事’”,“箋‘碩大’至‘是徙’”),然后再疏,中間用圓圈隔開。

*《十三經注疏》的基本體例(以孔潁達的《毛詩正義》為例)

1.書中有正文和註文,註文包括毛傳、鄭箋、陸德明音義(又叫“釋文”)、孔疏。

2.原書直排,其中單行大字是《詩經》正文,正文雙行小字是註文。

3.註文先列毛傳,但沒有“傳”來標記,只是對正文作註,毛傳之后有“箋云”作標記的,其后是鄭箋的文字。

4.鄭箋之后的大圓圈是一種起區(qū)別作用的間隔號,其作用:A.區(qū)分傳、鄭和音義的界限,即圓圈之后是陸德明的釋文。B.圓圈用在“疏”文置中,標明疏文的段落。

5.註文中用方括號括起來的“疏”,錶明其后的文字是孔潁達的“疏(正義)”。它的體列先列詩的正文或毛傳、鄭玄的起迄之處,用圓圈隔開,此后有“正義曰”三字,以下纔是“疏”的正是說解。普通先疏正文,再疏註文。

我們以上是以今通行的《十三經》中的《詩經》為例,其中作註的人是毛亨、作箋的是鄭玄,作疏的是孔潁達。

②義疏體:是一種經、註兼釋的體例。經指古籍原文;註普通指漢代后的註釋。

③集解體:滙集諸傢註釋的一種體例。

*古書註解的內容

1).釋詞:

解釋字詞是註釋的重要內容,漢代經師的傳註都是把釋詞放在註釋的首位。

釋詞的辦法有三種。

第一,形訓,依據字形來解釋詞義的辦法。

其次,聲訓,通過聲音的關繫來解釋詞義的辦法。用同音或音近詞來解釋詞義是“聲訓”的特點。

第三,義訓,直陳詞義的訓釋辦法。普通用同義詞或近義詞去解釋。如:“增,益也?!?/p>

20.通句:通釋全句。在釋句的基礎上,有時還需串通全句。這種辦法又分兩種方式:

(1)串講,即在釋詞以后,再綜閤起來,貫通全句,通釋句義。

(2)釋句:是就深化理解全句的有關問題加以解釋或說明,它不是對全句舉行串講。

(3)解事:具體補充事實或解說典故的出處。

*古書註解的術語

1.釋義術語:

(1)曰,為、謂之(之謂):

可譯為“叫、叫做”。解釋詞義之用,主要以之區(qū)別同義詞、近義詞的差別。

在釋詞方式上是所釋意義在前,被釋詞放在“曰,為、謂之”之后。

(2)謂:

主要是用于以狹義釋廣義,以具體釋抽象,以分體名釋總名。

被釋詞放在“謂”的前邊,釋詞放在“謂”之后。

(3)貌,之貌:

“貌”本指事物外表的形象,用作註疏的術語,則表示某種情貌。

它普通用作動詞或形容詞之后,表示事物、行為的性質或狀態(tài)。相當于“……的樣子”

(4)猶,猶言:

往往是用近義詞訓釋,或者是用引伸義解釋本義,註釋詞和被釋詞的意義相近。

“猶”普通是用來解釋單音詞的;“猶言”多是用來解釋詞組或串講語句的。

2.聲訓術語:

“聲訓”是用詞的音、義關繫進行釋義的辦法,因為詞的音、義關繫可以反映詞與詞的親緣關繫,所以“聲訓”註釋的辦法,也是通過詞與詞的親緣關繫揭示詞義的辦法。

(1)之言,之為言:

註釋詞與被釋詞聲音同或近,意義相通。

(2)之猶言:

“之猶言、之言、之為言”都是通過聲音的關繫解釋詞義的。

3.註音術語:

(1)讀為、讀曰:

這兩個術語是用本字來說明假借字的。其實也是屬于聲訓類術語。

(2)讀若,讀如:

這兩個術語主要是用同音字來標明讀音。

“讀如、讀如”普通是用來註音,沒故意義關繫。但有時也用本字來註假借字。另外註釋字與被釋字的讀音不盡相同,有的隻是音近。

(3)如字:

指明一詞多音的術語。一個詞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不同讀音,其中表示本義的讀音叫本音,其餘的讀音是變讀。“如字”告訴讀者,在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這個字(詞)要讀本音。

*古書??毙g語

古人註書時經常先行???,因為古書版本輾轉流傳復雜,因此文字錯訛較多。不先行???,既會誤導讀者,也誤誣古人(古書的)。校勘的術語常見的有:

1.衍文:

簡稱“衍”,也叫“衍字”。這個術語用來指明古籍中多出的文字。

2.脫文:

又簡稱“脫”(有時作“奪”),也叫脫字。

3.訛:

也稱“訛文”、“誤文”、“誤字”

*??钡霓k法:1)對校2)本校3)他校4)理校

2、駢體文的語言有三方面的特點:①駢偶和四六②平仄相對③用典和藻飾

*詩律:

是格律詩(又稱近體詩、今體詩)格律的簡稱,肇自漢朝,粗具于齊粱時代,成熟于唐代。它包含五個方面內容:一.句數二.字數三.押韻四.平庂五.對仗

一.句數:古體詩(産生漢魏六朝,又稱古風,唐代以后按古體詩的風格寫的詩依舊為古風)句數不固定,可長可短。近體詩的句數是固定的:普通的律詩都是八句,律絕是四句,超過八句(普通為偶數)的叫長律,又叫排律,長律普通是五言的。

二.字數:五律每句五個字,共40字,七律每句七個字,共56個字。五絕共20字,七絕共28字。五言詩和七言詩都是漢朝産生的詩體,但與唐代時期産生的近體詩還是有別,盡管字數相同、要求押韻。因此近體詩最本質的特點是講究平庂。

(一)古體詩與近體詩的區(qū)別:

1.古體詩:詩無定句,句無定字,押韻不嚴格(有出韻及換韻現象)不講究格律(字的平仄規(guī)律)。

2.近體詩:詩有定句(五言詩、七言近體詩每首八句,五言、七言絕句每首四句),句有定字(五言律詩、絕句五字,七言律詩、絕句每句七字),押韻嚴格(中間不出韻,不換韻,而且普通只押平聲韻),講究格律。

三.押韻:詩歌都是押韻的。有的是句句押韻,有的是隔句押韻。近體詩除了有的首句入韻外,都是隔句押韻。

(一)押韻的語音標準:通常押平水韻中的平聲韻。具體情況如下:

106韻就是近體詩押韻的語音標準,向來沿用到近代

四.平仄:平仄是對中古聲調平、上、去、入四聲的再分類。平即中古的平聲調;中古的上、去、入三聲統(tǒng)稱為仄,因為其不平,故名仄。

注重:我們今日以一般話的聲調去衡量中古聲調(或者說衡量中古的平庂)有不盡相同的地方。因為今日一般話平聲(陰平、陽平)字有的是中古入聲字。假如記住下面的字是古入聲字轉為一般話的平聲字就簡單辨別近體詩的平庂了。

(一)混入一般話平聲中的中古入聲字表

B:八捌,拔跋魃,白,薄雹,逼,,癟鱉憋蹩,別,亳孛荸勃渤脖鈸舶伯鉑魄(落魄)柏(柏林)泊箔博搏踣撥剝

C:擦,插鍤,察,拆,吃,出,戳,撮

D:答搭,達韃耷褡妲怛靼,纛,得德,滴,迪的糴鏑嫡狄逖荻滌敵笛,跌,諜蝶牒喋蹀碟迭疊垤,督,毒篤獨髑讀犢黷瀆櫝,咄掇,度(揣度)鐸奪

E:額

F:發(fā),罰乏伐筏閥,佛,縛(縛藥),服伏袱弗拂福幅蝠

G:割胳格咯骼閣擱疙鴿革鬲隔槅膈嗝,刮聒,郭,國蟈虢

H:哈,蛤(蛤?。?,喝,合盒盍曷涸翮核劾鶻紇,黑嘿,忽惚,滑猾,豁,活;

J:疾跡積激擊唧緝績,及汲極級圾急蒺嫉輯集給藉籍脊鯽棘即姞殛亟戢,夾浹,鋏頰,截桀杰竭碣揭捷睫婕潔頡結拮鮚接節(jié)癤劫孑,掬鞠,菊桔局跼,絕掘崛倔撅厥橛镢蹶蕨

獗決訣抉角(角色)桷覺譎爵噱攫;

K:嗑瞌頦殼咳,哭窟

L:拉邋

P:拍,劈,撇,潑,撲,仆璞瀑

Q:七染漆戚,掐,曲,缺闕

S:塞,殺剎鎩煞,勺芍杓,舌折,失濕虱,十拾石食蝕實什識,叔,孰熟塾贖淑秫,刷,說,俗,縮

T:踏(踏實)塌遢,踢剔,貼帖,突凸禿,托脫

W:挖,屋

X:膝昔惜吸息熄媳析淅晰悉錫夕汐,習席襲隰檄,俠狹峽匣狎轄瞎黠,挾葉(葉韻)脅協(xié)歇蝎,薛,學穴削

Y:鴨押,一壹揖,約曰

Z:雜匝鉔,鑿,則責幘簀澤擇,賊,炸(油炸)鍘閘軋(軋鋼)扎札,摘,宅翟,著(焦急),蟄螫折哲蜇摺輒轍,只(一只)織汁,直值植殖侄執(zhí)職躑,粥,軸妯,逐燭竹筑竺,卓桌捉拙,琢啄灼酌茁濁斫濯

3、近體詩之格律:

(二)基本句式:格律詩有四種基本句式(首句第一句)。以五言為例。

(甲)仄仄平平仄(乙)平平仄仄平

(丙)平平平仄仄(丁)仄仄仄平平

七言句式:在五言的句式前面各加上相反的平仄。

(甲)平平仄仄平平仄(乙)平平仄仄平仄仄

(丙)仄仄平平平仄仄(丁)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仄

(三)格式:四種基本句式,都可作為首句。因為首句不同所用基本句式不同,就構成四種基本不同的格式。

1.(甲)種句式開頭的格式(仄起庂收)

(甲)仄仄平平仄(乙)平平仄仄平

(丙)平平平仄仄(?。┴曝曝破狡?/p>

(甲)仄仄平平仄(乙)平平仄仄平

(丙)平平平仄仄(?。┴曝曝破狡?/p>

2.(乙)種句式開頭的格式(平起平收)

(乙)平平仄仄平(?。┴曝曝破狡?/p>

(甲)仄仄平平仄(乙)平平仄仄平

(丙)平平平仄仄(丁)仄仄仄平平

(甲)仄仄平平仄(乙)平平仄仄平

3.(丙)種句式開頭的格式(平起仄收)

(丙)平平平仄仄(?。┴曝曝破狡?/p>

(甲)仄仄平平仄(乙)平平仄仄平

(丙)平平平仄仄(丁)仄仄仄平平

(甲)仄仄平平仄(乙)平平仄仄平

4.(?。┓N句式開頭的格式(仄起平收)

(?。┴曝曝破狡剑ㄒ遥┢狡截曝破?/p>

(丙)平平平仄仄(?。┴曝曝破狡?/p>

(甲)仄仄平平仄(乙)平平仄仄平

(丙)平平平仄仄(?。┴曝曝破狡?/p>

(四)粘對:律詩分為四聯:首聯、頷聯、勁聯、尾聯。每聯中的第一句為出句,其次句為對句。

1.粘:就是相鄰兩聯中下聯出句的其次字的平仄和上聯對句的其次字的平庂全都。

2.對:就是每聯的出句和對句的其次字的平庂相反。

3.失粘、失對:不符閤粘對,就是失粘、失對。

(五)拗救:違反了平庂格律(該為平而為庂,或該為庂而平),叫做拗。一個句子拗了,詩人在本句或者對句的適當位置上加以補救,叫做救。

註意:格律詩的平庂也不是徹低固定的,即“一、三、五”的平庂可以隨意的,但“二、四、六”不能隨意,必分明。

例如: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五更疏欲籪,一樹碧無情。

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

||--|,--||-。Θ--||,|||--。

||Θ-|,Θ-Ф|-。--ΘФ|,|||--。

頸聯中,出句第三字“?!鞭郑瑢涞谝蛔帧肮省鞭?,對句第三字“蕪”救。尾聯出句中,第三字“最”拗,第四字“相”救。

(六)拗救的辦法:律詩拗,必救,否則不合格。有兩種救的辦法:1.本句自救,2.對句相救。

1.本句自救

(1)在平起平收式(平平仄仄平)中,假如第一個字拗了,那么必需用第三個字去救。假如不去救,除了韻腳外惟獨剩下一個平聲字,叫作犯孤平。“孤平”是律詩的大忌。如李白的《夜宿山寺》中的“恐驚天上人”??谠E:一拗三救救孤平。

(2)在平起庂收式(平平平庂庂)中,第三個字必平,否則會是三個庂收尾,這是古風的形式,也必須救。那么第四字個改為平聲。如李白《渡荊門送別》“仍憐故鄉(xiāng)水?!笨谠E:三拗四救一必平。也可不救,因為“一三五”不論,是半拗??谠E:三拗一必平。假如三沒拗,一可平可庂。

2.對句相救:僅限于由“庂庂平平庂,平平庂庂平”組成的一聯內。也分兩種情況。(1)出句第三字拗,對句第三字救。如李白的《送友人》中的“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币驗橐蝗徽摚值脑捠前朕郑刹痪?。口訣:“出三拗,對三救,可救可不救?!保?)出句第四字拗,對句第三字救。如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中的“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币驗椤岸姆置鳌?,所以第四字拗,必救。有時候,出句第三、第四字都拗,對句第三字去救(僅救一處)??谠E:出三拗,出四拗,對三救,一定救。

(七)關于“一三不論”和“二四”分明:

1.“一三”不論是大體上來說的,個別的地方還是要論,隻有三個。

(1)平起平收式(平平庂庂平)的第一個字拗了,就是犯孤平,所以第三個字必救。(2)平起庂收式(平平平庂庂)的第三個字拗,可用第四個字去救,也可不救。但是第一個字必平聲。

(3)庂起平收式(庂庂庂平平)的第三個字拗,后面就成三平調,三平調是律詩的大忌,所以第三字必庂聲調。

2.“二四分明”也是總體上說的,有些也可不分明。不分明的字有兩個。

(1)庂起庂收式(庂庂平平庂)中的第四字。在庂起庂收式和平起平收式(平平庂庂平)組成的一聯中,假如庂起庂收式中第四字拗,那么對句(平起平收式)的第三字去救。如“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2)平起庂收式(平平平庂庂)中的第四字。假如第三字拗,那么第四字去救(在這

種情況下,第一字必平聲)。此句式多用在尾聯的出句。在實際應用中,這種句式比正格“平平庂平庂”還普遍。如李白詩中的“仍憐故鄉(xiāng)水?!?/p>

*對仗

講究對仗是律詩的又一特點。由兩個字數相等、結構相同、意義上相關的句子構成的句式叫對仗。有工對、寬對、借對、流水對、扇面對。

(一)工對:出句和對句相同位置上的字,其詞性、結構相同。假如是名詞,其意類相同,叫工對。

(二)寬對:一聯中、詞性、結構對仗不工整。如李白的詩“紅顔棄軒冕,白首臥松雲?!?/p>

(三)借對:利用某個詞的同音關繫或一次多義關繫構成的對仗。白居易詩“翠黛不須留五馬,皇恩只許住三年?!薄盎省苯琛包S”音,于“翠”對。杜甫詩“竹葉于人既無分,菊花從今不須開。”“竹葉”是酒名,借用“竹子的葉”之義,于“菊花”對。

(四)流水對:出句和對句字面上對仗,不能顛倒,勢如流水,從意義上來說是一句話,多用尾聯。如:杜甫詩“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蓖踔疁o詩“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p>

(五)扇面對:又叫“隔句對、開門對”。杜甫詩“得罪臺州去,時危棄碩儒。移官蓬閣后,轂貴歿潛夫?!?/p>

3、古無輕唇音(非敷奉微歸幫滂並明),這是錢大昕提出來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