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直腸肛管疾病
重慶醫(yī)科大學第二臨床學院吳傳新直腸肛管疾病第1頁一、直腸、肛管解剖生理概要(一)大致解剖1.直腸:直腸上接乙狀結腸,其長約12~15厘米。在尾骨平面與肛管相連形成90度肛管直腸角。直腸中1/3前面有腹膜反折,男性形成直腸膀胱陷凹,女性形成直腸子宮陷凹。是盆腔最低位置,距肛門約8厘米。直腸壺腹部有左、中、右三個半月形皺襞,稱為直腸瓣或直腸橫壁。直腸肛管疾病第2頁
2.肛管長約3厘米,末端為肛門。(1)齒狀線(2)肛柱(3)肛乳頭(4)肛瓣(5)肛隱窩(肛竇)3.肛管、直腸肌肉(1)內(nèi)括約?。?)外括約?。?)提肛?。?)肛管直腸環(huán)
切斷肛管直腸環(huán)會引發(fā)大便失禁。直腸肛管疾病第3頁4.直腸肛管周圍間隙:(1)肛門周圍間隙:位于坐骨肛管橫隔與皮膚之間,左右在肛管后方相通。(2)坐骨肛管間隙:左右各一,位于坐骨結節(jié)與肛管之間,肛提肌之下。(3)骨盆直腸間隙:左右各一,上為腹膜,下為肛提肌。(4)直腸后間隙:在直腸與骶骨之間,提肛肌以上。直腸肛管疾病第4頁(二)血循、淋巴、神經(jīng)及生理1.肛管、直腸動、靜脈(1)直腸上動脈(2)直腸下動脈(3)肛管動脈(4)骶正中動脈(5)肛直腸靜脈
直腸肛管疾病第5頁2.淋巴回流:
以齒線為界分上、下兩組。上組在齒線以上有三個引流方向。(1)向上沿直腸上動脈到腸系膜下動脈旁淋巴結。這是直腸最主要淋巴引流路徑。(2)向兩側經(jīng)直腸下動脈旁淋巴結引流到盆腔側壁髂內(nèi)淋巴結。(3)向下穿過肛提肌至坐骨肛管間隙,沿肛管動脈\陰部內(nèi)動脈旁淋巴結到髂內(nèi)淋巴結.下組在齒線以下有兩個引流方向。(1)向下外經(jīng)會陰及大腿內(nèi)側皮下注入腹股溝淋巴結,然后到髂外淋巴結。(2)向周圍穿過坐骨直腸間隙沿閉孔動脈旁引流到髂內(nèi)淋巴結。上下組淋巴網(wǎng)有吻合支,彼此相通,所以,直腸癌有時可轉(zhuǎn)移到腹股溝淋巴結。直腸肛管疾病第6頁3.神經(jīng)支配:(1)齒線以上由植物神經(jīng)支配,對牽拉與脹敏感。主要來自盆神經(jīng)叢。(2)齒線以下由軀體神經(jīng)支配,對痛敏感。直腸肛管疾病第7頁4.直腸肛管生理:(1)直腸粘膜能分泌粘液及吸收少許水分和鹽。(2)直腸壁有排便感受器,并能分辨出是氣體還是糞便。直腸肛管疾病第8頁齒線在臨床上意義:
(1)齒線以上是粘膜;齒線以下是皮膚。
(2)齒線以上主要屬直腸上動脈分支區(qū);齒線以下主要屬直腸下動脈分支區(qū)。
(3)齒線以上靜脈叢是直腸上靜脈叢,曲張則形成內(nèi)痔,回流至門靜脈;齒線以下則形成外痔,回流至下腔靜脈。
(4)齒線以上淋巴液主要回流至腹主動脈周圍或髂內(nèi)淋巴結;齒線以下淋巴液主要回流至腹股溝淋巴結。
(5)齒線以上直腸粘膜受植物神經(jīng)支配,無痛感;齒線以下肛管皮膚受體軀神經(jīng)(陰部內(nèi)神經(jīng))支配,痛感顯著。直腸肛管疾病第9頁二、直腸、肛管主要檢驗方法1.體位:(1)左側臥位(2)膝胸臥位(3)膀胱截石位(4)蹲位2.視診3.直腸指檢:是一項簡便而主要檢驗,對及早發(fā)覺直腸病變有主要臨床意義。
4.內(nèi)鏡檢驗:肛門、直腸鏡檢驗、纖維結腸鏡檢驗5.影像學檢驗:鋇劑灌腸或氣、鋇雙重造影、腔內(nèi)B超、CT、統(tǒng)計:體位、時鐘定位、內(nèi)容直腸肛管疾病第10頁三、肛裂(一)定義:肛裂是指齒狀線以下肛管皮膚全層裂開后,經(jīng)久不愈,形成慢性潰瘍。肛裂85%位于后正中線上,少數(shù)位于前正中線上。直腸肛管疾病第11頁(二)病因及病理1.解剖原因:(1)肛門后方肛尾韌帶堅硬,彈性小。(2)直腸會陰曲彎曲至肛門,承受壓力大。2.外傷:大便干燥或排便過猛,損傷肛管皮膚。3.感染:齒線附近炎癥,如肛隱窩炎,使肛周組織失去彈性。直腸肛管疾病第12頁(三)臨床表現(xiàn)1.疼痛:主要癥狀為排便時和便后肛門劇痛。這是因為排便時糞便對肛管擴張和刺激引發(fā);便后因為肛門括約肌痙攣所至。2.便秘:因便時疼痛,怕解大便,大便在腸腔內(nèi)停留時間長,水分吸收→便秘,形成惡性循環(huán)。3.出血:血多在大便表面或手紙上,或便時滴血。直腸肛管疾病第13頁(四)診療1.有以上臨床表現(xiàn)就考慮有肛裂可能。2.局部檢驗發(fā)覺肛管后正中部位有皮膚全層裂開或有肛裂“三聯(lián)癥”就可確診。
肛裂三聯(lián)癥:前哨痔、肛裂、肛乳頭肥大(1)早期(急性)肛裂:潰瘍邊緣柔軟、底淺、色紅、易出血。(2)慢性肛裂:灰白色、有纖維組織增生,可見前哨痔。(五)肛裂預防1.定時大便,保持大便通暢。2.注意肛門清潔,排便時勿用力過猛。直腸肛管疾病第14頁(六)治療關鍵點在于解除括約肌痙攣、減輕疼痛、保持大便通暢和局部清潔,促進潰瘍面愈合。1.非手術治療:多用于早期(急性)肛裂。(1)溫水或1:5000P.P液坐浴。(2)消炎、止痛??诜股睾腿ネ此?。(3)糾正便秘,保持大便通暢。可口服緩瀉劑、多食用蔬菜、水果,多飲水。(4)10%~20%硝酸銀涂創(chuàng)面,涂后用生理鹽水洗掉。2.手術治療經(jīng)久不愈,經(jīng)上述治療無效肛裂,可選取手術治療。慣用手術方法是:肛裂切除術和內(nèi)括約肌切斷術。直腸肛管疾病第15頁四、直腸肛管周圍膿腫(一)定義:在肛管直腸周圍間隙發(fā)生急性化膿性感染,并形成膿腫,稱直腸肛管周圍膿腫。致病菌:多為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桿菌。直腸肛管疾病第16頁(二)病因和病理(1)多來自感染肛腺。肛腺形成膿腫后可向上下蔓延或穿過腸壁、肛管括約肌而至直腸肛管間隙。(2)少數(shù)直腸肛管周圍膿腫可繼發(fā)于外傷、炎性病變或注射藥品,感染直接發(fā)生在間隙并形成膿腫。(3)經(jīng)淋巴引流擴散至間隙引發(fā)。直腸肛管疾病第17頁(三)臨床表現(xiàn)和診療1.肛門周圍膿腫:以肛旁皮下多見,多位于肛門兩側皮下。局部炎癥四大特點顯著,炎癥可穿過筋膜擴散到坐骨直腸窩。2.坐骨肛管膿腫:位于肛管與坐骨結節(jié)之間,提肛肌之下。局部有深壓痛,直腸指檢可觸及疼痛性腫塊或波動。直腸肛管疾病第18頁3.骨盆直腸窩膿腫:位于肛提肌以上,直腸兩側,腹膜以下。局部癥狀不顯著,有直腸有墜脹感或排尿困難。全身癥狀出現(xiàn)較早。局部有深壓痛,直腸指檢有波動感,穿刺可抽出膿液。4.直腸后膿腫:骶尾部酸痛,直腸墜賬感,全身癥狀重。檢驗:尾骨與肛門之間深壓痛,直腸后壁觸痛或波動感。直腸肛管疾病第19頁(四)治療1.非手術治療:對早期還沒有波動感病人:(1)全身治療:主要是控制或減輕感染。(2)局部治療:早期可做理療。(3)對癥:口服緩瀉藥,如石臘油;止痛藥等。2.手術治療:對膿腫已形成病人,則行膿腫切開引流術。術后用1:5000P.P.溶液坐??;并可加用抗生素。直腸肛管疾病第20頁3.手術方法:(1)肛旁皮下膿腫:作放射狀切口。(2)深部膿腫:距肛門2.5~3cm作前后方向弧形切口,半橡皮管引流。術中注意打通膿隔。膿液有100ml以上者應疑有骨盆直腸窩膿腫。(3)肛管直腸兩側相通膿腫:應在兩側切開引流,勿傷肛尾韌帶。(4)一期切開引流掛線術:病人情況好,膿腫淺,炎癥浸潤小,內(nèi)口好找者可施行。直腸肛管疾病第21頁五、肛瘺(一)定義:肛管和直腸下端與肛門周圍皮膚相通瘺管稱肛瘺。(二)病因多數(shù)是肛旁膿腫后遺癥。大多數(shù)是非特異性感染所致,少數(shù)屬特異性感染,如TB、Crohn病等。直腸肛管疾病第22頁(三)肛瘺分類肛瘺分類方法很多,臨床上常簡單地將肛瘺分為低位和高位兩種。1.低位肛瘺:瘺管在外括約肌深部以下。最常見約占70%。(1)低位單純性肛瘺(2)低位復雜性肛瘺2.高位肛瘺:瘺管在外括約肌深部以上(1)高位單純性肛瘺(2)高位復雜性肛瘺直腸肛管疾病第23頁(四)臨床表現(xiàn)及診療1.有肛管直腸周圍膿腫病史。2.傷口經(jīng)久不愈:(1)有重復從外口排糞水、排膿、排氣史。(2)當外口閉合時,局部可出現(xiàn)紅腫疼痛或發(fā)燒。當膿排出后,癥狀好轉(zhuǎn)。直腸肛管疾病第24頁3.檢驗(1)視診:外口稍凹陷或呈乳頭狀,有可見幾個外口,“TB”性肛瘺外口不整齊,灰白。(2)觸診:瘺管呈條索狀,可直可彎曲,高位肛瘺不易捫到。(3)直腸指檢:內(nèi)口稍硬且凹陷。(4)探針可探及內(nèi)口。(5)在直腸內(nèi)置入白鹽水紗布,然后從外口注入美蘭找內(nèi)口。(6)瘺管碘油造影,可判斷瘺管位置及內(nèi)口。直腸肛管疾病第25頁(五)治療
1.急性發(fā)作期:坐浴、抗感染、必要時切開引流。
2.瘺管切開術:用于低位肛瘺。用局麻或骶管麻醉,切開瘺管,剪去少許皮膚,刮盡瘺管肉芽組織。3.掛線療法:是利用其慢性切割原理,高、低位肛瘺均可應用,普通不會引發(fā)大便失禁。4.瘺管切除術:切除全部瘺管直致健康組織,多用于低位肛瘺。直腸肛管疾病第26頁六、痔(一)定義:痔是直腸粘膜下或肛管皮膚下痔靜脈叢淤血、擴張和屈曲形成柔軟靜脈團。A:肛墊下移學說。B:靜脈曲張學說。直腸肛管疾病第27頁直腸肛管疾病第28頁(二)病因
其原因并不完全了解,據(jù)臨床情況,痔形成與以下原因相關:
1.解剖原因:(1)直腸上靜脈無靜脈瓣,痔靜脈壁微弱。(2)直腸上靜脈叢位于松弛直腸粘膜下層,缺乏支持。(3)直腸肌肉收縮影響靜脈回流。(4)炎癥使靜脈纖維化、失去彈性。(5)靜脈內(nèi)壓力增高:干硬糞塊壓迫等2.腹內(nèi)壓增高:任何腹內(nèi)壓增高原因,多能使靜脈回流受到影響,而致直腸上靜脈叢充血、擴張。直腸肛管疾病第29頁(三)痔分類:可分為內(nèi)痔、外痔和混合痔三種。1.內(nèi)痔:內(nèi)痔是直腸上痔靜脈叢擴張而成,位于齒線以上。常在直腸下端。常見于左側(3點)、右前(7點)、右后(11點)。2.外痔:位于齒狀線以下,為直腸下靜脈叢擴大、曲張所致。3.混合痔:痔塊位于齒狀線上、下,因為直腸上下靜脈叢擴大、曲張所致。它們相互吻合影響。環(huán)狀痔:有時痔分布很廣泛,圍繞肛管一周,臨床上稱為環(huán)狀痔。直腸肛管疾病第30頁(四)痔分期:臨床上普通分為四期。第一期:排便時帶血,痔塊不脫出肛門外,僅肛鏡檢驗可見。第二期:排便時痔塊脫出肛門外,便后可自行回復。第三期:排便時痔塊脫出肛門外,便后不能自行回復,而需用手托回。第四期:痔塊長久在肛門外,痔脫出不能還納。由此而見,混合痔是不停加重后常見后果,并逐步成為全部脫出肛門外“環(huán)狀痔”。
直腸肛管疾病第31頁(五)臨床表現(xiàn)與診療1.便血:無痛性、間隙性、便后出血是其特點,是內(nèi)痔或混合痔早期癥狀。2.痔塊脫出:第二、三、四期痔可脫出肛門外。3.疼痛:單純性內(nèi)痔無疼痛。但以下情況可出現(xiàn)疼痛:當痔因粘膜受損感染或血栓形成時;內(nèi)痔與混合痔脫出嵌頓,出現(xiàn)水腫、感染壞死時;這時患者排便、坐、走、咳嗽等均能使疼痛加重。4.瘙癢:內(nèi)痔晚期,痔塊脫出及括約肌松弛,常有粘液分泌物流出而刺激肛門周圍皮膚,引發(fā)瘙癢,甚至皮膚濕疹。診療則依據(jù)上述臨床表現(xiàn)與肛門視診、指檢、肛鏡檢驗即可確定診療。直腸肛管疾病第32頁(六)判別診療:1.直腸息肉:低位帶蒂直腸息肉脫出肛外,誤診為痔脫出??捎弥笝z、肛鏡檢驗判別。2.直腸癌:指檢、肛鏡、直腸鏡檢驗可發(fā)覺較大不光滑實質(zhì)性腫塊,或有潰瘍形成,指套帶血或粘液。3.直腸脫垂:(1)直腸粘膜脫垂:表面光滑、質(zhì)軟、呈放射狀,長2~3cm。(2)完全性直腸脫垂:為直腸壁全層脫出,脫出長,呈寶塔狀,長7~10cm。直腸肛管疾病第33頁(七)治療
無癥狀靜止期痔,勿須特殊治療,只需注意飲食,保持大便通暢,預防并發(fā)癥出現(xiàn)。當痔經(jīng)非手術療法失敗或三、四期內(nèi)痔、痔出血、血栓形成、痔脫出引發(fā)癥狀或嵌頓等,應采取手術治療。1.普通治療:消炎止痛、清潔及保持大便通暢。2.注射療法3.冷凍療法4.手術療法(1)結扎法或膠圈套扎法(2)切除法:激光痔切除術、PPH(ProcedureforProlapseandHemorrhoids)手術、常規(guī)手術切除術(單個痔切除、環(huán)狀痔切除、血栓外痔剝離術。)直腸肛管疾病第34頁七、直腸脫垂(一)定義:直腸脫垂又稱脫肛。是指肛管、直腸甚至乙狀結腸下端向外脫垂翻出肛門外。(二)病因:常見幼兒、老年人或生育過多婦女。正常情況下,腹內(nèi)壓對肛門直腸產(chǎn)生一定壓力。而提肛肌、括約肌、部分盆筋膜及腹膜產(chǎn)生一定提托力來反抗腹內(nèi)壓。當腹內(nèi)壓增加或反抗力減弱情況下就可能產(chǎn)生脫肛。有以下三種原因:直腸肛管疾病第35頁1.解剖原因:(1)骶尾骨彎曲度小,直腸呈垂直位。(2)腹膜反折過低腸襻壓迫腸壁。2.支持直腸組織軟弱:
先天性發(fā)育不良、營養(yǎng)不良致肛提肌軟弱,經(jīng)產(chǎn)婦致骨盆肌肉松弛,肛門括約肌松弛。3.長久腹內(nèi)壓增高:咳嗽、便秘、前列腺肥大。多見于小兒、老人及婦女。直腸肛管疾病第36頁(三)分類1.不完全脫垂:又稱直腸粘膜脫垂。粘膜與肌層逐漸分離,脫出肛門。普通長2~3cm。粘膜皺襞呈放射狀(內(nèi)痔、環(huán)狀痔呈花瓣狀)。2.完全脫垂:為直腸壁全層脫出(呈寶塔狀或牛糞狀)。直腸肛管疾病第37頁(四)臨床表現(xiàn)及診療:
大便時病人感覺有腫物從肛門脫出,早期可自行還納,后需手托回。日久后任何腹壓增高情況下都可使直腸脫出。脫出后因受到刺激可發(fā)生充血、糜爛或嵌頓。病人可產(chǎn)生下墜感、便意或尿頻。檢驗:囑病人下蹲,作大便樣動作,即可見脫垂直腸。(1)不完全性脫垂:圓形、色紅、表面糜爛、放射狀。(2)完全性脫垂:呈臘腸樣或球形,前壁稍長,有環(huán)形皺襞,捫之較厚。直腸肛管疾病第38頁(五)治療1.普通治療:治療慢性腹瀉、便秘、咳嗽,小兒直腸脫垂可自愈。2.注射治療:將硬化劑注射在直腸粘膜下。3.手術治療:(1)直腸前壁折疊術。(2)直腸懸掛術。(3)肛門環(huán)縮術。直腸肛管疾病第39頁八、直腸息肉(一)定義:凡直腸粘膜上有任何可見突起,不論其大小、形狀及組織類型怎樣,均稱為息肉。直腸息肉病理性質(zhì)不一,有是良性腫瘤,有是炎性增生結果。直腸肛管疾病第40頁(二)病理類型:1.腺瘤性息肉:管狀腺瘤;管狀絨毛狀腺瘤;絨毛狀腺瘤。2.增生性息肉。3.炎性息肉。4.其它:錯構瘤;肥大性贅生物。直腸肛管疾病第41頁(三)臨床表現(xiàn)及診療:
主要為便血,但量不多,色紅,覆蓋在大便表面,有時有少許粘液,息肉蒂長可脫出肛門外。兒童便血,大便次數(shù)正常,應考慮到息肉。有息肉病病人,可出現(xiàn)腹瀉、血液粘液便、消瘦、低蛋白血癥及貧血等。檢驗:直腸指診可捫及圓形、質(zhì)地中等息肉。腸鏡可檢驗,活組織檢驗可確診。診療:除了發(fā)病史外,肛、直腸檢驗極為主要。直腸肛管疾病第42頁(四)治療:1.炎性息肉可采取抗生素、激素保留灌腸治療。2.經(jīng)肛門切除:電灼和手術切除。3.經(jīng)腹切除:息肉位置高,無法經(jīng)肛門切除治療,多發(fā)性家族性息肉病,采取經(jīng)腹手術切除。直腸肛管疾病第43頁九、直腸癌
直腸癌是胃腸道中常見惡性腫瘤。我國以41~50歲年紀組發(fā)病最高。直腸癌位置低,60%~80%輕易被直腸指診發(fā)覺。(一)病因:病因尚不十分清楚,但與以下原因相關:1.膳食習慣與致癌物質(zhì):長久吃高脂肪、高蛋白、低纖維素等相關。2.直腸慢性炎癥:慢性腸炎、潰瘍性腸炎、血吸蟲病肉芽腫等。3.癌前期病變:腺瘤惡變,尤其是絨毛狀腺瘤。4.遺傳原因:抑癌基因突變和遺傳不穩(wěn)定性直腸肛管疾病第44頁(二)病理與分型:1.大致分型:(1)腫塊型(菜花型)(2)浸潤型(3)潰瘍型2.組織學分型:(1)腺癌(2)粘液腺癌(3)未分化癌(4)其它下一張直腸肛管疾病第45頁(1)腫塊型(菜花型):腫瘤向腸腔內(nèi)生長,易發(fā)生潰爛出血、繼發(fā)感染和壞死。此型癌腫向周圍浸潤性小,生長遲緩,轉(zhuǎn)移較晚。好發(fā)于右半結腸,尤其是盲腸。返回直腸肛管疾病第46頁(2)浸潤型:癌腫質(zhì)地硬,生長方式是沿腸壁浸潤,輕易引發(fā)腸腔狹窄和腸梗阻,出現(xiàn)轉(zhuǎn)移較早,多發(fā)于左半結腸,尤其是乙狀結腸和直、乙交界腸段。返回直腸肛管疾病第47頁(3)潰瘍型:其特點是向腸壁深層生長并向周圍浸潤,早期即可有潰瘍,邊緣隆起,底部深陷,易發(fā)生出血、感染和穿透。是結腸癌最常見類型。返回直腸肛管疾病第48頁2.組織學分型:(1)腺癌:占75%~85%,癌細胞排列成腺管或腺泡狀。(2)粘液腺癌:占10%~20%,由分泌粘液細胞組成。癌細胞位于大片粘液中似小島狀。愈后較腺癌差。(3)未分化癌:易侵入小血管和淋巴管,癌細胞較小,呈圓形或不規(guī)則形。愈后最壞。(4)其它:如鱗狀細胞癌、惡性黑色素瘤等,均少見。返回直腸肛管疾病第49頁直腸肛管疾病第50頁直腸肛管疾病第51頁直腸肛管疾病第52頁直腸肛管疾病第53頁直腸肛管疾病第54頁(三)分期:Dukes分期(1935)A期:癌腫浸潤深度僅限于直腸壁內(nèi),未超出漿肌層,且無淋巴結轉(zhuǎn)移。B期:癌腫超出漿肌層,亦可浸入漿膜外或直腸周圍組織,但尚能整塊切除,且無淋巴結轉(zhuǎn)移。C期:癌腫侵犯腸壁全層,伴有淋巴結轉(zhuǎn)移。
C1期:癌腫伴有癌灶附近腸旁及系膜淋巴結轉(zhuǎn)移。
C2期:癌腫伴有系膜動脈根部淋巴結轉(zhuǎn)移,尚能根治切除。D期:癌腫伴有遠處轉(zhuǎn)移,或因局部廣泛浸潤或淋巴結廣泛轉(zhuǎn)移不能根治性切除。直腸肛管疾病第55頁(四)擴散與轉(zhuǎn)移:1.直接蔓延:主要沿腸管環(huán)行浸潤,侵犯腸管一周,預計越需1.5~2年。2.淋巴轉(zhuǎn)移:是結直腸癌轉(zhuǎn)移主要路徑。普通轉(zhuǎn)移次序:直腸上淋巴結→直腸旁淋巴結→腸系膜中間淋巴結→系膜動脈根部淋巴結。詳細是依據(jù)直腸各自淋巴回流轉(zhuǎn)移。3.血行轉(zhuǎn)移:惡性程度越高,由血行轉(zhuǎn)移機會就越多。癌細胞侵犯靜脈,形成癌栓,轉(zhuǎn)移到肝。4.種植轉(zhuǎn)移:癌細胞脫落種植在腹腔,癌結節(jié)多為1~2mm大小,灰白色,質(zhì)硬。直腸肛管疾病第56頁(五)臨床表現(xiàn):
直腸癌早期癥狀多不顯著,輕易被忽略,到癌腫發(fā)展為潰瘍或感染時才出現(xiàn)癥狀。直腸癌臨床癥狀以下:直腸肛管疾病第57頁2.直腸癌主要有以下癥狀:(1)直腸刺激癥狀:排便不適、排便不盡感、便前肛門下墜感、便意頻繁、腹瀉、里急后重等。(2)癌腫破潰感染癥狀:排便時大便表面帶血及粘液,感染嚴重時出現(xiàn)膿血便,大便次數(shù)增多等。(3)腸壁狹窄癥狀:癌腫突入腸腔造成腸管狹窄,起初使大便變形、變細,癌塊造成腸管部分梗阻后,有腹脹、陣發(fā)性腹痛、腸鳴亢進等不全性腸梗阻表現(xiàn)。(4)晚期癥狀:有下腹痛。癌腫侵犯前列腺、膀胱,可發(fā)生尿頻、尿痛、甚至血尿。侵犯骶前神經(jīng)則發(fā)生猛烈連續(xù)性疼痛。有肝轉(zhuǎn)移者,肝大、腹水黃疸、貧血、消瘦、水腫等惡病質(zhì)表現(xiàn)。后期發(fā)生腸梗阻。假如癌腫穿破腸壁可引發(fā)急性彌漫性腹膜炎等。直腸肛管疾病第58頁(六)診療1.有上述臨床癥狀2.大便隱血檢驗是發(fā)覺早期大腸癌有效辦法,在一定年紀組高危人群中進行檢驗,對診療早期大腸癌很有意義。3.直腸指檢是診療直腸癌最主要方法。直腸癌大多在直腸中下段,約70%病人可用指檢捫及到腫瘤。指檢可查出癌腫部位、大小、范圍、固定程度與周圍組織關系。對早期直腸癌指檢需尤其仔細,因腫瘤小易于疏忽。腫瘤較大時,指檢可清楚捫及到腸內(nèi)硬塊、巨大潰瘍或腸腔狹窄,對決定手術方式起到主要作用。直腸肛管疾病第59頁4.內(nèi)鏡檢驗:肛門鏡、直腸鏡、纖維結腸鏡等檢驗。5.影像學檢驗:(1)鋇劑灌腸檢驗(2)腔內(nèi)B超(3)CT6.腫瘤標識物:血清CEA檢驗對大腸癌診療有一定參考價值。60%大腸癌病人血清CEA>5ng/ml。7.其它檢驗:女性病人應做陰道檢驗及雙合診檢驗;男性病人有尿道癥狀者應行膀胱鏡檢驗;懷疑有肝轉(zhuǎn)移者應行B超、同位素或CT檢驗。癌腫侵及肛管并有腹股溝淋巴結腫大時,應行淋巴結活撿。直腸肛管疾病第60頁★直腸癌應與痔、肛裂、慢性直腸炎及息肉等相判別?!锎竽c疾病便血部位判斷:1.距肛門越近出血顏色越鮮。2.與大便相混出血多在結腸;大便表面帶血,多在肛直腸?!锔刂蹦c癌確實診:活組織病理檢驗。直腸肛管疾病第61頁(七)治療
標準上是以根治性手術為主綜合療法。1.手術治療:凡是能切除大腸癌及無手術禁忌癥者應盡早施行根治性手術。根治性手術包含:切除全部癌腫,足夠兩端腸段,四面可能被浸潤組織以及全直腸腸系膜和淋巴結。如不能進行根治性切除時,亦應進行姑息性切除,使癥狀得到緩解。如伴發(fā)能切除肝轉(zhuǎn)移癌應同時切除肝轉(zhuǎn)移癌。手術方式選擇:是依據(jù)癌腫所在部位、大小、活動度、細胞分化程度以及術前排便控制能力等原因綜合判斷。大量臨床病理學研究提醒:只有不到3%直腸癌向遠端浸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年度車庫門自動開閉系統(tǒng)維修合同3篇
- 英杰電氣:2024年半年度報告
- 2025年度石油鉆井平臺打眼鉆孔放炮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斷橋鋁窗戶安裝與節(jié)能補貼申請合同3篇
- 2025年個人收入證明標準范本合同編制4篇
- 2025年度個人住房貸款延期還款及利率調(diào)整協(xié)議4篇
- 二零二五年度航空航天產(chǎn)業(yè)園廠房租賃及研發(fā)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車庫車位租賃與停車場綠化美化合同4篇
- 玉溪云南玉溪易門縣教育體育系統(tǒng)面向2025年畢業(yè)生招聘教師6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玉溪2025年云南玉溪市江川區(qū)審計局招聘公益性崗位工作人員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支氣管鏡護理測試題
- 大連理工大學信封紙
- VI設計輔助圖形設計
- 淺談小學勞動教育的開展與探究 論文
- 2023年全國4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管理學原理00054試題及答案新編
- 河北省大學生調(diào)研河北社會調(diào)查活動項目申請書
- JJG 921-2021環(huán)境振動分析儀
- 中藥炮制學-第五、六章
- 小兒高熱驚厥精品課件
- 兩段焙燒除砷技術簡介 - 文字版(1)(2)課件
- 實習證明模板免費下載【8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