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應力施工技術_第1頁
預應力施工技術_第2頁
預應力施工技術_第3頁
預應力施工技術_第4頁
預應力施工技術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你們好!第一頁,共五十四頁。題目:預應力施工技術第二頁,共五十四頁。預應力施工技術

主要內(nèi)容:一、預應力的發(fā)展

二、預應力的實質(zhì)

三、施加預應力的方法四、施加預應力的機具設備五、常用的預應力鋼材六、后張法張拉預應力的幾點重要原則七、預應力張拉程序八、施工中斷、滑絲的允許偏差

九、孔道壓漿

第三頁,共五十四頁。第四頁,共五十四頁。第五頁,共五十四頁。第六頁,共五十四頁。第七頁,共五十四頁。返回第八頁,共五十四頁。一、預應力的發(fā)展

1928年,法國工程師弗萊西奈創(chuàng)造預應力體系并廣泛用于土木工程的建設。具不完全統(tǒng)計,目前近80%的公路橋梁使用預應力技術。因此,預應力施工技術非常重要。返回第九頁,共五十四頁。二、預應力的實質(zhì)

通過預加壓應力來抵消將來產(chǎn)生的拉應力,從而消除或減小開裂的現(xiàn)象,提高混凝土結構的耐久性。

返回第十頁,共五十四頁。三、施加預應力的方法:

1、電熱伸長法:2、機械張拉法:(1)先張法:先張拉預應力鋼束,后澆筑砼,采用直線布束,適用于較小跨徑的預應力梁板施工。(2)后張法:先澆筑砼,后張拉預應力鋼束,應用廣泛。目前《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guī)范》JTJ041-2000略去了電熱伸長法部分,重點對機械張拉法做了相應的規(guī)定。本課重點講述內(nèi)容為后張法預應力施工。返回第十一頁,共五十四頁。返回第十二頁,共五十四頁。第十三頁,共五十四頁。后張法又分為有粘結工藝和無粘結工藝兩大類其中有粘結工藝又可分為先穿束法和后穿束法兩種做法。

返回第十四頁,共五十四頁。先穿束法:將預應力鋼束先穿入管道,再一同預埋在后澆筑的砼中。優(yōu)點:不會產(chǎn)生堵管的現(xiàn)象,某些情況下可避免后期穿束的場地條件的限制。缺點:應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張拉完畢,否則會引起預應力鋼束的銹蝕。且不能使用蒸汽養(yǎng)護。規(guī)范規(guī)定:鋼束安裝后至壓漿時的容許間隔時間如下:空氣濕度大于70%或鹽分過大時7d空氣濕度40%-70%時15d空氣濕度小于40%時20d返回第十五頁,共五十四頁。后穿束法:將管道預埋在后澆筑的砼中。當砼達到張拉強度時,穿束并完成張拉。優(yōu)點:張拉預應力的時間、地點較為機動靈活,能使用蒸汽養(yǎng)護。缺點:有時會產(chǎn)生堵管的現(xiàn)象。返回第十六頁,共五十四頁。四、施加預應力的機具設備

(一)機具設備的種類(二)千斤頂使用前的校檢返回第十七頁,共五十四頁。1、高壓油泵:ZB4-500及ZB4-500S:適用于額定油壓力50MPa內(nèi)的各類千斤頂使用。2、液壓千斤頂:穿心式千斤頂:拉桿式千斤頂:YDL錐錨式千斤頂:YDZ臺座式千斤頂:YDT3、錨具錨具系統(tǒng)夾片式錨具:JM、XM、HVM、OVM等(用于預應力鋼絞線)粗鋼筋錨具:(用于精軋螺紋鋼)鋼質(zhì)錐形錨具:(用于高強鋼絲束)固定端錨具:(用于一端張拉時,固定端的錨具)4、金屬螺旋管:用于預埋成孔的后張法有粘結工藝。返回第十八頁,共五十四頁。返回第十九頁,共五十四頁。返回第二十頁,共五十四頁。第二十一頁,共五十四頁。第二十二頁,共五十四頁。返回第二十三頁,共五十四頁。返回第二十四頁,共五十四頁。返回第二十五頁,共五十四頁。返回第二十六頁,共五十四頁。返回第二十七頁,共五十四頁。返回第二十八頁,共五十四頁。第二十九頁,共五十四頁。返回第三十頁,共五十四頁。第三十一頁,共五十四頁。1、前提:由于千斤頂?shù)幕钊c油缸壁的摩擦力,千斤頂?shù)恼鎸崗埨Σ坏扔诨钊娣e×油壓讀數(shù)。2、目的:找到千斤頂?shù)膹埨瓏嵨慌c高壓油泵上的油表讀數(shù)(油壓讀數(shù))的對應關系,從而可利用油表讀數(shù)來方便、準確的控制張拉力。3、方法:應力環(huán)(測力計)校檢(標定):三次測定取平均值。該方法的優(yōu)點:方便靈活,不受設備條件的限制壓力機法:該方法的優(yōu)點:千斤頂能夠真實的伸長,結果較為準確。4、校檢結果利用“最小二乘法”求得大多數(shù)點所在的直線。校檢結果一式兩份,施工單位和監(jiān)理工程師各一份。5、校檢頻度:(1)200次以上的連續(xù)張拉;(2)6個月以上的使用;(3)新工程、新設備;(4)使用過程中有異常感覺。返回第三十二頁,共五十四頁。返回第三十三頁,共五十四頁。返回第三十四頁,共五十四頁。第三十五頁,共五十四頁。五、常用的預應力鋼材

1、鋼絞線(標準型):(1)標準強度1860MPa:Φj9.50、Φj11.10、Φj12.70、Φj15.20(2)標準強度1720MPa:Φj15.202、精軋螺紋鋼:JL540、JL785、JL9303、冷拉HRB500鋼筋返回第三十六頁,共五十四頁。第三十七頁,共五十四頁。一、預應力鋼材:分批驗收,每批不超過60t,從每批鋼鉸中任取3盤,進行表面質(zhì)量、直徑偏差、捻距、力學性能檢驗。力學性能試驗:從外觀合格的3盤鋼鉸線端部正常位置各截取一根試樣進行拉力試驗(破斷負荷、屈服負荷、伸長率)和松馳試驗。松馳試驗:20+2℃,初始負荷為鋼鉸線破斷的70%,初始負荷在5min內(nèi)均勻施加完畢,并保持2min后開始記錄松馳值。第三十八頁,共五十四頁。第三十九頁,共五十四頁。第四十頁,共五十四頁。驗收:對同類型同批和同工藝生產(chǎn)的錨夾具和連接器作為同一批驗收,每批不超過1000套,外觀抽10%,并不少于10套,硬度5%,并不少于5套,靜載、疲勞、周期性試驗各抽3套試件,交通部標準、硬度10%,并不少于10套(鋼鉸線的),外觀檢驗正表面無裂紋,尺寸符合設計要求,判為合格,硬度每個零件測3點,一般使用單位材料進場和廠家出場對其抽樣進行外觀、硬度、靜載試驗,廠家對新產(chǎn)品、新工藝需作全部試驗。第四十一頁,共五十四頁。六、后張法張拉預應力的幾點重要原則

1、“對稱性”原則:張拉時嚴格按照設計張拉順序施工。2、“三軸同心”原則:孔道軸心、錨具軸心、千斤頂軸心在一條軸線上。3、“雙控”原則:控制張拉力達到設計張拉力,控制實測伸長量與理論伸長量的差值在理論伸長量的±6%之內(nèi)。返回第四十二頁,共五十四頁。返回第四十三頁,共五十四頁。七、預應力張拉程序

1、自錨式錨具張拉普通松弛鋼絞線(Ⅰ級):00.1бcon0.2бcon1.03бcon錨固階段性張拉至0.1бcon(初張拉)的目的是調(diào)直鋼束并使其受力均勻。階段性張拉至0.2бcon的目的是計算出初張拉過程中的伸長量。階段性張拉至1.03бcon(超張拉)的目的是消除鋼束的松弛損失(約為0.02-0.03бcon)現(xiàn)場在張拉的兩端分別測量并記錄(1)在0.1бcon(初張拉)的張拉力時千斤頂?shù)男谐蘈0.1;(2)在0.2бcon的張拉力時千斤頂?shù)男谐蘈0.2;(3)在1.03бcon(超張拉)的張拉力時千斤頂?shù)男谐蘈1.03。(4)錨固時夾片的回縮量Δ每端的實測伸長量統(tǒng)計為:(L0.2-L0.1)+(L1.03-L0.1)-Δ總實測伸長量為兩端實測伸長量之和。現(xiàn)場迅速統(tǒng)計,符合“雙控”要求后方可錨固。第四十四頁,共五十四頁。2、自錨式錨具張拉低松弛鋼絞線(Ⅱ級):00.1бcon0.2бcon1.0бcon持荷2分鐘錨固階段性張拉至1.0бcon后持荷2分鐘的目的是由端部向中間傳力。其他與前面相似。返回第四十五頁,共五十四頁。返回第四十六頁,共五十四頁。理論伸長量的計算:△L=(L×PP)/(A×E)第四十七頁,共五十四頁。八、施工中斷、滑絲的允許偏差

鋼絲、鋼絞線:1束不超過1根,1個斷面不超過1%。鋼筋:不允許。

返回第四十八頁,共五十四頁??椎缐簼{:水泥不宜低于42.5,水灰比0.40-0.45,加減水劑時,水灰比可減少至0.35,水泥漿經(jīng)試驗后可加適當膨脹劑。但自由膨脹率小于10%,水泥漿的最大泥水率不超過4%,拌合后3小時,泌水率宜控在2%,24h泌水全部被吸回,稠度14-18s,自拌制到灌注的時間不超過30-45mm。每班組留取不小于3組的試件。九、孔道壓漿返回第四十九頁,共五十四頁。重要內(nèi)容回顧

1、后張法張拉預應力的幾點重要原則

(1)“對稱性”原則:(2)“三軸同心”原則:(3)“雙控”原則:2、預應力張拉程序(1)自錨式錨具張拉普通松弛鋼絞線(Ⅰ級):00.1бcon0.2бcon1.03бcon錨固(2)自錨式錨具張拉低松弛鋼絞線(Ⅱ級):00.1бcon0.2бcon1.0бcon持荷2分鐘錨固返回第五十頁,共五十四頁。理論伸長量的計算:△L=(L×PP)/(A×E)返回第五十一頁,共五十四頁。課后作業(yè)

1、以自錨式錨具、低松弛鋼絞線的張拉為例,試描述施工工藝過程及規(guī)范要求。2、自擬數(shù)據(jù),計算鋼絞線的理論伸長量。第五十二頁,共五十四頁。謝謝大家!返回第五十三頁,共五十四頁。內(nèi)容總結你們好。返回。后張法又分為有粘結工藝和無粘結工藝兩大類。其中有粘結工藝又可分為先穿束法和后穿束法兩種做法。缺點:應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張拉完畢,否則會引起預應力鋼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