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翻譯30練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35a17e4ba62f90967aaae3cf2768ec1/b35a17e4ba62f90967aaae3cf2768ec11.gif)
![高考文言翻譯30練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35a17e4ba62f90967aaae3cf2768ec1/b35a17e4ba62f90967aaae3cf2768ec12.gif)
![高考文言翻譯30練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35a17e4ba62f90967aaae3cf2768ec1/b35a17e4ba62f90967aaae3cf2768ec13.gif)
![高考文言翻譯30練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35a17e4ba62f90967aaae3cf2768ec1/b35a17e4ba62f90967aaae3cf2768ec14.gif)
![高考文言翻譯30練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35a17e4ba62f90967aaae3cf2768ec1/b35a17e4ba62f90967aaae3cf2768ec1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考文言翻譯30練.將下面的文言選段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今王公大人,其所富,其所貴,皆王公大人骨肉之親、無故富貴、面目美好者也。今王公大人骨肉之親、無故富貴、面目美好者,焉故必知哉?若不知,使治其國家,則其國家之亂可得而知也。今天下之土君子皆欲富貴而惡貧賤,然女何為而得富貴,而辟貧賤哉?日:莫若為王公大人骨肉之親、無故富貴、面目美好者。王公大人骨肉之親、無故富貴、面目美好者,此非可學能者也。使不知辯,德行之厚若禹湯文武,不加得也;王公大人骨肉之親,壁、瘩、聾,暴為桀、紂,不加失也。是故以賞不當賢,罰不當暴……若此,則饑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亂者不得治。.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光斗既死,贓猶未竟。忠賢令撫按嚴追,系其群從十四人。長兄光霽坐累死,母以哭子死。都御史周應秋猶以所司承追不力,疏趣之,由是諸人家族盡破。忠賢既誅,贈光斗右都御史,錄其一子。已,再贈太子少保。福王時,追謚忠毅。(節(jié)選自《明史?左光斗傳》)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都御史周應秋猶以所司承追不力,疏趣之,由是諸人家族盡破。.翻譯文中劃線句子。諸宰相侍宴,上謂王珪日:“卿識鑒精通,復善談論,玄齡以下,卿宜悉加品藻,且自??謂與數(shù)子何如?”對日:“孜孜奉國,知無不為,臣不如玄齡。才兼文武,出將入相,臣不如李靖。敷奏詳明,出納惟允,臣不如溫彥博。處繁治劇,眾務畢舉,臣不如戴胄。恥君不及堯、舜,以諫爭為己任,臣不如魏征。至于激濁揚清,嫉惡好善,臣于數(shù)子亦有微長?!??上深以為然,眾亦服其確論。(節(jié)選自《通鑒經(jīng)事本末?貞觀君臣論治》)4.翻譯文中劃線句子。光謂:“國家當戎夷附順時,好與之計較末節(jié),及其桀瞥,又從而姑息之。近者西禍生于高宜,北禍起于趙滋;時方賢此二人,故邊臣皆以生事為能,漸不可長。宜敕邊吏,疆場細故輒以矢刃相加者,罪之。”節(jié)選自《宋史?司馬光傳》5.翻譯文中劃線句子。一定的時運,一來一去,不能經(jīng)常保有吧?我的心憐憫這些人,所以選擇力所能及的事情去干。喜愛富貴,悲傷貧賤,我難道與一般人不同嗎?”.南唐君主于是整修金陵城墻,凡是各州城池有不完整堅固的便整治修理,守衛(wèi)士兵少的便補充增加。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關鍵詞:“城”,整修城墻;“葺”,修葺,修理;“益”,增加。參考譯文:南唐君主派遣他的兒子紀公李從善與鐘謨一道入朝進貢,世宗問鐘謨說:“江南也在操練軍隊進行戰(zhàn)備嗎?"(鐘謨)回答說:“既已臣事大國,不敢再這樣了。”世宗說:“不對。昔日是仇敵,今日已成一家,我朝同你們國家的名分大義已經(jīng)確定,保證沒有其他變故;然而人生難以預料,至于后世,則事情更不可知曉?;厝δ慵揖髡f:可以趁著我在的時候加固城郭,修繕武器,據(jù)守要塞,為子孫后代著想?!辩娭兓貒?,將世宗的話稟告南唐君主。南唐君主于是整修金陵城墻,凡是各州城池有不完整堅固的便整治修理,守衛(wèi)士兵少的便補充增加。.諸葛恪說:“我應該盡力進宮?!敝T葛恪進入宮內(nèi),帶著劍穿著鞋走上殿堂,上前謝過主上,回來坐在座位上。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得分點:“自力”,盡力;“劍”,帶著劍;“履”,穿著鞋。參考譯文:孫峻因為百姓大都怨恨諸葛恪,在吳主面前誣陷諸葛恪,說他想要發(fā)動變亂。孫峻與吳主(孫亮)謀劃設下酒席宴請諸葛恪。當時孫峻已經(jīng)在帷帳中埋伏下士兵,擔心諸葛恪不按時進來使事情泄露,于是就親自出來見諸葛恪說:“您如果貴體不舒服,可以等以后再說,我會詳細稟告主上的?!保▽O峻)想以此來探知諸葛恪的想法。諸葛恪說:“我應該盡力進宮?!敝T葛恪進入宮內(nèi),帶著劍穿著鞋走上殿堂,上前謝過主上,回來坐在座位上。擺上酒,諸葛恪心中懷疑,沒有飲酒。孫峻說:“如果您的病尚未康復,有經(jīng)常服用的藥酒,可以取來。”諸葛恪這才安心,諸葛恪喝著自己帶來的酒。喝了幾杯之后,吳主(孫亮)回到內(nèi)室,孫峻起來上廁所,脫下長衣,換上短衣服,出來說:“主上有詔命拘捕諸葛恪?!敝T葛恪慌忙站起,劍還沒有拔出,而孫峻的刀已經(jīng)接連砍了下來。用蘆席裹住諸葛恪的尸體,用竹蔑綁住他的腰,扔到了石子岡。.這是用父母作釣餌,太無禮了。將軍怎么能這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得分點:“是”,這;“以……為”,用……作;"無禮甚矣”,太無禮了;“焉”,怎么。參考譯文:鄭興趁隗恂之行,請求返回故鄉(xiāng)安葬父母,隗囂不同意,卻讓鄭興遷居舍,增加俸祿和禮遇。鄭興來見隗囂,說:“我如今因為父母沒有安葬,請求返回家鄉(xiāng)。如果以增加俸祿,遷移住所,就改變主意留下來,是用雙親做誘餌,太無禮了!將軍怎么能夠任用這樣的人呢?我情愿留下妻子兒女,只身返回故鄉(xiāng)安葬雙親,將軍還猜疑什么呢?"隗囂于是允許鄭興和妻子兒女一起東行。.(吐蕃)就派使者跟隨馮德遐入朝,攜帶了很多金銀財寶,上表請求通婚,唐太宗沒有答應他。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重點字詞:“赍”,攜帶;“奉表”,上表;“上未之許”,賓語前置句,正確語序“上未許之”,唐太宗沒有答應他。參考譯文:唐太宗貞觀十二年。當初,唐太宗派使者馮德遐安撫慰問吐蕃,吐蕃聽說突厥、吐谷渾都娶唐公主為妻,就派使者跟隨馮德遐入朝,攜帶了很多金銀財寶,上表請求通婚,唐太宗沒有答應他。使者返回吐蕃,對贊普棄宗弄贊說:“臣剛到唐朝時,唐朝對我熱情優(yōu)待,并答應把公主嫁給我們。正碰上吐谷渾王也去了,從中挑撥離間,唐朝的禮節(jié)就疏遠了,也不答應通婚了?!庇谑菞壸谂澇霰M攻吐谷渾,吐谷渾不能招架,逃到青海北部,百姓和牲畜多半被吐蕃搶掠。.這是為什么呢?他們的心常常把他們看成是我的同輩,沒有看出他們跟我有什么差異。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采分點:“何則”,為什么;“以為",把……作為;“儕”,同類,同輩。參考譯文:古時候的圣人將要用禮去治理天下,所以一定會先修養(yǎng)好自己的身心,讓天下人都信服他的言論,說道:“這個人,既然他說的話是這樣,那么事實就一定會是這樣?!币虼耸ト苏f:“天下人中那些對自己的君王父兄不拜的,我將不會和他們同列?!倍乙沧屓煜氯艘捕颊f:“他將不能和我同列?!庇谑侨藗儽銧幭嗦暑I著去拜見他們的君王父兄,以求得能夠和圣人同列。雖然這樣,那些圣人必定要讓天下人去拜見他們的君王父兄的原因,是什么呢?是他們小小的權術吧。他是我的君王,他是我的父親,他是我的兄長,圣人的拜見之禮不應用在世上的話,我便和他全都坐在這里,全都站立在這里,一同并肩在這里行走,彼此之間沒有什么區(qū)別。一旦我發(fā)怒了,用手舉著大木棒去追趕擊打他們也是可以的。這是為什么呢?他們的心常常把他們看成是我的同輩,沒有看出他們跟我有什么差異。.(1)眾多官吏一向偷安怠惰,海瑞以自己的行動加以糾正。有御史偶爾演戲奏樂,海瑞將要遵照太祖法規(guī)對他杖責。(2)市民停業(yè)悼念。靈柩經(jīng)過江面,民眾穿戴白衣帽兩岸送行,灑酒祭奠而哭的人百里不絕。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中“素”,一向;“矯”,矯正,糾正;“杖”,名詞用作動詞,杖責。(2)中“罷市”,停業(yè);“喪”,靈柩;“白衣冠”,名詞用作動詞,穿白衣戴白帽;“酹”,灑酒祭奠。參考譯文:神宗數(shù)次想召用海瑞,但被執(zhí)政的大臣暗地里阻止了,只當了南京右都御史。眾多官吏一向偷安怠惰,海瑞以自己的行動加以糾正。有御史偶爾演戲奏樂,海瑞將要遵照太祖法規(guī)對他杖責。官員們惶恐不安,多對此叫苦不迭。提學御史房寰,擔心被檢舉揭露,想先下手發(fā)難,給事中鐘宇淳又從中慫恿,房寰便二次上疏誣蔑海瑞。海瑞也屢次上疏要求告老回家,皇上勸慰他,不讓他辭官。萬歷十五年,海瑞死于南京任上。海瑞沒有兒子。去世之時,僉都御史王用汲前來探視,見他房中只有葛布做的帳子和空箱籠,過著一般寒土都不能忍受的生活。因而感動得流了淚,出面湊錢作為斂棺之用。市民停業(yè)悼念。靈柩經(jīng)過江面,民眾穿戴白衣帽兩岸送行,灑酒祭奠而哭的人百里不絕。海瑞平生治學,以剛為主,因此自號為剛峰,天下人稱他為剛峰先生。所以所到之處均致力于清丈土地,頒行一條鞭法。他的思想主要在于利民,而行事很難避免會出現(xiàn)一些偏差。.那些當初認為新法不便的人,又來說新法的好處。衛(wèi)鞅說:“這些人都是擾亂法令的刁民。”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關鍵詞:“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是定語后置句,正確的語序是“初言令不便之秦民”;“令便”,新法的好處;“此皆亂法之民也”是以“皆”為標志的判斷句。參考譯文:變法推行了一年,秦國的百姓來到國都,議論新法不便的數(shù)以千計。法令推行十年,秦國出現(xiàn)路不拾遺、山中沒盜賊的景象,百姓為國奮勇作戰(zhàn),不敢私下械斗,鄉(xiāng)村城鎮(zhèn)都得到治理。這時,那些當初認為新法不便的人又來說新法的好處。衛(wèi)鞅說:“這些人都是擾亂法令的刁民J把他們?nèi)简屭s到邊境去。自此之后,百姓不敢再議論法令的是非。18.(您)卻想干那不能干的事,(這正)表明要招致禍患,恐怕不行吧?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重點字詞:“舉”,干、做;“昭”,表明;“速”,招致;“無乃……乎”,恐怕……吧。參考譯文:隗囂夸耀自己,矯飾弄巧,常常自比周文王。他和將領們商議,想要稱王。鄭興說:“過去周文王占有天下的三分之二,還向商朝稱臣;周武王和八百個諸侯事先沒有商量而一同集結起來,還要退兵等待時機。高帝連年征戰(zhàn),還用‘沛公'的名義指揮軍隊。如今您的恩德雖然顯明,但是沒有周朝世代相承的王位;您的威望才略雖然高,但沒有高帝的戰(zhàn)功;想要做不可能做到的事,顯然會加速禍患的降臨,恐怕不能這樣做吧!”隗囂于是放棄自己的打算。.獲得的一點利益醫(yī)治不了致命的創(chuàng)傷,得到的不能彌補失去的,這難直不令人痛心嗎?本題考查準確翻譯文言句子的能力。得分點:“所利”,獲得的一點利益;“藥”,名詞作動詞,醫(yī)治;“亡”,丟失;“豈……哉”,“難道……嗎”。參考譯文:史臣司馬光評論說:信譽,是君主的法寶。國家的保衛(wèi)要依靠民眾,民眾的保護要依靠信譽。不守信營,國家就不能驅使民眾;失去民眾,國家就無法保住。所以古時的君王不欺騙天下人,建立霸業(yè)的人不敢欺騙四方鄰國,善于治理國家的人不敢騙人民,勤于治家的人不敢騙親人。不善于治理國家的人則相反。上極不信任下級,下極不信任上級,上下之間離心離德,只到失敗為止。獲得的一點利益醫(yī)治不了致命的創(chuàng)傷,得到的不能彌補失去的,這難直不令人痛心嗎?.可我在旁邊等待您的裁決滿一個月了,您還沒有下達決斷,這是什么道理呢?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重點字詞:“彌”,滿;“宸斷”,下達決斷;“何以為理”,賓語前置句,正常語序為“以何為理”,用什么做道理呢。參考譯文:十四年春正月,陜西發(fā)生地震。兵部尚書馬文升上疏說:“神祇最怕災異之事,陛下應痛加修省?!彼麆窕实壅f:“積儲金帛以備緩急之需,罷止齋戒供奉以避免浪費。將去陜西監(jiān)督織造羊絨粗衣的內(nèi)宮官員早日召回京師,以緩解軍民生活困擾?!被实圪澰S采納了這個意見。禮部尚書傅瀚率領九卿大臣,就消弭災禍和時政提出三十一件事,皇帝不予答復。傅瀚再次提出說:“民心最容易感化,在于要對他們施以恩澤。陛下所屬眾臣提出的三十一件事,都是拯救時弊的當務之急,現(xiàn)在提出就辦還怕來不及??晌以谂赃叺却牟脹Q滿一個月了,您還沒有下達決斷,這是什么道理呢?”傅瀚笫二次提出奏章之后,皇帝才采納了九卿大臣們的意見。.王雅尊貴受重用以后,威權很大,門下常停著幾百車騎,擅長應對接待,盡心地給予禮遇。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把偶荣F幸”,被動句,王雅尊貴受重用以后;“門下車騎常數(shù)百”,定語后置句,門下常停著幾百車騎;“善”,擅長“禮”,禮遇。參考譯文:等到宮中詔書宣布任用王雅,眾人就都跑到王雅那里去了。將要舉行任職儀式時,天下雨了,請求打傘進去。王珂不同意,于是冒雨舉行儀式。王雅尊貴受寵信以后,威權很大,門下常停著幾百車騎,他都能很好地應對接待,盡心地給予禮遇。晉孝武帝因司馬道子沒有治國的才干,擔心百年之后皇室傾覆危亡,就選當時有名望的人擔任屏藩之臣,將要提拔王恭、殷仲堪等人時,先去咨詢王雅。王雅認為王恭等人沒有治世之才,不可擔當大任。22.然而既然已經(jīng)知道不可以這樣,再依法裁決,這正是忍耐小的憤怒保全了大的信用啊。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關鍵詞句:“既”,已經(jīng);“斷”,處理;“復斷之以法”,狀語后置句;“忿”,憤怒;“信”,信用。參考譯文:戴胄為人忠誠清廉、公平正直,提拔為大理寺少卿。皇上因為候選人大都對自己的做官資歷造假,下令他們自首,不自首的人判處死刑。沒過多久,有偽造做官資歷的人被發(fā)現(xiàn)了,圣上想殺他。戴胄上奏說:“按照法律應當流放?!被噬蠎嵟卣f:“你想遵守法律而讓我說話不算話嗎?”戴胄回答說:“下令的人只是因為一時的喜怒,而法律是國家用來向天下公布大信用的。陛下因為憤怒候選人的作假,所以想要殺他,然而既然已經(jīng)知道不可以這樣,交由法律處理,這正是忍耐小的憤怒保存大的信用?!被噬险f:“你能夠執(zhí)行法律,我還有什么可擔憂的呢?”戴胄經(jīng)常就像這次一樣寧肯使李世民發(fā)怒也要秉公執(zhí)法,說出來的話語像不斷涌出的泉水一樣,而唐太宗全部都聽從了他的建議,天下再也沒有冤枉的案情了。23.陳叔陵嫉妒陳伯固,暗中尋求他的過失,想要用法律中傷他。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得分點:“疾”,嫉妒;“陰”,暗地里,暗中;“中”,中傷;“欲中之以法”,“以法”作狀語,狀語后置句。參考譯文:叔陵擔任江州刺史,性格苛察狡詐陰險。新安王陳伯固因為善于詼諧戲謔,被皇上和太子寵幸,陳叔陵嫉妒陳伯固,暗中尋求他的過失,想要用法律中傷他。叔陵入朝擔任揚州刺史,朝中事務他大多涉及。省閣執(zhí)事官員,順從他的旨意,他當即委婉勸諫皇上進用此人,如果稍微有所違忤,必定用大罪定罪處罰,嚴重者甚至處死。陳伯固忌憚他,于是諂媚探求他的意圖。叔陵喜好發(fā)掘古墳,伯固喜好射野雞,他們常常一起前往郊野,關系親密,于是一起暗中圖謀不軌。伯固擔任待中,每次得到朝中密語,必定告知叔陵。.(李紳)在每次接受皇帝咨詢時,經(jīng)常排斥貶抑李逢吉,李逢吉擬好的呈狀送到內(nèi)庭,李紳多有批評。本題考查準確翻譯文言句子的能力。得分點:“承”,接受;“顧問”,古今異義,顧視問詢,咨詢;“狀”,奏折;“臧否”,評論優(yōu)劣,批評。參考譯文:李逢吉擔任宰相,在宮中交結知樞密王守澄,權勢傾蓋朝野。只有翰林學士李紳,在每次接受皇帝咨詢時,經(jīng)常排斥貶抑李逢吉。李逢吉擬好的呈狀送到內(nèi)庭,李紳多有批評。李逢吉十分擔心,但皇上對李紳正十分信任,李逢吉無法使皇上疏遠他。.如果把鎮(zhèn)所遷移到樂鄉(xiāng),遠在西部邊陲,一旦長江沿岸出現(xiàn)危險,就不能立刻前去接應救援。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重點字詞:“虞”,憂慮,憂患(危險);“相”,偏指一方,指出現(xiàn)危險的地方。參考譯文:東晉成帝咸康八年,庾翼駐守在武昌,常有妖異荒誕的事情發(fā)生,于是計劃把鎮(zhèn)所遷移到樂鄉(xiāng)。征虜長史王述寫信給庾冰說:“樂鄉(xiāng)距離武昌一千余里,數(shù)萬軍隊,一旦遷徙,則要興建城池堡壘,官府、百姓都會受到勞累,不得安寧。此外,江州需要溯流幾千里供給軍府物資,所費的勞役將會加倍。況且,武昌地處江東鎮(zhèn)戍地的中心位置,不僅可抵御從上流而下的敵寇,而且一旦發(fā)生緊急情況或有需要快速向朝廷稟報的事情,快馬揚鞭便可及時達到。如果把鎮(zhèn)所遷到樂鄉(xiāng),遠在西部邊陲,一旦長江沿岸出現(xiàn)危險,就不能立刻前去接應救援。.太祖指著對他說:“你疏忽了么?”他回答說:“不敢疏忽,只是考慮到小過失不足以冒犯皇上。”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關鍵詞:“指示”,指給(他)看;“忽”,忽視;“顧”,只是;“瀆天德”,是對冒犯皇帝的委婉說法。參考譯文:仁宗皇帝,名為朱高熾,是明成祖的長子。年幼時端莊穩(wěn)重沉靜,喜歡學習,跟隨儒臣研究討論不止。洪武二十八年,被冊封為燕世子。太祖曾命令他分閱奏章,他專取有關軍民利弊的奏章陳述。有的有文字錯誤就不奏述。太祖指著對他說:“你疏忽了么?”他回答說:“不敢疏忽,只是考慮到小過失不足以冒犯皇上?!?靳輔到任后,周密地測度所面臨的形勢,廣泛地搜集意見,寫了八道奏疏在同一天上交朝廷。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得分點:“周”,周密;“度”,測度、估量、估計;“輿論”,意見、建議。參考譯文:靳輔字紫垣,漢軍鑲黃旗人。順治九年,以官學生的身份通過考試授官國史館編修,改任內(nèi)閣中書,升為兵部員外郎。康熙初年,從兵部郎中經(jīng)四次升遷成為內(nèi)閣學士。康熙十六年,授官河道總督。當時黃河河道已長久不修治了,向四面漫出。靳輔到任后,周密地測度所面臨的形勢,廣泛地搜集意見,寫了八道奏疏在同一天上交朝廷:首先建議疏通下游河道,其次建議治理下游往上的泥沙淤塞和積墊,第三建議加固修復殘缺堤岸,第四建議堵塞黃河、淮河的各處決口,第五建議關閉通濟閘壩,第六建議規(guī)劃治河工程的經(jīng)費,第七建議裁減淘汰多余的閑散人員,第八建議全部工程竣工后,設置河兵防守堤岸。.國家的保存和滅亡,在此可見分曉,我當用辭去官職去力爭這件事。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重點字詞:“分”,分曉;“去就”,離去或留下,擔任或辭去職務,此處偏向“不擔任官職”“離職”“拋棄官職”“辭去官職”。參考譯文:當時高宗親筆詔書選擇日期巡幸東南,李綱說:“陛下巡幸常駐的地方,以關中為最好,其次是襄陽,建康為最不好。陛下即使不能采用上策,也應當暫且到襄、鄧二州,用以表示不忘故都汴京,來維天下人的心念。”高宗便將還京的旨意告諭東、西二京(即東京開封府和西京河南府)。不久高宗的旨意又發(fā)生變化,李綱又極力勸說不可以這樣做,高宗認為他說得對。但汪伯彥、黃潛善暗中主張遷都揚州。有人對李綱說:“外面議論紛紛,都說已決定巡幸東南了。”李綱說:“國家的保存和滅亡,在此可見分曉,我當用辭去官職去力爭這件事?!?因為張赫長期待在海上,熟悉知曉海道情況復雜,于是命赫督管海運事宜。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得分點:“以”,因為;“曲折”,情況復雜;“習知”,熟悉知曉;“因”,于是。參考譯文:適逢遠東漕運正艱難,軍糧(運輸)延誤期限,皇帝為此事憂慮。因為張赫長期在海上,熟悉知曉海道的復雜情況,于是任命張赫督管海運事宜。很久之后,封他為航海侯,賜予世券。張赫前后往來遼東十二年,共督運十回,勞苦艱辛至極,軍隊中依靠他才沒有(物資)缺乏。他生病去世后,被追封為恩國公,謚號莊簡。他的兒子張榮,跟從他征伐云南有功勞,被任命為水軍右衛(wèi)指揮使。會吐蕃乞和,其大將欽陵請罷四鎮(zhèn)兵,披十姓之地,乃以元振充使,因覘虜情。還,上*疏曰:“吐蕃倦徭戍久矣,咸愿解和;以欽陵欲裂四鎮(zhèn),專制其國,故未歸款。陛下誠能歲發(fā)和親使,而欽陵常不從,則其下必怨。設欲大舉,固不能,斯離間之漸也。”帝然其計。后數(shù)年,吐蕃君臣相猜攜,卒誅欽陵,而其弟贊婆等來降,因詔元振與河源軍大使夫蒙令卿率騎往迎。授主客郎中。(節(jié)選自《新唐書?郭震傳》)6.翻譯文中劃線句子。魏主訪群臣以安民之術。秘書丞李彪上封事,以為:“豪貴之家,奢僭過度,第宅車服,宜為之等制。又,國之興亡,在冢嗣之善惡;冢嗣之善惡,在教諭之得失。高宗文成皇帝嘗謂群臣曰:'朕始學之日,年尚幼沖,情未能專;既臨萬機,不遑溫習。今日思之,豈唯予咎,抑亦師傅之不勤。'尚書李訴免冠謝。此近事之可鑒者也。臣謂宜準古立師傅之官,以??訓導太子?!保ㄟx自《資治通鑒?齊紀》,有刪節(jié)).翻譯文中劃線句子。沖曰:“任城王可謂忠于社稷?!钡墼唬骸叭纬且詮碾拚邽樨?,不從朕者豈必皆忠。夫小忠者大忠之賊,無乃似諸?!背卧唬骸俺加薨?,雖涉小忠,要是竭誠謀國,不知大忠者竟何所據(jù)。”帝不從。后曹虎果不降。(選自《通鑒紀事本末?卷二十一》).翻譯文中劃線句子。三年八月,上御文華殿,與侍臣論歷代戶口盛衰。上日:“戶口之盛衰,足以見國家之治忽。其盛也本于休養(yǎng)生息,其衰也必有土木兵戈。漢武承文景之余,煬帝繼隋文之后,開元之盛,遂有安史之亂,豈非恃富庶不知做戒乎?漢武末年乃悔輪臺,煬帝遂以亡國,玄宗卒至播遷,皆足為世大戒?!保ü?jié)選自《明史紀事本末?仁宣致治》).翻譯文中劃線句子。謙遭時艱屯,憂國忘家,計安宗社,其忠心義烈固已昭著史冊。而所上奏疏,明白洞達,切中事機,尤足覘其經(jīng)世之略。至其平日不以韻語見長,而所作詩篇,類多風格遒上,興象深遠,轉出一時文士之右,亦足見其才之無施不可矣。(節(jié)選自《欽定四庫全書?集部六?于忠肅集?提要》)“嘻!吾操鑲以入富貴之家有年矣。有一至者焉,往過之,則為墟矣;有再至、三至者焉,往過之,則為墟矣。問之其鄰,或曰:“噫!刑戮也。”或曰:“身既死,而其子孫不能有也。”或曰:“死而歸之官也。”吾以是觀之,非所謂食焉怠其事而得天殃者邪?非強心以智而不足者邪?非不擇其才之稱否而冒之者邪?非多行可愧,知其不可而強為之者邪?抑富貴難守,薄寶而厚饗之者邪?抑豐悴有時,一去一來而不可常者邪?吾之心憫焉,是故擇其力之可能者行焉。樂富貴而悲貧賤,我豈異于人哉?”(節(jié)選自《昌黎先生集》)11.翻譯劃線的句子。南唐主遣其子紀公李從善與鐘謨俱入貢,上問謨曰:“江南亦治兵,修守備乎?”對日:“既臣事大國,不敢復爾。"上日:“不然。向時則為仇敵,今日則為一家,吾與汝國大義已定,保無他虞;然人生難期,至于后世,則事不可知。歸語汝主:可及吾時完城郭,繕甲兵,據(jù)守要害,為子孫計?!敝儦w,以告南唐主。南唐主乃城金陵,凡諸州城之不完者葺之,戍兵少者益之。(選自《資治通鑒?后周紀五》,有刪改)12.翻譯文中劃線句子。孫峻因民之多怨,構恪于吳主,云欲為變。與吳主謀置酒請恪。峻已伏兵于帷中,恐恪不時入事泄,乃自出見恪曰:“使君若尊體不安,自可須后,峻當具白主上。”欲以嘗知恪意。恪曰:“當自力入0”恪入,劍履上殿,進謝,還坐。設酒,恪疑未飲。孫峻曰:“使君病未善平,有常服藥酒,可取之。”恪意乃安,別飲所賞酒。數(shù)行,吳主還內(nèi),峻起如廁,解長衣,著短服,出日:“有詔收諸葛恪?!便◇@起,拔劍未得,而峻刀交下。以葦席裹恪尸,蔑束腰,投之石子岡。(節(jié)選自《通鑒紀事本末?諸葛恪寇淮南》,有刪改)13.翻譯文中劃線句子。鄭興因恂求歸葬父母,舅不聽,而徒興舍,益其秩禮。興入見日:“今為父母未葬,乞骸骨;若以增秩徒舍,中更停留,是以親為餌也,無禮甚矣,將軍焉用之?愿留妻子獨歸葬,將軍又何猜焉!”囂乃令與妻子俱東。(節(jié)選自《通鑒紀事本末?光武平隴蜀》)14.翻譯文中劃線句子。十二年。初,上遣使者馮德遐撫慰吐蕃,吐蕃聞突厥、吐谷渾皆尚公主,遣使隨德遐入朝,多赍金寶,奉表求婚,上未之許。使者還,言于贊普棄宗弄贊曰:“臣初至唐,唐待我甚厚,許尚公主。會吐谷渾王入朝,相離間,唐禮遂衰,亦不許婚?!迸澦彀l(fā)兵擊吐谷渾,吐谷渾不能支,遁于青海之北,民畜多為吐蕃所掠。(節(jié)選自《通鑒紀事本末?吐蕃請和》)15.翻譯文中劃線句子。古之圣人,將欲以禮治天下之民,故先自治其身,使天下皆信言,日:“此人也,其言如是,是必不可不如是也?!惫适ト巳眨骸疤煜掠胁话萜渚感终撸岵慌c之齒。”而天下??之人亦日:“彼將不與我齒也!”于是相率以拜其君父兄,以求齒于圣人。雖然,彼圣人者,必欲天下之拜其君父兄,何也?其微權也。彼為吾君,彼為吾父,彼為吾兄,圣人之拜不用于世,吾與之皆坐于此,皆立于此,比肩而行于此,無以異也。吾一旦而怒,奮手舉梃而搏逐之可也。何則?彼其心常以為吾儕也,不見其異于吾也。(選自《嘉佑集卷六》,有改動).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帝屢欲召用瑞,執(zhí)政陰沮之,乃以為南京右都御史。諸司素偷惰,瑞以身矯之。有御史*?偶陳戲樂,欲遵太祖法予之杖。百司惴恐,多患苦之。提學御史房寰恐見糾施,欲先發(fā),給事中鐘宇淳復慫恿,寰再上疏丑詆。瑞亦屢疏乞休,慰留不允。十五年,卒官。瑞無子。卒時,僉都御史王用汲入視,葛幃敝藏,有寒士所不堪者。因泣下,醵金為斂。小民罷市。喪出江上,白衣冠送者夾岸,酹而哭者百里不絕。瑞生平為學,以剛為主,因自號剛峰,天下稱剛峰先生。故所至力行清丈,頒一條鞭法。意主于利民,而行事不能無偏云。(節(jié)選自《明史?海瑞傳》)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諸司素偷惰,瑞以身矯之。有御史偶陳戲樂,欲遵太祖法予之杖。(2)小民罷市。喪出江上,白衣冠送者夾岸,酹而哭者百里不絕。.翻譯文中劃線句子。令行期年,秦民之國都言新令之不便者以千數(shù)。行之十年,秦國道不拾遺,山無盜賊,民勇于公戰(zhàn),怯于私斗,鄉(xiāng)邑大治。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來言令便。衛(wèi)鞅日:“此皆亂法之民也!”盡遷之于邊。其后民莫敢議令。(節(jié)選自《通鑒紀事本末?秦井六國》)18.翻譯文中劃線句子。隗囂矜己飾智,每自比西伯,與諸將議欲稱王。鄭興日:“昔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尚服事殷;武王八百諸侯不謀同會,猶還兵待時。高帝征伐累年,猶以沛公行師。今令德雖明,??世無宗周之祚;威略雖振,未有高祖之功;而欲舉未可之事,昭速禍患,無乃不可乎?"S乃止。(節(jié)選自《通鑒紀事本末?光武平隴蜀》).翻譯文中劃線句子。臣光日:夫信者,人君之大寶也。國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無以使民,非民無以守國。是故古之王者不欺四海,霸者不欺四鄰,善為國者不欺其民,善為家者不欺其親。不善者反之。上不信下,下不信上,上下離心,以至于敗。所利不能藥其所傷,所獲不能補其所亡,豈不哀哉?。ü?jié)選自《通鑒紀事本末?秦并六國》).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十四年春正月,陜西地震。兵部尚書馬文升上言:“祇畏變異,痛加修省。”勸上:“積金帛以備緩急。罷齋醮以省浪費。將陜西織造絨褐內(nèi)臣,早取回京,以紓軍民之困。”上嘉??納之。禮部尚書傅瀚率九卿疏弭災、時政三十一事,不報。瀚復言:“民心易感,在結之以??恩。屬者所陳,當如拯救,猶恐不及。而側聽彌月,未賜宸斷,何以為理?”疏入,從之。(節(jié)選自《明史紀事本末?弘治君臣》).翻譯文中劃線句子。及中詔用雅,眾遂赴雅焉。將拜,遇雨,請以傘入。王南不許之,因冒雨而拜。雅既貴幸,威權甚震,門下車騎常數(shù)百,而善應接,傾心禮之。帝以道子無社稷器干,慮晏駕之后??皇室傾危,乃選時望以為簿屏,將擢王恭、殷仲堪等,先以訪雅。雅以恭等無當世之才,不可大任。(節(jié)選自《晉書列傳第五十三》).翻譯文中句子。戴胄忠清公直,擢為大理少卿,上以選人多詐冒資蔭,敕令自首,不首者死。未幾有詐冒事覺者,上欲殺之,胄奏據(jù)法應流。上怒曰:“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對曰:“敕者出于一時之喜怒,法者國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也。陛下忿選人之多詐,故欲殺之,而既知其不可,復斷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鄙先眨骸扒淠軋?zhí)法,朕復何憂!”胄前后犯顏執(zhí)法,言如涌泉,上皆從之,天下無冤獄。??(節(jié)選自《通鑒經(jīng)事本末?貞觀君臣論治》)而既知其不可,復斷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叔陵為江州刺史,性苛察狡險。新安王伯固以善諧謔,有寵于上及太子,叔陵疾之,陰求其過失,欲中之以法。叔陵入為揚州刺史,事務多關涉。省閣執(zhí)事,承意順旨,即諷上進用之,微致違忤,必抵以大罪,重者至殊死。伯固憚之,乃諂求其意。叔陵好發(fā)古冢,伯固好射雉,常相從郊野,大相款狎,因密圖不軌。伯固為侍中,每得密語,必告叔陵。——選自《通鑒紀事本末?始興王謀逆》24.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李逢吉為相,內(nèi)結知樞密王守澄,勢傾朝野。惟翰林學士李紳,每承顧問,常排抑之,擬狀至內(nèi)庭,紳多所臧否。逢吉患之,而上待遇方厚,不能遠也。(節(jié)選自《通鑒紀事本末》)25.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八年,庾翼在武昌,數(shù)有妖怪,欲移鎮(zhèn)樂鄉(xiāng)。征虜長史王述與庾冰箋日:“樂鄉(xiāng)去武昌千有余里,數(shù)萬之眾,一旦移徙,興立城壁,公私勞擾。又江州當溯流數(shù)千里供給軍府,力役增倍。且武昌實江東鎮(zhèn)戍之中,非但抨御上流而已;緩急赴告,駿奔不難。若移樂鄉(xiāng),遠在西陲,一朝江渚有虞,不相接救?!保ü?jié)選自《通鑒紀事本末》)26.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仁宗皇帝,諱高熾,成祖長子也。幼端重沉靜,好學問,從儒臣講論不輟。洪武二十八年,冊為燕世子。太祖嘗命分閱章奏,獨取切軍民利病者白之。或文字謬誤,不以聞。太祖指示日:“兒忽之耶?”對日:“不敢忽,顧小過不足瀆天德?!?7.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靳輔字紫垣,漢軍鑲黃旗人。順治九年,以官學生考授國史館編修,改內(nèi)閣中書,遷兵部員外郎??滴醭?,自郎中四遷內(nèi)閣學士??滴跏辏诤拥揽偠?。時河道久不治,浸淫四出。輔到官,周度形勢,博采輿論,為八疏同日上之:首議疏下流,次議治上流淤墊,次議培修殘缺堤岸,次議塞黃、淮各處決口,次議閉通濟閘壩,次議規(guī)畫經(jīng)費,次議裁并冗員,次議工竣后設河兵守堤。(節(jié)選自《清史稿?靳輔傳》,有刪改)28.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時帝手詔擇日巡幸東南,綱言:“車駕巡幸之所,關中為上,襄陽次之,建康為下。陛下縱未能行上策,猶當且適襄、鄧,示不忘故都,以系天下之心?!钡勰酥I兩京以還都之意。已而帝意復變,綱又極言其不可,帝然之。而汪伯彥、黃潛善陰主揚州之議?;蛑^綱日:“外論洶洶,咸謂東幸已決?!本V日:“國之存亡,于是焉分,吾當以去就爭之!”(節(jié)選自《宋史紀事本末》)29.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會遠東漕運方艱,軍食后期,帝以為慮。以赫久于海上,習知海道曲折,因命赫督海運事。久之,封航海侯,予世券。赫前后往來遼東十二歲,凡督十運,勞動備至,軍中賴以無??乏。病卒,追封恩國公,謚莊簡。子榮,從征云南有功,為水軍右衛(wèi)指揮使。??(節(jié)選自《汪琬全集箋?!罚﹨⒖即鸢?參考譯文:現(xiàn)在的王公大臣們,他們所使富裕的、所使顯貴的,都是他們的骨肉親人、無緣無故富貴和相貌美麗的人。如今王公大臣的這些骨肉親人、無緣無故富貴和相貌美麗的人,難道一定有智慧嗎?如果是沒有智慧的,讓他們來治理國家,那么國家的混亂就是可想而知的了?,F(xiàn)在天下的土人、君子,都想富裕顯貴而厭惡貧賤,然而你要怎樣做才能得到富貴,避開貧賤呢?答道:不如做王公大臣的骨肉親人、無緣無故富貴以及相貌美麗的人。然而王公大臣的骨肉親人、無緣無故富貴以及相貌美麗的人,卻并不是可以通過學習就能做到的。如果不會分辨,即使德行敦厚如大禹、商湯、周文王、周武王那樣,也不會得到富貴;而王公大臣們的骨肉親人,即使是跛子、啞巴、聾子,甚至殘暴得像夏桀、商紂那樣,也不會失掉富貴。所以,獎賞的不是賢才,懲罰的不是暴徒……都像這樣,那么饑餓的人就不會得到食物,寒冷的人就不會得到衣物,社會混亂的狀況就不能得到治理。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和翻譯文言語段的能力。采分點:“所富”“所貴”,所字結構,即“使富裕、顯貴的人";“故”,緣故;“焉”,什么;“知”,同“智”,有智慧;“治”,治理;“女”,同“汝”,你;“何為”,賓語前置句,“何”作“為”的賓語前置了,正確語序是“為何”,做什么;“辟”,同“避”,躲避、避開;“辯”,同“辨”,辨別;“甯;跛腳;“瘩”,同“喑”,?。弧笆枪省?,因此,所以;“得治”,得到治理。.都御史周應秋還認為主管官員追查不力,上疏催促他們力辦,因此最終使左光斗家破人亡。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關鍵詞:“猶”,副詞,還、仍然;“以”,動詞,認為;“所司”,有司,指主管的官吏;“趣”,通“促”,催促;“破”,破亡。參考譯文:左光斗死后,贓物追查還未結束。魏忠賢命令撫按嚴厲追繳,拘捕光斗同族兄弟子侄十四人。長兄左光霽因被牽連治罪而死,母親因哭泣兒子悲傷而死。都御史周應秋還認為主管官員追查不力,上疏催促他們力辦,因此最終使左光斗家破人亡。魏忠賢被殺后,朝廷追賜左光斗為右都御使,錄用了他的一個兒子。福王時,追加謚號為“忠毅”。.至于清除壞的,發(fā)揚好的;憎恨壞人壞事,鼓勵好人好事,我和這幾位相比略有長處。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重點字詞:“激濁揚清”,清除壞的,發(fā)揚好的,其中“濁、清”為形容詞作名詞;“嫉惡好善”,憎恨壞人壞事,鼓勵好人好事,其中“惡、善”為形容詞作名詞;“于……”,和……比;“微長”,略微的長處。參考譯文:各位宰相陪侍宴會,唐太宗對王珪說:“您見識高明,辨別能力強,又善于言談議論,玄齡以下的各位大臣,您都品評一下,說說您和他們幾位相比怎么樣?!蓖醌暬卮鹫f:“勤勤懇懇為國奉獻,盡心竭力無所保留,臣不如房玄齡。文武雙全,出將入相,臣比不上李靖。陳述奏章詳盡明確,意見上傳下達中肯允當,臣不如溫彥博。處理繁瑣艱難的事務,各項事情都做得井井有條,臣不如戴胄。以君主趕不上堯、禹為恥,專以苦言進行勸諫,臣不如魏征。至于激濁揚清,嫉惡好善,臣與這幾位相比倒是略有所長?!碧谡J為王珪說得很好,各位宰相也佩服他精確的評論。.當時正認為這二人為賢能,所以邊地官吏都以生惹是非為能事。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重點字詞:“方”,正;“賢”,意動用法,認為賢能;“生事”,滋生事端,生惹是非。參考譯文:司馬光認為:“國家在少數(shù)民族歸附時,喜歡同他們計較細微之事,等他們桀瞥不馴時,卻又放縱姑息他們。近來的西部禍害起于高宜,北邊的禍害起于趙滋;當時正認為這二人為賢能,所以邊地官吏都以生惹是非為能事,對此宜加疏導不可助長。(國君)應當勒令邊地官吏,如果因為疆界瑣事動不動就用武力懲處的,按罪論處他。”.如果陛下每年都向吐蕃派去和親使團,欽陵一定會屢屢拒絕。這樣,他的部下自然無不怨恨。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重點字詞:“誠”,如果,假如,果真;“歲”,每年;“?!?,屢屢;“其下”,他的部下。參考譯文:恰逢吐蕃請和,首領欽陵要求朝廷回撤西域四鎮(zhèn)的守兵,并賜十姓突厥之地給他。朝廷派郭元振充任使者前去談判,趁機察看敵情。郭元振回來后,上疏道:“長期以來的徭役讓吐蕃人困苦不堪。他們都希望大唐和吐蕃之間能夠實現(xiàn)和平;首領欽陵打算分裂四鎮(zhèn)歸為己有,專制其國,因此才沒有歸順的念頭。假如陛下每年都向吐蕃派去和親使團,欽陵一定會屢屢拒絕,這樣,他的部下自然無不怨恨。即使欽陵想寇犯唐境,也會受到部下的牽制。君臣之間有了矛盾,吐蕃內(nèi)部就會發(fā)生變故?!边@些謀劃得到了朝廷的贊同。幾年之后,吐蕃君臣相互猜忌,部屬果然誅殺了欽陵。他的弟弟贊婆等前來投降,于是武后下詔派郭元振與河源軍大使夫蒙令卿率領人騎前往迎接。授予他主客郎中一職。.一個國家是走向興盛還是走向衰亡,關鍵在于帝王承繼人是善良還是酷惡,而繼任者的善惡,又在于教育訓導的得失。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關鍵詞:“冢嗣”,嫡長子,此處指帝王承繼人;“諭”,使……明白,訓導。參考譯文:孝文帝向文武百官們詢問安定人民的辦法。秘書丞李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數(shù)據(jù)中心安全防護與應急響應合同模板
- 一米菜園認養(yǎng)合同范本
- 中標監(jiān)控合同范本
- 2025年度高效環(huán)保型聚合氯化鋁采購合同
- 2025年度盡職調查保密協(xié)議期限及保密期限延長規(guī)定
- 入團申請書入團的要求
- 2022-2027年中國鹽酸苯奎胺行業(yè)發(fā)展概況及行業(yè)投資潛力預測報告
- 農(nóng)村低保申請書格式
- 中國冷庫工作服市場運行態(tài)勢及行業(yè)發(fā)展前景預測報告
- 特困生補助申請書
- 全名校北師大版數(shù)學五年級下冊第三單元達標測試卷(含答案)
- 新員工入職通識考試(中軟國際)
- 四星級酒店工程樣板房裝修施工匯報
- 圓翳內(nèi)障病(老年性白內(nèi)障)中醫(yī)診療方案
- 中考物理復習備考策略
- 博士后進站申請書博士后進站申請書八篇
- 小報:人工智能科技科學小報手抄報電子小報word小報
- GB/T 41509-2022綠色制造干式切削工藝性能評價規(guī)范
- 公安系防暴安全03安檢
- 孫權勸學教案全國一等獎教學設計
- 企業(yè)生產(chǎn)現(xiàn)場6S管理知識培訓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