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設計世博會臨時建筑物、構筑物防火設計標準_第1頁
工程設計世博會臨時建筑物、構筑物防火設計標準_第2頁
工程設計世博會臨時建筑物、構筑物防火設計標準_第3頁
工程設計世博會臨時建筑物、構筑物防火設計標準_第4頁
工程設計世博會臨時建筑物、構筑物防火設計標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世博會暫時建筑物、構筑物

防火設計標準SHANGHAICHINA城市,讓生活更美好BetterCity,BetterLife上海市建設和交通委員會頂承重構件可不實行防火愛護措施;4壓型鋼板在樓板中僅起模板作用時,可不實行防火愛護措施。壓型鋼板在樓板中起承重作用時應實行防火愛護措施;5暫時建筑的承重鋼結構中灌注防凍、防腐并能循環(huán)的溶液,且建筑中設有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全愛護區(qū)時,其承重構件可不實行其他防火愛護措施。暫時建筑的耐火等級、最多允許層數和防火分區(qū)最大允許建筑應符合表的規(guī)定。表耐火等級、最多允許層數和防火分區(qū)最大允許建筑面積(m2)注:建筑內設置自動滅火系統(tǒng)時,該防火分區(qū)的最大允許建筑面積可按本表的規(guī)定添加L0倍。局部設置時,添加面積可按該局部面積的1.0倍計算。耐火等級允許層數防火分區(qū)的最大允許建筑面積(痛)備注一、二級4層2500.展覽建筑的展廳防火分區(qū)最大允許建筑面積可適當放寬;.兒童活動場所不應超過3層或設置在四層三級4層1200.兒童活動場所、醫(yī)療站不應超過2層或設置在三層及三層以上樓層;.餐飲設備不應超過2層或設置在三層及三層以上樓層。四級2層600兒童活動場所、餐飲設備、醫(yī)療站等不應設置在二層地上商店營業(yè)廳、展覽建筑的展覽廳符合下列條件時,其每個防火分區(qū)的最大允許面積不應大于lOOOOn?:1設置在一、二級耐火等級的單層建筑內或多層建筑的首層;2按本規(guī)范規(guī)定設置有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排煙設備和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3外部裝修設計符合本標準第8章的有關規(guī)定。當木結構建筑構件的熄滅功能和耐火極限滿足表的規(guī)定時-,木結構可按規(guī)定進行建筑防火設計。表木結構建筑中構件的熄滅功能和耐火極限構件稱號熄滅功能和耐火極限(h)防火墻不熄滅體3.00承重墻、樓梯間和電梯井墻體難熄滅體1.00非承重外墻、疏散走道兩側的隔墻難熄滅體1.00房間隔墻難熄滅體0.50多層承重柱難熄滅體L00單層承重柱難熄滅體L00梁難熄滅體L00樓板難熄滅體L00屋頂承重構件難熄滅體L00疏散樓梯難熄滅體0.50室內吊頂難熄滅體0.25注:1屋頂表層應接受不行燃材料;2當同一座木結構建筑由不同高度組成,較低部分的屋頂承重構件不得接受熄滅體;接受難熄滅體時,其耐火極限不應低于1.00h?木結構建筑不應超過3層,不同層數建筑最大允許長度和防火分區(qū)面積不應超過表的規(guī)定。表木結構建筑的層數、長度和面積注:安裝有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的木結構建筑,每層樓最大允許長度、面積可按本表規(guī)定添加1.0倍,局部設置時,添加面積可按該局部面積的1.0倍計算。層數最大允許長度(m)每層最大允許面積(m2)1層10012002層809003層60600其他接受自然纖維材料作為建筑構件的可參照木結構暫時建筑的有關要求執(zhí)行。當暫時建筑物內設置自動扶梯、放開樓梯等上下層相連通的開口時,其防火分區(qū)面積應按上下層相連通的面積疊加計算;當其建筑面積之和大于第3.14條的規(guī)定時,應劃分防火分區(qū)。當暫時建筑內設置中庭或挑空空間時,其防火分區(qū)面積應按上下層相連通的面積疊加計算;當超過一個防火分區(qū)最大允許建筑面積時,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房間與中庭或挑空空間相通的開口部位應設置能自行關閉的甲級防火門窗;2與中庭或挑空空間相通的過廳、通道等處應設置甲級防火門或防火卷簾;防火門或防火卷簾應能在火災時自動關閉或降落;3中庭或挑空空間應設置排煙設備。防火分區(qū)之間應接受防火墻分隔。當接受防火墻確有困難時,可接受防火卷簾等防火分隔設備分隔。展覽館建筑內不得儲存甲、乙類的火災危殆性物品。暫時建筑內的燃油、燃氣鍋爐房等不應布置在展覽廳、等候廳等人員密集場所的上一層、下一層或貼鄰,并應接受耐火極限不低于2.00h的隔墻和1.50h的樓板進行分隔,隔墻上的門應接受甲級防火門。運用燃油的設備設置儲油間時,其總儲量不應大于LOOn?,儲油間應與燃油設備用房接受防火墻和甲級防火門分隔。運用燃油、燃氣的廚房宜靠外墻布置,并應接受耐火極限不低于1.50h的隔墻與展覽廳分隔,展覽廳內暫時設置的放開式的食品加工區(qū)應接受電能加熱設備。木結構暫時建筑中下列存在密閉空間的部位應實行隔火措施:1輕型木結構層高小于或等于3m時,位于墻骨柱之間樓、屋蓋的梁底部處;當層高大于3m時,位于墻骨柱之間沿墻高每隔3m處及樓、屋蓋的梁底部處;程度構件(包括屋蓋、樓蓋)和豎向構件(墻體)的連接處;樓梯上下第一部踏板與樓蓋交接處。3.2防火間距321暫時建筑之間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表321的規(guī)定。表321暫時建筑之間的防火間距(m)耐火等級.、二級三級四級一、二級679三級7810四級91012注:1兩座建筑物相鄰較高一面外墻為防火墻或高出相鄰較低一座一、二級耐火等級建筑物的屋面15m范圍內的外墻為防火墻且不開設門窗洞口時,其防火間距可不限;2相鄰的兩座建筑物,當較低一座的耐火等級不低于二級、屋頂不設置天窗、屋頂承重構件及屋面板的耐火極限不低于LOOh,且相鄰的較低一面外墻為防火墻時,其防火間距不應小于3.5m;3相鄰的兩座建筑物,當較低一座的耐火等級不低于二級,相鄰較高一面外墻的開口部位設置符合標準的甲級防火門窗,防火分隔水幕或防火卷簾時,其防火間距不應小于3.5m;4相鄰兩座建筑物,當相鄰外墻為不熄滅體且無外露的熄滅體屋檐,每面外墻上未設置防火愛護措施的門窗洞口不正對開設,且面積之和小于等于該外墻面積的5%時,其防火間距可按本表規(guī)定增添25%;5耐火等級低于四級的原有建筑物,其耐火等級可按四級確定;以木柱承重且以不熄滅材料作為墻體的建筑,其耐火等級應按四級確定;6防火間距應按相鄰建筑物外墻的最近距離計算,當外墻有凸出的熄滅構件時,應從其凸出部格外緣算起。322數座一、二級耐火等級的暫時建筑,當建筑物的占地面積的總和小于等于2500n?時,可成組布置,但組內建筑物之間的間距不宜小于4m。323木結構建筑之間及其與其他耐火等級的民用建筑之間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表323的規(guī)定。表323木結構建筑之間及其與其他耐火等級的民用建筑之間的防火間距(m)注:防火間距應按相鄰建筑外墻的最近距離計算,當外墻有凸出的可燃構件時,應從凸出部分的外緣算起。建筑耐火等級或類別一、二級三級木結構建筑四級木結構建筑891011324兩座木結構建筑之間及其與相鄰其他結構民用建筑之間的外墻均無任何門窗洞口時,其防火間距不應小于4m。兩座木結構建筑之間及其與其他耐火等級的民用建筑之間,外墻的門窗洞口面積之和不超過該外墻面積的10%時,其防火間距不應小于表324的規(guī)定。表324外墻開口率小于10%時的防火間距(m)325有可燃或難燃構件的高架步道與暫時建筑連接時,高架步道在連接處均應接受不小于6m的不熄滅體以防止火勢集中。建筑耐火等級或類別一、二、三級木結構建筑四級木結構建筑56733安全疏散暫時建筑內的每個防火分區(qū)、一個防火分區(qū)的每個樓層,其安全出口的數量應經計算確定,且不應少于2個。當符合下列條件之一時,可設一個安全出口或疏散樓梯:1除兒童活動場所外的面積不大于200m2且人數不超過50人的單層建筑;2除兒童活動場所、醫(yī)療站外,符合表331規(guī)定的2、3層建筑。表331暫時建筑可設置1個疏散樓梯的條件暫時建筑的安全出口應分分布置。每個防火分區(qū)、一個防火分區(qū)的每個樓層,其相鄰2個安全出口最近邊緣之間的程度距離不應小于5m。耐火等級最多層數每層最大建筑面積(m2)人數一、二級3層500其次層和第三層的人數之和不超過100人三級3層200其次層和第三層的人數之和不超過50人四級2層200其次層人數不超過30人333一、二級耐火等級的暫時建筑,當設置不少于2部疏散樓梯且頂層局部上升部位的層數不超過2層、人數之和不超過50人、每層建筑面積小于等于200m2時,該局部高出部位可設置1部與下部主體建筑樓梯間直接連通的疏散樓梯,但至少應另外設置1個直通主體建筑上人平屋面的安全出口,該上人屋面應符合人員安全疏散要求。334下列暫時建筑的疏散樓梯應接受室內封閉樓梯間(包括首層擴大封閉樓梯間)或室外疏散樓梯:1醫(yī)療站;2超過2層的展覽、商業(yè)、餐飲等人員密集的建筑。335自動扶梯和電梯不應作為安全疏散設備。暫時建筑中各房間疏散門的數量應經計算確定,且不應少于2個,該房間相鄰2個疏散門最近邊緣之間的程度距離不應小于5m。當符合下列條件之一時,可設置1個:1房間位于2個安全出口之間,且建筑面積小于等于120m2,疏散門的凈寬度不小于0.9m;動場所、醫(yī)療站等建筑外,房間位于走道盡端,且由房間內任一點到疏散門的直線距離小于等于15m、其疏散門的凈寬度不小于1.4m。暫時建筑的安全疏散距離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直接通向疏散走道的房間疏散門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離應符合表337的規(guī)定;2直接通向疏散走道的房間疏散門至最近非封閉樓梯間的距離,當房間位于兩個樓梯間之間時,應按表337的規(guī)定增添5m;當房間位于袋形走道兩側或盡端時,應按表337的規(guī)定增添2m;3樓梯間的首層應設置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或首層接受擴大封閉樓梯間。當層數不超過4層時,可將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設置在離樓梯間小于等于15m處;4房間內任一點到該房間直接通向疏散走道的疏散門的距離,不應大于表337中規(guī)定的袋形走道兩側或盡端的疏散門至安全出口的最大距離。表直接通向疏散走道的房間疏散門至最近安全出口的最大距離(m)位于兩個安全出口之間的疏散門位于袋形走道兩側或盡端的疏散門耐火等級耐火等級*>二級二級四級*>二級三級四級老年人、兒童活動場所建筑2520—2015—醫(yī)療救濟3530—2015—其他建筑403525222015注:1.一、二級耐火等級的建筑物內的展覽廳、多功能廳、餐廳、營業(yè)廳和閱覽室等,其室內任何一點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線距離不宜大于30m;2.放開式外廊建筑的房間疏散門至安全出口的最大距離可按本表添加5m;3.建筑物內全部設置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時,其安全疏散距離可按本表和本表注1的規(guī)定添加25%。暫時建筑中的疏散走道、安全出口、疏散樓梯以及房間疏散門的各自總寬度應經計算確定。安全出口、房間疏散門的凈寬度不應小于0.9m,疏散走道和疏散樓梯的凈寬不應小于Llm。339展館、商業(yè)餐飲以及兒童活動場所等人員密集建筑的疏散門不應設置門檻,其凈寬度不應小于1.4m,且緊靠門口內外各L4m范圍內不應設置踏步。室外疏散小巷的凈寬度不應小于3m,并應直接通向寬敞地帶。3310展館、商業(yè)餐飲建筑的疏散走道、安全出口、疏散樓梯以及房間疏散門的各自總寬度,應按下列規(guī)定經計算確定:1每層疏散走道、安全出口、疏散樓梯以及房間疏散門的每100人凈寬度不應小于表2310-1的規(guī)定;當每層人數不等時,疏散樓梯的總寬度可分層計算,地上建筑中下層樓梯的總寬度應按其下層人數最多一層的人數計算;2首層外門的總寬度應按該層或該層以上人數最多的一層人數計算確定,不供樓上人員疏散的外門,可按本層人數計算確定;3展覽廳的疏散人數應按該場所的建筑面積0.70人/n?計算確定;4商店的疏散人數應按每層營業(yè)廳建筑面積乘以面積折算值和疏散人數換算系數計算。地上商店的面積折算值為70%。疏散人數的換算系數可按表3310-2確定。表疏散走道、安全出口、疏散樓梯和房間疏散門每100人的凈寬度(m)建筑層數耐火等級一、二級三級四級地上一、二層0.700.801.00地上三層0.801.00—地上四層1.001.25—表商店營業(yè)廳內的疏散人數換算系數樓層地位地上,二層地上三層地上四層換算系數0.850.770.603311展館、商業(yè)餐飲以及兒童活動場所等人員密集建筑不宜在窗口、陽臺等部位設置金屬柵欄,當必需設置時,應有從外部易于開啟的安裝。窗口、陽臺等部位宜設置協(xié)助疏散逃命設備。高架步道上宜每隔80m設置通向地面寬敞地帶的梯道或坡道,除應擔當正常狀況下的交通聯(lián)系功能外,還具有緊急疏散的功能。當發(fā)生突發(fā)大事時,高架步道平臺層上的游客需疏散至地面安全處。高架步道是人員較為集中的場所,因此要求對緊急疏散力量進行驗算。計算方法為根據垂直交通布點的狀況,將高架步道分成若干單元,以每個單元的疏散作為計算對象,緊急疏散力量驗算按公式3312計算:D=N?C/A(T-S/V)(3.3.12)式中D——疏散通道寬度(m);N——所驗算的單元內的疏散人數(人);C——單股人流通行寬度,取0.6m;A單股人員經過力量,取50人/min;T要求的疏散工夫(min),普通按3-4min確定;S一一單元內距離疏散通道最遠處的疏散距離(m);V——人員疏散速度,取10m/min。經過驗算的疏散通道寬度D應小于等于梯道和(或)坡道的設計寬度。自動扶梯和電梯不得計作安全出口。3.4消防車道的設置341園區(qū)內的道路應考慮消防車的通行,其道路中心線間的距離不宜大于160m。342有封閉內院或天井的建筑物沿街時,應設置連通街道和內院的人行通道(可利用樓梯間),其間距不宜大于80m。343在穿過建筑物或進入建筑物內院的消防車道兩側,不應設置影響消防車通行或人員安全疏散的設備。344占地面積大于3000m2的展覽館等建筑,宜設置環(huán)形消防車道。兩頭消防車道與環(huán)形消防車道交接處應滿足消防車轉彎半徑8m的要求。消防車道的凈寬度和凈空高度均不應小于4.0m。供消防車停留的空地,其坡度不宜大于3%。消防車道與建筑之間不應設置妨礙消防車作業(yè)的妨礙物。環(huán)形消防車道至少應有兩處與其他車道連通。終點式消防車道應設置回車道或回車場,回車場的面積不應小于12mxi2m。消防車道路面、撲救作業(yè)場地及其下面的管道和暗溝等應能承受大型消防車的壓力。消防車道可利用交通道路,但應滿足消防車通行與停靠的要求。4建筑構造防火墻防火墻應直接設置在暫時建筑的基礎或鋼筋混凝土框架、梁等承重結構上,輕質防火墻體可不受此限。防火墻應從樓地面基層隔斷至頂板底面基層及屋面結構層的底面。防火墻截面中心線距天窗端面的程度距離小于4m,且天窗端面為熄滅體時,應實行防止火勢集中的措施。當暫時建筑的外墻犯難熄滅體時,防火墻應凸出墻的表面面0.4m以上,且在防火墻兩側的外墻應為寬度不小于2m的不熄滅體,其耐火極限不應低于該外墻的耐火極限。當暫時建筑的外墻為不熄滅體時,防火墻可不凸出墻的表面面。緊靠防火墻兩側的門、窗洞口之間最近邊緣的程度距離不應小于2m;但裝有固定窗扇或火災時可自動關閉的乙級防火窗時,該距離可不限。暫時建筑內的防火墻不宜設置在轉角處。如設置在轉角周圍,內轉角兩側墻上的門、窗洞口之間最近邊緣的程度距離不應小于4m。防火墻上不應開設門窗洞口,當必需開設時,應設置固定的或火災時能自動關閉的甲級防火門窗。可燃氣體和甲、乙、丙類液體的管道嚴禁穿過防火墻。其他管道不宜穿過防火墻,當必需穿過時,應接受防火封堵材料將墻與管道之間的空隙緊密填實;當管道犯難燃及可燃材質時,應在防火墻兩側的管道上實行防火措施。防火墻內不應設置排氣道。防火墻的構造應使防火墻恣意一側的屋架、梁、樓板等遭到火災的影響而毀壞時,不致使防火墻倒塌。建筑構件和管道井421下列暫時建筑或部位的隔墻應接受耐火極限不低于2.00h的不熄滅體,隔墻上的門窗應為乙級防火門窗:1一、二級耐火等級建筑的門廳;2餐飲建筑中的廚房。422暫時建筑內的隔墻應從樓地面基層隔斷至頂板底面基層。423附設在暫時建筑內的消防把握室、固定滅火系統(tǒng)的設備室、消防水泵房和通風空氣調零件房等,應接受耐火極限不低于2.00h的隔墻和不低于1.50h的樓板與其他部位隔開。隔墻上的門除本規(guī)范另有規(guī)定者外,均應接受乙級防火門。424暫時建筑幕墻的防火設計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窗檻墻、窗間墻的填充材料應接受不燃材料。當外墻面接受耐火極限不低于1.OOh的不熄滅體時,其墻內填充材料可接受難燃材料;無窗間墻和窗檻墻的幕墻,應在每層樓板外沿設置耐火極限不低于LOOh、高度不低于0.8m的不熄滅實體裙墻;幕墻與每層樓板、隔墻處的縫隙應接受防火封堵材料封堵。425暫時建筑中受高溫或火焰作用易變形的管道,在其貫穿樓板部位和穿越耐火極限不低于2.00h的墻體兩側宜實行阻火措施。426電梯井應獨立設置,井內嚴禁敷設可燃氣體和甲、乙、丙類液體管道,并不應敷設與電梯有關的電纜、電線等。電梯井的井壁除開設電梯門洞和通氣孔洞外,不應開設其他洞口。電梯門不應接受柵欄門。電纜井、管道井、排煙道、排氣道、垃圾道等豎向管道井,應分別獨立設置;其井壁應為耐火極限不低于LOOh的不熄滅體;井壁上的檢查門應接受丙級防火門。427暫時建筑內的電纜井、管道井應在每層樓板處接受不低于樓板耐火極限的不熄滅體或防火封堵材料封堵。暫時建筑內的電纜井、管道井與房間、走道等相連通的孔洞應接受防火封堵材料封堵。位于墻、樓板兩側的防火閥、排煙防火閥之間的風管外壁應實行防火愛護措施。屋頂、悶頂和建筑縫隙431在三、四級耐火等級暫時建筑的悶頂內接受鋸末等可燃材料作絕熱層時一,其屋頂不應接受冷攤瓦。悶頂內的非金屬煙囪周圍0.5m、金屬煙囪0.7m范圍內,應接受不熄滅體作絕熱層。432暫時建筑層數超過2層的三級耐火等級建筑,當設置有悶頂時,應在每個防火隔斷范圍內設置老虎窗,且老虎窗的間距不宜大于50m。悶頂內有可燃物的建筑,應在每個防火隔斷范圍內設置不小于的悶頂入口,且每個防火隔斷范圍內的悶頂入口不宜少于2個。悶頂入口宜布置在走廊中靠近樓梯間的部位。434電線電纜、可燃氣體和甲、乙、丙類液體的管道不宜穿過建筑內的變形縫;當必需穿過時,應在穿過處加設不燃材料制造的套管或實行其他防變形措施,并應接受防火封堵材料封堵。435排煙、通風和空氣調整系統(tǒng)中的管道,在穿越隔墻、樓板及防火分區(qū)處的縫隙應接受防火封堵材料封堵。樓梯間、樓梯和門疏散用的樓梯間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樓梯間宜能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風,并宜靠外墻設置;2樓梯間內不應設置燒水間、可燃材料儲存室、垃圾道;3樓梯間內不應有影響疏散的凸出物或其他妨礙物;4樓梯間內不應敷設甲、乙、丙類液體管道;5樓梯間內不應敷設可燃氣體管道。442封閉樓梯間除應符合本規(guī)范的條的規(guī)定外,尚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樓梯間的首層可將走道和門廳等包括在樓梯間內,構成擴大的封閉樓梯間,但應接受乙級防火門等措施與其他走道和房間隔開;2除樓梯間的門之外,樓梯間的內墻尚不應開設其他門窗洞口;3人員密集的公共建筑設置封閉樓梯間時,通向樓梯間的門應接受乙級防火門,并應向疏散方向開啟;4其他建筑封閉樓梯間的門可接受雙向彈簧門。443暫時建筑中的疏散樓梯間在各層的立體地位不應轉變。室外樓梯符合下列規(guī)定時可作為疏散樓梯:1欄桿扶手的高度不應小于Llm,樓梯的凈寬度不應小于1.1m;2傾斜角度不應大于45。;3樓梯段和平臺均應實行不燃材料制造。平臺的耐火極限不應低于l.OOh,樓梯段的耐火極限不應低于0.25h;4通向室外樓梯的門宜接受乙級防火門,并應向室外開啟;上海市建設和交通委員會文件滬建交[2007]438號上海市建設和交通委員會關于贊同運用《世博會暫時建筑物、

構筑物防火設計標準》的告訴各有關單位:由上海市消防局等單位編制的《世博會暫時建筑物、構筑物防火設計標準》,經技術審查和我委審核,現(xiàn)贊同在世博會園區(qū)暫時建筑物、構筑物項目建設中運用。運用過程中如有意見,請準時反饋我委。上海市建設和交通委員會二七年七月九日5除疏散門外,樓梯周圍2m內的墻面上不應設置門窗洞口。疏散門不應正對樓梯段。疏散用樓梯和疏散通道上的樓梯不宜接受螺旋樓梯和扇形踏步。當必需接受時,踏步上下兩級所構成的立體角度不應大于10°,且每級離扶手250mm處的踏步深度不應小于220mm。446暫時建筑的室內疏散樓梯兩梯段扶手間的程度凈距不宜小于150mm。447高度大于10m的三級耐火等級暫時建筑應設置通至屋頂的室外消防梯。室外消防梯不應面對老虎窗,寬度不應小于0.6m,且宜從離地面3.0m高處設置。448暫時建筑中的封閉樓梯不應設置卷簾門。疏散走道在防火分區(qū)處應設置甲級常開防火門。暫時建筑中疏散用門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暫時建筑的疏散用門應向疏散方向開啟。人數不超過60人的房間且每樟門的均勻疏散人數不超過30人時,其門的開啟方向不限;2暫時建筑的疏散用門應接受平開門,不應接受推拉門、卷簾門、吊門、轉門;3人員密集場所往常需求把握人員聽憑出入的疏散用門,應保證火災時不需運用鑰匙等任何工具即能從外部易于打開,并應在分明地位設置標識和運用提示。4.5防火門和防火卷簾451防火門按其耐火極限可分為甲級、乙級和丙級防火門,其耐火極限分別不應低于1.50h、0.90h和0.60h。452防火門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應具有自閉功能。雙扇防火門應具有按挨次關閉的功能;2常開防火門應能在火災時自行關閉,并應有信號反饋的功能;3防火門內外兩側應能手動開啟;4設置在變形縫周圍時,防火門開啟后,其門扇不應跨越變形縫,并應設置在樓層較多的一側。453防火分區(qū)間接受防火卷簾分隔時,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防火卷簾應在設有火災報警系統(tǒng)的暫時建筑中運用,設置防火卷簾時應同時設置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愛護;2防火卷簾應具有防煙功能,與樓板、梁和墻、柱之間的空隙應接受防火封堵材料封堵。5消防給水和滅火設備普通規(guī)定暫時建筑消防給水和滅火設備的設計應根據建筑用途及其重要性、火災特性和火災危殆性等綜合要素進行,并應保證消防水滅火系統(tǒng)的安全性、牢靠性、經濟合理性。室外消防給水管道宜接受滿足設計壓力的塑料管、內搪水泥砂漿的給水球墨鑄鐵管或內外壁經防腐處理的鋼管。室內消防給水管道宜接受內外熱鍍鋅鋼管或內壁涂環(huán)氧樹脂鋼管,并接受螺紋、溝槽式連接件(卡箍)或法蘭連接。室內消防給水管道不得接受塑料管道。暫時建筑的消防給水管道在世博時期可不實行防凍保溫措施。消火栓系統(tǒng)的設暫時建筑在規(guī)劃和建筑設計時,必需同時設計消防給水系統(tǒng)。暫時建筑應設室外消火栓。符合下列狀況之一的暫時建筑應設置室內消火栓給水系統(tǒng):1體積大于5000m3的展覽館(含自建館、租賃館、聯(lián)合館)、商業(yè)(紀念品商店、特征店等)、醫(yī)療站、文明消遣建筑等;2體積大于lOOOOn?的辦公樓、餐飲建筑(飯店、快餐店等)、管理運營(郵政、銀行設備、環(huán)衛(wèi)設備、管理用房等)等其它民用建筑;3建筑占地面大于500m2的磚木或木結構的建筑;4除上述暫時建筑外,建設方、參展商出于安全考慮以為需求設置的暫時建筑。注:1當應設室內消火栓給水系統(tǒng)的商業(yè)建筑為紀念品商店和特征店且商業(yè)單元的建筑面積均不大于500m2時,可在室外設置消火栓箱;2存有與水接觸能惹起熄滅爆炸的物品的建筑物可不設置室內消火栓。523符合下列狀況之一的暫時建筑應設置室內消火栓給水系統(tǒng):1高架步道和設有室內消火栓的文明消遣等人員密集的暫時建筑;2建筑面積大于200m2的商業(yè)服務網點應設置消防軟管卷盤;3低于本標準第條規(guī)定規(guī)模的其它暫時建筑宜設置消防軟管卷盤。524暫時建筑中營業(yè)面積大于500m2的餐飲場所,其烹飪操作間的排油煙罩及烹飪部位宜設置自動滅火安裝,且宜在燃氣或燃油管道上設置緊急事故自動切斷安裝。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的設置下列暫時建筑,除不宜用水愛護或滅火外,應設置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1任一樓層建筑面積大于1500n?或總建筑面積大于3000m2的展覽館或廳(含自建館、租賃館、聯(lián)合館)、醫(yī)療站;2設置有送回風道(管)的集中空氣調整系統(tǒng)且總建筑面積大于3000m2的辦公樓等;3建筑面積大于lOOOn?的商店、餐飲、公共消遣場所(游樂場除外)等人員密集場所的暫時建筑;4建筑面積大于500m2的空郵袋庫;5除上述暫時建筑外,建設方、參展商出于安全考慮以為需求設置的暫時建筑;6在需求設置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的場所中,當室內最大凈空高度大于12m時,可接受擴大作用面積的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或大空間灑水滅火安裝。符合下列狀況之一的暫時建筑應設置自動噴水局部運用系統(tǒng):1建筑面積大于300m2且不大于lOOOn?以下的商店、餐飲、公共消遣場所(游樂場除外)等人員密集場所的暫時建筑;2除上述暫時建筑外,建設方、參展商出于安全考慮以為需求設置的且建筑面積不大于lOOOn?的暫時建筑?;馂牡某潭燃兴俣瓤?、閉式噴頭的開放不能準時使噴水有效掩蓋著火區(qū)域的場所,應接受雨淋系統(tǒng)。下列部位宜設置水幕系統(tǒng):1應設防火墻等防火分隔物而無法設置的局部開口部位;2需求冷卻愛護的防火卷簾或防火幕的上部。消防給水和系統(tǒng)消防給水的水源可接受市政自來水。從不同市政道路引入的消防引入管可作為兩路水源。當引入管的管徑均能滿足暫時建筑的最大用水量時,可不設消防水池。市政給水最低壓力可按0.16MPa確定。室外消防給水系統(tǒng)可接受低壓消防給水系統(tǒng)或穩(wěn)高壓消防給水系統(tǒng)。室外消防給水當接受高壓或暫時高壓給水系統(tǒng)時,管道的供水壓力應能保證用水總量達到最大且水槍在任何建筑物的最高處時,水槍的充實水柱仍不小于10.0m;當接受低壓給水系統(tǒng)時,室外消火栓栓口處的水壓從室外設計地面算起不應小于O.IMPao注:1在計算水壓時,應接受噴嘴口徑19mm的水槍和直徑65mm、長度120.0m的有襯里消防水帶的參數,每支水槍的計算流量不應小于5L/s;2消火栓給水管道的設計流速不宜大于2.5m/s。暫時建筑的低壓室外消防給水系統(tǒng)可與生活給水管道系統(tǒng)合并。合并的給水管道系統(tǒng),當生活用水達到最大小時用水量時(淋浴用水量可按15%計算,澆灑及洗刷用水量可不計算在內),仍應保證全部消防用水量。546暫時建筑的全部消防用水量應為其室內、室外消防用水量之和。室外消防用水量應為暫時建筑室外設置的各種消防給水系統(tǒng)需求同時開啟的用水量之和。室內消防用水量應為暫時建筑室內設置的消火栓、自動噴水等滅火系統(tǒng)需求同時開啟的用水量之和。注:當上述多種滅火系統(tǒng)需求同時開啟時,其室內消火栓用水量可增添50%,但不得小于10L/S。室內消防給水系統(tǒng)宜接受穩(wěn)高壓消防給水系統(tǒng)或暫時高壓消防給水系統(tǒng)。接受室內高壓給水系統(tǒng)并能保證最不利點消火栓和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等的水量和水壓的暫時建筑,可不設置消防水箱。接受室內穩(wěn)高壓消防給水系統(tǒng)時,消火栓給水系統(tǒng)應設置有效容積不小于300L的穩(wěn)壓罐,且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應設置有效容積不小于150L的穩(wěn)壓罐時,消防給水系統(tǒng)可不設高位消防水箱。室內暫時高壓消防給水系統(tǒng)應設置重力自流的高位消防水箱,其地位應為建筑物或構筑物的最高部位。消防水箱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高位消防水箱應儲存lOmin的消防用水量。當室內消防用水量小于等于25L/S,經計算消防水箱所需消防儲水量大于12m3時,仍可接受12m3;當室內消防用水量大于25L/S,經計算高位消防水箱所需消防儲水量大于18m3時、仍可接受18m3;2消防用水與其它用水合用的水箱應實行消防用水不作他用的技術措施;3發(fā)生火災后,由消防水泵供應的消防用水不應進入高位消防水箱;4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的穩(wěn)壓宜接受高位水箱。暫時建筑消防給水的用水量應按同一工夫內的火災次數和一次滅火用水量確定。其同一工夫內的火災次數可接受一次,一次滅火用水量不應小于表5.4.10-1和表5410—2的規(guī)定。表5410-1消火栓給水系統(tǒng)的用水量注:室外消火栓用水量應按消防用水量最大的一座暫時建筑計算。成組布置的暫時建筑應按消防用水量較建筑物稱號建筑規(guī)模高度h(m)>建筑占地面積S(m2)>體積V(m3)消火栓用水量(L/s)每根豎管最小流量(L/s)室外室內hW20,5000VVW25000201010展覽館(含自建館、租hW20,25000<V^50000251510賃館、聯(lián)合館)hW20,V>50000302015hW20,5000VVW10000201010商業(yè)和餐飲建筑hW20,10000VVW25000251510hW20,V>25000302015hW20,5000VVW100002055醫(yī)療站hW20,10000<V^25000251010hW20,V>25000301510hW20,S>500,10000202010磚木或木結構建筑hW20,S>500,V>10000252515文明消遣、管理運營建筑和援助(除醫(yī)療站)hW20,V>10000201510建筑及其它民用建筑大的相鄰兩座計算。表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的用水量項目設置場所的危殆等級設計噴水強度(L/min?m2)作用面積(m2)噴頭工作壓力(MPa)系統(tǒng)設計最小用水量(L/s)凈空高度小于等于8m的設置場所注:1.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中最不利點處噴頭的最低靜水壓力不應低于0.05MPa。輕危殆級41600.114中危殆級1級61600.121II級81600.128嚴峻危殆級I級122600.1計算確定凈空高度大于8m的非倉庫類設置場所設置場所凈空高度H(m)設計噴水強度(L/min?m2)作用面積(m2)噴頭工作壓力(MPa)系統(tǒng)設計最小用水量(L/s)中庭、文明消遣等8VHW126260計算確定3512<HW186350計算確定47會展中心、自選商場等8<HW1212300計算確定8112VH<1812400計算確定1082.最大儲物高度大于3.5m的自選商場應按16L/min-m?確定噴水強度。3.水幕系統(tǒng)的噴水強度不應小于2.0L/S?m。其噴頭的工作壓力不應小于O.IMPa消防軟管卷盤的用水量可不計入消防用水總量。其給水管可從生活給水管接入。設置場所的火災危殆等級應按表5412確定。表5412設置場所危殆等級危殆等級設置場所輕危殆級建筑高度為20m及以下的辦公樓;僅在走道設置閉式系統(tǒng)的建筑等中危險級I級1.醫(yī)療站、展覽館(廳)、公共消遣場所、總建筑面積小于5000m2的商場等.木結構建筑、重點愛護單位等.鋼屋架等建筑構件4餐飲5:中庭、大堂(門廳)II級汽車庫、總建筑面積50000?及以上的商場、凈空高度不大于8m、物品高度不大于3.5m的自選商場(超市)、空郵袋庫等嚴峻危殆級I級凈空高度不大于8m、物品高度大于3.5m的自選商場(超市)、大賣場等消防給水系統(tǒng)的滅火持續(xù)工夫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消火栓給水系統(tǒng)不應小于2h;2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不應小于Iho室外消防給水管道的布置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室外消防給水管網應布置成環(huán)狀,當室外消防用水量小于等于15L/S時,可布置成枝狀;2向環(huán)狀管網輸水的進水管不應少于兩條,當其中一條發(fā)生缺點時,其他的進水管應能滿足消防用水總量的供應要求;3環(huán)狀管道應接受閥門分成若干獨立段,每段內室外消火栓的數量不宜超過5個;4室外消防給水管道的直徑不應小于DN100。室外消火栓的布置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應沿道路設置。當道路寬度大于60.0m時,宜在道路兩邊設置消火栓,并宜靠近十字路口;2室外消火栓的間距不應大于120.0m;3室外消火栓的愛護半徑不應大于150.0m;在市政消火栓愛護半徑150.0m以內,當室外消防用水量小于等于15L/S時,可不設置室外消火栓;4室外消火栓的數量應按其愛護半徑和室外消防用水量等綜合計算確定,每個室外消火栓的用水量應按10-15L/S計算;與愛護對象的距離在5?40m范圍內的市政消火栓,可計入室外消火栓的數量內;5室外消火栓應接受地上式消火栓。地上式消火栓應有1個DN100和2個DN65的栓口;6消火栓距路邊不應大于2.0m,距暫時建筑外墻不宜小于5.0m。室內消防給水管道的布置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室內消火栓超過10個且室外消防用水量大于15L/S時,其消防給水管道應連成環(huán)狀,且至少應有兩條進水管與室外管網或消防水泵連接。當其中一條進水管發(fā)生事故時,其他的進水管應仍能供應全部消防用水量;2室內消防豎管直徑不應小于DN100;3室內消火栓給水管網宜與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的管網分開設置;當合用消防泵時,供水管路應在報警閥前分開設置;4室內消火栓給水管道應接受閥門分成若干獨立段。檢修中止運用的消火栓不應超過5個。室內消火栓給水管道上閥門的布置應保證檢修管道時關閉的豎管不超過1根,但設置的豎管超過3根時,可關閉2根;閥門應保持常開,并應有分明的啟閉標志或信號;5消防用水與其它用水合用的室內管道,當其它用水達到最大小時流量時,應仍能保證供應全部消防用水量;6允許直接吸水的市政給水管網,當消費、生活用水量達到最大且仍能滿足室內外消防用水量時,消防泵宜直接從市政給水管網吸水;7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的濕式系統(tǒng)應設水泵接合器。水泵接合器應設置在室外便于消防車運用的地點,與室外消火栓或消防水池取水口的距離宜為15.0~40.0m。消防水泵接合器的數量應按室內消防用水量計算確定。每個消防水泵接合器的流量宜按10?15L/S計算。室內消火栓的布置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火栓的暫時建筑,其各層均應設置消火栓;2室內消火栓應設置在地位分明且易于操作的部位。栓口離地面或操作基面高度宜為1.1m,其出水方向宜向下或與設置消火栓的墻面成90°角;栓口與消火栓箱內邊緣的距離不應影響消防水帶的連接;3室內消火栓的間距應由計算確定。暫時建筑中室內消火栓的間距不應大于50.0m;4世博區(qū)內應接受一致規(guī)格的消火栓、水槍和水帶;5室內消火栓的布置應保證每一個防火分區(qū)同層有兩支水槍的充實水柱同時到達任何部位。水槍的充實水柱應經計算確定,體積大于25000m3的商店、展覽等暫時建筑,不應小于13.0m;其它建筑不宜小于7.0m;6室內消火栓栓口處的出水壓力大于0.5MPa時\應設置減壓設備;7設有室內消火栓的暫時建筑,如為平屋頂時,宜在平屋頂上設置實驗和檢查用的消火栓。每個室內消火栓處應設置消火栓箱,世博區(qū)內應接受一致規(guī)格的消火栓、水槍和水帶。箱內應配置噴嘴口徑為19mm的水槍和長度為20.0m或25.0m,直徑為65mm的襯膠水帶,并應有啟動消防泵的按鈕,按鈕應有愛護設備。消火栓箱可根據建筑要求明裝或嵌墻安裝。消防軟管卷盤的栓口的直徑應為25mm,裝備的膠帶內徑不應小于19mm,膠帶長度不應大于30m,水槍噴嘴口徑不應小于6mm。消防軟管卷盤可安裝在消火栓箱內或單獨設置。消防軟管卷盤可與室內消火栓給水管道連接,也可與生活給水管道連接。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的噴頭宜接受快速呼應噴頭。設置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的展覽館內,在每lOOOn?的單元內應設置至少設1個供連接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干管的快速接口。預留的快速接口可設置在地下,也可設置在距地面0.80m的地位。接口管徑應經計算確定,但不宜小于DN100。消防水泵房應有不少于兩條的出水管直接與消防給水管網連接。當其中一條出水管關閉時,其他的出水管應仍能經過全部用水量。出水管上應設置實驗和檢查用的壓力表和DN65的放水閥門。當存在超壓可能時,出水管上應設置防超壓設備。5424一組消防水泵的吸水管不應少于2條。當其中一條關閉時,其他的吸水管應仍能經過全部用水量。消防水泵應接受自灌式吸水,并應在吸水管上設置檢修閥門。當消防水泵直接從環(huán)狀市政給水管網吸水時,消防水泵的揚程應按市政給水管網的最低壓力計算,并以市政給水管網的最高水壓校核。消防水泵應設置備用泵,其工作力量不應小于最大一臺消防工作泵。當暫時建筑的室內消防用水量小于等于lOL/s時,可不設置備用泵。消防水泵應保證在火警后30s內啟動。消防水泵與動力機械應直接連接。滅火器的配置暫時建筑應配置滅火器。滅火器配置場所的火災種類應根據該場所內的物質及其熄滅特性進行分類?;馂姆N類可劃分為以下五類:1A類火災:固體物質火災;B類火災:液體火災或可熔化固體物質火災;c類火災:氣體火災;D類火災:金屬火災;5E類火災(帶電火災):物體帶電熄滅的火災。552暫時建筑滅火器配置場所的危殆等級,應根據其運用性質、人員密集程度、用電用火狀況、可燃物數量、火災集中速度、補救難易程度等要素,劃分為嚴峻危殆級、中危殆級和輕危殆級三級。滅火器配置場所的危殆等級劃分準繩和場所舉例見表552:表建筑滅火器配置場所的危殆等級舉例553在同一滅火器配置場所,宜選用相反類型和操作方法的滅火器。當同一滅火器配置場所存在不同火災種類時,應選用通用型滅火器。危殆等級危殆等級劃分準繩舉例嚴峻危殆級運用性質重要,人員密集,用電用火多,可燃物多,起火后集中快速,撲救困難,簡約形成嚴重財產損失或人員群死群傷的場所。50張床位及以上的醫(yī)療救濟建筑的醫(yī)療用房公用電子計算機房建筑面積在2000m2及以上的展覽館(自建館、租賃館、聯(lián)合館)的展覽廳機動車展覽廳建筑面積在200nl2及以上的公共消遣場所觀演建(構)筑物的舞臺及后臺部位中危險級運用性質較重要,人員較密集,用電用火較多,可燃物較多,起火后集中較快速,撲救較難的場所。設有集中空調、電子計算機、復印機等設備的辦公用房50張床位以下的醫(yī)療救濟建筑的醫(yī)療用房建筑面積在2000m2以下的展覽館(自建館、租賃館、聯(lián)合館)的展覽廳建筑面積在200m2以下的公共消遣場所觀演建(構)筑物的觀眾廳餐飲建(構)筑物的公共活動用房、多功能廳和廚房紀念品商店、特征店等商業(yè)建(構)筑物的庫房、鋪面民用燃油、燃氣鍋爐房民用油浸變壓器室和高、低配電室輕危險級運用性質普通,人員不密集,用電用火較少,可燃物較少,起火后集中較緩慢,撲救較易的場所。未設集中空調、電子計算機、復印機等設備的普通辦公用房各類建筑物中以難熄滅或非熄滅的建筑構件分隔的并次要存貯難熄滅或非熄滅材料的協(xié)助房間日常用品小賣店滅火劑宜選用水型或磷酸鏤鹽干粉滅火劑。滅火器應設置在地位分明和便于取用的地點,且不得影響安全疏散。555滅火器不宜設置在潮濕或強腐蝕性的地點。當必需設置時,應有相應的愛護措施。滅火器設置在室外時,應有相應的愛護措施。滅火器不得設置在超出其運用溫度范圍的地點。滅火器的最大愛護距離:1設置在A類火災場所的滅火器,其最大愛護距離應符合表557-1的規(guī)定;表557-1A類火災場所的滅火器最大愛護距離(m)刖百本標準是根據上海市建設和交通委員會文件滬建交[2007]184號文件的要求,由上海市消防局會同有關單位編制而成。本標準僅限于世博園區(qū)建設項目范疇以內,以指點世博項目暫時性建筑物、構筑物的防火設計。本標準針對世博暫時性建筑物、構筑物的運用年限定為一年且建筑方式多樣等特點進行編制,以現(xiàn)行國家、行業(yè)和本市地方建設標準、規(guī)范為根據,從資源節(jié)省、環(huán)境敵對和可持續(xù)進展的理念為準繩,應考慮材料可反復利用、可簡化施工,可加快建設進度等要素。本標準共分為六個章節(jié),分別為:建筑防火;建筑構造;消防給水和滅火設備;電氣;防煙、排煙和通風、空氣調整;外部裝修。請各單位在執(zhí)行本規(guī)范的過程中,留意總結閱歷、積累材料,隨時將有關意見和建議寄至上海市消防局建審處(地址:上海市中山西路229號,郵政編碼:20005Do主編單位:上海市消防局參編單位:華東建筑設計爭辯院有限公司同濟高校建筑設計爭辯院次要起草人:沈友弟(以下按姓氏筆畫陳列)馮旭東司耘朱鳴楊琦趙華亮夏林潘濤上海市建筑建材業(yè)市場管理總站二OO七年七月滅火器型式危殆等級手提式滅火器推車式滅火器嚴峻危殆級1530中危殆級2040輕危殆級25502設置在B、C類火災場所的滅火器,其最大愛護距離應符合表的規(guī)定;表B類火災場所的滅火器最大愛護距離(m)滅火器型式危殆等級手提式滅火器推車式滅火器嚴峻危殆級918中危殆級1224輕危殆級1530D類火災場所的滅火器,其最大愛護距離應根據具體狀況爭辯確定;E類火災場所的滅火器,其最大愛護距離不應低于該場所內A類或B類火災的規(guī)定。一個計算單元內配置的滅火器數量不得少于2具。每個設置點的滅火器數量不宜多于5具。5510滅火器的最低配置基準:1A類火災場所滅火器的最低配置基準應符合表的規(guī)定;表A類火災場所滅火器的最低配置基準危殆等級嚴峻危殆級中危殆級輕危殆級單具滅火器最小配置滅火級別3A2A1A單位滅火級別最大愛護面積(m2/A)50751002B類火災場所滅火器的最低配置基準應符合表的規(guī)定;表B類火災場所滅火器的最低配置基準危殆等級嚴峻危殆級中危殆級輕危殆級單具滅火器最小配置滅火級別89B55B21B單位滅火級別最大愛護面積(m2/B)0.51.01.5D類火災場所滅火器的最低配置基準應根據金屬的種類、物態(tài)及其特性等爭辯確定;E類火災場所滅火器的最低配置基準不應低于該場所內A類(或B類)火災的規(guī)定。6電氣消防電源及其配電暫時建筑消防用電設備,其電源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消防把握室、消防水泵、消防電梯、防煙排煙設備、自動滅火系統(tǒng)、應急照明和電動的防火門、窗、卷簾、閥門等消防用電,當正常供電電源中止供電后,其消防應急電源應能在30s內自動恢復供電;2消防應急照明和消防疏散指示標志、火災自動報警、漏電火災報警系統(tǒng)等消防用電,當正常供電電源中止供電后,消防應急電源應能在5s內自動恢復供電。消防應急照明燈具和燈光疏散指示標志的備用電源連續(xù)供電工夫不應少于30mino消防用電設備應接受公用的供電回路,當往常生活用電被切斷時,應仍能保證消防用電。其配電設備應有分明標志。其配電線路和把握回路宜按防火分區(qū)劃分。消防把握室、消防水泵房、防煙與排煙風機房的消防用電設備及消防電梯等的供電,應接受雙電源供電并在其配電線路的最末一級配電箱處設置自動切換安裝。消防用電設備的配電線路應滿足火災時連續(xù)供電的需求,其敷設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暗敷時,應穿管并應敷設在不熄滅體結構內且愛護層厚度不應小于30mm。明敷時(包括敷設在吊頂內),應穿金屬管或封閉式金屬線槽,并應實行防火愛護措施;2當接受阻燃或耐火電纜時,敷設在電纜井、電纜溝內可不實行防火愛護措施;3當接受礦物絕緣類不燃型電纜口寸,可直接明敷;4宜與其他配電線路分開敷設;當敷設在同一井溝內時,宜分別布置在井溝的兩側。電力線路及電器安裝消防線路的導線選擇及其敷設,應滿足火災時連續(xù)供電或傳輸信號的需求。全部消防線路,應為銅芯導線或電纜。622電力電纜不應和保送甲、乙、丙類液體管道、熱力管道敷設在同一管溝內。配電線路不得穿越通風管道內腔或敷設在通風管道外壁上,穿金屬管愛護的配電線路可緊貼通風管道外壁敷設。623配電線路敷設在有可燃物的悶頂內時,應實行穿金屬管等防火愛護措施;敷設在有可燃物的吊頂內時,宜實行穿金屬管、接受封閉式金屬線槽或難燃材料的塑料管等防火愛護措施。開關、插座和照明燈具靠近可燃物時,應實行隔熱、散熱等防火愛護措施。鹵鴇燈和額定功率大于等于100W的白熾燈泡的吸頂燈、槽燈、嵌入式燈,其引入線應接受瓷管、礦棉等不燃材料作隔寵愛護。大于60W的白熾燈、鹵鴇燈、高壓鈉燈、金屬鹵燈光源、熒光高壓汞燈(包括電感鎮(zhèn)流器)等不應直接安裝在可燃裝修材料或可燃構件上??扇疾牧蟼}庫內宜運用低溫照明燈具,并應對燈具的發(fā)熱部件實行隔熱等防火愛護措施;不應設置鹵鴇燈等高溫照明燈具;配電箱及開關宜設置在倉庫外。消防應急照明和消防疏散指示標志暫時建筑的下列部位應設置消防應急照明燈具:間;2消防把握室、消防水泵房、自備發(fā)電機房、配電間、防煙與排煙機房以及發(fā)生火災時仍需正常工作的其他房間;3觀眾廳,建筑面積大于400m2的展覽廳、營業(yè)廳、多功能廳、餐廳,建筑面積大于200m2的演播室;4公共建筑中的疏散走道。建筑內消防應急照明燈具的照度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疏散走道的地面最低程度照度不應低于0.51X;2人員密集場所內的地面最低程度照度不應低于LOlx;3樓梯間內的地面最低程度照度不應低于5.01X;4消防把握室、消防水泵房、自備發(fā)電機房、配電室、防煙與排煙機房以及發(fā)生火災時仍需正常工作的其他房間的消防應急照明,仍應保證正常照明的照度。消防應急照明燈具宜設置在墻面的上部、頂棚上或出口的頂部。公共建筑應沿疏散走道和在安全出口、人員密集場所的疏散門的正上方設置燈光疏散指示標志,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安全出口和疏散門的正上方應接受“安全出口”作為指示標志;2沿疏散走道設置的燈光疏散指示標志,應設置在疏散走道及其轉角處距地面高度1.0m以下的墻面上,且燈光疏散指示標志間距不應大于20m;對于袋形走道,不應大于10m;在走道轉角區(qū),不應大于1.0m,其指示標志應符合相關規(guī)定;3指示標志中的文字應接受中英文表示。歌舞消遣放映游藝場所應在其內疏散走道和次要疏散道路的地面增設能保持視覺連續(xù)的燈光疏散指示標志或蓄光疏散指示標志。展覽廳備用照明的照度值不應低于普通照明照度值的10%。應急照明燈和疏散指示標志,應設玻璃或其它不熄滅材料制造的愛護罩?;馂淖詣訄缶到y(tǒng)和消防把握室設有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和自動滅火系統(tǒng)或設有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和機械防(排)煙設備的暫時建筑,應設置消防把握室。消防把握室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的消防把握室,其耐火等級不應低于二級;2附設在建筑物內的消防把握室,宜設置在建筑物內首層的靠外墻部位,應接受耐火極限不低于2.00h的隔墻和不低于1.50h的樓板與其他部位隔開。隔墻上的門應接受乙級防火門。消防把握室應設置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3嚴禁與消防把握室有關的電氣線路和管路穿過;4不應設置在電磁場干擾較強及其他可能影響消防把握設備工作的設備用房周圍;5應供應符合總體要求向上一級消防把握中心傳輸的數據聯(lián)網接口。下列場所應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1廣播電視、郵政、電信等暫時建筑的重要機房和重要房間,城市或區(qū)域性電力、交通和防災救災指揮調度等暫時建筑;2任一層建筑面積大于30000?或總建筑面積大于6000m2的暫時建筑;3特殊貴重或火災危殆性大的機器、儀表、儀器設備室、貴重物品庫房,設有氣體滅火系統(tǒng)的房間;4凈高大于2.6m且可燃物較多的技術夾層,凈高大于0.8m且有可燃物的悶頂或吊頂內;5木結構和可燃物較多的暫時建筑;6設有空氣調整系統(tǒng)或設無機械排煙的暫時建筑;7參展商出于安全考慮以為需求設置的暫時建筑。建筑內可能分發(fā)可燃氣體、可燃蒸汽的場所應設可燃氣體報警安裝?;馂淖詣訄缶到y(tǒng)應由火災報警把握器、火災探測器、手動報警按鈕、消防聯(lián)動把握、火災應急廣播與火災警報、消防公用電話等組成?;馂淖詣訄缶到y(tǒng)應設有自動和手動兩種觸發(fā)安裝。消防聯(lián)動把握對象應包括各類自動滅火設備、通風及防排煙設備、防火卷簾、防火門、電梯、非消防電源的斷電把握、火災應急廣播與火災警報、火災應急照明與疏散指示標志的把握等,并應符合下列要求:1消防把握室的把握設備應有下列把握及顯示功能:1)把握消防設備的啟、停,并應顯示其工作形態(tài);2)消防水泵、防煙和排煙風機的啟、停,除自動把握外,還應能手動直接把握;3)顯示火災報警、缺點報警部位;4)顯示愛護對象的重點部位、疏散通道及消防設備所在地位的立體圖或模擬圖等;5)顯示系統(tǒng)供電電源的工作形態(tài);6)消防把握室應設置火災警報安裝與應急廣播的把握安裝;7)消防公用電話網絡應為獨立的消防通訊系統(tǒng),消防把握室應設置消防公用電話總機,消防把握室和消防值班室等處應設置可直接報警的外線電話;8)消防把握室在確認火災后,應能切斷有關部位的非消防電源,并接通警報安裝及火災應急照明燈和疏散標志燈;9)消防把握室在確認火災后,應能把握電梯全部停于首層,并接收其反饋信號。2消防把握設備對室內消火栓系統(tǒng)應有下列把握、顯示功能:1)把握消防水泵的啟、停;2)顯示消防水泵的工作、缺點形態(tài);3)顯示啟泵按鈕的地位。3消防把握設備對自動噴水等滅火系統(tǒng)應有下列把握、顯示功能:1)把握系統(tǒng)的啟、停;2)顯示消防水泵的工作、缺點形態(tài);3)顯示水流指示器、報警閥、安全信號閥的工作形態(tài)。4消防把握設備對常開防火門的把握,應符合下列要求:1)門任一側的火災探測器報警后,防火門應自動關閉;2)防火門關閉信號應送到消防把握室。5消防把握設備對防火卷簾的把握,應符合下列要求:1)疏散通道上的防火卷簾兩側,應設置火災探測器組及其警報安裝,且兩側應設置手動把握按鈕;2)疏散通道上的防火卷簾,應按下列程序自動把握下降:-感煙探測器動作后,卷簾下降至距地(樓)面1.8m;一感溫探測器動作后,卷簾下降到底;3)用作防火分隔的防火卷簾,火災探測器動作后,卷簾應下降到底;4)感煙、感溫火災探測器的報警信號及防火卷簾的關閉信號應送至消防把握室。6火災報警后,消防把握設備對排煙設備應有下列把握、顯示功能:1)中止有關部位的空調送風,關閉電動防火閥,并接收其反饋信號;2)啟動有關部位排煙風機、排煙閥等,并接收其反饋信號;3)把握擋煙垂壁等防煙設備。消防水泵、排煙風機的把握設備當接受總線編碼模塊把握時,還應在消防把握室設置手動直接把握安裝。置在消防把握室以外的消防聯(lián)動把握設備的動作形態(tài)信號,均應在消防把握室顯示。6410火災探測器的選擇,應符合下列要求:1對火災初期有陰燃階段,產生大量的煙和大批的熱,很少或沒有火焰輻射的場所,應選擇感煙探測器;2對火災進展快速,可產生大量熱、煙和火焰輻射的場所,可選擇感溫探測器、感煙探測器、火焰探測器或其組合;3對火災進展快速,有猛烈的火焰輻射和大批的煙、熱的場所,應選擇火焰探測器;4對火災構成特征不行預料的場所,可根據模擬實驗的結果選擇探測器;5對運用或聚集可燃氣體或可燃液體蒸氣的場所,應選擇可燃氣體探測器。室內高大空間場所,宜選擇紅外光束感煙探測器、火焰探測器、圖像型火災探測器、吸氣式探測器或其組合?;馂膽睆V播饋線電壓不宜大于UOV。在環(huán)境噪聲大于60dB的場所設置的火災應急廣播揚聲器與火災警報安裝,在其播放范圍內最遠點的播放聲壓級應高于背景噪聲15dB?;馂膽睆V播與公共廣播合用時,應符合下列要求:1火災時應能在消防把握室將火災疏散層的揚聲器和公共廣播擴音機強迫轉入火災應急廣播形態(tài);2消防把握室應能監(jiān)控用于火災應急廣播時的擴音機的工作形態(tài),并應具有遙控開啟擴音機和接受傳聲器播音的功能;3應設置火災應急廣播備用擴音機,其容量不應小于火災時需同時廣播的范圍內火災應急廣播揚聲器最大容量總和的1.5倍。消防公用電話網絡應為獨立的消防通訊系統(tǒng)。6416消防把握室、消防值班室等處,應設置可直接報警的外線電話?;馂淖詣訄缶到y(tǒng)應設有主電源和直流備用電源?;馂淖詣訄缶到y(tǒng)的主電源應接受消防電源,直流備用電源宜接受火災報警把握器的公用蓄電池或集中設置的蓄電池。當直流備用電源接受消防系統(tǒng)集中設置的蓄電池時,火災報警把握器應接受單獨的供電回路,并應保證在消防系統(tǒng)處于最大負載形態(tài)下不影響報警把握器的正常工作。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的傳輸線路和50V以下供電的把握線路,應接受耐壓等級不低于溝通300V/500V的銅芯絕緣導線或銅芯電纜。接受溝通220/380V供電或把握的溝通用電設備線路,應接受耐壓等級不低于溝通450V/750V的銅芯絕緣導線或銅芯電纜。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的傳輸線路的線芯截面選擇,除應滿足自動報警安裝技術條件的要求外,還應滿足機械強度的要求。銅芯絕緣導線、銅芯電纜線芯的最小截面面積不應小于表的規(guī)定。表銅芯絕緣導線和銅芯電纜的線芯最小截面面積類另線芯的最小截曲面枳(mm2)穿管敷設的絕緣導線1.00線槽內敷設的絕緣導線0.75多芯電纜0.50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的傳輸線路應接受穿金屬管、經阻燃處理的硬質塑料管或封閉式線槽愛護方式布線。消防把握、通訊和警報線路接受暗敷設時,宜接受金屬管或經阻燃處理的硬質塑料管愛護,并應敷設在不熄滅體的結構層內,且愛護層厚度不宜小于30mmo當接受明敷設時,應接受金屬管或金屬線槽愛護,并應在金屬管或金屬線槽上實行防火愛護措施。接受絕緣和護套犯難燃性材料的電纜時,可不穿金屬管愛護,但應敷設在電纜豎井內?;馂淖詣訄缶到y(tǒng)的傳輸網絡不應與其他系統(tǒng)的傳輸網絡合用。6424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接地安裝的接地電阻值應符合下列要求:1接受公用接地安裝時,接地電阻值不應大于4Q;2接受共用接地安裝時,接地電阻值不應大于1。o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應設公用接地干線,并應在消防把握室設置公用接地板。公用接地干線應接受線芯截面面積不小于25mm2銅芯絕緣導線;由消防把握室接地板引至各消防電子設備的公用接地線應接受線芯截面面積不應小于4mm2銅芯絕緣導線。7防煙、排煙和通風、空氣調整7.1普通規(guī)定展覽廳、室、中庭、餐廳等人員集中或可燃物較多的公共場所、公共建筑的內走道等應設置排煙系統(tǒng),排煙系統(tǒng)可接受自然通風方式或機械排煙方式,宜接受自然通風方式。建筑面積小于300m2的地上房間、建筑中房門至安全出口的距離小于20m的內走道可以不設置排煙系統(tǒng)。疏散樓梯間應設置防煙系統(tǒng),防煙系統(tǒng)應接受自然通風方式。機械排煙系統(tǒng)與通風、空調系統(tǒng)具備合用設置的條件時,應實行牢靠的防火安全措施,并應符合機械排煙系統(tǒng)的有關要求。室內凈空高度小于6m的應劃分防煙分區(qū),防煙分區(qū)面積不宜大于2000m2,長邊不應大于60mo1防煙分區(qū)應接受擋煙垂壁、隔墻、梁等劃分;2擋煙垂壁或梁的下垂高度應由計算確定,且應滿足疏散所需的清楚高度,最小清楚高度應由公式7.521計算確定,且應滿足單層展覽廳、室的清楚高度不小于2.5m,疏散走道的清楚高度不小于1.8mo當煙縷的質量流量大于150kg/s,或儲煙倉的煙層溫度與周圍空氣溫差小于15c時,應重新調整排煙措施。室內或走道的任一點至防煙分區(qū)內最近的排煙口或排煙窗的程度距離不應大于30m,當室內高度超過6m,具有對流條件時其程度距離可添加25%。同一防煙分區(qū)應接受同一種排煙方式。排煙系統(tǒng)中的管道、風口及閥門等必需接受不燃材料制造。排煙管道應實行隔熱防火措施或與可燃物保持不小于150mm的距離。機械排煙管道的風速,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接受金屬管道時,不宜大于20m/s;2接受非金屬管道時,不宜大于15m/s;3排煙口的風速不宜大于1Om/so7.2自然通風方式的要求721靠外墻的放開樓梯間,封閉樓梯間每五層內自然通風面積不應小于2.000?,并應保證該樓梯間頂層設有不小于0.80m2的自然通風面積。722高度大于6m的展廳、中庭,其自然排煙口的凈面積應由公式計算確定,且不應小于該展廳、中庭地面面積的2%。除722條以外的其他場所,自然排煙口的凈面積不應小于該場所地面面積的2%0排煙窗應設置在排煙區(qū)域的頂部或外墻,并應符合下列要求:1當設置在外墻上時,設置高度不應低于儲煙倉的下沿或室內凈高度的1/2,并應沿火災氣流方向開啟;2宜分分布置,每組排煙窗的長度不宜大于2.5m;3設置在防火墻兩側的排煙窗與防火墻的距離應不小于2m;4自動排煙窗周圍應同時設置便于操作的手動開啟安裝。火災時不具備手動開啟條件的自然排煙窗應設置與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聯(lián)動的自動排煙窗。3機械排煙方式的要求排煙風機應接受離心式或軸流排煙風機(滿足280C時連續(xù)工作30min的要求),當系統(tǒng)中任一排煙口或排煙閥開啟時,排煙風機應能自行啟動,排煙風機入口處應設置能自動關閉的排煙防火閥,并聯(lián)鎖關閉排煙風機。732排煙風機應設置在公用的風機房內或室外屋面上。當條件遭到限制時,可設置在公用空間內,空間周圍的圍護結構應接受耐火極限不低于l.Oh的不熄滅體,風機兩側應有600mm以上的空間。當必需與其他風機合用機房時,應符合下列條件:1機房內應設有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2排煙風機與排煙管道上不得設有軟接管。733當吊頂內有可燃物時,吊頂內的排煙管道應接受不熄滅材料進行隔熱,并應與可燃物保持不小于150mm的距離。當火災確認后,同一排煙系統(tǒng)中著火防煙分區(qū)的排煙口或自動排煙閥應呈開啟形態(tài),其他防煙分區(qū)的排煙口或自動排煙閥應呈關閉形態(tài)。排煙系統(tǒng)與通風、空氣調整系統(tǒng)合用時,當火災被確認后,應能開啟排煙區(qū)域的排煙口和排煙風機,并在15s內自動關閉與排煙有關的通風、空調系統(tǒng)。排煙井道應接受耐火極限不小于lh的隔墻與相鄰區(qū)域分隔;當墻上必需設置檢修門時,應接受丙級防火門;程度排煙管道穿越防火墻時,應設排煙防火閥;當穿越兩個及兩個以上防火分區(qū)或排煙管道在走道的吊頂內時,其管道的耐火極限不應小于lh;排煙管道不應穿越前室或樓梯間,如確有困難必需穿越時,其耐火極限不應小于2ho排煙口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要求:1排煙口應設在儲煙倉內;2排煙口應常閉,火災時由火災自動報警安裝聯(lián)動開啟排煙區(qū)域的排煙口或自動排煙閥,且在現(xiàn)場設置手動開啟安裝;3排煙口的設置宜使煙流方向與人員疏散方向相反,排煙口與安全出口的距離不應小于1.5m(盡量遠離安全出口)。目次1總則(2)2術語(3)3建筑防火(6)1暫時建筑的耐火等級、層數和建筑面積(6)防火間距(10)安全疏散(11)消防車道(14)4建筑構造(16)1防火墻(16)建筑構件和管道井(16)屋頂、悶頂和建筑縫隙(17)樓梯間、樓梯和門(18)防火門和防火卷簾(19)5消防給水和滅火設備(21)1普通規(guī)定(21)消火栓系統(tǒng)的設置(21)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的設置(22)消防給水和系統(tǒng)(23)5滅火器的配置(29)電氣(32)消防電源及其配電(32)電力線路及電器安裝(32)消防應急照明和消防疏散指示標志(33)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和消防把握室(34)7防煙、排煙和通風、空氣調整(39)1普通規(guī)定(39)自然通風方式的要求(40)機械排煙方式的要求(40)系統(tǒng)設計計算(42)5通風和空氣調整(45)8外部裝修(48)1普通規(guī)定(48)2建筑物的外部裝修(49)1總則利用吊頂空間進行間接排煙時,封閉式吊頂的吊平頂上設置的煙氣流入口的頸部煙氣速度不宜大于2.7m/s,且吊頂應接受不熄滅材料,房間的排煙口設在格柵吊頂內時,吊頂的開孔率不應小于吊頂凈面積的25%。注:接受格柵吊頂的房間的隔墻應隔到下層樓板底部。排煙區(qū)域排煙時所需的補風要求1補風量不應小于排煙量的50%,空氣應直接從室外引入,且機械送風口或自然補風口應設在儲煙倉以下;2送風口的風速不宜大于10m/s,公共聚集場所不宜大于5m/s,自然補風口的風速不宜大于3m/s;3設無機械排煙的走道或小于500m2的房間,可不設補風系統(tǒng);4排煙區(qū)域所需的補風系統(tǒng)應與排煙系統(tǒng)聯(lián)動開啟,送風口地位宜設在同一空間內相鄰的防煙分區(qū)且遠離排煙口,兩者距離不應小于5m?;馂哪P偷拇_定和排煙量1排煙風機的風量應按各防煙分區(qū)中最大一個分區(qū)的排煙量、風管(風道)的漏風量及其他防煙分區(qū)的排煙口或排煙閥的漏風量之和計算;2展覽廳、室、餐廳等公共場所的熱釋放量由表確定,當噴淋設置高度大于10m時,應按無噴淋場所對待;表7310暫時建筑熱釋放量場所熱釋放量Q(MW)設有噴淋的公共場所2.5設有噴淋的商場3.0設有噴淋的辦公室1.5設有噴淋的中庭1.0無噴淋的公共場所8.0無噴淋的辦公室6.0無噴淋的中庭4.0注:設有快速呼應噴頭的場所可按本表減小40%。3隔間面積小于500m2的房間,其排煙量可按60m3/(h?m2)計算。7.4設計計算最小的清楚高度應按以下公式計算:Hq=1.6+0.1H(7.4.1)式中:Hq-最小清楚高度(m)H-排煙空間的建筑凈高度(m)煙縷質量流量應按以下公式計算:1軸對稱型煙縷當Z>ZiMP=0.071Qc1/3Z5/3+0.0018Qc(7.4.2-1)ZWZiMp=0.032Qc3/5Z(7.4.2-2)Zi=0.166Qc2/5(7.4.2-3)式中Qc—熱釋放量的對流部分,普通取值為0/7Q(kW);Q—火災熱釋放量(MW)按表7310取值;Z一燃料面到煙層底部的高度(m)(取值應大于等于最小清楚高度);Zi—火焰極限高度(m);MP一煙縷質量流量(kg/s)o2陽臺溢出型煙縷Mp=0.41(QW2)1/3(Zb+0.3Hi)[1+0.063(Zb+0.6Hi)/W]2/3(7.4.2-4)式中:Hi—燃料至陽臺的高度(m);ZB—陽臺之上的高度(m);W—煙縷集中寬度(m),W=w+b;w—火源區(qū)域的開口寬度(m);b—從開口至陽臺邊沿的距離(m)。當ZB213W,陽臺型煙縷的質量流量可運用公式3窗口型煙縷MP=0.68(AwHw1/2)1/3(ZW+aw)5/3+1.59AwHw1/2(7.4.2-5)aw=2.4Aw2/5Hw1/5-2.1Hw(7.4.2-6)式中Aw—窗口開口的面積(n?);Hw一窗口開口的高度(m);Zw一開口的頂部到煙層的高度(m);aw—窗口煙縷型的修正系數。4墻型煙縷當Z〉ZiMp=0.0355(2Qc)1/3Z5/3+0.0018Qc(7.4.2-7)Z=ZiMP=0.035Qc(7.4.2-8)Z<Z1MP=0.016(2Qc)3/5Z(7.4.2-9)式中Qc—熱釋放量的對流部分,普通取值為0.7Q(kW);Q一火災熱釋放量(MW)按表取值;Z—燃料面到煙層底部的高度(m);Zi—火焰極限高度(m);MP一煙縷質量流量(kg/s)o5角型煙縷當Z>Z1Mp=0.01775(4Qc)1/3Z5/3+0.0018Qc(7.4.2-10)Z=ZiMp=0.035Qc(7.4.2-11)Z<ZiMp=0.008(4Qc)3/5Z(7.4.2-12)式中Qc—熱釋放量的對流部分,普通取值為Q7Q(kW)Q—火災熱釋放量(MW)按表取值;Z—燃料面到煙層底部的iWj度(m);Zi—火焰極限同j度(m);Mp—煙縷質量流量(kg/s)o煙氣均勻溫度與環(huán)境溫度的差應按以下公式計算:△T=Q"MpCp(7.4.3)式中AT—煙氣均勻溫度與環(huán)境溫度的差(℃);CP—空氣的定壓比熱,普通取1.02(kJ/kg-K)o排煙量應按以下公式計算:V=MPT/PoTo(7.4.4)式中V—排煙量(m3/s);Po—環(huán)境溫度下氣體的密度(kg/m3)通常to=2O℃,Po=L2kg/m3;To—環(huán)境的確定溫度(K);T—煙氣的確定溫度(K),T=To+ATo745機械排煙系統(tǒng)中,每個排煙口的排煙量不應大于臨界排煙量Vcrit,Vcrit按以下公式計算,且db/D不宜小于2。Vcrit=0.00887Bdb5/2(ATTo)1/2(7.4.5)式中Vcrit一臨界排煙量(n?/s);B一無因次系數,當排煙口設于吊頂并且其最近的邊離墻小于0.5m或排煙口設于側墻并且其最近的邊離吊頂小于0.5m時,B取2.0;當排煙口設于吊頂并且其最近的邊離墻大于0.5m時,B取2.8;db一排煙口下煙氣的厚度(m);To—環(huán)境的確定溫度(K);△T—煙層均勻溫度與環(huán)境溫度之差(K);D—排煙口當量直徑(m),當排煙口為矩形時,D=2abi/(a+bi);abi一排煙口的長和寬(m)。接受自然排煙方式所需通風面積的計算MMPAvCv=MPAvCv=T2+Xcv/AoCo]2TTo16)MPAvCv=T2+Xcv/AoCo]2TTo16)Po2gdbATToAo—全部進氣口的總面積(n?);Cv—排煙口流量系數(通常選定在0.507之間);Co—進氣口的流量系數(通常約為0.6);Pl環(huán)境溫度下氣體的密度(kg/n?);g一重力加速度(m/s?);db一排煙窗下煙氣的厚度(m);T—煙氣的確定溫度(K),T=AT十To;To—環(huán)境的確定溫度(K)。注:公式中AvCv在計算時應接受試算法。5通風和空氣調整通風和空氣調整系統(tǒng)的管道布置,橫向宜按防火分區(qū)設置,豎向不宜超過5層。當管道設置防止回流設備或防火閥時,其管道布置可不受此限制。垂直風管應設置在管井內。下列狀況之一的通風、空氣調整系統(tǒng)的風管上應設置防火閥:1穿越防火分區(qū)處;2穿越通風、空氣調零件房的房間隔墻和樓板處;穿越重要的或火災危殆性大的房間隔墻和樓梯處;3穿越重要的或火災危殆性大的房間隔墻和樓板處;4穿越防火分隔處的變形縫兩側;5垂直風管與每層程度風管交接處的程度管段上,但當建筑內每個防火分區(qū)的通風、空氣調整系統(tǒng)均獨立設置時,該防火分區(qū)內的程度風管與垂直總管的交接處可不設置防火閥。防火閥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除本規(guī)范另有規(guī)定者外,動作溫度應為70℃;2防火閥宜靠近防火分隔處設置;3防火閥暗裝時,應在安裝部位設置便利檢修的檢修口;4在防火閥兩側各2.0m范圍內的風管及其絕熱材料應接受不燃材料。754通風、空氣調整系統(tǒng)的風管應接受不燃材料,但下列狀況除外:1接觸腐蝕性介質的風管和柔性接頭可接受難燃材料;2展覽館等大空間建筑的通風、空氣調整系統(tǒng),當風管按防火分區(qū)設置且設置了防煙防火閥時,可接受熄滅產物毒性較小且煙密度等級小于等于25的難燃材料。755設備和風管的絕熱材料、用于加濕器的加濕材料、消聲材料及其粘結劑,宜接受不燃材料,當確有困難時,可接受熄滅產物毒性較小且煙密度等級小于等于50的難燃材料。風管內設置電加熱器時,電加熱器的開關應與風機的啟停聯(lián)鎖把握。電加熱器前后各0.8范圍內的風管和穿過設置有火源等容量起火房間的風管,均應接受不燃材料。756暫時建筑用氣的各類燃具應安裝在通風良好的房間或公用廚房內,各類燃具確需設置在無自然通風條件的房間時。應設置獨立的機械通風設備,該機械通風設備應設置導除靜電的接地安裝,通風量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