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圈層相互作用案例分析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5196b9ca09965494bc1810eaa980e54/45196b9ca09965494bc1810eaa980e541.gif)
![高中地理-圈層相互作用案例分析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5196b9ca09965494bc1810eaa980e54/45196b9ca09965494bc1810eaa980e542.gif)
![高中地理-圈層相互作用案例分析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5196b9ca09965494bc1810eaa980e54/45196b9ca09965494bc1810eaa980e543.gif)
![高中地理-圈層相互作用案例分析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5196b9ca09965494bc1810eaa980e54/45196b9ca09965494bc1810eaa980e544.gif)
![高中地理-圈層相互作用案例分析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5196b9ca09965494bc1810eaa980e54/45196b9ca09965494bc1810eaa980e545.gif)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1PAGE必修一《圈層相互作用案例分析》教學設計課前學習活動【學生自主學習】:1.喀斯特名稱的來源和發(fā)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喀斯特地貌在我國的分布地區(qū):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3.喀斯特地貌的類型:地面喀斯特地貌:峰林、峰叢、孤峰、溶蝕洼地和落水洞地下喀斯特地貌:石鐘乳、石筍、石柱4.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條件有哪些?(1)巖石的可溶性:最主要的可溶性巖石是碳酸鹽類巖石,如石灰?guī)r、白云巖。(2)巖石的透水性:巖石空隙和裂隙的發(fā)育程度(3)水的溶蝕力:水中所含的二氧化碳、有機酸和無機酸的數(shù)量(正相關)(4)水的流動性:取決于大氣降水、地面坡度以及巖石裂隙的類型與連通性。教師課堂教學活動設計與學生課堂學習活動設計一、教學目標:1.知識能力目標:以桂林“山水”的成因為案例,說明地理環(huán)境的形成和演變是圈層間相互作用的結(jié)果,加深理解地理環(huán)境的整體性。2.學以致用目標:嘗試運用所學的地理知識,并聯(lián)系其他學科知識,分析解決地理問題。二、教學方法:1、教法:情境導入法:采用理論聯(lián)系實際,讓學生觀看白水臺的美景后對喀斯特地貌產(chǎn)生興趣并用已學知識討論或猜測其成因;提綱導學法,自主完成基礎知識梳理;小組合作探究式教學法:觀看視頻《溶洞的形成》,說出各種喀斯特地貌形成的主要地質(zhì)作用。閱讀課本,分析桂林山水成因。2、學法:自主學習法、合作探究學習。三、教學過程【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觀看《白水臺之謎》視頻同學們聽說過白水臺嗎?想知道它是怎么形成的嗎?讓我們一起來觀看一有趣的視頻吧。希望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大家能夠解開白水臺之謎。目的引起學生學習探究的興趣,導入喀斯特地貌的學習。首先展示預習成果,答疑釋惑?!竞献魈骄俊刻骄恳?、觀看實驗《喀斯特作用的本質(zhì)》。1.說出喀斯特作用的本質(zhì)。2.說出各種喀斯特地貌名稱及其形成的主要地質(zhì)作用?!究偨Y(jié)】1.喀斯特作用的本質(zhì):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對可溶性巖石的溶蝕和淀積作用。溶蝕作用使石灰?guī)r減少;淀積作用使石灰?guī)r增多。2.地面喀斯特地貌峰林、峰叢、孤峰、溶蝕洼地和落水洞加地下喀斯特地貌溶洞、地下河主要為流水溶蝕作用形成;石鐘乳、石筍、石柱等主要為流水淀積作用形成。如下表:類型形態(tài)成因地面喀斯特地貌石芽→石林→eq\a\vs4\al(峰林,峰叢)→孤峰→殘峰溶蝕溶溝→溶蝕洼地→溶蝕谷地落水洞地下喀斯特地貌溶洞、地下河石鐘乳、石筍、石柱淀積注意:喀斯特作用的影響因素及其強弱喀斯特作用的本質(zhì)是水對巖石的作用,因此其影響因素主要是巖石和水,作用強弱也與之密切相關。具體表現(xiàn)如下所示:探究二、閱讀課本71頁“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小組合作探究桂林山水的成因。環(huán)境要素所屬圈層環(huán)境特征表現(xiàn)【總結(jié)】環(huán)境要素所屬圈層環(huán)境特征表現(xiàn)巖石巖石圈石灰?guī)r廣布,且厚度大,巖性純,空隙發(fā)育好地貌巖石圈東、西、北地勢高,中、南部地勢低,漓江縱貫全境氣候大氣圈亞熱帶季風氣候,溫暖濕潤,利于植物生長水文水圈地表水、地下水富集,流水侵蝕作用強生物生物圈生物的生長旺盛,使土壤、流水中有機酸含量高【講述】桂林山水的形成條件體現(xiàn)了地理環(huán)境的整體性特征:同學們對桂林山水的成因作了非常詳細全面的分析,將同學們的回答作一個簡要的概括,桂林地區(qū)形成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的原因是:該地區(qū)石灰?guī)r分布廣、厚度大、巖性純、裂隙多,巖石的透水性與可溶性強;地勢北高南低,漓江貫穿全境,流水的流動性強;氣候溫暖,降水量大,植被茂盛,土壤和流水中的有機酸含量高,流水的溶蝕性強;地表水和地下水豐富,流水的溶蝕與淀積作用強,從而形成了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從桂林山水形成原因的分析中,我們也可以看到,桂林山水實質(zhì)就是地球各圈層相互作用的產(chǎn)物,如下圖:四、思考題例:對于喀斯特地貌,我們已經(jīng)了解了它的形態(tài)和成因,那么這種地貌會給人類的生產(chǎn)和生活帶來什么影響呢?就這個問題,同學們相互討論后來談談自己的見解。總結(jié):喀斯特地貌一方面可以作為旅游資源加以開發(fā)利用,給人們帶來美的享受,同時可帶動當?shù)亟?jīng)濟的發(fā)展。另一方面喀斯特地貌區(qū)地形崎嶇,交通不便,給鐵路、公路、水庫等工程建設帶來安全隱患,增加建設成本;因為溶洞、地下河常常造成漏水,土壤不保水,容易產(chǎn)生水土流失,造成石漠化;地形崎嶇,地表水缺乏,土壤肥力低,不利于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是造成我國西南山區(qū)經(jīng)濟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學生解開《白水臺之謎》,并與專家揭開《白水臺之謎》相互印證,取得成功的喜悅。五、小結(jié)與板書設計:喀斯特地貌是在一定的氣候、生物條件下,水對可溶性的巖石產(chǎn)生溶蝕、淀積作用的結(jié)果,是地理環(huán)境各要素相互作用的一個良好例證。白水臺與桂林山水是都是巖石圈、水圈、大氣圈和生物圈相互作用的結(jié)果。課堂學習效果測評分層練習A讀“人民幣版面圖案”(部分),回答1~2題:1、該地形景觀的主要成因是()A.流水淀積作用B.流水溶蝕作用C.風力侵蝕作用D.海浪侵蝕作用2、該景觀地貌屬于()A.雅丹地貌B.丹霞地貌C.冰蝕地貌D.喀斯特地貌3、喀斯特地貌給人類生產(chǎn)和生活帶來的影響是()A.地表崎嶇、地基穩(wěn)定性強,有利于交通線的建設B.地表崎嶇、地基不穩(wěn)定,不利于交通線的建設C.平地雖小、但土壤肥沃,有利于種植業(yè)發(fā)展D.窮山惡水、資源貧乏,不利于經(jīng)濟的發(fā)展4.讀“石灰?guī)r溶洞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①是;②是。(2)圖中地形名稱是,主要分布在(巖石)地區(qū),它是可溶性巖石受到含有的水的和作用形成的。(3)通過化學方程式:CaCO3+CO2+H2OCa(HCO3)2,扼要說明圖中①②形成的原因。5.黃龍鈣化池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試說出黃龍鈣化池的成因。分層練習A參考答案1、B2、D3、B4、(1)石鐘乳石筍(2)喀斯特地貌石灰?guī)r二氧化碳溶蝕淀積(3)可溶性巖石遇到含有二氧化碳的水,溶解后,形成可溶于水的碳酸氫鈣,含有碳酸氫鈣的水由洞頂滲出,由于壓力降低或溫度升高,二氧化碳逸出。(4)南斯拉夫云南、貴州、廣西5.黃龍鈣化池是有流水的淀積作用形成的。分層練習B百色樂業(yè)大石圍天坑集險、奇、峻、雄、秀、美于一體,是世界上罕見的旅游奇觀。中外聯(lián)合科考隊曾考察過著名的廣西樂業(yè)大石圍天坑,獲得了寶貴的第一手資料。天坑,地理地貌上命名為“喀斯特漏斗”,當?shù)厝朔Q為“石圍群”。結(jié)合相關知識完成1-2題。1.大石圍天坑是()A.大的隕星坑B.很深的凹陷盆地C.火山口D.一種巖溶漏斗2.下列著名風景名勝中,屬于這類地貌的是()①長江三峽②臺灣日月潭③云南路南石林④廣西桂林山水[,科,網(wǎng)]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由云南石林、貴州荔波、重慶武隆共同組成的“中國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遺產(chǎn)申報項目,2007年6月27日在第三十一界世界遺產(chǎn)大會上獲得全票通過,成功躋身世界自然遺產(chǎn)之列,據(jù)此回答下列3-4題。3.圖中石林的形成原因是()A.風力侵蝕作用B.巖漿作用C.流水侵蝕作用D.變質(zhì)作用4.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1\*GB3①巖石的透水性越好,喀斯特地貌發(fā)育越典型;[=2\*GB3②氣候越濕潤,喀斯特地貌的發(fā)育程度就越好;=3\*GB3③氣溫愈高,愈有利于喀斯特地貌的發(fā)育;=4\*GB3④喀斯特地貌與生物活動沒有關系A.=1\*GB3①=2\*GB3②B.=3\*GB3③=4\*GB3④C.=1\*GB3①=2\*GB3②=3\*GB3③D.=1\*GB3①=2\*GB3②=3\*GB3③=4\*GB3④5.下列地貌類型全部屬于地面喀斯特地貌的是()A.石柱、峰林、溶蝕洼地B.峰叢、落水洞、溶蝕洼地C.石柱、石鐘乳、地下河D.孤峰、溶洞、落水洞6.云南香格里拉的白水臺,潔白,水靈,在山坳中那么醒目。白水臺上流淌的水,是從哈巴雪山上流下來的白水和黑水,兩條溪流匯成,溪水泉眼在砂巖和石灰?guī)r的斷裂帶上,溪水中富含有鈣離子,從地殼深處涌出的碳酸鈣“礦泉水”,一鉆出地表,隨著壓力及溫度的改變,水中的各種氣體開始排出,打破了原來水中各種元素的平衡,泉水的流動、地形的變化,鈣離子在臺地上形成碳酸鈣沉積巖,構(gòu)成一丘丘的鈣華田。鈣華田的外圍,因為水的流速快,氣體交換快,鈣華生成越來越厚,形成梯田的凸出的“田邊”。鈣華日積月累,越長越大,形成了類似鐘乳石的這么一塊約三平方公里的臺地。這臺地還有一個會變色的奧妙,冬季為白色,夏季為黃色。思考:(1)嘗試寫出白水臺梯田“田邊”形成的地質(zhì)作用或化學方程式。(2)嘗試寫出白水臺變色的奧妙。分層練習B參考答案1.D2.D3.C4.C5.B6.(1).流水淀積作用:Ca(HCO3)2=CaCO3↓+CO2↑+H2O(2).云南屬于季風氣候,夏季降水多,溪水中含沙量大,有黃色泥沙沉積,形成黃色臺地;冬季降水量少,以流水淀積作用為主,有碳酸鈣形成,為白色臺地。必修一《圈層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學情分析高一學生初步認識了自然環(huán)境的差異性與整體性,有待于進一步落實,而喀斯特地貌恰好可以落實自然環(huán)境的整體性。關于喀斯特作用的本質(zhì),初高中化學都學過,有一定的基礎,通過觀看視頻《溶洞的形成》引導學生溫故而知新??λ固氐孛?,有的同學可能通過旅游或者電視看過,有一定的感性認識。請見過喀斯特地貌的同學準備一下圖片、準備20元人民幣等。學案導學,引導學生課前預習課本,完成學案。記下疑惑,課堂解決。必修一《圈層相互作用案例分析》效果分析分層練習A(20人)1.正答率100%;2.正答率80%,要求解讀丹霞地貌、雅丹地貌等;3.正答率100%;4.(1)-(2)正答率100%,(3)語言表述不清。要加強該方面的訓練與背誦記憶。5.正答率100%,表示出濃厚的興趣,可能到黃龍旅游的人數(shù)會增加。分層練習B(40人)1.正答率90%;有的同學不能獲取“喀斯特漏斗”來確定其地質(zhì)作用及地貌類型;2.正答率90%,學生見多識廣,知道有名的喀斯特地貌,但對于日月潭成因提出疑惑(構(gòu)造湖。日月潭是臺灣著名的風景區(qū),是臺灣八景中的絕勝,也是臺灣島上唯一的天然湖泊,其天然風姿可與杭州西湖媲美。湖面海拔740米,面積7.73平方公里,湖周長35公里,平均水深40米。潭中有一小島名珠仔嶼,亦名珠仔山,海拔745米。以此島為界,北半湖形狀如圓日,南半湖形狀如一彎新月,日月潭因此而得名。)3.正答率100%;4.正答率100%;5.正答率100%;6.(1)-(2)語言表述不清。但對于題目表示出濃厚的興趣,可以考慮以題目來導課。學生學習了新的內(nèi)容后,要把獲得的新知識加以鞏固、加深,才能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在分層練習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教師根據(jù)學生之間的差異,從學生的知識掌握的程度,設計了A、B兩組形成性練習,由學生按照自己的學習基礎、學習興趣來選擇適合自己水平的練習,鞏固所學知識。效果很好。必修一《圈層相互作用案例分析》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與內(nèi)容】本節(jié)教材以桂林“山水”的成因作為案例,旨在以實例對上一節(jié)所揭示的“地理環(huán)境的形成和演變是圈層間相互作用的結(jié)果”這一地理原理進行驗證,更好地實現(xiàn)課程標準“舉例說明某自然要素在地理環(huán)境形成和演變中的作用”“舉例說明地理環(huán)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環(huán)境的整體性”等相關要求。本節(jié)內(nèi)容對于發(fā)展學生地理思維能力、培養(yǎng)探究地理問題的意識、增強審美情趣和愛國主義情感都有很好的意義。本節(jié)教材共分兩部分。第一部分介紹了喀斯特作用發(fā)生的基本條件和喀斯特作用形成的地貌——喀斯特地貌。第二部分剖析桂林“山水”的形成原因。教材從四大圈層相互作用的角度分析該地區(qū)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的成因,以使學生認識到喀斯特地貌是各圈層相互作用的產(chǎn)物。只有魯教版教材安排了該內(nèi)容,其他版本沒有。2.【課程教材內(nèi)容的整合】一個考題把我?guī)нM了《白水臺之謎》,白水臺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有專家解讀與評說,是比較適合作為教學案例走進進課堂的;《溶洞的形成》視頻既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又能顯示喀斯特作用的本質(zhì);其他的圖片等則能增強教學的形象性與直觀性。3.【教學重點】喀斯特作用形成喀斯特地貌,桂林山水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要弄清桂林山水成因,必需搞明白喀斯特作用的本質(zhì)與形成過程。根據(jù)高一學生的知識儲備與認知特點,將喀斯特地貌的形成過程設為重點,通過觀看視頻《白水臺之謎》激發(fā)學生探究喀斯特地貌的興趣,通過閱讀教材與觀看視頻《喀斯特作用的本質(zhì)》,小組合作探究喀斯特作用的本質(zhì)及各種喀斯特地貌的成因?!窘虒W難點】桂林山水的成因是各大圈層相互作用的結(jié)果,體現(xiàn)了自然環(huán)境的整體性,而對于整體性的認識還僅限于教學中所學案例,根據(jù)高一學生的知識儲備與認知特點,將桂林山水的成因列為難點。點明桂林山水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學生學以致用,小組合作探究將喀斯特地貌的成因套用在桂林山水上,逐一分析各圈層的相互作用及其對地理環(huán)境形成和演變的影響,最終理解地理環(huán)境的整體性,并進行知識遷移,揭開《白水臺之謎》。4.【課時安排】1課時,新授課。必修一《圈層相互作用案例分析》測評練習題號命題依據(jù)和命題意圖1——6考查喀斯特地貌7——10,12桂林山水成因及其遷移應用11喀斯特作用與地理環(huán)境的整體性百色樂業(yè)大石圍天坑集險、奇、峻、雄、秀、美于一體,是世界上罕見的旅游奇觀。中外聯(lián)合科考隊曾考察過著名的廣西樂業(yè)大石圍天坑,獲得了寶貴的第一手資料。天坑,地理地貌上命名為“喀斯特漏斗”,當?shù)厝朔Q為“石圍群”。結(jié)合相關知識完成1-2題。1.大石圍天坑是()A.大的隕星坑B.很深的凹陷盆地C.火山口D.一種巖溶漏斗2.下列著名風景名勝中,屬于這類地貌的是()①長江三峽②臺灣日月潭③云南路南石林④廣西桂林山水[,科,網(wǎng)]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3.下列幾種地形剖面圖中,與大石圍天坑有相同地質(zhì)作用的是()由云南石林、貴州荔波、重慶武隆共同組成的“中國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遺產(chǎn)申報項目,2007年6月27日在第三十一界世界遺產(chǎn)大會上獲得全票通過,成功躋身世界自然遺產(chǎn)之列,據(jù)此回答下列4-6題。4.圖中石林的形成原因是()A.風力侵蝕作用B.巖漿作用C.流水侵蝕作用D.變質(zhì)作用5.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1\*GB3①巖石的透水性越好,喀斯特地貌發(fā)育越典型;[=2\*GB3②氣候越濕潤,喀斯特地貌的發(fā)育程度就越好;=3\*GB3③氣溫愈高,愈有利于喀斯特地貌的發(fā)育;=4\*GB3④喀斯特地貌與生物活動沒有關系A.=1\*GB3①=2\*GB3②B.=3\*GB3③=4\*GB3④C.=1\*GB3①=2\*GB3②=3\*GB3③D.=1\*GB3①=2\*GB3②=3\*GB3③=4\*GB3④6.下列地貌類型全部屬于地面喀斯特地貌的是()A.石柱、峰林、溶蝕洼地B.峰叢、落水洞、溶蝕洼地C.石柱、石鐘乳、地下河D.孤峰、溶洞、落水洞桂林山水是北起興安,南到陽朔的綿延100多千米的山水風光的代名詞。是中國,也是世界罕見的喀斯特地貌區(qū)。這里山奇水秀,風光絢麗,人們將其自然景觀歸結(jié)為“四絕”,即簪山、帶水、幽洞、奇石。據(jù)此完成7~9題。7.下列是對桂林山水自然景觀描述的是()A.“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B.“遠看是山,近看成川”C.“青蓮出水,碧蓮玉筍世界D.“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8.桂林山水形成的物質(zhì)基礎是()A.花崗巖B.石灰?guī)rC.大理巖D.白云巖9.桂林山水是十分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關于該地區(qū)自然環(huán)境的描述,錯誤的是()A.大約3.25億年前,桂林所在的地區(qū)是一片汪洋大海B.桂林為亞熱帶季風氣候,溫暖而濕潤,尤以4~7月降水較多C.地表水和地下水豐富、多地下暗河等D.漓江谷地自西向東橫貫全境10.我國喀斯特主要分布在南方而北方地區(qū)分布稀少的原因有:=1\*GB3①中國南方地區(qū)石灰?guī)r廣布,=2\*GB3②北方地區(qū)無石灰?guī)r分布;=3\*GB3③南方氣候暖濕多雨;=4\*GB3④南方土壤中水中有機酸含量高,水的溶蝕性強A.①②④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③④11.某地理課題組為完成“喀斯特地貌發(fā)育機制的研究”采取了以下設想:設想一:氣候是我國南北方喀斯特地貌發(fā)育差異的主導因素為論證這一設想,課題組在我國三個石灰?guī)r(CaCO3)分布區(qū)采樣,獲取如下數(shù)據(jù):地區(qū)降水時間分布年降水量(mm)年平均氣溫(℃)年溶蝕率(毫米/年)廣西中部相對均勻1500—200020—220.12—0.3湖北三峽中等1000—120012—150.06河北西北部集中400—6006—80.02—0.3(1)分別解釋年降水量、年平均氣溫與年溶蝕率之間的內(nèi)在關系。設想二:植被、坡度對地下喀斯特地貌發(fā)育有一定程度的影響。課題組根據(jù)植被覆蓋率、坡度與地下喀斯特地貌發(fā)育程度的相關數(shù)據(jù)畫出了如下坐標圖:(2)補充坡度與地下喀斯特地貌發(fā)育程度的關系曲線。(3)試分析喀斯特地貌發(fā)育程度與植被覆蓋率關系曲線的形成理由。(4)南方喀斯特地貌區(qū)降水量大,為何地表易缺水?12.云南香格里拉的白水臺,潔白,水靈,在山坳中那么醒目。白水臺上流淌的水,是從哈巴雪山上流下來的白水和黑水,兩條溪流匯成,溪水泉眼在砂巖和石灰?guī)r的斷裂帶上,溪水中富含有鈣離子,從地殼深處涌出的碳酸鈣“礦泉水”,一鉆出地表,隨著壓力及溫度的改變,水中的各種氣體開始排出,打破了原來水中各種元素的平衡,泉水的流動、地形的變化,鈣離子在臺地上形成碳酸鈣沉積巖,構(gòu)成一丘丘的鈣華田。鈣華田的外圍,因為水的流速快,氣體交換快,鈣華生成越來越厚,形成梯田的凸出的“田邊”。鈣華日積月累,越長越大,形成了類似鐘乳石的這么一塊約三平方公里的臺地。這臺地還有一個會變色的奧妙,冬季為白色,夏季為黃色。回答:(1)嘗試寫出白水臺梯田“田邊”形成的地質(zhì)作用或化學方程式。(2)嘗試寫出白水臺變色的奧妙。參考答案評分標準:(選擇題每題4分)1.D2.D3.D圖中的A為風力侵蝕作用形成的風蝕磨菇;B為冰川侵蝕作用形成的“U”形谷;C為流水侵蝕作用形成的“V”形谷;D為溶蝕作用形成的峰林。4.C5.C6.B7.C8.B9.D10.D11.解析:(1)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三地中氣溫越高,降水量越大,年溶蝕率越大。其原因:①降水量大,分布均勻,促使石灰?guī)r受溶蝕時間長,溶蝕率大;②氣溫高,水中CO
2含量雖減少,但其反應速度加快,加快石灰?guī)r的溶蝕。(2)坡度越陡,水的存留越不容易,時間越短,發(fā)育程度越低。(3)依據(jù)材料和表中數(shù)據(jù)、結(jié)合相關地理原理可得出答案。(4)依據(jù)材料和表中數(shù)據(jù)、結(jié)合相關地理原理可得出答案。答案:(1)(10分)三地中,年平均氣溫越高,年降水量越大,年溶蝕率越大。(2)(10分)如右圖:(3)(10分)植被覆蓋率高,下滲地下的水量增加,地表徑流減少,從而會促進地下巖溶地貌的發(fā)育;同時植物根系排放的酸性物質(zhì)也有利于石灰?guī)r的溶蝕。(4)(10分)南方喀斯特地貌區(qū)地下漏斗、落水洞和溶蝕裂隙發(fā)育,促使地表水下滲、下漏,造成地表缺水。12.(10分)(1).流水淀積作用:Ca(HCO3)2=CaCO3+CO2+H2O(2).云南屬于季風氣候(5分),夏季降水多,溪水中含沙量大,有黃色泥沙沉積,形成黃色臺地(10分);冬季降水量少,以流水淀積作用為主,有碳酸鈣形成,為白色臺地(10分)。必修一《圈層相互作用案例分析》課后反思1.教學成功之處:(1)較好的利用了多媒體輔助教學,《白水臺之謎》激發(fā)了學生的探究興趣,調(diào)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學生在課堂上思維活躍,探究積極?!犊λ固刈饔玫谋举|(zhì)》較好的通過試驗方式得出答案,通過案例探究得出溶蝕作用與淀積作用的本質(zhì)是看巖石增多還是減少,在學生問道地下河為什么是溶蝕作用產(chǎn)生時,只輕輕一點撥:地下河的形成是巖石增多還是減少了?學生立馬領會了。這是本課很成功的生成性案例。觀看專家解讀《白水臺之謎》與學生自己得出的結(jié)論相互印證,讓學生切實體會到了成功的喜悅。(2)通過提綱導學和探究問題設計,進行了方向性指導。(3)注重引導學生利用地圖、圖片、視頻分析地理事物的形成條件,凸顯了地理學科特點,重視地圖的應用;同時體現(xiàn)學為主體,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4)課堂檢測分層練習,顯示課堂時效好,學生掌握的內(nèi)容達到要求。(5)學生能夠提出具有思維含量的問題如:喀斯特地貌地表崎嶇,利不利于林業(yè)的發(fā)展?點撥:樹木生長要考慮水熱組合狀況,在這里的是否可以生長樹木呢?學生豁然開朗。2.教學重建:(1)合理安排各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時間,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和老師的主導地位。學生探究時,到學生中去旁聽、去指導,以更好的了解學生的想法,做到因材施教。(2)加強與學生的溝通,鼓勵學生自學,適當增加學生自主探究的時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殺蟲殺螨混劑合作協(xié)議書
- 2025年消霧塔合作協(xié)議書
- 2025年谷物生產(chǎn)合作協(xié)議書
- 2025年平板型太陽熱水器合作協(xié)議書
- 2025年企業(yè)合同信用管理工作個人總結(jié)(三篇)
- 2025年個人項目投資合同(2篇)
- 2025年五年級下冊班主任工作總結(jié)(二篇)
- 2025年五年級語文上教學工作總結(jié)(二篇)
- 2025年五金建材購銷合同參考樣本(五篇)
- 2025年二手房購買協(xié)議標準版本(三篇)
- 麻風病防治知識培訓課件
- 化工企業(yè)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培訓考試卷(后附答案)
- 工傷賠償授權(quán)委托書范例
- 食堂餐具炊具供貨服務方案
- 員工安全健康手冊
- 自然科學基礎(小學教育專業(yè))全套教學課件
- 華為客服制度
- 醫(yī)美面部抗衰老注射項目培訓課件
-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落實學生核心素養(yǎng)方法的研究-中期報告
- 電梯使用轉(zhuǎn)讓協(xié)議書范文
- 工程變更履歷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