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專題克己復禮孔子拜師【原文】12?1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1)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2)。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3)。”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鳖仠Y曰:“回雖不敏,請事(4)斯語矣。”
【注釋】(1)克己復禮:克己,克制自己。復禮,使自己的言行符合于禮的要求。(2)歸仁:歸,歸順。仁,即仁道。(3)目:具體的條目。目和綱相對。(4)事:從事,照著去做。
【譯文】
顏淵問怎樣做才是仁??鬃诱f:“克制自己,一切都照著禮的要求去做,這就是仁。一旦這樣做了,天下的一切就都歸于仁了。實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難道還在于別人嗎?”顏淵說:“請問實行仁的條目。”孔子說:“不合于禮的不要看,不合于禮的不要聽,不合于禮的不要說,不合于禮的不要做。”顏淵說:“我雖然愚笨,也要照您的這些話去做?!?/p>
【評析】“克己復禮為仁”,這是孔子關于什么是仁的主要解釋。在這里,孔子以禮來規(guī)定仁,依禮而行就是仁的根本要求。所以,禮以仁為基礎,以仁來維護。仁是內在的,禮是外在的,二者緊密結合。這里實際上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克己,二是復禮。克己復禮就是通過人們的道德修養(yǎng)自覺地遵守禮的規(guī)定。這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內容,貫穿于《論語》一書的始終。【原文】3?14
子曰:“周監(jiān)(1)于二代(2),郁郁(3)乎文哉,吾從周?!薄咀⑨尅?1)監(jiān):音jiàn,同鑒,借鑒的意思。(2)二代:這里指夏代和周代。(3)郁郁:文采盛貌。豐富、濃郁之意?!咀g文】孔子說:“周朝的禮儀制度借鑒于夏、商二代,是多么豐富多彩啊。我遵從周朝的制度?!?/p>
【評析】
孔了對夏商周的禮儀制度等有深入研究,他認為,歷史是不能割斷的,后一個王朝對前一個王朝必然有承繼,有沿襲。遵從周禮,這是孔子的基本態(tài)度,但這不是絕對的。在前面的篇章里,孔子就提出對夏、商、周的禮儀制度都應有所損益?!驹摹??5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1)。”【注釋】
(1)周公:姓姬名旦,周文王的兒子,周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父,魯國國君的始祖,傳說是西周典章制度的制定者,他是孔子所崇拜的所謂“圣人”之一?!咀g文】
孔子說:“我衰老得很厲害了,我好久沒有夢見周公了。”
【評析】周公是中國古代的“圣人”之一,孔子自稱他繼承了自堯舜禹湯文武周公以來的道統(tǒng),肩負著光大古代文化的重任。這句話,表明了孔子對周公的崇敬和思念,也反映了他對周禮的崇拜和擁護?!驹摹?/p>
3?1
孔子謂季氏(1),“八佾(2)舞于庭,是可忍(3),孰不可忍也!”
【注釋】
(1)季氏:魯國正卿季孫氏,即季平子。
(2)八佾:佾音yì,行列的意思。古時一佾8人,八佾就是64人,據(jù)《周禮》規(guī)定,只有周天子才可以使用八佾,諸侯為六佾,卿大夫為四佾,士用二佾。季氏是正卿,只能用四佾。
(3)可忍:可以忍心。一說可以容忍。
【譯文】
孔子談到季氏,說,“他用六十四人在自己的庭院中奏樂舞蹈,這樣的事他都忍心去做,還有什么事情不可狠心做出來呢?”
【評析】
春秋末期,奴隸制社會處于土崩瓦解、禮崩樂壞的過程中,違犯周禮、犯上作亂的事情不斷發(fā)生,這是封建制代替奴隸制過程中的必然表現(xiàn)。季孫氏用八佾舞于庭院,是典型的破壞周禮的事件。對此,孔子表現(xiàn)出極大的憤慨,“是可忍孰不可忍”一句,反映了孔子對此事的基本態(tài)度?!驹摹??25子曰:“觚(1)不觚,觚哉!觚哉!”【注釋】(1)觚:音gū,古代盛酒的器具,上圓下方,有棱,容量約有二升。后來觚被改變了,所以孔子認為觚不像觚。【譯文】孔子說:“觚不像個觚了,這也算是觚嗎?這也算是觚嗎?”【評析】孔子的思想中,周禮是根本不可更動的,從井田到刑罰;從音樂到酒具,周禮規(guī)定的一切都是盡善盡美的,甚至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在這里,孔子慨嘆當今事物名不符實,主張“正名”。尤其是孔子所講,現(xiàn)今社會“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這種狀況,是不能讓人容忍的?!驹摹?6?2
孔子曰:“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自諸侯出,蓋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執(zhí)國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則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則庶人不議?!薄咀g文】孔子說:“天下有道的時候,制作禮樂和出兵打仗都由天子作主決定;天下無道的時候,制作禮樂和出兵打仗,由諸侯作主決定。由諸侯作主決定,大概經過十代很少有不垮臺的;由大夫決定,經過五代很少有不垮臺的。天下有道,國家政權就不會落在大夫手中。天下有道,老百姓也就不會議論國家政治了?!?/p>
【評析】“天下無道”指什么?孔子這里講,一是周天子的大權落入諸侯手中,二是諸侯國家的大權落入大夫和家臣手中,三是老百姓議論政事。對于這種情況,孔子極感不滿,認為這種政權很快就會垮臺。他希望回到“天下有道”的那種時代去,政權就會穩(wěn)定,百姓也相安無事?!驹摹?3?3
子路曰:“衛(wèi)君(1)待子為政,子將奚(2)先?”子曰:“必也正名(3)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4)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蓋闕(5)如也。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6),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無所茍(7)而已矣?!薄咀⑨尅?1)衛(wèi)君:衛(wèi)出公,名輒,衛(wèi)靈公之孫。其父蒯聵被衛(wèi)靈公驅逐出國,衛(wèi)靈公死后,蒯輒繼位。蒯聵要回國爭奪君位,遭到蒯輒拒絕。這里,孔子對此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2)奚:音xī,什么。(3)正名:即正名分。(4)迂:迂腐。(5)闕:同“缺”,存疑的意思。(6)中:音zhòng,得當。(7)茍:茍且,馬馬虎虎?!咀g文】
子路(對孔子)說:“衛(wèi)國國君要您去治理國家,您打算先從哪些事情做起呢?”孔子說:“首先必須正名分。”子路說:“有這樣做的嗎?您想得太不合時宜了。這名怎么正呢?”孔子說:“仲由,真粗野啊。君子對于他所不知道的事情,總是采取存疑的態(tài)度。名分不正,說起話來就不順當合理,說話不順當合理,事情就辦不成。事情辦不成,禮樂也就不能興盛。禮樂不能興盛,刑罰的執(zhí)行就不會得當。刑罰不得當,百姓就不知怎么辦好。所以,君子一定要定下一個名分,必須能夠說得明白,說出來一定能夠行得通。君子對于自己的言行,是從不馬馬虎虎對待的?!?/p>
【評析】
以上三章所講的中心問題都是如何從政。前兩章講當政者應當以身作則。要求百姓做的事情,當政者首先要告訴百姓,使百姓能夠搞清楚國家的政策,即孔子所講的引導百姓。但在這三章中講得最重要的問題是“正名”。“正名”是孔子“禮”的思想的組成部分。正名的具體內容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只有“名正”才可以做到“言順”,接下來的事情就迎刃而解了?!驹摹?2?11
齊景公(1)問政于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雖有粟,吾得而食諸?【注釋】(1)齊景公:名杵臼,音chǔjiù,齊國國君,公元前547年—公元前490年在位?!咀g文】齊景公問孔子如何治理國家??鬃诱f:“做君主的要像君的樣子,做臣子的要像臣的樣子,做父親的要像父親的樣子,做兒子的要像兒子的樣子?!饼R景公說:“講得好呀!如果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雖然有糧食,我能吃得上嗎?”
【評析】
春秋時期的社會變動,使當時的等級名分受到破壞,弒君父之事屢有發(fā)生,孔子認為這是國家動亂的主要原因。所以他告訴齊景公,“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恢復這樣的等級秩序,國家就可以得到治理。【原文】1?2
有子(1)曰:“其為人也孝弟(2),而好犯上者(3),鮮(4)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5)。君子務本(6),本立而道生(7)。孝弟也者,其為人之本與(8)!”【注釋】(1)有子:孔子的學生,姓有,名若,比孔子小13歲,一說小33歲。后一說較為可信。在《論語》書中,記載的孔子學生,一般都稱字,只有曾參和有若稱“子”。因此,許多人認為《論語》即由曾參和有若所著述。(2)孝弟:孝,奴隸社會時期所認為的子女對待父母的正確態(tài)度;弟,讀音和意義與“悌”(音tì)相同,即弟弟對待兄長的正確態(tài)度。孝、弟是孔子和儒家特別提倡的兩個基本道德規(guī)范。舊注說:善事父母曰孝,善事兄長曰弟。(3)犯上:犯,冒犯、干犯。上,指在上位的人。(4)鮮:音xiǎn,少的意思?!墩撜Z》書中的“鮮”字,都是如此用法。(5)未之有也:此為“未有之也”的倒裝句型。古代漢語的句法有一條規(guī)律,否定句的賓語若為代詞,一般置于動詞之前。(6)務本:務,專心、致力于。本,根本。(7)道:在中國古代思想里,道有多種含義。此處的道,指孔子提倡的仁道,即以仁為核心的整個道德思想體系及其在實際生活的體現(xiàn)。簡單講,就是治國做人的基本原則。(8)為仁之本:仁是孔子哲學思想的最高范疇,又是倫理道德準則。為仁之本,即以孝悌作為仁的根本。還有一種解釋,認為古代的“仁”就是“人”字,為仁之本即做人的根本?!咀g文】有子說:”孝順父母,順從兄長,而喜好觸犯上層統(tǒng)治者,這樣的人是很少見的。不喜好觸犯上層統(tǒng)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沒有的。君子專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務,根本建立了,治國做人的原則也就有了。孝順父母、順從兄長,這就是仁的根本??!”
【評析】有若認為,人們如果能夠在家中對父母盡孝,對兄長順服,那么他在外就可以對國家盡忠,忠是以孝弟為前提,孝弟以忠為目的。儒家認為,在家中實行了孝弟,統(tǒng)治者內部就不會發(fā)生“犯上作亂”的事情;再把孝弟推廣到勞動民眾中去,民眾也會絕對服從,而不會起來造反,這樣就可以維護國家和社會的安定。這里所提的孝悌是仁的根本,對于大家理解孔子以仁為核心的哲學、倫理思想非常重要。在春秋時代,周天子實行嫡長子繼承制,其余庶子則分封為諸侯,諸侯以下也是如此。整個社會從天子、諸侯到大夫這樣一種政治結構,其基礎是封建的宗法血緣關系,而孝、悌說正反映了當時宗法制社會的道德要求。孝悌與社會的安定有直接關系??鬃涌吹搅诉@一點,所以他的全部思想主張都是由此出發(fā)的,他從為人孝悌就不會發(fā)生犯上作亂之事這點上,說明孝悌即為仁的根本這個道理。自春秋戰(zhàn)國以后的歷代封建統(tǒng)治者和文人,都繼承了孔子的孝悌說,主張“以孝治天下”,漢代即是一個顯例。他們把道德教化作為實行封建統(tǒng)治的重要手段,把老百姓禁錮在綱常名教、倫理道德的桎梏之中,對民眾的道德觀念和道德行為產生了極大影響,也對整個中國傳統(tǒng)文化產生深刻影響。孝悌說是為封建統(tǒng)治和宗法家族制度服務的,對此應有清醒的認識和分析判別,拋棄封建毒素,繼承其合理的內容,充分發(fā)揮道德在社會安定方面所應有的作用。【原文】2?8子夏問孝,子曰:“色難(1)。有事,弟子服其勞(2);有酒食,先生(3)饌(4),曾是以為孝乎?”【注釋】
(1)色難:色,臉色。難,不容易的意思。(2)服勞:服,從事、擔負。服勞即服侍。(3)先生:先生指長者或父母;前面說的弟子,指晚輩、兒女等。(4)饌:音zhuàn,意為飲食、吃喝?!咀g文】子夏問什么是孝,孔子說:“(當子女的要盡到孝),最不容易的就是對父母和顏悅色,僅僅是有了事情,兒女需要替父母去做,有了酒飯,讓父母吃,難道能認為這樣就可以算是孝了嗎?”
【評析】
本篇的第5、6、7、8章,都是孔子談論有關孝的問題??鬃铀岢男ⅲw現(xiàn)在各個方面和各個層次,反映了宗法制度的需要,適應了當時社會的需要。一個共同的思想,就是不僅要從形式上按周禮的原則侍奉父母,而且要從內心深處真正地孝敬父母?!驹摹?7?21
宰我問:“三年之喪,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舊谷既沒,新谷既升,鉆燧改火(1),期(2)可已矣?!弊釉唬骸笆撤虻?3),衣夫錦,于女安乎?”曰:“安?!薄芭矂t為之。夫君子之居喪,食旨(4)不甘,聞樂不樂,居處不安,故不為也。今女安,則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予也有三年之愛于其父母乎?”【注釋】(1)鉆燧改火:古人鉆木取火,四季所用木頭不同,每年輪一遍,叫改火。(2)期:音jī,一年。(3)食夫稻:古代北方少種稻米,故大米很珍貴。這里是說吃好的。(4)旨:甜美,指吃好的食物。【譯文】宰我問:“服喪三年,時間太長了。君子三年不講究禮儀,禮儀必然敗壞;三年不演奏音樂,音樂就會荒廢。舊谷吃完,新谷登場,鉆燧取火的木頭輪過了一遍,有一年的時間就可以了。”孔子說:“(才一年的時間,)你就吃開了大米飯,穿起了錦緞衣,你心安嗎?”宰我說:“我心安?!笨鬃诱f:“你心安,你就那樣去做吧!君子守喪,吃美味不覺得香甜,聽音樂不覺得快樂,住在家里不覺得舒服,所以不那樣做。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甘孜職業(yè)學院《大跨度空間結構》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5屆寧夏吳忠市高三上學期適應性考試(一模)歷史試卷
- 2024-2025學年浙江省六校聯(lián)盟高一上學期期中聯(lián)考歷史試卷
- 做賬實操-代理記賬行業(yè)的賬務處理分錄
- 長春大學旅游學院《幼兒舞蹈創(chuàng)編二》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4-2025學年湖北省新高考聯(lián)考協(xié)作體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卷
- 濟南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信息安全基礎》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聊城大學東昌學院《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亳州職業(yè)技術學院《數(shù)據(jù)分析與可視化實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萍鄉(xiāng)衛(wèi)生職業(yè)學院《文化人類學理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集成電路研究報告-集成電路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2024年
- 2024年湖南生物機電職業(yè)技術學院高職單招職業(yè)技能測驗歷年參考題庫(頻考版)含答案解析
- 樁基承載力自平衡法檢測方案資料
- 2025云南昆明空港投資開發(fā)集團招聘7人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簡單的路線圖(說課稿)2024-2025學年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西師大版
- 成都市2024-2025學年度上期期末高一期末語文試卷(含答案)
- 2025年教育局財務工作計劃
- Unit 5 Now and Then-Lesson 3 First-Time Experiences 說課稿 2024-2025學年北師大版(2024)七年級英語下冊
- 中小學智慧校園建設方案
- 中國食物成分表2020年權威完整改進版
- 【MOOC】影視鑒賞-揚州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