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茶全面入門:105種茶葉的品鑒及購買指南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0c900e076053b10228b8f345ff07b4f/70c900e076053b10228b8f345ff07b4f1.gif)
![學茶全面入門:105種茶葉的品鑒及購買指南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0c900e076053b10228b8f345ff07b4f/70c900e076053b10228b8f345ff07b4f2.gif)
![學茶全面入門:105種茶葉的品鑒及購買指南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0c900e076053b10228b8f345ff07b4f/70c900e076053b10228b8f345ff07b4f3.gif)
![學茶全面入門:105種茶葉的品鑒及購買指南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0c900e076053b10228b8f345ff07b4f/70c900e076053b10228b8f345ff07b4f4.gif)
![學茶全面入門:105種茶葉的品鑒及購買指南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0c900e076053b10228b8f345ff07b4f/70c900e076053b10228b8f345ff07b4f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TableofContentsTOC\h\h封面\h專家推薦\h作者自序\h一句話學茶\h我國產茶大省的名茶推薦\h國內外獲獎茶品名錄\h第一章茶之印象一壺清茶五千年,歷久彌新香飄遠\h歷史長河——尋茶源\h名人足跡——訪茶人\h文化軌跡——悟茶道\h東西南北——逛茶區(qū)\h茶品家族——辨茶類\h禮儀之邦——行茶禮\h民族家園——看茶俗\h跨出國界——品茶情\h第二章喝茶情緣一酌一飲品佳茗,茶飲養(yǎng)身更養(yǎng)心\h看茶葉的保健功效:愛喝茶不是沒有道理\h看茶葉的品質:愛喝茶更要選好茶\h看茶葉的儲存之法:茶葉存得好喝著香\h看不宜喝茶的人:愛喝茶不代表適合喝茶\h看不宜飲用的茶:茶雖好,可不要貪杯\h看茶喝茶:根據茶性、體質選擇茶\h因人選茶:找到適合每個人喝的茶\h看季節(jié)喝茶:四季飲茶,一生悅活\h看時間飲茶:按時飲茶,健康生活\h看地域喝茶: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h出現這些情況,如何飲茶\h改變9大不良飲茶觀念和習慣\h第三章泡茶情結一壺一盞定乾坤,泡茶工藝自養(yǎng)成\h選茶具,通其史\h選茶具,先分類\h選對茶具,找對方法\h茶壺——茶具之王,泡壺好茶必殺技\h茶杯——茶之知己,品飲好茶必需品\h茶人必備其他茶之器\h茶具中的『奇葩』賞析\h泡茶要選擇好水\h泡茶要用好方法\h看茶藝表演,學專業(yè)泡茶\h第四章泡飲綠茶碧波蕩漾一抹香,茶不醉人人自醉\h喝綠茶的好處\h沖飲綠茶的方法\h名優(yōu)綠茶品鑒\h綠茶生活妙用\h第五章泡飲花茶萬紫千紅總是春,花香滿園藏不住\h喝花茶的好處\h沖飲花茶的方法\h名優(yōu)花茶品鑒\h花茶生活用妙\h第六章泡飲紅茶紅染杯底攬?zhí)斓?,美在心頭啜寒暖\h喝紅茶的好處\h沖飲紅茶的方法\h名優(yōu)紅茶品鑒\h紅茶生活用妙\h第七章泡飲烏龍茶色味俱濃怡心神,苦盡甘來功自成\h喝烏龍茶的好處\h沖飲烏龍茶的方法\h名優(yōu)烏龍茶品鑒\h烏龍茶生活妙用\h第八章泡飲黑茶及緊壓茶品陳年香茗之醇厚,洗古往今來之塵世\h喝茶黑及緊壓茶的好處\h沖飲茶黑及緊壓茶的方法\h名優(yōu)黑茶及緊壓茶品鑒\h黑茶及緊壓茶生活妙用\h第九章泡飲黃茶黃芽云液似閨秀,色淡香長品自仙\h喝黃茶的好處\h沖飲黃茶的方法\h名優(yōu)黃茶品鑒\h茶黃生活妙用\h第十章泡飲白茶茶中仙子心自潔,超凡脫俗降人間\h喝白茶的好處\h沖飲白茶的方法\h名優(yōu)白茶品鑒\h白茶生活妙用\h附錄:我國75大名茶之品鑒總匯\h封底……燃起泥爐,在殷殷如血的枯炭火上,聽泉水被灼傷的嗚咽。又從蠟封的陶瓶中撮起一勺香片,隱約取出一個偷偷存儲的春天,置入壺中,看這些潔身自好的葉芽,在沸水的滋潤下漸次開放,恍如青春再現而一夜舒展……專家推薦初識姚松濤是在北大的一次茶事活動中,當時他就茶的相關問題做了專業(yè)性的解答,讓我印象深刻。之后,我們又一起在“大唐春”會所里談論紫砂壺,他拭壺不倦的情態(tài),讓我知曉了這個年輕茶人對茶的摯愛和對茶文化的深刻理解。這套書從茶史、茶事、茶文、茶區(qū)、茶類及茶療幾個方面向大家做了詳盡的闡述,用心告訴大家什么是茶、什么是好茶以及怎樣吃茶的道理。此書深入淺出,頗有新意,特此推薦。北京大學文化研究與發(fā)展中心主任、教授趙為民“茶分六類,泥變五彩,采忙四季,碗中三才,品不二心,茶禪一味?!边@是我六年前送給松濤的一首小作,當時他剛有了一個自己的小茶館,算是鼓勵吧。認識松濤大概近十年,這些年來不斷看到他的成長和成績,我們這些熟識的朋友都很開心。常聽松濤說:“茶雖然為國飲,但是現在茶的普及還不夠。茶的宣傳不少,但是正確引導不多?!蔽蚁脒@可能就是他出這套書的目的吧。松濤是一位茶文化的傳播者,今天能藉由這套書使得更多的朋友正確地了解茶、認知茶、愛上茶,是他的責任,也是他的義務。國家一級評茶師國家一級茶藝技師中國書畫收藏家協會理事、副秘書長戚學慧作者自序從業(yè)十來年了,從銷售、加工到行業(yè)培訓,一路走來也經歷了各種波折,然而我對于茶始終不離不棄。茶已然融入了我的生命,成了我生命中的一部分。茶是中國人的瑰寶,是中國人的精神飲品,千百年來融入中國人生活的點點滴滴中。然而對于剛剛接觸茶的朋友來說,面對分門別類,形態(tài)各異的茶葉,難免會眼花繚亂、無從入手。那么,茶究竟是如何分類的,不同的茶應該怎樣沖泡,如何喝茶才會百利自身,這本書,我想會給大家一個科學合理的歸納總結。了解茶文化史,認知各種茶葉,泡一壺好茶,品鑒茶的等級,感悟茶的唯美,這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我們從茶外表的認知到品飲的鑒別,從色香味形的欣賞到對于茶文化內在神韻的感悟。在融入茶道的過程中慢慢感悟這個清新的茶世界,人生如此,何其快哉!——姚松濤國家一級評茶技師全國1+N職業(yè)培訓茶課程發(fā)展中心茶道講師中國書畫收藏家協會理事中外茗莊茶友會副會長本書作者一句話學茶沖泡綠茶時多半會出現白色沉淀物質,這種物質的主要成分是草酸鈣,多半是因為泡茶之水為硬水,與茶葉的質量無關。紅茶冷卻后多半會出現渾濁現象,學名『冷后渾』,一般是茶葉品質好的表現,可作為選擇紅茶的一種方法。研究發(fā)現,溫度每升高10℃,茶葉色澤褐變的速度將會增加3~5倍,故茶葉適宜在10℃以下的環(huán)境下保存。綠茶是我國歷史最悠久的茶類,也是我國產量最高的茶類,全國約有18個產茶省區(qū)都生產綠茶,其中以浙江、安徽、江西的生產量最高、質量最優(yōu)。紅茶開始創(chuàng)制時被稱為『烏茶』,故英文名為『BlackTea』。在加工過程中因其發(fā)生了化學反應使得其茶葉成分、香氣、湯色和滋味都發(fā)生了極大的改變,形成了紅湯、紅葉和香甜味醇,故改名為紅茶。『洗茶』多應用于烏龍茶類,可沖洗掉茶灰末,并降低茶葉的火攻味、促進香氣的透發(fā)。功夫茶與工夫紅茶不是一回事。功夫茶特指烏龍茶獨特的泡飲方式,以茶多水少為基本特點;工夫紅茶則是一種獨特的傳統(tǒng)茶品,為紅茶中的極品。茶葉在沖泡時易出現泡沫,這多是由茶皂素引起的,對茶葉的色、香、味等品質無明顯影響。用開水泡好的茶最好冷卻至70℃以下再飲用,即以手觸摸陶瓷或玻璃茶杯不燙手為宜。茶葉沖泡時要輕而快,并做到八分滿。真正的茶葉是由鮮葉加工制成的,而苦丁茶是由苦丁冬青經茶葉的加工工序制成的,故嚴格意義上說,苦丁茶不屬于茶葉?!翰枳怼欢喟胧怯煽崭癸嫴瓒寡强焖俳档蛯е碌模橛蓄^暈、心慌、手腳無力、心神恍惚等癥狀,可以吃一些甜點或糖果來消除。茶為中華民族的舉國之飲,發(fā)乎神農,聞于魯周公,興于唐朝,繁榮于宋代,而后遍及全球。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fā)現茶樹和利用茶樹的國家。巴蜀是我國茶文化的搖籃。制茶與茶類主體工藝的歷史發(fā)展進程:采食鮮葉↓生煮羹飲↓曬干磨碎↓蒸青造團餅↓龍團鳳餅↓蒸青散葉茶(綠茶)↓炒青綠茶↓六大茶類體系確立↓現代再加工茶。貢茶是中國古代專門進貢皇室供帝王將相享用的茶葉,相傳始于公元前1066年周武王討伐商紂王時。典型的烏龍茶沖泡之后,葉片中間往往呈綠色,葉緣則呈紅色,故有『綠葉紅鑲邊』的美名。烏龍茶源自于人名烏龍,發(fā)源于其故鄉(xiāng)——閩南,其中最著名、品質獨具魅力的烏龍茶當屬安溪的『鐵觀音』。目前世界上最巨型的陶瓷茶壺高約1米,壺身周長約為2米,重達27千克,容量為57.3千克,沖泡茶葉約為2.3千克,大概能倒出1200杯茶。春茶為當年5月底之前采摘的茶葉,滋味鮮爽;夏茶為當年6月初至7月初采摘的茶葉,滋味較苦澀;秋茶則為7月中旬以后采制而成的茶葉,滋味和香氣平和。并非所有的茶葉都是新做出來時最好,如西湖龍井、洞庭碧螺春、顧渚紫筍等,適當儲存反而更好。添加茶葉時,切勿用手抓,以防濕氣損味,而應該用茶匙、牛角匙、不銹鋼匙等取放茶葉。茶湯過熱時應放置稍涼后再飲用,切不可經常高溫飲用。我國產茶大省的名茶推薦安徽省綠茶:黃山毛峰、黃山銀鉤;六安瓜片;太平猴魁;休寧松蘿;青陽黃石溪毛峰;宣城敬亭綠雪、天湖鳳片;桐城天鵝香茗;舒城蘭花茶;九華山閔園毛峰;休寧白岳黃芽、茗洲茶;潛山天柱劍毫;岳西翠蘭;寧國黃花云尖;廬江白云春毫紅茶:祁門祁紅黃茶:皖西黃大茶江蘇省綠茶:宜興陽羨雪芽、荊溪云片;南京雨花茶;無錫二泉銀毫、無錫毫茶;江寧翠螺;蘇州碧螺春;金壇雀舌、茅山青峰;連云港花果山云霧茶;鎮(zhèn)江金山翠芽浙江省綠茶:杭州西湖龍井、雀舌;德清莫干黃芽;天臺華頂云霧;蘭溪毛峰;長興顧渚紫筍;臨安天目青頂;普沱佛茶;東陽東白春芽、太白頂芽;安吉白片;金華雙龍銀針、婺州舉巖;開化龍頂;臨海云峰、蟠毫紅茶:杭州九曲紅梅黃茶:溫州黃湯四川省綠茶:劍南石花;蒙頂甘露;萬春銀葉;玉葉長春;雅安峨眉毛峰、雨城銀芽、雨城云霧、雨城露芽;灌縣青城雪芽;峨眉山竹葉青紅茶:宜賓早白尖工夫紅茶;南川大葉紅碎茶黑茶:康磚,金尖江西省綠茶:廬山云霧;婺源茗眉、大鄣山云霧茶、靈巖劍鋒;井岡翠綠;上饒仙臺大白、白眉、三清云霧;修水雙井綠、眉峰云霧、鳳凰舌茶;安遠和霧茶;南昌梁渡銀針;吉安龍舞茶;永新崖霧茶;定南天花茶;金溪云林茶;安遠九龍茶;南康窩坑茶;石城通天巖茶紅茶:修水寧紅湖北省綠茶:恩施玉露;宜昌鄧村綠茶、峽州碧峰;隨州車云山毛尖、棋盤山芽毛尖、云霧毛尖;當陽仙人掌茶;紅安天臺翠峰;竹溪毛峰;武昌龍泉茶、劍毫;保康九皇云霧;隆中茶;英山長沖茶、云霧茶;松滋碧澗茶;興山高崗毛尖黑茶:咸寧青磚茶紅茶:宜昌宜紅工夫湖南省綠茶:長沙高橋銀峰、湘波綠、東湖銀毫、岳麓毛尖;郴州碧云;江華毛尖;桂東玲瓏茶;永興黃竹白毫;古丈獅口銀芽;張家界毛尖、青巖茗翠、龍蝦茶;岳陽洞庭春、君山毛尖;臨湘白石毛尖;衡山南岳云霧茶、岳北大白;韶山韶峰;新華月芽茶;保靖嵐針黑茶:茯磚;安化黑磚、花磚、千兩茶、天尖黃茶:岳陽君山銀針福建省綠茶:羅源七境堂綠茶;龍巖斜背茶;寧德天山綠茶紅茶:福鼎白琳工夫;武夷山正山小種;政和工夫,坦洋工夫烏龍茶:武夷巖茶(包括武夷水仙、大紅袍、肉桂等);安溪鐵觀音、黃金桂;漳平水仙;平和白芽奇蘭;永春佛手白茶:福鼎白毫銀針、白牡丹;福安雪芽;壽眉花茶:福州茉莉花茶;茉莉雀舌毫云南省綠茶:勐海南糯白毫、云海白毫;宜良寶洪茶;大理蒼山雪綠;墨江云針;牟定化佛茶;大關翠華茶紅茶:滇紅工夫紅茶、云南紅碎茶黑茶:西雙版納、普洱市普洱茶廣東省綠茶:高鶴古勞茶;信宜合籮茶紅茶:英德紅茶、荔枝紅茶、玫瑰紅茶烏龍茶:潮州鳳凰單叢、鳳凰烏龍、鳳凰水仙、石古坪烏龍、嶺頭單叢國內外獲獎茶品名錄國內獲獎名茶1912年南京南洋勸業(yè)會場和農商部展出,安徽太平猴魁、福建閩北水仙榮獲優(yōu)等獎。1980年國家優(yōu)質食品評選大會,安徽祁門紅茶榮獲金獎。1981年在國家優(yōu)質產品評選中,浙江天壇牌3505特級珠茶、獅峰特級龍井、安徽屯溪特珍一級綠茶、云南中茶牌沱茶榮獲銀質獎。1982年國家經委授予福建安溪鳳山牌特級鐵觀音國家金質獎。1986年在輕工業(yè)部優(yōu)質產品評選中,貴州雷山縣雷山銀球、天麻茶獲獎。1986年6月浙江蘭溪市舉辦的全國味精茶葉優(yōu)質產品評比會上,福建壽寧縣的福壽銀毫榮獲輕工業(yè)部優(yōu)質產品獎。1987年商業(yè)部授予安徽黃山毛峰、黃山銀鉤部級優(yōu)質名茶稱號。1989年西安舉辦的全國名優(yōu)茶評選會,江西靈巖劍峰被評為名茶。國外獲獎名茶1915年美國巴拿馬萬國商品博覽會和評品會,安徽祁門紅茶、太平猴魁,浙江云和惠明茶,河南信陽毛尖,江西協和昌珠蘭茶精,福建閩北水仙榮獲一等金質獎;廣西南山白毛茶,江西遂川狗牯腦等獲得二等銀質獎。1945年新加坡評獎中,福建安溪泰山峰鐵觀音烏龍茶獲得金牌。1950年泰國評獎中,福建安溪碧天峰鐵觀音烏龍茶獲得特等獎。1956年國際萊比錫博覽會,湖南君山銀針榮獲金質獎。1983年意大利羅馬第22屆世界優(yōu)質食品評選大會,四川峨眉牌重慶沱茶榮獲金質獎。1984年西班牙馬德里第23屆世界優(yōu)質食品評選大會,浙江天壇牌特級珠茶榮獲金質獎。1985年法國巴黎國際美食旅游協會評選會,福建茉莉花茶榮獲金桂獎。1985年葡萄牙里斯本第24屆世界優(yōu)質食品評選大會,四川峨眉山竹葉青綠茶、峨眉牌早白尖工夫紅茶、峨眉毛峰綠茶榮獲金質獎。1986年西班牙巴塞羅那第9屆食品評選大會,云南沱茶榮獲金像獎。1986年瑞士日內瓦第25屆世界優(yōu)質食品評選大會,浙江天壇牌特級珍眉綠茶、四川峨眉牌紅碎茶、四川峨眉牌早白尖工夫紅茶榮獲金質獎。1987年比利時布魯塞爾第26屆世界優(yōu)質食品評選大會,安徽祁門工夫紅茶、上海萬年青牌特級珍眉綠茶、廣東高級禮品茶中國名茶榮獲金質獎。1988年希臘雅典第27屆世界優(yōu)質美食評選大會,浙江獅峰牌極品龍井茶榮獲金棕櫚獎,安徽特珍特級家茶、特珍一級家茶榮獲銀質獎。第一章茶之印象一壺清茶五千年,歷久彌新香飄遠歷史長河——尋茶源神農嘗百草,茶飲降人間《茶經》上說:“茶之為飲,發(fā)乎神農氏,聞于魯周公?!鄙褶r就是炎帝,傳說也是發(fā)現茶的伯樂。相傳,神農在野外嘗百草的時候,會架起鐵鍋,把生水煮熟了再喝。一日,神農嘗了一種有劇毒的草,水還沒燒開就暈倒了。不知過了多久,一股沁人心脾的清香將他“喚醒”。神農聽到鐵鍋發(fā)出“滴滴嗒嗒”的聲音,頓覺喉嚨干渴,便艱難地起身舀水喝。這時他竟發(fā)現鍋里的水已經變成了黃綠色,里面還飄著幾片綠色的葉子,那沁人心脾的清香就是從鍋里飄來的。由于口渴難耐,神農就用碗舀了點湯水喝。這湯水清香略帶苦澀,咽下去后,似乎比喝水更解渴,更為神奇的是,幾個小時后,神農身上的劇毒居然解了!神農非常開心,采摘了很多這種綠色的葉子回去,并為之取名“茶”,作為解毒“圣藥”。從此之后,茶開始在人類社會正式登場,人們開始從野生的茶樹上采下嫩枝,先是生嚼嫩葉,隨后將嫩葉加水煎煮成湯汁飲用。巴蜀之重地,茶業(yè)初長成巴蜀位于中國西南地區(qū),是我國茶葉文化最初興起的地方。明末清初的學者顧炎武曾在《日知錄》中寫道,“子秦人取蜀后,始知有茗飲之事。”也就是說,秦統(tǒng)一巴蜀之后,中國的飲茶習俗才出現。另外,茶的名稱有多種,但是大多數都來自于巴蜀地區(qū)的方言,唐玄宗時期“茶”才被正式定名。史料記載,西漢時期,飲茶活動在巴蜀一帶開始盛行。相傳,漢宣帝時期的諫議大夫王褒專門買了一個家奴負責“烹茶盡具”、“武陽買茶”??梢姡鳚h時期四川一帶已經開始飲茶,并出現了茶葉交易市場。甚至還有文獻記載,當時的成都已經是初具規(guī)模的茶葉集散中心,茶業(yè)開始長成,并對外傳播開來。魏晉南北朝,茶風日漸濃西漢時期『武陽買茶』的傳說,昭示著當時茶業(yè)已見雛形。歷史在發(fā)展,巴蜀飲茶之風也順著長江開始傳播。三國時期,制茶工藝有了極大的發(fā)展,飲茶風尚也在王公貴族、文人墨客之間頗為流行,民間也逐漸有了飲茶的蹤影。兩晉時期,文人飲茶的風俗更是盛行,出現了“做席竟下飲”的風俗,這一風俗也在民間傳播開來。南北朝時期,士大夫們?yōu)榱颂颖墁F實,整日作詩品茶,使茶葉消費激增,茶成為普遍飲品;這一時期,文人雅士偏好贊賞茶,產生了不少有關茶的名篇佳作,茶也從此步入了文化領域,中國茶文化開始慢慢“醞釀”。隋唐大演義,茶業(yè)創(chuàng)盛世茶文化在隋唐時期已經開始興盛。自唐代中期起,飲茶在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qū)廣泛流行,并向邊疆少數民族地區(qū)延伸,茶葉生產地也在擴大,茶葉品種在增加,茶葉生產和銷售在成長,茶文化已經初具規(guī)模,并成為獨立的文化形態(tài)。由于唐代的茶葉已經遠銷我國西北少數民族地區(qū),故茶馬交易也開始出現,并逐漸發(fā)展。唐代中期,茶葉的生產和交易已經波及全國,成為全國性的經濟活動。由于茶稅稅源增長勢頭旺盛,于是唐代朝廷開始啟征茶稅。唐代中后期,茶葉的蓬勃發(fā)展還催生了茶文化的發(fā)展,出現了“茶圣”陸羽及其代表作《茶經》等,一些茶宴、茶事、以茶會友等活動在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宋元秉唐志,飲茶普及風到了宋代,茶葉重心開始南移,建茶崛起。建茶是指廣義的武夷茶區(qū),即今閩南、嶺南一帶。此時茶類也發(fā)生了變化,開始出現末茶、散茶和窨制花茶,但數量上仍以餅茶、團茶居多。值得一提的是,公元1107年,宋徽宗趙佶撰寫《大觀茶論》,宋徽宗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以帝王之名論述茶學、倡導茶文化的皇帝。到了元代,我國的茶葉生產進一步發(fā)展,佐茶技術得以提高,制茶工藝變得精細,一些珍品名茶出現。明清開國門,茶業(yè)跨四海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是農民出身,深切體會過農民的疾苦,于是“罷龍團鳳餅,惟采芽茶以供”,取消了勞民傷財的龍團鳳餅,茶葉采制逐漸由餅茶轉為以散茶為主,制茶工藝大部分改為炒青,并開始注意成茶的外形,多把成茶揉搓成條索狀,極大地推動了茶葉的生產與加工。明朝還設立了茶馬司來管理茶馬交易,同時強化茶稅及茶政,使茶葉交易得到嚴密監(jiān)管。到了中國歷史上最后一個封建王朝清朝時,茶已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飲品。這時的茶葉種類開始多樣化,除了綠茶外,白茶、黃茶、烏龍茶、黑茶、紅茶、花茶等相繼出現,飲茶方式也由煎煮逐漸變?yōu)榕蒿?。與此同時,茶葉開始向荷蘭、法國、英國等國家出口,受到當時歐洲國家皇室的青睞,中國茶葉正式進入歐洲市場。新中國成立,茶業(yè)穩(wěn)立足新中國成立后,我國茶葉產量迅猛增長,茶業(yè)發(fā)展穩(wěn)中有漲,為茶文化發(fā)展奠定了雄厚的經濟基礎。如杭州“茶人之家”的建立、湖北“陸羽茶文化研究會”的成立等,讓茶文化不僅在全國范圍內傳播,而且還遍布世界各國。在大街小巷里,茶館、茶樓、茶室與日俱增,各種文化節(jié)日都少不了茶的主題和協助。現如今,茶已經成為我國經濟貿易發(fā)展的重要組成部分,茶業(yè)在五湖四海中已牢牢地站穩(wěn)了腳跟。名人足跡——訪茶人陸羽——唐·茶圣陸羽一生愛茶,精于茶道,以一部最早的茶著作《茶經》聞名遐邇。陸羽是個孤兒,其貌不揚,還有些口吃。唐開元23年(公元735年),被竟陵城龍蓋寺住持智積禪師在西湖邊上拾得收養(yǎng),故而陸羽得以在寺廟中學文識字、念經誦佛,還學會煮茶等事務。12歲那年,陸羽竟獨自逃離了龍蓋寺,當了伶人,憑其“作詼諧數千言”得到竟陵城太守李齊物的賞識,并被推薦到火門山(今天門市佛子山)鄒夫子處學習。在學習之余,陸羽常去采摘野生茶,為鄒夫子煮茗,一邊學習儒學,一邊繼續(xù)學習煮茶和茶藝。隨著年齡的增長,青年時期的陸羽已經知道了自己的內心既不在佛,也不在儒,而在于茶,于是決心寫一部茶專著。寫作前,為搜集第一手資料,他遠游巴山峽川,采茶品水。逢山駐馬采茶,遇泉下鞍品水,目不暇接,錦囊滿獲。他游歷了宏偉壯麗的長江三峽,輾轉大巴山,一口氣踏訪了彭州、綿州、蜀州、邛州、雅州等八州。唐上元初年(公元760年),陸羽已游覽了湘、皖、蘇、浙等數十州郡,于次年到達盛產名茶的湖州,在風景秀麗的苕溪結廬隱居,潛心研究茶事,閉門著述《茶經》。經過四年的努力,陸羽終于寫出了我國第一部茶學專著,也就是中國第一部茶文化專著《茶經》的初稿,時年28歲。公元763年,持續(xù)八年的安史之亂終于平定,陸羽又對《茶經》做了一次修訂。同時,他還與高僧名士密切交往,共研茶道,并繼續(xù)游歷名山大川探泉問茶,《茶經》最終于唐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定稿,并被出版成書。唐代其他著名茶人名錄盧仝:詩人,愛茶成癖,一首《茶歌》傳唱千年不衰。皎然:詩僧,善烹茶,所作詩被譽為『三絕』中一絕。白居易:詩人,酷愛茶葉,飲茶時對茶葉、水、茶具的選配和火候定湯十分講究。唐代飲茶之風的盛行,陸羽是最有力的推動者,并一直惠及后代,故陸羽被后世譽為“茶仙”、尊稱為“茶圣”、祀為“茶神”。蔡襄——宋·茶學家蔡襄:一生何所求,揮毫茶為伴。宋代“書法四大家”——蘇、黃、米、蔡之一的蔡襄,集學者、書法家、愛茶人、制茶工程師以及茶監(jiān)造官等諸多身份于一身,被稱之為茶學家絕對當之無愧。蔡襄任職于福建時就十分關注茶業(yè),曾著有《茶錄》一書。這本書對茶的色香味及點茶等諸多方面均有詳細的說明,對福建茶業(yè)的發(fā)展發(fā)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當時被朝廷奉為珍品的“龍鳳團茶”就出于蔡襄之手,在茶葉采造上可謂是一大創(chuàng)舉。不僅如此,蔡襄對茶的鑒別還很有一套,其中他對建安名茶石巖白的準確鑒別至今仍被茶界傳為佳話。蔡襄一生愛茶,真可謂如癡如醉。他終日茶不離手,揮毫作書之時必有茶為伴,就算年老病痛纏身也不能戒茶,甚至記憶力減退都不能使他忘記茶,這足已印證了“衰病萬緣皆絕慮,甘香一事未忘情”。宋代其他著名茶人名錄歐陽修:文學家,酷愛江西修水的雙井茶,對茶水、品茶有著獨到見解。蘇軾:文學家,品茶、烹茶、種茶均在行,一直認為茶可助詩性,又可戰(zhàn)勝困倦,且視茶如佳人,對茶藝頗有貢獻。張岱——明清·茶道專家張岱:愛茶如癡,鑒水尤精。張岱,明末清初散文家、史學家,出身官宦之家,對茶很有研究,對品茶鑒水尤為精湛,并將家鄉(xiāng)的茶葉改制成有名的“蘭雪茶”,其中的“日鑄雪芽”還被列為貢品,有“江南第一”的稱號。而紹興名泉——禊泉,本已經淹沒而不為人知,卻又被張岱發(fā)現,并挖掘出來。在張岱的文集中對茶事、茶理、茶人的記載也有不少,他還特別喜歡以茶會友,對玩賞茶具更是一絕。據記載,其弟得一古老瓷壺,他竟把玩一年,還作一壺銘,不愧為茶道專家。吳覺農——現代·茶業(yè)泰斗吳覺農,著名農學家、農業(yè)經濟學家、茶業(yè)專家,被譽為現代“茶業(yè)泰斗”。吳覺農在大學期間就對茶葉發(fā)生了極大的興趣,之后留學日本專門研究茶葉,回國后應上海商品檢驗局之邀籌辦茶葉出口檢驗,并開展了茶葉改良運動,為發(fā)展我國茶葉事業(yè)做出了巨大貢獻。為推動我國茶業(yè)發(fā)展,吳覺農還不斷倡導和組織茶葉高等教育和茶葉科研機構,并開辦我國第一個高等院校的茶葉專業(yè)科系和我國第一個茶葉研究所,且還翻譯和編著了很多有關茶的書籍,是現代茶業(yè)事業(yè)復興和發(fā)展的奠基人。清朝其他著名茶人名錄李漁:戲曲家、小說家,善于將茶事融入戲曲和小說中。鄭板橋:書畫家、文學家,其諸多茶聯、茶事記載均廣為流傳,許多茶館都藏有不少鄭板橋的楹聯匾額。愛新覺羅·弘歷:即乾隆,為寫作茶詩最多的一位帝王,而且品茶最注重擇水,特制銀斗來評定泉水的優(yōu)劣。近現代其他著名茶人名錄魯迅:文學家、思想家,好喝蓋碗茶,還常去北京公園的一個茶室中喝茶,離京前和朋友告別都選擇在公園茶室中進行。在他的文章和日記中,對于茶事的記載也不少,一生以茶聯誼、施茶于民的精神行事。吳覺農:為推動我國茶業(yè)發(fā)展做出了巨大貢獻。文化軌跡——悟茶道茶道,顧名思義,就是“茶之道”,即對備茶、鑒茶、泡茶、品茶的認知以及基本技能的掌握和思想內涵的挖掘。可見,茶道既是一種關于泡茶、品茶和悟茶的藝術,也是大隱于世、修身養(yǎng)性的一種方式。茶是靈魂之飲,以茶載道,以茶行道,以茶修道,因而茶中無道就算不得茶道。只懂品茗技巧,但不理會飲茶修身養(yǎng)性的作用,亦算不得茶人。真正懂得茶道的人,一定懂得人生。如此說來,《紅樓夢》中那個嗜茶如命的孤僻女子妙玉,只能稱得上懂茶藝,卻不懂茶道。中國茶道中國茶道源遠流長,興盛于唐朝,并在茶“雅俗共賞”的基礎上衍生出四大流派,分別是貴族茶道、雅士茶道、禪宗茶道、世俗茶道,前三者統(tǒng)一于“世俗茶道”之下,構成完整的中國茶道系統(tǒng)。中國茶道有著民族淳樸謙和的特性,追求精神的升華,融入了豐富的哲學思想和道德觀念,被賦予修身養(yǎng)性、陶冶情操、感悟人生、參透道法的深刻內涵。中國茶道與傳統(tǒng)文化的淵源中國茶道由儒、釋、道的精華有機結合而成,以儒家中庸之道為主,并以茶助佛、以茶禮佛、在茶中參透禪機,還將對生命的感悟、熱愛和追求融入茶道之中,讓茶道擁有了真善美的靈魂。山寺碧溪頭,幽人綠巖畔。夜火竹聲乾,春甌茗花亂。茲無雅趣兼,薪桂煩燃爨?!恫琛罚ㄋ巍っ穲虺迹┲袊璧赖乃闹B:和、靜、怡、真茶道注重將茶事活動從物質滿足提升至精神追求,講求形式之外的精神世界。那么,中國茶道的精神內涵何在呢?千百年來的文化傳承告訴我們:中國茶道的四諦乃“和、靜、怡、真”。和:中國茶道的核心靈魂中國茶道追求的“和”源于《周易》中的“保合大和”,寓為世界萬物皆由陰陽組成,只有陰陽協調,才能普利萬物。在茶道中,“和”一直貫穿其中。制茶過程中,焙火溫度不能過高,也不能過低;泡茶時,投茶量要適中,多則茶苦,少則茶淡;分茶時,要用公道杯給每位客人均勻地分茶;品茶時,講究閉目細品,心神合一。靜:中國茶道修習的不二法則老子說:“至虛極,守靜篤,萬物井作,吾以觀其復。”莊子說:“圣人之心,靜,天地之鑒也,萬物之鏡?!崩锨f學派的“虛靜觀復法”是人們修身養(yǎng)性、體悟人生的至上妙法,中國茶道正是通過茶事創(chuàng)造一種寧靜的氛圍和空靈虛靜的心境。烏龍茶茶藝表演中那道“焚香靜凡心”就是給品茶者營造一個無比溫馨祥和的氛圍,讓品茶者的心靈在靜中顯得空明,精神得以升華、凈化,達到“天人合一”的“虛靜”境界。怡:中國茶道修習的身心享受不同地位、不同信仰、不同文化層次的人對茶道有不同的追求,古代的王公貴族講茶道,他們重在“茶之珍”,意在炫耀富貴、附庸風雅;文人騷客講茶道,重在“茶之韻”,托物寄懷、激揚文思、交朋結友;佛家講茶道重在“茶之德”,意在去困提神、參禪悟道;普通老百姓講茶道,重在“茶之味”,意在去腥除膩、享受人生……每位茶人都有自己的茶道,但殊途同歸,品茶均能給予他們生理上的滿足和精神上的愉悅。怡然自得,這就是中國茶道中的“怡”。真:中國茶道的終極追求“真”是中國茶道的起點,也是中國茶道的終極追求。中國茶道所講究的“真”,不僅包括茶應是真茶、真香、真味,用的器具最好也是真陶、真瓷、真竹、真木,環(huán)境最好是真山、真水,對客人要真心,敬客要真,說話要真,心境要真。韓國茶道中韓友邦關系密切,在經濟、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均有著深刻的交流,故韓國茶道受到中國茶道的頗多影響,有著中國茶道的影子。韓國茶道以茶禮為中心,追求和靜、清虛、中正的傳統(tǒng)美德,與中國古代的飲茶習俗有相似之處,卻并不是簡單地照搬、照抄,而是將禪宗文化、儒家和道家的倫理道德與韓國的傳統(tǒng)禮節(jié)有機地結合。韓國茶禮從誕生、發(fā)展至今發(fā)生了不少變化,現如今的茶禮按照名茶類型可分為末茶法、餅茶法、錢茶法、葉茶法四大類。其中葉茶法較為多見,大致分為4個重要環(huán)節(jié)。1.迎賓:來賓需按照年齡高低依次隨行;入座時要按照主在東、客在西的原則相對落座。2.溫茶具:疊好的茶巾要放在茶具的左側;茶壺要用燒開的水預熱;溫茶杯時水要平均倒入。3.沏茶:取茶葉的標準姿勢:左手持茶罐、右手持茶匙;茶沖泡好要按照從右至左的順序分茶湯,茶湯要分三次注入茶杯。4.品茶:品茶時,要用清淡的食物搭配。日本茶道茶道源于中國,盛于日本。茶道是日本茶文化中最具典型的內容,它超越了日常生活中的凡塵俗事,是建立在崇尚生活美基礎之上的一種儀式。“和、敬、清、寂”是日本茶道的四諦,也是四規(guī),同樣也是日本茶人的行為準則。日本茶道的規(guī)矩比較講究,客人到達時,主人在門口恭候;待賓客坐定后,主人先奉上點心供客人品嘗,然后開始備器、燒水、泡茶,依次給賓客分茶;賓客品茶時要吸氣,并發(fā)出“咝咝”聲音,聲音越大,表示對主人茶品越贊賞;茶湯飲盡,可用大拇指和潔凈的紙擦干茶碗,仔細欣賞茶具,且邊看邊稱贊“好茶”,以表敬意;儀式結束,客人鞠躬告辭,主人跪坐門側相送。整個日本茶道無不體現出與佛教息息相通,并保留著中國唐宋時期的文化氣息,隱有浙江天臺山、徑山等地的佛家飲茶遺風。就連日本茶室也透露著深刻的禪意,比如日本茶室由茶室本身、水屋、門廊、露地等構成,外形上與草庵類似,使用的材料僅為土、砂、木、竹等,外表毫無修飾,有“空之屋”之稱,禪意濃厚。再者,日本茶室還有許多獨特的建筑設計,比如神龕,一個僅夠跪行的小入口、不對稱的結構,均可見禪院的模樣。日本茶道流派較多,各個流派的做法又有所不同,盡管如此,他們的基本精神仍是一致的,也就是“一期一會”的精神。一期一會為日本茶道用語,一期即人的一生,一會即僅有一次。一期一會強調將一碗茶當做一生的唯一、最后一碗茶,要懷著感激的心態(tài)品味香茶,故在整個日本茶道禮儀中,鞠躬敬禮貫穿始終。英國茶道英國下午茶文化始于宮廷皇室中,故對茶具、茶葉、泡茶工序以及茶點等的要求都更加精益求精,英國茶道也顯得別具一格。不用太燙的開水泡茶。英國人會故意將剛煮沸的開水置于室溫下冷卻,再緩緩地沖入茶壺中,最后倒入杯中品飲,這時的茶水早已“涼了”。這樣可避免滾燙開水將茶葉中的營養(yǎng)分解和破壞,也可避免過熱的茶水刺激口腔而引起口腔癌。不讓茶水在茶壺中放置過久。英國人認為,浸泡時間過長的茶葉很可能會釋放出對人體健康有害的物質,故他們會在熱水沖入茶壺后的幾分鐘內馬上將茶水倒入杯中品飲,使茶葉與茶水盡快分離,所喝的茶水也會清淡許多。東西南北——逛茶區(qū)我國茶區(qū)幅員遼闊,茶樹種植面積位居世界之首。根據茶樹品種、生態(tài)環(huán)境、茶類結構等,我國茶區(qū)被明確劃分為以下4大區(qū)。華南茶區(qū)【行政區(qū)域】福建東南部、臺灣、廣東中南部、廣西南部、海南、云南南部等?!就寥罈l件】以紅壤和磚紅壤為主,肥沃程度較高。【氣候條件】平均氣溫在20℃以上,雨水充沛,其中夏季雨水量最大,多數地方年降水量為1400~2000毫米,是一個高溫多雨、四季常綠的熱帶-南亞熱帶區(qū)域?!静杵贩N類】烏龍茶、紅碎茶、工夫紅茶、綠茶、花茶及六堡茶等。江南茶區(qū)【行政區(qū)域】湖南、江西、廣東北部、廣西北部、福建西北部、浙江大部、安徽東南部、江蘇南部、湖北南部小范圍地區(qū)等?!就寥罈l件】以紅壤、黃壤為主?!練夂驐l件】平均溫度15.5℃以上;年降水量相對較豐富?!静杵贩N類】綠茶、烏龍茶、白茶、黑茶、黃茶等。江北茶區(qū)【行政區(qū)域】甘肅、陜西、河南南部及山東東南部、湖北大部、安徽中部、江蘇小部分地區(qū)等?!就寥罈l件】土壤以黃棕壤為主?!練夂驐l件】平均溫度在15.5℃以下,年降水量相對較少?!静杵贩N類】綠茶等。西南茶區(qū)【行政區(qū)域】云南中北部、廣西北部及貴州、四川、重慶大部與西藏小部分地區(qū)等?!就寥罈l件】以紅壤、黃壤為主?!練夂驐l件】平均溫度在18℃以上,年降水充足?!静杵贩N類】工夫紅茶、紅碎茶、綠茶、普洱茶、花茶等。茶品家族——辨茶類我國茶葉的分類方法較多,并未達成統(tǒng)一標準,其中按照制作方法和品質差異的劃分,特別是根據各種茶制作中茶多酚的氧化聚合程度的劃分,目前還是比較科學的。它主要包括以下7大類別:綠茶綠茶屬不“發(fā)酵”茶,是我國產量最多的一類茶葉,以香高、味醇、形美、色綠等深受大眾喜愛。它一般需要經過殺青→揉捻→干燥等步驟制成。因其色澤和沖泡后茶湯青綠,故名綠茶。紅茶紅茶為一種全“發(fā)酵”茶,發(fā)酵程度高達80%,以紅湯紅葉為其基本品質特征,并因其干茶色澤和沖泡的茶湯以紅色為主調,故而得名。它需要經過萎凋→揉捻→發(fā)酵→干燥四道工藝精制而成。烏龍茶烏龍茶又名青茶,屬部分“發(fā)酵”茶,因外形色澤青褐,故名。烏龍茶的制作工藝復雜、費時,一般需要經過萎凋→搖青→殺青→揉捻→烘焙等工藝;其沖泡方法也很講究,有工夫茶之稱。白茶白茶為我國茶類中的獨特珍品,屬輕微“發(fā)酵”茶,因其葉色、湯色均如銀裝素裹,故名。白茶的基本制作工藝為:萎凋→曬干或烘干。其色澤白而素雅、味道醇美。黃茶黃茶的品質特征是黃葉黃湯、滋味甘醇、耐沖泡,主要由制茶過程中悶堆渥黃決定。黃茶是由綠茶演變而來的,即在綠茶殺青揉捻后干燥不足,加悶黃工藝其葉色變黃,從而產生黃茶。黑茶黑茶因葉色黝黑或黑褐而得名,為藏族、蒙古族、維吾爾族等邊疆少數民族人民的生活必需品。黑茶的原料一般較為粗老、“發(fā)酵”的時間較長,基本工藝流程包括:殺青→揉捻→渥堆→干燥等?;ú杌ú鑼儆谠偌庸げ璧囊环N,多用綠茶做茶坯,以茶葉和香花為原料,讓茶葉充分吸收花香,故又名窨花茶。花茶的制作工藝主要包括:茶花拌合→通花→散熱→起花→干燥等。目前,紅茶窨花越來越多。注:這里所說的『發(fā)酵』不是日常所說的發(fā)霉,而是一種專門的氧化工藝,有微生物參與反應,專業(yè)術語稱之為『渥堆』。然而,黑茶是真正『發(fā)酵』的茶,其中茯磚金花能夠直觀地看到真菌,這種菌學名為冠突散囊菌。禮儀之邦——行茶禮泡茶前,整理儀容最關鍵泡茶前,梳攏頭發(fā)泡茶前,泡茶者的頭發(fā)一定要梳緊,勿使其散落到前面。女士的長發(fā)應當盤起,男士的短發(fā)以不擋住視線為準。因為若有頭發(fā)挨著茶具或落到操作臺上,會使客人感覺很不衛(wèi)生;如果泡茶者不自覺地用手去梳攏頭發(fā),也會破壞整個泡茶流程的完整性。泡茶前,洗凈雙手泡茶過程中,泡茶者的雙手就是主角。因此,泡茶前一定要將雙手清洗干凈,不可有其他味,洗過手后不要摸臉或其他物體,以免沾上化妝品的味道或其他異味而影響茶葉的原味。還有,指甲一定要修理干凈,不可留過長的指甲,不可涂鮮艷的指甲油。泡茶前,化妝穿衣要得體泡茶時,泡茶者應該上淡妝或者不上妝,切忌濃妝艷抹、涂抹香水或者用氣味太重的化妝品。泡茶者著裝的基本原則是簡約整潔、和諧得體,符合整個茶宴和諧、優(yōu)雅的氣氛。不要著裝太過鮮艷,避免袖口過寬,以免沾到茶具上而給人一種不衛(wèi)生的感覺。女泡茶者還不宜戴過多首飾,尤其是不能佩戴容易將茶具絆倒的手鏈或手表,最多可以戴一款玉手鐲,以給整個泡茶過程增添雅致。泡茶前,恭敬行茶禮茶事禮儀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則:遵守與自律的原則:自我要求、自我約束。敬人與寬容的原則:不可失敬于人、嚴于律己、寬以待人。平等與從俗的原則:人人平等、入鄉(xiāng)隨俗。真誠與適度的原則: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把握分寸、認真得體、不卑不亢。行茶禮的標準姿勢如下:坐著行茶禮:坐板凳的1/3,上身挺直,雙肩放松,下腭收斂。舌尖抵上腭,眼睛可以平視或略垂視,面部表情自然。右手在上,雙手虎口交握,置于面前桌沿(圖①)。站著行茶禮:身體挺直,頭上頂,下腭微收,雙眼平視,挺胸收腹,雙肩放松自然下垂,女性則右手在前,雙手虎口交握,離身體約一拳遠,雙腳呈半丁字步(圖②)。泡茶時,肢體動作要規(guī)范泡茶時,泡茶者的身體要坐正,腰要挺直,保持美麗、優(yōu)雅的姿勢。兩臂與肩膀不要因為持壺、倒茶、沖水而不自覺地抬得太高,甚至身體傾斜。泡茶過程中,泡茶者盡量不要說話。因為口氣會影響到茶氣,進而影響茶性的揮發(fā)。泡茶過程中,泡茶者的手不可以碰到茶葉、壺嘴等。泡茶過程中,壺嘴不能朝向客人,只能面向泡茶者本人,以示對客人的尊重。倒茶過程中,泡茶者的動作幅度不宜太大,比如手心朝上就會給人一種不雅的感覺。品茶時,舉手投足都有禮品玻璃杯茶要有禮品綠茶或果茶需用直筒式透明玻璃杯。先把花果與茶葉放入玻璃杯內,用約80℃的熱開水沖泡,水面距杯口約1.5厘米左右,使用把勺或攪棒輕輕攪動,至茶水變色。攪動時,杯子放在桌上,一手可輕觸杯身,也可不觸及杯身,另一手的大拇指和中指(或食指)輕捏勺柄,按順時針方向攪動(圖③),輕攪幾圈后,茶水變色,色澤透明晶瑩,帶有淺淺的花果顏色,清香溢出。飲用時,要將把勺或攪棒取出,不要放在杯中直接喝,也不要喝幾口攪動幾下,這種動作會顯得很局促,也不雅。另外,在別人給我們斟茶的時候,我們可以右手食指、中指前部彎曲,在桌面上輕扣兩下,以示謝意。品蓋碗茶要有禮品蓋碗茶時的標準姿勢是一手持碗,一手持蓋,把碗端至胸前,頭緩緩低下,手緩緩上抬。持蓋的手是用大拇指與中指持蓋頂,再將碗蓋略斜,使靠近自己一側的蓋邊向下輕輕劃過茶水水面,借碗蓋邊在水面的劃動,把碗里漂在上面的茶葉撥到一邊,喝茶時不至于把茶葉喝到口中(圖④)。如果茶水很燙,品茶者可以用嘴輕輕地吹,幫助冷卻。但用嘴吹時,嘴型要小而扁,不可發(fā)出聲音。品瓷杯茶要有禮品紅茶需用瓷杯,茶葉放入杯中以后,只能注水七分滿,否則不僅不符合紅茶的禮儀,而且如果茶水不小心溢出,還容易燙傷自己或客人。端茶、接茶時,男士拿品茗杯手要收攏,女士則可以輕翹蘭花指。在茶水接與送的過程中,身體不要太直,可以微微向前傾。民族家園——看茶俗56個民族的泱泱大國,茶俗作為民俗的一個分支,早已“飛入尋常百姓家”,并根深蒂固地沉淀積累,如今更有著“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景象。各個地方、各個民族的茶俗根據自身的文化傳統(tǒng)和民族地方特色而散發(fā)著鮮明的特色和豐富的內涵、情韻,別有一番滋味。北京大碗茶漢族大地上,無論是道路旁、碼頭上、涼亭間,甚至是林間小道、農家田間,大碗茶這一飲茶風尚早已隨處可見,并聞名遐邇,然而最有韻味的當屬北京大碗茶。京韻大鼓《前門情思大碗茶》中,一段飽含深情的唱詞,不禁勾起人們對北京大碗茶的情思和懷念。“吃一串冰糖葫蘆就算過節(jié),他一日那三餐,窩頭咸菜就著一口大碗茶。時尚的飲料有千百種,也許它最廉價,可誰知道,誰知道,誰知道它醇厚的香味兒,飽含著淚花,它飽含著淚花……”聽著小曲,我們仿佛看見:古色古香的清朝京城街面上,熙熙攘攘的茶樓、茶園、茶館,三教九流的茶客進出不止,每個人的面前都擺放著大碗茶,茶客們評茶、拉家常、論時事、會摯友、談生意等,一坐就是大半天。有些茶館還會搭建大舞臺,供茶客們欣賞大鼓、評書、京戲等節(jié)目。追溯到過去,買賣大碗茶其實并沒有那么講究,賣大碗茶都是沒有其他謀生技能的窮人所做的營生,喝茶人也只是為了解渴提神,對茶具、茶葉、水質的好壞均沒有講究。有些人挑著擔子,擔子的一頭是周身用一層棉套綠釉龍頭包裹得嚴嚴實實的大瓦壺,壺內則是茶葉末,只要倒入滾燙的沸水即成濃郁的茶水;另一頭則是一個裝了一些大碗的荊條籃子或大木箱,為了保持兩端平衡,賣茶人往往會在上面壓一塊大磚頭。他們一邊挑著擔子沿街轉,一邊扯著嗓子吆喝:“誰喝碗熱茶!”也有些人會在路邊用一張桌子、一個大壺、幾個大碗、幾張長條木凳簡單地擺個茶攤,賣茶人用大壺倒茶,客人用大碗暢飲,痛快至極。等待路人前來喝上一口的賣大碗茶之人。廣東早茶早茶是廣東傳統(tǒng)文化中濃墨重彩的一筆,被稱為“嘆早茶”,消遣享受之感意味深長。每逢周末或假日,三五好友或家人便會齊聚一堂,在茶樓齊喝早茶。廣東人喜歡喝茶源自清咸豐、同治年間,起初只是簡陋的木桌板凳搭配而成的“一厘館”,而后發(fā)展出了“茶居”、“茶樓”,發(fā)展至今茶樓變得更加專業(yè)、內容更加豐富、裝修也更加氣派,早茶中茶水與茶點的主次關系也發(fā)生了變化,茶點取代茶水成了茶樓中的主角。如今,廣東早茶已經成為廣東人休閑生活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廣東早茶以紅茶為主,輔之以烏龍茶、普洱茶等,甚至有人喜歡在普洱茶中加入菊花,以清熱去火。紅茶在視覺和味覺上雖然不及綠茶,但它卻是濃郁茶點的絕妙搭配。朋友聚會、商務洽談、抑或休閑娛樂,坐在茶樓里,點上一壺暖胃解油膩的茶水,再配上幾盤垂涎欲滴的茶點,邊喝茶水邊聊天,邊吃茶點邊談笑,一舉多得,何樂而不為?正因為如此,廣東茶樓行業(yè)經久不衰且歷久彌新。潮汕的功夫茶潮汕功夫茶,并非特指某種茶葉或茶類的名稱,而是一種泡茶的技藝。因為這種泡茶工藝比較復雜和講究,操作起來需要花費不少功夫,故而得名“功夫茶”。潮汕功夫茶起源時間沒有考證,但向外普及的時期卻在民國,教書先生甚至都會“坐書齋,喝燒(熱)茶”。新中國成立后,潮汕功夫茶更是成為大眾化的風尚,造就了“有潮汕人的地方,就有功夫茶”的繁榮景象,隨處可見人們提壺小酌的情趣畫面。潮汕功夫茶在沖泡和飲用時,習慣在茶盤上放置3個茶杯,且第一泡茶不能飲用,每個杯子的茶水湯色看起來都一樣,這是對客人的基本禮儀,從用水、茶具和一整套功夫茶的沖泡工藝,主要突出了“和、愛、精、潔、思”五個基本特色。選茶時,潮汕人經常用福建安溪鐵觀音、武夷巖茶、潮汕鳳凰單叢等烏龍茶;選水則以山水為首選;最為講究的飲茶茶具則應一應俱全,囊括茶壺、茶杯、茶洗、茶盤、茶墊、水瓶、水缽、龍缸、羽扇等18個茶具;煮茶工序則為:冶器→納茶→候湯→沖茶→刮沫→淋罐→燙杯→灑茶。臺灣的泡沫茶臺灣的泡沫茶于20世紀80年代興起,不久就普遍流傳開來,深受大眾喜愛。制作該茶時,首先要在不銹鋼的調酒器中倒入茶湯,而后加入冰塊、牛奶或果汁、香料,也可以輔之以西米、枸杞子等,口味可依據個人喜好酌情調配,飲用所需的吸管粗細程度也因調配所用材料的不同而有所差異。因為調配過程中會上下、左右搖晃調酒器,茶葉中的皂苷化合物會發(fā)生表面活性反應,從而使茶品表面產生大量泡沫,故取名“泡沫茶”。泡沫茶的種類繁多,其中最受歡迎的當屬泡沫紅茶。據說,泡沫紅茶源自于日本人用雪克杯搖酒產生泡沫這一幕。當初的靈光一現,成就了今日的熱門飲品,這一大膽的創(chuàng)舉大大推動了臺灣茶業(yè)的發(fā)展,并改變了茶葉原本現泡現飲、熱飲慢品的傳統(tǒng)。它多樣化的口味、簡單的制作過程,已成功“虜獲”年輕人的芳心。藏族的酥油茶我們大多數人講究“一日三餐飯”,但藏族的牧民卻習慣于“一日三餐茶”。藏族同胞常年以奶、肉為主食,而茶就是大家補充營養(yǎng)的主要來源,藏民喝酥油茶就如同吃飯一樣,甚至比吃飯還重要,有“其腥肉之食,非茶不消;青稞之熱,非茶不解”之說。酥油茶是以茶為主料,并配合多種食材混合而成的液體。具體制作方法是:先將磚茶用水久熬成濃汁,加入酥油和鹽,再倒入酥油茶桶,用一根攪棒用力將茶桶上下來回抽打幾十下,攪得油茶交融,然后倒進鍋里加熱,便成了噴香可口的酥油茶。酥油茶是藏族文化的一朵奇葩,也是藏族人民待客、禮儀、祭祀等活動不可或缺的用品,極具民族特色和文化內涵。剛進藏族的漢族朋友,要適應高原環(huán)境,首先要過生活關,其中重要的一條就是能不能喝酥油茶。所以有人說,沒喝過酥油茶就等于沒有去過青藏高原。蒙古族的咸奶茶蒙古族的牧民向來習慣“一日三餐茶”、“一日一頓飯”,其中咸奶茶是蒙古族的飲茶習俗。每日清晨,蒙古族的婦人們首先會煮一鍋咸奶茶來供全家整天享用。蒙古族的咸奶茶以磚茶(青磚茶或黑磚茶)、羊奶(或馬奶)和酥油用鐵鍋煮成,并加鹽調味即可。要熬出一壺醇香誘人的咸奶茶,除茶葉本身的質量好外,水質、火候和茶乳也很重要。一般說來,可口的奶茶并不是奶越多越好,應該是茶乳比例相當,既要有茶的清香,又要有奶的甘醇,二者中的任何一項偏多或偏少味道都不會很好。還有,咸奶茶煮好后,應立即飲用或盛于熱水壺中以備飲用,因為其在鍋內一旦放的時間過長,鍋銹易影響奶茶的色、香、味。蒙古族牧區(qū)有一句俗語是:“寧可一日無食,不可一日無茶”。的確,蒙古族牧民的一天就是從喝奶茶開始的,而這種嗜好在蒙古族是作為一種歷史文化表現延續(xù)至今。在蒙古高原吃早點時,大家一起擁壺而坐,一邊細細品嘗令人怡情沁心的咸奶茶和富有蒙古民族特點的炒米,一邊談心、論世事,直到喝得鼻尖冒出了汗,正是“有茶之家何其美”的景象?;刈宓墓薰薏杌刈逯饕幼≡谖覈拇笪鞅保刈宓墓薰薏枰灾邢碌瘸辞嗑G茶為原料,加水煮制而成。煮茶用的罐子不大,其質地主要用土陶燒制而成。煮茶的過程類似于煎熬中藥的過程。傣族、拉祜族的竹筒香茶竹筒香茶為傣族與拉祜族獨有的一種茶飲料,因其原料細嫩,又名“姑娘茶”,產于云南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的勐海縣。其制法有兩種:一是采摘細嫩的一芽二三葉,經過殺青、揉捻后裝入嫩甜竹筒內;二是將毛尖與糯米一起蒸制,茶葉軟化后倒入竹筒內,茶葉因而具有竹香、米香、茶香三味。我國是茶的故鄉(xiāng),有著幾千年的飲茶文化歷史;我國多民族的特點也造就了各式各樣的飲茶習俗,除了上述飲茶習俗外,還有納西族的龍虎斗、壯族的咸油茶、瑤族的打油茶等,風俗奇特,地域色彩濃烈,為我國的茶飲風情涂上濃濃的一筆,彰顯著中華茶文化的無限魅力。我國少數民族獨具特色的茶俗展播去青藏高原不可不喝的藏族酥油茶。竹香、米香、茶香四溢的傣族、拉祜族竹筒香茶。把茶當中藥煮制而成的回族罐罐茶。一日三餐離不開的蒙古族咸奶茶??绯鰢纭凡枨槎砹_斯:圍著茶炊在飲茶“無茶炊便不能算飲茶”,這是俄羅斯圍著茶炊在飲茶的真實寫照。從古時候起,俄羅斯人民無論貧富貴賤,每個家庭都不會缺少茶炊,而且甚至所有的茶炊不止一個。逢年過節(jié),人們在客廳一角放置一張桌子專門擱置茶炊,甚至會專門為茶炊準備一間茶室。另外,茶炊大多為銅制,每家每戶用完之后都會罩上布套,以保持其光澤。如今的俄羅斯,茶炊已經漸漸被茶壺所取代,而且更多的充當裝飾品或工藝品,只有在重要的節(jié)日,人們才會將茶炊擺放在桌上,圍坐在茶炊旁飲茶,感受節(jié)日的歡愉。美國:激情燃不盡的茶飲料美國的飲茶習慣是由歐洲傳入的,飲茶方式與歐洲有著幾分相似,比較喜歡在茶內加入檸檬、糖及冰塊等搭配調飲,于是獨具美國特色的茶飲料便應運而生。1904年,世界博覽會在美國圣·路易斯舉行。當時正值美國的夏季,酷暑炎炎,整個會場上的茶攤生意蕭條,熱騰騰的茶水實在無法吸引客人。老板在遭受客人的多次拒絕后,無奈之下去隔壁的冰淇淋攤位上要了一塊冰塊,并加到了自己所賣的茶水中,竟吸引了無數參觀者前來品嘗。從此,一個新的飲茶方式、嶄新的茶品——冰茶出現了。隨后冰茶出現了多種口味,可加入糖、果汁等,既可滿口生津,又可留有果香,并可振奮精神。熱帶風情夏威夷海灘上令人激情澎湃的不僅僅是沙灘海浪,還有激情四射的雞尾酒茶。雞尾酒茶,顧名思義,就是在雞尾酒中加入茶水。這一茶水必須是紅茶,而且紅茶必須為高級品種的,湯色要濃艷、滋味要鮮爽,但茶與酒的比例可根據個人口味酌情調配。醇厚濃郁的雞尾酒茶,讓你瞬間醒腦提神,盡情燃燒青春歲月。越南:視覺和味覺共享的玳玳花茶越南與我國廣西相鄰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其飲茶習俗與我國廣西相近。最大的不同乃是其著名的玳玳花茶。玳玳花色白味香,越南人習慣將其曬干,并與茶葉一起沖泡飲用,具有止痛、化痰、解毒等功效。玳玳花沖泡之后,杯中立即綻放一朵朵綠中透白的花蕾,瞬間點亮眼前,喝上一口之后更是芳香馥郁、適口舒心。新加坡:飲茶吃豬排的島國風味新加坡作為一個小島國,在飲茶方面也有自己的特色:邊吃豬排邊飲茶。豬排應選上等的新鮮排骨,茶必須是上等的鐵觀音、水仙等烏龍茶,茶具還得是別致的陶瓷質地的套裝。設想一下,當你坐在雅致的茶館或飯館里,店主端上一碗熱氣騰騰的排骨湯,搭配一碗香噴噴的白米飯、一盤錯落有致的油條,聞一聞宜人的飯菜香,嘗一嘗滑嫩滋味的排骨肉和鮮美可口的鮮湯。填飽肚子的同時,品味茶香茶味,領略茶的雅致和清凈,別樣情懷涌上心頭,別具風味。英國:維多利亞下午茶時代喝下午茶的優(yōu)雅與愜意,如今已不再是英國人的專利?!叭绻惆l(fā)冷,茶會使你溫暖;如果你發(fā)熱,茶會使你涼快;如果你抑郁,茶會使你歡快;如果你激動,茶會使你平靜?!边@是英國前首相威廉·格拉德斯對茶的高度評價。英國的茶文化由中國傳播而來,用舶來品創(chuàng)造了紅茶文化的核心“英國下午茶”。英國下午茶在大英帝國的鼎盛時期——“維多利亞時代”誕生,普遍流行于整個皇宮,并演變?yōu)閸湫碌恼降纳缃环绞?,養(yǎng)成了規(guī)范正統(tǒng)的茶禮儀。英國下午茶的準確時間是下午16:00(即“LowTea”)。英國下午茶的配套茶具比較齊全,樣式精致典雅,并會以蕾絲手工刺繡桌巾或托盤墊作為裝飾,讓人賞心悅目;在茶的選用上,大吉嶺紅茶、伯爵茶是英國人的首選,傳統(tǒng)所用的火藥綠茶或錫蘭茶也會入選;點心則用三層瓷盤盛放,第一層多為三明治,第二層為傳統(tǒng)英式烤餅,第三層則為蛋糕及水果。點心放置如此講究,吃的時候也要遵循從下而上的順序。在服飾上,男士會身穿燕尾服、頭戴高帽、手持雨傘,盡顯紳士風度;女士則穿長袍、戴帽子、盡顯高貴優(yōu)雅。可想而知,在芳香濃郁的古典氛圍下盡情享用極品紅茶和精致點心是何等的閑暇和美妙,這就是英國優(yōu)雅悠閑“紅茶文化”的精髓所在。印度:舔茶的獨特風情“人手一杯茶”的場景在印度隨處可見,其中他們最喜歡將紅茶茶葉切碎加入奶或糖制成奶茶飲用。印度南部飲用此茶的方式比較特別,叫做“拉茶”。在飲用之前,會先從壺中倒出兩杯茶水,并來回地倒來倒去,在空中拉出了一條弧線,以便于奶香和茶香完全釋放出來,故名。印度人喝茶的方式比較奇特,茶湯調制好后,他們不會斟入茶碗或茶杯中,而是倒入盤子中,然后伸出舌頭舔著喝。這種喝茶方式是印度獨特的飲茶風情,被稱為“舔茶”。阿根廷:吸出來的馬黛茶馬黛茶是阿根廷的特產之一,到了阿根廷不喝馬黛茶簡直就是人生一大憾事,其影響力早已波及北美、西歐和日本等國家。茶已經遠近聞名,其飲茶方式也已聞名遐邇。阿根廷人不是在喝茶,而是在“吸茶”。當馬黛茶沖泡好后,一個吸管被沖入茶壺中,一家人或朋友圍坐在一起,一個接一個地傳遞著吸茶,邊吸邊聊,說不完的家常,永不變質的親情和友情。北非:透心涼的薄荷茶北非大部分國家的人們都比較喜歡喝綠茶,但由于所處地理環(huán)境比較特殊,追求清涼是他們的主題,故而在飲用綠茶的同時,他們習慣加入少量的紅糖或冰塊,甚至加入薄荷葉或薄荷汁調制成薄荷茶。這種茶清香甜潤,含在口里立刻融化暑熱,喝下去還能感受到心肺在涼快地顫抖。埃及:甜在心頭的糖茶埃及是重要的茶葉進出口國,那里的國人也比較喜歡喝紅茶,但是他們不習慣在茶水中加入牛奶,而更愿意加入蔗糖。他們會先沖泡茶葉,然后加入大量的白糖,茶與白糖的基本比例是2:3,待白糖充分溶化即可飲用。這杯茶水入口后,立即產生黏糊糊的感覺,這多是由糖分濃度過高導致的。一般人喝上2~3杯就覺得甜膩難耐而沒胃口,但是埃及人卻早已習慣。泰國:非茶似茶的腌茶腌茶是泰國世代相傳的茶餐。泰國喜歡食用腌茶的習俗,似乎與我國云南接壤有一定的關系,因為其制作腌茶的方式與我國云南一些少數民族制作腌茶的方式類似,往往在一年中的多雨季節(jié)腌制。腌茶與其說是一種茶,還不如說是一道菜。他們在食用時習慣加入調料拌勻,隨即入口慢嚼。普蘭:其樂融融合碗茶普蘭是一個身處歐洲北部的民族,那里的人們喜歡飲茶,尤其喜歡一家人邊飲茶邊聊天的熱鬧氣氛。由此,他們總是一家人圍坐在一起,眼前只有一個斟滿茶水的大茶碗,按照從老到小的習俗,全家人依次捧碗喝上一口,猶如接力賽一般傳遞著飲茶。一碗喝完后再斟滿,直至全家人都喝夠了方才結束喝茶。印尼:四季常在的冰茶印度尼西亞將午餐看作是最重要的,酒足飯飽后,印度尼西亞人總愛喝碗涼爽的冰茶,而且春夏秋冬雷打不動。在印度尼西亞,冰茶又被稱為涼茶,通常由紅茶沖泡而成,加入一些糖或其他調味品后放入冰箱冷藏,可隨時享用。第二章喝茶情緣一酌一飲品佳茗,茶飲養(yǎng)身更養(yǎng)心看茶葉的保健功效:愛喝茶不是沒有道理茶是健康飲料、文明飲料,這已是大家的共識。然而茶不僅僅是一種單純飲品,更是非常好的養(yǎng)生飲品。茶葉富含對人體有益的營養(yǎng)成分,對人體健康起著保駕護航的功效,具體表現如下圖所示:茶話會看古人論茶之24大功效解毒、清熱、消暑、止渴生津、清頭目、明目、安神、少睡、祛痰、治痢、通便、利水、下氣、醒酒、消食、延年益壽、益氣力、療饑、療瘡治痿、治心痛、堅齒、祛風解表、祛肥膩及其他。看茶葉的品質:愛喝茶更要選好茶要想泡一壺好茶,首先要選好茶。目前,茶葉種類繁多,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以及飲茶習慣選購茶葉。但是不論根據什么標準來選購茶葉,都必須從其色、香、味、形幾個方面著手,充分調動視覺、嗅覺、觸覺、味覺,以便買到好茶。茶葉的外形雖然不是茶葉品質的決定要素,但是好的外形能使人產生視覺的快感。名優(yōu)茶的外形或渾圓如珍珠,或扁細挺秀像雀舌,或挺直如松針,都會給人一種愉悅的美感??傊?,好的茶葉外形勻凈,無梗、片等其他雜物,色澤油潤鮮活有光澤。嗅干茶,香氣濃郁高長,純鮮,沒有其他異味、煙味、霉味等。選購茶葉除了從外型上觀察之外,還要看茶葉的含水量,這是因為如果茶葉含水量太高則容易變質,所以在購買茶葉時一定要選擇含水量低的茶葉。具體方法可用手直接捻干茶,若呈粉末狀,則比較干燥,可以購買;若只能捻成片狀或片末狀,說明該茶含水量較高,不能長久保存。然而強調泡好茶選好茶葉并不表示茶越貴越好,因為貴的茶葉除了與好品質有直接關聯外,還與其產量、加工難度、購買力等因素有關。一般情況下,等級高的龍井、碧螺春、原產地的大紅袍則大多物稀價高。故而,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根據自己的需求和經濟承受能力合理選購茶葉,不要一味地買貴茶葉,也不要一味地追求品位和檔次,惟有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茶葉。茶葉有優(yōu)劣等級之分,選對茶葉,喝茶才夠品位。看茶葉的儲存之法:茶葉存得好喝著香蘇東坡曾說:“從來佳茗似佳人”。佳茗同佳人一樣嬌貴,只有居住在舒適、高雅的“房間”里,才能保持她獨有的氣質和韻味。一般來講,為佳茗準備的“房間”以錫質、瓷質、深色玻璃瓶為最佳,其次是易拉罐、木盒、竹盒等,塑料袋、紙盒最次。茶葉罐貯存法茶葉罐貯存是常用的貯茶方法。一般家庭少量用茶,用錫罐、鐵罐、深色玻璃瓶或陶質茶葉罐貯存即可。裝有茶葉的茶葉罐必須放置在干燥、陰涼的地方,不可放在陽光下直曬,也不能放置在潮濕、有異味的地方,以免加快茶葉的氧化或陳化速度。用茶葉罐貯存茶葉雖然簡單易行,但存放時間不宜太久。此外,存放茶葉的茶葉罐不宜太大,最好先裝入鋁箔袋中,再放入罐中保存。冰箱貯存法研究發(fā)現,如果溫度控制在5℃以下,保存不“發(fā)酵”或輕“發(fā)酵”茶葉的質量較好。故家庭可以把茶葉用鋁箔袋裝好再放入易拉罐中,然后再在外面套一個干凈的塑料袋扎緊,直接放入冰箱內貯存,并最好避免與其他食物一起冷藏,以免茶葉吸附異味。干燥劑貯存法使用干燥劑,可使茶葉的貯存時間延長至一年左右。但是不同種類的茶葉要選擇不同種類的干燥劑,如貯存綠茶可用塊狀未潮解的石灰,貯存紅茶和花茶可用干燥的木炭。抽氣充氮包裝貯存法抽氣充氮的方法多用于小包裝的茶,選用的包裝材料必須是阻氣性能好的鋁箔或其他復合膜材料,而且茶的含水量要低,確保在5%左右,以免茶葉受潮。具體做法是:將茶葉放入容器內,然后在抽出容器內空氣的同時沖入氮氣,最后迅速密封好。暖水瓶貯存法保溫性能好的暖水瓶、保溫瓶均可用來貯存茶葉,而且效果良好,一般可保持茶葉的色香味一年不變。具體做法是:將散裝的茶葉裝入新的暖水瓶或保溫瓶中,要裝實裝足,盡量減少瓶內空氣的留存量,然后用軟木塞蓋緊,外緣用白蠟涂口密封即可??床灰撕炔璧娜耍簮酆炔璨淮磉m合喝茶喝茶的好處有很多,但并不是說每一個人都適合喝茶,如某些處于特殊生理周期的人群、某些病痛患者等都會受到或多或少的約束而不得已“告別”鐘愛的茶。實屬無奈,但為了身體健康,不適宜喝茶的人還是從今天開始嚴格忌口吧!骨質疏松者長期飲用濃茶易導致鈣的流失,濃茶中的咖啡因會促進尿中鈣的排出,還會抑制腸鈣的吸收,所以骨質疏松者最好不要飲用濃茶水。高熱者濃茶中含有的茶堿易使人體體溫升高,又因為茶有利尿功效,故飲茶易降低某些解熱藥的藥效,故高熱者不宜飲用。長期服藥者茶葉中的鞣質、茶堿大多會與藥物發(fā)生生化反應,比如,催眠鎮(zhèn)靜藥物、補鐵制劑、含蛋白質的藥物等中的某些成分易與茶多酚發(fā)生反應而生成沉淀物質,從而嚴重影響藥效。麻黃、鉤藤、黃連等中藥材也不宜與茶水混飲,以免影響藥效而損害健康。神經衰弱者茶葉中含有大量的咖啡因,據有關研究報道,1杯濃茶中含有的咖啡因高達100毫克,會大大提高人體大腦的興奮狀態(tài)、血流也會加快,心跳跟著加速,易導致失眠或難以入睡等癥狀,神經衰弱患者尤其不宜飲用茶水。潰瘍患者茶會刺激胃酸分泌,增加潰瘍面的刺激,從而使病情惡化,故潰瘍患者不宜飲茶。但是輕微的潰瘍患者可以在服藥2小時后飲用淡茶,或者在紅茶中加入適量糖或牛奶,起到消炎和保護胃黏膜的作用。泌尿結石患者茶葉所含的草酸多,而尿道結石的組成中大多為草酸鈣結晶,故泌尿結石患者不宜從茶水中吸收更多的草酸,以免其刺激尿路中草酸鈣的生長而使病情加重。孕婦茶葉中含有鞣酸,易與食物中的鐵元素結合生成一種不易被人體吸收的復合物。孕婦若飲用茶水,尤其是濃茶時,則易導致妊娠貧血癥狀的出現,胎寶寶也會因此出現先天性缺鐵性貧血癥狀。兒童茶葉中含有大量的鞣酸,易與人體內的鈣、鐵、鋅等微量元素結合形成不溶性物質,從而阻礙兒童對這些物質的消化和吸收,并嚴重干擾胃腸道對蛋白質和脂肪的吸收和利用,不利于兒童的成長發(fā)育。看不宜飲用的茶:茶雖好,可不要貪杯沖泡好的茶湯稍涼后即可飲用,切忌久泡和隔夜。清茶一盞在唇邊徘徊,猶豫不絕地選擇該不該入口,因為并不是每一種茶都適宜飲用,有以下8種茶不適宜飲用。濃茶濃茶中咖啡因、茶堿的含量相對較高,對人體的刺激性更強,飲用后往往會導致頭痛、失眠、眼花、耳鳴、腸胃不適等癥狀,甚至還會使人產生嘔吐、惡心等不適。燙茶茶水不宜冷飲,也不宜過熱飲用。因為飲茶過熱,往往會使口腔、食管、喉嚨、胃黏膜等產生一定的傷害,嚴重者還會導致食管癌。一般情況下,喝茶的最佳溫度應保持在60℃~70℃之間。隔夜茶隔夜茶有被一些微生物污染的可能性。同時,茶泡的時間長了,一些致癌物質和殘留的農藥也更容易被泡出來。另外,有些隔夜茶已經變味,極其影響口感,故不適宜飲用。頭遍茶有些產區(qū)的茶葉在栽培與加工制造的過程中往往會受到農藥等有害物質的污染,茶葉表面終究還是會有一定的殘留,故頭遍茶應棄之不喝。串味茶茶葉保存不完善,一旦散發(fā)出一些異味,如油漆味、樟腦味,則多半說明這些茶串味有毒,千萬不可隨意飲用。焦微茶炒制過火的茶葉即為焦微茶,營養(yǎng)在炒制過程中容易流失,味道也不太好。冷茶冷茶即茶水變冷,有滯寒、聚痰等危害,對健康不利,故專家不建議飲冷茶。久泡茶茶葉沖泡時間過久,大多會產生對人體有害的物質,故久泡茶不宜飲用??床韬炔瑁焊鶕栊?、體質選擇茶近年來,不少專家紛紛提出這樣一個觀點:根據茶性和體質來選擇適合自己的茶。我國的茶葉主要分為綠茶、紅茶、黃茶、烏龍茶、白茶和黑茶6大類,每一類茶的茶性各有不同,對人體的影響也大不相同,故適宜的體質也不同。那么,如何根據體質來正確選擇真正屬于自己的茶品呢?人體有寒、熱兩種大范圍的體質之別,而茶在制造工藝上的差別導致茶葉有涼性及溫性的差別,故體質不同的人所對應的最佳茶品也是不同的。一般來說,燥熱體質者適宜飲用涼性茶,而虛寒體質者適宜選用溫性茶。具體表現為:對于內火旺,日常生活中比較容易上火的人以及一些有抽煙喝酒習慣的人來說,比較適宜喝涼性茶;而腸胃虛寒,容易產生腹瀉、便溏者以及體質虛弱者,則適宜喝溫性茶。那么,你究竟適合喝哪類茶呢?不妨根據茶的性味特性來合理選擇!六大茶類性味特征圖示。上圖表現了茶性的漸變與徹變。其中,綠茶最大限度地保持了茶的本質屬性,而紅茶則徹底改變了茶的基本屬性,其他茶類則通過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程度上改變了茶的屬性。這六大茶類正是為了讓人們適應自身體質而產生的。另外,人們?yōu)榱素S富茶類飲品,還將6大基本茶類進行了再加工,而再加工茶的茶性與加工前的茶性大體一致,如茉莉花茶是由綠茶加工而成的,故茶性與烘青綠茶相同,但茉莉花的加入增強了其療效。茶性對于人們正確選擇茶品、正確飲用茶湯有著積極的作用,了解茶性是以茶養(yǎng)生的基礎,惟有了解茶性才能做到順應茶性而駕馭好茶性,從而更好地為人類健康服務。因人選茶:找到適合每個人喝的茶品茶主體“人”具有特殊性,茶的最大功效如何發(fā)揮出來,這也是由身為主角的你來決定的。惟有選擇適合自己的茶才是最好的茶,也只有這樣,茶的功效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展現。特別的你該如何找到適合自己喝的茶呢?看大觀園男女老少喝茶:喝茶與年齡有關賈母道:“我們才都吃了酒肉,你這里頭有菩薩,沖了罪過.我們這里坐坐,把你的好茶拿來,我們吃一杯就去了?!泵钣衤犃?,忙去烹了茶來.寶玉留神看她是怎么行事.只見妙玉親自捧了一個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龍獻壽的小茶盤,里面放一個成窯五彩小蓋鐘,捧與賈母.賈母道:“我不吃六安茶?!泵钣裥φf:“知道.這是老君眉?!薄都t樓夢·第41回賈寶玉品茶櫳翠庵劉姥姥醉臥怡紅院》賈母:不喜歡吃六安茶(注:不是“六安瓜片”,而是六安地區(qū)制作較粗的綠茶),但對妙玉奉上的“老君眉”(紅茶或白茶的一種)甚是喜歡。六安茶品質上乘,但不適合老年人飲用。寶玉說:“平日此時他已睡了,今日因吃了面,怕停食,所以多玩一回。”林之孝家的又向襲人等笑說:“該悶些普洱茶喝?!币u人、晴雯二人忙說:“悶了一茶缸子女兒茶,已經喝過兩碗了。大娘也嘗一碗,都是現成的。”——《紅樓夢·第63回壽怡紅群芳開夜宴死金丹獨艷理親喪》寶玉:“女兒紅”與普洱茶應為一物,有利于促進消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Unit 9 What's your hobby 說課稿(說課稿)-2024-2025學年湘少版(三起)英語五年級上冊
- Unit 3 What Would you like(說課稿)-2024-2025學年人教PEP版英語五年級上冊
- 2023九年級數學上冊 第六章 反比例函數1 反比例函數說課稿 (新版)北師大版
- 10《爬山虎的腳》說課稿-2024-2025學年語文四年級上冊統(tǒng)編版
- 2023三年級英語下冊 Unit 2 Animals at the Zoo Lesson 8 Tigers and Bears說課稿 冀教版(三起)
- 2025民間個人借款合同書范文
- 2024-2025學年高一歷史第13周 6.2卓爾不群的雅典說課稿
- 2025常年法律顧問合同
- 19《一只窩囊的大老虎》第二課時(說課稿)-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語文四年級上冊001
- 2025獨家經銷合同范本
- 2024年全國職業(yè)院校技能大賽(礦井災害應急救援賽項)考試題庫(含答案)
- 2025江蘇南京市金陵飯店股份限公司招聘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公共政策分析 課件匯 陳振明 第0-9章 導論、緒論:政策科學的“研究綱領”- 政策監(jiān)控
- C語言程序設計 教案
- 2025年牛津譯林版英語七年級下冊全冊單元重點知識點與語法匯編
- 《小學作文指導》課件
- 小學六年級數學方程應用題100道及答案解析
- 2025新譯林版英語七年級下單詞表
- 海洋工程設備保溫保冷方案
- 文藝演出排練指導服務合同
- 人教版(2024新版)一年級上冊數學第一單元《數學游戲》單元整體教學設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