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外消防管施工專項方案_第1頁
室外消防管施工專項方案_第2頁
室外消防管施工專項方案_第3頁
室外消防管施工專項方案_第4頁
室外消防管施工專項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室外消防管道專項施工方案工程名稱:龍湖·蘇地2013-G-18號地塊(四號地塊)項目施工單位:江蘇省工業(yè)設備安裝有限公司2016年6月一、工程概況1.本工程為蘇州龍湖四期項目,項目位于蘇州新區(qū)塔園路西、獅山路北,消防給水接自市政給水,一路接自北側市政道路,消防給水管管徑DN200;另一路接自東側市政道路,消防給水管管徑DN200。室外消防管成環(huán)狀布置,沿建筑周邊按距離設室外消火栓室外消火栓管道接受球墨鑄鐵管,膠圈承插式柔性連接,室外水泵接合器管道接受熱鍍鋅鋼管,三油兩布防腐,卡箍連接。2.施工平面布置圖二、施工工藝1.球墨鑄鐵管安裝(膠圈接口)的工藝流程2.溝槽開挖(1)溝槽開挖前工作開槽前要細致調(diào)查了解地上地下障礙物,以便開槽時實行妥當加固愛惜措施,依據(jù)業(yè)主方供應的現(xiàn)況地下管線圖和我公司的現(xiàn)場調(diào)查,統(tǒng)計出現(xiàn)況地下管線狀況,實行有效措施加以愛惜。(2)溝槽開挖形式依據(jù)設計圖中設計管道的規(guī)格及埋置深度以及規(guī)范要求來確定溝槽開挖的形式。1)槽幫坡度的確定:槽深h<3.0米時,槽幫坡度i為1:0.33;2)槽底工作面的確定:管道一側工作面寬度狀況詳見下表:管道結構外徑D1管道一側的工作面b1金屬管道D1≤500300

3)溝槽斷面形式(見下圖)

溝槽開挖斷面(3)開挖方法1)土方開挖接受機械開挖,槽底預留20cm由人工清底。開挖過程中嚴禁超挖,以防擾動地基。對于有地下障礙物(現(xiàn)況管纜)的地段由人工開挖,嚴禁破壞。2)溝槽開挖盡量按先深后淺依次進行,以利排水。3)挖槽土方處置,挖掘土方不準落地,隨挖隨裝車運往渣地,現(xiàn)場不允許堆放土方。4)開槽后剛好約請各有關人員驗槽,槽底合格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如遇槽底土基不符合設計要求,剛好和設計、監(jiān)理單位及地勘部門聯(lián)系,共同探討基底處理措施,方可進行下道工序。3.下管在溝槽檢底后,經(jīng)核對管節(jié)、管件位置無誤后立刻下管。下管時留意承口方向保持和管道安裝方向一樣,同時在各接口處掏挖工作坑,工作坑大小為便利管道撞口安裝為宜。4.清理承口清刷承口,鏟去全部粘結物,如砂子、泥土和松散土涂層及可能污染水質、劃破膠圈的附著物。5.清理膠圈,上膠圈(1)將膠圈清理干凈,上膠圈時,使膠圈彎成心形或花形放在承口槽內(nèi)就位,并用手壓實,確保各個部位不翹不扭。膠圈存放留意避光,不要疊合擠壓,長期貯存在盒子里面,或用其他東西罩上。(2)細致地將承口內(nèi)腔及插口端外表面的泥砂及其它異物清理干凈。用棉紗或布片、鋼絲刷、彎頭起子將承口細致清理干凈(見圖6)。用刮刀、鋼絲刷及棉紗將插口清洗干凈(見圖7)。(3)上膠圈:1)將膠圈清理干凈,然后捏成心臟形或“8”2)照圖將橡膠圈放進承口端(見圖9)。3)拉起膠圈對稱的一面,然后同時擠壓,將膠圈壓到位(見圖10)。4)檢查膠圈是否到位,若到位則抹上潤滑劑(如濃皂水),若不到位則重新安裝。5)在距離端面100~110mm插口外表面涂上潤滑劑(如濃皂水)。油類對橡膠圈有不良影響,應確定禁止運用油類物質潤滑。6)調(diào)整球墨鑄鐵管的水平位置,進行校正,移動插口,將前端少許插入承口內(nèi)。插入管應盡量懸空,溝壁、溝底的石塊等有礙插入的東西要清除。7)將管拉入,在拉管進程中,應留意使插入管保持平直,防止插入管另一端上翹或發(fā)生其他偏移(見圖12、13)。8)插口處劃有二條標記線,拉入到已看不見第一條線,而只望見其次條線的位置為止(見下圖16、17)。接合完畢后,必要時用塞尺檢查橡膠圈是否在正常位置。管子安裝不志向時,應將管子分別后,再重新安裝。6.清理插口表面插口端是圓角并有確定錐度,在膠圈內(nèi)表面和插口外表涂刷潤滑劑(洗滌靈),潤滑劑勻整刷在承口內(nèi)已安裝好的橡膠圈表面,在插口外表面刷潤滑劑刷到插口坡口處。7.接口插口對承口找正,支立三角架,掛手扳葫蘆,套鋼絲繩,扳動手扳葫蘆,使插口裝入承口。并留意撞口確定要撞到白線的位置,保證角度≯3度。8.檢查第一節(jié)管和其次節(jié)管安裝要精確,管子承口朝來水方向。安完第一節(jié)管后,用鋼絲繩和手板葫蘆將它鎖住,以防止脫口。安裝后,檢查插口推入承口的位置是否符合要求,用探尺插入承插口間隙中檢查膠圈位置是否正確,并檢查膠圈是否撞勻。9.安裝留意事項(1)管子須要截短時,插口端加工成坡口形態(tài),割管必需用球墨鑄鐵管專用切割機,嚴禁接受氣焊。(2)上膠圈之前留意,不能把潤滑劑刷在承口內(nèi)表面,不然會導致接口失敗。10.井室及支墩施工(1)井室現(xiàn)澆井室施工前應按設計圖紙位置放線定位,并經(jīng)監(jiān)理工程師確認后,依據(jù)設計標高及尺寸進行施工。井室所用砂石料、鋼筋、混凝土等材料必需現(xiàn)場取樣經(jīng)過試驗室檢測合格后方可投入運用。井蓋按市政要求接受自調(diào)式防沉降球墨鑄鐵井蓋,對已安裝的設備實行必要的愛惜措施。井室施工允許偏差應符合下表的規(guī)定。井室允許偏差項目允許偏差(mm)井身尺寸長度、寬度±20直徑±20井蓋和路面高程差非路面±20路面±5井底高程D≤1000±10D>1000±15(2)支墩管道及管道附件的支墩應按設計要求及《給水排水標準圖集》03SS505、《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GB50268-2008)施工。支墩應在堅實的地基上修筑。當無原狀土做后背墻時,應實行措施保證支墩在受力作用下,不致破壞管道接口。管道支墩應在管道接口做完,管道位置固定后修筑。11.溝槽回填(1)管道安裝完畢,管底至管頂10cm處一律接受回填撼砂工藝回填;(2)管道兩側回填高差不超過20cm。(3)回填分層進行。管道兩側和管頂以上20cm用木夯夯實,每層虛鋪厚度不大于20cm。(4)分段回填時,相鄰兩段接茬呈階梯形。(5)各類井室四周的回填,應和管道溝槽回填同時進行;當不便同時進行時,應留臺階形接茬。井室四周回填壓實時應沿井室中心對稱進行,不得漏夯。回填材料壓實后應和井外壁緊貼。新建管道和其它管道交叉部位的回填應符合要求的壓實度,并應使回填材料和被支撐管道結合緊密。各類井室回填填土的壓實度不低于95%。(6)回填壓實度標準:胸腔部分≥95%管頂以上50cm范圍內(nèi)≥85%其余部位≥90%路面以下部分符合道路專業(yè)要求(見下圖)溝槽回填

12.水壓試驗(1)因現(xiàn)場施工環(huán)境限制,本工程進行水壓試驗接受分段試壓,管道試壓前對后背、支墩、接口、盲板、排氣閥等都應規(guī)定專人負責檢查,并明確規(guī)定發(fā)覺問題時的聯(lián)絡信號。(2)管道接口完成后,用短管甲、短管乙及盲板將試壓管段兩端及三通處封閉,試壓管段除接口外填土至管頂以上50cm并夯實。做好后背及閘門、三通等管件加固。由低點進水,高點排氣,注滿水后浸泡24小時后,在試驗壓力下10min降壓不大于0.05Mpa時,為合格。(3)水壓試驗應逐步升壓,.每次升壓以0.2Mpa為宜,每次升壓以后,穩(wěn)壓檢查沒有問題時再接著升壓。(4)水壓試驗時,后背、支撐、管端等旁邊不得站人,檢查應在停止升壓時進行。13.沖洗(1)管道沖洗前應制定沖洗方案,管道沖洗時流量不應小于設計流量或不小于1.5m/s的流速。沖洗時應連續(xù)進行,當排出口的水色透亮度和入口處目測一樣時即為合格。(2)沖洗時間應支配在用水量較小、水壓偏高的夜間進行。選好排放地點,確保排水線路暢通,排水管截面不得小于被沖洗管的1/2。14.碰頭(1)碰頭前和管理單位聯(lián)系,取得協(xié)作,確定勾頭位置,施工支配,須要停水接管必需事先商定精確時間并嚴格執(zhí)行。(2)挖工作坑、集水坑,做好支撐、防護欄桿,并配備優(yōu)質水泵抽水。(3)碰頭時,舊管中存水流入集水坑,隨即解除。在新裝閘門和舊管之間的各種管件必需經(jīng)過消毒方可安裝。15.質量標準(1)檢查井允許偏差表序號項目允許偏差(mm)1井室尺寸長、寬、直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