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辨證論治基礎演示文稿_第1頁
第二篇辨證論治基礎演示文稿_第2頁
第二篇辨證論治基礎演示文稿_第3頁
第二篇辨證論治基礎演示文稿_第4頁
第二篇辨證論治基礎演示文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篇辨證論治基礎演示文稿現在是1頁\一共有104頁\編輯于星期四優(yōu)選第二篇辨證論治基礎現在是2頁\一共有104頁\編輯于星期四辨證論治即辯證施治,包括辯證和論治兩個環(huán)節(jié),指的是中醫(yī)學診治疾病的過程。是中醫(yī)的特色之一,也是對中醫(yī)理、法、方、藥等整個診療體系的概括?,F在是3頁\一共有104頁\編輯于星期四辯證——即分析、辨認征候,也就是在中醫(yī)學理論的指導下,對“四診”(望、聞、問、切)所獲得的臨床資料進行綜合分析、歸納,從而認識疾病的部位、原因、性質以及發(fā)展趨勢,并對疾病當前病理本質作出判斷,且概括出具體證名的診斷過程。即認識證候的過程。論治——根據辯證所得結果,確立相應的治療原則與方法?,F在是4頁\一共有104頁\編輯于星期四癥、證、證候、病的概念及比較癥:指疾病所反映出來的單個癥狀或體征,是機體有了病變的客觀表現,是判斷病種,辨別證候的主要依據,是疾病的外在現象,而不是病變的本質。證:是中醫(yī)學特有概念,是對疾病過程中所處一定階段的病位、病因、病性及病勢等所作的病理性概括,是對致病因素與機體反應性兩方面情況的綜合,是對疾病當前本質所作的結論?,F在是5頁\一共有104頁\編輯于星期四?。撼V妇唧w的病名,是對某疾病全過程的特點(如病因,主要臨床表現)與規(guī)律(如演變趨勢)所作的病理性概括。如感冒、痢疾、腹瀉、麻疹等辨?。褐嗅t(yī)臨床上,根據疾病的主要表現,對照各病的概念與特征,從而確定疾病病名的診斷過程?,F在是6頁\一共有104頁\編輯于星期四證候:每個證所表現的具有內在聯系的癥狀、體征,即征候為證的外侯。臨床較為常見、典型、證名規(guī)范的證,可稱為證型。此外,證候還富有“火候”之意,即指示病情發(fā)展的階段性和傳變趨勢。如痰熱壅肺證、肝郁脾虛證、腎陰虛證、衛(wèi)分證等,可稱為證。而膀胱濕熱、瘀阻腦絡等,習慣上常稱為征候。

現在是7頁\一共有104頁\編輯于星期四比較“癥”是一種表現于的現象;“證”是以癥為主要依據,通過思維活動,對疾病當前的本質所作的判斷。必須指出的是,中醫(yī)歷史上“證”可以指疾病現象的癥,以可以指疾病本質的證。相應的“辨證”既可理解為對癥的辨識,分析其原因性質,也可理解為是對疾病本質進行分析判斷。現在是8頁\一共有104頁\編輯于星期四“病”是疾病全過程的概括,常以病程始終的主要病征而命名,且病名要求病位,病性的內容完整。病案——是臨床有關診療等情況的書面記錄。現在是9頁\一共有104頁\編輯于星期四辨證論治的過程四診疾病征候治則方藥癥狀、病情綜合、分析、判斷確定相應的治療原則擬出具體治法現在是10頁\一共有104頁\編輯于星期四第六章診法概述現在是11頁\一共有104頁\編輯于星期四診法中醫(yī)臨床診察,收集病情的方法。具體是指醫(yī)生臨證,調查病史,了解病情,收集癥狀,檢查體征,為辨別證候,判斷病情,收集資料,提供證據的操作方法和手段?,F在是12頁\一共有104頁\編輯于星期四內容望、聞、問、切“四診合參”。即:醫(yī)生從望、聞、問、切等不同的角度對病史、病情、病狀、機體內外環(huán)境等進行全面地觀察,詳細地調查和周密的檢查的高度概括,再作出正確的判斷。重在四診合參。四診之中,察口色和切脈是中(獸)醫(yī)診斷學的特色?,F在是13頁\一共有104頁\編輯于星期四望診:察看神、色、形、態(tài)、舌象以及排出物等,發(fā)現異常表現,以了解病情聞診:通過聽聲音、呼吸以及嗅發(fā)出的異常氣味,以辨別病情問診:詢問病人有關疾病的情況,病人的自覺癥狀,從而了解病者的各種病態(tài)感覺和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診療等情況切診:通過切脈和觸按機體有關部位,測知脈象變化及有關異常征象,以了解病體的變化情況現在是14頁\一共有104頁\編輯于星期四診法:中醫(yī)臨床診察收集病情的方法診?。阂喾Q辯病,即對疾病的病種作出判斷,得出病名的診斷相關的概念現在是15頁\一共有104頁\編輯于星期四內外相互感應認識論局部與整體特定關系論診法的原理現在是16頁\一共有104頁\編輯于星期四思外揣內見微知著診法的應用以常達變現在是17頁\一共有104頁\編輯于星期四病證結合診法合參整體審察中醫(yī)診斷的基本原則現在是18頁\一共有104頁\編輯于星期四第一節(jié)望診現在是19頁\一共有104頁\編輯于星期四概念就是運用視覺有目的地觀察患畜全身和局部的一切神色形態(tài)、局部表現,舌象、分泌物和排泄物色質的變化,以診察病情的方法?,F在是20頁\一共有104頁\編輯于星期四注意事項應在充足的天然光線下進行要充分暴露受檢部位必須熟悉各部位組織的正常表現和生理特點運用整體觀念進行分析必要時還需結合動態(tài)觀察四診合參現在是21頁\一共有104頁\編輯于星期四主要內容望全身望局部察口色現在是22頁\一共有104頁\編輯于星期四望全身精神形態(tài)皮毛動態(tài)現在是23頁\一共有104頁\編輯于星期四望神概念:望神是通過觀察機體生命活動的整體表現來判斷病情的方法原理:神與精、氣的關系密切,三者盛則同盛,衰則同衰。內容:兩目、神情、氣色和體態(tài)現在是24頁\一共有104頁\編輯于星期四得神:即有神氣之意,又稱“有神”少神:即神氣不足失神:是神氣喪失之意,又稱為無神,是精虧神衰或邪盛神亂的重病表現,可見于久病虛證和邪實病人假神:重危時的精神暫時“好轉”的現象,稱為“殘燈復明”“回光返照”。常見的幾種異常現在是25頁\一共有104頁\編輯于星期四重視診察是的第一印象做到神形合參望神的注意事項抓住重要癥狀和體征注意假神與重病好轉的區(qū)別現在是26頁\一共有104頁\編輯于星期四望局部診目診耳診鼻診口唇與咽喉診頸項、軀干、四肢

診舌現在是27頁\一共有104頁\編輯于星期四診目目為肝之竅,心之使?!拔迮K六腑之精氣皆上注于目為之精”。故目與五臟六腑皆有聯系,而與心、肝、腎的關系最為密切。臟腑在目部相關部位的主要反映表現,歷代醫(yī)家在《靈樞》基礎上發(fā)展產生了“五輪學說”?,F在是28頁\一共有104頁\編輯于星期四五輪學說血輪:兩眥血絡屬心,用于診心病風輪:黑睛屬肝,用診肝病氣輪:白睛屬肺,可候肺疾水輪:瞳人屬腎,可候腎病肉輪:眼瞼屬脾,可候脾病現在是29頁\一共有104頁\編輯于星期四診目目神目形目態(tài)視覺其他目色現在是30頁\一共有104頁\編輯于星期四目神眼睛黑白分明而晶亮,精采內含,神光充沛,視物清晰,是眼有神,雖病易治。白睛暗濁,黑睛色滯,失卻精采,浮光暴露,視物模糊,是眼無神,病屬難治?,F在是31頁\一共有104頁\編輯于星期四目瞼:上下眼睛交合處淡白血虛鮮紅屬火目形現在是32頁\一共有104頁\編輯于星期四耳為腎之外竅,十二經脈皆連于耳。手足少陽經脈布于耳,手足太陽經和足陽明經也分布于耳或耳的周圍,故耳為“宗脈之所聚”。耳與全身均有聯系,在耳廓上有全身臟器和肢體的反應點,而尤與腎、膽關系密切,所以望耳可以診察腎、膽和全身的病變。主要考慮耳形,耳的運動狀況,分泌物,感覺,聽力等方面進行檢查。

診耳現在是33頁\一共有104頁\編輯于星期四診鼻鼻居面部中央,為肺之外竅,足陽明經分布于鼻旁,鼻上和鼻周圍有各臟腑的相應部位(“五臟次于中央,六腑挾其兩側”),故內經對望鼻非常重視,認為“五色獨決于明堂”。望鼻不僅可以診察肺和脾胃的病變,而且還可以判斷臟腑的虛實、胃氣的盛衰、病情的輕重和預后。主要從鼻的形態(tài),分泌物,嗅覺、張縮等方面檢查。特別注意鼻鏡或鼻盤上的汗珠現在是34頁\一共有104頁\編輯于星期四診口唇、齒齦與咽喉現在是35頁\一共有104頁\編輯于星期四斑:指痰病過程中皮膚上出現紅色或紫紅色點狀或片狀。疹:指皮膚表面出現細小如粟粒樣,高出皮面色紅或淡,視之有形,摸之礙手的各種疼性疾病,常見的麻疹風疹,癮疹。痘:指皮膚起皰,形似豆粒伴有外感證候,稱為豆皰。有天花和水痘。白瘤:是皮膚上出現的一種白色小顆粒,晶瑩如粟,高出皮膚,擦破流水,多因汗出不徹底所致。診頸項、軀干、四肢現在是36頁\一共有104頁\編輯于星期四癰:紅腫高大,根盤緊束,伴有高熱、疼痛。屬陽證,為急性化膿性疾病。

腫:漫腫無頭,膚色不變,熱勢不甚、疼痛較輕,潰后膿稀薄,或流清稀水漿,久不收口,屬陰證,為下部慢性化膿性疾病。疔:為頂小根深,發(fā)病急速的外科疾患。毒:為淺表的化膿性疾患,形小而圓,紅腫熱痛不甚,膿漬即愈?,F在是37頁\一共有104頁\編輯于星期四診呼吸、飲食診呼吸:肺主氣,司呼吸,故呼吸異常往往與肺有關,常見于各種肺經疾病。同時也應注意導致氣機宣降失常的各種致病原因所導致的呼吸的變化。飲食:飲食欲、飲食量、采食動物和吞咽、咀嚼等情況,還應注意反芻情況?,F在是38頁\一共有104頁\編輯于星期四診舌舌診又叫望舌,早在《黃帝內經》和《傷寒雜病論》中,就有望舌的記載。診舌是通過觀察舌象,了解機體生理功能和病理變化的診察方法,是望診的一個重要方面,是中醫(yī)診法的特色之一。現在是39頁\一共有104頁\編輯于星期四舌與臟腑的聯系,舌屬于口腔中,與消化道、呼吸道直接相通,胃氣上游而產生薄苔,所以胃腸道出現疾病,肺系感受外邪,無論寒邪、熱邪、痰飲、穢濁都會很快反映到舌上?!靶拈_竅于舌”,“脾開竅于口”在經絡方面,心經的別絡“系舌本”,脾經“連舌本,散舌下”,腎經“挾舌本”,肝經“絡于舌本”,膀胱之經筋“結于舌下”,三焦之經筋“系于舌本”。舌診的原理現在是40頁\一共有104頁\編輯于星期四舌面定位舌尖(舌體前端)候心肺舌中(舌體中部)候脾胃舌邊(舌體兩邊)候肝膽舌根(舌體后部,人字形界溝之前)候腎?,F在是41頁\一共有104頁\編輯于星期四順序:先舌尖、再舌中舌側、再舌根先舌體的色質,再看舌苔。手段:刮舌法、揩舌法。舌診的方法在自然光下,伸舌應自然,飲食或藥物會影響,注意口腔對舌象的影響。注意事項望舌質和望舌苔。望舌質:分望舌神、望舌色、望舌形、望舌態(tài)。望舌苔又分為望苔質和苔色。舌診項目現在是42頁\一共有104頁\編輯于星期四正常舌質:淡紅明潤,大小適中,活動自如。淡紅明潤:介于淡白舌與紅舌之間。以紅色為主,白色為次。明潤指有光澤。大小適中:指與口腔大小成黃金分割,不胖不廋,比例合適?;顒幼匀纾荷炜s自如,柔軟靈活。正常舌苔:薄白均勻,干濕適中。正常舌象現在是43頁\一共有104頁\編輯于星期四年齡因素體質和稟賦因素舌象的生理變異性別氣候因素現在是44頁\一共有104頁\編輯于星期四口津舌為血脈豐富的肌肉組織,有賴氣血的濡養(yǎng)和津液的滋潤,舌體的形質和舌色與氣血的盈虧和運行狀態(tài)有關,舌苔和舌體的潤燥與津液的多少有關。中醫(yī)認為唾為腎液,涎為脾液,為津液的一部分,其生成、輸布離不開臟腑功能,尤其與腎、脾胃等臟腑密切相關,所以通過觀察舌體的潤燥,可以判斷體內津液的盈虧及邪熱的輕重?,F在是45頁\一共有104頁\編輯于星期四第二節(jié)聞診現在是46頁\一共有104頁\編輯于星期四概述概念:通過聽聲音和嗅氣味來診斷疾病的方法。主要內容:聽聲音包括叫聲、呼吸、咳嗽、嘔吐、腸鳴等各種聲響。嗅氣味包括嗅病體發(fā)出的異常氣味、排出物的氣味及病室的氣味?,F在是47頁\一共有104頁\編輯于星期四正常為洪亮而有節(jié)律的各種叫聲。在疾病過程中,叫聲的宏微高低常有變化——與機體的陰陽平衡、正氣盛衰、病勢輕重有關。一般來說:聲音高亢洪亮有力,聲音連續(xù)者,多屬陽證、實證、熱證。是陽盛氣實,機能亢奮的表現。聲音低微細弱,懶言,聲音斷續(xù),或前重后輕,多屬陰證、虛證、寒證,多為稟賦不足,氣血虛損所致。叫聲現在是48頁\一共有104頁\編輯于星期四正常為呼吸平和、均勻通暢以及氣息較弱,不易聽到呼吸音。病態(tài)呼吸常見有喘、哮、短氣、少氣。喘:呼吸困難,短促急迫的癥狀。甚則鼻翼煽動,張口抬肩,不能平臥。其發(fā)病常與肺腎有關。

哮:呼吸急促似喘,喉間有哮鳴音的癥狀。哮喘:痰阻氣道,氣過痰聲。喘不兼哮,但哮必兼喘,喘以氣息急迫、呼吸困難為主,哮以喉間哮鳴聲為特征。呼吸現在是49頁\一共有104頁\編輯于星期四短氣:呼吸氣急而短促,短氣不足以息,數而不相接續(xù)。似喘而不抬肩,呼吸雖急而無痰聲的癥狀。少氣:氣微,呼吸微弱虛怯聲低,氣少不足以息,言語無力的癥狀。

屬諸虛勞損證,多為內傷久病體虛或肺腎氣虛所致。少氣與短氣的區(qū)別:“短氣者,氣短不能續(xù)息也;少氣者,氣少而不能成形也”少氣呼吸比較自然,是靜而無聲,以氣少不足以息,聲低不足以聽為主要臨床表現;短氣呼吸粗而勉強,氣若有所窒,臨床以呼吸急而短促,不相接續(xù)為特點。少氣純屬虛證,短氣則有虛有實。現在是50頁\一共有104頁\編輯于星期四注意:有痰有聲的咳嗽一定不能先鎮(zhèn)咳,應先祛痰,咳為保護性的機制??人杂新暉o痰謂之咳有痰無聲謂之嗽有痰有聲謂之咳嗽健康家畜不咳嗽。咳嗽為肺失肅降,肺氣上逆的一種表現?,F在是51頁\一共有104頁\編輯于星期四嘔、吐、干嘔皆為胃氣失于和降所致嘔吐有物有聲為嘔吐有物無聲為吐有聲無物為干嘔現在是52頁\一共有104頁\編輯于星期四小腸音如流水聲,大腸音如遠方雷聲,均有一定的節(jié)律。腸音增強或亢進,甚至距患畜有一定距離即可聽到,稱為腸鳴如雷,多屬腸中虛寒,見于冷痛、冷腸泄瀉等證。腸音減弱或寂然無聲,多為胃腸滯塞不通,見于胃腸積滯、便密或結癥等。在疾病過程中,腸音的變化也可幫助診斷病勢的進退。腸鳴現在是53頁\一共有104頁\編輯于星期四嗅氣味是用嗅覺來辨別家畜呼出的氣體及各種分泌物、排泄物的氣味,借以診斷疾病的方法。包括口氣、鼻氣及痰涕、膿、糞、尿的氣味。各種病證分別歸屬于各種臟腑經病。

嗅氣味可以了解疾病情況,一般氣味酸腐臭穢者,多屬實熱,微有腥臭者,多屬虛寒?,F在是54頁\一共有104頁\編輯于星期四嗅氣味正常人呼吸或講話時,口中無異常氣味散出,口中散發(fā)臭氣者,稱為口臭,多與口腔不潔、齲齒或消化不良有關??诔鏊岢魵猓槭秤徽?,脘腹脹滿者,多屬胃腸積滯;口出臭穢氣者,多屬胃熱;口氣腐臭,或兼咳吐濃血者,多為內有潰腐膿瘍;若臭穢難聞,牙齦腐爛者為牙疳,現在是55頁\一共有104頁\編輯于星期四第三節(jié)問診現在是56頁\一共有104頁\編輯于星期四概念通過與畜主進行有目的的交談,了解疾病的起始、發(fā)展及治療經過,現在癥狀和其他與疾病有關的情況,以診察疾病的方法。現在是57頁\一共有104頁\編輯于星期四主要內容一般內容現病史既往病史及胎產情況飼養(yǎng)管理和使役情況病畜來源和疫病流行情況主訴族病史現在是58頁\一共有104頁\編輯于星期四1、注意問診的內容、次序。2、在問診前有一個擬診的過程。3、注意循循善誘,不可暗示提問。4、既要抓住重點,又要了解一般。5、詢問通俗易懂,切記醫(yī)學術語。6、危證扼要詢問,迅速投入搶救。問診的注意事項現在是59頁\一共有104頁\編輯于星期四一問寒熱二問汗,三問頭身四問便,五問飲食六胸腹,七聾八渴俱當辨,九問舊病十問因,再兼服藥參機變,婦女尤必問經期,遲速閉崩皆可見,再添片語告兒科,天花麻疹全占驗。問診的順序現在是60頁\一共有104頁\編輯于星期四問現在癥問現在癥是指對病人就診時所感到的痛苦和不適,以及與其病情相關的全身情況進行詳細詢問。(一)、寒熱(二)、汗現在是61頁\一共有104頁\編輯于星期四概念:診斷動物體有無寒或熱的感覺方法:詢問畜主和醫(yī)生檢查,中獸醫(yī)中主要是摸口鼻耳體表四肢等部位診寒熱現在是62頁\一共有104頁\編輯于星期四一是動物怕冷,雖不受風吹亦覺寒冷,身雖發(fā)熱亦不愿離開溫暖的地方或群聚取暖,甚至在溫暖處仍也怕冷,稱為“惡寒”;惡寒為實寒,一般表明外感寒邪。二是雖怕冷,在獲得溫暖后,怕冷即緩解,稱為“畏寒”;一般表明為虛寒、陽虛。三是怕風寒,見風尤甚,但避風或得溫暖則無所惡者,稱為“惡風”。寒現在是63頁\一共有104頁\編輯于星期四即發(fā)熱,指動物體溫高出正常體溫或者體溫正常但機體全身或某些局部有發(fā)熱的主觀感覺(對人來講,如五心發(fā)熱等)。寒熱的發(fā)生原因——主要取決于病邪的性質和機體的陰陽盛衰兩個方面。一般的:外感:寒邪致病,多見惡寒癥;熱邪致病多見發(fā)熱癥。內生:陽盛則熱,陰盛則寒;陰虛則熱,陽衰則寒。總之,寒為陰象,熱為陽征。熱現在是64頁\一共有104頁\編輯于星期四寒與熱出現的類型與規(guī)律惡寒發(fā)熱但寒不熱但熱不寒寒熱往來現在是65頁\一共有104頁\編輯于星期四指機體既惡寒又發(fā)熱,兩個癥狀同時并見,又稱“寒熱齊作”。惡寒發(fā)熱所屬病證:多見于外感病的表證階段,其機理為外邪襲表傷肺,肺失宜發(fā),衛(wèi)陽不得宜達于表,則肌表失于溫煦而惡寒;邪氣外束,玄府閉塞,衛(wèi)陽失于宣發(fā)內郁則發(fā)熱。

惡寒與發(fā)熱并見是診斷表證的的重要依據。一般惡寒是發(fā)熱的前奏。外邪侵襲肌表,無論是否發(fā)熱,惡寒未必有之證?,F在是66頁\一共有104頁\編輯于星期四類型惡寒重發(fā)熱輕發(fā)熱重惡寒輕發(fā)熱輕而惡風特點:惡寒而溫不減,發(fā)熱持續(xù)不間斷,既惡寒而體溫又明顯升高。其中以惡寒之有無為判斷表征與里證的關鍵?!坝幸环謵汉阌幸环直碜C”?,F在是67頁\一共有104頁\編輯于星期四即患者感覺惡寒明顯,并有輕微發(fā)熱,是外感風寒的特征,主風寒表證。機理:寒為陰邪,寒邪襲表傷陽,故惡寒明顯。又因寒性凝滯,致使衛(wèi)陽郁閉失宣,故同時出現輕微發(fā)熱。兼證:頭身痛,無汗,口不渴。惡寒重發(fā)熱輕現在是68頁\一共有104頁\編輯于星期四即患者感覺發(fā)熱較重,同時又感輕微怕冷。是外感風熱的特征,主風熱表證。機理:由于風熱為陽邪,陽邪致病則陽盛,陽盛則熱,所以發(fā)熱較盛。又因風熱襲表,使腠里開泄,所以同時有輕微惡寒。兼證:汗出,口苦,咽喉痛。發(fā)熱重惡寒輕現在是69頁\一共有104頁\編輯于星期四即患者感覺有明顯發(fā)熱,并有遇風覺冷,避之可緩的癥狀,稱為惡風,較惡寒輕。因外感風邪所致,屬傷風表證。機理:因外感風邪所致,屬傷風表證。由于風性開泄,腠里疏松,陽氣郁遏不甚,所以發(fā)熱惡風皆輕。兼證:鼻塞,汗出,流清涕。發(fā)熱輕而惡風現在是70頁\一共有104頁\編輯于星期四邪正俱盛惡寒發(fā)熱俱重惡寒發(fā)熱俱輕惡寒重,發(fā)熱輕必須注意的是:惡寒發(fā)熱除與感受外邪的性質有關外還與邪正盛衰有關邪輕正重邪盛正衰現在是71頁\一共有104頁\編輯于星期四含義:動物只覺畏寒怯冷而不發(fā)熱。所屬病證:屬里寒證。但寒不熱新病惡寒:多因感受寒邪較重,陽氣郁遏,皮毛失其溫煦所致。為里實寒證。久病畏寒:多因陽氣虛衰,形體失于溫煦所致。為里虛寒證?,F在是72頁\一共有104頁\編輯于星期四含義:只發(fā)熱無惡寒,甚至惡熱喜涼。

所屬病證:多屬陽盛陰虛的里熱證。但熱不寒根據發(fā)熱的輕重、時間、特點等不同,可分為壯熱、潮熱、微熱等三種類型?,F在是73頁\一共有104頁\編輯于星期四壯熱高熱而持續(xù)不退,不惡寒反惡熱。多因風寒入里化熱,或風熱內傳,邪正相搏,陽熱內盛,蒸達于外所致。多見于外感溫熱病氣分階段,屬里實熱證?,F在是74頁\一共有104頁\編輯于星期四潮熱發(fā)熱如潮汐之有定時,即按時發(fā)熱,或按時熱更甚。多因陽明經氣旺于日晡之時,加之胃腸熱盛(日間潮熱)或濕邪遏制,熱難透達,濕郁熱蒸(午后及夜間潮熱)?,F在是75頁\一共有104頁\編輯于星期四微熱發(fā)熱不高,或僅自覺發(fā)熱者。微熱大多發(fā)熱時間較長,病因與病征較復雜,如陰虛潮熱多為長期微熱;氣虛清陽被郁,亦可導致長期微熱,稱為氣虛發(fā)熱;情志不舒,氣郁化火,亦可表現為時有微熱,稱為郁熱。現在是76頁\一共有104頁\編輯于星期四含義:惡寒和發(fā)熱交錯進行。是邪正相爭,互為進退的病理表現,為半表半里的特征,可見于少陽病和瘧疾。寒熱往來所屬病證:半表半里證。現在是77頁\一共有104頁\編輯于星期四指病人時冷時熱,一日發(fā)作多次,無時間規(guī)律,可見于傷寒少陽病,主半表半里證。其病理機制為:外感病邪達半表半里階段時,邪正相爭,相持不下,邪勝則惡寒,正勝則發(fā)熱,所以惡寒與發(fā)熱交替發(fā)作。寒熱往來,發(fā)無定時現在是78頁\一共有104頁\編輯于星期四即寒戰(zhàn)與高熱交替發(fā)作,發(fā)有定時,一日發(fā)作一次,或二、三日發(fā)作一次,并兼頭痛劇烈、口渴、多汗等癥,常見于瘧疾。其病理機制為:由于瘧邪侵入人體,伏藏于半表半里之間,入與陰爭則寒,出與陽爭則熱,故寒戰(zhàn)與高熱交替出現,休作有時。寒熱往來,發(fā)有定時現在是79頁\一共有104頁\編輯于星期四惡寒發(fā)熱外感表證里寒證里熱證診寒熱小結但寒不熱但熱不寒半表半里證寒熱往來現在是80頁\一共有104頁\編輯于星期四診汗之有無特殊汗出診汗現在是81頁\一共有104頁\編輯于星期四表證有汗:多屬外感風邪所致的中風表虛證,或為外感風熱所致的表熱證。由于風性開泄,熱性升散,風熱襲表,腠理疏松,故見汗出。診汗之有無表證無汗:多屬外感寒邪所致的傷寒表實證。因寒性收引,腠理致密,玄府閉塞,因而無汗?,F在是82頁\一共有104頁\編輯于星期四里熱汗出:若外邪入里,成為里熱證,或因其它原因導致里熱熾盛,陽氣過亢,迫使津液外出,則見汗多。診汗之有無里證無汗:當汗出時而不出汗,見于久病里證患者,常因陽氣不足,蒸化無力,或為津血虧耗,生化乏源所致?,F在是83頁\一共有104頁\編輯于星期四自汗:經常日間汗出不止,活動后更甚。多見于氣虛或陽虛證。因陽氣虧虛,不能固密肌表,致玄府不密,津液外泄,故見汗出,每當活動則更加耗傷陽氣,因而汗出更甚。特殊汗出盜汗:入睡則汗出,醒后汗止,多為陰虛里熱,或氣陰兩虛。因入睡則衛(wèi)陽入于內,外則肌表失于固密。內則陰虛不能制陽,而陽氣躁動,虛熱內生,虛火妄動,逼津外泄,醒后陽氣從陰出陽,肌表而被固密而汗止。若氣陰兩虛,臨床常自汗、盜汗并見?,F在是84頁\一共有104頁\編輯于星期四戰(zhàn)汗:指在病勢沉重之時,先見全身戰(zhàn)栗抖動,而后汗出者。戰(zhàn)汗是邪正相爭,病變發(fā)展的轉折點,應注意觀察病情的變化。如汗出熱退,脈靜身涼,是邪去正復之佳象;若汗出而身熱不減,仍煩躁不安,脈來疾急,為邪盛正衰之危候。

絕汗:在病情危重的情況下,出現大汗不止,每可導致亡陰或亡陽,故又稱脫汗。如病勢危重,在高熱煩渴,脈細數急的情況下,而見汗出如油,熱而粘手者,為亡陰之汗,若病勢危重,在身涼肢厥,脈微欲絕的情況下,而見大汗淋漓,汗稀而涼者,屬亡陽之汗?,F在是85頁\一共有104頁\編輯于星期四第四節(jié)切診現在是86頁\一共有104頁\編輯于星期四概述脈診:又稱切脈、候脈、按脈、摸脈、把脈。是醫(yī)者用手指觸按病者的淺表動脈的博動,以辨別脈象的變化,從而了解病情的診病方法?,F在是87頁\一共有104頁\編輯于星期四脈象:即脈搏跳動應指的形象。主要通過顯現部位深淺,速度快慢,強度的大小,節(jié)律,流利度以及波幅等組成。

心臟搏動是形成脈象的動力氣血運行是形成脈象的物質基礎脈象形成的因素五臟協(xié)同是脈象正常的前提現在是88頁\一共有104頁\編輯于星期四脈診的部位寸口診法三部九候診法人迎寸口診法仲景三部診法“胃為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入胃以養(yǎng)五臟氣,氣口亦太陰也。是以五臟六腑之氣味,皆出于胃,而變見于氣口?!爆F在是89頁\一共有104頁\編輯于星期四方法診脈指法要領概括的說為三指平齊、中指定關、以指目按脈脊。平息與體位診脈時間指輕用力,按在皮膚,名浮?。ㄅe);指中度用力,按于肌肉,名中?。▽ぃ?;指重用力,按于筋骨,名沉?。ò矗?。切脈時還要注意布指的疏密?,F在是90頁\一共有104頁\編輯于星期四又稱平脈、常脈,即正常家蓄的脈象,應該是不浮不沉,不快不慢,至數一定,節(jié)律均勻,中和有力,連綿不斷。特點:有胃:表明胃氣強健,營養(yǎng)狀況良好。表現為脈位居中,不浮不沉,脈率調勻,不快不慢,脈道適中,不大不小,脈勢和緩,從容流利,而最主要的是和緩、從容、流利。有神:是心血充足、心神健旺的標志。表現為應指柔和、節(jié)律整齊。有根:表明腎氣充足。主要表現在尺脈有力、沉取不絕兩個方面。正常脈象現在是91頁\一共有104頁\編輯于星期四生理性變異年齡、性別、體質差異而脈象有異先天性脈位差異脈合四時:即應季節(jié)不同而異:春弦、夏洪、秋浮、冬沉情緒、活動等因素影響脈象現在是92頁\一共有104頁\編輯于星期四即反常有病之脈反脈浮、沉、遲、數、虛、實。六個綱領性脈象現在是93頁\一共有104頁\編輯于星期四脈象:輕取可得,重按稍減。即:脈位較淺表,浮取即現,重按稍減而不空?!胺簽E在上,如水漂木”。主病:主表證,也主虛證。浮而有力主表實;浮而無力主表虛;浮數主表熱;久病虛陽浮越則脈浮;浮緊則表寒。浮脈沉脈脈象:輕取不應,重按始得?!芭e之有余,按之不足”;“如石投水,必極其底”。主?。涸诶铩⒃谙?。沉而有力則里實證。沉而無力則里虛證?,F在是94頁\一共有104頁\編輯于星期四脈象:脈率慢,來去極慢?!斑t脈一息之至,來去極慢”

主?。褐骱C。遲而有力主實寒證;遲而無力主虛寒證。遲脈數脈脈象:脈率加快?!懊}流薄疾”

主?。褐鳠嶙C。數而有力主實熱,為陽邪盛。數而無力主虛熱,因陰虛?,F在是95頁\一共有104頁\編輯于星期四脈象:浮大而緩,軟而空豁,即輕按無力,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