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08《望岳》(知識梳理+真題演練)-2023年中考語文必背40首古詩詞(部編版)_第1頁
專題08《望岳》(知識梳理+真題演練)-2023年中考語文必背40首古詩詞(部編版)_第2頁
專題08《望岳》(知識梳理+真題演練)-2023年中考語文必背40首古詩詞(部編版)_第3頁
專題08《望岳》(知識梳理+真題演練)-2023年中考語文必背40首古詩詞(部編版)_第4頁
專題08《望岳》(知識梳理+真題演練)-2023年中考語文必背40首古詩詞(部編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2PAGE2PAGE2008.中考必背古詩詞之《望岳》原文詩意望岳(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泰山到底怎么樣呢?泰山橫跨齊魯,青色的峰巒連綿不斷。大自然將神奇和秀麗集中于泰山。山的南北兩面,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層云生起,使心胸震蕩。張大眼睛遠望飛鳥歸林。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頂峰,舉目縱觀群山的低矮渺小。一、助讀資料1.課本注釋①選自《杜詩詳注》卷一。唐玄宗開元二十四年(736),杜甫曾在齊、趙(今山東、河北一帶)漫游,故有此作。②〔岱宗〕指泰山。③〔齊魯青未了〕泰山橫跨齊魯,青色的峰巒連綿不斷。齊魯春秋時的兩個諸侯國,在今山東一帶。泰山以北為齊國,泰山以南為魯國。青,指山色。未了,不盡。④〔造化鐘神秀〕大自然將神奇和秀麗集中于泰山。造化,指天地、大自然。鐘,聚集。⑤〔陰陽割昏曉〕山的南北兩面,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陰陽,古人以山北水南為陰,山南水北為陽。割,分。⑥〔蕩胸生曾云〕層云生起,使心胸震蕩。曾,同“層”。⑦〔決眥(zì)入歸鳥〕張大眼睛遠望飛鳥歸林。眥,眼眶。⑧〔會當〕終當,終要。⑧〔凌絕頂〕登上泰山的頂峰。凌,登上。2.文題解讀《望岳》“望”即遠遠地看,“岳”指高大的山。杜甫的《望岳》共三首,一首詠東岳泰山,一首詠西岳華山,一首詠南岳衡山。本詩詠東岳泰山。3.寫作背景《望岳》共有三首,分詠東岳、南岳、西岳。這是第一首。此詩寫于詩人北游齊、趙(今河南、河北、山東等地)時,是現(xiàn)存杜詩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間洋溢著青年杜甫的蓬勃的朝氣。二、主題思想這首詩描寫了泰山高大雄偉的氣勢和神奇秀麗的景色,表達了詩人積極向上、不怕困難、勇攀高峰的精神和遠大抱負。三、寫作特色描寫層次清晰?!锻馈肥紫扔蛇h望總寫泰山形象“齊魯青未了”,到近望“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突出泰山的秀美、高大;再寫細望之景“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描繪泰山的幽深、神奇;最后由望到感,抒發(fā)壯志——“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四、考點梳理1.首聯(lián)為什么不直接描寫泰山,而要采用設問的修辭手法呢?答:用設問句激起人們對泰山的敬意,借齊魯大地來烘托泰山那拔地而起、參天聳立的形象。2.你認為頷聯(lián)中哪一個字用得最好?好在何處?答:“鐘”字用得好?!扮姟弊质恰熬奂钡囊馑?,含有擬人的意味,詩人賦予自然以人的情感,說造物主對泰山情有獨鐘,把所有的神奇秀麗都聚集在泰山上,既寫出了泰山的神奇秀麗,也表達了詩人對泰山的贊美之情?!案睢弊钟玫煤?。“割”字是“分”的意思,這里詩人把泰山比作一把直指云天的碩大無比的寶刀,它把陽光切斷,使得山的南北兩面呈現(xiàn)出截然不同的明暗之景,突出了泰山的高峻挺拔、遮天蔽日。3.頸聯(lián)是從作者的感受來寫泰山景物的,請用生動的語言描繪出來。答:望層層云氣升騰,令人胸懷蕩漾,睜大眼睛,看那暮歸的鳥群漸漸消失在崇山峻嶺之中,使人眼眶欲裂。4.尾聯(lián)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但用在這里卻有深刻的含義,你能體會到嗎?答:這句不僅寫出詩人不怕困難、勇于攀登泰山極頂?shù)臎Q心,更是詩人要攀登人生頂峰的誓言,表達了詩人的偉大抱負。五、基礎檢測重點字詞檢測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理解性默寫1.杜甫在《望岳》中,借齊魯大地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參天聳立形象的語句是: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2.杜甫在《望岳》中,虛實結(jié)合,描寫泰山神奇秀麗,巍峨高大的詩句是: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3.杜甫在《望岳》中表現(xiàn)泰山高峻,幽深的詩句: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4.《望岳》一詩中表達詩人要攀登泰山極頂?shù)氖难院图鏉煜碌倪h大抱負的詩句是: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六、真題鏈接1.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下列小題。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1)本詩作者是 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杜甫,字 ,自號“ ”,其詩風沉郁頓挫,憂國憂民,他的詩被稱為“ ”。(2)下面對詩的理解分析,錯誤的一項是()A.這首詩是現(xiàn)存杜詩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間洋溢著杜甫蓬勃的朝氣。B.全詩沒有一個“望”字,但句句寫向岳而望。C.頷聯(lián)寫近望所見泰山的神奇秀麗和巍峨高大的形象。D.詩的前六句在“望”字上下工夫,后兩句是詩人登上泰山后的感受。(3)“齊魯青未了”一句對描寫泰山有何作用?(4)“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這是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但用在這里卻有深刻的含義。請說說你的理解?!敬鸢浮?.唐子美少陵野老詩史2.D3.襯托泰山的高峻、連綿。4.寫出了不怕困難、敢于攀登絕頂?shù)木窈透┮曇磺械男坌呐c氣概?!窘馕觥?.本題考查學生對文學常識的掌握能力。文學常識是讀一篇文章首先要了解的知識,每一位中學生都應該掌握一些古今中外著名作家的姓名、年代、國籍、作品、思想等,這就需要同學們在日常學習時注意積累誦背。這首詩的作者是唐代詩人杜甫,被稱為“詩史”。2.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對詩歌的字詞理解、詞句賞析、詞語作用、主要內(nèi)容、詩歌主旨都要有一定的理解,才能輕松做出選擇。D項表述錯誤,最后一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意思是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頂峰,周圍的其他山峰便都在腳下了。這是作者的愿望,并沒有登上泰山。3.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表現(xiàn)手法的理解分析能力。烘托,就是為了突出強化主要事物,用另外和它相似或相反的事物從旁陪襯烘托,使主要事物更加鮮明地突出顯現(xiàn)出來的表現(xiàn)手法?!褒R魯青未了”運用了烘托手法,以齊魯大地來烘托泰山那拔地而起,參天聳立的形象。4.此題考查學生對詩歌句意的理解能力,作答時要結(jié)合全詩加以理解?!皶斄杞^頂,一覽眾山小”的意思是:有朝一日,我總要登上你的絕頂,把周圍矮小的群山們,一覽無余“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意思是:登上泰山,天地一覽無余。本詩表面意思是要攀登到泰山的頂端,內(nèi)涵則是攀登到人生的頂峰。據(jù)此分析作答即可。2.(2018·四川中考模擬)閱讀杜甫《望岳》,完成小題。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1)“陰陽割昏曉”一句中的“割”字煉得極好,請賞析“割”字的好處。(2)有詩評,讀《望岳》可見“杜子心胸氣魄”。請你結(jié)合對《望岳》和《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的理解,解讀杜甫的“心胸氣魄”?!敬鸢浮?.一個“割”字寫出了高大的泰山將山南山北的陽光切斷,形成兩種不同的自然景觀,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景象。2.杜甫的“心胸氣魄”在他青年時期是胸懷天下、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在他經(jīng)歷“安史之亂”后,則表現(xiàn)為推己及人、憂國憂民的博大胸襟。兩者一脈相通,后者是前者的發(fā)展和升華?!窘馕觥?.此題考查的是煉字,主要從煉意象方面考慮。“陰陽割昏曉”,寫近望中所見泰山的巍峨高大的形象。山前向日的一面為“陽”,山后背日的一面為“陰”,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曉被割于山的陰、陽面,所以說“割昏曉”。這本是十分正常的自然現(xiàn)象,可詩人妙筆生花,用一個“割”字,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2.此題根據(jù)題干“心胸氣魄”的提示,結(jié)合本詩中所描繪的泰山雄偉磅礴的氣象可知,這首詩熱情贊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氣勢和神奇秀麗的景色,流露出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以及自己胸懷天下、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是杜甫旅居四川成都草堂期間創(chuàng)作的一首古詩。敘述了作者的茅屋被秋風所破以致全家遭雨淋的痛苦經(jīng)歷,抒發(fā)了自己內(nèi)心的感慨,體現(xiàn)了詩人推己及人、憂國憂民的崇高思想境界。3.(2019·北京師大附中)閱讀《望岳》,完成下列小題。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1)詩人在《望岳》中借助描繪泰山之景,表達了。(2)閱讀畫線的兩聯(lián)詩句,從中任選一聯(lián),發(fā)揮想象,描繪出詩中作者所望到的景象,并寫出你的閱讀體驗?!敬鸢浮浚?)對祖國河山的熱愛之情或豪邁的氣概或遠大的志向(2)示例一:“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一聯(lián)寫望見泰山的神奇秀麗和巍峨高大,整個大自然如此有情致,把神奇和秀美都給了泰山。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曉被割于山的陰、陽兩面。這聯(lián)詩句讓我感到泰山仿佛有一種雄渾的主宰力量,令人震撼。示例二:“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一聯(lián)寫望見泰山中云氣層出不窮,心胸為之蕩漾。為了把這一切看個夠,詩人使勁地睜大眼睛張望,眼眶就像開裂一樣。這聯(lián)詩句讓我覺得泰山的景色如此令人陶醉,不禁讓人流連忘返。【解析】(1)考查對詩歌主旨的理解。這首詩通過描繪泰山雄偉磅礴的景象,熱情贊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氣勢和神奇秀麗的景色,流露出了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表達了詩人不怕困難、敢攀頂峰、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以及卓然獨立、兼濟天下的豪情壯志。據(jù)此可概括作答。(2)此類試題解答要在理解詩句內(nèi)容的基礎上,抓住詩句中的具體意象,加上合理的聯(lián)想和想象,對詩句內(nèi)容進行生動形象地描繪,使之能呈現(xiàn)出“畫面”效果,讓人產(chǎn)生如臨其境的感受,不能只對詩句進行簡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