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前期的文學藝術教案_第1頁
清朝前期的文學藝術教案_第2頁
清朝前期的文學藝術教案_第3頁
清朝前期的文學藝術教案_第4頁
清朝前期的文學藝術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本文格式為Word版,下載可任意編輯——清朝前期的文學藝術教案第21課清朝前期的文學藝術

?

知識與能力

教學分析

?

了解清朝古典小說《紅樓夢》的思想藝術特點和造詣;把握清朝昆曲與京劇藝術的興旺的基本史實。

過程與方法通過交流、了解各部小說主要內(nèi)容,明確它們都有反封建的時代特色,知道它們在國內(nèi)和國際的文學史上都占據(jù)重要地位。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使學生懂得從思想主題和藝術表現(xiàn)手法兩個方面鑒賞文學和戲曲藝術作品,提高個人素養(yǎng)。古典小說藝術成就很高,但其中也有宣傳迷信的消極成分,我們應當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批判地繼承傳統(tǒng)文化。

教學重點:《紅樓夢》的文學成就和時代特點;昆曲和京劇的形成和興衰教學難點:清朝文化的時代特點以及鑒賞文藝作品的基本方法

?

一、導入新課

教學過程

?

題:說出《紅樓夢》中的金陵十二釵)求學生搶答《紅樓夢》中的金陵十二釵

讀教材,要

林黛玉、薛寶釵、賈元春、賈探春、史湘云、妙玉、賈迎春、賈惜春、王熙鳳、賈巧姐、李紈、秦可卿。2.(多媒體出示《紅樓夢》書影和相關的影視劇畫面,提出問題:《紅樓夢》的基本概況)《紅樓夢》的基本概況

?

教師陳述:

(小說初名為《石頭記》,曹雪芹以畢生的精力進行艱苦的創(chuàng)作,生前基本定稿了前

(多媒體展示87版《紅樓夢》劇照)《紅樓夢》,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清代作家曹雪芹創(chuàng)作的章回體長篇小說[1]系統(tǒng)。新版通行本前

,又名《石頭記》《金玉緣》。80回據(jù)脂本匯校,后

40回據(jù)

此書分為120回“程本〞和80回“脂本〞兩種版本程本匯校,署名“曹雪芹著,無名氏續(xù),程偉元、高鶚整理〞[2]。后40回尚有爭議,但是對于矮化甚至腰斬后二、新課講授

40回的極端傾向也應保持警惕。

題名《紅樓夢》。

80回,后40回,

3.(多媒體出示問題:《紅樓夢》的創(chuàng)作特點)教材,總結《紅樓夢》的創(chuàng)作特點

全書背景廣闊,情節(jié)繁雜,頭緒紛繁,人物眾多。4.(多媒體出示問題:

《紅樓夢》的內(nèi)容)

讀教材,

教師簡要的介紹《紅樓夢》的內(nèi)容

提醒:不僅重點塑造了賈寶玉、林黛玉等抵擋傳統(tǒng)禮教、追求特性解放的典型人物形象,還熱心地歌頌了被奴役、被蹂躪的奴婢進行抗爭的精神,憤怒地批判了以專制家長為代表的頑固勢力。

5.(多媒體出示問題:說出《紅樓夢》中的影響)讀教材,要求學生總結

《紅樓夢》中的影響

它已被譯成多種文字,

提醒:具有深刻的社會意義;

目標導學一:紅樓夢

1.(多媒體出示

87版《紅樓夢》中的人物,提出問

成為世界文化寶庫中不可多得的文學名著。

目標導學二昆曲和京劇

(一)昆曲

1.圖片展示(多媒體展示昆曲臉譜圖片)

(二)京劇

1.圖片展示(多媒體展示瓦特與蒸汽機圖片

材料:《唱臉譜》簡介編輯作詞:閻肅作曲:姚明體裁:戲歌

京戲歌

2.(多媒體出示問題:京劇興起的背景)簡短的介紹京劇興起的背景

讀教材,

(由于脫離廣大民眾和現(xiàn)實生活,昆曲逐漸走向衰落。)3.(多媒體出示問題:簡短的介紹京劇興起的過程)讀教材,簡短的介紹京劇興起的過程

答案提醒:1790年,由徽商出面組織四大徽班先后

2.提出問題:昆曲興起的歷史概況

到北京獻藝,徽調(diào)不斷吸收昆曲、秦腔、逐漸形成為一個新的劇種

京調(diào)、漢

調(diào)等地方戲的優(yōu)點,加以創(chuàng)造和改進,在道光年間

“皮黃戲〞——京劇誕生。

教師指出:戲曲藝術發(fā)展到清代,進入了一個更為興旺的時期。清代的戲劇創(chuàng)作,緊湊聯(lián)系社會現(xiàn)實,反映人民的心聲。昆曲和京劇是其中的代表。3.(多媒體出示問題:

說出昆曲的代表作)

讀教材,

要求學生搶答昆曲的代表作

提醒:湯顯祖創(chuàng)作的《牡丹亭》、洪昇的《長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等。

4.(多媒體出示問題:說出昆曲的特點)要求學生總結昆曲的特點

提醒:既集中表達了南曲清柔委婉的特點,又保存了部分北曲大方昂揚的聲腔,充分的藝術享受。

并將詩詞歌賦等

文學

形式糅合在一起,并與幽美的舞姿相結合,給人以

讀教材,

三、課堂總結

明清時期是我國封建社會的末期,

明清統(tǒng)治者

為了維護沒落的封建統(tǒng)治,進一步加強專制統(tǒng)治,壓榨人民,這激起了人民對封建統(tǒng)治的痛恨與抵擋;另一方面明清商品經(jīng)濟興旺

,這進一步激發(fā)了人民

戲劇也在一致的歷

的反封建意識,因此在這一時期誕生了眾多以反封建專制統(tǒng)治為主題的文學作品。史背景下產(chǎn)生和發(fā)展的。

?板書設計

?

?教學反思

?

文化是一個廣泛的概念,迄今為止還沒有公認的、看法統(tǒng)一的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